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貘 发表于 2004-8-31 16:44:47

15.阿基米德的杠杆是什么?
俗话说衣食住行,可见有一所好的房子,好的居住环境对于一个家庭,一个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在竞争当中,光有实力还是不够的,如果实力没有一个能受它控制的环境,对它进行补给,保护,那么这个实力可以说在竞争中就失去了支点,因而就不能完成它的竞争使命。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举起来。”基地就是在竞争当中使用实力的支点。那么基地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我们知道在任何竞争里面,实力必须有一个生存,生长的条件。这个条件实际上是被它所控制和改造过的环境。此环境可与实力进行物质交换,使其完成本身的新陈代谢,进而逐渐成长起来。打个比方,在革命战争年代,如果红军没有根据地,就会失去兵源,财源和後勤供给,也就不可能生存并壮大。因此红军只有依靠根据地才能站得住脚。发展到抗日战争时期,这一点就更加重要了。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曾经这样提过,“游击战争的根据地是什么呢?它是游击战争赖以执行自己的战略任务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之目的的战略基地。没有这种战略基地,一切战略任务的执行和战争目的的实现就失掉了依托。”因此我们知道,在竞争当中实力首先必须控制和改造一个环境,使得这部分环境能成为实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提供良好的生存和生长条件。这是第一个方面。另外,当实力在竞争中受到对手强大打击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个退却的地方。如果有一个地方的环境经过良好的改造和加工,可使实力依其防守,保存自己。那么一旦有难,它就可以退守自保。基地的另一个作用是,当实力需要向对手出击的时候,作为其後方向它源源不断地提供资源和补给,保障实力在进攻当中取胜。由此可见,基地是一个经过改造并受实力控制的环境。在这种环境里,竞争一方的实力可得到生存,生存的条件,获得优于其它环境下的保护和自卫条件。依托这个环境,实力可向外突击去击败对手,而完成竞争的使命。
要进一步了解基地,首先应明确基地本身是一种环境。而且是一种经过竞争一方改造,控制,建设,有利于自身生存发展的环境。其次应了解基地的功能。根据定义可知基地具有如下功能:
第一,为实力提供生存,生长的良好条件。比如说一个人,不管他投入什么样的竞争,如果在一天的劳累之後,回到家里遇上了家庭纠纷或家里经济拮据,那么他一定不能获得很好的休息。筋疲力尽地回来,第二天又筋疲力尽地回去,这样是不能把工作做好的。又如,一个公司的办公室,周围噪音很大,人来人往,繁杂琐事很多,而总经理选择这个办公室为他主要的办公场所,那他一定不能平心静气地构思公司长远的发展大计。也不能很好地制定其经营管理的重大决策。另外在这种环境中工作,还易使人感觉疲劳,损害健康。由此可见,基地的第一个功能是为实力提供良好的生长和生存条件。另外,实力在这种环境中,还必须获得新陈代谢所需的各种物质。例如,一支军队,它需要能提供一切後勤资源的基地。包括提供士兵的衣食住行到武器装备,以及武器装备的保养和维修条件。如果没有这些,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就不能得到保障,更加谈不上提高。所以我国现行国防政策的改变也就是要为我们的军队提供一个良好的基地,使其能在一个富强的国家里得到足够的经济资源,在反侵略战争中能够以更小的代价获得更大的胜利。

紫貘 发表于 2004-8-31 16:45:06

基地的第二个功能是为实力提供一个良好的保护。一个竞争者在竞争中要想可靠地保护自己的实力,首先自己本身要强大,但仅此还不够,在一些竞争场合中,对手可能具有更强的实力,所以自己这一方就必须借助一些环境的帮助来弥补实力上的不足,使其达到某种平衡,进而有效地保护自己。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论述了几种抗日跟据地的情况,他说:“山地建立根据地之有利是人人明白的。”上述的有利主要是指地理条件的有利。他又说:“地理条件的问题在说几种根据地时,已经指出了三种不同的情形,这里只说主要的要求及地区的广大处在四面或三面被敌包围的中间,要建立长期支持的根据地,山地当然是最好的条件,但主要是需有游击队可以回旋的余地,及广大地区。有了广大地区这一条件,就是在平原也是能发展及支持游击战争的,河湖港汊更不用说。这个条件已因中国领土广大和敌人兵力不足,一般地提供于中国的游击战争了。从游击战争的可能性说来,它是一个重要的甚至是第一重要的条件;在小国如比利时等,因没有这个条件,游击战争的可能性就很小,甚至没有。但在中国这不是什么待争取的条件和待解决的问题,而是自然具备只待人去利用的东西。”也就是说,在军事上选择基地时,一定要选择地势险要的地点,便于防守。这样一旦遇到强大对手进攻时,可以依托地势进行抵抗,使自己的实力得以保存。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弱者可以凭借社会的法律环境来有效地保护自己,任何强者都不能为所欲为地欺压弱者。武侠小说里的那种靠武艺高强横行天下的事是现代社会所不能容忍的,行侠仗义也不行,因为社会只能容忍一个侠士存在,这就是社会的司法系统。
基地的第三个功能是:为进攻提供良好的后勤支援。在很多类型的竞争当中,实力往往要依托自己的战略基地向外发动进攻以便击败对手夺得竞争的标的物,在这种情况下基地要为竞争提供最好的资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决定双方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盟国方面具有良好的基地。例如美国一国的生产可以超过轴心国—德,日,意三国生产的总和。因此,轴心国的战败就成为不可避免。
我们伟大祖国作为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当中与其他民族进行社会竞争的战略基地,在满足实力的生长条件方面,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说是举世无双的。俄罗斯和加拿大的国土面积比我们大,但是好用的比我们的少。美国好用的国土面积,尤其是耕地不比中国少,但是没有中国的多样性和悠久的历史。印度是唯一可以和中国比美的国家,但是毕竟国土面积小了一些,民族、宗教纠纷多了一些。在目前,我们低下的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情况下,我们的耕地面积相对不足,其他资源也略显得贫乏。不过我们不要忘记,这是在养育了12亿多儿女的情况下,祖国母亲才刚刚感到有点儿力不从心。不过,俄罗斯就在我们身边,那一大片广阔的国土正好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的投资场所和贸易对象。古代我们的祖先曾经占领过这片土地,不过现代社会,经过贸易可以更好地利用别国的资源为自己的人民幸福服务,而且没有必要闹得大家世世代代没有朋友做。
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人们往往以为美国面临两个大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只有美国人打别人,别人从来打不着美国人。其实美国的军事地理条件远远不如中国,到现在为止没有人找他们麻烦,这是他们运气好兼历史短的缘故。如果我们知道美国的先人为什么在拿破仑战争的时代要发动对加拿大的远征就知道了,他们担心英国从加拿大入侵美国。这种担心一直持续到20世纪英国衰落到不足以对美国构成威胁时才结束。19世纪末,马汉在提出“海权论”的时候,还曾经设计过对英国的海上战争战略呢。中国则不同,在西南方向的陆地上,耸立着高高的青藏高原和险峻的横断山脉,在5,000年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人能够从哪个方向来找中国人的麻烦;在西方,有高大的雪山和荒漠,当中的夹缝中只有几条崎岖艰难的丝绸之路蜿蜒延伸过来,一路上经历重重险关要塞,历史上也没有大规模入侵的先例;北方与兄弟民族的兄弟阋墙是中国内地汉族所受到的主要威胁,但是由于当中隔着广阔的戈壁滩,燕山山脉、阴山山脉等重要屏障,加上万里长城的建造,少数民族在几千年里成功入主中原的例子还是很少的;东边是大海,中国的大海和西方的地中海不同,是风高浪急的天然屏障,在17世纪以前,不要说西方人,就连日本这个一衣带水的邻邦,也很难从海上入侵中国。我们反过来看,鉴真和尚穷毕生精力东渡日本,屡次失败,元朝水师远征日本,两次遇到风暴,终于失败,可见这大海的威力。因此,中国古代一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海军,只有在内河作战的“水师”。当然,到了近代,航海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大海在国防上的作用削弱,中国的水师开始转变成海军。设想一下,如果从日本延伸出来的琉球群岛是一条半岛,好像墨西哥的加利福尼亚半岛,或者马来亚半岛一样,把太平洋的风暴浪潮挡住,东海和黄海就会变成地中海一样。一方面,我们东亚各国各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就很频繁,另一方面,从海上入侵中国的事情可能很早就会经常发生。地中海周围的文明古国多数都受到来自海上的入侵:埃及曾经在“海上民族”的长期攻击下受到严重破坏,古代的以色列人也受到海上敌人的袭扰,著名的马拉松战役,是古代的东方人在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入侵西方,是从海上进攻的,后来希腊人报复波斯,派海军攻打埃及失败……同样的思路也可以延伸到南海:假如从马来西亚经过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直到台湾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大陆或者半岛,也会形成地中海的条件。不会有那么多台风登陆中国东南沿海,但是可能会有很多来自海上的军事入侵和贸易活动。

