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solarxia - 

[谈天说地] [转帖]谁人不知武则天——从尼姑到女皇帝的政治搏弈(完整版)

[复制链接] 309
回复
2873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21
发表于 2007-9-7 14:38:46 | 只看该作者
以色示人,能得几时好?
122
 楼主| 发表于 2007-9-10 08:32:03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先来看高宗的儿辈。高宗共有8个皇子,武则天从感业寺回宫之前,就已经有了4个,即燕王李忠、原悼王李孝,泽王李上金、许王李素节。武则天回宫后,又为高宗生了4个,即李弘、李贤(一说为韩国夫人所生)、李哲(原名李显)、李旦。这以后,其他妃嫔生的就没有了,因为武则天回来后受到高宗专宠,就再也轮不到其他妃嫔生孩子了。
  
  皇长子李忠早先因长子身份而被立为太子,在武则天当了皇后之后,被迫“让贤”。武后亲生的大儿子李弘,顺理成章接任了太子。
  
  武则天既然有意总揽大唐的最高权力,当然要考虑为自己的亲生儿子扫清潜在对手,于是几个庶子的命运就很有些凄惨。
  
  李忠的结局在前面已略有交代。他不当太子后,以梁王身份远徙房州(今湖北房县),因精神压力太大而得了迫害妄想症。显庆五年(660年)七月,一个服侍李忠的妇阿刘从房州赶到东都,举报了李忠的种种异常行为,其中甚至有大逆迹象。高宗在愤怒之下,将他废为庶人,据公开的诏书讲,似乎这还是武后含泪为他求了情,才从宽发落的,否则脑袋就掉了。
  
  此后,李忠以白丁身份被软禁于黔州 (今贵州彭水),就关在他的大伯、前朝废太子李承乾的旧宅里。麟德元年(664年),终究难逃一死,被诬陷牵连进上官仪“谋反案”,在囚所被赐死,死时年仅22岁。
  
  泽王李上金、许王李素节先后被流放到边远州府安置,其中李素节是萧淑妃生的,更是被处终身监禁。
  
  可是,即便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在太子这个位置上也是连连出变故,好像总也坐不稳的样子。
  
  武则天也因此背上了与子争权、废杀亲子的恶名。
  
  读史至此,很容易让人拍案大骇——
  
  早年已经杀了一个襁褓中的亲生女了,现在如何又能忍心杀成年的亲子?虎狼之毒,亦不为此。武则天,其心真的如铁了吗?
  
  关于杀子的传闻,来源于太子李弘之死。
  
  李弘这人,从记载上来看是个很不错的接班人。他早年就熟习政务,有主见,能持正谏诤(敢说真话),且体恤民情。咸亨三年(672年)冬,因夏季旱灾引起饥荒,关中百姓多有饿死。李弘看见兵卒的粮食里掺杂着榆树皮和草籽,大为怜悯,马上吩咐把自己仓库里的粮食发给士兵们吃。同时上奏父皇,请将近畿闲地分给饥民耕种,以度过难关。
  
  这在皇权时代,可以说是一位能为明君的好苗子了。
  
  就连太子李弘的名字,也是大有来历的。南北朝时期,因社会动荡过于剧烈,令世人普遍有浮生若梦之感,民间一直流传着“终世之说”,即末日来临说,余风一直延续到初唐。道教民众中则有“老君当治”“李弘当出”的谶语,是说太上老君将转世为人主,化名李弘,拯救众生。草莽中假借李弘之名起事造反的事,也屡有发生。
  
  高宗和武后把头胎儿子取名为李弘,毫无疑问是“应谶意”,对这个孩子寄托甚厚。
123
 楼主| 发表于 2007-9-10 08:33:36 | 只看该作者

  但是据《新唐书》记载,上元二年(675年),李弘在合璧宫被鸩杀,时年24岁,“天下莫不痛之”。而且,在两处地方明明白白写着,是天后怒而毒死李弘。
  
  这就是扑朔迷离的“合璧宫命案”。
  
  武则天为什么发怒?
  
