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麦凯 - 

[读书评论] [原创]钟茂森细讲《论语》(史上最详细的逐句讲解论语)

[复制链接] 113
回复
4921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1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3:43:51 | 只看该作者
 礼和兼有 和谐之道

底下讲到的“有所不行”,这里古注有讲到另一个方面的意思,它把这个“小大由之,有所不行”合在一起讲。皇侃和邢昺两位大学者的注疏,都是把这个两句合在一起讲。这“小大由之”的由是做“用”字讲,就是小事大事都用礼。这里隐藏着一个意思,只用礼而不用和,“礼之用,和为贵”,如果只用礼而不用和的话,这就有所不行了。也就是说,这样就不圆满,甚至会有缺憾,这不可行。
我讲一个例子大家就明了了,只用礼不用和是不可行。我记得过去我在美国教书,有一次回国探亲,探望我的父母。我的父亲他跟我母亲离婚以后,自己成家。我的庶母姓王,王姨。他们知道我回来,非常高兴。王姨很会做饭,说要给我做一顿好饭菜,给我接风。当时我父亲因为患了有脑瘤,在恢复当中,所以一般上午他都要休息。上午睡觉,结果睡多了,起来穿衣服当然也很缓慢,结果王姨把饭菜都做好了,跟我在桌前就等他。等他很久都没见他来,王姨就有点不耐烦,说:“我们先吃吧,别等你爸了。他平时起来时间不固定,我都是单独给他做来吃。”当时我就起了个执着心,说“我们一定要等爸爸来,吃一个团圆饭,人齐了才一起吃,这是《弟子规》”。所以我执着这个礼,而且把这个大道理一摆出来,王姨也没话好说了。我们俩就一起在等,等啊,等啊,等得饭菜都凉了,我爸才上桌来。这时候我父亲也很不好意思,就说“为什么你不先吃?不要等我”!那王姨也是辛苦了一个上午,做了一顿好饭菜,结果我们大家只能吃凉的饭菜,心里也很不愉快。也有点埋怨父亲的意思:“怎么上午起得这么晚,睡得这么多”!结果家里本来很高兴的气氛,都变了味。
我回头一想,都是自己不对。虽然《弟子规》里面要讲“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吃饭怎么能自己先吃?要等长辈一起来吃。可是这个礼应该有开缘,这个开缘是什么?就是以和为贵,要大家能和谐,能高兴。所以如果我当时能顺着王姨的意思我们先吃,给我父亲留出饭菜,边吃边等,又能够满王姨的愿,又不会给我父亲造成心理的压力。他不好意思,这心里有压力。这是什么?以和为贵。只要自己怀着恭敬的心,礼也是有开缘。如果是只用礼,而忘记了和,这就变得很呆板,甚至就伤了和气,还让对方觉得很不自在,很不高兴。你这个礼如果让人很不自在,很不高兴的话,那就失去它的意义了。所以我们学儒、学礼,要活活泼泼的学,不能够死守着那些条文。
所以这里就讲到,“小大由之,有所不行”。如果就是不论大小事,不论什么样的情况,都是按照这个条文上的礼来进行的话,那很可能就不可行了。
另外还有一层意思,也很好。说“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把“有所不行”跟下面一段连在一起,“有所不行。知和而和”。这个“有所不行”,朱子解释说是承接上文的意思。先王他处处都符合礼,不论小事大事都符合礼,可是也有所不行的时候。这个“有所不行”不是说古圣先王不行,是我们如果很呆板的去只用礼而忘记和,这就不行。
同时,另外一层意思,如果只知道和,知道和为贵,就一味的用和,这也不行。只要和,不要礼,没有用礼节去“节之”,这个节是节制。礼和节叫礼节,它不能过度,要有所节制。如果没有节制的话,那也不可行,所以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前面讲只用礼不用和,不可行;这里只知和不用礼,也不可行。譬如说与人交往,如果不分尊卑贵贱,一味的就是用一种礼,譬如说现代来讲,对人最敬礼是三鞠躬,如果是为了与人和谐,见人就三鞠躬,不分情形,不分对方的身分,都用这样的礼,这也是导致麻烦。你譬如说你走到路上,见到个老太太来了,你也不认识她,对她嘣、嘣、嘣,三鞠躬,把老人家也吓一跳。
我记得有一次上电梯,从电梯里出来,跟我一起上电梯的有认识的人,认识的朋友。我先出电梯,他要继续往上走。我回头跟他招招手,告个别。结果他非常注重礼,对我就一个深深九十度鞠躬,头露在外面,差点被那电梯门夹到了,把我都吓一跳。这也不可行。所以总是要看情形,看当时的状况,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你的礼敬,表达你的和谐。如果一味的要追求礼敬和谐而忘记了节制,这也不可行。所以学礼真的要活活泼泼的,不是死守教条。
5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3:44:01 | 只看该作者
 学礼之至 证入本性