紫貘 发表于 2004-8-31 16:45:18

从进可以攻的角度看,中国的山河险固同样不利于中国人的对外征伐。中国是古代人类社会最文明发达的国家,也是最富有进取精神的国家。中国古代的对外扩张到了今天的边境之后,大概有两个方向:
以农耕民族汉族为主的扩张方向,主要是向中亚地区,在唐朝的时候达到了顶峰,最远包括了现在的中亚5国和伊朗、阿富汗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建立和维持商业交通。所谓西域都护府的机构和内地的郡县制是不一样的,类似于盟主的形式。中央政府派驻少量军队沿途保护商旅,并且在当地政府提出要求的时候,派兵协助反抗侵略和维持地方秩序。行政方面基本上全权由当地政府负责,也不征税。所谓朝贡是国家之间互相赠送礼品的一种外交活动,和税收是不同的。现代因为我国和周边国家发生领土纠纷,中国古代在周围建立的这种同盟国联盟的体系被用来支持领土要求,引起了很多问题,例如甲午战争和中法战争都是这样引起的。不过这种同盟国集团在一定程度上会为中国的领土扩张提供可靠的前提。由于古代中国有着周围国家和民族觉得非常羡慕的高度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成为他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中国的移民也促进了当地的发展,时间一长,当地就自然加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之中了。但是汉族带领的中国西进运动到唐朝受到挫败,阿拉伯人击败了唐朝组织的西域联军,中国汉族人从此停留在今天的版图之内,向西方的扩张大体停顿。
第二个是以游牧民族为主的扩张方向,主要是越过蒙古高原西进。大家很熟悉的是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的西征,但是更早的时代,匈奴人的领袖阿提拉已经到达了今天法国的境内,所向无敌,西方人敬畏地称之为“上帝之鞭”。不过这些西征活动因为失去了和中国本土的经济联系,不能看成是中国的扩张,只能看成是移民,游牧民族集体的军事移民。
在明清两朝,还开始了两个方向的扩张。第一个方向是东北的开发。东北和今天中国关内地区在古代由于辽河下游的沼泽地以及寒冷的气候,汉族人并没有大规模移民。满请入主中原之后,由于担心沙俄的侵略,开始鼓励汉人移民东北,这个政策被后来历届中国政府继承。另外,随着航海技术的发达,中国东南沿海的居民开始大规模移民开发南洋。虽然中国政府没有支持这些开发活动,但是根据西域的经验,如果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入侵,中国根据自己古代形成的发展路线,大概会在适当的时候建立“南洋都护府”这样的机构来管理南洋地区的经济活动和同盟国体系。
根据中国古代的经验和现代的实际,中国一定会努力在中国的周围建立几个同盟国集团来确保周边地区的安宁:中亚5国联盟,东亚联盟(目前是南北韩),东南亚,蒙古和俄罗斯。中亚5国目前内外交困,最容易接受中国的友谊,这个联盟的考验是对待新疆分离主义势力的态度,目前因为这些国家也受分离主义的滋扰,因此和中国政府保持积极的合作对于双方都有利。东亚传统是中国的盟邦,几乎从来没有中断。古代,朝鲜曾经是中国的领土,后来因为管理不方便,中国政府放弃了,但是一直保持同盟关系。中国军队在古代好几次进入朝鲜作战,基本上都是应朝鲜政府的邀请,或者是平定叛乱,或者是反击侵略,和当地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东南亚各国当中,印度支那半岛上的国家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的友好邻邦。越南和朝鲜一样,古代曾经是中国的领土,因为距离太远,管理不方便,中国政府放弃了,以后一直保持盟邦的关系。最近这种关系扩大到原来针对中国的东盟各国,实际上,东盟本来是有针对中国的含义,现在已经非常淡化了。在东南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就是缅甸,正好堵在中国西南自然屏障的唯一一个窗口上,是中国和南亚大国印度之间的在这个方向上的唯一缓冲国。由于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中国和印度并没有翻山越岭交战的纪录,英国侵略印度之后,曾经入侵过西藏,解放后我国也曾经和印度发生过边界战争,但是规模不大,战胜的一方很快退回山那边去了。而缅甸的平原地带,是中国和印度将来可能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唯一潜在战场,因此保持缅甸的独立和稳定,建立和加强与缅甸的双边关系,是保持中国西南边境安全的战略性因素。缅甸现在是军人政府,在国际国内都非常孤立,经济困难,政局表面上风平浪静,暗地里潜伏着巨大危机。
以前欧洲人曾经提出“地缘政治”学说,认为中亚一带是亚欧大陆的中心,任何国家一旦控制了这个中心,就有条件控制世界。这是过于简单的推论。中亚属于从撒哈拉开始的荒漠地带的延伸,本身的自然资源很贫乏,不能够建立和维持强大的国家。如果从中亚往西边走过去,到伊朗和伊拉克,这一带倒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代的巴比伦和波斯曾经是首屈一指的世界强国。但是和埃及一样,国家大了之后,先天不足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仍然是资源贫乏,人口稀少。发展起来之后,反而受制于资源丰富的欧洲、中国和印度这些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因此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国家能够仅仅依赖中亚地区的控制就能在国际事务当中发生支配性影响的。中国在唐朝的时候,曾经在这个地区发挥过支配性影响,但是无论是对人类历史还是对中国本身,都没有发生重大影响。

