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会飞的猫 - 

[转帖]纵论中西全史

[复制链接] 161
回复
1974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71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2:50:05 | 只看该作者

66、苦海无边(上)

 

  《圣经》讲的是什么?两个字——上帝。
  那佛经讲的又是什么?一个字——苦。
  千百部佛经,所讲的无非一个苦字。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世上又有几人未曾苦恼过呢?事实上,人们往往也正是因为内心无法抑制的苦楚,才求诸于宗教,希冀于信仰中求得拯救。
  整个佛教的核心要旨,便在于教人如何脱离苦海。正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岸在何方,如何才能游到岸上,就是佛教的教义精髓所在。
  
  自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始,两千五百余年,无数尘世间痛苦挣扎过的智慧之士,在暮鼓晨钟下、经书佛号里,最终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我自己虽未曾皈依佛门,但随手翻开一部佛经,随步走进一座古刹,哪怕是在家中静坐冥想一下菩提莲花,脑海里闪现几句机锋禅理,亦能使自己这颗在名利场喧嚣中躁动的心归于平静。
  这就是佛法的神奇力量,那些跨越时空的无上智慧,哪怕是千年之后,异域他乡,亦永远闪耀着它的光芒。
  众所周知,佛家典籍可谓浩如烟海、无穷无尽。即便智慧高绝之人,穷一生之力,怕也未必能涉猎所有佛典。我们想对这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所了解,不妨循着历史的脉络,先回到公元前6世纪瓦拉纳西的鹿野苑里,听听佛陀是怎样度化他最早的嫡传弟子的吧。
  这番最早的教化后来成为整个佛教的基石,那就是四圣谛。
  
  四圣谛:苦、集、灭、道。
  我们抛却过多的佛家术语,简而言之概括这四圣谛就是:
  苦谛——人都有哪些痛苦?
  集谛——人为什么会痛苦?
  灭谛——人怎样才是断绝痛苦?
  道谛——人若要达到断绝痛苦的境界,该如何做?
  
  我们时常听说人有七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
  此七苦,人生于世,避无可避。它们固然时常令人肝肠寸断、五内俱焚,但佛说,痛苦的根源,其实在于第八种。因为此七苦皆来自环境,第八种才根源于于人的自身。这就是苦谛中人生八苦的第八苦——五蕴炽盛。
  
  佛家五蕴,称作:色、受、想、行、识。
  此五蕴,自色始,至识终。色,便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中的色,说的是人的感官对外界的认知。
  有认知,便有感受(受蕴);因感受不同,便有苦乐(想蕴);因好乐厌苦,便有无尽贪嗔(行蕴),终致心入苦海(识蕴),无法自拔。
  
  至于人为何会生于饱受七苦的娑婆世界,为何会饱尝五蕴炽盛于人世之间,佛陀于集谛中讲述了一个著名的十二因缘。
  关于十二因缘的准确含义,和它们之间具体的逻辑关系,后世佛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了逃脱循环往复的名词解释,我们就不去一个一个地介绍了。但总体说来,是个因缘的概念。
  究竟何谓因缘?我们且不妨从天地之始说起。
  
  天地如何起始,人类从何而来。此是困扰古代哲人的一个绝对重大的问题,也是每一个宗教的基本问题。对此,佛陀的回答只有四个字:法尔如是(本来就是这样)。
  因为天地茫茫,无边无际。宇宙本没有时空的极限,那么去寻求时空的起点,又如何可得呢?
  天地本无上下左右,人生本无过去未来,三维空间也好,四维时空也罢,本就是人们自己设计的标定。
  推而广之,我们身处的五蕴世间,也本来就是我们心中的虚幻。
  先有众生,而后有天地。因为天地乃是人们心中的天地。
  关于佛家的这一理论有一个绝妙的对照,那便是电影《黑客帝国》。那个强大的人工智能网络,正是芸芸众生的心识所在,而眼前繁花似锦的花花世界,不过是虚妄的Matrix罢了。
  
  “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物事皆空,实为心瘴。”
  
  而这虚幻之所以产生,乃是因为人的执迷、业报、欲望、感受,这些便是因缘。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只是听了这一句话,便幡然悟道,皈依佛门。
  
  因此,修佛之人,唯有斩断因缘,方能跳出生死循环,于无边苦海中求得解脱。然而因缘如何方能斩断,请看下集——苦海无边(下)。

72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2:51:29 | 只看该作者

67、苦海无边(下)

 

  上回书说道,佛家认为众生皆苦,乃是因为坠入这个镜花水月的虚幻尘世之中,无法自拔的缘故。
  那么解脱痛苦的法门何在呢?
  这就是原始佛教的修行宝典——八正道。
  
  正见。
  八正道中,正见是基础。只有看清眼前的一切,方能在苦海中求得解脱。所谓“看破红尘”,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什么才是正见呢?佛家提出了著名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所谓法印,便是用来印证佛法的三项基本原则。与此相合,则是佛道,与此不合,则是魔道。
  
  宇宙万有,皆变化无常,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不可着相,是为诸行无常。
  世间万象,本是因缘和合,既是无常幻境,真我何求?执着于我见、我痴、我慢、我爱,终究不能解脱,因而须知诸法无我。
  至于涅槃,则是佛教中一个大命题,我想大家都听说过。它的含义,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清凉寂静,烦恼不见,众苦永寂的最高境界。
  唯有彻底明白了无常、无我的道理,才能达到这个涅槃境界。
  也就是说,修佛之人,应该时时与三法印对照,以保证自己是在修佛,而不是在胡思乱想。
  当然,不是什么能够领悟三法印的精要的,大约这也就是所谓慧根的意思吧。
  
