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谈天说地] [转帖]谁人不知武则天——从尼姑到女皇帝的政治搏弈(完整版)

[复制链接] 309
回复
2871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8-15 13:2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谁人不知武则天
    
     ——从尼姑到女皇的政治搏弈
    
     清秋子
    
    
    
    
    
    谁人不知武则天?
    
    笑话!要是有不知道武则天的,那就不只是文盲的问题了,除非他不是中国人,或者还正处于低幼时期。
    
    武则天,中国的唯一女皇,纵横捭阖,传奇一生,青史有留痕。
    
    谁能不知道她?
    
    那么,如果我要求各位尽量严肃地说一说,这位女皇究竟有哪些事迹,正面的负面的都可以,我想,一般的回答无非是——
    
    以美色作为进身之阶,迷倒太宗、高宗父子两代皇帝;
    
    亲手掐死自己的女儿以陷害对手,最终自己当上皇后;
    
    重用酷吏,扶植娘家人,然后索性做了女皇帝,篡了李家天下;
    
    此外,还有没有?
    
    有,充其量也就是——“秽乱春宫”,是说她的面首特别多。
    
    可是,仅这几条,就能令武则天名垂千古吗?
    
    当然不能。
    
    除了“武周革命”、改朝换代之外,武则天可称道的政绩,多矣!那可不是靠填报表、编数字吹出来的。
    
    我今天之所以要来赶热闹,也说一说武则天,是因为她是一个好皇帝。爱民,爱国、爱才,哪一条都做得很好。
    
    首先来看她的爱人民。她执政时,推行的是富民政策,轻租税,减赋役。老百姓的负担一减轻,生产积极性就高,粮食就多得吃不完。当时由于国库充足,证圣元年(公元695年)还普免了天下租税一年。这个,现代人绝对不敢想象。为了劝农,武则天曾亲自主撰《兆人本业记》一书,据说,这是自古以来唯一由皇帝主持撰写的农书。
    
    再说说她的爱国家。她执政时,国家最强盛,四海混一,华夷共主,天下和谐,版图四域达到唐代极致,东有高丽,西达波斯,南尽林邑(今越南中部),北抵大漠,武功远远超过“马上天子”唐太宗。
    
    再来看她的爱人才。武则天用人,不怕你低贱,就怕你无能。她老人家求贤若渴,曾派出十抚使到各道搜罗人才,不少乡村教师因之平步青云。她还创立了有名的“殿试”、“武举”和“自荐”制度,一直延续到后世。尤其这个“自荐”最有意思,无论农夫还是工商业者,只要有能力,都可自荐授官,不必花钱去买。
    
    当然,她还是一位著名的女权主义者,热衷于改善妇女地位,以至唐代妇女拘束最少,快乐最多,前朝后代那是无法望其项背的。
    
    有了这些,用现代标准看,就是好皇帝。所谓作风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
    
    她的文治武功,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有人算过一笔帐,说武则天参政与执政,前后共有50余年,占了初唐时期的五分之二,而且是从开国恢复期到强盛时代的重要转型期。因此可以说,没有她,就没有后来玄宗的50年“开元盛世”。
    
    我们唯一可尽情赞颂的一段古代史,要拜这位女皇之赐!
    
    ——伟哉,则天大皇帝!
    
    在儒家男权社会里,能替男同胞们站一班最高岗位,那是需要有点儿真本事的。
    
    在有史二百四十帝中,能冒出这么一位粉黛裙钗,那是要有超人的智慧的。
    
    尽管她前有车,后也有辙,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女政治家。但是,吕后或慈禧太后,在专权上可能与她不分高下,而在治国上,则都要略输一筹。而且,以女人而当皇帝,那就更是谁也不敢、谁也不能了。
    
    本书所讲的,就是武则天如何进行政治搏弈的史实。
    
    在这里学学古人,我看不算迂腐,因为古今之理往往相通、古今之世往往雷同,让人不知是该笑还是该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7 8:46:34编辑过]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8-15 13:27:56 | 只看该作者
    【花样年华】
    
    
     1、武则天到底叫什么名字?
    
    
    我们了解一个人物,要从最基本的情况了解起,比方何年出生、生于何地,等等。武则天虽是名人,但旧社会里妇女地位很低,她早年又不是什么显赫的人,因此史料记载不详细,其说不一。就连她究竟叫什么名,都大成问题。
    
    或许有人问,武则天不就叫武则天么?
    