  《新唐书》说了两个原因,一个是武则天“方图临朝”,“将骋志”,然而太子李弘不知怎么的,在奏请的时候触犯了武后,结果惨遭鸩杀。另一个原因更有传奇性,是说萧淑妃的两个女儿义阳、宣城公主,因母亲之故得罪,被幽禁在掖廷(宫女宿舍),年近40还未嫁。李弘听说后,起了恻隐之心,请求把她们嫁出去。武后闻言大怒,把两位公主嫁给了两名当班卫士,李弘也由此“失爱”。
  
  从宋代起,就有人说这事情是《新唐书》摆乌龙了。首先,《新唐书》作者并无鸩杀李弘的证据材料,只是推测因果。而说武则天在上元年间就想临朝称制,那是胡扯。
  
  至于太子请嫁两公主之事,两《唐书》都说有,但是《新唐书》演义得太出格了,起码有两条不确:一是两公主的年龄,具体是多大,没有任何记载,但李弘请嫁那年,高宗不过才43岁,女儿岂能有40!《资质通鉴》对这个漏洞也有所察觉,略作了修饰,改为“年逾三十不嫁”,但就这样也很勉强。二是据《唐会要》载,义阳公主的老公权毅、宣城公主的老公王勖,都不是卫士。
  
  也有人进一步质疑,说是“请嫁公主”这事可能根本就没有。萧淑妃被害后,她的儿子素节,按说身份说比女儿更易使武后猜忌,但也仅是撵出京师,去当了申州(今河南桐柏县)刺史。那么,有什么必要将萧淑妃的两个女儿幽禁在掖庭?
  
  还有就是《旧唐书*泽王上金传》里,有“义阳、宣城二公主缘母萧氏获谴,从夫外官”一句,这说明两公主早就嫁了。另外《册府元龟》根本就没载请嫁公主事,这就令人更起疑了。
  
  还有,《新唐书》卷八十一、列传第六载,武则天后来曾经上表高宗,请求为义阳、宣城二公主的老公升官。不管这是不是做秀,起码能证明,太子即使请嫁公主,也不至招来杀身之祸。
  
  所以司马光考证来考证去,最后还是说:“按弘之死,其事难明,今但云时人以为天后鸩之,疑以传疑。”什么意思?这是说,把传闻重复千遍,就成了真的了。
  
  那么,太子李倒底是怎么死的?想要搞清楚,也不难。
124
 楼主| 发表于 2007-9-10 08:34:04 | 只看该作者

  他是得肺结核死的!
  
  白纸黑字,记载无误,这根本就不是个问题。
  
  《旧唐书*孝敬皇帝传》里载有一篇高宗皇帝的悼念文,明明白白说太子李弘“自琰圭在手,沉瘵婴身”。
  
  这是什么意思?
  
  “琰圭”是古代一种上尖下方的玉器。“自琰圭在手”,是指李弘当太子。“沉瘵婴身”是说他得了一种“瘵”病。
  
  瘵,痨病也,就是肺结核。直至距今6、70年前,青霉素尚未普及的时候,这还是一种很难治的传染病。巴金的小说《寒夜》、费穆的电影《小城之恋》中的男主人公,都是肺结核缠身的病秧子。相信看过这两部作品的人,印象都会很深。
  
  李弘深受高宗喜爱,4岁就当了太子,看来这病在他童年时就已染上。他爸爸高宗,因为在爷爷太宗死的时候,操劳过度,也染有“风瘵”。父子俩都有这病,并不奇怪。
  
  到太子弘19岁的时候,据他自己讲“比日以来,风虚更积”(《旧唐书*邢文伟传》),也就是病情更加严重了。
  
  古人不讲现代科学,面对太子弘的病况,谁都束手无策。高宗和武后便想让他结婚,以新婚来“冲喜”——这种愚昧的习俗,直到民国时期都还很普遍。这才有前面提到过的,选中了司卫少卿杨思俭之女为太子妃。这女子杨氏,在辈份上实际比李弘大一辈,是武后的表妹。
  
  哪知道,咸亨二年(671年)揭出了此女被武敏之给玷污过,于是大婚泡了汤。婚事拖了两年,又给李弘物色到了左金吾卫将军裴居道之女。这年李弘恰是22岁。
  
  裴氏女出身于河东名门,彬彬有礼。高宗甚为喜欢,对近侍说道:“东宫内政,吾无忧矣!”(《旧唐书*高宗纪》)咸亨四年(673年)十月,太子李弘终于成婚。
  
  可是迷信治不了病。小日子过了一年多,到上元二年(675年),李弘来到东都,住在合璧宫,病情猛然开始恶化。四月二十五日,死在倚云殿。
  。
125
 楼主| 发表于 2007-9-10 08:34:29 | 只看该作者