紫貘 发表于 2004-8-31 16:45:33

中国自古以来,在军事与政治斗争中,逐渐发现了几处优良的战略基地。其中最优越的是关中盆地,该地两面险阻,但面向中原一面进可攻,退可守,只有崤函一墙之隔。北西南三面或险阻或贫脊,不易于形成和支持强大的竞争对手,渭河流域的八百里秦川,在当时足以支持一支强大的军队。因此凡是控制了关中平原,就可以南下控制汉中和四川盆地,东北向控制山西,以後,就可居高临下,唾手而取华北平原和中原地区。而直到南宋以前,中原一直是中国主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夺取了中原之后,加上关中平原和四川盆地的资源,统一中国只是时间的问题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就是采取这个战略的。秦军首先击破赵国,控制太行山脉,然后出函谷关,灭韩、魏和周王朝,到了这个时候,统一之势已经形成,楚、齐、燕等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采取了稍加修改的战略:主力出函谷关于荥阳一带与对手项羽相持,派出韩信攻赵,控制太行山脉、华北平原,又占领齐国所在的山东半岛,加之英布从淮南进攻,彭越的游击,使楚霸王四面受敌,力尽而亡。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生态的破坏,这个地区的经济逐渐衰退,到宋朝以后,已经不再是合适的国家政治经中心了。
其次,是控制太行山,燕山山脉条件下的华北平原。两面环山,一面临海,另一面有黄河天险可据,腹地辽阔,物产丰富,人民众多。南下可攻如中原,防守可据黄河及其以北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流。辽,金,元,清都是首先攻占这个基地,然後南下争锋的。在宋朝以前,这个地区的东部海河下游是大片的盐碱地和沼泽地,只有西部靠近太行山的地方才可以开发,所以古代这个地区并没有成为中国历代王朝看上的龙兴之地。到了宋朝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逐渐成为中国新兴的经济区。
东南方向,存在这另一个战略基地。而且随着东南经济的开发,逐渐由开封向东南转移到长江三角洲。这个战略基地,西据大别山脉,北依淮河,长江,东临大海,尽有长江中下游之富绕。但是,防守有余,进攻不足。因为资源特点,水军强大,缺乏骑兵。在北伐进到中原之後,很容易顿兵挫锐于上两个基地的高山坚城和大河防线之下,难以久据中原。因此,以此为基地的政权,往往容易演成偏安一隅的局面。明朝是一个少见的例外。不过割据这个地方的政权都有开发海洋的爱好。
两湖地区是很古老的战略基地,楚国曾经依托这里问鼎中原。两湖地区古代比较落后,开发不足,直到明朝以后才有明显改善。国民党中央政府曾经定都武汉,这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主意,蒋介是因为党派斗争,没有选择武汉,以后几十年都为这个失策奔忙。武汉、西安、洛阳、开封这些城市比较接近中国的中心地带,在以前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太远的地方管不住,容易形成地方格局。在民国时期,北洋军阀管不住南方的国民党,而蒋介石也管不住离南京稍微远一些的地方,因此军阀混战,连年不断。解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强大,本来定都不是一个大问题,但是50年来,在北京至少有两点不如武汉:经济条件不如武汉,特别是生态条件,尤其缺水,成为现在制约北京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武汉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在外蒙古独立以后,北京太靠近边疆,东怕敌人海上登陆,西怕敌人翻过燕山。南京也有不利于国家安全的因素,蒋介石就遇到过这个麻烦。两湖作为战略基地可以说优势在经济而劣势在军事,“湖广熟,天下足”曾经是统治阶级重视两湖地区的理由,但是对于作为内战割据的地盘来说,对于中原方面只有并不难走的伏牛山到大别山一线稀稀拉拉的山地,不足以防御中原方面的进攻,对付来自长江上游和下游的进攻,地理条件也不是特别优越。当年楚国北上问鼎中原的时候,有鉴于此,特地建造了“方城”防御体系,估计是和长城类似的防御建筑。这个体系相当不错,后来楚国在几百年的时间里面,没有敌人能够正面突破“方城”防线。后来孙武灭楚国,是从“方城”以南的大别山进军的,秦国灭楚国,走的是武关,从“方城”的西北侧翼进军。抗日战争的时候,国民党组织武汉会战,是看上两湖地区的战略地理形势。但是日本军队主力沿长江逆流而上,水陆并进,另外出奇兵偷越大别山,国民党军队很快溃败。这个地区防守不易可见一斑。