    错!武则天活着的时候,从来就没叫过这个名字,别人也不曾这样叫她。她死后,在很很长的一段历史中,也没有人这么叫她。
    
    武则天根本就不叫武则天。
    
    有人说,因她是母亲杨氏生的第二个孩子,姐姐叫了“大囡(nan)”,她就叫个“二囡”,把乳名做了名字,没有正式的名儿。直到入宫之后,太宗赐名“武媚”,这才有了一个堂堂正正的名。
    
    这个说法依据为何?不详。
    
    就叫“武二囡”?很搞笑啊!这种说法大有解构主义的色彩,所以我觉得似乎是小说家言。
    
    武家是世代官宦人家,到了父亲武士彟这里,虽然最初时惨了点儿,挑担子去各村卖过豆腐,但他后来经营木材生意“因致大富”,是个唐朝的成功人士。《册府元龟》载:武士彟“才器详敏,少有大节,及长,深沉多大略。每读书,见扶主立忠之事,未尝不三复研寻,尝以慷慨扬名为志”。可见这是个知书识字、抱负不小的儒商,不可能仅用“二囡”这个名儿就把女儿给打发了。
    
    武则天被赐名“武媚”之后,民间又叫她“武媚娘”,这算一个名儿。
    
    太宗死后,武则天入感业寺做尼姑,曾有个法名叫“明空”,这也算一个名儿吧。
    
    后来她当政,新创了19个汉字,其中有一个,就是她为自己创立的新名字“曌”。此字音“照”,取“日月悬空,普照大地”之义,其造字灵感无疑是来自她的那个法名。当今也有人说,武则天原名为“照”,后改为“曌”,但无证据,猜测而已。
    
    武则天自我命名为“武曌”,这是她最应该流传于后世的名字。
    
    但是,因为她闹过“武周革命”,后世很多人比较厌恶她,所造的新字没人沿用,她为自己取的名字大家也不认可。在漫长的历史中,人们就简单地叫她“武后”,这和“王太后”、“李太后”其实并无区别,不过“后”而姓“武”,又能让人们谈论谈论的,在她以后是绝无可能有了,所以不会产生歧义。
    
    那么“则天”一名从何而来?原来,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重,“大周革命”玩完了,儿子中宗复位,给她上了一个“则天大圣帝”的尊号。武氏死,有遗制嘱咐说,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这个谥号,就是“则天”的由来。“则天”是个啥意思?《论语》里说:“惟天为大,惟尧则之。”意思是:以天道为法则——这确实够大气!
    
    至于“武则天”三字成为她老人家的名字,据天涯社区历史版主萧让说:“是近代才开始流行的,我很怀疑她是否会喜欢这样的称呼。”(《武则天——女皇之路》)女皇帝当然不可能喜欢这名字。武则天,这与“朱洪武”、“孙大圣”差可比拟,似乎有点儿调侃味道,却不想,如今成了她法定的名字。
    
    草民我以为:武则天在当今的历史书上不能叫自己的真实名字,其原因,是皇民时代的“反篡逆观念”仍在发生潜作用。你仔细品,就是这问题。历史的荒诞,常见于这种细节之中。
    
    那么,在武则天出生之后,到受赐媚名之前,有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呢?肯定有。台湾历史学家雷家骥先生和天涯版主萧让女史,都分别有令人信服的考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7-8-15 13:28:13 | 只看该作者
    
    据雷家骥先生考证,《旧唐书*孙处约传》载,有一个叫孙处约的人,在武后时期因“避中宫(皇后)讳,改名茂道”,同时有其他记载表明,唯一可能避讳的字只能是“约”字。因此武则天的原名可能叫“武约”。此为一说。
    
    另外,据天涯版主萧让女士考证,《新唐书*地理志》载:“华州……垂拱二年避武氏讳曰太州,神龙元年复故名”。此外还有“华阴,垂拱元年更名仙掌。……神龙元年复曰华阴”。垂拱年间(685-688年)为武则天准备登基的时期,神龙元年(705年)则为中宗复位的时间,所以说武则天的名讳中有个“华”字,当为可信。而且民间还有传说,武则天的闺名就叫“华姑”,看来其源有自。她的本名叫“武华”,这也为一说。
    
    武则天的名字问题,大致也就如此了。关于她的出生地,史上也有异议。比较公认的一种,是说她出生在长安。而另一种说法,则说是出生在利州(今四川广元)。这都是根据她出生时父亲在哪里任职而推断的。
    
