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少天 - 

[焦点话题(第2期)派系PK]企业管理,要集权还是分权?

[复制链接] 416
回复
6769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11
发表于 2007-1-9 19:19:26 | 只看该作者

飞猫记得知名经济学家钟朋荣曾写过关于浙江经济发展的文章,特此转给王老师:

                 小狗经济

  小狗经济是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在考察浙江经济发展后概括出来的。小狗经济的秘决在于分工明确、合作紧密,优势在于产业集中和竞争,在于专业化和协作,在于体制和机制创新,在于用市场交易关系代替企业内部管理关系。本刊将摘登浙江小狗经济发展文章二篇,以期对我市发展产业聚集有所借鉴。
  一、什么是小狗经济
  在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节目中,曾经看到以下场面:三条两尺多长的小狼狗,居然能把一匹大斑马吃掉!三条小狗是怎样打败大斑马的呢?大致过程是,三条小狗一起扑上去,第一条小狗一上去就咬住斑马的鼻子,无论斑马怎么撞它,它都死死地不放;第二条小狗一上去就咬住斑马的尾巴,无论斑马怎么踢它,它照样死死地不放。斑马前后都无比疼痛,已经丧失了自卫能力,第三条小狗则咬斑马的腿,咬了很久,斑马已经站立不住了,猛地倒下,三条小狗开始置斑马于死地。
  三条小狗能吃掉一匹大斑马,其秘诀在于八个字:分工明确,合作紧密。正因为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决不动摇,才产生了分工的优势,产生了合作的能量。在经济工作中,许多经济活动也是采取这种分工协作的方式完成。这种经济活动称为小狗经济。
  二、小狗经济的基本特征
  1、一个区域范围内的产业集中与单个企业的环节集中的统一。所谓一个区域,即一个乡镇,一个县市乃至一个地市。区域范围的产业集中,即在一个乡镇,一个县市,一个地市几十家企业、几百家企业,甚至上千家企业,共同生产一种产品。这叫一乡一品,一县一品,一市一品。所谓单个企业的环节集中,即单个企业只生产产品的某个零部件,比如生产一个螺丝,生产一个外壳等等,其它部件由别的企业生产。
  2、用市场交易关系代替企业内部的产权合作关系,代替企业内部的管理关系。所谓用市场交易关系代替企业内部的产权合作关系,即不是将十家八家的资产通过归大堆的方式合在一起,把企业规模搞得很大,然后由一个企业将所有的零部件统统生产出来,而是由这十家八家各自办企业,每家独立生产一种零部件,然后在市场上交易。所谓用市场交易关系代替企业内部的管理关系,即不是将几千人乃至上万人集中在一个企业,由一个厂长统一指挥,统一管理,在这种统一指挥,统一管理之下,将所有零部件都在企业内部完成,而是把这几千人乃至上万人,分解成几百个甚至上千个独立的企业,每个企业独立生产一两个零部件,然后在市场上交易,通过市场交易实现产品的总装。
  3、既争取了规模经济的优势,又保留了家族体制的优势。所谓规模经济的优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单个企业的规模经济。就单个企业来讲,虽然资产规模不大,厂房不大,人员不多,产值也不是很高,但由于非常专业,只生产一个或两个零部件,这个零部件的数量非常大,一个企业所生产的零部件,在全国同类零部件的总产量中可能占到50%甚至70%以上的比重。由于产量大,企业的各种生产设备和生产能力会充分的利用。因此,虽然每个企业都是小企业,但每个企业都能实现规模经济。二是整个区域的规模经济。如果说单个企业已经拥有单项零部件生产的规模经济优势,则整个区域范围内,拥有一个完整产品的整体规模经济优势。在温州,一个乡镇事实上就是一个大企业。比如,鳌江镇就是一个生产塑料编织袋的大企业,柳市镇就是一个生产低压电器的大企业;又如,整个嵊州市就是一个生产领带的大企业,整个台州市就是一个生产摩托车的大企业。只不过,这样的大企业是由几百家或上千家独立的小企业通过分工和市场交易形成的。这种经济模式,既争取了单个企业和区域经济两种规模经济的优势,同时又保留了家族体制的优势。家族体制的优势在于,经营者的动力和压力直接来自于产权激励和产权约束。由于没有两权分离,所有者和经营者是统一的,二者之间没有形成委托--代理关系,来自产权的原动力(激励力和约束力)到经营者那里没有递减;来自市场竞争的压力完全由经营者(同时也是所有者)承担。
  三、小狗经济优势何在
  总体说来,小狗经济的优势来自于产业集中,来自于专业化和协作,来自于竞争,来自于体制。
  小狗经济与斑马经济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用市场交易关系代替企业内部的管理关系。这既是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也是两种生产方式:一种方式,一种产品的几百种、上千种零部件都是自己做,将几千人、上万人集中在一个企业,由一个老总统一来指挥,统一来管理。另一种方式,几百种、上千种零部件分别由几百家或上千家独立的企业各自完成,然后通过市场交易实现零部件的汇总和产品总装。这两种方式的比较,本质上是成本的比较。小狗经济优于斑马经济,就在于前者的成本比后者低,即交易成本低于管理成本。
