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麦凯 - 

[读书评论] [原创]钟茂森细讲《论语》(史上最详细的逐句讲解论语)

[复制链接] 113
回复
4921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6 18:59:34 | 只看该作者
 君子悟本 本立道生

所以底下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个务本的“务”字,是专力的意思,就是专在这上下功夫。“本”就是根本。君子修身立德,抓住根本。“本立而道生”,这个根本立了,这个道就自己就自然生了。什幺道?具体而言是大学之道,圣人之道。所以圣人之道,它的根本在哪里?孝悌。可以说整个圣贤之道就是孝悌的圆满落实。因此这里讲孝悌是“为仁之本”,这是抓到了根本了。能够孝悌,仁道自然而生。
所以《朱子集注》里面引程子的话说,“孝弟,顺德也,故不好犯上,岂复有逆理乱常之事。德有本,本立则其道充大。孝弟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也。故为仁以孝弟为本。论性,则以仁为孝弟之本。”
程子讲孝悌这是顺德。这个顺德是什幺?随顺自性的德行,也就是性德的意思。有这个顺的德,就不好犯上了,那怎幺会有悖逆伦理、坏乱伦常的事情发生?所以德有它的根本,根本立了,所修之道也就能够发扬光大了。像一棵树,根深则叶茂。所以孝悌在一家当中能够落实,谁落实?我落实,不能要求别人,要从我做起。这个孝心扩展出去,对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用孝悌之心,这就是仁爱,仁爱及于万物。所以孟子讲到的,“亲亲而(原仁民,仁民而爱物”,就是孝悌之心的发扬光大。所以圣人没有别的,你看孟子讲的,“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尧舜是圣人,圣人讲什幺?就是孝悌的圆满落实。他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像对自己的父母兄长一样的去尽孝悌,这就是圣人。所以为仁是以孝悌为根本,这是从修德上来讲。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6 19:00:30 | 只看该作者
 性德之道 孝悌为本

底下说性,论性是性德上来讲,仁是孝悌的根本。刚才讲的,仁是爱心。这个爱心,对父母就是孝,对兄长是悌,对什幺样的不同的关系,就体现不同的德行而已,都是这同一个爱心。所以论性,仁是孝悌之本。论修,孝悌是为仁之本。这个讲修德和性德,从这两方面讲。性德是本有的,仁、义、礼、智,这是性德,人人本来具足的,一个都不会欠缺,每个人一点都不会欠缺。圣人如此,我也如此,你也如此,他也如此。
但是我们现在迷失了性德,就是《大学》讲的,没有明明德,是迷了我们的明德。那怎幺办?要靠修德。修德是什幺?孝悌,为仁,去行仁就是孝悌,这是修德。所谓“修德有功,性德方显”。你不去修,虽然你有性德,你也没有办法回归自性,让性德显发出来。所以一定要修,修身为本。
实在讲知行是合一的,你觉悟了自己有性德,你就必定会去努力的修身。所修的还是修在你的性上,所谓“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是不二的。从体上讲是性德,从用上讲是修德。我们也不必去在这些文字上面去分别执着,更重要的是要去落实。只要我今天行孝悌,我今天就是在修德,我今天就是在回归我的自性,彰显我的性德。
《中庸》里面讲,“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这个仁,你看人字旁一个二字,二人。所以仁就是讲人民那个人,就是讲你做人,实实在在的,怎幺做?先从孝悌做起,亲亲为大,亲亲就是孝敬双亲。因此这里也正说明了行仁以孝悌为本,以孝悌为大。所以行仁,这里讲的为仁,就是做人。如果我们不仁,没有仁爱心,那就不可做人了,不是人了。不是人的人会是什幺样的?犯上作乱。作乱之本是由于他好犯上,犯上之本是由于他不孝悌,不孝悌,这就甘心去做禽兽了,他没有做人的资格了。所以不肯去做衣冠禽兽,那我们必定要修孝悌,这是做人。你真正做一个从圆满意义上来讲的人,你就具足了仁义礼智的性德。那不正是使你的性德彰显吗?所以孝悌就是仁义礼智之本,这从心上讲。从性上讲,孝悌便是我们的性德,王守仁先生讲的良知良能。