    武士彟在长安当了5年的工部尚书,各种资料表明,武则天就生于这个时候,不可能再晚。之后武士彟赴扬州,不久又转调利州,都是任的军职。如果武则天是生在老爸在利州的任上,那就要比史料上记载的年龄起码少两岁以上了,因此不可能。在户口簿上,武则天最初应是光荣的首都居民。
    
    关于她的出生年份,也有武德六年、七年和八年(623、624、625年)三种说法。我们不管那些了,取其大概就行。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武则天的籍贯为并州文水县(今山西文水县),老家就在县城北4公里外的南徐村,迄今村中仍存有武则天庙。
    
    文水,这可是个出女英雄的地方。刘胡兰烈士的老家就在县城东17公里处。
    
    武则天对自己家族的这个发祥地相当认可,革命以后,曾改并州为“北都”,意为“龙兴之地”。她还仿效汉高祖,几度回老家去见父老,为故里百姓世代免赋税,唱一唱衣锦还乡的《大风歌》。
    
    好了,武则天的基本情况就探讨到这里。下面我们来看,什么样的老爸,才能养育出这样一个惊世骇俗的女皇帝?
4
 楼主| 发表于 2007-8-15 13:28:37 | 只看该作者
 2、颇有胆略的“义军”后勤部长
  
  
  武则天的老爸究竟怎么样?我们先看看这个武氏家族。
  
  魏晋以来,社会上渐渐形成了两大阶级——世代做官的和永远做不上官的。这就是所谓“世族”和“寒门”。武家是夹在中间的一个尴尬阶层——小公务员。
  
  从武士彟往上数,五代祖宗都是幕僚、副职之类,离王、谢这样的豪门差得远,属于“小姓”,但也不是“寒”到了底的小老百姓。
  
  武则天的爷爷武华,官职还挺体面,是隋朝的东都(洛阳)丞,可是几个儿子却一个当官的没有,长兄武士稜务农,二哥武士逸在隋府军中当小兵。老三武士彟做的是木材生意。那时候的木材,有如今天的钢筋水泥,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建筑材料。
  
  武士彟不过就是文水县的一位小商人,书也未见读得太多,但是他赶上了好时候。隋文帝晚年以后创业意志衰退,大兴土木,贪图享乐。武士彟看准机会,结交了不少负责搞工程的基层干部,一来二去就把生意做大了。史书上说他“家富于材,颇好交结”,应当是实。
  
  他富起来以后,娶了一位退职军官的女儿相里氏为妻。从这个姓氏来看,可能是胡人之后。老岳父在武士彟的人生路上,还真起了点儿作用,把他推荐到鹰扬府做了“队正”。这是隋代府兵制里最小的一级军官,大概统领50人,相当于连长的干活。
  
  看来这位小商人,已经闻出了隋朝山雨欲来的气息,准备以军功谋前程了。
  
  不过,他要是仅仅这么干,似乎上进的可能性也不大——没有记载表明他在打仗方面有奇才。他的发迹,后来唐朝人都知道,是因为攀上了李渊,为“从龙首义”人员之一,也就是成了开国元勋。
  
  李渊的来头很大,出身于关陇世家,世袭“唐公”。他还是隋朝的皇亲,是隋炀帝的表弟,从小在宫中长大。这样一个地位显赫的人,武士彟是怎么巴结上去的呢?
  
  这其中,有偶然也有必然。偶然在机遇,必然在自己,小人物的崛起往往都是如此吧。
  
  说来话长,早在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炀帝的堂弟杨达和宰相杨素、宇文恺奉诏营建东都。这个项目可是大有油水,武士彟闻风而动,备了厚礼托了关系,终于见到了杨达。
  
  武士彟这人面相憨厚,但谈吐却不俗。杨达一见之下,大为赞赏,不仅让武士彟做成了一笔大买卖,还把他引见给了一群高官朋友。这些人里面,就有殿前少监、卫尉少卿李渊。
  
  大业十一年(615年),李渊奉命到山西抓造反分子,在行军中,到武士彟家住了一晚。武士彟有此奇遇,当然尽心伺候,两人就此结成了朋友。
  
  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任太原留守,就安排武士彟当了行军司铠,专管太原府的武器装备。
  
  武士彟这一脚,就登上了李渊的“首义”之船,开始了他的后勤部长生涯。
  
  这个时候的隋朝,已是火山爆发的前夕——乱象丛生了。隋炀帝征高丽失败,咽不下一口气,还要再怔,在全国“广募骁勇,扫地为兵”。老百姓不愿意去送命,只有造反;军阀们也趁机起兵割据。这里那里,爆发之势根本就捂不住了。
  