紫貘 发表于 2004-8-31 16:45:57

东北平原,也是一个战略基地,是辽,金,元,清四朝的发祥地。三面环山,一面向海,易守难攻。在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东北的西,北,东三面没有强大积极的政权出现,因此,也是西南方一面向敌,而且,背靠华北平原之敌在山海关被突破后,向南处于无险可守的困境。在游牧骑兵的追击下,通常很快就退出华北平原,隔黄河而守,然后,争夺焦点转向太行山脉,黄土高原。得手之后,进逼到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对峙的局面就形成了。如果能够进占四川,则统一中国也不是办不到的。
四川盆地在中国是偏安的最好选择:四面险固,怀抱成都平原。如果对手没有华北平原或者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支持,很难突破蜀道天险。
总的来看,中国的核心是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两个平原之间没有重要的自然障碍,这是中国统一的地理条件。任何一个政权只要控制了中原,其他的割据势力都不可能长期分裂国家,其他地区的割据势力不可能有中原的经济实力,也不可能获得外国势力的援助和支持。中国四面险阻的自然条件,也鼓励了中国人形成一个统一的经济体系,好像一双强有力的臂膀,把这片土地上的亿万人民拥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像欧洲那样的地理条件,一马平川,中间耸立着阿尔卑斯山,交通很方便,资源也很丰富,但是国家和民族很容易散掉,人心都是外向的。印度倒是有些接近中国,只可惜喜马拉雅山在西北方向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缺口,注定了印度人不断受到来自西北的入侵者的威胁。那么印度人为什么不去威胁别人呢?大概因为印度的地理条件太好,恒河流域简直就是人间天堂,印度人往东去是茫茫林海,巍峨高山的缅甸,往西去是雪山高原和沙漠,北方是喜马拉雅山,其他方向是浩瀚的印度洋……所以印度人心安理得地坐在恒河边闭目养神,思索着宇宙奥妙的真谛。印度人如此自得其乐,以至于他们甚至不在乎南部地区几乎从来没有并入他们的版图,只是英国人才忙里偷闲,在统治印度的同时,抽空统一了印度。如果不是英国人多事,印度人现在怎么会和邻国有那么多的领土纠纷和冲突?
以前魏武侯很喜欢打仗,整天跟着他父亲青睐的军事家吴起后面问长问短,现在记录下来的《吴起兵法》就是他让人记录下来的他和吴起的军事问答。有一次,魏武侯去视察吴起的防地,和吴起一同乘船沿黄河而下。沿途魏武侯看到山河险峻,不由得大声叫好。吴起批评他说:“在德不在险。”意思是说,社会环境比较起自然环境来说更加重要,自然环境是基本不变或者缓慢变化的(或者是我们前面说的“弹性比较小”的),而社会环境的变化就很迅速(也就是“弹性比较大”的),如果把注意力放在基本不变的东西上面而忽视了迅速变化的东西,那就是舍本逐末了。
解放以来,我国政府一直注重发展高科技,给予高科技很多投资和优惠条件,但是我国的高科技一直发展缓慢。原因之一就是我国没有形成一个高科技发展的肥沃土壤,在沙漠上面,当然是“有心栽花花不发”了。高科技发不发得起来,首先要看搞高科技的人能不能发起来。比尔·盖茨是搞高科技起家的,现在是世界首富,比那些炒买炒卖的“股林高手”要强得多,因此美国的高科技发达。中国很多人知道CCDOS这个软件在中国的信息产业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可是有几个人知道这个软件的作者是谁?即使知道,有几个人会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中国人向往的是中央首长的前呼后拥,亿万富翁的左拥右抱,有谁会在实际行动上努力去当爱迪生、比尔·盖茨?当年庄则栋拿了世界冠军,成为了所有青少年的榜样,街上到处是练习乒乓球的小孩,于是乎,成就了中国乒乓球一代人的世界霸主伟业。中国人搞高科技为什么不能发达?首先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太不像话。之所以用“太不像话”来形容,是我国居然和美国就这个问题发生贸易纠纷。本来这个问题应该是中国人自己起来着急才对,结果外国人批评我们,我们还跟人家吵架。中国人应该拿出禁毒,抓反革命,至少是“扫黄打非”的劲头来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这个是国家的根本大计,应该全力以赴。
一个人最悲惨的处境莫过于无家可归或者是家破人亡了,四处流浪的滋味可不好受。英语里面也有类似的表达,叫Homeless People,中文就是流浪汉的意思。安居乐业始终是幸福生活的基础。从战略的角度,在创业结束之后,手头有一些实力,就应该马上解决基地问题。是老虎,就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深山老林,是蛟龙,就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浩瀚大海。是人,就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家。
前面我们曾经讨论了基地的功能,第一个就是保护功能,广东人叫“有瓦遮头”。所谓上有片瓦,下有立锥之地。现在经济低迷,什么生意都难做,但是置业兴家正其时也。我在深圳遇到一个打工仔,讨论过这个问题。他告诉我,小两口在深圳打工,有几万元储蓄,每个月大概有2500元左右收入。我们讨论之后觉得可以利用住房贷款的方法置业,这个方法和租房自住差不多,但是20年后自己就可以白白挣下一套房子!现在发展商的房子不好卖,纷纷推出各种优惠条件,10%的首期是常事,20年按揭也很普遍,甚至有的还肯签订待客出租房子的合同。现在市区的住房,普遍价格水平是5,000元/平方米,三口之家的工薪人家,50平方米的住房就可以,价格是25万元。10%的首期是25,000元,加上入伙的各种乱七八糟的费用5,000元到1万元,大概3万到3万5就可以了。70%的费用由银行贷款,25万×70%=17万5,按照4%~4·5%的利息,摊在20年里的240个月,每个月不过几百元,接近于自己租房的租金开支。如果发展商还可以提供20%的免息贷款(很多发展商都这样干)达5年,那么打工阶层其实也有置业的机会。这位花匠认为可行,他还把方案略作修改:自己两口子的工作单位都提供住宿条件,这套房子可以买来出租,租金就可以支付银行贷款的本息了。如果现在不动手,作为工薪阶层,20年后很难说会有10万存款,但是有20万存款的机会更少。如果现在动手呢,20年后自己的财产账上至少多了一套房子,一套根据现行的土地使用法规和质量标准,在理论上讲应该可以继续居住不少于30年的房子。房子会不会折旧呢?当然会,但是折旧的速度和通货膨胀的速度成反比,物价涨得越快,房价就跌得越慢,物价涨得越慢,房价就跌得越快。但是中国要想高速发展,通货膨胀是不可能根治的,只能够控制在一位数的水平,而且很难做到。如果通货膨胀率在5%,则4%~4·5%的利息率其实相当于没有,如果高于5%就变成负利率了。通货膨胀一定会使名义工资和房租上涨,名义工资上涨,会使更多的人以为自己有钱了,买得起房子了,导致房价上升,房租上涨,也会导致房子增值——更多人把房子作为投资的对象。这样经过20年,旧房子可能还能够卖上25万甚至更高的价格也不一定。其实任何时候,不必等到完全偿还银行的全部本息你也可以卖房子的,不是吗?
建设战略基地的过程,就是利用自己的实力控制改造环境的过程,因为自己的实力是在变动的,因此控制基地也应该考虑这个因素。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静态地思考问题:哎呀!我的存款才5万元,一下子去掉一大半,每个月还要支付几百元,负担得了吗?其实房子和定期存款差不多,虽然麻烦一点,但是任何时候手头紧了都可以卖掉,存款变成房子其实没有损失。但是存款给你的只是心理上的经济安全感,房子还可以另外加上生活的满足感和赢得人们的羡慕——你能说你完全不在意别人的羡慕眼光?当然装修和添置家具又要一笔开支,也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妥善安排,这是属于改造环境的功夫,是在控制环境之后的事情。
光有房子就算有了家吗?还不能,但是起码有了建立家庭的物质基础。要建设一个好的基地,除了物质投入之外,还需要精神投入。也就是说要合家欢聚,夫妻恩爱,这样你才耗尽可以攻,退可以守。中国人有句古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这个意思。如果自身不修,没有本事,没有实力,当然养不起老婆孩子,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没有齐家的本钱,齐家就谈不上。可是光修身还不够,一条好汉,断子绝孙,那多可惜!但是因为自己修身修得好,吸引力强,就忽视齐家,到处沾花惹草,肯定家里内战烽火连天,那里有功夫去治理国家?抱孩子去吧!孩子他妈回娘家去了。虽然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站着一个女人,但是从男人的角度,与其指望女人贤惠,还不如指望自己的修炼——好的眼光,别花多眼乱;好的修养和好的品味加上好的情操,善于处理家庭关系;当然,还应该有一定的事业基础,至少能够让老婆孩子丰衣足食。从女人的角度,也是一样,如果只知道涂脂抹粉,那是本末倒置,光凭脸蛋成功的女人绝无仅有,而且那样成功的女人绝对不可能是你。从封建社会的现实,女人的修身包括涂脂抹粉和品德修养两个方面,但是现在多了一门必修课,那就是事业。有个乡下女孩考上了大学生,毕业的时候,父母对她千叮咛万嘱咐,绝对不要考研究生了,据说女博士都不好嫁。她感到困惑就问我意见。我反问她:如果你留在乡下,是不是好嫁人一些?
她说:是呵。
我问她:嫁些什么人那么好嫁?
她明白了:没文化的人。(评论:夸张一点,准确地说,是文化程度比较低的人。)
我说:你现在愿不愿意嫁给没文化的人?
她说:不愿。
女博士的问题和女大学生一样,不是不好嫁,而是自己的选择标准高了,符合标准的人少了,如果降格以求,不愁嫁不出去。女大学生不愿意嫁给男高中生,女博士非要嫁给男博士后,本来博士就少,博士后就更少,偏偏哪少得可怜的博士后又太性急,大学刚毕业就忙里偷闲娶了个护士小姐,你不是难为了博士小姐吗?其实神话故事里面就有大把公主嫁农民、仙女嫁凡人的故事,何必那么执著非要嫁白马王子不可?人成功了以后,确实不愿意再接受原本自己可以接受的事物,对于东西是这样,对于异性也是这样,这是很多大龄男女的问题所在,但是能够因此放弃成功吗?当然不能。从男人的眼光看回来,一个同样相貌身段的女人,如果是初中没毕业,或者是大学毕业生,当然男人更加愿意选择大学毕业生,哪怕他自己只是高中毕业。所以女人也要有相貌和身材之外的实力,才能够在结婚以后控制得住自己的家庭,以为事业成功是家庭失败的根源其实是误解了两件事情的因果关系。只要事业成功不是以忽视家庭为代价,那么事业成功只能是家庭成功的基石而不会是破坏因素。如果你在家庭里除了生小孩做家务之外,别无所长,无聊之余除了打麻将之外还干点儿偷偷摸摸的勾当,你凭什么管得住你的丈夫,凭什么能够有一个温暖的家庭?

