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solarxia - 

[谈天说地] [转帖]谁人不知武则天——从尼姑到女皇帝的政治搏弈(完整版)

[复制链接] 309
回复
2871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8-15 13:33:37 | 只看该作者
  路途上颠簸了一个月,总算到了地方。武士彟的葬礼还挺隆重,朝廷派来了使者,并州、文水的重要官员齐集。但是京中往日有过交往的朝官、贵戚却来得寥寥。世态炎凉,这也不怪。过去高祖在,武士彟毕竟是从龙旧部,人家多少得给点儿面子。现在进入新时代了,人也不在了,谁能真正缅怀一个“四民之末”的商人?
  
  葬礼一毕,大都督李勣也就再不来关照了,州县诸官更不似往日那样殷勤趋奉。杨氏心里不是滋味——成功者,在一个势利社会里,真是死都死不得呀!
  
  从小康家庭走入困顿,这种刺激最能催生非凡人物。父亲身后的萧索,不能不在武则天心里烙下印迹。
  
  外面如此,家里也不平静。元庆、元爽依例在家守孝三年,和后妈的接触就频繁了。据《旧唐书*武承嗣传》载;“士彟卒后,兄子惟良、怀运及元爽等,遇杨氏失礼。”《新唐书*武士彟传》也说:“诸子事杨不尽礼,衔之(杨氏恨他们)。”
  
  武惟良、武怀运,是武士彟二哥的儿子,他们和元庆、元爽一样,对武士彟娶的这个后老婆都不太感冒。武士彟活着的时候,元庆、元爽谁也不敢跳,老爸一死,他们就按捺不住了,可能是对后妈多有顶撞、或者不理不睬。
  
  这时候的杨氏万念俱灰,原本想长期礼佛,为亡夫祈福,以这种消极态度打发余生。但看到武家子侄如此猖獗,便感到对武则天三姐妹的命运不能不管。
  
  杨氏是一个有独立意识的女人,想到做到,遂决定携三女到长安去投亲。瘦死的骆驼怎么也比马大,宏农杨家的人,不能在这里被土老冒欺负!
  
  武则天深为母亲的遭遇不平,对他的两个兄长也是“衔不置(恨个没完)”。双方结下的梁子,纠葛日久。等到武则天当了皇后以后,武家兄弟仗着是功臣之后,仍不买帐。武则天母子哪里会饶了他们,安个罪名就把他们给统统干掉了——我让你们狗眼看人低!
  
  把这些兄长们除掉后,武士彟的爵位,宁肯给了大姐之子贺兰敏,也不给元庆和元爽的儿子。后来杨氏死后,也不葬在文水武氏祖茔,而是葬在了杨达的墓旁边。
  
  与武家亲族不两立的这种心态,甚至也影响到武则天做了大周皇帝之后的立嗣考虑,这当然都是后话了。
  
  到长安后不久,大姐嫁了人。二囡这年14岁,也是待嫁之龄了。似乎她的命运也就是找个好人家,做个内当家的,终其一生。
  
  可是,一个机遇突然降临了,说不上是好还是坏。武则天勇敢地迎了上去,一脚就踏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若干年后,她在这条路上每走的一步,都会让大唐的土地狠狠颤动一次!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8-15 13:34:10 | 只看该作者
 
  5、好运犹如春风来
  
  
  老公冢土未干,老婆就被族属逼得要去长安寄人篱下。当杨氏踏入春明门的时候,面对这八代古都的千门万户,栖惶之心怎能不油然而生?
  
  她先去试探的,就是前文提到的侄子惟良、怀远。两人以功臣之后的身份,在京中做小官。他们见了杨氏这位落魄的婶母,并没有多少同情心,只是虚以应付。
  
  见侄子不待见,杨氏当然只能去投靠娘家人。目前的状况,在长安住下来,温饱不成问题,山一时是吃不空的,投亲靠友不过是要寻个情感的寄托。她找到了自己的堂兄杨师道。
  
  这杨师道是高祖第五个女儿桂阳公主的驸马。桂阳公主也是当年武士彟与杨氏的主婚人之一,他们当然愿意接纳。
  
  就这样,除了姐姐嫁了人之外,武则天和妹妹就随母亲住到桂阳公主那里去了。
  
  桂阳公主很喜欢武则天,夸她知书达礼、聪明剔透。舅舅杨师道也有心抬举一下这个可爱的外甥女。这就给武则天的命运带来了巨大的可变性。
  
  杨氏回到长安落了脚,背靠了桂阳公主,便有了家势复振的意思。武士彟生前的同僚故旧,也就陆陆续续跑来探望一下,以免失礼。寒暄之后,他们惊异地发现,武都督的二囡现已竟然出落成一个大美女了。
  