  为什么交易成本比管理成本低?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首先,区域性的产业集中是发展小狗经济的前提。由于区域性的产业集中,几百种、上千种零部件虽然由不同企业生产,但这些企业都集中在一个县市或一个乡镇,大家相距很近,有的相距几公里,有的相距几十米甚至几米,加上交通、通迅的发达,不同企业之间的交易费用、运输成本很低,与同一个企业内部不同车间之间的零部件调运没有多大差别。如果不同的零部件厂家,有的在新疆,有的在内蒙,有的在海南,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就会大大增加,外部交易就不如内部管理,就不如将所有的零部件都集中在一个企业做。因此,我们说一个地方应该尽可能做到产业集中,就在于产业集中便于分工,便于发展小狗经济。
  其次,小狗经济用外配代替内配,用外部交易关系代替内部投资和内部管理关系,这就有利于形成市场竞争机制。内配是垄断性配套,外配是竞争性配套。自己投资几百万,建一个车间,生产某种零部件,即使成本比较高,质量比较差,也不得不用,因为这里没有竞争。外配是竞争性配套,因为同一种零部件的生产企业有几家甚至几十家,这样可以货比三家,谁做的好就用谁的,那些成本较高,质量较差的零部件企业就会迅速被淘汰。这样就会促使所有的企业都会拼命提升自己,不断地降低成本,不断地改进质量。
  其三,小狗经济的优势来自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小狗经济的概念来自于动物世界里三条小狗吃掉一匹大斑马的故事。三条小狗为什么能吃掉一匹大斑马?首先是因为分工明确。第一只小狗咬鼻子,它就死死的咬住鼻子不放;第二条小狗咬尾巴,它就死死地咬住尾巴不放。如果大家什么都咬,东咬一下,西咬一下,斑马就不可能被置服。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富论》中非常深刻地论述了分工的优势。他认为,分工是一个国家富强的根源之一。分工本身就会形成专业优势。他以制针为例,如果每个人从头到尾独立地制针,则一天恐怕连一根针也制不好。由于分工,每个人做一段,结果一个人一天能制几百根针。在小狗经济模式下,每个企业只生产一个零部件,甚至只生产一个螺丝,大家将全部资源,全部精力,全部智慧整天都用于研究螺丝,因此,他们可以把螺丝的成本降得很低,把质量搞得很好,品种不断创新,自然就会产生成本优势和质量优势。
  其四,小狗经济模式能够与家族体制结合在一起。如果将所有零部件都由一个企业生产,这个企业必定是大企业。这种大企业,要么是国有制,要么是股份制。这种大企业管理起来也很困难,管理成本很高,特别是在目前中国职业道德水准普遍不高的情况下管理成本就更高了。大企业容易犯大企业的病。大企业病一词,是日本立石电机株式会社立石一真会长1981年最先提出的。所谓大企业病,是指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在企业管理机制和管理职能诸方面,不知不觉地滋生出阻滞企业继续发展的种种因素,使企业逐步走向倒退甚至衰败的一种慢性综合病症。大企业病的主要表现是,企业家精神衰退;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企业决策机制失灵;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企业中枢神经钝化等等。
  小狗经济模式由于每个生产环节甚至每个零部件都分散到独立的企业完成,这样能使家族企业也能胜任,从而能充分发挥家族模式的种种体制优势。
  四、两种思路:造斑马还是养小狗
  当前市场竞争剧烈,如何应竞争,有两种思路:
  一种思路是造斑马。认为我们要与国外大的跨国公司相抗衡,必须组建联合舰队,即组建大集团。不少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将七、八个或十几个互不沾边的企业,捆在一起,企业规模一夜之间就膨胀了几十倍,但企业的竞争力不是提高了,而是降低了的。企业效益明显下降,有的甚至进入困境。这种案例在我国已非常普遍。
  另一种思路是养小狗。即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加快区域产业集中,促进企业之间的深度分工和协作,通过这种办法迅速形成竞争优势。
事实上,国外大企业并不怕中国的斑马,他们怕的就是中国的小狗。嵊州领带为什么能将全世界的领带都打垮,浙江的经济为什么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快速发展,因为它们不是斑马,而是小狗。

