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solarxia - 

[谈天说地] [转帖]谁人不知武则天——从尼姑到女皇帝的政治搏弈(完整版)

[复制链接] 309
回复
2873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41
 楼主| 发表于 2007-9-14 15:20:08 | 只看该作者
  
  
  
  那么,高宗在临死前,究竟是怎么安排身后这盘棋的?
  
  究其内幕,他左右为难!
  
  首先是对武则天的考虑。他对武则天的执政能力自然是一百个放心。自显庆五年(660年)以来,他和老婆互为表里,把一间夫妻店开得很好。但是武后势力日益坐大,有可能会引起难料的后果,他也是有所警觉的。
  
  高宗在病重期间,他深为器重的尚书左丞冯元常曾上密言,说:“中宫(皇后)威权太重,宜稍抑损。”(《资治通鉴》)高宗对这个意见深以为然,但他病体支离,哪里还有精力来压制武后,于是就没有下文。
  
  不过,对武则天的防范心理,却直接体现在这道遗诏上了。
  
  我们的读者中,如果有公务员身份的,马上就能看出:遗诏中最厉害的一点,是剥夺了武则天的执政权。不仅没有让她摄政(临朝称制),甚至不让她再过问政事——军国大事,如果新君能“决”,那就无须请示天后了。那么,天后平时干些什么呢?退休!
  
  高宗在生前无力完成的事情,他想借皇位更替的机会一举解决。
  
  白纸黑字,一句话,就让武则天退居二线。
  
  其次是高宗对储君李哲的考虑。这个接班人,也让高宗十分头痛。李哲是个资质平平的人,远不及李弘、李贤,高宗与武后也并不溺爱这个“第三瓜”。李哲的浮出,完全是论资排辈,轮到他了而已。
  
  在李哲监国期间,顽心不改,仍然大肆游猎,不像个干大事的样子。高宗与武后对他费尽了心思,除了加强东宫属官的力量之外,还特别立李哲之子李重照为皇太孙,目的就是让李哲安心,好好学习政务,多少要有个登大位的准备。
  
  可是李哲对父母的这一番苦心并不领情,依然我行我素。在三年半的太子期间,几无长进。
  
  高宗和武后大概也考虑过再摘瓜的问题。但是,太子是国本,目前已三易其人了,再换,不利于天下安定。况且四子豫王李旦年纪尚幼,又无特殊功绩,没什么过硬的理由可立为太子。李哲再不行,也得是他。
  
  正是出于对接班人的忧虑,高宗才提出了“如大事不决,以武后意见为准“的原则,这是一种不得已的制衡措施。
  
  以上的种种,是高宗考虑了多时,在临死前与裴炎定下来的。
  
  对武后的防范和对李哲的制约,考虑得不可谓不周全。但是,高宗人在的时候都无力解决的事,死后凭一纸遗诏就能定下乾坤吗?
  
  我们再来分析武则天这时的心理。
  
  武则天当然看明白了这遗诏的奥妙,知道自己的权力已基本被剥夺。她当然大为失落。以她的性格和20多年来的习惯,如何能甘心就此放弃,去当一个甩手太后?
  
  她在这一期望间,所思所虑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能获得独立的执政权。她的势力,已经大到完全可以这样做,但要是公开违背遗诏,总还是有所顾忌。
  
  事态进入了最微妙的状态。
  
  客观地讲,在高宗驾崩之前,武则天并无更大野心,她对夫妻店的模式十分满意。虽无最高统治者之名,但有最高统治者之实,又何乐而不为?所以,她还是真心希望高宗能好起来。因为高宗一走,局面会怎样?谁也不好估计。
  
  她对权力的更进一步的野心,应该是在高宗驾崩之后。失去权力的危险和获得更大权力的机会,同时降临在她面前,她决不会犹豫!
  