  武则天究竟漂亮到什么程度?一千多年前的事,很难落实。现存唐代张萱的《唐后行从图》和明刻本《历代古人像赞》等,绘有武则天的像,但都是凭想象画成,且是中年以后的形象,不足为凭。蛛丝马迹,只能从典籍中的只言片语里去找。
  
  武则天曾说过,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类己”,这首先指的是长得像自己。那么太平公主是个什么样子呢?史书上说是“丰硕,方额广颐”。体态丰满,大脸盘,这种模样,就是唐朝的标准美人胚子。此外唐中宗当太子时的侍读、诗人崔融曾经说过,武则天是“奇相偃月”。还有,就是袁天纲故事里说的那个“龙睛凤颈”。这些说法,都出自武则天的同时代,怕不会太离谱。总之,她的容貌,起码能让人眼前一亮。
  
  貌是如此了,才又如何?《旧唐书*则天纪》说她“素多智计,兼涉文史”,《新唐书*武后传》则说她“有权术,诡变不穷”,且“城宇深痛,柔屈不耻,以就大事”。聪明、狡猾,这在她是一个素质的两种说法,总之就是多计谋。关键还在于涉猎了文史之后,能忍、有城府、志存高远。这才是她日后崛起的基础条件。
  
  尤其“成人”以后的家道中落,恐怕是大大加强了她“能忍”的这一面。
  
  有貌且有才,又在婚龄期,武则天的名气在社会上就比较大了。据说,还在荆州的时候,不仅武都督的大名传至岭南,就连杨氏和漂亮二囡的名气也远及钦州一带。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8-15 13:34:23 | 只看该作者
 武则天现在进入了一个强有力的人际关系圈,杨氏在皇族中的亲戚,不止桂阳公主一个。时候一到,这个关系圈子就会发生作用,而且很可能会发生奇异的“蝴蝶效应”。
  
  在她们母女返京这一年,也就是贞观十年(636年)的六月,宫中发生了一件事,给武则天的命运带来奇异的转机。这件事,就是太宗的贤内助长孙皇后病殁了。
  
  长孙皇后是个好皇后,她在政治上起的作用,就是辅佐丈夫当个好皇帝。她死后,太宗很伤感,甚至觉得这个老婆简直是世无其匹。由于各种原因,此后中宫就一直虚位,没有再立别人当皇后。
  
  长孙皇后死后,后宫的人事问题看来要解决一下了。首先是妃嫔人数太少,与制度不合。按唐制,皇帝有一后四妃九嫔,这14个女人是皇帝正式的老婆。下面还有九婕妤,掌妇学及礼仪。再下有四美人、五才人,掌祭祀、饮宴、服饰及车驾随行等。婕妤以下诸妇实际上是掌管宫中各种事务的女官,属低级妃嫔。这支庞大的老婆兼女官队伍的名额现在严重不满员。其次,是整个宫女队伍也缺员,因过去有好几次放归令嫁,走了不少人,所以急需补充。
  
  于是内侍省就开始着手找人了。找宫女是从民间女子中挑选,找低级妃嫔是从官宦之家挑选。
  
  由于宫中的情况特殊,对妃嫔的要求就很严,她们不但要侍奉皇帝起居,还要能够胜任管理工作,因此要求有貌、有才、有较高的门第出身。
  
  选妃嫔在一般情况下,是由内侍省挑好了请皇帝批准,但太宗有时也根据传闻自己点名要人。
  
  这一次,他就点名要前武都督的二丫头进宫当才人。令出如山,没什么商量!
  
  唐太宗怎么会点名点到武二囡的头上?
  