212
发表于 2007-1-9 19:33:47 | 只看该作者

            钟朋荣:“小狗经济”威胁“斑马经济”

   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认为二者的本质区别是用市场交易关系替代企业内部管理关系,产品的零部件由垄断性内配转化为竞争性外配。 

    在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的节目中,你可能曾经看到以下场面: 

    三条两尺多长的小狼狗,居然能把一匹大斑马吃掉!三条小狗是怎样打败大斑马的呢?大致的过程是,三条小狼狗一起扑上去,第一条小狼狗一上去就咬住斑马的鼻子,无论斑马怎么撞它,它都死死地不放;第二条小狼狗一上去就咬住斑马的尾巴,无论斑马怎么踢它,它照样死死地不放。斑马前后都无比疼痛,已经丧失了自卫能力,第三条小狼狗则开始咬斑马的腿,咬了很久,斑马已经站立不住了,猛地倒下,三条小狼狗开始置斑马于死地。 

    三条小狼狗能吃掉一匹大斑马,其秘诀在于八个字:分工明确,合作紧密。如果三条小狼狗都东咬一下,西咬一下,是很难制服大斑马的。正因为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决不动摇,才产生了分工的优势,产生了合作的能量。 

    曾经长时间深入温州、台州调查、已十分了解浙江的经济学家钟朋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先讲了斑马的故事。他说,台州和浙江的许多地区可以说是典型的“小狗经济”。 

    台州市有上千家摩托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这些企业基本都是家族式的,或者就是家庭工厂。张家生产A部件,李家生产B螺丝,整个台州市就成了一个大型摩托车生产集团。但这个“集团”不是由一个企业统一建厂,把数万人集中在一起,由一个厂长自上而下地指挥和管理,而是由上千家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机制灵活、动力很强的家庭企业组合而成的。结果,台州市的摩托车生产成本比内地许多大型摩托车生产企业低30%左右。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要不了多久,内地许多大摩托车生产企业就会被台州一大群“小狗”打垮。如果说台州的经济是“小狗经济”,则内地由大型企业所支撑的经济是“斑马经济”。 

    记者:“小狗经济”与“斑马经济”有什么区别? 

    钟朋荣:“小狗经济”与“斑马经济”的区别,本质上是用市场交易关系代替企业内部的股权合作关系和内部管理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有三种: 

    一种是雇佣关系:某A投资办工厂,而且把工厂办得很大,其他人都到工厂内打工,听从老板的统一指挥和管理。A与其他人之间,就是雇佣关系和内部管理关系。 

    另一种是合伙关系:上述这些人,有钱的出钱,有技术的出技术,有管理能力的出管理,有营销网络的出营销网络,所有这些都经评估后折合一定的股份,大家共同办成一个股份公司。这样,大家就是一种合伙关系。 

    第三种是买卖关系:甲生产A部件,乙生产B部件,丙生产C部件,大家在市场上交易,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 

    人们按照第三种方式进行合作的“小狗经济”的好处就是原动力装置比较多。按照第一种方式进行合作,只有一架原动力装置。比如,如果台州只有一个大型摩托车企业,所有的零部件都在这个企业生产,除了一个老板之外,台州所有的人都给这个老板打工,都听从这个老板的管理,结果怎么样,结果只有一架原动力装置,只有一个人特别特别操心,对其他人来说,天塌下来有老板一个顶着,关我什么事。“小狗经济”的特点是,生产摩托车的老板有1000个,即有一千架原动力装置,每时每刻都有1000个人特别特别操心。这就是“小狗经济”充满活力的原因。 