  当然,这种思想转变,不是在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在高宗死后的一系列事件中完成的。
  
  中国的政治,就是人的政治。人在与人不在,大不一样。一些诡异之事,在高宗的丧期里就开始频频发生。
  
142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09:00:27 | 只看该作者
  按照高宗遗诏的部署,太子李哲应在十二月初六在灵柩前继位,七天后正式册立为新君。按照古代惯例,在这几天的过渡期内,虽然还没正式册立,但只要嗣君是成年人,就可以发号施令。国家事务,也一天也不能停转。
  
  可是谁也料不到,唯一的顾命宰相裴炎,在这时候忽然插上了一杠子。他在嗣君即位的第二天忽然提出,嗣君既然还没正式受册,也没开始听政,那么就不宜发号施令。这几天的国家大事,应该由宰相奏议,然后由武则天以“天后令”的形式,下达到门下省执行。
  
  这个建议,石破天惊,使裴炎一下就成了改写大唐历史的人物之一。
  
  他这个建议,其实并没有前例可循,以前都是老皇帝一死,太子就成为实际上的新皇帝并开始执政,大臣们哪里会有异议?而且,更为可怪之处是,他的建议与遗诏的关键点正好背道而驰。高宗遗诏说“军国大事不决”之时,才听取天后的意见,而裴炎的建议则是任何事情都由宰相议定,呈报天后,再由天后发话。
  
  而“天后令”又是下达到门下省的。裴炎这个侍中,恰是门下省的首长,同时宰相班子的“政事堂”也设在门下省。
  
  这样看来,这个建议是大有来头!
  
  这个裴宰相,到底要干什么?
  
  后世史家多指出,裴炎的这一建议实在是没有道理。他之所以这样做,有三种可能:一是为讨好武后;二是对武后的参政已习以为常了,认为今后继续下去也无妨;三是裴炎自己想避专权的嫌疑,拉上武后来平衡一下。
  
  而实际上,这是一场静悄悄的政变!
  
  本来高宗去世,最高权力者应为嗣君李哲。现在裴炎无中生有,让宰相和天后瓜分了最高权力,嗣君竟完全被架空!
  
  据说,武则天正在为失权而闷闷不乐,裴炎此议一出,她精神为之一振!
  
  这究竟在搞什么名堂?
  
  我们先来看看裴炎这个人——
  
  裴炎,字子隆,绛州闻喜(山西闻喜县)人,史称他“寡言笑,有奇节”。他出身于当时的名门“洗马裴”家族,其父裴大同,曾任洛交府(今陕西省富县)折冲都尉。裴炎幼时就勤奋好学,在被补为弘文馆(设在门下省的贵族子弟学校)学生后,每遇休假,其他同学大多出去游玩,他却苦读不辍。
  
  弘文馆的学生谋官很容易,但他志向远大,在学馆发奋读书十年之久,精通《左氏春秋》和《汉书》。
  
   他的仕途也相当顺利,明经及第之后,最初任濮州(山东省鄄城)司仓参军,后历任御史、起居舍人,黄门侍郎,于调露二年(680年)入相。
  
  从这个人后来的言行看,他是忠于李唐、反对武氏专权的,并以此殉国,死得很壮烈。可是,为什么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出了这么一个大昏招?
  
  这不是给武则天送去了一个求之不得的机会?
  
  唐人的思维方式,真是让我们万难猜度!
143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09:01:36 | 只看该作者

  
  
  今有论者分析,说裴炎集团此次是在利益上与武则天不谋而合,即,都是想废掉嗣君。裴炎是想立李旦,而武则天是想夺回失去的权力。两方有所默契,便联手来对付新皇帝。
  
  这个说法,可以聊备一说,但我以为,事态后来的发展是一步步形成的,说裴炎早就为立李旦而与武后勾结,有些勉强。裴炎此举,很可能是为了加强宰相班子的权力,恢复以往的议事权。但是,如果动机仅在于此,那么白送给武则天这样一块大饼,实在是风险太大了。不知裴大人是如何想的?
  