  
  高宗对此悲痛欲绝,大病了一场,破例追赠李弘为“孝敬皇帝”,从而使李弘成为唐代第一位死后谥为皇帝的太子。
  
  在高宗发布的悼念诏书《皇太子谥孝敬皇帝制》中,有一个细节,是高宗在探望李弘病情时,曾明确告诉儿子:“庶其痊复,以禅鸿名。及腠理微和,将逊于位”,也就是等李弘病稍好,就要禅位于他,高宗自己要去当太上皇了。
  
  而李弘由于“天资仁厚,孝心纯确”,听了这消息的反映是,“既承朕命,掩欻不言,因兹感结,旧疾增甚”。因为思想压力过大,想得太多,结果病情加剧,一命呜呼。
  
  当然,这仅仅是官方的说法。但李弘自幼多病,长大了之后更严重,这是有他自述为凭的。而说他被武后鸩杀,凭据何在?没有。道听途说而已。
  
  比较可信的《旧唐书》上只是说:“上元二年,太子从幸合璧宫,寻薨,年二十四。”这只是一个陈述。“寻薨”,也就是很快就死了,没说什么“鸩杀”。《旧唐书》成书时,大唐早已往事如烟,著者没有必要为武后忌讳什么。在一般情况下,没说,就是没发生过。
  
  那么宋人欧阳修老先生,是从哪里挖到的“武后怒而鸩杀李弘”的猛料呢?
  
  据与他同时代的司马光考证,此说有两个来源,一是根据唐人柳芳编著的《唐历》上的一句话,即李弘“不以寿终”而来。但是,不以寿终,是短命的意思,怎能拿来做鸩杀的依据?二是根据李泌和唐肃宗的一段对话而来。
  
  这又是一个有趣故事了,涉及到一首“黄瓜歌”。在《新唐书》里,有这样一个记载,说是李泌对饱受皇嗣问题困扰的唐肃宗说到前朝事,讲了一个故事——
  
  高宗时,李弘仁孝,而“(武)后方图临朝,鸩杀之。”李弘死后,李贤代立为太子,每日恐惧,不敢多言,就做了一首歌,叫《黄台瓜》。歌词曰:
  
  种瓜黄台下,
  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
  再摘令瓜稀。
  三摘犹尚可,
  四摘抱蔓归。
  
  李贤叫乐工在宫中唱这首曲子,以期感悟父母双亲:可不要一再残害儿子们了。
  
  李泌讲完了这个故事后,正色告诫唐肃宗说:你现在已经一摘了,可不要再摘了!肃宗“愕然曰:公安得是言?”您怎么说这样的话?
  
  以皇子比瓜,不可一摘再摘,免得最后闹个没有接班人。这典故十分动人,歌词也写得好。可是,唐肃宗和李泌是什么时候人?
  
  唐肃宗李亨,是大名鼎鼎的唐玄宗的第三子。安史之乱爆发,玄宗在马嵬驿兵变后西逃入蜀,李亨就在灵武即位,他是唐朝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他登基之日,正是安史叛军攻陷两京之后;后来他病死于长安之时,安史之乱仍未荡平,在位共6年。
  
  李泌则是个江湖异人,曾在衡山学道,后入朝为官,当到了宰相高位,算是肃宗的朋友兼军师吧。他对平叛战争极富战略眼光,出过不少好主意。
  
  算一算,两人上面的那段对话,发生于李弘死后80年!
  
  于是有人怀疑,这《黄台瓜》词作得这么好,酷似曹植《七步诗》,比喻、格调都像,怎么未见当时有记载?会不会是李泌自己编出来的?
  
  因为就在上面的那段对话后,《资质通鉴》中还记了肃宗的一句话,是说:“你把歌词录下来,我要写给大臣们看。”
  
  似乎肃宗对这首歌一无所知!
  