紫貘 发表于 2004-8-31 16:46:16

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决策,就是基于战略基地的选择之上的。但其致命的弱点是,他选择的战略基地被自然条件分割成难以相援的两大块,而其中一块处于曹孙两家的两面威胁之中。当其执行其战略进攻方案,派一上将军关羽进军宛洛,主力北上关中平原时,两路进攻互不联系。当关羽北击曹操时,被孙权抄袭後路,而刘备无法相援。荆州失守後,益州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因此刘备要拼命夺回荆州,彝陵一战,既粉碎了刘备报仇的希望,也使诸葛亮的战略破产,形成了一种长期相持的局面。《隆中对》的另一个关于基地的战略失误是忽视了基地的重心。诸葛亮在攻占四川盆地之后,没有提出这个问题,而是继承了刘璋的都城成都,这使得统治者趋向偏安。如果定都在重庆,甚至荆州,会不会更富有进攻性呢?中国的历史刚刚做出了回答,以这种态势出发,去夺得天下的例子刘备的祖先刘秀就这么办过。当年刘秀参加绿林军就活动在荆州到襄阳之间,并且在昆阳大战当中摧毁了王莽的主力部队,从洛阳进攻长安,夺得了天下。诸葛亮和刘备拘泥于《隆中对》的既定方针,六出祈山,争夺关中,终于失败。试想,如果诸葛亮把《隆中对》稍加修改为:“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益州之兵以出秦川,将军身率荆州之众以向宛,洛,……”与吴蜀联军夹击中原,使曹魏的统治重心处于孙刘两家的双重包围威胁之下,三国形势又大有不同:刘备主力由西南出荆州向东北和北,同时威胁许都,洛阳,潼关三个战略要点,使曹魏顾此失彼,“无处不备,则无处不寡”,又可西与北上秦川的军队,东南与向淮河流域进攻的孙权主力取得战略协同;而孙权北伐的积极性除了因此而较为高涨之外,还可发挥水军优势,派一支军队到今天的山东或连云港一带登陆,威胁曹魏的战略后方。这四枝军马,足以使曹魏的统治重心中原一带与关中失去联系,并如同楚霸王的彭城一样,成为四战之地。而这四支军队,都进退有据,相互呼应,在战略上不易各个击破。在军事学关于包围的理论有个“利益转换线”的说法,是说包围者的各路军队如果距离包围圈的核心太远,就容易被对手各个击破,因为各路兵马无法相援;但是当包围圈缩小到一定程度,被包围者就难以各个击破包围者了。这个在战斗中存在的包围者和被包围者有利和不利形势的转折线叫做“利益转换线”。《隆中对》的战略,恰好是选择了对围攻不利的距离,使吴蜀两家的战略协同易于被曹操击破。事实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注意到,实际的历史进程中,诸葛亮在荆州失守后,仍能取战略攻势,孤军六出歧山,就可以想象保有荆州,联合东吴的优势了,如果没有严重的战役失误,应能推进到黄河一线。如能拿下关中,又是“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局面了。曹操在许昌,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战则地形不利,受到敌军重兵集团东西夹攻,退?往关中撤退则华北不守,往华北撤退则关中不守。如果曹魏退入关中,则与蜀汉相持于函谷关,争夺今天的山西(假如孙刘联盟不散,孙权应该北上占领今山东和华北地区,让刘备独自与曹操抗衡)。因此,选择战略基地,还要顾及自己的战略意图以及与盟友的战略协同。
“狡兔三窟”是战国时期齐国贵族孟尝君田文的门客冯獾为他出的以基地为中心的政治谋略,大意是一个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政治家,应该同时经营好几个战略基地,以便一旦有难,丧失了一两个基地,仍然可以进退有据,卷土从来。因为当时的政治家都是封建诸侯,有自己的私人领地一处或数处,而自己则在中央政府工作。一旦中央有事,他们就回封地去组织力量“勤王”或“清君侧”。冯獾劝孟尝君在参与中央政治时,首先要经营好自己的领地,使之成为政治基地,可以为他在中央的竞争提供兵力、财力和政治支援,形势如果不利,可以退守顽抗。
现在,笔者接触了不少有志出国闯一番事业的人,其中有的是对于国内的忌贤妒能和“大锅饭”分配制度不满,一方面,自己的才华无从施展,另一方面,多劳不能多得。他们的如意算盘是:取得一个国家的国籍(这个国家既有很高的国际威望,她的护照为全世界各国接受,但是对于公民的限制又很少),在另一个国家谋生(这个国家谋生容易,如税率低,就业机会多,投资环境优越),而依靠和中国的关系做生意。这样,他们就成了“三不管”,但又是“三保护”的世界公民。发给护照的国家,因为他不在国内而管不着他,但是却承担了在全世界范围内为他提供领事保护的义务。他居留的国家把他视为侨民,免除了许多本国居民应尽的义务,但是又有义务保卫他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他有投资,很多国家还可以提供比较对于本国公民更大的优惠。他是炎黄子孙,祖国依然欢迎他,尤其是如果他事业有成,随身带回许多投资或赞助,大家都会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他了解自己的祖国,又生活在国外,对于这三个国家的差别所带来的各种机会,比较久居一国的人有更多的认识,也有更多的条件加以应用。