我们现在希望构建和谐世界,但是举目这个世间,天天都看到有天灾人祸,原因到底出在哪里?根源在哪里?就是这里讲到的,天下乱,它的根源就是不孝悌。当人都不孝敬父母,不尊敬长上,那幺这天下就大乱了。所以要救这个世间,要恢复世界的和谐,最重要的就是提倡孝悌。孝悌一提倡,这个仁爱也就兴起来,仁爱一兴起来,这个乱也就平息了。所以我们在四处的演讲当中,都在大力的提倡孝道,孝道是和谐社会的法宝。你看《孝经》里讲到的,这是先王的“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这不就讲和谐社会吗?要用孝道。
我们曾经多次的在演讲中提出建议,希望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能够评选孝子。在孝子评选的活动当中,就把民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孝道的学习上。大家都在关注孝道,讲孝道,想孝道,效法那些孝子。像我们看到的这个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这个纪录片,非常感动。这些纪录片,希望能够在全中国每家电视台都播放。这当然需要政府来推动。《大学》里面讲,“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上就是在上位的人,我们现在讲政府,国家领导人。“上老老”就是这些领导人能够尊敬老人,提倡孝道,民众也就能够提倡孝道。
所以我们也建议,这是我们恩师提出来的,在各地都能够办老人乐园,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那幺这老人院不仅是在物质条件上满足老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使老人家觉得很充实,他真正“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里面最重要的是老人也要学习。孔子为什幺能做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因为他学,活到老学到老。所以,老人乐园也是老人的大学。学什幺?最好就是学古圣先贤的文化,当然也有艺术、文化、宗教等等。让老人家真正过着幸福充实的晚年。“上老老”,那幺民就兴孝,民兴孝就社会和谐。“上长长”,领导人能够对长辈们、年长者能够尊敬,民众也跟着学习,百姓都是学领导。“上恤孤”,这个是关怀孤儿,广义上讲,关心我们下一代。
我们的下一代,现在受了西方的物质主义的思潮影响,如何能够帮助我们下一代重视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回归传统。这个传统是什幺?真正老祖宗的文化的精华。假如我们的民族的下一代,长的是黄皮肤黑头发,但里头的芯儿都是西方思潮,那现在有个比喻叫香蕉,黄皮里头心是白的,这是民族的悲哀。不能让我们五千年的道统到我们这一代就断掉了。所以最重要的是把孝悌的精神落实,传给我们下一代,这民就不悖了,他就不会犯上作乱。所以,这最重要的是领导人有这个意识。首先领导人要是孝悌之人才行,如果让不孝不悌之人居于上位,那天下必定大乱。只有孝悌的人居上位了,天下才大治,社会才和谐。
好,现在我们第一堂课的时间到了,我们先讲到此地。
谢谢大家!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6 19:01:43 | 只看该作者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令色 与仁相悖

这个“巧”就是好的意思,“令”是善的意思。也就是说,有好的言语,看起来有善的颜色、慈色,这个属于“鲜矣仁”。“鲜”是少的意思,仁就少了。《朱子集注》当中解释这一句说:“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
这是讲如果一个人对他的言语修饰得非常好,就是很会讲话,他的脸色容貌形态装出一个非常善良的样子,让人看到好像觉得很平易近人,这是他故意装出来的样子。所以这“致饰于外”,他修饰他的外表而已。目的,“务以悦人”,专门就是为了取悦别人而已,让别人以为他是一个善人,以为他是君子。有这样的心态,造作出这样的言色,这是放纵了自己的那个欲求。他的欲望,他的贪求,是取悦于别人,显示自己是个好人。有这种虚伪狡诈的心,他的本心之德已经亡失掉了,已经没有了。本心之德就是《大学》里讲的明德,就是性德。自性本具明德,但是因为专务修饰外表,“巧言令色”,这种虚伪的心把自己自性之德给障蔽住了,反而显发不出来,所以学者应该引以深戒。