朱子说到,“严而泰,和而节,此理之自然,礼之全体也。毫厘有差,则失其中正,而各倚于一偏,其不可行均矣。”
“严而泰”,严是严谨,自己处处都要守着礼仪。像先王,“小大由之”,处处“不踰矩”,这是对自己要严谨。泰是泰然,有舒泰的意思。朱子解释那个和,说从容不迫,这有泰的意思,处事、处人都泰然。和是与人和谐,跟人和谐最关键是要尊敬别人,能够尊敬别人,才能和谐。“敬人者,人恒敬之”,但是又有所节度,要看当时的情形,这个叫“理之自然”。夫子所谓的“从心所欲,不踰矩”,也就是他真正证入了这个“理之自然”的境界。他所作所为完全随顺性德,真正自然而然,才能真正达到朱子所谓的从容不迫的这样的一种威仪,那么礼之全体就能现出来。礼的体是什么?礼的体就是本性,就是性德。
“毫厘有差,则失其中正”,稍微有偏差,过度了,或者不及了,这都是属于有差,过犹不及。这个礼要做到正正好好,过度了,和不及了,这都叫失礼,“失其中正”,就偏向一边去了,这都不可行。
蕅益大师这里《点睛》讲了两句,说“由之,由其本和之礼也”。这“小大由之”的由,这个由是什么?有依据、遵循的意思。“由其本”,本是本体,也就是我们的本性,跟本性相合,这种做法才叫礼。换句话说,礼实际上是本性自然流露出来的行为,不是从外面学来的,而是我们自己本性中具有的。当我们还没有证得本性之前,确实要遵循圣贤所制定的礼而行,以求最终证悟本性。
蕅益大师讲,“不行者。废礼而尚和。礼不行。而和亦不可行”。《论语》原文里面讲到两个“不行”,这“有所不行”,后面又讲“亦不可行”,什么不可行?“废礼而尚和”,这不可行。废了礼了,这是不可行,一味的崇尚和谐,却没有用礼来节制,这也不可行。所以这过和不及都属于失礼。礼不可行了,就是失礼了,“和亦不可行”,失了礼也失了和。为什么?和是礼的本体,本性本来是和谐,它的表现出来就是礼。所以失了礼之后,也破坏了和谐了。
所以这样我们才知道真正要做到一切如礼,那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境界。如果不是真正证入本性,怎么能做到毫厘不差,不失其中正?因此学礼的最终目标还是复其本性,恢复我们的本性。有这样的目标,我们才不会被文字上的礼的这种条文所束缚。所以这一段讲到这个道理是很深刻的,那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去落实,在各种情形上去拿捏这个尺度,这需要有智慧。
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先暂时休息,谢谢大家!

5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3:44:42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三章


尊敬的诸位大德、朋友,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学而篇》,请看第十三章: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信近乎宜 可以践行