  促成这件事的,是两个重要人物。第一个荐举武则天的是杨师道。杨师道当时任侍中,职权等于宰相,又是皇亲,和太宗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朝堂上天天见面。他为了让自己的外甥女有出头之日,就极力向太宗推荐武则天的才貌;此外桂阳公主也从旁进言,让太宗未见其面,先闻其名。加之太宗对武士彟也还有些念旧,所以这件事情很快就敲定。
  
  还有一个关键人物是杨婕妤。这个杨婕妤不是别人,正是武则天的一位表姐,原为太宗之弟齐王李元吉的王妃。在玄武门之变中,太宗杀了李元吉,却把元吉之妻杨氏封为婕妤——资源不要浪费掉了。
  
  杨婕妤这女子的道行不浅,大概很会讨人喜欢。齐王死后,长孙皇后看她可怜,就把她接到正宫里来住,太宗也就顺势把她纳入小老婆队伍。长孙皇后去世后,太宗又想立她为皇后,可惜遭到魏徵等一干重臣反对,说是“恐遭天下人耻笑”,这好梦就没做成。
  
  杨婕妤对此痛心疾首,对几位重臣衔恨在心,但敢怒而不敢言。为了加强自己在后宫的势力,开选妃嫔之后,她就想到了自己表妹武二囡。
  
  上述两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一下子就决定了武则天未来的命运。
  
  这日中使前来宣召,念了一通诏敕,母亲杨氏惊讶得说不出话来。等中使走了之后,杨氏如天塌了一般,放声大哭起来:这可怎么得了哦!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8-15 13:34:36 | 只看该作者
 
  
  杨氏深知后宫就是个角斗场,此一去,不能经常与家人团聚不说,是祸是福也未可知。官宦人家女儿,若是平平常常嫁人,起码体面与亲情都能兼备,进了宫,人人都在争宠,舒心的日子就别指望了。若是不入皇帝的眼,这一辈子不就完了?
  
  据《新唐书*武后传》记载,武则天对这事的态度,与其母大不相同。当母亲与她泣别时,她却坦然自若,说:“见天子安知非福,何必作儿女之悲?”
  
  这段记载,不见他证,不知是否属实,但却非常符合武则天一贯的见识。
  
  她知道,改变命运,就在此一搏。虽然进宫不过是做个末等的妃嫔,但毕竟已是走近最高权力中心了。事在人为,只要有心,也许就能碰上重振家声的机会。
  
  武则天进宫后,太宗见她果然是姿容秀丽,就赐号“武媚”。这个“媚”字,体现的恐怕不单单是漂亮,用现代民间的话语来说,就是会“勾人”。
  
  她的宫中生涯就此开始,在才人位置上一坐就是11年。这和武则天心里隐隐预期的太不一样了!她根本就没有得到太宗的宠爱。在一群大小老婆队伍中,武则天不过就是个边缘人物,她的这一段经历,连记载都没有多少。
  
  媚娘怎么会没有媚住唐太宗?这里面有一个根本问题,就是:男女吸引,往往以互补型为佳。唐太宗是盖世英主,杀伐决断经历得多了,内心很希望有个温柔贤惠的女子做伴。
  
  武则天,可不是这样一个文弱类型的女子。在这里,我们就要提到那件著名的“师子骢事件”了。
  
  事情发生在武则天随侍太宗期间,但不见于当时的记载,是武则天在76岁时提到的:
  
  太宗有马名师子,肥逸无能调驭者。朕为宫女侍侧,言于太宗曰:“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铁挝,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挝挝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太宗壮朕之志。
  
  这女人,太厉害了,简直就是纠纠武夫。虽然太宗当时鼓励了武则天,但他对这种男性化的女人,怕不会太感兴趣。
  
  史料表明,起码太宗没被武则天迷倒。宫中日月长,武则天在宫里所做的,无非就是具体事务,眼睁睁蹉跎了11年。
  
  而迷倒太宗的,另有人在。与武则天同时进宫的,还有一个才人叫徐惠。徐惠生于书香之家,四岁时始诵《论语》、《毛诗》,八岁能作文,辞意清通,文名扬于京中,被太宗知道了,于是亲自点名召进宫。
  
  这个徐惠的气质与思想,才是投了太宗的所好。原来,自长孙皇后死后,太宗就开始有些颓废,耽于享乐,对女色兴致尤其高。徐惠曾为此上疏劝谏,言辞间有长孙皇后之风,太宗大为欣赏,遂把她提拔为九嫔之一,算是正式的老婆之一了。太宗死后,徐惠哀思成疾,拒绝医治,情愿早死,好与太宗“死同穴”。结果在24岁时就死了,被追赠为贤妃。
  
  徐惠小武则天两岁,酷爱读书,入宫后也手不释卷,是个典型的知识女性。看来太宗还是比较倾心于这类风雅的小女人,不看好武则天那种粗喇喇的驯马者。
  
  但从另一方面说,武则天在宫中也不算虚度。因为才人在宫中,要跟众妃嫔一起学习礼乐诗书,还要掌宴会、养蚕、休寝等职司。经过这一番锻炼,让她大大长了见识,提高了素质,熟悉了宫中大小事务——这在以后,都用得着啊!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8-15 13:36:32 | 只看该作者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武则天在这11年里,耳闻目睹,积累了大量政治经验。首先,她的身份,是唐太宗的贴身秘书,用高素质一点儿的说法是“亲炙教诲”。唐太宗处理政务的那两把刷子,叫谋略也好,叫驭下术也好,她是了解了个一清二楚。这叫学好帝王术,留给自己用。
  