朱子又引程子的话说:“知巧言令色之非仁,则知仁矣。”这是从反面来看。这里讲“巧言令色”这就跟仁不相应了,仁是什幺?首先是真诚。仁是我们的性德。自性必须用真诚才能够恢复的,不诚无物。“巧言令色”已经把自己的真诚给打破了,所以这就跟仁不相应。那反过来,什幺是真正的仁?不要“巧言令色”,这就跟仁相应。也就是讲话、言语造作,都是出自于真诚心,没有丝毫的造作,没有丝毫的虚伪,全都是真心流露出来的言行,这才能够跟仁相应。
特别是讲话,司马光论修身的时候说,最重要的是守一个“诚”字,诚敬的诚。那怎幺样做到诚?首先要从不妄语始,也就是我们的言语,巧言这里头就有虚妄的成分,听起来好听,实际上在绮语。绮是绫罗绸缎,看上去很光鲜、“漂亮,实际上里头是虚假的,这叫绮语。
《论语》里面讲,“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讷于言”就是讲话的时候好像很笨拙,好像不会讲话,这种人必定是沉默寡言,不会巧言的,但是他真有仁德。你看他的行为,敏于行。行是行善,行善很敏捷,说话看起来很笨拙。这里讲,“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个欲,这是君子要往这个方向去努力。你看“讷于言”正好是跟“巧言”相反,所以换言之,只有小人才欲巧言,君子是“欲讷于言”,说话诚实,讲得非常到位。“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这才能够不违背仁心,仁爱之心。
“鲜矣仁”,鲜是少。一个人,你看他巧言令色的,那必定是少仁。譬如说很喜欢阿谀奉承,这是属于巧言令色,以辞令容貌取悦人。仁是从本性而来,《中庸》讲的“天命之谓性”。真正见性的人,这是圣人了,他才能做到治国平天下。
14
发表于 2010-11-26 21:40:5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了,谢谢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7 19:37:11 | 只看该作者
栖息谷的朋友好,我会陆续将钟茂森细讲《论语》全部发上来,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7 19:37:36 | 只看该作者
 从仁入手 而见性德

但是见性很难,我们讲明心见性,佛家禅宗也是讲究这个明心见性,这个事情太难了。那得怎幺样?“率性之谓道”,《中庸》讲的。见性难,那我们就什幺?学道,随顺着性,这叫道,“率性之谓道”。“道”相对“性”来讲,稍微容易一些,也就是随顺性德。
但是道也不容易明了,所以要讲德。随顺道就叫德。“修道之谓教”,所以古圣先贤的教育教我们什幺?修道,也就是修德。“德”又比“道”比较容易一些了,容易明了了,因为它有相。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道的相,叫德,八德。这个八德这属于德。德对某些人来讲,还是抽象,那就要讲“仁”了。仁者,两个人,二人,两个人相处,就是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要讲求厚道。巧言令色的人厚道就少了,所以仁就少。少仁之人,你要跟他讲德,讲道,甚至讲性,这就更难。所以这种人他没有真诚心,怎幺能够见性?真诚是性体。这个体是什幺?真诚。它的相是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也是相也是用,那就是要从仁入手。所以夫子讲仁,这就比老子讲道、讲德更切近我们的根性了。《道德经》就讲道和德,对我们来讲还是抽象。夫子讲仁,你看性到道,到德,到仁。

为仁之要 笃行孝悌

为仁以孝悌为本,要斩除“巧言令色”这种虚伪之心。仁是心上的功夫,言色是心表现出来的相状。言是口上的,色是形体的。有了仁的心,他自然就有仁者的言和色,所谓“诚于中而形于外”,这不是造作的。但是小人他不从心上下功夫,他不是行仁,而专从言色这表面的相貌上去下功夫,结果是似是而非,怎幺学都学不像。装着像个仁人,还不是仁,愈装离仁愈远了。所以这句话教导我们,要修仁的心,不要在言色表面功夫上去琢磨。打个比方来讲,孩子对父母应该用孝心,孝心是为仁,仁之本。但是如果孩子对父母装着这种孝心,巧言令色,口头上讲说我要孝敬您,我将来一定会报答您的恩德,讲得一大篇一大篇,装出一个孝子的模样,只是从表面上下这个功夫,心里没有真正生起孝心,这就反而跟仁相违背了。又譬如说学生对老师,尊师重道,这是仁,这是讲到心地上真正有那种尊师重道的心,不是做表面功夫。在表面上,在老师面前是一套,背地里又是一套,这就“鲜矣仁”了,很少有仁。这个仁心已经被这种巧言令色的虚伪给障蔽住了。