  七天之后,李哲继承了皇位,是为中宗,并更名为李显。“李显”这个名字,也是为了应谶意。据民间传说,这是老子降临人间的另一个化名。
  
  所以有人讲,在李显更名的问题上,可见出武则对新皇帝还是寄予厚望的。母子俩的冲突,是因李显后来的不慎而引发的。
  
  天后现在被尊为太后。裴炎所请,被武则天欣然接受,可是权力并没在七天之后还给即位的新皇帝。大小政事仍取决于武则天的意见,“太后令”仍然是最高号令。
  
  这个状态,也还有理由能说得过去,因为在十二月底之前,是嗣君的守丧期。在非常时期,有非常措施,别人不好说什么。
  
  月底之后,武则天要不要还政?这是各方都关注的一个问题,恐怕也是武则天考虑得最多的一个问题。
  
  但是在这段时间内,武则天很稳得住,马上着手做了几件事。
  
  头一件事,是安抚地位尊崇的宗室诸王。给韩王元嘉、霍王元轨等一大批爷爷辈、叔伯辈的亲王加封了一品荣衔。
  
  历来新皇登极后,辈份高的亲王都是不稳定因素。武则天谙熟历史,先就把他们按住,不使其生乱。她明白:自己再怎么尊贵,也只是李家的媳妇,万一长辈闹起来,脸面上太不好看。
  
  第二件事,是调整宰相班子。此时朝中一批名相都已先后病死或致仕,可称重臣的只有刘仁轨和刚任宰相的裴炎,其余郭待举、岑长倩、郭正一、魏玄同,刘景先等,都是一拨新人,且都是低品级的宰相。这样一个班子,看起来怎么都有点儿弱。
  
  她首先把太子少傅刘仁轨改任左仆射,仍让他留守西京。再把裴炎从门下省调到中书省来,转为中书令,让他掌握出旨权。以前宰相们都在门下省议事,现在也都随着裴炎改在中书省议事。
  
  既然遗诏是任命裴炎辅政,同时裴炎也很知趣——白送我一块大饼,那么就让他掌握出旨权,有事好商量,不会在出旨上卡壳。
  
  其余新人都有不等的提升或者改任,且统统升级为“同中书门下三品”衔,变成了资深宰相。官帽子一加高,他们自会感恩效力。
  
  最后一件事,是派出一批将军,前往当时最重要的并、益、荆、扬四大都督府,与各府司共同镇守,以防变故。
  
  这是武则天成为太后之后的三把火——干净、利落、周全。
  
  新君即位,天下晏然。从这几手,能看得出武则天已是谋国的老手了。
144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09:02:01 | 只看该作者

  
  25、中宗面对一场军事政变瞠目结舌
  
  
  按照历代皇朝的旧例,即位的皇帝若年纪太小,太后可以摄政,这就是“临朝称制”。太后临朝,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而武则天临朝,却为何遭后世非议颇多?原因就是,她的临朝“不合法”。
  
  天皇在遗诏中没有说要太后临朝的话,新上来的中宗也没有委托母亲临朝,所谓“太后令”并没有体制上的依据,是典型的人治。
  
  到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三十,嗣君的服丧期满了,但是武则天就像不知道一样,照旧临朝。转过年,改元“嗣圣”,大赦天下。次日,太子妃韦氏也正式成了皇后。武则天只是在此时对中宗夫妇稍微做了一下安抚,把韦氏的一个远亲韦弘敏提拔为太府卿(掌国家财物),位列宰相。
  
  这是中国政治中的交易原则,虽然双方交易的筹码很不对等,但强势者做了这个姿态,总比强抢要好一点儿。
  
  武则天本想平稳一个阶段,过了这个过渡期,再从长计议。但就在这时,朝政陡然起了一场大风波!
  