  《新唐书》如果是以这个作为武后毒死李弘的证据,那基本可以断定是一条假料了。
126
 楼主| 发表于 2007-9-10 08:35:08 | 只看该作者

  
  李弘死后,备极哀荣。高宗在《孝敬皇帝睿德记》里称他具有“九德”:至德、至孝、至仁、至明、至俭、至正、至博、至直、至睦、至通。当然这是溢美之辞,但都还沾点儿边。
  
  既然追谥了皇帝名号,这位没登过极的皇帝,就要有相应的陵墓,命名为恭陵。原本打算葬在长安昭陵附近,但武则天考虑节约民力,就安葬在了洛阳,成了唐代在洛阳少有的帝王陵之一。选址就在洛州的缑氏县(今河南偃师)的景山,至今仍有遗址。
  
  恭陵“制度尽用天子礼”,陪葬甚厚,这大概是寄托了高宗和武后的哀伤。民间传说道,由于陪葬的珠宝既多又好,唯恐被盗,所以,派兵卒从洛河取沙,堆成了一座山,表面再用泥封固,若有盗墓者必被流沙活埋。
  
  陵工由武则天亲自主持,先调蒲州刺史李仲寂监工,限期四个月完工。一座皇陵,历朝修几十年的都有,四个月期限,等于要民工的命。其间民工不堪劳役,发生过骚乱,投乱石击伤监督官员,烧营而逃。后来起用司农卿韦弘机来监工,才如期完成。
  
  太子妃后来被追号“哀皇后”,死后也葬在恭陵附近,因此现在当地人这里称为“太子坟”和“娘娘坟”。陵前神道十分开阔,翁仲、天马、望柱两两相对,气势不凡。神道一侧,有高宗亲撰的《孝敬皇帝睿德记》石碑,高约6米。
  
  历经千年,恭陵至今完好无损。而娘娘坟却在当代遭了厄运。1998年1月末,太子妃墓被一伙盗墓贼用炸药炸开,盗走国宝级珍贵瓷器等60余件。此事惊动了国务院,所幸案件很快破获,国宝追回,11名盗墓贼也在恭陵前被就地正法。
  
127
 楼主| 发表于 2007-9-10 08:35:35 | 只看该作者

  李弘死后无子,那么就“兄终及弟”,由他二弟李贤继为太子。李贤此时已封雍王、任幽州(今北京一带)都督,时年22岁。
  
  这个李贤,是个很有性格的皇子,后人把《黄台瓜》歌词编排到他身上,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他小时天资聪颖,阅读典籍和诗赋能过目成诵,成年后“容止端雅”,似乎是个素质极高的公子型人物。
  
  他的幽州都督只是遥领,自小没离开过京都,从18岁起,高宗就有意让他也学习处理政务。现在顶哥哥的班做太子,也还不算突兀。
  
  高宗在李弘病逝的前后,病况加重,感觉撑不下去了,一度想让天后摄政,可是这个想法,遭到宰相郝处俊的激烈反对,因而作罢。现在,高宗当然对李贤寄予了厚望,马上就让他监国。
  
  新太子的属官,也配备得非常强,先后有郝处俊、高智周、薛元超、张大安、李义琰、戴至德等,都是位居宰辅、德高望重之人。
  
  李贤在好学方面,酷似哥哥,但要比哥哥更聪明。此外他天性活泼、不拘礼法,又不似他哥哥那样胆小谨慎。这种性格,在男孩子来讲是求之不得的,可是李贤上升到太子这个敏感位置,性格还是不变,结果就种下了他日后悲剧的种子。
  
128
 楼主| 发表于 2007-9-10 08:36:15 | 只看该作者
  刚开始时,苗头还不错。李贤本人表现很好,众大臣也很捧场,都说他处事审明、礼敬大臣。高宗、武后很满意,次年,高宗还对他优诏褒扬,说李贤自监国以来,留心政务,工作做得到位,听政之余还能诵习经典,思考问题。
  
  “家国所寄,深副所怀!”这就是高宗对新太子的评语。
  
  李贤在这一时期还有一个引人瞩目的成就,就是召集太子左庶子张大安、洗马刘讷言、洛州司户格希元及一班学士,注了《后汉书》。著作完成后,呈给天皇天后御览,二老很高兴,对学者们“赐物品三万段”以示嘉奖。这里顺便提一句,这个本子,到今天仍为史家所重视。
  
