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solarxia - 

[谈天说地] [转帖]谁人不知武则天——从尼姑到女皇帝的政治搏弈(完整版)

[复制链接] 309
回复
2873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01
 楼主| 发表于 2007-9-3 08:53:24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整个高丽,都已正式收入大唐版图,500年东方之珠,点缀了中土的高昂之冠。高丽原有的五部,共计176城69万户人口,现分为九都督府,42州,置100县。统属安东都护府管辖,原高丽首领凡有功者(乖乖投降的),各任府州县官,与中土派去的华人共理政务。
  
  安东都护,就由大名鼎鼎的薛仁贵担任,领兵二万镇抚之。据说,其时高丽人只要说一声“薛礼来了”,家中小儿马上就会止住啼哭。将军的赫赫威名,甚至流传千年不衰,草民我早年下乡时,就经常听到村里中老年农民侃“薛礼征东”。我插队的那个地方,又恰恰是高丽的故地。现在回想起来,仍觉神奇。那辽河流域的草莽之中,还真是有些故事。
  
  以78岁高龄统率征东大军的李勣,第二年年底就病故了。李勣是从武德年间就开始建功立业的,从江洋大盗,做到了堂堂宰相,堪称传奇。他回首早年经历时,曾颇为风趣地说:“我年十二三时,为无赖贼,逢人则杀;十七八时为难当贼,怒则杀人;二十岁时为大将,用兵救人死。”
  
  这话,大致不错。瓦岗寨,徐懋公,终于休成了正果!
  
  他的名字,流传于世的有好几个,这里顺便提一下。前面讲过,他本姓徐,名世勣,字懋公。北朝以来,世人多流行以字行(称呼字而不称呼名),所以在瓦岗时期他叫徐懋公。而《说唐》的作者懒得写中间那个繁琐的汉字,就改为徐茂公,自此,这个名字便家喻户晓。
  
  武德二年(619年),因他献黎阳等十郡归唐,功劳甚大,高祖李渊赐他姓李,此后就叫李世勣了。李世民时期文化管制比较开明,姓名中一个字与皇帝相同,也不必避讳。于是太宗时期他依然叫李世勣。高宗上任,改民部为户部,以避太宗名讳,李世勣对这个很在乎,就自动改名叫李勣。
  
  他的名字演变史,简直就是一部他个人的奋斗史。
  
  老将军去世后,高宗、武后异常悲痛。元老里面,当初几乎就是他一个人支持立武则天为皇后。也只有他一个人,完全不与长孙一派合流。大树凋零,“二圣”不能不伤感。高宗于是有诏令,追赠李勣为太尉,让他的孙子李敬礼业袭爵英国公。
  
  就是这个小英国公,也许血统中就有不安分因素,后来闹出了一场大乱子。不过这是后话了。
  
  李勣死后的第二年,咸亨元年(670年),武后的亲信、太子少师许敬宗请求致仕。他回乡两年后,也去世了。
  
  在永徽年间曾起过重要作用的几个人物,就这样一个个的走了。有时候,一个时代的结束,是以一些人的死掉为标志的。也许,这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就要来临?
102
 楼主| 发表于 2007-9-3 08:54:21 | 只看该作者
 21、武则天的改革纲领“建言十二事”
  
  
  
  据记载,武则天是于显庆五年(660年)十月正式参预朝政的,由开初的权宜之计渐变为常例,至上元元年(674年),已经有15个年头。
  
  这是一个值得记住的年份,它是一个开启大时代的分水岭。
  
  这一年,武则天正好50岁。
  
  年华转眼成沧桑!
  
  一个长于理政、沉稳多谋的女政治家,已在大唐政坛上锻打成型。
  
  这一年,为了纪念武则天的50寿辰,高宗下诏,追尊父亲李世民、母亲长孙氏以上四代双亲以显赫的皇帝皇后名号。因为李世民与长孙氏的新名号中都有一个“圣“字,所以高宗与武后不便再称“二圣”,为此,高宗为自己加了“天皇”名号,为武则天加了“天后”名号。
  
  名份的变化,看似游戏,实质不是。所谓避讳只是个借口,为自己升级换代才是真的。
  
  这极有可能是出于武则天的主意,高宗是万乘至尊,再加上“天皇”实在是意义不大。与前朝明君相比,自己水准如何,他心里应该有数。而这件事,对武则天就不同了,它是进一步确认武则天参政合法性的重大宣示。
  
