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solarxia - 

[谈天说地] [转帖]谁人不知武则天——从尼姑到女皇帝的政治搏弈(完整版)

[复制链接] 309
回复
2874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1
 楼主| 发表于 2007-8-16 08:51:37 | 只看该作者

  到了贞观三年(629年),内外条件终于成熟。年底,太宗任命兵部尚书、检校中书令李靖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节度李勣等六道行军总管,发兵十余万,分道出击。
  
  在这长让全亚洲都喘不过气来的双雄决战中,老将李靖不打堂堂正正之阵,舍正出奇,只率三千骁骑突袭,一举击溃颉利部众,斩首万余,俘男女十余万口。颉利率残兵万余人在仓皇逃遁中,又受到李勣的堵截,断了逃回漠北的路。老将李靖哪里能放过他,一路猛追,“穷阴山之北”。
  
  可叹颉利这个世界级的枭雄,兵败如山倒,只剩下狂奔的份儿了。穷途之中,仅率十余骑欲西逃吐谷浑。但在一路上,随从纷纷逃散,他本人也被唐军生俘。
  
  不可一世的东突厥,居然就这么一战而亡!
  
  唐军仅以少数奇兵,就灭掉了一个世界头号强国。这让中亚一带的国家目瞪口呆,大唐周边国家更是受到强烈震动。西北诸国相约上书,拥戴唐太宗为“天可汗”。
  
  雄图大业,何其伟哉!几十年后盛唐边塞诗中那些豪气干云的句子——“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只有放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才能感受到它们内在的雄壮!自此,西起阴山、北至大漠的大片地域,统统都收入了大唐的版图。如果你能看到那时的唐疆域图,你就会感到,这一大片新边疆的形状,犹如一面旗帜,在风中傲然飞扬!
  
  东突厥垮掉了,但是西突厥的势力仍然强大。唐太宗此时对周边态势的考虑是,以睦邻为主,压制住邻邦可能的霸权倾向,能达到关系均衡即可,因此他并没有灭掉西突厥的战略打算。但是在其后,他接连出兵,先后平定高昌、焉耆、龟兹,打掉了西突厥在西域的“腿儿”,压住了西突厥的霸主气焰。
  
  这次用兵,再加上先期的征服吐谷浑一役,可以说,为后来高宗时代彻底解决西突厥,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
  
  至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三大战役完成,诸国纷纷内附,西域遂告统一,连西突厥也对唐军之盛感到震惊,不得不表示恭顺。
  
  太宗为了对这一大片广袤的区域实施有效治理,特设了“安西四镇”,即龟兹(今新疆库车县)、疏勒(今新疆喀什市)、于阗(今新疆和田县)、碎叶(今吉尔吉斯北部托克马克附近)。被西突厥干扰多年的“丝绸之路”终于开始畅通,太宗实现了他晚年的最后辉煌。
  
  但是在永徽初年,西突厥势力又有所复燃。太宗死后,已内附的西突厥一名首领阿史那贺鲁公然反叛,率部向西“还国”。此后渐渐坐大,拥有兵力数十万,竟成了一派大国气象。西域诸国也有不少倒过去的。
  
  永徽二年(651年),这个西突厥的后起之秀贺鲁,大破亲唐的射匮可汗,在碎叶城的双河及千泉建“牙帐”,号称“沙钵罗可汗”。此时,大唐仍然延续太宗的“国际战略”,决不能坐视境外的势力称雄称霸——趁着对方立足未稳,就要赶快收拾掉。在永徽三年和六年,高宗先后两次派兵往讨,拉开了大唐对西突厥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序幕。
62
 楼主| 发表于 2007-8-16 08:52:21 | 只看该作者