这是有子,有若,讲到三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先看第一部分“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朱子的解释,这个“复”就是践的意思,“践言也”。践就是履行,也就是说,“信而合其宜,则言必可践矣”。我们的信,信是信用,能够跟义相近,也就是说能“合其宜”,“义者,宜也”,宜是应该的意思。合宜,这所说的话就能够去履行。换句话说,如果这个话不合宜的话,不符合道义,虽然说出来了,但是也不应该去履行。即使是表面上来看不符合信用,但是真正的信用应该以义来衡量的。
另外古注也有的时候把“复”,这个“言可复也”这个“复”,当做反覆讲,意思也大同小异。就是说如果言语表达的符合义,那么这个言语那就应该守信。如果不符合义,这个言语是可以反覆的。也就是说,不合宜的,可以不必守信,合宜的才守信,就讲的这个意思。
当年孔子也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情。根据《史记》里面“孔子世家”的记载,说有一次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到卫国,经过一个地方叫蒲地,蒲公英的蒲,蒲地。正好赶上那个地方的官员,是公叔氏想要凭据蒲地谋反。他们见到孔子来了,就把他围困起来,然后逼着孔子,说:“如果你们答应不要到卫国去,我们就放你们走”。因为他们这些谋反的人怕孔子到了卫国向卫国国君报告,说他们有谋反,他们就会被惩罚。所以他们不让孔子去卫国,除非让他们发誓。让孔子发誓,孔子发誓说不去卫国才放他们走。结果孔子就发誓,说保证不到卫国去。这些想谋反的人大家都知道孔子是一个很守信的人,既然他发誓了,他们就放心了,于是就把孔子放出去了。结果孔子还是去了卫国,子贡这时候就不解了,就问孔子,说“你刚才发的誓,怎么可以违背”?孔子就回答说:“被逼着发的誓,神是不听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不必去守这个信。为什么?因为这种誓言,在被逼迫的时候所发的誓言是不合宜的,所以是可以反覆的,可以推翻。
所以在刘宝楠先生《论语正义》注解里面,他解释这句话,他引用《孟子·离娄篇》的话来讲,说“大人者,言不必信,唯义所在”。大人是圣人,圣人讲的话也不必一定要守信,为什么?要看这个是不是合宜,是不是与义相违背,如果跟义相违背了,所说的话也不必守信。换句话说,义是真正信的标准。所以刘宝楠先生他讲,“是信须视义而行之,故此言近于义也。”这个信一定要以义为标准,所以讲“信近于义”,这个近也就是以义为标准的意思。
皇侃的注疏里面讲,“信,不欺也。义,合宜也。复,犹验也。”所以这个信就是不欺的意思,不欺是不欺骗道义,这个义就是合宜,这个复可以当做验字讲。所以“夫信不必合宜,合宜不必信。若为信近于合宜,此信之言乃可复验也”。他讲这个“复”当验,就是检验的意思。信不一定是有义的,这个符合道义,符合道义的,也不一定是真正的信。就是,像孔子不符合道义的,他也可以毁掉那个信,那个信不是真正的信。所以,我们的言语要可以检验,检验什么?说出的话适不适宜,不适宜的,一定要改。所以“若为信不合宜,此虽是不欺,而其言不足复验也。”如果为了守信而不符合道义,虽然表面上看是不欺了,没有欺骗人了,但是这样的言语也不值得检验,不堪检验。从这里我们看到,一切都以合不合宜做标准。当然你也不能够乱讲话,“凡出言,信为先”。可是有时候真的是说错了话,那这个话如果不合宜,是可以不需守信。
皇侃和邢昺两个注解里头都引用了尾生这个事例。尾生这个事例,是在《庄子》里面有记载。说尾生跟一个女子约会,在桥下相见,结果后来这个女子没有来,那个河又发大水,这个时候尾生为了守信,竟然抱着桥的柱子,不肯离去,最后就被大水淹死了。这段故事也在《史记》里有记载。像这种事情,尾生确实是守信,可是他没有“近于义”,他不合宜。一个,他这种为情而死,本身属于不孝,“身有伤,贻亲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他这种死,只是为了儿女的私情,不是真正为了救国救民那种道义,所以实在是不值。这种信就不是近于义,不合宜。结果这类的故事还反倒被后人去歌颂,有一个成语叫“魂断蓝桥--尾生抱柱”,就是讲尾生死在这个桥柱,抱着桥柱死在水里的事情。那实在讲,不合宜。这种情欲,本身就不应该去滋长。
所以讲到“信近于义”,要用义做为标准,他所说的话就可以去检验。古人讲究的立德、立功、立言,这个立言必须是符合德、符合义,这才是真正有利于社会的,有利于天下后世的言论。

54
发表于 2010-12-1 14:25:0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学习下
5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5:04:23 | 只看该作者
 恭行合礼 可以免辱