    交易关系与雇佣关系或合伙关系的选择,其本质是交易成本与管理成本的比较。 

    其实,无论企业还是市场,都是一种契约关系。张五常教授说,企业是要素交易的契约,市场是产品交易的契约。“小狗经济”是用市场交易关系代替企业内部的产权合作关系和内部管理关系,实际上是用产品市场代替要素市场。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是个人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比如,资金所有者拥有资金所有权,劳动者拥有劳动力的所有权,大家在一起办企业,实际上是在企业内部进行不同所有权的交易。 

    记者:那么,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哪个交易成本更低,或者说,市场交易关系与企业内部的管理关系,哪个成本更低? 

    钟朋荣:这要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们的道德水平和自律水平。我出钱、你出力,我们一起办企业,我当老板,你打工,实际上是用我的货币资本与你的人力资本进行交换。但我的货币资本在明处,你的人力资本在暗处;我投入了多少货币资本是可清点的,而你投入了多少人力资本是不可清点的,需要通过管理让你好好干,让你把人力资本贡献出来。但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很难。管理成本很高,即在企业内部进行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产权交易,其交易成本很高。 

    在一个上千条“小狗”组成的经济结构中,大企业中每一个零部件车间都变成了一个甚至几个、几十个独立的企业,上个零部件生产单位与下个零部件生产单位之间,不是统一管理和内部调拨关系,而是自我管理和市场交易关系。 

    这里每个小老板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都是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市场竞争,另一方面来自产权明晰和自负盈亏。 

    台州的家庭企业或家族企业,产权是明晰的,而且大多数都是单一的产权主体。在台州有一句形容合伙企业的顺口溜,即“第一年合伙,第二年红火,第三年散伙”。因此,台州人一般都不愿意合伙办企业,大部分企业都是单一产权主体,甲企业就是张家的,乙企业就是李家的。企业办好了,家庭财产越积越多,企业办亏了,就会面临倾家荡产的结局。 

    在大企业,只有一架原动力装置,这个原动力可能是来自股东会,也可能是来自董事会,也可能是来自大股东。在“小狗经济”体系中,每个独立的“小狗”都有一架原动力装置,每架装置都能产生大企业同样的甚至更多的原动力。 

    记者:如前所述,“小狗经济”与“斑马经济”的本质区别是用市场交易关系替代企业内部管理关系。这一变化的另一后果是,产品的零部件由内配转化为外配,由垄断性配套转化为竞争性配套。 

    钟朋荣:一般认为,企业在内配与外配的关系上有两种战略: 

    一种战略,所有的环节从头做到 

    尾,如企业的产品设计,每个零部件的生产,每道工序的加工,产品的销售,等等,所有这一切,都由自己独立完成。这样做的结果,其一,企业有限的资金过于分散;其二,每个环节的生产能力不一定能充分发挥作用;其三,由于战线过长,哪一个环节都很难精;其四,风险较大,哪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整个企业出问题。 

    另一种战略,即在产品生产和经营的若干环节上,企业只生产一个或几个环节,把所有资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一个或几个环节上,把这几个环节做精、做透,把这几个环节的成本做得很低,批量做得很大。其他环节由别人做。 

    目前,世界许多大型汽车企业自己所生产的零部件一般不到30%,70%以上的零部件采取全世界最佳采购的办法。 

    与“小狗经济”不同,我国内地许多地方拼命造“斑马”。有些政府部门把本地区不相关的七八个或几十个企业合并在一起,自称组建成“航空母舰”。这种所谓的大集团,说起来好听,资产规模几亿甚至几十亿,职工几千甚至上万,涉及的产业几十个,但竞争力很差。以这种大集团为主体的经济,我把它称为“斑马经济”。 

    记者:难道“小狗”们就一好百好?在充分竞争的同时是否也造成了资源浪费? 