  可惜事情并没有善始善终。后来发生了两个情况,导致李贤与母后的关系骤然紧张。
  
  一个是,李贤兢兢业业的时间没保持多久,就开始放纵自己。经常在长安四郊飞鹰走马,整日游猎。又在东宫和倡优、奴仆们吹吹打打,当音乐发烧友。
  
  生活作风上就更不检点了,纵欲无度,热衷于泡妞。更要命的是他还颇好男风,宠爱一名娈童赵道生,动不动就赏给金帛。
  
  我们现在来研究这个时尚青年,其实他很有特点。李贤的年纪不过22、3岁,正如当今的“80后”,有叛逆性格是难免的。好学和好玩这两面,是汇聚在一个矛盾体中,并不为怪。
  
  但是他身为太子,不走正道,对政局和他自己的影响就太大了。他一胡来,周围的大臣就比较难办。太子属官多为正人,内心都不大赞成武后专权,对李贤的太子地位十分在乎。可是太子这个鸟样子,让他们既失望,又恐惧。他们看在眼里,去不敢劝谏,因为一旦写出谏议报告来,太子的名声就完了,李家的这颗“黄瓜”恐怕又要被摘去。
  
  只有司仪郎韦承庆不管那些,上书给太子力谏。李贤这时候玩得正疯,根本不听。
  
  一班乐户、奴仆见主子这般潇洒,都挖空心思捧着他玩,“亲左右,承颜色”,一派乌烟瘴气。东宫的有些低级属官也投其所好,刘讷言就是其中一个,专门撰写了《俳谐集》、也就是搞笑文章来讨好太子。
  
  这样一来,李贤成了又一个李承乾。江山还没开始坐呢,就迫不及待地玩,实在是悬啊!
129
 楼主| 发表于 2007-9-10 08:36:29 | 只看该作者

  韦承庆的上书,是在仪凤四年(679年)五月。这个月份,是风流太子李贤的多事之秋。韦承庆的这个上书,其实并没有什么背景,是他个人的性情与责任感使然。韦承庆过去就是李贤的幕僚,为人恭谨,现在的职务太子司议郎又是专掌规谏的,他站出来说话,是理所当然。他劝告李贤“居处服玩必循节俭,畋猎游娱不为纵逞”,这也是让人无话可说的。
  
  就这样,李贤的另一面被揭出来了。然而,事情如果到此为止,问题还不大。
  
  此时高宗和武则天都巡幸在东都,武则天大致知道了情况,就命北门学士写了《孝子传》和《少阳正范》,赐给太子阅读,还写信对李贤提出严厉批评。
  
  李贤对母亲的干涉大为不满。他本来就觉得母亲对后辈过于严苛,这么劈头盖脑的批评,他更接受不了,于是干脆不予理睬,母子关系就此开始恶化。
  
  这个事情,我以为武则天没做错什么。她是一个高度政治化了的女人,对待子女也不免从政治出发。平时不溺爱,不放纵,只希望在他们中出一个像太宗那样的经天纬地之才。这大概是她最大的心结。儿子们如果对此不理解,当然要生出怨恨来。
  
  武则天和儿子之间的代沟,和今天应试教育下的代沟是太相似了。
  
  
  但是不知为什么,台湾的史家雷家骥先生却要指责武则天没有妥善处理好这件事,说她不该如此刺激李贤,使其不安。这大概是雷先生过于仁心宅厚了,用了新时代的观念来评价这件事。不过,新时代在教子这方面也不见得新。
  
  儒家教子,历来严厉,余韵至今犹在。眼下“望子成龙”的家长,家家皆有也,具有自由开明思想的家长反倒是凤毛麟角,因此我认为武则天此举不应受到责备。
  
  就在李贤与母亲有了嫌隙时,各种不利于武则天的舆论又深深影响到李贤,令他对母亲的专制和冷酷越发不满。这些流言,据说一个是大臣们传说李弘死得可疑,一个是有大臣认为高宗已完全被武后控制,失去了自主权。
  
  此外,在太子属官中,有一个典膳丞高政,是长孙无忌的外甥,他向李贤讲了不少长孙一系当年如何被整肃的事,对李贤的震动很大。
  
  最后,还有一个最致命的流言,就是宫女中有人传说:李贤并非武后所生,而是武后的姐姐韩国夫人生的!
  