  再有就是置身于妃嫔群中,亲历了具体的明争暗斗,使她在时间中懂得如何韬诲、如何进退,将来技压群芳的路数也让她琢磨得差不多了。
  
  总之,11年的磨练与寂寞,将她从纯真变为老练,成了一个深藏不露的女政治家。这一只暂时还灰不秃噜的凤,正准备着找机会一飞冲天了!
  
  后世有关这一时期的她,还有一段传闻。是说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白星多次昼现,太史按惯例进行占卜,结果为“女主昌”之象。恰在此时,民间也流传着一本《秘记》,内有“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之语。据说,唐太宗为此很不安,将信将疑。
  
  一日,太宗在宫中与诸武将宴饮,兴之所至,君臣玩起了饮酒行令。这日玩的是报乳名,自然是十分好笑。
  
  轮到左武卫将军、武连县公李君羡(武安县人)报名字,他报出,自己叫“五娘”!
  
  太宗大惊,佯笑道:“何来女子,如此勇健!”把惊惶掩饰过去了。
  
  宴罢后,太宗琢磨这事,吓出一身冷汗——这个家伙,官称、封邑、籍贯中都有“武”字,小名又是个女人名,且与“武”同音,这不是“女主武王”是什么?于是他果断下令,将李君羡从身边赶走,贬至华州当刺史,才到任没几天,又借故把他给杀了。
  
  李君羡除去后,太宗还不大放心,问太史令李淳风:“《秘记》所云,信有之乎?”
  
  李淳风答曰:“臣观天象`,其人已在宫中,为亲属,今年不过三十。当王天下,杀唐子孙殆尽,其兆即成矣!”
  
  太宗慌了,忙问:“疑似者尽杀之,何如?”
  
  李淳风不赞成,说:王者是杀不死的,现在杀,不过是杀了些无辜而已。况且再过三十年,其人已老,或许有了些慈悲心,会给你留下几根苗苗。若你今天将此人杀了,天还会生出个少壮的来,将你子孙杀光,那就不值了。
  
  唐太宗心知天命难违,只得作罢,但此后防范甚严。或许武则天不被宠信,就与此有关?
  
  不过,这又是小说家言。根据有三,一是“太白昼见,女主昌”是谶书里早已有的,不为武则天而专设。且民间怎敢有《秘记》这样肆无忌惮议论皇家安危的出版物?其二是太宗死前的遗诏中,只字未提此事,别的正式文件也无记载;三是,后来武则天要当皇后时,曾遭到长孙无忌等老臣激烈反对,但他们并无一人言及此事。这样好的攻击武器,没道理弃之不用,说明它就是没有。因此可以判断,这又是后人编造的,中国的大忽悠文化之一,权且听个乐趣儿吧。
  
  李君羡被除掉是实,但天知道是什么原因。太宗后期,心胸远不及早年那么开阔了,因为细故杀大臣的事,时有发生。后世的附会,尽管再有鼻子有眼儿,也掩盖不了明君政治背后的阴影。
  
16
 楼主| 发表于 2007-8-15 13:37:42 | 只看该作者
 【梅开二度】
  
  
  6、尼姑庵的日子如何熬出头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这种平淡无奇的日子终于熬到了头。可是熬到头并不等于熬出头,武则天的命运不料想又陡然下降一大格。
  
  事情的起因是,太宗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快要不行了。
  
  太宗早年就患有气疾(呼吸系统的毛病?),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二月间,又因中风而加重。好不容易好了,到了这年三月又复发,竟严重到不能办公了,让太子李治听政。四月,到专门用于疗养的终南山翠微宫养病。在这里又染上了痢疾,需各妃嫔轮番在这里入侍。
  
  太子在下朝后也必来,端茶煎药。到最后昼夜不离太宗之侧,有时数日不食,急得连白头发都生出来了。
  
  不管怎么努力,人命终抗不过天命。铁打的“马上天子”晚年意志消沉,又迷信丹药,一病,身子骨马上垮掉。挺到五月二十几日,他自己也知道不行了,叫长孙无忌、褚遂良入卧室,托付了后事,写好了遗诏。二十六日,一代英主喘口气,驭龙而去了。
  
