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麦凯 - 

[读书评论] [原创]钟茂森细讲《论语》(史上最详细的逐句讲解论语)

[复制链接] 113
回复
4923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0 17:08:57 | 只看该作者
 

本心宛然 从学而得

朱子引程子的解释做一个小结,“程子曰:孔子生而知之也,言亦由学而至,所以勉进后人也”。其实孔子是圣人,他实际上是生而知之,虽然他自己谦虚,说自己是学而知之,不是生而知之,但是实际上他也是示现。示现什么?由学而至,他要学,所以有这样的一个次第。先是志于学,立志,然后立定根基了,然后到不惑,然后知天命,然后耳顺,最后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示现这个过程是勉励我们后进的学人,让我们知道一个求学成就的过程。程子讲“立,能自立于斯道也”,这是立定在圣贤之道上面。“不惑,则无所疑矣”,他没有任何疑惑。不仅对自己所志向的这个圣贤之道没有疑惑,乃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状况,他都能够知道如何去处理,就是行权方便,这是不惑。“知天命,穷理尽性也”,他能够通达天理了,能够尽一切事物之性。“耳顺,所闻皆通也”,他不仅是知,他现在是通了,通达无碍,宇宙万物一切理全通达。到了七十岁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则不勉而中矣”,那是完全自然,没有丝毫起心动念造作,而都能够行中道,都不逾矩。

朱子又引胡氏,南宋初年的学者,叫胡寅,字明仲,“胡氏曰:圣人之教亦多术,然其要使人不失其本心而已。欲得此心者,惟志乎圣人所示之学,循其序而进焉。至于一疵不存、万理明尽之后,则其日用之间,本心莹然,随所意欲,莫非至理”。

这也是给我们做一个小结,说圣人的教化方法很多,但是都是使我们能不失本心。要知道,人本来就是圣人,我们的本心跟圣人本心相同,“人之初,性本善”,性本觉。证得这个本心,就是圣人。但是现在是凡人,本心也没有失掉,只是我们没有觉悟到,所以学就是觉的过程,目标就是证得本心。欲证得本心,必须先立志,圣人是过来人,他给我们指出的道路,我们立志要走下去,这叫学圣,循序渐进。不断的学,就是不断的觉,也就是一点一点将本心恢复。

本心宛然安在,它本来就存在,它上面有很多灰尘,就像一个明珠,现在很多灰尘包裹着,我们非得把灰尘全部都洗干净了,本心这个明珠才真正放大光明。所以我们学的过程就是去除这些灰尘,这些灰尘代表烦恼、习气。一点一点的去除,一直到最后,一点瑕疵、一点灰尘都不存在了,本心全体现前,那么就能做到万理明尽,通达一切道理,这叫穷理了。那真正是叫做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是圣人。在日用之间,完全是本心这个自性性德起用,所以都能够做到随心所欲,都符合规矩,规矩就是性德的作用。

“又曰”,就是胡氏又讲到,“圣人言此,一以示学者当优游涵泳,不可躐等而进;二以示学者当日就月将,不可半途而废也”。孔夫子为我们讲出他这一生成就的过程。一个方面是指示给我们后学,要“优游涵泳”,优游是从容消化圣人的教诲,这得慢慢来,不能急。涵泳是深入的去领会,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我们有耐心。不可躐等而进,躐等是越级,你想跳级、冒进,这是不可以,这是好高骛远,所以要脚踏实地,一步步的前进。第二方面,也是指示我们学者,应当日就月将,这是讲日日要努力,月月要进步,日新又新,天天要去干,天天进步,不可以半途而废,要有恒心。

雪公引程树德先生《论语集释》当中讲到,这也是程树德先生引用明儒,明朝的大儒顾宪成的讲义,说“这章书,是夫子一生年谱,亦是千古作圣妙诀”,这个话讲得好。这一章是孔夫子自述,也是他整个求学的年谱了。一生在学圣人的这个过程,成圣的阶梯,“是千古作圣妙诀”。凡是要做圣人,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都需要经历的过程。难得夫子把这个经验供养给我们,省了我们很多的探索,我们再走这条路,我们也就知道目标,知道方向,也知道每一种境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心里就踏实了。这个作圣的阶梯,夫子是示现他七十岁走过来的,实在讲,这大概是一个平均的过程,有的人要快一些,有的人要慢一些。夫子是隐圣作凡,给我们示现一个平常人经过的一个过程,他能做到,我们也一定做到。如果我们很努力的去做,我们甚至会快过他,超过他。