从这里我们推理,事事如此,待人处事接物必须要用真诚,那才真正是为仁之道,在圣贤之路上才会有一帆风顺。否则起因就已经错了,跟仁违背了,那就愈违愈远,愈走愈偏,所谓“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开始这个念头不真的话,以后愈发展下去,这离仁愈远。好,我们继续看下面第四章: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7 19:38:28 | 只看该作者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习圣道 天天反省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是弟子中年龄最小的。他姓曾名参,这个参是参加的参字那个字,念身,字子舆。这一句想必也是曾子的弟子记录的,因为他称呼曾子,那一定是对老师是这样子称呼。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他说这个话,必定是从孔夫子那里学来的。他得到了孔夫子的真传,他是孔门十哲之一,后人把他称为宗圣。夫子是大圣、至圣,他是宗圣,他是承传夫子的学问。曾子自己本身也是孝子,“二十四孝”里有他,纯孝之心。
这句话是讲他自己如何修身的。“吾日三省吾身”,这个“吾日”,是哪一日?就是今日,就是讲每天。每天要从三方面,三桩事情上去反省自己。第一是“为人谋而不忠乎”,替人办事有没有尽忠?什幺叫忠?《朱子集注》上解释说:“尽己之谓忠”。你能够尽心尽力,这叫忠。我承诺了别人,要替别人办事,有没有尽心尽力?这是要反省。那我接受这个工作,有没有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这是忠。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是交友。交朋友,“朋友有信”,这个要讲求信义,朋友不可欺。你不欺人才是不自欺,欺人就是自欺了,自欺欺人了。那什幺叫信?“以实之谓信”,实实在在,真诚相待,绝没有虚伪狡诈,更没有欺骗。
“传不习乎”,这第三桩事情。传是什幺?“受之于师”叫传,从老师那里接受了教诲,是老师传给我的道德、学问、知识、技艺,这些都要“习”。习首先是要熟悉,对于老师所传的,我们要精熟,更重要的是在自己身上落实。所以曾子他一生做到了每天在这三桩事上反省。如果有不忠、不信、传不习的这个毛病,立即改过来,第二天不能再犯,这叫忏悔,改过迁善。每天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每天都不懈怠,这是真诚的在学习圣道了。这个诚、诚意,是为学的根本。
所以学习圣道没有别的,就是天天反省、改过而已。因为学习圣道不是让你从外面得到点什幺,你本来自性中具足的,不用外来再增加什幺了,只是让你把原来的毛病、习气去除掉而已。因此学最重要的就是反省改过,改过才能进步。《大学》里讲的,你看汤王,商汤,商朝开国的天子,他在他自己的洗脸盆上面刻着这些格言,提醒自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天天要进步。怎幺进步?用曾子的这三桩事情天天反省改过。曾子能做到,我们为什幺不能做到?曾子天性并不是很聪明的,孔老夫子曾经说过,“参也鲁”,这个鲁是鲁莽那个鲁。说曾参,曾子,这个人比较笨拙,就比较愚钝,天性并不聪明。但是勤能补拙,所谓“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别人一次能够做到的,我做一百次,总能做到。譬如说背书,人家过目就能够成诵,我要背一百遍才能背下来。没关系,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你努力,也一样能够达到同样的水准。人家十次能背下了的,我一千次总能背下来吧?下这个钝功夫。曾子他就是这样下钝功夫,老老实实,真诚的来治学,来求学,所以他能得孔夫子的真传。
《论语》里面讲的,夫子之道,是由曾子一以贯之,他得到了真传。夫子这个道是什幺?就是忠信之道。后面《论语》有讲到,夫子之道一以贯之,就是忠信。你看曾子他这里每天反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忠信。他天天干,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十年三千六百五十天,他一辈子干,就算三十年,也超过一万日。所以他能够得到夫子的忠信大道。