  眼看隋朝气数将尽,皇亲李渊也有他的小九九。他很想参与中原逐鹿,闹个乱世英雄干干,但又担心风险太大,所以只是悄悄地行事。
  
5
 楼主| 发表于 2007-8-15 13:28:51 | 只看该作者
  这一年,鹰扬府校尉刘武周出手了。他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自称太守,开仓赈贫,公开造反了,一下子就招兵万人。又派遣使者与突厥通好,挟外敌以自重。本来他这点儿乌合之众,在桑乾镇( 今山西山阴南)已经被隋军困住了,但突厥派骑兵来救。刘武周反败为胜,趁势拿下了了楼烦郡,还一举占了隋炀帝的行宫汾阳宫。
  
  小军官终于把事情闹大了。突厥为了给隋朝添乱,便册封刘武周为“定杨可汗”,刘武周也自称皇帝,改元天兴,对雁门采取进击之态。
  
  这时的李渊是坐镇太原的大员,有守土之责,于是就以防突厥、平定刘武周叛乱为名,招兵买马,广纳豪杰。
  
  武士彟就是在这个时期,干了几件颇有胆略的事,说明他并不是单靠拍马屁改变自己命运的。
  
  比较蹊跷的是:他虽是得到留守李渊引荐当了军需官的,但不知为何,却是副留守王威一党,而非李渊死党。李渊后来起兵以及攻取关中,凡大事都没让他与闻。武士彟之所以从龙有功,是因为在关键时刻掩护了李渊。
  
  这就是他的眼光了。
  
  李渊图谋不轨,让儿子“二郎”李世民与刘文静招兵,这引起了副留守王威、高君雅的怀疑。这两个人还是忠于隋朝的,嗅觉也很灵敏:唐公莫非有异志?
  
  王威对武士彟很信任,就直截了当问他:“唐公所募兵壮,尽付刘弘基、长孙顺德统管,我等不能干预,为何?”
  
  武士彟知道来者不善,马上为李渊辩护道:“所募新兵,素乏训练,今委以专人,乃治军之常法。且唐公为今之勋戚,受委重责,恐无暧昧之情。”
  
  王威半信半疑,又提出:这刘弘基、长孙顺德两个家伙是什么玩意儿,都是征高丽的逃兵,应按律逮问。
  
  武士彟又劝道:“此二人乃唐公之客,而非唐公族人,且曾为皇上侍卫。当此用人之际,启用也不妨。若按治二人,必使唐公不悦,方可堪忧!”
  
  王威一向就畏惧李渊的威仪,听这么一说,就不敢动了。
  
  另有留守司兵田德平也建议王威查查募兵的情况,也给武士彟劝止了。
  
  事情一摆平,武士彟反手就将王威之言告诉李渊,使李渊有了防备。这是大功一件。
  
  其次是武士彟曾力劝李渊起事,别再犹豫了。他假托听到空中“有称唐公为天子者”,又梦见“从高祖(李渊)乘马登天,俱以手扪日月”(《攀龙台碑》),专门写了个报告递给李渊。
  
  这些说法,极富魔幻色彩;这个风,煽得也很及时。于是“高祖大欢,益以自负”——你们说我行,我大概真的就行!
  
  武士彟又将自己所撰的一部兵书献给李渊,其意自明。
  
  李渊心里有数,只是说:“幸勿多言,事成之后,当同富贵耳!”
  
  这两件事,一实一虚,都是特殊时期的大功劳,非一般胆识所能及。
  
  因此我一向认为,对小人物来说,拍马也许是必要的,但绝不是万能的。关键时刻,也真得提着脑袋干!历史决不可能给小人物太多取巧的机会。
  
6
 楼主| 发表于 2007-8-15 13:29:14 | 只看该作者
 
  烽火连天日,正是蛟龙出水时。这一年的五月,李渊心痒难忍,终于起兵反隋,自称“大将军”,先就杀掉了嗅觉灵敏的王威和高君雅。
  
  武士彟有此一功,也就成了大将军麾下的中郎将兼司铠参军,管的还是军帐与兵器。从此一路从龙,直到进了长安。
  
  武士彟忠心耿耿,李渊也投桃报李,不断给这位后勤部长加官,说是“尝礼我,故酬以官。”(《新唐书》)你曾经以礼待我,我就给你官做。两人关系倒也简单。
  
  武德元年(618年),隋炀帝被困江都,死于宇文化及之手,把大好江山彻底玩完。李渊见这下子万无一失了,就建唐称帝,要过一把皇帝瘾了。坐了龙廷就要论功行赏,武士彟便以二等开国功臣得授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封太原郡公,不久又升工部尚书、加封“应国公”。世袭国公,这可是仅次于郡王的大贵族了。
  