  这还了得!李贤听了,更感到疑惧。他联想到母亲的种种严苛手段,对此深信不疑,认定了这位非血缘的母亲将来一定会对自己下狠手。
  
  那么李贤究竟是不是武则天所生?这,又是一个千古迷案。
  
  我们来看,李弘生于永徽三年(652年)七月以后,李贤生于永徽五年(654年)十二月,两人出生相隔两年,这中间还有过一个早夭的公主(就是传说为武则天闷死的那个)。这三个孩子,一年生一个,在武则天当时那个年龄上不是不可能的。
  
  而且,那时武则天刚从感业寺回来,正受专宠,还轮不到韩国夫人钻空子。因此,李贤的身世,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台湾的雷家骥先生就是持这种观点。
  
  另外也有持怀疑态度的一派,他们分析如下:据《旧唐书*高宗纪上》记载,永徽五年(654年)十二月十七日,武则天生李贤于去昭陵的路上,是早产。这一派认定,武则天是在永徽四年(655年)年初生的李弘,此后又生一女,再生李贤,就等于是在两年里生了三个孩子,似乎太过密集。他们推测,这个数九寒天在拜谒昭陵的路上所生的早产儿,很可能并没活下来。极有可能是与高宗有私通关系的韩国夫人,把自己刚生的儿子拿来顶了缸。
  
  他们提出的证据是,李贤降生仅一个月,高宗就给他封王,如此匆忙地要确立这个孩子的地位,似乎是有什么隐情。至于武则天,出于对巩固自己在后宫地位的考虑,也不会反对这么干——多一个儿子,就多一分权力保障。但是当李贤成年后,武则天就越来越不放心这位冒牌的儿子了,对立他为太子,曾经显得很勉强。
  
  这后一种说法,推测多于论证,我们权且当个故事听吧。
130
 楼主| 发表于 2007-9-10 15:54:40 | 只看该作者
  
  就在这流言四布的敏感时刻,又出了一件事,使太子问题这个火药桶,在瞬间被引爆!
  
  事情缘于一个装神弄鬼的正谏大夫明崇俨。他是皇帝侍从,专掌讽谕的,可是他不好好给皇上提意见,老爱玩相面术、预测学。古代士大夫对这种旁门左道不屑为之,一旦有人会这个,就很显眼。天皇喜欢听他胡侃,因为能解闷儿,天后也很敬重他。
  
  不知这人是出于什么动机,借着相面,对诸皇子做了一番品评。他说:“太子福薄,不堪继体;惟英王(李显)貌类太宗,相王(李旦)貌当大贵,两子中择立一人,方可无虞。”
  
  武后对他虽然很信赖,对太子也有些失望,但并未把这话当真。据后世史家分析,明崇俨敢于这么胡说八道,可能是打探到了武后对太子有所不满。他这么说了,也没受什么斥责,说明他的观点与武后的态度暗合。
  
  但是,有人却把这话当了真。李贤知道后,当然把这个明崇俨恨之入骨。
  
  调露元年(679年)五月,明崇俨从东都到京师去办事,走在半途,夜遇刺客,被杀死。皇帝的座上宾,竟然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死了,天皇、天后不禁大怒,下令追查凶手。逮起来不少嫌疑人,但始终没找到真凶。
  
  当时就有人猜测,是太子李贤恼怒明崇俨多嘴,暗中派人杀了他。武后也有些怀疑是太子干的,但拿不到证据。
  
  事情拖到第二年春,太子李贤随二圣去游少室山,一家三口看起来仿佛其乐融融。可是,一回到东都,武则天就开始摘瓜了!她派人向天皇告发了太子李贤的诸种“阴事”。
  
  捅出来的具体是什么事,不载,无非是声色犬马之类。尤其李贤与娈童赵道生欢狎之事,使高宗大为震怒,于是案发,太子及其同党被拘。武后便命宰相薛元超、裴炎、御史大夫高智周与法司官员同审。
  
  这么高级别的特别审判庭,意味着武则天要起大狱了!
  
  果然,法司在东宫马坊里搜出了惊人的物证——“皂甲数百领”!
  
  藏这几百套甲胄干什么?难道李贤要谋反?
  
  这时候,娈童赵道生在审讯中的招供,又给这事雪上加霜。他招认:是太子让他带人去杀的明崇俨。
  
  所有情节,全部对上了榫!可怜李贤枉读了那么多诗书,搞到这地步,已是逃无可逃了。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