紫貘 发表于 2004-8-31 16:46:33

战略经典研究:万里长城不保守。

有一句话叫“乱点鸳鸯谱”,说的是人们有时把不般配的男女青年勉强撮合在一起。在评论历史,谈论古今得失的时候,硬把不相干的事情凑到一起,也有可能产生出不般配的结论。这里试举一例:
曾经有人认为,建长城是中华民族保守性的表现和象征。实则不然。建长城是时代,正是中华民族兴起的时代,也是迅速扩张的时代,长城的兴建与民族性是否保守完全没有关系。
长城的前身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建立的边防工事,这些工事包括两种类型:
一种是诸侯之间互相防范的工事,例如齐国建设的面对西南方向的长城,楚国的“方城”等;
另一种是防御北方游牧少数民族的袭扰的工事,例如秦、赵、燕面对北方的长城。
在秦统一之后,拆除了第一种工事,改造了第二种工事。在改造第二种工事的基础上形成了后来长城的主要部分。
从春秋战国到秦统一,中华民族正处于空前迅速地扩张融合时期。在种族上,殷商时期只是从关中到开封的长方形地带,东西不过1,000公里,南北大约不过600公里地域内的人民,其中还夹杂了许多狄戎族部落。到春秋战国,纣王多次征讨的“夷人”已经同化到齐国、楚国之中,在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城墙的时侯,秦、赵、燕国第一次把华夏文化带到北方的阴山到辽东一线。秦建长城的同时,大军正越过南岭,推进到今天越南的北方,红河三角洲一带。
因此,历史事实是,建长城的时侯,中华文化不但没有保守,而且是迅速扩张的时代。
认为长城是保守性象征的人往往受西方评论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国建设马奇诺防线的议论影响,那些议论认为,法国修建了马奇诺防线后,军事上丧失了进攻精神,因此导致国家战败的后果。这些议论本身就是似是而非的。英法联军并不是在马奇诺防线上战败的,而是在没有马奇诺防线保护的法比边界上的色当一带战败的。英法联军战败的原因并不是坐守防线,不思进取,恰恰相反,是他们企图越过边界,进入荷兰、比利时去反攻德国军队,被德军切断了后路的结果。如果英法联军的统帅们比较“保守”一些的话,把当时派过国境线那一边的几十万大军留在马奇诺防线,再把防线延伸到英吉利海峡,守在后面,虽然在军事上难逃“保守”的指责,但是起码不会象历史实际发生的那样快就战败。当德军在色当附近突破法军防线的时候,英国邱吉尔还“处变不惊”——这种事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见得太多了,调动预备队反击,堵住口子,钳断敌人的进攻矛头就行了。在与法军总司令甘默林将军通电话的时候才知道,因为法国军队太不“保守”了,以至于把尽可能多的军队都投入到反攻比利时、荷兰去了,基本上没有保留强大的战略预备队,后方空虚。历史事实说明:
马奇诺防线没有引起军事上的保守;
法国的战败也不是因为军事上的保守。
因此,把这个例子拿来比附长城,进而得出“民族性”是“保守性”而且“根源在此”的结论,真是“乱点鸳鸯谱”的典型了。
长城建成后,是不是就保守了呢?
长城建成后,秦国灭亡,经过短暂的楚汉战争,中国复归统一,建立了西汉皇朝。西汉时期,中国因为与匈奴斗争,大规模开发了西域,即今天的西北各省和自治区。汉武帝曾经一度想彻底解决游牧民族问题,发动对匈奴的大规模远征,兵锋穿透今天的蒙古人民共和国,直达俄罗斯的贝加尔湖,使匈奴大部分归化,少数向西迁移,到东汉时期,已经不再成为华夏民族的威胁。在长城建成之后的数百年间,我们注意到,长城不但没有使我们的祖先“保守”起来,恰恰相反,我们祖先越过长城扩张的方向是前进得最远的。向东北,汉朝越过长城进入了今天的北朝鲜,使我国当时的边界几乎与三八线重合,在长城外建了乐浪等几郡;向西北越过长城,西汉到达了今天的哈萨克斯坦等中亚诸国的领土,以巴尔喀什湖为界,超出今天新疆的范围。建立了西域都护府;向北越过长城,西汉骑兵达到了贝加尔湖,虽然没有建立行政管理机构,但是基本上把相当于今天蒙古的地区的诸部落臣服了。相反,在没有建立长城的各方向,华夏文明的扩张基本上被自然环境限制住了,在2,000年间没有大的变动:
东面到海边,三国时期到了台湾,此外,没有什么进展;
南面到海边及越南北方,徘徊一段时间后又退回来了;
西南面到横断山脉附近;
西面长期受阻于青藏高原,后来是从西北绕过去的。
因此,历史事实是长城和“民族性”、“保守”可谓“风牛马不相及”。