我们来看益大师注解,说“只一学字到底。学者,觉也”。夫子十五岁有志于学,圣贤之道就是一个学字。所以整个圣贤之道归纳起来,用一个字来讲,就是学。学是什么意思?不断的觉悟。我们的本心本来是觉悟的,这叫本觉,但是现在不觉了,不觉是因为有障碍,什么是障碍?有妄想分别执着,这是障碍。打个比方讲,好像一个人身上穿着无价的宝衣,都是金银珠宝所装饰的衣服,外面套着一件很邋遢的、乞丐的衣服,他自己不知道自己身上穿的是宝衣,这个宝衣就是本觉。现在不知道是什么样?他不觉,虽然不觉它没有障碍本觉,本觉本有。他自己不知道,他就以为自己是个穷汉,一个乞丐,到处要饭,不知道身上全是宝。什么时候你发起一念觉的心,要恢复本来的面目,这是觉悟,这叫始觉。始觉合本觉,这就是学。

益大师讲,“念念背尘合觉,谓之志”。夫子十五有志于学,他念念不移,就是背尘合觉。尘就好像尘土,把本心这个珍珠给覆盖了,好像身上穿的这邋遢的衣服,把宝衣给覆盖住,现在背尘合觉,就是把你的那件邋遢衣服脱掉,恢复你本来有的宝衣,这是背尘合觉,这是始觉合本觉。念念都始觉合本觉,这是有志,孔子十五岁就开始。

觉什么?“觉不被迷情所动,谓之立”。三十而立,他就做到不被迷情所动,他不动摇。什么是迷情?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痴慢,这都是迷情。他不起这些烦恼了,他就立了。外不受诱惑,内不动迷情。“觉能破微细疑网,谓之不惑”,再进一步,他就能破微细的疑网,这个疑心像网一样把人笼住,现在他能破掉了,一切法都不疑惑。“觉能透真妄关头,谓之知天命”,再进一步,真妄关头他突破,他能够返妄归真,那真的是见得本性,这是知天命。

“觉六根皆如来藏,谓之耳顺”,六根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我们的身体里有如来藏,如来藏是什么?我们的真如自性,自性遍一切处,当然在我们六根当中,也就是六根都通达,通达什么?通达自性,这是耳顺。“觉六识皆如来藏,谓之从心所欲不逾矩。此是得心自在”,这个六识,是六根里头的妄想分别执着。譬如说眼,见到外面的境界,就是色,眼见色就起了眼识,起了分别执着,落了一个印象。这些妄想分别执着本来没有的,这是妄,但是妄有真。孔子到七十岁他就明了了,妄里头原来有真。真妄不二,全妄即真,所以这个时候,他从心所欲不逾矩。在妄境当中,他不离真,他得到心自在。心自在再往上还有一层,叫法自在。

“若欲得法自在,须至八十九十,始可几之”,孔子没达到法自在,要得到法自在,那要到八十、九十,才可能得到,但是很可惜孔子没有这个寿命。什么叫法自在?完全到了无心,一切妄想都断掉了,不起心不动念,真正能够像观世音菩萨那样,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而为说法。至于现什么身,完全是在众生,众生有感,他就有应,这是完全自在了,法自在。孔子还没证得这个境界,所以他在《论语》中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这是讲他不敢自称为圣人,也不敢称自己是仁人。

“此孔子之真语实语。若作谦词解释,冤却大圣一生苦心”。孔子不敢自称为圣和仁,不是自谦而已,这是他的真实语,他明了这个境界,他还没到达。真正圣与仁,是得法自在。如果我们只把它做谦词解释,这就冤枉了大圣一生苦心。大圣一生给我们示现的是修学的次第。他让我们不能够只以他为最高的境界,他希望我们超越,这是他的苦心。