  永徽六年(655年)五月,高宗又开始部署大的行动,命贞观老将程知节任葱山道行军大总管,引军西击西突厥这个新冒出来的沙钵罗可汗。
  
  这个程知节的本名,说起来大名鼎鼎,原来就是程咬金!因为给写进了通俗演义小说,此名进入了日常谚语,至今妇孺皆知。他是济州东阿人,“少骁勇,善用马槊”(《旧唐书*程知节列传》)。在隋末大乱中,聚数百徒众,投靠了瓦岗军李密部。瓦岗军败,他只得降王世充,武德二年(619年)与秦叔宝在阵前一起降唐。
  
  归唐后,程知节被派在秦王府效命,就一直跟着李世民了。他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中的第十九名。
  
  显庆元年(656年)正月,高宗亲至玄武门为程知节饯行。老将出马,一开始还是很顺手的。八月,程大将军在榆慕谷(今北疆)大败歌逻禄、处月二部,斩首千余级。副总管周智度进攻突骑施、处木昆等部,也获得大胜,攻下了咽城,据说斩首三万级。
  
  十二月,程咬金又引军至鹰娑川(在今新疆焉耆境内),遇到了突厥强兵四万骑。前军总管苏定方,发了神威,率五百骑迎头逆击。西突厥大败,唐军狂追二十里,斩杀俘获一千五百多人,缴获战马及器械遍野皆是,不可计数。
  
  后来,这场战役突然发生转折,结局很窝囊。
  
  据说,副大总管王文度嫉妒苏定方之功,矫旨“以程知节恃勇轻敌,委王文度为之节制”,拿过了统兵大权。他要求军队自结方阵,遇敌则击,不得深入追敌。士卒终日跨马披甲,不胜疲顿,马也死了不少。苏定方见痛失歼敌良机,认定所谓“密旨”有诈,劝程知节囚王文度,飞报朝廷,弄清楚再说。但程知节已不似当年造反时节,全无这样的勇气了。
    
    更有甚者,王文度又杀了来降的胡人,分其财物。苏定方认为这哪里是伐叛,简直是自己做贼来了,但屡谏不从。结果将士离心,此后大军无功而还。
  
  回师以后,这些事情当然掩盖不住,高宗、武后做了严厉处置,王文度因矫诏当死,特除名。程咬金也因“逗留不进”免官。
  
  对这场半途而废的征伐,后世争论颇多。有人认为,王文度哪里会有胆量矫旨?而且矫旨之罪居然不死,后来仅仅三年时间就重新起用,这就更令人不解了。其内幕,实为高宗要打击程知节这位贞观老将。这只能聊备一说了。因为王文度当时两个主张,听起来似乎也有一定道理。
  
  关于结阵,他认为是:“贼虽走,军死伤者众。今当结辎重阵间,被甲而趋,贼来即战,是谓万全。”(《新唐书》)关于杀讲降,他认为是:“此属伺我旋师,还复为贼,不如尽杀之,取其资财。”(《资治通鉴》)对战局的理解不同,顶多跟智商有关,不大像有那么深的阴谋。
63
 楼主| 发表于 2007-8-17 08:28:23 | 只看该作者
    此战没获完胜,第二年接着来,高宗授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总管,率领万余唐兵和回纥兵,自北道再征西突厥阿史那贺鲁。
    
    苏定方,名烈,字定方,是冀州武邑(在今河北南部)人。其父苏邕,在隋末大乱中聚乡里数千人,保土讨“贼”。那时苏定方才十五岁,即随父作战,史载他“骁悍多力,胆气绝伦”。父死,代领其众,后降窦建德,为建德大将高雅贤养子,从窦建德、刘黑闼攻城克邑,累建战功。刘黑闼败后,苏定方隐居乡里。贞观初,在别人说服下,离乡效力于唐廷,为匡道府折冲都尉。贞观四年(630),随李靖征东突厥并任先锋,就是打得颉利可汗狂逃的那一仗。
    
    当了两次先锋,能打不能打已经得到检验,因此,高宗这次放手让这个已届老龄的新秀当了一路大军的统帅。
    
    显庆二年(657年)十二月,他率军至金山(今阿尔泰山)以北,先击木昆部,一举破之。大军到了曳咥河(今额尔其斯河上游),沙钵罗可汗率军十万,倾国而来。沿河西列阵长十里。
    