好,我们再看第二部分,“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这都是教我们做人。前面讲我们讲话,言必信,这个信必定是要符合道义。这里要讲我们行为,对人要恭敬,可是恭敬必须“近于礼”。如果恭敬却失礼了,这就招致耻辱了。所以,恭敬人也要按照礼节,这才能够远离耻辱。所以恭当然首先自己要谦卑,自卑而尊人。但是如果自己自卑尊人的时候,没有按照一定的礼度,没有规矩了,一味的就是在那里表现出谦卑,把人恭敬到天上去了,这就反而是一种耻辱。既是辱人,也是自辱。
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像在佛门里面的称呼,这我们恩师多次提到,称在世的法师不应该用大师这个名称。大师是什么称呼?对佛的称呼。你称某人是大师,换句话说,你说他是佛了。那他不是佛,你称他是佛,这就过度了。你对人恭敬,可是没有礼,没有合乎称呼的规矩,这就是反而是侮辱别人了。为什么?他明明不是,你偏说他是,这不是侮辱吗?像一个人,他不是总统,你偏说他是总统,这不等于是骂人?所以恭敬人也是要按照礼度。按照礼度,那才是真正的恭敬。

唯贤与能 可以效法

再下面,第三部分内容,“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朱子的解释,“因”当“依”字讲,依靠的依。“宗”当“主”字讲,就以什么人为主。所以他解释这句话说:“所依者不失其可亲之人,则亦可以宗而主之矣。”也就是说,与人交往,如果一个人能够依靠“所依者”,依靠什么?“可亲之人”。这也是可以值得我们去效法、去尊敬的。这个宗、主,都有效法、尊敬的意思。这是讲到人的言行交际,与人交往我们要先观察他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是不是值得我们可亲可敬,值得我们亲近。
李炳南老先生注解里面具体的说出来,所亲之人应该是仁义之人,这叫不失其所亲。如果我们所亲近的不是仁义的人,这就对自己没有好处。朱子说的,会“将有不胜其自失之悔者矣”,自己就会常常有悔恨。所以跟人交往,我们要“谨之于始而虑其所终”。这是朱夫子讲的,慎于始。交人我们要观察他,可不可以做为我们的朋友。夫子讲到的“以友辅仁”,朋友可以辅助我们的仁德,帮助我们行仁的,所以我们所亲近的应该是仁义之人。我们能够懂得谁是值得亲近,谁是仁义之人,这是有知人之明,这也是可宗也,可宗是可宗敬,值得尊敬。所以这是讲到要慎于始,慎于始其实也是慎终。不要等到酿成大错了,最后悔恨,交错人了,被人害了。悔恨在后,已经晚了。
所以有子这一章是教我们如何做人:教我们言语要守信,更重要的是要有道义,要合宜;要恭敬人,更重要的是要有礼节;要亲近仁义之人。
好,我们来看下面一章,第十四章:

56
发表于 2010-12-1 15:13:43 | 只看该作者
免费在线理财软件,网址:http://licai.gok100.com,欢迎登录使用,联系QQ:1454590399
57
发表于 2010-12-1 16:47:53 | 只看该作者

好是好,就是太啰嗦了,恐怕很多人没有耐心看啊

5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8:03:03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四章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志在圣贤 不责居食

这一章是夫子为我们讲什么是好学。君子是好学之人,好学从哪里能看到?它是什么样的一种表现?这里给我们讲到四个方面:第一,“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第二是“敏于事”;第三是“慎于言”;第四,“就有道而正焉”。这四个方面才称为好学。
朱子解释说:“不求安饱者,志有在而不暇及也。”人为什么会不求安饱?一般人哪个不求这个?都想着吃好一点,吃饱一点,生活起居安稳一点,舒服一点,凡人都希望这个。为什么君子不求安饱?原因就在于他有志向,他这个志向高远,他志向不在衣食饱暖,而在于求圣求贤、他求道,志于道,所以他没那个功夫去想自己能不能安饱了。“不暇及也”就是没有这个时间,没有这个精力去想。为什么?全副精力都在求学求道。所以君子所求的,比那个饮食、起居、饱暖物质的生活要重要,所以能够“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他能专心求学。