益大师讲,“返闻闻自性,初须入流亡所,名之为逆。逆极而顺,故名耳顺,即闻所闻尽,分得耳门圆照三昧也”。这是讲到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他第一个层次是返闻闻自性。一开始是入流亡所的境界,什么叫入流亡所?入法性流,怎么入?返闻就入。耳根不攀外面的声,而返过来去闻自性,这是入流。亡所就是忘了所闻的声音,就像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他忘了舌根所尝的味道,他忘了。耳根如果忘了声音就是亡所,把这个所忘掉,经过把这个声音忘了之后,动的相没有了,产生静的相。静的相现前了,又要把静相放下。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这才到闻所闻尽。闻就是能闻,能闻所闻都尽,都没有了,这才称为耳顺,也叫耳门圆照三昧,这个境界是觉了。这个觉,佛门里面称为阿罗汉,《华严经》里面称为七信位菩萨。到了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在《楞严经》里,是把能闻所闻都尽了,就觉了。能觉所觉,这又是一个能所,也空了,这才得心自在。那么底下还有,空所空灭,能空和所空,你觉空了,就有一对能空所空,空的境界现前了,把空也灭了,这才证得法空。证得法空,这就是如来境界。但是,能灭所灭又是一个结,把能灭所灭又灭了,叫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个时候才圆满证得自性。

所以益大师这里判定,夫子的境界已经是很高了,但是我们绝不能够以为这是最终,还有再上的境界,这个《楞严经》里面就讲得很清楚。

其实这一章是讲到孔子为我们示现一生成就圣道的次第。这一章非常的重要,为我们指示出如何成圣成贤的过程。古人称这章“是夫子一生年谱,千古作圣妙诀”,所以这章对我们非常有指导的意义。

我们昨天花了整整一个小时,只是很粗浅地把它分析出来,这里面的境界非常的微细,深广,一个小时还不够,我们这里的同学觉得还不够味道,所以要求我今天再花多一点时间,把这一章里面的圣贤境界细细地说明。我们了解这个境界有很大的好处,可以细细地领会,消化。知道我们走这条路,每一个阶段是什么样的过程,什么样的境界,心里有个数,走起来也比较踏实。另外,也知道境界高远,不可以得少为足,不可以半途而废,要加工用行,早日成就。所以我们今天再花多一些时间,来给大家分享。

我们结合益大师的《点睛》注解,并且引用佛门的《大佛顶首楞严经》对照地来说明,那我们就更加的明了。这一章我们先念一念。


10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0 17:09:15 | 只看该作者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益新解 圣贤次第

这里为我们讲了夫子这一生的过程。益大师说,“只一学字到底”,就是一个学字,成圣之道就是学。“学者,觉也。念念背尘合觉,谓之志。觉不被迷情所动,谓之立。觉能破微细疑网,谓之不惑。觉能透真妄关头,谓之知天命。觉六根皆如来藏,谓之耳顺。觉六识皆如来藏,谓之从心所欲不逾矩,此是得心自在。若欲得法自在,须至八十九十,始可几之。故云,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此孔子之真语实语,若作谦词解释,冤却大圣一生苦心。返闻闻自性,初须入流亡所,名之为逆。逆极而顺,故名耳顺,即闻所闻尽,分得耳门圆照三昧也”。

这是益大师对此章的注解,注解得相当精辟。他为我们,把每一个阶段的境界都点出来了,十五有志于学,这个志就是念念背尘合觉。本觉,我们本有,昨天我们说了,正如一个人身穿无价宝衣,可是现在自己不知道,外面套上一件很邋遢的乞丐的衣服,就以为自己是个穷汉。什么时候突然觉悟了,这叫始觉,始觉合本觉,这叫学。

念念都始觉合本觉,背尘合觉。尘是比喻我们的烦恼习气,本来没有的,现在产生了,盖住了我们的本觉。我们的本觉像一个如意宝珠被覆盖,光明显现不出来,我们现在要把那些灰尘擦掉,这叫背尘。合本觉,跟本觉合起来,这是觉悟,这是立志。什么时候完全恢复本觉了,就是究竟觉。究竟觉,我们的本心完全显露出来,那我们就成就大圣。