  “性勇烈”的中宗却对母亲的安抚极不满足。或许是有心讨好老婆;或许是对太后临朝不满,他做出了一个抗争举动。次日,他提出:要把自己的老丈人韦玄贞提拔为侍中,来顶替裴炎调走后的缺。
  
  此外,还要把奶妈的儿子也封个五品官。
  
  敏感时期,他这个举动究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还是脑袋一热就提出来的?我看像是后者。
  
  中宗李显这个人,《旧唐书》对他评价不高,说他基本是狗屎糊不上墙:“志昏近习,心无远图,不知创业之难,惟取当前之乐。”
  
  这幅画像应该不错,都28岁的人了,刚一开始做皇帝就要提拔老岳父,就算这是有所图谋也不免太幼稚。
  
  皇帝要下令,就要中书令来出旨,这就显出裴炎这个中书令的重要性了。他面对中宗的旨意,感到很荒唐。这个韦国丈,估计也没什么能力,原先不过就是普州(今四川安岳县)的一个小小参军,开耀元年(681年)五月,因为荣任了“太子岳父”,已升任为豫州刺史了,管的是东都附近的大州。这已经够照顾的了。到现在三年尚未满,寸功未建,又无其他三品官资历,怎么可能一下就提拔为宰相?
  
  裴炎提出劝谏,坚持以为不可——我的好皇帝吔,您可不要闹笑话了!
  
  这个中宗,大概也是“耙耳朵”,惧内。一看跟老婆要交代不了,不由得大怒:“我让国于韦玄贞又有何不可,何为吝惜侍中耶?”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中宗这话说得过了!他当然是赌气说的这话,但可以听出对老裴极为不满。老裴以“太后令”做交易,为自己揽权,让新皇帝当了无权的傀儡,中宗还不至于傻到毫无察觉。
  
  不过,他之所以要提拔老岳丈,我分析也不大像要扶植外戚与母后抗衡的意思,不过就是满足一下虚荣心。母后的权力有多大,裴炎的势力有多大,他还是基本有数的。别说一个老丈人,就是有十个老丈人,也未见能斗过对方。
  
  他只是恨裴炎的张狂!
  
  ——你到底还是个臣子,我们家的事你少管!
  
  裴炎看到皇帝发火,害怕了。这笔帐,将来要让我还怎么办?他没有别的办法,转身就把此事禀告了太后。
  
  武则天闻报,也大吃一惊:这个李显,太没有城府!如此任性,怎能做一国之主?
  
  她是一个很警觉的人。在中宗的话里,有借外戚以自重的意思,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她不能不认真对待。
  
  经过考虑再三,她决定废帝!这第三“摘”的决心很不容易下,因为前面的两摘,舆论就已经很大。现在高宗不在了,“三瓜”刚坐满一个月,再次下手的话,宗室、朝野会怎么讲?
  
  舆论狂潮能不能顶得住,出了大乱子能不能应付得了?
  
  放到别人身上,也许会举棋不定。
  
  但武则天办事果决,她想好了就干——风险固然有,总要比养虎遗患强。就冲着中宗的那句话,他小崽子就不可一日为君!武则天想好之后,就把裴炎找来密议。恰好裴炎也有此意。他想废掉中宗,是公私两方面的因素都有。
  
  两个人为此策划了一段时间,将所有部署逐一安排好,废黜中宗的“太后令”也由裴炎起草好了。
  
  就等着看戏吧,各位大人!
145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09:03:17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裴炎在一个月前奏请太后问政,是一时糊涂,那么这次他与太后居然密谋废立,那就决不是糊涂了。利益所致,鼠目寸光!我们真是无法断定这位老先生在想什么。
  
  高宗有遗诏,明令“王公卿佐,各竭乃城,敬保元子,克隆大业”。裴炎作为唯一顾命大臣,即使有异议,也要尽量扶一扶中宗这阿斗再说。高宗尸体骨未寒,就公然违背最高指示,那是死人活人都对不起的。
  
  也许他深知中宗是个昏人,不足以当大任,维护中宗就等于毁了大唐,与太后专权比起来危害更大;也许他还看不出武则天专权的发展方向……总之,他不仅没有按照高宗的意图充当嗣皇帝的保护者,反而“开门揖盗”,把历史生生扭了个方向。他忘记了:能谋废立的臣子,脑袋一般都不会稳,除非他想篡逆!
  