    这将是一场预期中的大决战。古代打仗,在原野列阵,两军情势一目了然,更容易激发男子汉的豪情。好一个勇将苏定方,自任前驱,仅率精兵万人出战。沙钵罗可汗见唐军人少,便挥军而上,企图把唐步兵“包饺子”。
    
    苏定方要的就是这个,他命步兵持矛环据南原,矛尖向外,密如刺猬,遇敌不得擅动;自己则率骑兵列阵于北原待机。西突厥军三冲南原,仍动摇不了唐的步兵阵。苏定方见敌气馁,立率骑兵反击,一以当十,跃马飞驰。西突厥军挡不住,大溃。苏定方急追三十里,斩获数万人,至晚方罢。
    
    次日晨接着追,西突厥军哪里还跑得动,纷纷来降,可笑沙钵罗可汗比颉利可汗强点不多,仅剩数百骑西逃。
    
    苏定方乘胜追击,所过之处诸部落莫不归附,追至伊丽河(今新疆伊犁河)西的邪罗斯川,天降大雪,平地积雪二尺。诸将请求暂时休息等候天晴,苏定方说服部众一定要追穷寇,于是昼夜兼程继续追歼,在双河与南路唐军会师,又长驱二百里,直抵沙钵罗可汗牙帐。
    
    这里是沙钵罗可汗的根据地,其部众正在忙着打猎补充食物,毫无防备。苏定方纵兵进击,一举斩获数万人。贺鲁父子逃脱,苏定方“遣副将萧嗣业追捕之,至石国(今苏联塔什干一带),贺鲁被当地人执送唐军。
    
    这个可汗战俘,后被带回长安,免死封官,不久病死在长安。雄踞中亚的西突厥就此灭亡!
    
    苏定方值此战时,已是65岁的老将军了。战后,因功拜左骁卫大将军、刑国公。
64
 楼主| 发表于 2007-8-17 08:28:5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收获的季。唐西部疆土这面旗帜,比前代更加辉煌夺目!旗角所及的地方,是赫赫有名的古国——波斯、天竺、吐火罗。
  
  当我们今天的读者,看到这个辽阔、陌生、遒劲的旗帜形状时,胸中不能不涌起浩叹——
  
  唐之盛,首在武功。国之盛,惟有军威!
  
  为了有效地管辖这片国土,高宗、武后下令,在西突厥故地天山北路,置“北庭都护府”。下辖二州、昆凌、蒙池二都护,及二十三个都督府。
  
  太宗时期设置的安西都护府则西移至龟兹,对西突厥旧部分而治之,切断他们与原臣属诸部的关系。诸部归属州府,各给印信,开始对其行使统治权。
  
  唐在西域平定后,又遣使分往康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汗)、吐火罗(今阿富汗北)等国,访其风俗、物产、历史,绘制成图,由史官撰成《西域图志》六十卷。后在龙朔元年(661年),又在天山南路(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分置十六个都督府,及八十州、一百一十县、一百二十六军府,均隶属于安西都护府。
  
  这就是鼎盛时期的大唐。太宗的梦想和太宗没有梦想到的,都在高宗、武后时代奇迹般地实现了。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高适《燕行歌》)
  
  那是一个继承了太宗之风的蒸蒸日上的时代,连记述那时的史籍文字也都具有神奇的色彩。在上者胸怀阔大,所图也就大气磅礴;在上者知人善任,虏骑自然会闻之胆慑。
  
  大国之魂,魂兮在此!
  
65
 楼主| 发表于 2007-8-17 08:29:07 | 只看该作者

  这里要重点说说高丽。这个辽东的蕞尔小国,面积与人口仅相当于隋唐的一个郡,却让大隋垮了台,让大唐的太宗碰了壁。
  
  真是块够厉害的石头!
  