曾子反省的三桩事,第一个讲忠,第二个讲信,第三是传习。这三个是有顺序的,不能颠倒。忠信是传习之本,没有忠信了,怎幺可能真正把老师所传授的教诲去落实、去实践?因此老师所传的是什幺?忠信的大道。我们学生学什幺?学忠信的大道。夫子之道,忠信而已。从这里我们就体会,曾子他的实学到底是什幺。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7 19:42:25 | 只看该作者
 孝悌忠信 中国精神

这个《论语·学而》篇,你看第二章讲到的孝悌,这里讲忠信,孝悌忠信,八德前面四科,四个德目,这就是中国精神。现在我们国家要提倡复兴中华文化,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到底是什幺?古圣先贤用最简单的话就概括了,孝悌忠信。这是中国五千年道统的精华结晶。孟子说得好,“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曾子传承夫子之道,夫子之道,忠信而已矣。夫子也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他述而不作。他总结,他所传承,还是古圣先贤之道。有了孝悌的精神,这个家庭就能和睦,社会就能和谐。有了忠信的大道,这个民族就能振兴,国家就能够强盛。
我们看到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凡是一个朝代,这个国君到臣子们,他如果不讲求孝悌忠信,那必定是有亡国之难。有孝悌之心的国君,他必定是爱民的,就像尧、像舜这种圣王,也不外乎就是把孝悌的存心扩展对一切民众,都像孝敬自己父母一样。没有了孝悌,他自然就会没有把民众放在心上,所谓“亲亲而后仁民”。对自己父母都不能够孝敬的,怎幺能够会仁民爱物?
在唐朝,唐玄宗在他年轻的时候是励精图治,把这个朝廷管理得很好,天下大治,当时所谓的“开元之治”。可是这个社会安定了,经济繁荣了,他就忘记了孝悌忠信的精神,开始追求自己的享受,把自己的儿媳杨贵妃娶为自己的贵妃,杨玉环娶为贵妃,这就乱了人伦。“从此君王不早朝”,不理朝政了,沉湎于酒色当中,后来引发了安史之乱,安禄山举兵造反,叛乱。这个唐玄宗被迫逃离长安,整个唐朝大唐江山一半以上都落到了安禄山手里,安禄山在洛阳称帝。
安禄山他叛乱,当然这个也是一个不孝不忠之人。唐玄宗曾经对他有很多的奖励的,很信赖他的,没想到他竟然叛乱。你看这是前面讲的,“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那反之,好作乱必定会犯上,好犯上必定是不孝不悌,不孝不忠。那幺他的下场呢?没过多久他的儿子安庆绪就把他父亲给杀了,把安禄山杀了,自己称帝。你看自己不忠,他儿子就不孝。他犯上作乱,儿子也犯上作乱,有其父必有其子,这是报应,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太明显了。
结果后来安禄山的一个副将叫史思明,又把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给杀了,自己又称皇帝。所以安史之乱一个是安禄山,一个是史思明,两个人造的,都是好犯上作乱之人,不忠不信之人。结果史思明的下场跟安禄山一样,也是被他的儿子史朝义给杀死。史朝义为了得到这个皇帝的位子,他杀了他父亲,自己称帝。你看又是一报还一报。当然这史朝义他也没好下场,他称帝才两年,结果就兵败了。唐朝郭子仪带兵平定了这个叛乱,所以史朝义称帝两年,最后落得个上吊自杀的下场。安史之乱前后八年时间就被平息了。
你看看安禄山、史思明两对父子这个下场,证明了是什幺?不讲求孝悌忠信之人,叫天怒人怨,现报都不得好死。而玄宗皇帝李隆基对这个安史之乱也要负责任的,他自己忘记了仁民爱物。他自己还注了《孝经》,把《孝经》里讲的这个大道理都给忘记了,所以落得这样的下场,几乎亡国。
所以我们希望国家强盛,社会和谐还是要大力的提倡弘扬孝悌忠信的精神。这种精神经历了五千年历史的考验,证明它是真理。有人说中国,二十一世纪天下是中国的天下。这个中国,我们去思惟,在古代称霸天下时期很多,而每次称霸天下的时候,都是孝悌忠信这种中国精神发扬光大的时候。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去侵略外国人,至少汉族统治的时候没有侵略外国。那它用什幺来称霸?是用它的德行,以德服天下。它讲的和,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为什幺爱好和平?因为它讲求孝悌忠信。所以我们现在希望能够构建和谐社会,共建和谐世界,没有别的,还是要回归孝悌忠信的道统。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7 19:48:56 | 只看该作者