  因此,后世对他与武则天合谋的动机,有过如下分析:一、真有篡位野心,只不过没料到武则天比他强硬得多,结果他成了为人作嫁。二、他确实是李唐死党,废中宗是因为他怕大唐天下落入韦后一族手中。三、他只是贪恋权位,参与废中宗是为了防止相权被削弱,或是希望自己看好的李旦能当上皇帝,以加重自己的分量。
  
  我的意见,前两条都有些极端化,可能性不大。想篡逆,裴炎的条件还远远不够,他不至于狂妄到那种程度。怕韦后干政,也不必把皇上就给废了,况且太后干政同样对大唐不利。所以极有可能就是贪恋权位,想扶起有书生气的李旦,自己好扬眉吐气。只不过他错了一点,就是小瞧了武则天的能量。
  
  他哪怕是能预见到几个月后的事态,情况也会大不一样。
  
  人,就怕钻进了思维的死胡同!
  
  双方密谋了近一个月之后,大幕拉开。
  
  二月初六日,太后在洛阳宫的正殿乾元殿召集百官开会。
  
  这个紧急会议,开得有些蹊跷:一是自打显庆二年(657年)五月起,因天下无虞,皇帝就是单日上朝、双日休息了。初六是双日,如何要突然上朝议事?二是这天上朝的地点,是在用于大朝会的乾元殿,似是有非常之举。
  
  中宗与百官到会场一看,情况确实有异:负责左右羽林军的将军程务挺、张虔勖竟然带了兵入宫警戒,现场总指挥是裴炎和曾是北门学士的中书侍郎刘祎之!
  
  大殿里刀光耀目、铠甲鲜明,一派肃杀气氛。
  
  这是要干嘛?
  
  中宗和百官都在闷葫芦里,面面相觑。
  
  只见裴炎出班,高声宣读“太后令”:嗣皇帝昏庸无德,不能为一国之主,着废为庐陵王,恢复李哲原名。念完,立刻命卫士扶中宗下殿。
  
  中宗表现还可以,并没被吓傻,在这紧急关头抗声问道:“我何罪?”
  
  帘子后,传来太后的威严之声:“汝欲以天下与韦玄贞,何得无罪?”(《资治通鉴》)
  
  李哲顿时就没了话说。押下殿后,被幽禁在别殿,韦后和皇太孙李重照也同时被废,其余韦氏家属流配岭南。——天下暂时轮不到你们韦家,先尝尝荔枝去吧!
  
146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09:04:13 | 只看该作者

  在大唐宫廷史上,这是继玄武门之变之后的第二次成功政变。不同的是,玄武门是以弱胜强,流了血的;而这次是以强胜弱,兵不血刃。
  
  太后这次的成功,首先是笼络住了宰相集团;具体参与其事的裴炎、刘祎之、程务挺、张虔勖等大臣都具有浓厚的李唐色彩,所以没人敢说这是武氏政变。其次是抓牢了近卫武装;左右羽林军都是成立时间不长的禁军,太后没忘了把这两支武装牢牢控制在手里,急需时,就能做到刀剑出鞘,而中宗仅有一个皇帝名号是不顶用的。三是抓住了对方的致命短处——政权归属问题岂能戏言?说你不够格,你也不好反驳。
  
  此外高宗遗诏中“兼取天后进止”这含糊的一条,也给了她一定的法理依据。
  
  她的突然出手,成功几乎是没有悬念的。
  
  但是,政变的目标因受遗诏精神的制约,也只能是换一个皇帝,而不是由武则天直接坐天下,否则她将立刻失去最有力的支持,而陷入“大唐逆贼”的泥淖。
  
  出于合法性的考虑,政变第二天,武则天就迅速宣布,她的幼子豫王李旦为新的嗣君。这个李旦,原来名叫李轮,武则天现在赐了他这个新名。
  
  李旦时年22岁,早已成年,当皇帝在身份上没有任何问题。他的王妃刘氏,就是被吐蕃俘虏后死在异乡的将军刘审礼的孙女,同时也被立为皇后。长子李成器被立为太子。当年改元为“文明元年”。
  
  ——武则天喜欢改元,凡有所动作,总要改元以资纪念。不过,以“文明”二字来纪念一次武装政变,也是大有幽默意味的哦!
  
