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飞的猫 发表于 2006-12-27 19:34:38

<p><strong>其实大家不妨读读《资治通鉴》,司马光的观点很有道理,在创业阶段需要以才为主,在守业阶段需要德为主。</strong></p><p></p><p>  说得好。其实国家管理与企业管理,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妈生的。只是有小巫与大巫之别,量的积累导致质的变化。</p><p></p><p>  为什么创业阶段(弱势),需要以才为主呢?因为其生存压力大,市场竞争激烈……;为什么守业阶段(强势)需要以德为主呢?因为需要具有相同价值观的人一起来维护企业在市场上的统治地位,生存压力、市场竞争不再是他们昔日忧心重重的事了。因其是领域内的强者,企业内人才济济乃是理之所至,所以对于才能并不是很渴求,他们反而可以对有相同价值观、可塑性强的下属授之以渔(培养其卓越的才能),比小企业愿意更大的代价来培养之、锻炼之。</p><p>  …………</p><p>  法国统帅拿破仑说过一句名言:“不会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的人,通向成功的道路是遥远的”。《读兵书法》有云:“读兵书,要将古来名将行过事迹体贴分晓,何人用此而胜,何人不用此而败,每事如此校量,方有得……”。</p><div>  全球所有国家,都曾在自我发展之路上犯过不少错误,付出了不少代价与时间。对此,人们要求自己不断的吸取经验教训,对自己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进行反省和总结,把模模糊糊的感性认识提炼出来,上升到理性认识(即理论高度),并提出以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来培训、发现人才,使国家可持续发展之路更加光明、深得人心。</div><div>  飞猫浅以为: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家庭、企业和国家运营,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只是各自的解说词不同罢了。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确定“党的政治路线与方针”,用企业管理的话说就是确定大家的“文化价值观与发展战略观”。用家庭的话来说就是“居家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手挽手地走路,一起过河,一起爬坡,一起摔倒了再爬起来,心与心相印,情与情相融,一直到老。”</div><div></div><div>  而它们的优越性、先进性、普遍适应性的主要表现在哪里呢?在于能否领导一群原本并无联系的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能否有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朝着一个共同看重的目标不屈不挠的挺进。这是衡量发展观理论是否科学的大原则。因为大家朝着一个共同看重的目标挺进,你就不需要化更多的时间来宣传和鼓动他们,他们会自动和你一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活力。遇到困难时,他们也将快速做出反应而不是选择退却和分心,以及出现不必要的政治矛盾。而平庸的人来实现宏伟的蓝图,只可以产生平庸的结果,即使你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也将不会取得卓越的成就。</div><div>  但社会现实常常告诉人们:每一个人的科学发展观都不尽相同,具有较大的、较多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也因此产生了许多令人头痛、到处一把抓的管理混乱问题。例如:你的企业某某人很有才能、权位很高,但却和你不是一条心,也就是使劲的方向不同、甚至相反,那么他的力量越大、权位越高、才能越大,则祸害越大,乃至冲减企业组织力量的正数出现负数,使企业最后落入崩溃瓦解的可悲结局。<br/>  例如:中国古代名相李斯有“官仓硕鼠”的唯物发展观。中兴名臣曾国藩有“人生之成败,皆关系朋友之贤否,须择志趣远大者”的唯人发展观。他们的发展观肯定与当时统治阶级的发展观有较大的差异性、不平衡性,同时他们的发展观也是因为一定的发展环境而生。而在当今企业组织里,这样的现象更是数不胜数,不用飞猫多加阐述。</div><div>  ■ 在企业里,共同价值观与发展战略观有差异性、不平衡性的人数越多,在组织中权位影响力所占的成份越多,能力越强,则企业内部政治斗争、衰败崩溃的机率越大,寿命越短;反之,共同价值观和发展战略观相同的人越多,在组织中权位影响力所占的比例越高,能力越强,则企业内部精诚团结、成功富强的机率越大,寿命越长。这是一条用无数人的教训与智慧提炼出来的科学真理,这也是国家、跨国企业为什么注重人员培训教育、注重人才品质潜力的原因所在。<br/>  正如《黄石公三略》中的一句话:“与众同好,则靡不成;与众同恶,则靡不倾”。昔纣王竭天下之财,武王散之;秦刑天下之民,高祖宽之。就是这个科学道理的真实写照。</div><div></div><div>  …………</div><div></div><div>  在今天,日本人已成为众所周知、一个倡导“大和魂”、“武士道”精神、十分注重团结的民族。据日本《日经实业》的调查显示,日本企业平均寿命为30年。而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9年。倘若这一数字可信,则我国企业的平均寿命远逊日本。对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科学结论:团结创造财富!自私毁灭财富!<div>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这种有趣的普遍现象:许多科学的理论并不能使大多数人在发展的具体问题上和行动价值取向上,达成共同的一致性。当人们需要在纷乱复杂、瞬息万变的环境中预测、洞察和处理问题时,任何理论化的东西都是只能启发思维、加宽思路,却不足以此而应万变,恰如人们所说“法不能尽战之巧,谱不能尽奕之妙”,科学的真理,它往往随着时间、环境、人与事的变化而变化,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方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不是囫囵吞枣、刻舟求剑。鞋子只有穿在自己的脚上,才知合不合适。一定的科学发展观总是因为一定的发展环境而生。</div></div><p>  …………</p><p>  中国政府从1950年到1976年的计划经济,与1978年至今实行的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就像企业的授权与集权管理一样,授权与集权,永远都是呈一种螺旋式的矛盾两极方向发展。没有永远的授权统治,也没有永远的集权统治。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中国王朝更替的历史中窥其一斑。例如在乱世之中崇尚任人唯能的曹操,谋臣如雨勇将如云,建立起当时最大的势力——魏国;而晋家王朝创始人——司马懿,吸取了曹操任人唯能而不唯亲的经验教训,为后世的守业制定了任人唯亲的发展战略。</p><p>  管理之道,没有放置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因为一定的管理模式,总是因一定的经营环境而生,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正因为每个人对管理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才会产生不同的管理行为和结果。鞋子也只有穿在自己的脚上,才知合不合适。管理,从自己开始,从尊重人开始,从模仿开始,从常识开始,从反复开始……,它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纪律。</p><p>  正如易经的阴阳,一阴一阳谓之道,两者不可或缺,不可偏废。因人、因势、因地、因时而变矣。</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7 19:54:08编辑过]