    钟朋荣:不造“斑马”,并非所有的企业都是“小狗”。“小狗经济”也有其缺陷,主要缺陷是,由于企业的规模普遍不大,难以创品牌,难以建市场网络。因此,凡是发展“小狗经济”的地方,都要扶持若干龙头企业。这种龙头企业不是政府造出来的,而是在竞争中自己成长起来的,政府对这种自己成长起来的龙头企业,需要做一些锦上添花的工作,使这些龙头企业由“小狗”变成“大狗”,再变成“老虎”。 

    小的是好的,小的是优的。当然并不是所有行业都能发展“小狗经济”。但凡是能够让“小狗”进入的行业,如果我们今天仍然在那里大规模投资,把建设大集团作为奋斗目标,这样的企业将逃脱不了被“小狗”吞食的命运。 

    中华工商时报 2002年12月03日 

213
发表于 2007-1-9 19:35:51 | 只看该作者

一不小心,重复发贴了。

特此修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9 19:50:21编辑过]
214
发表于 2007-1-9 20:16:29 | 只看该作者

所以飞猫说:天下之乱,在于吏治不修;吏治不修,在于人才不出;人才不出,在于人心不正;人心不正,在于学术不讲;学术不讲,在于诚信之道不立也!(也好比是一个集权——分权——集权的循环体系)

    飞猫所言,天下败于诚信之道不立,窃以为这只是一个方面,我认为还是始败于社会文化,学习飞猫,做些复古的文法,见笑。Brainman以为“天下之乱,始于世风败坏,皆以奢糜淫逸为所欲,富者炫之为荣、穷者以为追求。君不正、吏不清、法不明、兵不强,规章潜行,诚信荡然。民以贫为耻,然苛税日重,虽努力亦不能随愿。日久,民无生计,游于街市,生死之间,法不为惧,偷盗强抢,明火执仗,怨气冲天,积如干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9 20:18:02编辑过]
215
发表于 2007-1-9 20:29:44 | 只看该作者

  王老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孔老夫子三千弟子,最后只剩下七十二贤人,就是历史的见证。孔子的年代,刚好是原始社会瓦解、奴隶社会开始兴起、群雄争霸的战乱时代。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孔子的学说能起作用吗?又能有多少忠诚的追随者呢?当然,孔子大人生不逢时,这应是他一生中最为遗憾的事。

  而信用体系这个东东,是国家驾驭企业、个人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市场经济、法治社会的真正灵魂!拿信用体系给国家领导人说,比什么仁义道德都强,都有信服力、影响力。正是生逢其时、应运而生也!古人说得好:“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人们已经迈入伟大的21世纪,WTO经济全球化浪潮是世界经济中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之一。它对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推动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客观上培育了科技创新和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优化了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配置,促进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各国在市场和生产上的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跨国公司从1994年的4万家,国外分公司25万家。发展到1999年的6.3万家,国外分公司70万家,产值已占世界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看看上面这些数字——“全球三分之一的总产值集中70万家跨国企业手中”,这难道还不能集中体现先哲恩格斯所说的“富人管理法律,法律管理穷人”真理吗?美国政府的公共权力难道不是操纵在华尔街幕后的大财团手中吗?他们所谓服务人民的鬼话、所谓的民主制度,也仅仅只是保障人民不会被饿死、病死而被迫游行、造反,危害到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天底下难道就没有真正倡导诚信、倡导人权的国家政府吗?(这是针对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而言)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政治经济体制,仅仅是保证下层人民基本的衣食住行生存条件,保证他们不会因为担心饿死、担心病死等等问题而被逼造反。而西方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因此而滋生的社会问题是:汹酒以及太多的年轻人没有上进心,普遍存在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等社会消极现象。这难道不是人民劳动财富寄生虫的集中表现吗?该建立怎样一个机制,才能达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高级人文社会呢?
  就全球而言,美国的诚信体系是建设得不错的。但美国的诚信体系还存在较大的漏洞和缺陷,存在着先哲恩格斯“富人管理法律,法律管理穷人”的重大弊端。美国安然公司和华尔街丑闻的不断曝光,小布什政府接二连三地违背自己的诺言,使国际社会对布什政府的诚信越来越持怀疑态度,对美国资本市场和美元的越来越不信任,进而对美国经济的正常恢复和发展形成负面作用。
  在2000年的总统大选中,没有一家大型金融公司出现在布什的竞选资助名单中。但是到了2004年,情况已大为改观,排名前十位的布什资助财团中有6个是金融团体。布什募集到1.308亿美元竞选资金,打破了2000年他创下的纪录。 拿人家的手软,吃人家的嘴软,所以小布什在任期间,出现美国安然公司和华尔街丑闻的不断曝光的现象,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现象,印证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美国金融团体为何会勇于占据小布什资助财团前十名的6个名额呢?这源于金融寡头们“产权维护愈困难,分享精神越重要”结党营私、科学分脏的下九流思想。呵呵。