  新的嗣君就是睿宗。这“第四瓜”的情况又如何呢?《旧唐书》说他“谦恭孝友,好学,工草隶,尤爱文学训诂之学”,
  
  为人谦虚谨慎,显然比“第三瓜”强;好学多才,又类似“一、二瓜”,但就是缺少大哥二哥的胆略,对政务既没经验也没兴趣,是个典型的文人。
  
  皇帝最忌由文人来当,这武则天心里是有数的,她压根儿就没想睿宗一上来就能管理天下。从这一天起,她就让睿宗居于别殿,不得干预政事。
  
  当月十二日,武则天大驾光临武成殿,李旦率百官给她重上尊号。十五日,武后临轩称制,派礼部尚书武承嗣正式册立新的嗣皇帝。双方完成了互相确认的程序。从此武则天以61岁之高龄,开始了长达6年的垂帘听政。她的问事地点,就在乾元殿后面的紫宸殿里,垂下一幅浅紫帐来,坐在那后面视朝。
  
  睿宗,你就是再“睿”也没有用,关起门来,好好读书吧!
147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09:09:20 | 只看该作者

  
  这次废中宗事件,虽说是裴炎昏头昏脑送来的一个大礼,但无疑也触动了武则天最敏感的神经:最高权力,一天不可远离!于是,她在理应含饴弄孙之年,反而冲到了最前面,当上了不是皇帝的皇帝。以我看,她在后来的更大的政治野心,完全可能是由此事而激成。
  
  像李哲这样一个不成器的皇子,尚且知道蠢蠢欲动,未等龙床坐热,就要扶植外戚。这事使武则天想起了被流放到巴州去的李贤。李贤虽是个“白人”,但他的危险性,又远大于李哲,不可轻忽。在政变的第三天,武则天就派左金吾将军丘神勣赶赴巴州,检查软禁中的废太子李贤住宅(看是否又藏了盔甲),以备外虞。
  
  这位丘神勣将军跑得倒也快,不到20天就到了巴州,不仅检查了住所,还把李贤“幽于别室”,逼令李贤自杀。二月二十七日,李贤死在巴州公馆,两《唐书》和《资治通鉴》都言之凿凿,说是“逼令自杀”,三者的资料来源都是《则天实录》,此事应该没有什么疑义。
  
  这个所谓金吾将军,不过是个管治安的武将,高级警督而已,怎么有胆量逼死故太子?所以逼迫死李贤,毫无疑问是武则天授意。后来的处理恰也证明了这一点。丘将军三下五除二完成任务,还都复命,武则天却又宣称他擅杀,把他贬为叠州(今甘肃迭部县)刺史,当然很快又官复原职了。
  
  如果真是擅杀,他丘将军就要脑袋搬家,哪里还会有什么刺史做?
  
  显然这是武则天在非常时期的过度反应,怕废中宗会引起宗室和朝野不服,有人可能会利用李贤之名造反,李贤本人也可能趁势而起。
  
  李贤安然度过了高宗驾驶崩的国丧期,却为一场与他毫不相干的政变而送了命。他之死,武则天决不会有什么怜惜,因为“四瓜”中惟有这一瓜,才是真正有一点儿反骨的。
  
  这就是武则天夺权史上著名的“废帝杀子”事件。
  
  后世也有人反复研究过几部史书所载,认为是丘神勣将军做事做得太认真了,把李贤关到了石室里,看管甚严。李贤不管怎么有反骨,总还有一些名士气,不像政治家那样抗折腾,一看如此,以为永无出头之日了,于是自杀。但即使是这样,也等于逼死,不能为武则天开脱些什么。
  
  对武则天来说,人死了,也就好办,死后的文章可以好好做。武则天专门在显福门为李贤举哀,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仪式,一年后,又追赠李贤为雍王。这事,就这样做了个了结。
  
  李贤的家人,却一直留在巴州不许回来。一直到武则天死后,“三瓜”李哲复辟,才把李贤尚存的唯一儿子从巴州接回。又后来,到了“四瓜”李旦二度登基,才追赠李贤为太子,谥号“章怀”,陪葬乾陵,可以去跟老爸在地下诉诉冤了。后世也就习惯把他称为“章怀太子”。
  
  庄子的书里说过:“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李贤是武则天四个儿子中最有才气的一个,风流倜傥,千年之下也可以想见。可是不仅皇帝没捞着做,而且又死得最冤。
  
  圣贤说的对啊:有才犹如红颜,福祸真的太不好说了!
  