慎言敏行 一心求仁

“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这是朱子说的,“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君子做事要敏捷。当然事先要审虑周详,不是说做事就贪快。一味的求快,往往会出现很多错误,那叫鲁莽,不是这里讲的“敏于事”。君子这里讲的敏捷,他是做事在审虑周详的基础上,做得又快又好。这是他力行,补充自己不足之处。所以君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到认真圆满。为什么?因为他有求道的心。求道在于什么?日常生活中行仁,所谓修道以仁。道在哪?落实到生活中,表现就是仁。仁者爱人,因为他爱别人,所以为别人服务一定是做得又好又快,绝不会马虎,绝不会应付了事。他会认认真真做好他本职的工作,无论事情大小、巨细,通通要做到认真圆满。
“慎于言”,这是君子讲话谨慎,不会乱说话,“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讲话,他没有废话,没有闲话,非要讲的时候才讲,平时守默,他沉默。一个人老讲话,他心往外跑,反而他这个心不定,不定就没有智慧了,所以他做事也就不能够做得很周详,往往会出一些漏子。所以想要“敏于事”,这“慎于言”也是很重要。所说的话,一定是守信,而且是合乎道义。
朱子底下又说:“然犹不敢自是,而必就有道之人,以正其是非,则可谓好学矣。凡言道者,皆谓事物当然之理,人之所共由者也。”君子能够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够了没有?还是不够。如果只满足到这一层,那就是自满了。君子求道,不敢自满,不敢自以为是。他还要去有道之人那里去学习。也就是亲近仁者,亲近善知识。“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如果只是做到前面几条,他不去学习,不去亲近善知识,那只能说他力行做得好。但是《弟子规》上也讲,“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他任由自己的意思去做,那难免也会做出一些错误来,而且他的境界没有办法提升,因为他满足在那里。所以君子,真正好学的,必定是到有道之人那里去学习,“以正其是非”,知道什么是是,什么是非。这个是,是该做的,非是不该做的。这个里头就无限的深广,乃至一举念,一动心,我们都要懂得里面的是非善恶。所以,随着我们境界不断提升,我们是非善恶的标准也在不断提升。如果不是真正有道之人,他怎么能为我们这样开解得很细致?
甚至说古圣先贤的教诲,也是随着我们不断的提升境界,又有新的认识。就譬如说《论语》,我们小学的时候读,跟中学的时候读,跟在大学的时候读,那个境界不一样,理解不一样。同样是孔老夫子讲的话,可是我们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到现在我们的理解又不一样。我现在是跟着我们恩师净老学习十几年了,有这样的一种水平去理解《论语》,比我在小学的时候读到这个《论语》,那要高得很多了。所以,是非的标准也是随着我们修学的功夫提升、境界提升,它又有新的意思。所以不能够自满。《大学》里面讲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天天要进步,这是真的好学,叫学而不厌。厌是满足,学没有满足的。
我们去请教有道之人,这个道讲的是什么?“事物当然之理”,这叫道。当然是自然而然,不是人为创造出来的,它是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这种理,人所共同遵守,共同认同的。为什么?因为人人本性中都具足了道,道非从外来,本性本来具足,所以人们都会认同它。真正有道之人,必定是他见得本性,他跟道合一了,所以所说的、所行的,无不符合道,这叫有修有证的人。真正找有修有证的人太难了,现在你上哪找?真正有修有证的人他也不会做广告告诉你,所以找不到。怎么办?我们找有修有学的人,他真正这么学习圣贤之道,也真正在落实,这种人就已经很难得了。我们向他去请教,我们的疑问去请问他,请求他指正,这叫“就有道而正焉”。那我们必定是“德日进,过日少”,不断在提升自己。
朱子还引尹氏,尹氏是尹彦明,程颐的弟子,尹氏的话讲到:“君子之学,能是四者,可谓笃志力行者矣。然不取正于有道,未免有差。”他讲到君子的学问,能够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这四方面,也“可谓笃志力行者”,他真正是在用功的做,努力的在力行圣贤之道。但是如果不去有道之人那里去求学,那也是“有差”,还是不足。因此什么叫好学?要这章里面所说的全部做到,才叫做好学。
蕅益大师在解释这章里面,他有点睛之笔。他说:“敏事,如颜子之请事斯语。惟此一事,更非余事也。”这话讲得真叫直截了当。君子“敏于事”,在什么事上敏捷?蕅益大师举出颜回“请事斯语”。
这“请事斯语”出在哪一章?是“颜渊问仁”那章。颜回有一天向孔老夫子请教什么是仁。夫子告诉他,“克己复礼为仁”。为仁就是行仁,如何行仁?你能克己复礼就是行仁。夫子告诉他,“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你能够克己复礼,就在当下克己复礼,天下就归仁。归仁,用我们现在话来讲,和谐世界。怎么样构建和谐世界?自己克己复礼,你就能修身,就能齐家,就治国平天下,这叫“天下归仁”。然后告诉他,“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桩事情是自己的事,分内的事,跟外面无关。这颜回听懂了,颜回去请教,“请问其目”,那我如何去落实,你给我具体的方法。夫子告诉他:“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你看,处处都符合礼,真叫克己复礼。我们一言、一动、一瞻视、一耳闻,全都要跟礼相应,全都要符合圣贤的教导。颜回听到夫子跟他这么一说,马上讲:“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说我虽然不聪敏,但是我一定按照您老人家所说的去做,“请事斯语”。“斯语”就是您说的这个话,我一定去做,一定落实,依教奉行。所以颜回他自己是自谦了,说“回虽不敏”,他其实真正是敏,“敏于事”。
所以蕅益大师告诉我们,这“敏于事”就是一件事,什么事?“请事斯语”,也就是依教奉行。所以好学,具体的来讲,就是完全依照圣贤人讲的话去做,就这桩事情,这就是好学。除了这桩事情以外,“更非余事”,没有别的事。整个圣贤之道,不就是这件事吗?圣贤人说的,应该做的,我们就做,不应该做的,我们绝对不做,这就是好学。
下面又讲慎言,蕅益大师继续给我们讲,“慎言,即所谓仁者其言也訒。从敏事处得来,不是两橛。”这个慎言跟敏事这不是两个方面,是同一个事情。慎言具体来讲,就是孔老夫子讲的“仁者其言也訒”。訒是讲话好像很笨拙,很缓慢,这就是慎言。语言尽量的少,心是定的。怎么样得到这样的一个慎言的这种功夫?“从敏事处得来”,敏事就是真正落实圣贤教诲。他的心都是收得住,他的眼睛不是往外看,而是往内收,他只看自己。他不去衡量外面、别人的得失,只是衡量自己的善恶。善就保留,恶必定改过,“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样的人哪有这么多话说?他一定是沉默寡言。为什么?他心是静的。话说多了,他一定是心不安,心浮气躁。所以慎言跟敏事不是“两橛”,就是它不是两个事情,它是一个事情,是一不是二。敏事者必定慎言,慎言者也一定敏事。
5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8:03:16 | 只看该作者
 就正有道 慕道集义