  与高调褒扬自己的同时,她也出人意料地使出了怀柔政策,试图消除部分朝士心中隐隐的敌对情绪。
  
  昨日之冤案,她要亲手来翻。本年九月,她请高宗追复长孙无忌官爵,令其曾孙长孙翼袭爵赵国公。并准许长孙无忌归葬,陪葬昭陵(李世民陵墓)。
  
  这在唐代,是大臣死后无上的荣耀。
  
  就让他们君臣在地下好好叙旧吧。
  
  使出这一手,当然需要有一定的自信。虽然创伤是无法抚平的,事后的安慰近乎作秀,但,这就是政治的艺术。
  
  无论从哪方面看,这一对天皇、天后,都是不平衡的。李治不类其父,是太宗李世民耿耿于怀的撼事。可是武则天却从精神上继承了太宗的政治血缘。她认真揣摩过太宗晚年所著的《帝范》十二章,把贞观之治的精髓吃透了。
  
  “二圣”耶?其实只有一圣。
  
  上元元年的年底,武则天经过深思熟虑,拿出了一整套新的改革方案,她要按照自己的意志全盘改造这个国家了。
  
  这就是她给高宗的上表——著名的“建言十二事”。
103
 楼主| 发表于 2007-9-3 08:56:30 | 只看该作者
  
  这十二事,并不是朝中琐事,而是涵盖了国家各方面事务的大政方针,从中可以看出:武则天现在考虑的,不仅仅是如何巩固自己的地位,她的所思所虑,已有了圣明君主的格局。
  
  “建言十二事”的具体内容是:
  
  1.劝农桑,薄徭赋;
  2.免除三辅一带百姓徭役;
  3.息兵,以道德教化天下;
  4.在全国各地禁止浮巧;
  5.节省功费、力役;
  6.广言路;
  7.杜谗言;
  8.王公以下皆习《老子》;
  9.父在为母服缞三年;
  10.上元以前勋官以给告身者无追覆;
  11.京官八品以上者增加俸禄;
  12. 百官任职已久、才高位下者,得以晋阶升迁 。
  
  这十二条,归纳起来是四大政策:一是富国强民,二是善用人才,三是笼络百官,四是提高妇女地位。
  
  四海之广,何为根本?
  
  武则天纵有千条错误,但惟有国之根本她看得准,抓得也很牢。
  
  历代君王,自夸英明的比比皆是,没有几个人肯承认自己是无能的。但是,英明不英明,只有一条检验标准——民是否富?国是否强?
  
  皇帝的政治新衣可能年年有,但是如果没有这一件,那不过就是就跟愚民开玩笑。
  
  用这一条来检验武则天,她起码是现代的所谓“心里装着老百姓”的执政者。
  
  她步入政坛后,风波迭起,颇不平坦,耗费了很多心力来应付局面,但是太宗之魂从没有离开她的头脑。武则天自始至终把富民强国作为头等大事来完成。
  
  在她和高宗联执政时期,大唐从战后恢复期进入蓬勃发展期,国力渐盛,人口激增,万民乐业。这个因素,才是武则天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她的智谋、权术、心计,固然是她纵横政坛的利器,但即便是一个绝顶聪明的政治家,如果他漠视民意,或敢于倒行逆施,那是早晚都要被民众情绪这个“覆舟之水”所掀翻。
  
  劝农桑,薄徭赋,这就是我们这个古老国家的根本。无论何时,“牧羊者”都必须爱惜羔羊。老百姓的负担多少,看似与在上者的稳定无关,而实际上,民不堪赋役索取之累,是历代所有皇朝灭亡的原因或导火索,无一例外。
  
  武则天在第二条中提出的免“三辅地” 徭役,是指免去长安一带的京兆、冯翊、扶风三地人民徭役。京畿百姓负担本来就很重,那几年,关中又多有灾年。所以这一条,显然就是今天我们常说的“惠民措施”。
  
  在她的执政过程中,像这样把目光投向底层疾苦的事例多的是。
  
  关中在咸亨元年(670年)遭大灾,连续发生旱、霜、虫灾,民间多有流离失所的儿童。在武后的推动下,高宗有诏下,准许民户领养年十五以下不能存活者,也可以让他们干活,但不得为奴婢,这样好让穷孩子们有个活路。四年后,又有诏下,要求把这些当年收容的难童放归原籍,各家还要给够他们衣食。
  
  而对于一般饥民,则准许他们去其他州县“逐食”(讨饭),又下令转运江南租米来赈济难民。
  
  永隆二年(681年),中原因遭水灾发生严重春荒,武后便带头捐出脂粉钱救济灾民。她还把皇后穿的十二道褶裥罗裙改为七道,以示节俭。她的举动,直接影响到众公卿,压抑了官民中盛行的奢侈夸富之风。
  
