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也无涯 学也无涯
佛法从三世的角度来讲,就更明了了。人生在世做什么?就是不断提升自己,到了下一生又能提升,一直提升到最后,把所有的妄想、分别、执着都切掉,都磨掉,你本性现前,你成佛。所以学无止境,修道之路非常的长远,怎么可以那么容易退心?看到这个路途长远就退了,那怎么能成就? 所以子贡的毛病,这里讲在“愿息”,他没有那种恒心来学,老师给他拨正。 另外一条,“又在悦不若己”,这也是出自《孔子家语》里面的记载。什么叫“悦不若己”?孔子有一天说,“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商是子夏的名字,赐是子贡。孔子说,“我死了以后,子夏还能天天进步,但是子贡就会天天退步”。 曾子在旁边就问:“何谓也”,为什么?孔子说,“子曰: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己者”。说子夏他喜欢跟比自己贤能的人相处,所以“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他天天能进步。但是子贡他喜欢什么?跟不如自己的人相处,所以“悦不若己”,“悦”是喜欢,“不若己”就是不如自己的人,跟他相处,那所以会天天退步。 孔子告诉我们,“无友不如己者”,不要跟在德行学问上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这个做朋友就是向他学习,跟他亲近。不要这么做,为什么?你这么做,你自己提升不了,你会被他影响,给他拖后腿。应该跟比自己德行学问高的人交往。如果没有这样的人,你找不到,怎么办?跟古人交往,古人贤者多。读他们的书,读他们的着作,不等于听他们的教诲吗? 像我们的恩师当年师从李炳南老先生,李老告诉他:“你要拜印光大师为师,向他学习”。我们恩师没有跟印光老法师见过面,但是有《印光大师文钞》在,那么就可以读他的着作,这也就是做他的弟子,这叫私淑弟子,那我们也能够“德日进,过日少”。 所以夫子讲,子贡他有这个毛病,很喜欢跟不如自己的人交往,为什么?我们想想,大概是子贡比较喜欢显耀自己。在比他优秀的人面前没东西显耀,他就跟那些不如自己的显耀。我们从《论语》里面一些篇章,我们也能体会到、品味出子贡有这么一个性格。就是本章,你看他有这样的心得,他也要跟老师说出来,请老师给他印证,内心深处还是有一点点喜欢人表扬的这么个性格。所以老师也不给他很好的表扬,只是说“可也”,就是还行,及格,打六十分,可以,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增长他的傲慢心。 这里《孔子家语》里面记载着这段话,也是孔子提醒子贡要注意,跟比自己贤能的人交往,其实真正提升自己。可能你跟他交往的时候,你不如他,心里有点沮丧,甚至可能有点压力,但是这绝对是对你有好处。跟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好像没什么压力了,可以放开来,甚至做一个老师了,要知道,“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所以,交友不得不谨慎。 从这一章,你看蕅益大师给我们点出来,就能看出子贡有“愿息”和“悦不若己”这两个毛病。这真的是非常的敏锐的指出问题所在。所以孔子“因其所明而通之”,他已经明了“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还要点通他,让他更进一步。这都是对他的鞭策、勉励,叫策进。“告往知来”,这是孔子也是嘉许他。他有这个悟性,马上引《诗经》来说明自己的悟处,孔子说“告诸往而知来者”,这句不仅只是表扬,更是对他策进,“全是策进他处”。从这里体会到老师那种慈悲的用心,抓紧一切机会点拨学生,提升学生。 蕅益大师下面还有一句话说,“道旷无涯,那有尽极。若向乐与礼处坐定,便非知来矣。”“道旷”,“旷”是宽广无涯,这个没有“尽极”,不能得少为足。孔子在这里给他点出来,“贫而乐,富而好礼”,这又是一个境界了。如果你在这个境界上“坐定”了,执着这个境界了,你又不能上楼,这就不是“知来”了。告诉你这一条,你又定在那儿,那怎么能够叫知来者?你还得往上提升,一层层的提升,也就是不断的要放下,放到最后你本性明德才圆满现前了。所以从这里我们看到,道,修道之路无止境,非要全体放下,本性全体现前,那才叫做圆满毕业。 好,今天我们第一堂课时间到了,先说到此地。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