于加朋 发表于 2006-12-27 19:41:18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菲歌</i>在2006-12-27 17:58:09的发言:</b><br/><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face="幼圆" color="#000000" size="4">关于才能与道德.于兄有以下结论:</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face="幼圆" size="4"><font color="#000000" size="5">在这个世界上,比缺德更严重的是缺才。</font></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face="幼圆" color="#d5912b" size="4">我的疑惑是:如果于兄碰到吕布这样的人才,你敢用吗?“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啊!为何曹阿瞒毫不犹豫就把他给斩了?看看用他的人就知道下场了嘛!</font></p></div><p>&nbsp;&nbsp;&nbsp;&nbsp;&nbsp;只要对我有用,为何不用?</p><p>&nbsp;&nbsp;&nbsp;&nbsp; 用人才,既有收益,又有风险,如果认定收益大于风险,当然要用!</p><p>&nbsp;&nbsp;&nbsp; 吕布也许真的属于“缺德”之辈,但曹操杀吕布,关键原因并非出于吕布缺德这一点。</p><p>&nbsp;&nbsp;&nbsp; 如果曹杀吕是嫌其无德的话,那杀之前为何还因吕的一番表忠心而迟疑,以至于还咨询刘备的意见?</p><p>&nbsp;&nbsp;&nbsp;&nbsp; 曹操杀吕布,是经过一番权衡的,感觉风险太大:</p><p>&nbsp;&nbsp;&nbsp;&nbsp; 1、吕此人反复无常,跟丁原杀丁原,跟懂卓杀懂卓,跟刘备害刘备。如果使用吕布,将使操曹付出难以想象的防范成本。</p><p>&nbsp;&nbsp;&nbsp;&nbsp;&nbsp;2、吕布杀懂卓,这本身为吕布赢得了不可忽视的正面社会影响力。而操曹只看中了吕的武艺可以为操所用,而吕的这种正面社会影响力却成为曹的麻烦。</p><p>&nbsp;&nbsp;&nbsp;&nbsp; 3、杀掉吕,也等于给刘备吃了定心丸。</p><p>&nbsp;&nbsp;&nbsp;&nbsp; 当然,杀了吕,操就可以对外宣布是因为吕的道德败坏,忽悠大众而已嘛!&nbsp;&nbsp;&nbs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7 19:42:30编辑过]