紫貘 发表于 2004-8-31 16:46:47

为什么建长城?主要决定的因素是蒙古高原特殊的经济人文和军事地理条件。蒙古高原的边界在阴山到燕山西北、大兴安岭以西一线。当时生活在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与汉民族在阴山、燕山一带有经济文化交流。而文化交流区又是沙漠化的地区,这个沙漠化的地区隔断了南方农业文明向北方推进的道路,但是,没有成为北方游牧民族袭击南方农业民族的障碍。战国时期,赵国大将李牧就曾经大破匈奴。秦始皇也派大将蒙恬帅30万大军征讨匈奴。但是由于当地没有农业民族的定居点,占领了之后,汉族农民无法在沙漠地带立足,更不可能越过沙漠深入蒙古高原建立稳定的农业社会,最终都退回阴山和燕山以南。汉武帝自恃财雄势大,硬是在农业为主的社会里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企图一举解决北方游牧民族袭扰边境的问题,但是,尽管铁蹄踏遍整个蒙古高原,由于无法在那里开荒发展农业,立足不了,最后只好撤了回来,守在长城后面。尽管后来匈奴作为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国家在汉朝的打击下渐渐分化瓦解,但是北方游牧少数民族的威胁并没有象汉武帝希望的那样彻底解决。
汉武帝登基是在汉朝文、景盛世之后,加上汉武帝本人的雄才大略,遂倾全国之力大举北伐匈奴。由于匈奴是游牧民族国家,且深居大漠以北,在军事上需要具备极强的机动性的快速部队才能与之抗衡。早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有见于此,遂发动著名的“胡服骑射”军事改革,组建强大的骑兵集团,北击匈奴,西御强秦,颇有成效。汉朝几代皇帝根据这个经验,组织大规模养马,当时农业民族养马的经济性较差,汉朝根据晁错建议规定养一匹马,可以顶三个人服兵役。到汉武帝时,已经拥有大约40万匹战马。以晁错估计的一马顶三卒的比例来计算,饲养这些军马所花费的开支相当组建120万人的军队的经济成本,加上常规骑兵以及步兵兵员,汉武帝当时相当于负担了300万军队的建设费用,当时西汉人民户口大约只有5,000万左右,劳动力大约1,500万,除掉军人、官吏以外实际劳动力约1,200万(非生产性人员300万左右,其中兵员约150万,余为官吏)左右,平均3-4个劳动力负担1个军人的费用。这种情况从汉武帝起到匈奴郅支单于及其所部在康居国被陈汤统帅的汉军歼灭止,前后历时百余年,对社会经济造成长期的巨大压力。
汉武帝不幸的是,正好碰上匈奴也是雄才大略的冒顿单于后的最强盛的时代,“控弦之士三十万”,大约有精锐骑兵三十万。由于匈奴本身是游牧民族,其供养骑兵是其生产的主要产品之一,经济成本比较农业民族低得多。而且其战马的拥有量应当大大超过汉朝,可以随时补充军用的损耗。
汉武帝向匈奴发动进攻的早期,因为经济条件比较优越,尤其是有四十万匹军马供组建精锐骑兵集团,又得良将卫青、霍去病,因此占据上风。特别是霍去病,擅长组织远程快速奔袭,颇得机动战之精髓,类似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国名将隆美尔、古德里安,美国名将巴顿。卫青则长于组织诸兵种合成作战,作战指挥以稳健著称,但是机动性不如霍去病的骑兵快速集群,类似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名将蒙哥马利,苏联名将朱可夫。在漠北战役之后,匈奴远遁漠北深远之地,基本上已经不能为患汉朝边疆。而汉朝经历许多次重大的骑兵会战之后,军马损失惨重。这时本应接受匈奴求和,休养生息,但是汉武帝和大臣们都为历次大胜鼓舞,不愿议和,强令军队步骑混编,以解决军马数量和质量下降的问题。恰逢良将先后去世,后来未建功者如李陵、李广利之流,以战争为封侯建功机会,冒险出征,导致屡战屡败,丧师辱国的结局。缺乏军马致败以李陵的经验最为典型。当时,汉武帝计划进攻天山地区,西出西域,包抄匈奴西翼,并打通与今天新疆和哈萨克共和国一带诸国的交通,以争取同盟国西击匈奴。当时主力计划派贰师将军李广利指挥,由前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率5,000精锐部队护送粮草。李陵不服,上书汉武帝说∶“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才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到兰于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向贰师军。”汉武帝告知无马可调。李陵竟然说∶“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涉单于庭。”汉武帝很受感动,遂批准李陵率步兵出击,同时令强弩都尉路博德接应。但是当时众将邀功心切,路博德亦不愿在李陵之后。于是汉武帝派李陵率所部孤军先行深入浚稽山区侦察匈奴动静。可见当时受卫青、霍去病大捷的影响,汉朝君臣都已经头脑发热到不讲科学,不顾实际的地步。
李陵率部用大车运箭矢百万及粮草,孤军深入30天,到达目的地以后,突遇匈奴数万骑兵冲击。李陵军环车为营,万箭齐发,匈奴骑兵伤亡惨重,据说超过万人。但因为匈奴骑兵机动性强,数量众多,始终掌握战场主动权。李陵军且战且走,无奈道路遥远,一个月无法休息,最后矢尽粮绝。不得已,李陵遂令全军分散突围,自己因为无颜见汉武帝,被迫投降匈奴。是役,李陵军作战极其英勇,杀伤匈奴骑兵过万人,但是最终不免全军覆没。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在空旷的大草原的野战条件下,行动缓慢的步兵无法抗拒骑兵强大的冲击力和机动性。李陵考虑到这一点,随军带了一批大车,一方面运载粮草箭矢,另一方面在与敌人骑兵遭遇时可以迅速“环车为营”作机动野战工事,考虑不可谓不周到。无奈草原辽阔,一个月的步行激烈作战,完全超出人类体能所能承受的极限,不管士气多么高,训练多么好,最后都必然失败。李广,李陵父子是充满悲剧和不幸的勇将世家,两人都以勇冠三军闻名,但都以军事失利收场,在司马迁的记述中充满了沉重的惋惜,甚至自己也因为打抱不平而蒙受冤屈。不过,他们父子在用兵上确实是勇猛有余,智略不足,尤其李陵以步卒5,000涉单于庭更是卤莽之举。

紫貘 发表于 2004-8-31 16:47:03

表面上看,汉武帝后期伐匈奴屡战屡败,是因为缺乏良将,但是即使霍去病率步兵远征,结果也不可能比李陵好。以霍去病最后一次大捷的情况看,汉军当时出动十余万精锐骑兵,并随军带十四万匹军马负责后勤运输,合计动员军马几乎达到30万,这样才能深入漠北,扫荡单于王庭。到李陵时代,已经不得不实行步骑混编,大规模远程奔袭遂成为不可能。在运动战中,谁的机动性强,谁就占优势。隆美尔后来论及北非沙漠坦克战时,直接了当地说∶“对于一个摩托化和装甲化的敌人,非摩托化的步兵师只有在占领着早已准备好的阵地时,才可以有相当的价值。”换言之,在机动野战当中非摩托化的部队基本上是装甲部队屠杀的对象。古代的步兵对于骑兵而言,也类似,当时古代人认为,如果地形有利,一个骑兵顶八个步兵,如果地形略微不利,则一个骑兵顶四个步兵,如果在崎岖山林,则一个骑兵不及一个步兵。这是古代游牧民族尽管经济文化落后,武器装备一般不如农业民族,却具有强大战斗力的物质原因。不但中国如此,古代罗马以镇压斯巴达克起义著名的名将克拉苏率领的罗马军团横扫欧洲,但是在今天伊拉克一带遇到了安息国的骑兵集团,象李陵军一样且战且走,最后全军覆没,自己的脑袋被砍下来送到安息国王宫廷,给当成演戏用的道具拿上舞台。以后罗马步兵军团就再不敢找安息人麻烦。
后来汉朝改变战略,停止对单于本部的进攻。一方面,移民实边,占领沙漠中水草肥美的地方,建立国防工事,包括修复长城。最主要的是河套地区,阴山以南,是当时最北边的农业开发区,也是汉出击匈奴的主要战略基地。其它重要的地区有居延泽、休屠泽、冥泽、氏置水流域、贺兰山附近的黄河流域地区。这样,越过大漠入侵的匈奴骑兵就无法获得水草,也无法大规模逼近汉朝边界。农耕区一旦建立,边防要塞的军粮、兵源就可以就近获得,一旦有敌情,可以据工事防守。另一方面,招降匈奴部众,使之屏卫边防要塞前沿。后来,因为对汉战争惨败,匈奴人民纷纷离心离德,在汉武帝以后频生内乱,甚至于发展到五单于相攻伐的局面。渐渐地,大部分匈奴部落厌倦对汉侵略,而且为汉朝优厚的招降条件吸引,愿意投诚之后迁移到大漠以南水草肥美之地游牧,其中相当部分以后逐渐弃牧农耕,与汉族同化。从后来西晋时代,匈奴首领刘渊以复兴汉朝为反抗西晋,团结匈奴人民的主要口号,可见汉朝对于已经归顺的匈奴少数民族的政策还是基本平等,并为少数民族所乐于接受的政策。
但是,漠北广大草原荒漠完全不适合农业发展,只能游牧,汉族军队即使深入,也只是随战随弃,无法立足。那里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发源地,匈奴破灭了,有突厥,突厥破灭了,有蒙古……。这些游牧民族一旦强大,或者汉族中央政府陷于内乱,就会乘隙劫掠边疆汉人的农业区。所以汉人统治的历代皇朝都以长城为北方最重要的国防建设之一。
根据当时的国情,汉族皇朝对付位于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最好的办法是民族和睦。在国势强盛的时候任命当地头领为政府官员,对当地的租赋以军马形式支付,徭役以服骑兵役的形式,并且驻防到汉区内地。选拔当地头领及其子女到中央任职或者学习,以增进民族上层之间的互相了解。在军事上,建筑必要的步兵防御骑兵的工事,如长城,使一旦发生冲突,自己优势的步兵有所凭借,削弱敌军骑兵的冲击力度和机动性。
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元朝、清朝等本身就是游牧民族建立的皇朝对长城不重视,尤其是清朝,把边防重点放在“和藩”之上。而所有汉民族是统治民族的朝代,都重视长城的边防作用。