  这个高丽(亦称高句丽),并不是有的人以为的那样,就是古代朝鲜国家。朝鲜是朝鲜,高句丽是高句丽。朝鲜,据传为殷商之末的箕子所缔造,其历史源远流长,与中土的关系也相当紧密。隋唐时,朝鲜分裂为百济和新罗两国。
  
  而高丽与朝鲜并非同源,高丽是辽东的一个部族。关于它的记载,最早见于先秦古籍《逸周书•五会篇》,曰:“北方台正东高夷。” 后孔颖达疏注:“高夷,东北夷高句丽。”西汉时,高丽兴起于浑江和鸭绿江一带,其势渐强后,疆土达于现今中国东北的南部和朝鲜半岛北部,将百济、新罗挤压到现朝鲜半岛的最南端。
  
  草民我年轻时,有幸到过吉林省的集安县(现为集安市)。在清幽的山城中,曾亲见高丽王陵(俗称“将军坟)。高丽雄距东亚700年,遗迹甚多,有城垣,有著名的“好太王碑”,据说在集安的群山中有高丽墓葬近万座。
  
  我当时曾进入将军坟的墓室内看过。此为高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的陵寝,外观完全是一个小型金字塔。室内有壁画,色彩鲜艳,风格飘逸。据介绍,画的是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格局,还有莲花白鹿、伏羲女娲等,造型很独特,但总体也是汉文化一脉。
  
  就在高句丽灭亡200多年后,也就是唐亡之后的后梁贞明四年(918年),三韩人王建在朝鲜半岛建立高丽王朝。这个新的朝鲜国家袭用了“高丽”之名,却与隋唐时期的高丽(高句丽)毫无关系。
  
  山高水丽,属我中华!
  
  隋炀帝就是栽在这个高丽国的手里。
  
  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隋炀帝杨广发布《征高丽诏》,从全国各地征兵百万余人,先后三次征讨。但是远征军士气低落、后勤补给困难、指挥严重失误。每次征讨,不是惨败,就是无功而返。结果国家元气大伤,百姓不堪其苦。
  
  几乎就在初次发兵的同时,山东邹平人王薄在长白山(今山东章丘境内)聚众起义,作《无向辽东浪死歌》,随即天下响应,遍地揭竿而起!
  
  本来有可能开千秋伟业的大隋,就这样被蕞尔小国高丽闹的,最终成了个短命王朝。
  
  那么,隋炀帝为什么要打这个高丽呢?
  
  此时的高丽国主世袭爵辽东郡公,名义上受中土羁靡,而实际是辽东的霸主。
  
  隋文帝的时候,隋与高丽的关系总体还不错,但是高丽老在辽东和朝鲜半岛的几个国家之间打打拉拉,严重破坏辽东一带的“国际秩序”,而其一旦坐大以后,势必影响隋朝本土的安全。隋文帝生前觉得征高丽时机不成熟,就没怎么动它,还封了高丽国主为王。
  
  但是到了隋炀帝就不同了,这位先生本人的自我感觉太好了,“慨然慕秦皇、汉武之事”(《隋书》),要亲自来完成灭高丽的千秋大业了。
  
66
 楼主| 发表于 2007-8-17 08:29:48 | 只看该作者
    注:关于朝鲜和"三韩"源流,关系比较复杂,现简单补充一下资料.
    
    
    “箕氏朝鲜”之后为“卫满朝鲜”,都王险城(今朝鲜平壤),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武帝灭卫满朝鲜,改为直属行政区,设置乐浪、玄菟、真番、临屯4个郡,史称“汉四郡”。其时半岛南部另有三个部落。即马韩、辰韩、弁韩三支,史称“三韩”.其名始见于《三国志·魏志》。
    
    三韩族源现无定论,后马韩发展为百济,辰韩发展为新罗,弁韩后分别并入百济、新罗。
67
 楼主| 发表于 2007-8-17 08:30:25 | 只看该作者
 (为了表述更准确一些,现在修改一下前文,再发一次。) 
  
   
    
    
  这里要重点说说高丽。这个辽东的蕞尔小国,面积与人口仅相当于隋唐的一个郡,却让大隋垮了台,让大唐的太宗碰了壁。
    
  真是块够厉害的石头!
    