于加朋 发表于 2006-12-27 19:45:57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ocq1208</i>在2006-12-27 18:02:37的发言:</b><br/><p></p><p><font color="#0000ff">“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者来说:宁可用有德无才之人,也不愿用无德有才之人。”</font><font color="#000000">这也不一定,如果把三国的曹操视为一个企业领导者,那他下面的四大谋士可能有几个就不被重用了."唯才是举"好像就是曹操说的吧.</font></p><p>企业都是逐利的,(最好在合法的前提下),如果有德无才之人对企业一点贡献都没有,要之而用?解决失业问题吗?如果少德有才之人,在可控制的前提下(即于老师讲的制度或法律约束)使用发挥有利于企业的能力,为何不用?</p><br/></div><p></p><p>&nbsp;&nbsp;&nbsp;&nbsp; 说的真好。</p>

于加朋 发表于 2006-12-27 19:52:28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菲歌</i>在2006-12-27 17:58:09的发言:</b><br/><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face="幼圆" color="#d5912b" size="4">我的疑惑是:道德是用来谴责别人的吗?道德一直都是用来约束行为的,法律用来惩罚犯罪而道德是用来预防犯罪的。</font></p></div><p>&nbsp;&nbsp;&nbsp;&nbsp; 法律是可以惩罚犯罪,但法律的真正价值恰恰在于预防犯罪。人们不去抢银行,不是道德上不想,而是不敢,因为抢银行的成本太高,搞不好被抓到还可能把命赔进去!&nbsp; </p>

jsabby 发表于 2006-12-27 19:59:21

<p>看到这个论题,首先想到的是小时候学校教导我们的,要做到“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其实,于老师这个论题抛的很是时候(当败德行为屡见不鲜,我们深感沉重时),虽然不是一个很好的论题,因为于老师给自己留了太多的后路(如才比德重要,但不是倡导缺德的言论)。</p><p>还是需要解读命题:<u>商业社会中我们需要德才兼备?</u></p><p>首先,商业社会是不是特指目前这个准市场经济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特殊性何在?这个时代的核心价值观或者说主流价值观是什么?难道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还是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昧着良心挣黑心钱”、“多宝鱼事件”、“先发展,后治污?”等。我想应该不是的。这个时代特别是近年来关于“和谐”的追求其实远远大于“发展”的呼声,年度经济工作计划中关于“又好又快”的论调同样说明了这个道理。需要转变观念,转变思维方式了。</p><p>其次,需要明确“我们”是谁?也就是对象。小可以说是我们每个人,大则可以扩展到企业、政府等组织单位。对于我们每个自然人来说,德与才孰重要,首先需要明确衡量标准是什么?是每个人自己来评价和把握,还是有着统一的可以作为标准的规则制度?那么又如何去衡量一个人的德与才在一定的时点、空间下,她的德比才重了500克,还是少了一公斤?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实我们谈的更多的是企业的商业道德与其收入利润之间孰重孰轻的问题。一个层面上,如果因为不注重商业道德损害了社会、损害了消费者,有国家相关部门根据制度规章去对其进行惩罚;另一个层面,消费者会对其进行惩罚;最终受到惩罚的是企业自身。所以,商业道德的遵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也是底线。</p><p>最后,简要总结一下,个人以为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德才兼备。当然,无论德、才都有需要进一步界定和阐释的必要。</p>

于加朋 发表于 2006-12-27 20:02:27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gzfrank</i>在2006-12-27 18:50:55的发言:</b><br/><p><br/>&nbsp;&nbsp;&nbsp;在企业如果“德”有问题,他“才”越强,对企业的负面影响的风险会越大。<br/>&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至于人性与道德,有时间再讨论。(对不起,我还没有拜读全文) </p><br/></div><p></p><p>&nbsp;&nbsp;&nbsp;&nbsp; </p><p>&nbsp;&nbsp;&nbsp; 难怪你会有这种论调,原来你还没有看完我的全文啊,还是去看完吧,希望看完后再见到你分享的新观点。</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7 20:04:14编辑过]