  在中国古代,每逢春季,皇帝要率领公卿“祭先农”,亲自耕一耕地,做个表示;皇后也要率领命妇“祭先蚕“,亲自打理桑树。这就是著名的“劝农桑”仪式。武则天打破了惯例,在上元二年(675年)特别举行了大型的劝农桑活动,把原来的小范围的仪式,变为在邙山之南举办大规模公开仪式,以此激发民间的农业生产热情。
  
  一个施政者,心里头有没有百姓,做出的事是大不一样的。武则天出身于勋臣家庭,是个典型的高干子女,但在早年,丧父归葬时的一路所见,使她终身不忘百姓疾苦。这也是她治下人民的一大幸事吧。
  
104
 楼主| 发表于 2007-9-3 08:57:14 | 只看该作者
  建言十二事里讲到的学《老子》,有论者说,这是尊崇李家老祖宗之意,是为了表明她是李家媳妇,并无篡逆野心。我倒以为,这是武则天大有深意的一个举动。唐朝本来就尊老子,用意是为了加强统治权的合法色彩,武则天提倡全体官僚读《老子》,则是为了刷新意识形态,为她将来的大变革开道。
  
  老子的哲学是人文哲学、浪漫哲学,不是政治哲学,让自己的官僚集团读老子,实际是没有什么用的。这样做,无非是在意识形态上造成革命的气氛,让官僚们感觉到变革的先声,以便将来更容易接受变革的事实。
  
  其实,只要是意识形态体系,无论老子、孔子,都是没有什么区别的,都不过是在解释世界。之所以新的统治者愿意使用新的意识形态,主要也是为了强调自己的合法性。武则天作女人参政,与儒家政治相违,近乎异端,那么就来一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让变易、变革、变动不居的理论先占据舆论制高点。
  
105
 楼主| 发表于 2007-9-3 08:57:53 | 只看该作者

  其中第九条“父在为母服缞三年”,则是为妇女壮胆提气的措施。中国古代规定,人死了,其近亲要穿熟麻布制作的丧服,也就是民间所说的“戴孝”,不过实际上一般都用白布替代。丧服根据亲疏远近的不同,分为“斩缞、齐缞、大功、小功、缌麻”五个等级,统称为“五服”。其中“斩缞”为第一等,把衣服边撕开,不剪不缝,也就是毛边孝服。子为父、父为长子服孝,都称斩缞。在这一级别里,没有妇女的位置。
  
  齐缞要低一等,衣服边是缝好的,所以叫“齐缞”。在这一档次里涉及到母亲的有:如果父亲已死,母亲死时,儿子服齐缞三年;如果父亲还在,母亲死了,儿子服齐缞一年。对比来看,母亲的地位还不如长子。
  
  把母丧的服孝规格提高一步,是武则天有意在提高妇女地位。虽然只提高了一小步,但对等级森严的礼法无疑是个挑战。从后来发生的事情看,这也是深谋远虑的一步棋吧。
  
  其余“广言路”、“加俸禄”等,都涉及官员阶层和政治体制,武则天在这方面是下了不少功夫的。但十二事中的“广言路”等等,很难实行。其实“广言路”、“杜谗言”之类,极易流于口号。武则天虽然是比较善于纳谏的,但是也免不了要听信谗言。
  
  谗言这东西,危害了政治正义几千年,统治者也知道它不好,可为何没有好法子禁绝?因为在政治运作中,有一条定律就是“谗言绝对有效”律,有效的东西人们当然要用。再透明的政治,也总有一部分必须是黑箱操作,谗言的生存空间,就在这黑箱中。
  
  谗言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在上者不可能隔三差五到第一线找人了解情况,他要靠听汇报来掌握下情。而谗言就与真实情况具有了平等身份,上面怎么能一下就察觉?等到真相大白时,那已是巨奸大恶养成之后了。
  
  统治者名义上反谗言,但实际上并不痛恨,他们知道谗言对所有的官员都有威慑力,有了这个东西,大家就会老实点儿吧。谗言有利于控制官员,这就是皇权制度下谗言不绝的最根本原因。
  