  武士彟的发迹,除了乱世这个机运外,看准机会、看准人是个首要的因素。其次,也是因为有胆量。天下的建筑材料商想必当时有很多,能当上贵族的怕不多。
  
  他的这个素质,我看是明显地遗传给了武则天,父女两人是太相像了,此为后话。
  
  但是他的老伴、汾阳相里氏可没有什么福气,连一品夫人的荣华都没享受到。相里氏给武家生了四个儿子,死了两个。没多久,自己也病亡了。武士彟身在军职,又是个工作狂,妻儿病殁也无暇顾及,惟哀悼而已。李渊得知后大为感动,下敕说:“此人忠节有余。去年儿夭,今日妇亡,相去非远,未尝言及。遗身徇国,举无与比。”(《册府元龟》)干部要是都这样就好了!于是,他亲自为武士彟挑选续弦。
  
  新的老伴不是别人,正是武士彟的大恩人杨达之女。杨达早在随从隋炀帝征高丽的时候,就已死在半道了。这位杨氏女,大概有恋父情结,从那以后就从佛诵经,为父亲追福,很是另类。
  
  据说,杨氏自幼不习女红,专爱读诗习礼,平时也好煮酒论史什么的。曾经写过一幅箴言,曰:“当使恶无闻于九族,善有布于四方。”写好后也不示人,而是藏在了墙壁间,翻修房子的时候才被工匠发现。杨达看了大为感叹,认定了她是“隆家之女”——我们家发达就靠你了!
  
  或许是因这期望太高了,要不就是素质太好了,杨氏竟一直找不到合适的配偶,耽误了大好年华。到李渊把她撮合给武士彟的时候,她已经45岁左右了。这个年龄是个什么概念?唐代女子结婚,年纪在13至18,到20岁就算是老姑娘了。可见这武、杨婚配,是典型的黄昏恋了。
  
  这位独特的“老太太”,就是武则天的母亲!
  
  伟人真不是凭空产生出来的啊!
  
  李渊就看好这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他对武士彟说,杨达“有女贤明,可以辅德”,绝对没错。他还亲自充当主婚人,下令婚礼费用由官家报销。这场盛大婚礼的时间,约在武德五年(622年)前后。
  
  杨氏虽然蹉跎了多年,生育能力还不错,婚后一年多,就给武家生了第一位“千金”,就是后来嫁给了贺兰越石的韩国夫人。武德七年(624年)左右,又在京城长安生下第二位“千金”。
  
  这个“二囡”,就是武则天。
  
  
  
  
  
  
  
  (注:华州改名太州确实是为了避武则天祖父讳,现特此更正,我在出书的时候会明确这一说法)
  
7
 楼主| 发表于 2007-8-15 13:29:37 | 只看该作者
  此后,又生了幺女,长大后嫁的是郭孝慎。
  
  一窝雏凤呀!
  
  说到这个老凤杨氏,她才是货真价实的贵族。其家族为“宏农杨氏”,是关中六大姓之一,世代豪门,相当于南方的王谢家族,连李渊的那个陇西李氏都不能与之相比。杨氏这一门,和隋文帝杨坚是同宗。其父杨达,历任隋朝尚书、纳言(侍中),后来又封了遂宁公。纳言这个官儿,是门下省的首长。北朝历来政出门下省,那就等于是宰相了,居万人之上。不知这杨达还想指望女儿把这个家族“隆”到什么高度?难道他预感到女儿会生个皇帝出来?
  