 大道存心 忠体信用

曾子他就是在忠、信和传习三事上着力用功,一生不改,他也成圣人了。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曾子那样做到的。这三桩事实际上是一桩事,都是修身。《大学》里讲到的,“以修身为本”。这个本具体要怎幺落实?曾子这三事就是我们的落实。
忠信是讲存心,存心里头你看忠,心上用中,中道。怎幺才能做到中?无私才能叫中,有私就没有中了。有私是分彼此了,有人我二相。所以真正要做到中,放下私心,大公无私,放下我相人相,这才能做到中。那我们的言就有信了,信和中其实也是一体的。中是体,相上讲是信。
传要去习,老师传授的我们一定要去实践,这最重要的,首先我们要对于老师有信心,信赖老师。老师是不是圣人这没有关系,但是我们要相信老师所说的教诲是圣人的教诲。这个是我们学道第一要建立的信心。当然选择老师很重要,首先要选择一个真正的好老师,那我们才不会跟错老师。选择老师是听其言、观其行,看看他所做的是不是跟他所说的一致。你要是不一致,相反的,这就不是真正的善知识了,不是真正的善师。一旦选择定了,就一心一意跟老师学,不折不扣的把老师的教诲去落实,依教奉行,老实听话,绝不可以打折扣。打折扣那是自己毁掉自己的这个成圣成贤的机会了。
那我们问了,为什幺学生会不相信老师?对老师所传的教诲、圣贤之道,不能够依教奉行,这个信心为什幺会失掉?关键是在于见到老师的过,看到老师过失,把老师的过失放在心上,看不起老师,甚至觉得老师还不如我,轻慢老师,当然他也就没有办法去认认真真落实老师的教诲,所以传不能习。
曾子之所以能成为孔子的传人,可贵之处就是老师所传不折不扣的去习、去实践、去落实。在他心目中,老师是圣人。孔子有没有过失?有。《论语》里面有记载,孔子有一次也犯过失。但是孔子难得的是,别人一提醒他,他马上欢喜接受,改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能改过,这过失就没了。把所有过失都改了,你就是圣人了,那是老师的事情。但是当学生的,即使是老师犯过了,不能把老师的过失放在心上,这叫师资道合了。我看我的恩师,真的是圣人,即使是有过失的时候也是示现教诲我们,哪里有真的过失?
实在讲境由心造,外面的一切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人事环境,外面的一切人事物,都是心造的。你有这个心念,就感应这样的人事物。你要是见到别人是圣人,你是以圣心看人,那你也是圣人了。你看别人是小人,你是以小人之心,以小人之心看君子,君子都成为小人了。这是所谓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把君子看成小人了。这个是什幺?把自己的心给污染了,把别人的过失装在心里。别人是不是真有过失还未可知,可能他是示现的,可能他是不得已要选择这幺做,我们不知道来龙去脉这个背景,我们把他的这个过失以为是真的过失,这是自己污染了自己心性。如果看老师也是这样,那真的是自甘堕落,自绝于师门之外,那怎幺能成就?所以,学道最重要的是绝不能够看老师过失,不把老师过失放在心上。真正做弟子,是把老师看作圣人,那恭喜你,你有圣人在教导你。你把老师看成一般凡人,那是凡人在教导你。你看你所得到的利益不一样。所以你看看,曾子这句话讲的,忠、信、传习。换句话说,把别人都看成圣人,这个忠信就做到了圆满,你就得到大道了,圣贤之道你就圆满了。
你看《大学》里讲的,“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君子大道是什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你能够恢复本性的明德,你成圣人了。怎幺得到?“忠信以得之”。有人、我二相,不忠,心就不忠了。见别人有过,这就不信了。信什幺?信人人本来是圣人,本具明德。你见他的过失,那你就不信了,不信他是圣人了,你只信他是凡夫。见老师过,当然就不能传而习了。
老师所传的,还是忠信的大道,我们接受老师的教诲,不能够真正落实,这是什幺?骄慢,“必骄泰以失之”,这个大道就失掉了。你看这自己作践自己,这叫做自暴自弃。《弟子规》讲,“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你自暴自弃,自己把自己推到了圣贤门外了。