  这个高丽(亦称高句丽),并不是有的人以为的那样,就是古代朝鲜国家。朝鲜是朝鲜,高句丽是高句丽。朝鲜,据传为殷商之末的箕子所缔造,其历史源远流长,与中土的关系也相当紧密。
  
  
  “箕氏朝鲜”之后为“卫满朝鲜”,都王险城(今朝鲜平壤),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武帝灭卫满朝鲜,改为直属行政区,设置乐浪、玄菟、真番、临屯4个郡,史称“汉四郡”。其时,半岛南部另有三个部落。即马韩、辰韩、弁韩三支,史称“三韩”.其名始见于《三国志·魏志》。
    
  三韩族源现无定论,后马韩发展为百济,辰韩发展为新罗,弁韩后分别并入百济、新罗。
  
  
  而高丽与朝鲜并非同源,高丽是辽东的一个部族。关于它的记载,最早见于先秦古籍《逸周书*五会篇》,曰:“北方台正东高夷。” 孔颖达疏注:“高夷,东北夷高句丽。”西汉时,高丽兴起于浑江和鸭绿江一带,其势渐强后,疆土达于现今中国东北的南部和朝鲜半岛北部,将百济、新罗挤压到现朝鲜半岛的最南端。
    
  草民我年轻时,有幸到过吉林省的集安县(现为集安市),此地曾是高丽的都城之一“国内城”。在清幽的山城中,曾亲见高丽王陵(俗称“将军坟)。高丽雄距东亚700年,遗迹甚多,有城垣,有著名的“好太王碑”,据说在集安的群山中有高丽墓葬近万座。
    
  我当时曾进入将军坟的墓室内看过。此为高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的陵寝,外观完全是一个小型金字塔。室内有壁画,色彩鲜艳,风格飘逸。据介绍,画的是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格局,还有莲花白鹿、伏羲女娲等,造型很独特,但总体也是汉文化一脉。
    
  就在高句丽灭亡200多年后,也就是唐亡之后的后梁贞明四年(918年),三韩人王建在朝鲜半岛建立高丽王朝。这个新的朝鲜国家袭用了“高丽”之名,却与隋唐时期的高丽(高句丽)毫无承继关系。
    
  山高水丽,属我中华!
    
  隋炀帝就是栽在这个高丽国的手里。
    
  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隋炀帝杨广发布《征高丽诏》,从全国各地征兵百万余人,先后三次征讨。但是远征军士气低落、后勤补给困难、指挥严重失误。每次征讨,不是惨败,就是无功而返。结果国家元气大伤,百姓不堪其苦。
    
  几乎就在初次发兵的同时,山东邹平人王薄在长白山(今山东章丘境内)聚众起义,作《无向辽东浪死歌》,随即天下响应,遍地揭竿而起!
    
  本来有可能开千秋伟业的大隋,就这样被蕞尔小国高丽闹的,最终成了个短命王朝。
    
  那么,隋炀帝为什么要打这个高丽呢?
    
  此时的高丽国主世袭爵辽东郡公,名义上受中土羁靡,而实际是辽东的霸主。
    
  隋文帝的时候,隋与高丽的关系总体还不错,但是高丽老在辽东和朝鲜半岛的几个国家之间打打拉拉,严重破坏辽东一带的“国际秩序”,而其一旦坐大以后,势必影响隋朝本土的安全。隋文帝生前觉得征高丽时机不成熟,就没怎么动它,还封了高丽国主为王。
    
  但是到了隋炀帝就不同了,这位先生本人的自我感觉太好了,“慨然慕秦皇、汉武之事”(《隋书》),要亲自来完成灭高丽的千秋大业了。
  
  
68
发表于 2007-8-19 18:07:42 | 只看该作者

期待下文

[em01]
69
 楼主| 发表于 2007-8-20 13:14:22 | 只看该作者

  历史狠狠捉弄了隋炀帝,“征高丽”不仅成了笑柄,还成了恶梦和送终曲。
  
  但是被捉弄的不止他一个。还有一个比他经验足、比他城府深的“百战老人”,也被捉弄了一把,这便是唐太宗。
  
  那么,唐太宗是如何想起来要征高丽呢?
  