  当然,在政治体制方面,武则天也做了一些实际的事,大部分都属于“改革”措施。
  
  她深知一个道理:大变动,要靠小变动来开路。大家一旦习惯变动了,真的天崩地解也就没人感到稀奇了。
  
106
 楼主| 发表于 2007-9-3 08:58:09 | 只看该作者

  
  她所做的比较重要的事,跟明朝皇帝朱元璋做的有些类似,主要有两件:一是削弱相权,二是起用低品级文官参预中枢。
  
  乾封元年(666年)对高丽开战后,宰相多由武人组成,这些人与武则天并无渊源关系。加之其后李勣和许敬宗的去世,武后在朝中已无得力骨干。在这种情况下,宰相班子对皇帝的影响就越来越大。
  
  武则天当然不能容忍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她于龙朔二年(662年)提出,太极殿低洼阴湿,不利于高宗的病况,应将皇帝居所移往大明宫。大明宫是早年太宗为太上皇李渊修建的避暑宫殿,尚未完工李渊就死了。现在武后下令把它建好,改名为蓬莱宫。第二年,高宗就正式移宫,此后就在蓬莱宫的正殿紫庭殿听政了。
  
  过去,皇帝起居、上朝和百官办公,都在太极殿,堪称君臣一体。现在一搬家,皇帝听政的地方就和原来的宫城隔开了,中书、门下两省都不在禁中。这样一来,中枢的谋议就在内廷进行,而不像过去那样在外朝进行了。宰相的地位由此大降,而皇权则一下子就变得非常厉害。
  
  此外,武则天在参政以后,还悄悄改变了大唐的高层运作机制。
  
  太宗时期的中央政务,是“三权分立”,即中书省出旨、尚书省执行、门下省封驳(监督)。这样的设置,是怕权利过于集中会产生尾大不掉的权臣,分权后大臣互相制衡,会好一些。
  
  这时候皇帝的权力并不大,更多的像是一个“虚君”,所有的表章到皇帝手中时,已经是宰相们审议过并有了意见的,皇帝只能批准或否决。如果是否决,也不是他老人家一票就算,而是要和宰相共同商议。皇权与相权并未截然分开。
  
  武则天当权后,情况发生变化,宰相的裁决权无形中被取消,仅剩下汇总百官表章上奏的职权,裁决权归于皇帝。实际上是“百官表奏,皆委天后详决”,她不再允许宰相们分割皇权了。
  
  这种变动,对中央集权制度的意义极为重大。它是否具有进步意义,不能以现在的民主观念来衡量,在大一统的皇权国家,面对纷繁事务、辽阔疆域,加强集权也许就是一种进步,不然这样的事不会一再在历史上发生。
  
  著有《中国通史简编》的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曾经将唐代三大君的执政风格做过比较,他说,太宗是“慎始慎终”,玄宗是有头无尾,而武则天是“权不下移”,乃为专断之主。
  
  
107
 楼主| 发表于 2007-9-3 08:58:23 | 只看该作者

  
  在政治体制上的另一重大举措,就是启用“北门学士”。
  
  这件事的背景因素有两个,一是武则天在朝中的盟友不仅人数少,且已逐渐凋零,她需要有一批集团化的官僚作为自己的政治基础。二是中国皇权制度到了唐代趋于完善,政务开始细密化,尤其相权被削弱后,工作更多。武则天一个人承担不了繁重的章表批复,因此她决定在内廷建立一个智囊班子。
  
  为此她把一批品级不高的文学之士召入内廷,参与决策,起草诏令。起初这些人没有名号,人员也不固定,到乾封元年(666年),武则天特许一批文士从北门(玄武门)出入禁中,朝中大臣讥之为“北门学士”,这才算有了个称号。
  
  当时知名的北门学士有元万顷、范履冰、苗神客、周思茂、胡楚宾等人。他们出入北门,与政府办公的“南衙”无涉,形同武则天的私人。朝中大臣知道这是为了分宰相之权,因此就多有讥讽。这些北门学士极受武则天赏识,在武则天后来以太后身份临朝时,北门学士就成了最基本的政治力量。
  
  在北门学士中,这里值得一说的是元万顷,他是北魏皇族之后,史称他“属文敏速,然性疏旷,不拘细节,无儒者之风。”(《旧唐书*元万顷传》)这么一个洒脱之人,必有《世说新语》式的掌故。他在随辽东道大总管李勣征高丽时,一个人就有两件事成为掌故。
  