  武士彟这个文水县的土著,能攀上显赫的宏农杨氏,完全因为他是新朝新贵,功名和身份都还过得去。婚后,两人恩爱自不必说。
  
  武二囡出生不久,武德八年(625年)八月,武士彟奉调扬州,为大都督府长史。
  
  这一调动来得很突然,原因是有人诬告扬州都督、赵郡王李孝恭谋反。这个李孝恭是李渊的堂侄,极能打仗,在建唐过程中累建战功。一年前,就在扬州这个地方,灭了农民起义军领袖辅公祐。李渊就在扬州设立了都督府,让他担任大都督,还委派了名将李靖做他的副手,任都督府长史。按照当时习惯,其治所(办公大楼)不在扬州,而在丹阳(今南京市)。
  
  这年,边境不安,突厥入寇。李靖奉命与秦王李世民一起带兵去征讨,给调走了。扬州都督府就剩了一个李孝恭。李孝恭仅仅能打仗,治理民生很不在行。扬州地方屡经战乱,亟待恢复,他却贪图享乐,大建豪宅,闹得民不聊生。
  
  事情闹过了头,有人就告了他一个黑状。由于李渊本人就是拥兵而谋反的,对这问题比较敏感,立刻把李孝恭召回京,投入大狱审查。另派了武士彟去接替李靖做长史。
  
  扬州地面那时还很不安定,杨氏又刚刚生育,随行不便,于是武士彟就一人去上了任。武士彟到了扬州,显示出他居然还有很高明的地方官才能。
  
  对扰乱治安的那些犯罪分子,他软硬兼施,“抚之以诚恕,经之以权略”。也就是,既以诚恳态度来安抚,也用一些手段来摆平,很快就建成了“平安扬州”。为了便于治理,他还把扬州的治所迁到广陵(今扬州市),从此这地方才专有杨州之名,以前是把现南京一带也叫做扬州的。
  
  他在任上,致力于恢复扬州的农商各业,“开辟田畴,示以刑礼,数月之间,歌谣载道”。《旧唐书》甚至说经他个把月的治理,这里“商旅安行,农桑野次,化被三吴之俗,威行百越之境”,影响都达到今天的两广了!看来还真是个行政好手。
  
  本来,李渊是舍不得把这个内阁大臣长期外放的,只让他“权检校”都督府长史,也就是代理代理,并且“期以半年”。没想到这一干上就走不了啦。半年期满,该轮到扬州人民舍不得了,集体上访,请求留任武长史一年。就这么,武士彟又待了下去,而且阴差阳错,后来再也没有回到中央任职。杨氏带着两个女儿,也离开了长安,到杨州跟老公会合了。
  
  武士彟离京外放,固然有些遗憾,但也由此避开了大唐宫廷的一场非常事变,就是“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发生于武德九年(626年)六 月 四 日。这是唐初的一次重大的政治事件,其诡异、残酷与突然,都非同寻常。假如写起来的话,足够写出像本书这样篇幅的一大本。这一天,李世民率心腹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在玄武门设下伏兵,杀了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逼迫李渊改立自己为皇太子,并全权处理军国大事。
  
  这个举动,有兵变,有篡位,有妄杀,有逼宫,没有一点儿合法性。不过因为李世民做了皇帝之后,成了千古第一明君,因而后世的人一般也就不大提这个了。即便提一提,也是只说他何等果断,或者何其幸运。
  
  同年八月,李世民终于把老爸逼成了太上皇,自己做了唐太宗。在以太子身份执政的期间,他就已经开始在中央机关大换血,让秦王府的人占据各个山头。
  
  太宗即位之后,为了安抚老爸的旧部,把他们纷纷从外地召回,以防有不服的在外地倡乱。武士彟也在召回之列,虽然待之以厚礼,但实际上给架空了。不久,可能看武士彟确实没啥想法,就将他改派到豫州去当都督了。
  
8
 楼主| 发表于 2007-8-15 13:30:24 | 只看该作者
  武士彟在唐高祖李渊时代的黄金岁月,就这么过去了。他在非常时期押对了宝,以后勤军需官的身份,跻身于14名首义功臣之列,官爵之外,还受赐黄金、田宅、奴婢,获钦定免死牌(免死一次),食封邑五百户。他的跃起,带动了文水武氏家族的彻底翻身。
  
  长兄武士稜,弃农随武士彟从军,参加了太原起兵,得授宣城县公、官拜司农少卿。二哥武士逸,封安陵县公、官至齐王府户曹。李渊在先前曾有承诺,欲使武家“一门三公”(《新唐书》),后果然成为现实。并州文水一带的父老对此无不称奇,津津乐道。
  
  武士彟虽未入唐初富人的排行榜,但其成功的程度,又岂是金玉满堂可比!
  