  众多事例表明:小布什政府的公共权力操纵在华尔街幕后的大财团手中,诱奸了美国民众的意愿,天真可爱的民众选出自己的总统后,还觉得自己代表了真正的民主、正义、自由。当然,小布的正义、民主、自由是针对美国自身而言,对他国而言,则反之!

  科学的真理,好比一块燧石,你愈是敲打,它迸射出的智慧火花也愈多,接近真理的程度也愈高。

  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师,不如无师。什么事都有两面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9 20:50:54编辑过]
216
发表于 2007-1-9 20:59:4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飞猫,钟老师和他的视野我也熟悉,他对民营企业研究较多,我们有许多一致看法,记得那次活动他也去了!

诚信在中国文化中一直强调,但兵法谋略对中国政治生活的影响也较大,包括现在,很多粗浅学习过《三十六计》的西方人误以为中国文化就是讲欺骗,这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上阐述的问题。

217
发表于 2007-1-9 21:08:47 | 只看该作者

  王老师所说有理,毕竟古代的诚信理念、经济人文环境与今天的诚信、经济人文环境,都是大大不同的。正所谓“为道也屡迁”。我们不能局限今天的经济人文环境,而去看待、否定中国古代的文化与诚信理念。这是一种囫囵吞枣、刻舟求剑的错误精神!

  说实话,在栖息谷与王老师、众家人交流辩论,真的很痛快。自己也长进不少。正所谓“论坛,三教九流之校场;管理,七十二行之中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9 21:12:53编辑过]
218
发表于 2007-1-9 21:11:33 | 只看该作者
飞猫文章的组织能力太强了!佩服。我是想到哪里,敲到哪里,保证原创思维,美国的民主就不用说了,你的文章观点我基本赞同。我们还是讨论企业,讨论中国的民营企业,说道中国民营,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问题,5000万元级的企业有多少是改制而来的!这个很重要,是研究这些企业发展、企业家素质、劳资冲突演化的关键,飞猫有这方面的数字吗?俺答应少天要写一篇文章的。
219
发表于 2007-1-9 21:13:50 | 只看该作者
这里快成我们两个的聊天室了,有些不对头,要被骂的!
220
发表于 2007-1-9 21:17:32 | 只看该作者

飞猫没有这方面的数字,我试试在互联网找找。企业与国家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异曲同工,量的积累导致质的变化,小巫与大巫的区别罢了。

国家政治经济转型期的数字: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近十几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03年中国国民人均收入已突破1000美元,2004年GDP增长9.5%。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基尼系数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标准,经济纠纷、民事纠纷增加,群众上访事件日益增多。
  世界经济发展、世界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一个国家的国民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至3000美元时,这个国家就进入了社会转型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经济容易失控,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犯罪容易高发,伦理需要重建”的“矛盾凸显期”。这两种矛盾对立的社会现象是“同时并存”的,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黄金发展期”意味着社会的“盛世”,对社会起着巩固、加强和发展作用;而“矛盾凸显期”意味着社会问题的叠加,对社会发展起着削弱、腐蚀甚至“颠覆”的作用.

  在这个阶段,如果各种矛盾处理得好,平安渡过,一个国家就可能比较顺利地进入更高发展阶段的轨道。如果处理得不好,各种社会矛盾激化,酿成严重危机,将使社会陷入停滞,徘徊,甚至倒退,多少年缓不过劲来。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曾在上个世纪70年代经济起飞后进入这个时期,但后来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一些发展顺利的国家和地区,比如东亚一些国家,如今人均GDP达到了1万到2万美元;而一些没有解决好社会矛盾和发展问题的国家和地区,至今人均GDP还停留在不足4000美元左右的水平,并且社会矛盾非常突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经济学界常说的“拉美陷阱”,“拉美病”和“拉美化”,指的是一些拉美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严重失控现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9 21:22:40编辑过]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