  在李勣的陆路大军之外,当时还有一支偏师水军由裨将郭待封统领,前去袭击平壤。别帅冯本领大军在后,增援郭待封,不巧船破失期,大军没有赶到。郭待封那边苦等不至,急了,想要写信给李勣,但又怕被高丽兵截获,知道唐援兵不至,将会乘危迫之,于是写了一首离合诗(或作藏头诗)赠给李勣。李勣不解其意,大怒曰:“军机急切,何用诗为?必斩之!”元万顷当时为辽东总管记室(文书、翻译),只有他一个人看明白了,为李勣解释了一番,李大总管这才熄了火气。
  
  李勣在军中曾令万顷作讨高丽檄文,文章写好后,其中有一句话是讥讽高丽"不知守鸭绿之险"。泉男建收到檄文一看,大受启发,给李勣传了个话,说"谨闻命矣",于是移兵固守鸭绿,使唐军不得渡江,这可把李勣给气疯了。事情闹大了,元万顷被判流放于岭南。后来遇赦得还,官拜著作郎。
  
  上元年间,武后的权力空前增强,她特地把刘祎之、元万顷等从流放地召还,储备政治力量。北门学士果然也是名不虚传,就在武则天升为“天后”之后的第四个月,他们就协助武则天拿出了“建言十二事”,抛出了一整套政治新概念,打破了贞观以来的理论闷局。
  
  这个班子,在武则天的主持下,还前后撰写了《臣轨》、《百僚新诫》、《列女传》、《内轨要略》、《孝子传》、《乐书》等著作共千余卷,作为整顿吏治、普及荣辱观教育的启蒙文本。
  
108
 楼主| 发表于 2007-9-3 08:58:38 | 只看该作者

  武则天对政治体制另外还有一项改革,看似没有实质意义,其实也可以说是意识形态变革。那就是改职司名称和官职名。龙朔二年(662年),在她建议下,大唐中枢的重要机构和官职一股风地改了名。门下省改为“东台”,中书省改为“西台”,尚书省改为“中台”。三省长官也随之改名,侍中改“左相”,中书令改“右相”,仆射改“匡政”。此外还有尚书为“太常伯”,侍郎为“少常伯”,左右丞改“肃机”,诸司郎中改“大夫”。 其余二十四司、御史台、九寺、七监、十六卫,都改了名
  
  名字动了,实际职能却并未动,所以有人说这是武则天性格好动的证明,玩的不过是文字游戏。其实不然,把前代制定的职司官名改变,这本身就是一个鼎革的信号,同如前面所说,意图是形成变革前的气氛。
  
  改过的中央三部门的名称,中枢机要的色彩淡了,作为辅助办事机构的色彩增强了,这不是完全没意义的。而改革后的官职名,专业特色非常突出,是干什么的一望可知,且名称很有文采,有人估计都是武则天的杰作。
  
  武则天在这以后,还改过几次官职名,都有刷新政局的意思在内吧。
  
  顺便提一句,她在后来又将改中书省为“凤阁”,中书令称“内史”。到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又一度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称“紫微令”,真是越改越有诗意了。流传至今的《千家诗》启蒙读本里,就收有白居易的“紫微花对紫微郎”一诗。这是白居易在当中书舍人时,描写中书省黄昏景色的诗句。白大诗人以“紫微郎”自称,意境至为闲适。
  
  
  
  
  
109
 楼主| 发表于 2007-9-3 08:59:20 | 只看该作者
 
  “建言十二事”中,有两条不甚引人注目,但却意味着大唐国策即将发生重大转折。这两条,都涉及战争。
  
  其中第十条是说,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核。这一条,如果不加解释的话,现代人不大容易弄明白。所谓“勋官”,就是战斗功臣,他们虽然没有具体的职守,但可以根据勋品的高低获得一定的“勋田”。
  
  这不光是一个福利待遇的问题,勋官本人以及五品以上勋官的子弟,还有资格做实授的官。具体办法是,服役一定期限或缴满一定的资金,再经考试合格,就可以参加“铨选”(成为候补官员)。
  
  对无权无势的小老百姓来说,勋官也是一个很不错的进身之阶。况且勋官之服色,与同级官员一样,在社会上那还是很有身份的。
  
  可是在当时,由于战争创伤以及经济无着,一些勋官经常会惹出些麻烦,而被朝廷“夺赐破勋”。武则天提的这个建议,就是要求对上元前犯有罪错的勋官,不再追夺勋赏。这是对荣誉军人的照顾。
  
  上元之前,大唐四境武功赫赫,都是靠军人打的,安抚他们理所当然。这起码说明,武则天不认为打仗是游戏、是比拼个人的勇气,她知道打仗不容易,百姓承担得太多。安抚军人,也算是“悯民”措施的一部分吧。
  
  另一条,是第三条“息兵,以道德化天下”。这里的“天下”,包括了唐四边的诸国在内,说的是国际问题。“息兵”这两个字,分量可是不轻,它表明武则天对“国际战略”已有了全新的看法。
  
  既然连高丽这样难啃的敌国都给一举端掉了,为什么还要提出息兵呢?
  