  
  3、少女时代骤遇丧父之痛
  
  
  武士彟在唐太宗时代,因其谨慎务实,地位仍得以维持,同时也还有一番作为。他晋爵国公,已是从一品的显赫人物了,外放都督虽然是三品官职,但唐代一般都以武人管理地方,所以这也算是才尽其用吧。
  
  武士彟于贞观元年(627年)外放豫州(今河南汝南),除了任都督外,还受使持节豫、息、舒、道四州诸军事,就是辖数州军事及本州政事,地位在刺史之上。他在豫州整整待了一年,武则天也就在豫州长了一岁。
  
  到这年年底,利州(今四川广元)又有事了,需要派武士彟去安抚。原来是利州都督李孝常在京朝觐期间,向几个将军发泄对太宗的不满,乃至互说符命,阴谋发动宿卫兵叛乱,结果事泄被杀。李的部下在利州蠢蠢欲动,需要有个人去镇住。
  
  唐太宗数了数天下的人才,认识为只有武士彟能行,就派他去了。
  
  武士彟领命后,带着妻小,从栈道入剑阁,领略了一路雄奇险峻的巴山蜀水,到了利州的治所绵谷。
  
  在这里,他再次显示才干,招降抚叛,赈乏济贫,不数月就让境内安定了。
  
  武士彟在这里一干就是四年,武则天在这里也从4长到7岁。利州这地方的人,后来对武则天比较认可,深引以为荣。地方上有“武则天坝”、“天后梳洗楼”等名胜,传说中有“江潭感孕”和“袁天纲相面”的故事,虽是附会,其心可鉴。
  
9
 楼主| 发表于 2007-8-15 13:31:26 | 只看该作者
  利州有一湖名曰黑龙潭,传说杨氏有一天在潭中荡舟自娱,忽然感觉到有溉龙近身,于是感龙而孕,生下了武则天。这个传说,在武氏当皇帝以后就产生了,显然与上古“吞玄鸟之卵”、“践巨人之迹”而有孕之说是一个路数,民间的圣君崇拜而已。
  
  中唐诗人李商隐也闻听过此事,曾在一首诗的题注中写下“感孕金轮所”之句。利州皇泽寺的历代寺碑上,也均载有此事。据此,今天仍有人认为武则天是生于利州的。
  
  此外《大唐新语》还载有一段轶闻,说是成都术士袁天纲奉诏进京,路过利州时,武士彟将他请至府中,为自己的妻子相面。袁天纲看了看,说道:“夫人骨相非凡,定生有贵子。”武士彟就把子女都唤了出来,袁天纲先看了相里氏所生的元庆、元爽两子,道:“官至刺史,堪称保家之主,然不得善终。”接着又看杨氏的长女,道:“将大富大贵,然亦不利其夫。”
  
  那时武则天尚在襁褓之中,由奶妈抱着,正巧穿了一身男孩衣服。袁天纲一见之下,大惊道:“此郎君神采奥澈,其将来不可测。”他让奶妈把武二囡放下来走几步看看,看了后,沉吟半晌才说:“此儿龙睛凤颈,贵之极也。惜乎为男子,若是女子,日后将成天下之主。”
  
  这个传闻最早出于私人笔记,后世文人竞相引用,在唐宋期间大为流行。袁天纲,确有此人,但专门记其事迹的《袁天纲传》和《定命录》却不载其事。可见这故事也是民间忽悠文学之一。
  
  上述种种符命之说,虽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但不足为凭。由于史料记载太少,后人无法弄清武则天的童年具体是如何度过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她跟随父亲辗转宦游,走了当时大半个唐朝,眼界是开阔的。山川毓秀,估计也影响到了她日后的胸襟与容貌。二、她在父亲与母亲身上分别受到的熏陶都很不小。
  
  母亲这头的影响至关重要。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鲜卑的风俗影响到汉人,北方女子时兴抛头露面,主持门户。甚至凡是有打官司、请托的事宜,都由女人替丈夫、儿子跑门路,坐着车子满大街走(见《颜氏家训*治家篇》)。杨氏就不是一个庸俗女子,言传身教,影响到武则天也是礼、乐、骑、射全通,且书法也好。武则天后来有很多诗文传世,《全唐诗》就录有她的诗40余首,此外还有政论文集《臣轨》、《金轮集》、《垂拱集》等。她这种才华的底子,显然是在童年时期就打下的。
  
  父亲那一头,则给她带来最初的政治熏陶。她小时候喜欢坐在父亲膝上,翻看父亲写的奏疏和皇帝的诏敕,还喜欢摆官服、打听朝议趣闻、听父亲讲晋阳起兵的故事。据说,她童年时代的偶像就是太宗,虽未见过面,但常揣测其音容,估计那就是唐朝的普京吧。及至入宫侍奉太宗十多年后,这一偶像就更牢不可破了。在后来她对丈夫和儿子的要求,都是以唐朝普京为蓝本的,其童年情结不可忽视。
  