  太宗于29岁登极,享国23年,死时才52岁,也算是英年而逝了。所以,历来有人说他的死因是医疗官为尊者讳,其实是服了印度僧人那罗迩娑婆的丹药暴卒的;也有人说是征高丽时在安市城下中了箭,箭创发作而死的。据我看,服丹药求长生而缩了寿是可能的,中箭说则太过离奇了。
  
  几天后,太子李治即位,是为高宗皇帝。
  
  高宗是个大孝子,为了给父亲追福,他决定让太宗的妃嫔们剃度出家,都念经去吧,好让老爸的灵魂安宁。
  
  如此,武则天这一大帮寡妇,就都去了感业寺当尼姑。——这个转折,还不如原来被冷落呢!青灯黄卷,远离荣华,到死,只能留下一个不载姓名的墓碑“大唐故亡尼七品大戒”而已。
  
  那可就真就成了恒河沙,在滔滔的年代流逝中,连个响动都没有了。
  
  武则天的命,真有这么苦吗?
  
17
 楼主| 发表于 2007-8-15 13:38:2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感业寺在长安城的位置,说法有好几种,到宋代就已经不可考了。有一种流行说法是,感业寺就是崇德坊的灵宝寺。但是雷家骥先生认为,感业寺应该就在禁苑之内,离大内宫城并不远,是皇家的专用的尼寺。那样的话,出家在这里,精神上虽然寂寞,生活上的落差还不至于太大。
  
  武则天从小受母亲影响,一度还穿过尼姑衣服,对佛教颇感兴趣,在这样一个氛围里,还不至于有太大的不适应。关键问题在于,既然来了,又怎么走出去?
  
  北朝以来的惯例,先帝的妃嫔,有子女的,可以去依附子女;没有子女的,需终身为尼或当女道士。至于改嫁,那是绝无可能了。
  
  如此一来,武则天的上进之路,不就走到头了吗?
  
  钟磬香烟中,她一方面反思宫内生涯的得失,一方面考虑得最多的大概就是这个问题。
  
  实际上,她的路,没有绝,而是有豁然开朗的可能。
  
  说来难以置信,机会已经是有了,就看能不能抓住。一个人,欲望有多大,成功的机率也就有多大吧。在宫内处于边缘化的武才人,其实早就有往中心挪一挪的图谋了。
  
  唐太宗不欣赏她,她也没有非份之想——谁来拯救我?另外有人。
  
  这人就是,太子李治!
  
  武媚娘在伺候病榻上的太宗的时候,就媚倒了前来陪床的李治。
  
  李治,字雉奴,是长孙皇后生的三个儿子之一。他生性懦弱,排行最末,原封为晋王,太子原本是轮不上他当的。他是在贞观中期激烈的夺嗣之争中,拣了一个大便宜,才坐上这位置的。
  
  按照礼法中的“立长立嫡”原则,大哥李承乾早在武德九年(626年)十月就当了太子,那时李治还没出生呢。
  
  承乾少时聪明,很得太宗喜爱,在贞观之初就有意把他培养成合格接班人。太宗凡是有事外出,都会令太子监国,就为了好好锻炼锻炼他。
  
  但承乾的器局还是不够,地位一稳,年纪一长,就开始放纵自己,而且搞两面派。“每临朝视事,必言忠孝之道,退朝后便与群小亵狎”,渐渐的,不走正路了。
  
  东宫的一帮辅导老师,都是像孔颖达、于志宁、张玄素这样的大儒,他们看不过去,屡有劝谏。太子承乾当面悔过,暗地里却企图坑害这些老师。
  
  可是,老是像这么“打左灯,向右转”,能瞒得了几时?太宗终于还是知道了这些事,大为不悦。
  
  这就给老二、魏王李泰提供了机会。李泰比他大哥强得多,有心计,富文采,这时候就图谋“立贤”,使出手段离间太宗与承乾的关系,一心想博得父亲宠爱。他礼贤下士,对父亲也毕恭毕敬。
  
  太宗在对比之下,当然对李泰就更好一些,专门给魏王府设置了文学馆,让他和众多学者交往。李泰不负父亲的厚望,果然组织一批人写成了《括地志》一书,共五百五十卷。这是一部超级规模的地理书,开创了汉代以来一种新的地理书体裁。
  