下面蕅益大师说,“就正有道,是慕道集义。不求安饱,是箪瓢陋巷家风。非颜子不足以当此,故惟颜子好学。”这讲的话都是直指人心,痛快淋漓。
什么叫“就有道而正焉”?就是“慕道集义”。慕道是讲他的心志,志于道,志在圣贤,他所仰慕,所向往的,是成圣成贤,这叫慕道。有道之人未必是在眼前,未必是在世,像孟子他私淑孔子,他跟孔子没有见过面,可是他慕道,真正以孔子为师,他是孔子的私淑弟子,那就是“就有道而正焉”。他学习孔子的书,有不懂的问题,向孔子的弟子或者再传弟子请教。他很努力的学习,学得跟孔子很像,所以后人将孔子称为至圣,将孟子称为亚圣,他排第二。也就是说,孟子的成就超过了孔子其他的弟子。所以我们称为孔孟孔孟,没有讲孔曾,或者是跟其他弟子连在一起,把孔孟讲在一起。这证明什么?孟子他的成就超过孔子其他弟子。所以,拜老师不一定要在一起。就正如朱子,他私淑程子,也是跟程子没见过面,只是跟程子的再传弟子,甚至三传弟子来学习,学习程子的着作,所以后人把他跟程子合在一起,叫程朱理学。这都是什么?真正好学。
所以,“就有道”这个“就”,是当靠近来讲,这个靠近不一定是他的人,是讲他的学说。那“慕道集义”,集义这个词出自于《孟子·公孙丑篇》,这个集义就是集合道义。我们天天所做的,都要跟道义相近,相对应。天天集聚起来的就是道义,这就是我们天天都在向圣贤的境界靠拢,这叫“慕道集义”的意思。
“不求安饱”,是君子食不求饱,居不求安,这是颜回的“箪瓢陋巷家风”。这也是出自于《论语》,颜回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这个箪就是用竹子做的小篓,颜回盛饭没有碗,穷,就拿这个小竹篓来做碗。喝水连杯子都没有,用葫芦瓢,居在简陋的巷子里,穷巷子里。你看,过这样清苦的生活,他慕道。能够真正有这样的风范,孔子弟子里面,除了颜回以外,其他人真的数不上。所以说“非颜子不足以当此”,孔子心目中哪个弟子最好学?只有颜回。
这在《论语》里面有讲,鲁哀公有一天问孔子,说你弟子里头哪个最好学?孔子回答说“颜回最好学,他“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而死”,现在就没有了,没有听说过谁还好学了”。你看看,孔子他心目中好学的标准多么高!所有的弟子里面,就数颜回了。真正做到夫子这一句“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只有颜子能够担当这样的名誉,好学的名誉。