紫貘 发表于 2004-8-31 16:47:16

16.《注意!坦克》的故事。
西方人认为,闪电战的思想是英国战略理论家利德尔·哈特首先提出来的,但是在军事上首先付诸实践的,是德国装甲兵统帅古德里安将军。他在战争爆发之前,全面研究了利德尔·哈特的学说在战争中的运用问题,写了一本书"Achtung! Panzer"(《注意!坦克》)宣传闪电战的思想,得到希特勒的重视和采纳。后来,想不到这本书的书名,成为了他在战场上的死对头,苏联的朱可夫元帅打败德国法西斯军队的诀窍。当德国法西斯军队逼近莫斯科的时候,朱可夫临危受命,主持莫斯科的防御。当时苏联红军兵力不足,朱可夫果断地把兵力从战线的中部,德国法西斯军队进攻莫斯科最近的方向调往两翼,挫败了德国法西斯军队对莫斯科的两翼合围。事后有人问朱可夫,你为什么不怕德国人发动正面突击,直取莫斯科?朱可夫说,德国法西斯军队的主力是装甲部队,装甲部队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是敌人的主攻方向,当时发现莫斯科的正面基本上没有敌人的装甲部队,而侧面则集中了很多,因此判断敌人的主攻方向一定是两翼,正面的敌人只起牵制作用,顶多佯攻,因此我敢把红军主力从正面调往两翼。在整个卫国战争中,朱可夫始终坚持“注意!坦克”这个侦察原则,从敌人的装甲部队的活动判断敌人的战略战役意图,可以说百发百中,战无不胜,成为苏联红军当中,战功最显赫的将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两个联系在一起的道理:
l主力的动向可以最准确地反映对手的战略意图;
l主力的动向是最难隐蔽的。
既然是主力,当然是竞争的主要手段,舍弃主要手段不用,而使用次要手段,在竞争当中很少人会这么做,所以笔者认为楚霸王项羽在反攻彭城战役中,让主力担任诱敌的次要角色,而让非主力部队担任主攻,实在是非常有创造性的战役指导艺术,在战争的指挥实践当中很少有人敢这样做,会这样做的。既然如此,除了对手是像楚霸王这样的少数例外,盯住对手的主力,仍然是洞察对手战略意图的最基本的方法。
英文里把主力叫做“Mainbody”——主体的意思。主力是实力的主体,或者说最大,最有竞争力的部分,最有活力的部分。大的东西,想藏起来就不容易了,活动的东西,想不引人注意更不容易。因此,主力又是一个竞争者在竞争中最难以隐藏,最难以伪装的部分。盯住对手的主力,比盯住对手的任何其他东西更容易。
不过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个误区:显眼或者说庞大不一定是主力的特征,不要一下子看走眼。因此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我在解释实力的主体的时候,用了“最有竞争力”和“最有活力”去修饰。如果实力是由没有差别的一个一个单位构成的,主力当然可以等于庞大的一群。你的全部存款存在两个存折里,那一本金额大的存折当然就是你存款的“主力”,在这里,主力就等于大,就等于显眼。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所拥有的实力是由不同质量和数量的要素组成,在这时,就不能够仅仅根据庞大和显眼来断定主力。在工厂里,厂房通常比机器大,也比机器显眼,但是从生产的物质条件来看,机器是生产的手段,而厂房只是为机器能够正常运转所提供的保障条件,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机器是生产物质条件当中的主力,而厂房通常只是起辅助作用的实力要素。我们看到文娱圈的红星似乎个个都是美丽英俊,自然都会认为形象是他们成功的主力,但是你想过没有:他们的成功程度和他们的美丽或者英俊的程度一定成正比吗?看到最当红的女明星,是不是她是人间最美丽的女子?你周围,或者说文艺界都再也找不出比她更美丽的女子?看到最当红的男明星,是不是他就是人间最英俊的男子汉?你周围或者说文艺圈都再也找不出比她更英俊的男子?人们都喜欢“窈窕淑女”,但是胖演员成为明星的大有人在;人们都喜欢看英俊少年,可是白发明星也很常见,那么他们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各人的情况不一样,不一定是一种因素,但是可以肯定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外表的形象,而是形象以外的东西。坦克,刚好是庞大而且显眼的东西,把它看成主力好像是很自然的事情,朱可夫盯住他确实没错。而在海军方面,当时盯住庞大而且显眼的战列舰的人后来都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战证明是看走了眼。在太平洋战争方面,公认的主力是航空母舰,在当时比战列舰小,也略微不那么显眼。如果说航空母舰也相当庞大而且显眼的话,那么德国海军最终认识到潜艇才是最适合当时德国海军的主力,这才是既不庞大也不显眼,偷偷躲在海底下的主力的典型。因此,我们纠正这个误区的最好的办法,是选择最富有竞争力而且最具有活力的实力要素作为主力,而不要根据他的大小和显眼程度来决定。
现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成了最时髦的字眼,而且与比基尼,染黄发不一样,是知识界,统治者口中的时髦字眼。可是信息是什么?信息有什么用呢?
信息是谋略的原料和前提,没有正确和必需的信息,谋略就不可能是正确和成功的。人们常常用“聋子”,“瞎子”来形容信息系统失灵的情况。那是一种充满了危险和不确定的竞争形势,竞争者无法采取正确和有效的行动,如果对手的信息系统比较有效,则自己就陷入了被动。因此,现代情报理论认为,情报是一种信息,它具有使用价值,能够为人们的决策服务。谋略是一种决策,当然离不开情报。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查看完整版本: 给你一个战略头脑(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