  承乾心知李泰有夺嫡的图谋,却不好好考虑该如何应对,越发地胡闹起来。他令近百名家人学突厥语、穿突厥衣、跳突厥舞。又让他们按照突厥习俗在东宫院里设帐而居,派他们去盗窃民间牛羊,宰了以后胡吃海喝。
  
  他本人也与手下人同乐,扮成突厥可汗的样子,假装倒地死去,让众人围着他跳舞。而后,突然一跃而起,吓人一跳。
  
  这完全就是疯了。他居然还扬言:“我作天子,当肆吾欲(要随心所欲);有谏者,我杀之。杀五百人,岂不定?”(《新唐书》)这也不知是谁教给他的?天下要是这么容易就能搞定,皇帝这职业也未免太轻松了。
  
  李泰见此,夺嫡之志愈坚,把驸马都柴令武、房遗爱等人网罗至门下,广交朝中大臣,看上去是志在必得了。
  
  ——老爸就是夺嫡抢到了皇位的,大伯死得不明不白。难道现在又要上演“新玄武门”?
  
  承乾大起恐慌,索性派人去暗杀魏王,不成。就派人假称是魏王门客,到玄武门上书,捏造魏王种种不法事。太宗很感惊异,派人去查,发现全是扯淡!于是对承乾的态度就更不好了。
  
  承乾见奈何不了李泰,便迁怒于老爸,纠合了一帮对太宗不满的人,如太宗庶弟汉王李元昌、大将侯君集等,图谋造反。同谋者以刀割臂,以帛拭血,誓同生死,要带兵杀进太极宫。
  
  太宗这时候倒是看得长远,不愿意两子争嗣而引起政局动荡。贞观十六年(642年)六月,特发布文告,追认哥哥李建成的太子的称号,通过这个,多少对玄武门之变有所追悔,向世人传递了不拟换太子的信息。贞观十七年(643年)正月,魏征去世,太宗又借此机会表态,说要力保太子。
  
  但他的计划被一场意外打乱。三个月后,也就是四月里,太宗第五子齐王祐谋反。
  
  承乾在此时就应该格外小心了,但他竟口无遮拦,说了句笑话:“齐王亦欲反?何不与我连谋?我宫西墙至大内不过二十步,即时可至,比齐王近多了!”
  
  不想承乾的部下也有参与齐王谋反的,在齐王事败后被逮,供出了太子谋反的意图。
18
 楼主| 发表于 2007-8-15 13:39:40 | 只看该作者
   
    太宗得报后,感到非同小可,立刻指派老臣长孙无忌、房玄龄会同刑部追查。一查,查出来太子承乾确有谋反迹象。
    
    这还了得,我能逼老爸,你们怎敢逼老爸!震怒之下,太宗将承乾贬为庶人,汉王李元昌、侯君集等统统杀掉。
    
    李泰见哥哥自己败了,大喜,对老爸就更加殷勤。按例,他也应该依次当立,没什么问题。太宗在承乾案暴露后,也答应过,要立李泰为太子。但是,长孙无忌不同意,他提出:李治才是合适的人选。谏议大夫褚遂良也附和这个提议。
    
    这一片大好江山,交给这么一个懦弱的人,如何能行?乍听起来,这是个锼主意。也许是长孙不愿有一个强势的嗣君吧,他想到的是太宗之后自己的地位。
    
    但是,太宗却考虑,这也有道理。道理在哪里?那就是,李泰也靠不住。承乾虽然栽了,却一万个不服,曾当面向父皇申辩道:“臣贵为太子,更复何求?”他说他是被李泰给逼的,为了谋自安之道而被人鼓惑。现在要是立李泰为太子,大家就正好着了李泰的道。
    
    太宗认可了这个说法,对侍臣说:“我若立李泰为太子,那便成了储君之位,可求而得之。这哪里使得!”
    
    而李泰就怕老爸这时候犹豫,他知道太宗也是很爱李治的,就故意撒娇,扑到太宗怀里说:“臣今日才真正成为陛下爱子,有如再生之日。臣只有一子,臣死之日,为不辜负陛下爱晋王之心,要杀子传位给晋王。”太宗很受感动,又倾向于李泰了。他对侍臣说,李泰如此大仁大义,自己不忍再另立别人为储君。
    
     褚遂良当即提出质疑:“陛下万岁后,魏王继位,怎肯杀爱子传位给晋王?陛下先既立承乾为太子,又恩宠魏王,以致兄弟争位,酿成大祸。若陛下定要立魏王为储君,愿先把晋王安置好,方可保全。”
    