6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8:03:31 | 只看该作者
 为学四益 精进不懈

我们现在走上学习圣贤之道,有这样的志向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将儒释道都发扬光大,真正利益社会,利益众生。我们有这样的一种志向,最关键是好学,就是以孔老夫子这一章做我们的标准。我们恩师反覆的说,希望真正有传人。说果然有十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就是以担当圣贤弘法家业为己任,发心凈修,十年不下山,在儒释道三个根上去落实,三年扎根。把《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都能够落实,还要以《沙弥律仪》这第四个根做我们的扎根的第四个条件。
然后十年闭门不出,做什么?一门深入,长时薰修。选择一部经,就在这一部经上用功。也就是什么?落实“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们以苦为师,以戒为师,真正传承颜子“箪瓢陋巷家风”。人在清苦的环境里能够立志,所谓“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敏于事,我们只做一件事,就是深入经教,认真落实,转自己的观念,把凡夫的观念转成圣贤人的观念。我们闭门不出,斩断一切外缘,这慎言了,不跟外面人接触,不跟外面人讲话。
我们讲什么话?就在摄影棚里面,对着录像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所以你讲的话全都是圣贤教诲,这慎言。用慎言带动敏事,敏事是什么?你说到得做到。你分享学习心得,也就是激励自己。所以对着摄影机讲很好,前面有一个小小的电视屏幕,看到自己的样子,就是对自己讲,不是对外人讲。天天是劝自己,那天天都有进步。这是什么?天天亲近恩师教诲,天天亲近圣贤典籍,这叫“就有道而正焉”。我们的弘法道场就是摄影棚,就是网络卫星。
有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天天在一起切磋琢磨,有不懂的,立即去请教恩师。果然能够十年下来,必有大成。真正要恢复圣教,弘法利生,自己要真正入这个境界才行。没有十年这样的一种根基的培养,很难成就。
我们恩师讲,要培养十个弘法的,另外有十个旁听的,旁听的是护法,他要做一些护持的工作,天天听课,弘法护法一起提升。只是弘法的工作他要备课,他要习讲,护法平时有他的工作。上课的时候就一起上课,一起提升,这本身就是一个和合团体,家和万事兴。要弘道,要有这样的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里最关键的是,心能安住得下来,安住清苦的生活。
夫子在《论语》另外一章里面讲,“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士是什么?读书人,有心向学的,他志于道,他以圣贤为自己的志向,但是他还以恶衣恶食为耻,恶衣恶食是衣食不太好,生活不那么舒服。他以这个为耻,他不喜欢这样,过这么清苦的生活,那么就“未足与议也”,不需要再跟他深谈了,不是同一道人。真正同一道的人,必定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在这里我们才见到真正圣贤血脉。所以,真正是好学,能够好学,必定能有所成就。
孔老夫子他也是好学,他自己也说到,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说一个地方有十户人家的,必定能找到他的忠信这种品德跟我,就是夫子自称,称丘,就是他的自己自称名字,跟我是相同的。但是,找不到一个像我这样好学的。换句话说,孔夫子的成就,除了他的这个品德、这个根基以外,最重要是好学。也就是我们恩师讲的,首先三年扎根,这是扎什么?忠信的品德的根。更重要的要十年专修,好学,那你就能成就大圣大贤。我们希望真正有这样志同道合者,那真的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好,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先学习到此地。有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