148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15:47:41 | 只看该作者

  
  顺带说一下,1971年陕西省博物院在乾陵东南方挖掘了章怀太子夫妻合葬墓,可惜墓已经被盗墓贼光顾过,陪葬损失了一些,章怀太子夫妇的骸骨也残缺不全。但仍有一批陶俑和三彩殉葬品,墓中壁画也保存完好。
  
  此次还出土了神龙二年(706年)的《雍王墓志》与景云二年(711年)《章怀太子墓志》。其中,《章怀太子墓志》以骊姬谗害太子申生、江充谗害太子据的典故,比喻李贤谋反案的冤情。墓志文辞华丽,记录了章怀太子的准确死期。斯人逝时,年31岁。
  
  今人若读到《后汉书》中有“章怀注”的词条,即是李贤带领儒士们撰写的。这位在历史上电光一闪的人物,留给后人的似乎惟有伤感。
  
  再说那位被当今年轻人说成“中国历史上十大搞笑皇帝”之一的中宗李哲,现在已是庐陵王了。在被软禁三个月后,于当年四月与老婆孩子一起被迁到房州,到了地方,屁股还没坐热,四天后又改迁于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幽禁在他已故伯父李泰的故宅里。前面我曾提到过,太宗之子魏王李泰争皇位失败以后,就是被贬到这里的。
  
  武则天让这一大家子人辗转于途,又安排了这么一个灰暗的地方落脚,就是要从精神上摧垮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儿子。
  
  这位心里只装着老婆的废帝,果然沮丧得很,想死。多亏他那漂亮而又富于心计的老婆韦氏给他鼓劲,说:“祸福倚伏,何常之有?岂失一死,何遽如是也?”意思是说,倒霉最多不过倒一阵子,不可能一辈子翻不了身。谁都免不了一死,你急什么?
  
  患难见真情啊!经过开导,这位废帝稍有振作,随之立下毒誓:“一朝见天日,势不相禁忌!”(《旧唐书*中宗韦庶人传》)我若翻了身,你愿意怎么干就怎么干!——他又开始搞笑了。
  
  韦氏在流放地生了小女儿,就是后来的安乐公主,也大受李哲溺爱。李哲的宽纵,成为后来韦氏和安乐公主乱政的远因,那已是在本书叙述范围以外的事了。
  
  李哲这个废帝,被废得也很冤,他极力抬举的老丈人韦玄贞,还真就不是个热衷于权谋的人。
  
  据说,这老人家为人很淡泊,喜欢游山玩水,且原先不过就是个小小的文吏,估计性情跟陶渊明差不多。因为搞笑皇帝的一句话,韦玄贞一家也跟着倒了大霉,被流放到钦州,他后来就死在那儿了。老伴更惨,被当地首领杀死。韦氏的四个兄弟中,有两个弟弟不禁折腾,也死在了钦州。直至捱到母亲死后,废帝做梦似地复辟了,才把老丈人的其余家属接了回来。
  