女武神 发表于 2006-12-27 20:04:19

<p>大家先弄清楚我们探讨的这个问题的平台!</p><p>前提是商业社会,这里我们探讨的德显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道德,而是商业伦理。我个人的感受是,一个才能不足的人可能被老板开掉后继续找下一份工作,或者提升自己的能力,或者找一份对能力要求不是那么高的工作。</p><p>而一旦在商业道德上犯了错,无论他的能力有多强,都要在整个行业中被列入黑名单,再没有机会!</p><p>你说才与德哪个更重要?</p><p>所以说,这个问题的探讨没有太多实际意义。如果一定要讲,就要限制范围,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公司与企业,情况都不一样,无法笼统说哪个更好!</p><p></p>

于加朋 发表于 2006-12-27 20:17:18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女武神</i>在2006-12-27 20:04:19的发言:</b><br/><p>而一旦在商业道德上犯了错,无论他的能力有多强,都要在整个行业中被列入黑名单,再没有机会!</p><p>你说才与德哪个更重要?</p><p>所以说,这个问题的探讨没有太多实际意义。如果一定要讲,就要限制范围,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公司与企业,情况都不一样,无法笼统说哪个更好!</p><p></p></div><p>&nbsp;&nbsp;&nbsp; </p><p>&nbsp;&nbsp;&nbsp;&nbsp; 估计你还没看过我的全文,没关系,回头去看看。</p><p>&nbsp;&nbsp;&nbsp;&nbsp; 的确,在你所说的在“商业道德”上犯了错,似乎“都要在整个行业中被列入黑名单,再没有机会!”——这只是你的想象,在我们这个商业社会里,对于“商业道德”的惩罚还远未达到你所说的那么理想化。</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所谓“商业道德”遵守得如何,关键要看“道德”的成本高还是“缺德”的成本高,如果“道德”的成本高的话,那就只能让“缺德”泛滥。 </p><p>&nbsp;&nbsp;&nbsp;&nbsp;&nbsp; 如何才能让“缺德”成本高呢?那就需要建立一整套合理的监控体系,让“缺德”难有可乘之机!</p>

于加朋 发表于 2006-12-27 20:21:11

<p>接楼上,再拿企业排放污染物来说。</p><p>显然,故意超标排放污染物是“缺德”、是违法行为,可是为什么制止不了呢?</p><p>关键在于这些企业在污染物排放方面,其违法成本远远低于其守法成本,还是回到制度上去了。</p><p>在高成本与低成本间,当然选择低成本,说这是道德,不如说这是人性。</p>

会飞的猫 发表于 2006-12-27 20:25:29

<p>飞猫认同于兄对于道德的批判。对于才能的定义,我们大家的定义应该大同小异,但对于德的定义,飞猫认为倒是一件很值得讨论的事。不少中国人对德的定义,是一种混洧不清,模拟两可,不分是非的德。<font face="宋体" size="3">是一种人格信任而非制度信任,君臣恩义、父子孝义、朋友侠义,都大于社会的规则正义。“德”所遵循的是基于熟人之间的“私德”,而非基于社会规则制度的“公德”,这是一种人格、亲情、熟人之间“投桃报李、你来我往”的中国式的德,它不但不支撑现代商业市场公平公开的信用规则,相反,备受赞赏的“代君受过、替父隐恶、为友杀人”的传统诚信道义,体现在商业竞争中,就成为了鼓励破坏市场公平公开信用规则的行为。因此,真实的中国传统商业竞争史,并不是一部“诚信竞争史”,而是一部“权谋竞争史”。也难怪外国人批评中国最缺乏的是诚信和社会责任感!</font></p><p>请于兄参阅飞猫转贴的文章:</p><p>被人们深度误解的“诚信为本”:<a href="http://www.21manager.com/dispbbs.asp?n=147,98253,0,0,0,,0,0">http://www.21manager.com/dispbbs.asp?n=147,98253,0,0,0,,0,0</a></p><p></p><p>中国加入WTO以后,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人才,最缺乏的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用体系和运营机制。信用体系,于人、于家、于企、于国都有很大的益处。它是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br/><br/>天下之乱,在于吏治不修;<br/>吏治不修,在于人才不出;<br/>人才不出,在于人心不正;<br/>人心不正,在于学术不讲;<br/>学术不讲,在于诚信之道不立也!</p><p></p><p>在信用体系基础之上,必然是才为先,德为后;在没有信用体系的环境里,大企业更喜欢德为先,才为后。</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7 20:29:32编辑过]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查看完整版本: [焦点话题(第1期)深度讨论]商业社会中我们需要德才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