    这话击中了太宗的软肋。太宗听罢,潸然泪下,说道:“我不能这样做呀!”随后起身,蹒跚入内。
    
    李泰听到风声,怕太宗真的会立李治,就跑去威胁李治:“你素与汉王元昌友善,元昌今败,你得无忧乎?”他这是要击垮李治的意志,警告李治不要在这个时候搅局。
    
    李治是个胆小的人,经这一吓,果然忧心忡忡。太宗见了他朝不保夕的样子,很纳闷,问了好几次。李治被追问不过,只好照实说了。太宗立刻明白了症结所在:若立李泰,自己一撒手人世,承乾、李治就都没有活路。只有立李治,承乾和李泰才都能平安无事。
    
    可是李治,他行吗?
    
    英雄暮年,真是诸事不顺啊!太宗这个盖世君王,被立储问题搅得左右为难,竟然被逼得像妇人那样流泪不止。
    
    大臣们也分为拥魏王和拥晋王两派,争论不休。太宗经过激烈的内心冲突,终于做出决定。他知道,要立李治,就要斩钉截铁,于是想好了一场政治秀。
    
    一天罢朝,太宗叫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褚遂良慢走一步,有事要说。长孙无忌猜到事情就要揭开盖子了,便示意晋王也留下。众人洗耳恭听,只听得太宗说了一句:“朕弟元昌与子承乾,不忠不孝,实为寒心!”说罢,一头就栽倒在御座上。
    
    众人大惊失色,连忙将皇帝扶起。太宗却又嗖地拔出配刀,作欲自刎状。
    
    褚遂良知道太宗这是要有非常之举了,便眼疾手快,夺下刀,交给一旁的晋王李治。
    
    众人不胜惶恐,都问:“陛下要干什么嘛!”
    
    太宗这才缓过一口气来,说:“我欲立晋王!”
    
    长孙无忌心领神会,便大声道:“谨奉诏,有异议者,臣请斩之!”
    
    如此操演一番,众臣也就知道,太宗是铁了心了,遂不再有二话。那位眼看就要成功了的李泰,立马就被降成了郡王,后又贬到了均州(今湖北丹江口)。
    
    不过,李治当太子,也有他的问题。太宗便为他配备了一个强有力的东宫班子,让元老们把他硬扶也要扶起来。同时又编写了一本《帝范》,将自己总结的12项治国经验统统传授给他。
    
    正是这一安排,为唐朝政局后来戏剧性的变化埋下了伏笔。太宗智者千虑,但就是没想到,这个软弱儿子在自己眼皮底下,没能抗住自己小老婆的诱惑。
    
    江山易打,人心难测!英雄又能怎样?
    
19
 楼主| 发表于 2007-8-15 13:41:20 | 只看该作者
  唯一能使他感到安慰的是,新太子李治好歹是个本份小子,尽忠尽孝是不成问题的,不会把老爸气晕。
  
  自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太宗患病以来,李治开始听政,政治上的才干长进了多少不说,只要一下朝他就守候在太宗左右,这个痴劲儿其他儿子做不到。太宗有时心疼他,让他去花园里玩玩,他也不去。
  
  小子,太憨了!太宗心有所动,让人在自己的寝宫旁边专设了一所“别院”,让李治住,省得来回跑太辛苦。
  
  想不到这一来,李治就与同在这里入侍的武则天擦出了感情火花。这种事,始于何时,如何触发,是当事人之间的秘密,不可能史有明载。《唐会要》中仅仅是说:“时上(李治)在东宫,因入侍,悦之。”大部分史书,都本此说,另有说法的,我们等会儿再来分辩。
  
  李治时年22岁,比武则天小4岁,且这时已有了太子妃王氏,但他却挡不住武媚娘的“美容止”(《旧唐书*则天纪》),乖乖做了俘虏。当然,也可能是双方早有好感,不过今日才有机会罢了。
  
  两人好到了什么程度?不详。有现代史家说那是一段“激情岁月”,看来是可推测、无确证,恐怕早已超越了眉来眼去的阶段。病入膏肓的唐太宗,十有八九绿帽子已经戴上。
  
  记得郭沫若先生在写话剧《武则天》时,是把这段畸情作为越轨来处理的。草民我小时候看这出话剧,年纪才10岁多,有一句台词却是没齿不忘。那是高宗李治在调解武则天与儿子们的矛盾时,提到翠微宫旧事,十分沉痛地检讨说:“我没有把握得住,那时候就……与你母亲犯了生活作风错误!”(大意)
  
  郭老,很幽默啊!
  