  ——嫁女儿,看来也得小心点儿,尤其不能嫁给搞笑的皇子!
149
 楼主| 发表于 2007-9-18 08:32:40 | 只看该作者

  
  事态发展到此,武则天下一步想要干什么,许多人都有所预料了。她的“废帝杀子”,在当时就有人在背后嘀嘀咕咕,直到如今,也还有人说她有权术、心够狠。
  
  她的这几颗宝贝瓜蛋儿,到现在是被摘得七零八落了,皇子们的坎坷命运也博得了不少人的同情,不然后来不会有《黄台瓜》出来。
  
  但是,个人的命运有时与历史的轨迹并不一致。
  
  在一个皇朝新开基业、大有希望向上走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潜在的“历史期待”,那就是国家渴望强人,百姓渴望明君。可是专制制度却决定了,这种期待本身没有什么作用,谁能最后站出来,完全出于权谋、时势和机运。在那种体制下,不会有代表全民意志的选择机制。因此,国家的命运如何,就要看揭幕以后,是哪一个人站出来了。
  
  秦灭六国,隋定天下,基业不可谓不大,但是紧跟着雄主后面站出来的人,实在太糟糕,因此国运转瞬而衰。古代中国的事情就是这样,君主的性格、能力和品质(在商业用语的意义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
  
  大唐也有这个问题。从开国时起,到“开元盛世”,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就是四座首尾相连的桥梁,一步步把国运渡向上去。
  
  很难想象,在太宗之后,高宗抑或李贤、李哲、李旦,他们哪一个人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因此武则天的“冲上前来”,无疑是应合了历史的期待。说她夺权的动机是个人欲望也好、是帝王野心也好,但只要是于国家有好处,我看,就不应受到那么多的指责。
  
  在帝王中,没有私欲,单纯要为人民做个好皇帝的,百无一二,为什么独独要苛求武则天?
  
  如果她在揽权之后不思进取,那么说她不过就是个权谋家,也还有道理。但是,这位六十老妇在完全掌握政权之后,还是有一番大作为的,大唐盛世的帷幕,就是由她亲手拉开。仅此一点,她就足以屹立于历代“英主”的群像之列!
  
  在临朝称制之后,对付潜在不满的舆论,她使用了恩威两手。对政变功臣委以重任,对不满者给予无情打击。
  
  政变过后,曾有参与废帝行动的十多个飞骑(皇家卫队)军士在坊间饮酒,其中一人发牢骚说:“早知道没有封赏,还不如拥戴庐陵王当皇帝。”座中一人起身偷偷溜出,直奔北门告密。酒席未散,在场者即全被逮,囚禁于羽林军监狱。次日,太后下诏,非议者斩首,其余知而不报者处以绞刑,独告发者授以五品官职。据说,告密之风就由此兴起。
  
  武则天一向信任的老臣刘仁轨,对临朝称制也有看法,曾上表劝谏,还举了吕后任用外戚被后世嘲笑的事做例子。他认为,现在应归政给睿宗,才是正道理。老刘的态度很坚决,并提出要告老还乡以明志。
  
  武则天知道刘仁轨道的分量,也知道他提这建议是大公无私,于是以出奇的温和态度予以劝解。她派侄子、秘书监武承嗣持她的亲笔信,专程去长安安慰老刘。
  
  信中辞意恳切,甚至把老刘比做萧何,说:“昔汉以关中之事委萧何,今托公亦犹是矣。”她特地解释:自己临朝,是因为皇帝还不懂事,所以只是“且代亲政”。至于提到的吕后事例,武则天也没恼火,反而说“引喻良深,愧慰交集。公忠贞之操,终始不渝,劲直之风,古今罕比。初闻此语,能不罔然;静而思之,是为龟镜。”也就是说,你提的意见我一开始很茫然,但仔细一想,可以无则加勉啊!
  
  最后,武则天劝老爷子还是以匡救天下为怀,就不要以年老的借口告退了。
  
  至尊者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老刘也就不好意思再坚持,于是再无话,继续为太后守好西京。刘仁轨德高望重,他一给安抚住,舆论也就渐渐平息了。各地官员见风使舵,竟争言祥瑞,以表示衷心拥护太后临朝。
  
  此刻风平浪静,万里山河可谓都在股掌之中。且看下一个篇章,一位踌躇满志的老太太该如何书写。
150
发表于 2007-9-18 18:00:13 | 只看该作者
等了两天了,怎么还没有新文章出来啊,楼主,我今天至少开了五遍都没有新的,热切期盼中。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