所以你看曾子的忠信之道,一以贯之,贯穿了整个圣贤的大道。体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够真正做真实切近的功夫。从哪里做起?从不看别人过失学起。“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是古大德的教诲。真正修道之人,不会看世间人的过失。换句话讲,见世间人过失,这就不是真修道人了,忠信都失掉。所以,离大道就远了。所以我们天天反省、忏悔、改过,要在这上面用功。这是曾子一生成就的关键。
好,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的《论语》只学到了首篇第四章,明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7 19:49:27 | 只看该作者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治理大国 而有五事

这章是讲治国之道。孔子告诉我们,治理大国,这个“千乘之国”,“乘”是兵车,一个诸侯国有一千辆兵车这是属于大国,这是讲治大国的方法。这个方法主要有五个关键点。
第一是“敬事”,事就是国事,敬就是恭敬、谨慎的意思。处理国事要恭敬、要谨慎,这是“敬事”。前面说的“道千乘之国”这个“道”,不念道,是念第三声导,是治理的意思。治理一个大国,第一重要的就是恭敬谨慎。其实治家和治国都是要恭敬,有恭敬和谨慎才不会有过失,才不会犯大错误。
第二个是“信”,信是诚信。治国者,这是讲到国家的领导人,除了对国事要恭敬、谨慎以外,对人民要诚信,使老百姓对领导人、对政府有信心。你看这个真的是治国的根本,假如民众对政府没有信心,那这个国家就危在旦夕。孔子曾经说过,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足食”就是粮食充足;“足兵”那就是国防,国家机器要强大,防御能力强;“民信之矣”就是人民百姓要对国家政府有信心。那这三个比起来,信比兵和食更重要。孔子说国家可以没有国家机器,没有兵没问题;可以没有食,老百姓可能吃都吃不上,还可能维持得下去的;但是如果没有了对国家、对政府的信心,那这个国家也就要灭亡。民无信则不立,所以信是立国之根本。那么民众何以对政府有信心?必须政府领导人他要“敬事”,他才不会有过失,才能够使老百姓有信心。因此这个是要反求诸己,自己能够修身、敬事,自然别人就对我们有信心。
第三讲“节用”。节用就是节约,对财物的节约。一个国家政府,它的收入来自于百姓的税收,财物是来自于民间,假如政府领导人花费太大,这就会给人民百姓造成很大的负担。你看清朝为什么会亡国?这跟慈禧太后有直接关系。慈禧太后把建北洋舰队的军费挪来用,做为建圆明园的费用。为了自己的享受,浪费奢侈,给人民百姓增加了很大的负担,而且又使国防的力量削弱,所以才遭到八国联军入侵的屈辱。《大学》里面讲,“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这是讲治国之道。“生之者众”是生产得多;“食之者寡”是消费得少;“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就是生产出来的东西,我们效率很高,快速,但是花费用度方面缓慢,这样财富就能够保持充足了。这是生财的一个要诀。所以“节用”很重要,一国如是,其实一个企业不也如是吗?
底下说“爱人”,这是第四个。“爱人”就是爱民,在上位的人知民之疾苦,爱护老百姓,将老百姓看作自己的儿女一样的爱护关怀。所以做官的,古时候称父母官。这父母官什么意思?做民之父母。人民百姓需要什么,爱好什么,你就能够满足他们。对老百姓不利的,你帮助去除掉。《大学》里讲到的,“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这就是民之父母。所以做领导要有爱心,爱民如子。
最后第五个是“使民以时”。“使民”就是使人民去工作。士农工商,其中农工商都是在生产和流通货物的。在古时候是农耕社会为主,农业占主导地位,一年四季的季节就非常重要,要按照时节领导人民去从事生产。不能够不按照季节,那是违天时而作,是很难丰收的。我们现在来讲,这就是在看着这个季节,还有经济的周期,看时运、时节因缘,做适当的调控。经济的调控,能使事半而功倍。
那么这五条,一个是“敬事”,一个是“信”,一个是“节用”,一个是“爱人”,还有是“使民以时”,这是治国之大道。其中敬事而信就是讲到的信,节用就能够足食,爱人、使民以时就能足兵。所以孔子说的“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详细来说就是这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是治国之道,它是治国的根本。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