  
  22、大唐东西两边烽烟又起
110
 楼主| 发表于 2007-9-3 09:00:43 | 只看该作者

  
  
    
    22、大唐东西两边烽烟又起
    
  
  在平高丽之后的七、八年间,大唐四境的局势又有了新变化。新的强敌崛起,老的对手复苏,情况不是很稳定。
  
  此时西境逐渐强大起来的是吐蕃,它把手伸到了西域,连连攻陷唐西域各州。在另一端,东境也没有消停,高丽、百济灭后,唐昔日的盟国新罗渐渐坐大,好了伤疤忘了疼,时而背叛唐朝,做些不仁不义的事。还有早就被灭掉的突厥残部,也有卷土重来的意思。
  
  烽烟又起,哪一处不去平都不行。其他的,都还可说是癣疥之患,但是吐蕃不能不认真对付。
  
  吐蕃这次对唐的挑衅,上下一心,攻势凌厉,其社会发展水平虽然还处在向唐朝学习的阶段,但对大唐帝国毫不畏惧。
  
  这个初生之犊,让高宗、武后大大地头疼了一回。
    
  吐蕃,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那就是著名的文成公主嫁过去的地方。吐蕃其族源于羌族,繁衍于今西藏及四川西部一带,原为分散部落。在北周时便开始兴起,隋唐之际已是群雄并踞。到唐初,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各部,定都于逻些城(今拉萨市),用正统史学家的话说,是“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政权”,势力渐趋强盛。
  
  贞观八年(634年),松赞干布遣使向唐求婚,唐太宗同意和亲,这才有了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入蕃的佳话。
  
  吐蕃也是“向唐朝学习”的诸国之一,和亲之后,派了不少贵族子弟到唐求学,两方关系转为密切。唐太宗死后,关系也还不错,松赞干布还给唐廷写了信表示忠心,永徽年间,文成公主派人向唐“请蚕种及造酒、碾、纸墨之匠”,高宗都欣然应允。
  
  可惜的是,在永徽初,这位深具眼光的大英雄松赞干布死了,其子早亡,由孙子即位。孙子年幼不晓事,便由禄东赞为相,掌握国中大权。
  
  显庆三年(658年),吐蕃向唐朝献金盎等礼物,请求再次通婚,双方的关系还是相当友好的。
  
  局面是在龙朔之后开始逆转的。这一时期,吐蕃这个落后生产力政权的国力已十分强盛,有了攻略四方的雄心。它的邻居吐谷浑早在太宗时就被平定,内附大唐,成为大唐防范吐蕃的屏障。禄东赞对其久有图谋,龙朔三年(663年)时,便趁大唐正在东边与百济打得不可开交之机,悍然率精兵进攻吐谷浑。吐谷浑可汗顶不住,狼狈奔入唐地凉州(今青海武威)。
  
  西境局势由此骤然恶化。为防不测,唐也屯兵于凉州、鄯州(今青海乐都),双方已经是兵锋相对。
  
  总章年间,高宗、武后曾召宰相姜恪、阎立本、将军契苾何力等,商议能否出兵打击吐蕃、援助吐谷浑。但三个人意见不一致,有说不可、有说不忙的,只有姜恪坚持必须马上打。结果议而不决,错失良机。
  
  这个时候,吐蕃透露出,与吐谷浑还有讲和的余地,高宗也准备调停,可惜禄东赞就在这个时候死了。史载“东赞不知书而性明毅,用兵有节制,吐蕃倚之,遂为强国”(《新唐书*吐蕃传》)。他的死,更导致局面不可控制。
  
  他一死,他的四个儿子同时当国,雄心更甚,完全没有了节制,开始大举进攻西域。唐西境自此正式上演“双雄会”。
  
  到咸亨元年(670年)四月,吐蕃大军已连陷西域十八个羁縻州,唐的安西四镇顿时烽烟遍地。安西四镇为龟兹、疏勒、于阗、焉耆,其中的龟兹就是大唐安西都护府的治所。这四镇,是大唐羁縻西域各部的一个政权体系。
  
  吐蕃这次胃口甚大,和于阗部落联手,竟然拿下了安西大本营龟兹的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