  关于武才人究竟是如何投入了太子的怀抱,史上也有另外的说法。《新唐书*则天本纪》说,在武则天为尼后,“高宗幸感业寺,见而悦之,复召入宫”。这个说法,要礼貌一些。把“悦之”的时间大大延后了。老子死了,儿子看上小妈,娶回了家,也不算太违背伦常。而且同一书里还有一个更冠冕堂皇的说法,说是“武才人贞观末以先帝宫人召为昭仪”,这是说,高宗后来把先帝的宫女封为自己的高级妃嫔了。武则天在贞观时代的身份,在这里被大大降了等。
  
  这两个另类说法,都是为了掩饰一件事,那就是武则天实际是李治的庶母,差着辈呢!且“悦之”是在先帝未瞑目之时,那就更不好说出口。唐初皇族于男女伦理之大防,沿袭了北朝,并不那么严格。但这样的事情也还是属于不可忍。
  
  至于高宗自己后来讲,在伺候老爸时,他在“嫔嫱之间,未尝迕目”,也就是在那帮美丽的年轻妈妈们当中目不斜视,引起太宗叹赏,就把武氏赐给了他。这就更是欲盖弥彰了。
  
  那么,武则天是不是为了功利目的主动去勾引了太子呢?“勾引”不排除,功利目的却不一定。因为从先帝妃嫔到嗣君的老婆,这中间真有万水千山要跨过!武则天那时候有什么把握?
  
  其实,究竟是不是她主动的,都很难说。
  
  武则天在性格上与唐太宗不是佳配,与李治却是一对儿上佳的伴侣。武则天要强、善谋断,李治内向、怯懦,这种互补是他们俩一见钟情的前提。而且,今人已有怀疑李治是否有“恋母情结”的了,我看可能有,否则“姐弟恋”不可能在那种特殊时期、特殊环境里发生。
  
  但是,这一段恋情,仅仅是曾经的火花。能否把感业寺的漫漫长夜照亮,还要等待机会才行。
  
  武则天这时,望眼欲穿!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他是不是把我给忘了?
  
20
 楼主| 发表于 2007-8-15 13:41:42 | 只看该作者
 7、感业寺的上空曙光初露
  
  
  武则天和李治的这一段不伦之恋,在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里,被说成是“秽乱春宫”。骆诗人好文采,写的这文章百代流芳,把“作风不好”的帽子永世给武则天扣上了。这自是当时的道德标准。现在看,武则天与唐太宗在年龄上是两辈人,而与李治是同龄人,这种宫廷政治婚姻本身就是畸形关系,跟老的不来电跟少的来电,也无可非议吧!
  
  我相信武则天在爱李治这一问题上是真诚的。女人,内心毕竟有柔弱处,她需要有个依托。感业寺平淡的日子里,武则天的心头却有很多波澜。
  
  《全唐诗》里收入她名下的,有一首乐府诗《如意娘》。其辞情真意切,不似他人代笔,应该就是在这时所作: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春去也,情仍在!思恋之火,不甘燃尽。没什么理由不信这不是爱情,要知道,武则天这时还不是权倾天下的人物,不是政坛上呼风唤雨的主宰者,她就是一个弱女子,她需要这个!
  
  可是她和李治现在连相见都难了,各自被身份束缚住,要想墙头马上的学才子佳人,岂可得乎?
  
  在苦等中消磨了一年之后,命运终于有了转机。太宗忌日一周年,高宗要来感业寺行香,举行隆重的祭典。
  
  这是个令人喜欲狂的日子!
  
  五月二十六日,典礼完毕之后,一切顺理成章,高宗果然与武则天正式相见。
  
  ——昨日何年,今夕何夕啊?
  
  一见之下,武则天泪流满面,惹得高宗也跟着哭。
  
  这一哭,星星之火也就燎了原了。高宗李治旧情复燃,回去后,就开始琢磨,怎么能把武则天接进宫去。
  
  武则天那边,当然甚感慰藉,总算有个盼头了。但是再度进宫,谈何容易?她仍有掠不去的忧虑。
  
  这一段时间,也是两人的蜜月期。高宗在此后就完全把武则天视为妃嫔,有机会就悄悄潜来来幽会。
  
  也可能是精诚所至吧,历史这时候忽然奇特地为他们的靠拢敞开了一道门。一些小小的个人私欲,改变了武则天的命运,也改变了大唐帝国今后的命运。
  
  机会来得要比料想的快得多!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