  那是因为——无论隋炀帝还是唐太宗,都有一个很固执的想法,就是:高丽现在的地盘本是汉朝的“四郡地”,这小国是占据了“我中国郡县”。我不计较就罢了,居然你还不大恭顺,所以要讨伐。
  
  于是关于如何收复辽东故土的事,就此列入了太宗与臣下的议事日程。
  
  隋的前车之辙,太宗心里当然有数:前后发兵百万,像武装大游行似地去打高丽,哪有成功的道理,拖也把自己拖垮了!他认为,只须“发卒数万”,且水陆两路合击,则取之不难。
  
  然而,这是犯了主观主义错误,仍然把形势估计轻了,埋下了失败的伏笔。
  
  贞观十六年(642年),高丽内乱。其东部大人(酋长)泉盖苏文,弑国王高建武及诸部大臣百余人,立高藏为王,自封“莫离支”(相当于吏部兼兵部尚书)。
  
  此人本姓渊,唐人为避高祖李渊讳而写作“泉”,盖苏文是他的名。他也是入了《隋唐演义》的人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广播评书流行,几乎家喻户晓。他名字里的“盖”,不知说书人为何要念成“葛”。
  
  泉盖苏文大概信奉法家思想,专横残暴,以严刑立威。高丽“国人皆苦之”。
  
  属国的大臣杀了国王,又实行暴政,上国当然有义务来管一管,这就为唐太宗征高丽提供了一个理由。
  
  这时半岛上三国之一的新罗,与唐的关系很好。贞观十七年(643年)九月,新罗向唐朝求救,说百济夺了新罗四十余城,还与高丽连兵,阻断了新罗赴唐的朝贡通道。
  
  问题似乎越来越严重了,太宗就派使臣前去警告高丽。
  
  贞观十八年(644年)正月,正当唐使臣抵达平壤时,高丽又出兵拿下了新罗两城。唐使劝其退兵,盖苏文根本不听。使臣回来一汇报,太宗当然恼了,决定发兵讨之,并且要亲征。
  
  褚遂良对此持反对意见,劝太宗不必亲往,太宗不听。
  
  这次出征是比较奇怪。以前对外作战,太宗都是派将领率军,这次却要执意亲征。据范文澜先生分析说,做出这个决定,一是为了打破隋以来军民对高丽的恐惧;二是太宗自以为有必胜的把握,想玩玩战争的游戏。
  
  我认为,两条都很有可能。第一条,隋三次征高丽失败,高丽将隋军阵亡将士的尸骨筑成了一座京观(为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高冢),这确实是够恐怖的。太宗即位后,在贞观五年(631年)就派人进入高丽,毁掉了这个京观,将前朝将士的尸骨收殓安葬。他很清楚,唐军民不可能没有恐惧心理。第二条,太宗在征高丽的战争中,有些决策和举动太过浪漫化,实在是太像搞一次军事演习了。
  
  这次动员,唐朝共征发了十六道的兵员,总计十万人。贞观十八年(644年)十一月,太宗以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江南、淮河、岭南、三峡兵四万,又在长安、洛阳募士三千名(即志愿兵),乘三百艘战舰出征。这一路是从水路出发,从莱州(今山东掖县城)渡海,直趋高丽都城平壤。
  
  另一路是陆路,以太子詹事、左卫率李勣、江夏郡王李道宗为辽东道正副行军大总管,率领步骑兵共六万,还有兰、河二州(河州在今甘肃和政西北)的一批“降胡”,直趋辽东(今辽宁省辽阳市)。两支大军“合势并进”。
  
  出师前,太宗诏告天下,特别列举了此次征高丽的五条必胜缘由:“一曰以大击小,二曰以顺讨逆,三曰以治乘乱,四曰以逸待劳,五曰以悦当怨,何忧不克!”
  