孔子“三十而立”,立是什么?不被迷情所动,一切的烦恼,情执都叫迷情。这个迷情是动相,它会把我们的心拉跑掉。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我们的心放出去之后,在迷妄的境界里染着,就产生迷情,现在把它拉回来,不为外面这些境界所动摇。自己心里不动迷情,不生妄想执着,那么这是有根,有力,就能立起来。要到这个境界才可以出山,才能够去面对外面的花花世界。如果还会为境界所动摇,那么这就不能够出山,老师不能放你走,你没学成。

所以孔子到三十岁学成了,可以去历事了,涉事。到四十岁,到不惑之年,不惑是没有疑惑,能破微细疑网,微细的疑惑都破掉了,也就是没有丝毫的疑惑,不疑惑什么?对宇宙人生真相没有疑惑,完全能明了,这是真正觉悟。觉悟之后,功夫要向上,叫悟后起修。修什么?能透真妄关头,突破真妄关头,认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仅动的相是虚妄,静的相也是虚妄。

三十岁的时候,不被迷情所动,那是不为动相所迷。譬如眼睛见到外面的色相,见到好的,你不会生贪爱心;见到坏的,你不会生憎恶心,就不被它所动。耳朵听到美妙的音乐,不会贪爱;不好听的声音,也不会讨厌;听到别人赞叹你,你不会得意洋洋;听到别人毁谤你,你也不会起恚心,这是不为迷情所动,这些外面的相都是动相。等到把动相舍掉了,静的境界现前。静的境界现前,也不能为它所动,也不能生贪爱。这里头很微细,如果在静的境界里动了心,生染着了,那就堕入了微细疑网当中。从这里要突破,你才能够透真妄关头,动静二相都是虚妄,都放下,你才能入真,这叫知天命,你的觉悟层次又提高了。

再进一步觉悟到六根皆如来藏,这是耳顺。我们的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六种感觉器官。眼能见色,耳能听声,鼻能嗅香,舌能尝味,身能触物,意能思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面对着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我们凡人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一定会起妄想分别执着。譬如眼见色,就判断它是美的、是丑的,这是分别。对美的起贪爱,对丑的起厌恶,那就是执着,爱憎之心起来了。所以六根接触到六尘,就起这些妄想分别执着。

现在明了了,六根里面有如来藏,如来藏是什么?就是我们的真如本性,就藏在我们六根当中。现在它没有起作用,所以不叫如来,叫如来藏,藏是含藏,藏在里面它不显作用。怎么才能够让这个如来起作用?让我们的真如本性恢复出来?当我们用六根的时候,用它是可以,不要起妄想分别执着。也就是用六根中的根性,这个性就是如来,就是真如本性。

譬如我们的眼睛见到外面的色尘,看到之后就看得清清楚楚,这是第一念。可是常人马上起第二念,“这是什么东西”?譬如说我这本《论语》,我一看到它,这第一念里没有分别执着,看得很清楚。可是第二念,“这是一本书”。“这本书是《论语》”,这就是分别了。“这本书印得不错,很好”,这又是分别了。“因为它很好,我很喜欢它”,这是执着。所以马上就起妄想分别执着,那个速度非常快。第一念刚起,马上第二念、第三念就起来了,念念相续的就是分别执着。因此如来藏性就显不出来,是被你的分别执着给挡住了,给覆盖了。现在你觉悟,觉悟之后,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之后,不起分别执着。你明了了,六根中原来有真如本性,只要不起妄想分别执着,就能用这个六根中的根性。

刚才用眼来做比喻,那耳也是一样。孔老夫子,他六根当中挑出耳这一根,他说耳顺,也就是耳闻声的时候,声音听得清清楚楚,不起分别执着,更不会起贪染、憎恶的心,这是耳顺。顺什么?顺你的真如自性,真如自性也叫法性。顺法性,不顺妄想分别执着。顺着妄想分别执着,那叫逆法性。现在顺了,叫耳顺。