  日子堪堪就到了贞观五年(631年),唐太宗下令撤并都督府,利州也在撤销之列。武士彟被调至荆州(今湖北江陵县一带)都督府任都督。武则天便随着父母来到了荆州。一家人当中,此时又多了一个在利州出生的妹妹。
  
  荆州那时比利州发达得多,环境很不错。可惜武士彟已身患哮喘病,病况越来越厉害了。在这里又过了四年,到贞观九年(635年)的五月,太上皇李渊龙驭上宾,死了。消息传来,武士彟悲伤过度,引起疾病加剧,竟呕血而死。这一年,武则天才11岁。
  
  好日子戛然而止。母亲和她们姐妹几个,从高干家属一下子成了孤儿寡母。悲凉之雾,瞬间笼罩了这个美满之家。今后的日子,不好说了。
  
  “贵之极也”?暂时没有人能看到这样的前景。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8-15 13:33:00 | 只看该作者
  【才女入宫】
  
  
  4、归葬之后的凄惶黯淡
  
  
  武士彟于59岁那年病殁。大树一倒,娘母子几个立刻陷入风雨飘摇之中。灵柩在长沙大崇福观里停放了7个月,没能及时归葬故里。武士彟生前受赏赐甚多,不可能是因为没钱办丧事,也许是妇道人家一时张罗不起来这事。
  
  消息传到长安,引起唐太宗注意。他对武士彟一向评价甚高。贞观六年(632年)时,荆州大旱伤稼,武士彟为百姓着急,亲赴长沙寺,迎阿育王像,祈雨七日。像这样勤政为民的事相当不少,唐太宗特下诏褒扬:“公比洁冬冰,方思春日。奸吏豪右,畏威怀惠。善政所及,祥祉屡臻,白狼见于郊垌,嘉禾生于陇亩。其感应如此!”(《册府元龟》)话虽夸张,但赞赏之意跃然纸上。
  
  唐太宗时代的政绩标准,就是“善政”。政绩不是楼盖了多少、税征了多少,而是“奸吏”被打压下去多少,百姓富不富足。皇帝当然要对行善政之臣多给一些好脸色。
  
  太宗在后来还曾对武则天说,武士彟病重时,他曾派医官前往诊治,因故受阻而返。足见他是很在乎这位忠臣的。为了褒扬先进,太宗过问了武士彟的丧事,虽没有恩赐陪葬郿县高祖的献陵,但追赠了礼部尚书,令官办丧事,归葬文水。还命并州大都督、英国公李勣监护下葬事宜。
  
  这个待遇,虽不十分隆宠,但也还不差,跟武士彟生前的地位差不多。
  
  当年十二月,武则天兄妹随母亲杨氏扶柩回文水原籍。节气萧瑟,路途千里。一路上的车马劳顿已是不堪,还要时时应酬地方官的吊丧,她们一家人的心情不会太好。
  
  这次远行,对于武则天这位高干子女来说,无疑是一次走入民间的行动。沿路百姓的困苦之状,给了她极大震撼。贞观初年时,隋末大乱的创伤仍在,“户口未复,仓廩尚虚,灌莽极目”(魏徵语)。一眼望不到边的荒草棵子,穷啊!
  
  走了一路,看了一路的乞丐。走到山西境内,衣衫褴褛跪地乞讨的尤其多。武则天终于忍不,问娘:“前年我还听爹讲过,中原富庶,可无忧。诏敕上也道‘仓廩足实,黎民安乐,外户不闭’。往日在荆州府衙,亦不见有乞讨者,我还信以为真。却不知,这一路都不见民富,惟见乞讨,何也?”
  
  何也?为上者,从来用的就是另一套话语也。
  
  娘说:“府衙里来往的,尽是大僚,哪里能见着乞丐?出了州县衙署,还不都是这样子?”
  
  武则天那时还较为天真,疑惑道:“今日不是明君在位么?莫不是州县官员克剥百姓,阻塞皇恩?不知今上可有耳闻?”
  
  旅次见闻,给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在她后来执政时,经常作态考察民情,鼓励农桑,又心狠手辣地杀贪官,除了权谋上的考虑之外,怜悯民生的心结也是一大因素。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