  这话是用来激励军民士气的,可是人们战后再来看,滋味就很不同了。
  
  征高丽的诏令一下,立刻有数以千计没被征发、但自愿私人购置装备从军的志愿者,要求从军,且声称:“不求县官勋赏,惟愿效死辽东!”这期间,更有百姓给新生儿取名“平辽”的,形成时髦。民间复仇情绪顿然高涨。
  
  贞观十八年(644年)十二月二日,太宗发出总进攻令。下诏水陆诸军及新罗、百济、奚、契丹等分道进击高丽。贞观十九年(645年)二月十二日,太宗亲统六军(中央禁军)从洛阳北上,三月十九日,抵达定州(今河北定县),留太子在此监国,令房玄龄与高士廉、刘泊、马周等辅政。三月二十四日,太宗率部离定州,踏上征程。
  
  此行何去?
  
  健儿只道复辽东!
  
70
 楼主| 发表于 2007-8-20 13:14:48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场实力不均等的战争,开始时几乎没有任何悬念。唐两路大军均有战果,李勣和李道宗一路,顺利攻陷了盖牟城。张亮所率水上一路也不错,渡海袭击卑沙城。前锋程名振引兵深夜抵达城下,获罪后重新被起用的副总管王文度身先士卒,率兵冒死登城,一举拿下该城。
  
  五月初,李勣和道宗率前锋四千余骑抵达辽东城下。盖苏文急派步骑 4 万人前来援助守军,但被唐军击溃。
  
  五月十日,唐太宗亲率六军渡过辽水,渡后太宗下令毁去桥梁,以示此行定当背水一战。而后先行一步,自领数百骑飞驰至辽东城下督师。  
    
  辽东城,可说是一座铁打的城,隋炀帝三征高丽,都止步于此。
  
  但太宗不是隋炀帝,他自有激励将士的一套。唐军在攻城前负土填堑, 太宗也参加到背土行列中,随从官员不好意思闲着,也连忙一起动手。数日后,城下沟堑被填满,唐军即发起总攻,以抛车攻甩出 300余斤的巨石,所击打之处无不摧毁。如此连续攻城 20多天,昼夜不息。
  
  唐太宗亲率六军助威,击鼓声、喊杀声震天撼地。辽东城内外开了锅一般!
  
  五月十七日,唐军趁南风起时火弩齐射,点燃了西南城楼,士卒趁势奋勇登上城墙,杀入城内。
  
  铁打的辽东城就这样被凶猛的唐军生生地砸开了!
  
  此后唐军又迫降白岩城。
  
  六月十一日,太宗率军从白岩出发,兵锋直指平壤的最后一道屏障——安市城。二十日大军到达安市城北,连气也没喘一口就开始攻城。次日,盖苏文派遣高延寿和高惠贞率兵15 万赶来援救。
  
  据有人分析,抵达安市城的这一路唐军顶多有5万人,除去维持后勤保障线和继续围困安市的军队,能迎战高丽援军的兵力大概有3万人。
  
  一对五,形势陡然严峻!
  
  然而,看见敌兵源源开来,太宗不但不慌,反而高兴得亲自上阵指挥。就连唐军的普通士卒对战场形势也都极为乐观,“闻高丽至,皆拔刀结旆(飘带),喜形于色”。
  
  这不光是意志的问题,而是太宗料定高丽援军仗着人多,一定会跟唐军展开野战。那就正好闯到虎口中来了!
  
  唐史上这场著名的“驻骅山大战”,眼看一触即发!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