境界再往上提升,“觉六识皆如来藏,谓之从心所欲不逾矩”。六根接触到外面的六尘,就会起六识,六识是什么?就是妄想分别执着。眼见色就产生眼识,耳闻声就产生耳识。眼耳鼻舌身意都产生识,这叫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到七十岁的时候,孔子就能够觉悟到,原来六识里头也含有如来藏。妄想分别执着里怎么会有如来藏,怎么会有真如本性?有。真如本性遍一切处,当然也周遍妄想分别执着。所以就在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种种烦恼当中,你要明了,那就不离法性,那就是法身,那就是如来藏。

佛法里有句话叫“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烦恼跟菩提不二,菩提是什么?是真如本性的智慧,在哪?烦恼中也有,妄想分别执着里也有,它不二。这时候入不二法门,所以能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得心自在了。心自在,在《华严经》里有定义:“谓菩萨智慧方便,善于调服自心,能入无量诸大三昧,游戏神通,无有障碍,是名心自在。”是讲菩萨智慧方便,善于调服自心。心里头只生智慧,它入无量诸大三昧。无量诸大三昧,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待人处事接物,所有的妄想分别执着都转成智慧。烦恼也是智慧,游戏神通,无有障碍,这叫心自在。

无量三昧,三昧叫正定,这是梵文,翻译成华语就是正定,正受。心定在自性上,不动摇,这叫正受,正常的享受。我们的享受不正常,为什么?起的是烦恼。凡夫的享受不外乎五种,身上的享受只有苦乐两种,心里的受,有忧喜两种。身的苦乐,心的忧喜都离开了,这个受叫舍受。舍受是高级的凡夫才有,得了很深的禅定,他就能有舍受。但是这个定功不能长久,它会失去,一失去,就会有苦乐忧喜的感受。如果这个舍受不失,不失去就叫三昧,这叫正受,永恒的,不会失掉。孔子得到心自在,这境界相当高,在佛门里就称菩萨。

益大师说,孔子还没得到法自在。“若欲得法自在,须至八十九十,始可几之”。想要得到法自在这样的境界,可能得到八十、九十岁,可惜孔子七十三岁就去世了,他这个境界还没能达到。在法自在这个境界里,《华严经》说到,“谓菩萨得大辩才,于诸法中广能演说无边法门,无障无碍也”,这于法得大自在,他能够自在度化众生,度众生用辩才,辩才无碍。这个辩才不一定用语言,身教、言教,种种手段方式。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而为其说法,演说无边无量法门,没有任何障碍,这是法身大士的境界。

所以孔子自己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我不敢自称圣和仁,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没做到这一点,还没达到这个境界。这是孔子的真语实语,圣人不会打妄语,不会说不实语。不实语叫绮语,花言巧语,那叫不实语,圣人怎么会说不实的语言。正如《金刚经》里讲,“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孔子说的都是老实话,自己是什么境界,他就说什么境界,没达到,绝对不敢去冒充这个境界。冒充是大妄语,所以他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这不是谦辞,不是说谦虚而已,真的是这样。你要说他谦虚,这就冤却大圣一生苦心。孔子一生的苦心是什么?就是《大学》里讲的,欲令一切众生明明德,明明德就是完全恢复真如自性。他给我们示现这个修学的过程,这是一片苦心。希望我们不要满足于他的境界,还要向上。

孔子的这个境界,这一章里面说得比较简约,而这个境界之高远,又不是我们凡人能够轻易体会到的。益大师这里就引用《楞严经》里的“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这一章来诠释孔子的境界。所以他底下讲到“返闻闻自性”,这是观世音菩萨修耳根圆通的法门。

103
发表于 2010-12-30 21:44:4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104
发表于 2011-1-8 07:26:03 | 只看该作者
期待麦凯老师继续
105
 楼主| 发表于 2011-3-4 17:31:26 | 只看该作者
 喜欢的顶一下
106
发表于 2011-3-7 14:22:10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好的东西怎会不顶!希望麦凯老师继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3-10 15:53:39编辑过]
107
发表于 2011-3-25 10:44:08 | 只看该作者
期待麦凯老师继续刊登
108
发表于 2011-4-6 08:57:59 | 只看该作者
麦凯老师,这么久了怎么还不更新呀?
109
发表于 2011-4-13 08:33:33 | 只看该作者
留名,学习{:2_31:}
110
发表于 2011-4-20 08:49:28 | 只看该作者
麦凯老师是不是不更新了?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