  正思。当基于正见和四谛之理,使心念得以清净。
  正言。大家都听说过“出家人不打诳语”,这是使口业得以清净。
  正业。就是与“摩西十诫”齐名的“佛门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正命。以正当职业谋生。我在中国旅游之时,曾被寺庙以各种名目试图骗钱。此时我就知道,这座寺庙与佛已经没什么关系了。还指望你的钱能换来佛祖保佑么?
  正精进。精进,即努力。修佛也是要努力的。努力使未生之恶不起,已生之恶速断;使未生之善生起,已生之善速增。
  正念。你听到的诵经声,听到的“南无阿弥陀佛”,大约就是后世中国佛家引申的正念了,念念不忘嘛。但原始佛教是不注重念佛的。正念,本是明记佛法,不生邪念的意思。
  正定。修行终至禅定,以内心静观四谛真理,无常无我,四大皆空,进入所谓无漏清净的境界。周身上下,无有漏洞,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见如不见,闻若不闻,心不随物转,超越一切烦恼苦痛,得成圆满,往生极乐。
  
  不过,虽说是八正道,其实只一条足矣,那就是正见。没有正见,追求其它的正道纯属舍本逐末。而当一个人看清了一切,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也正因为如此,数百年后,一个“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佛教支派在中国兴起,渐渐成为一千多年来佛教最为重要的力量,那就是我们今后要讲到的禅宗。
  在我看来,禅宗的顿悟,才是把握住了正见的精髓,是中华文明对于这个古老宗教的一次绝妙创新。禅,也在更多的时候成了佛的同义词。
  十载念佛终是幻,一朝梦醒见如来。
  
  回到印度,随着八正道的提出,佛教最初的理论体系宣告完成。
  那么,佛教是宗教么?
  我认为:是,也不是。
  准确的说,这是一个没有神的神学,一个没有灵魂的灵魂学。
  古往今来天下所有宗教中,佛教或许是唯一一个信仰无神论的大宗教。
  有人说,那佛祖不是神么?不是。至少不是宗教意义上的神。
  对比其它宗教,就可以看出,佛教中,佛陀没有去要求无尽的爱,没有去索取上好的祭品,他所做的,仅仅是竖起一个标杆,提供一种方法,去帮助尘世间每一个佛教徒。
  其实也正是这个原因,当佛教传入中国之时,才能迅速与同样不以神为中心的儒、道思想得以完美的结合,从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血液无法分割的一部分。此是后话了。
  
  在公元前6世纪已经点亮的四座灯塔中,论思想之深邃,影响之深远,佛陀的光芒显然盖过了其他三个。在这个属于智者的世纪里,佛陀无愧于智者中的智者。
  然而上天不会让他寂寞。在印度东边的近邻中国,一个光芒同样无与伦比,思想同样千古流传的伟大人物悄然出现,将这个世纪的思想巨浪进一步推向高潮。请看下集——落拓圣人。

73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2:52:18 | 只看该作者

68、落拓圣人

 

  我们上次离开中国的时间是公元前591年,春秋第六位霸主楚庄王病死在他鼎盛的霸业辉煌之中。接下来的半个多世纪,晋楚争霸,仍然是春秋格局的主线。在晋楚两个超级大国的东西两边,是国力有些衰落的齐、秦两个一等大国。其余中原小国,则安心服从着晋强附晋、楚强依楚的春秋铁律。
  公元前579年和公元前546年,宋国两位大夫华元和向戌曾先后组织过两次大规模晋楚和平会议。但是,在利益直接冲突的情势下,晋楚岂会空谈和平。两强之间,鄢陵大战、湛阪大战先后爆发,春秋时代的兵连祸结似乎永远望不到边。
  
  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了一个比华元、向戌志向更为远大的人物。他的目标,甚至不在于解决眼前的晋、楚争端。他所冀求的,竟然是从根本处,建立一个井然有序的和谐社会。
  他来自一个与宋国同样弱小的国度——鲁国。
  他的思想,来源于鲁国历史上仅有的一个英雄人物——周公。
  
  五百年前,周公呕心沥血创造的礼法制度,曾经使周王朝高速发展了三百多年,但随着分封的层层增加,诸侯姻亲关系渐渐淡漠,新的贵族阶级势力的形成,礼制这个曾经华美的笼子早已经破烂不堪,休想再关人了。
  一百多年前,管仲倒是提出过“礼义廉耻”之说,再次提出礼的概念,且像模像样地搞过几次隆重的尊王会盟。但管仲对于礼制的恢复,是以齐国的超级强大做后盾,而且也是以齐国利益为出发点。不过是一次对礼制有目的,有选择性的恢复,是纯粹的政治手腕。管仲死后,这个手腕也不复存在。齐国五公子争位的事实已经说明一切。
  周公礼制,仍然是人们遥远的记忆。它似乎还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上,但随时可以像破帽子一样被人们扔在脑后。
  人们时常还讲究它,但没人对它认真,没人认为它还能够解决什么问题。
  
  只有这个人,礼制对于它的意义完全不同。
  礼,在旁人不过是生活的点缀,在他却是毕生追求的目标;在旁人不过是无聊的缛节,在他却是救世的良药。
  重塑周礼,是伴随他一生的至高理想,是他自少年时代起就赋予自己的终极使命。
  毫无疑问,这个人,就是孔子。
  
  可怎么才能实现这个理想呢?
  在那个时代,眼前唯一的一条路,就是像周公、管仲一样,凭借自己的才学,通过手中的权力,去改革,去构建一个理想的社会。
  就这样,在巨大使命感的驱使下,孔子踏入了鲁国政坛。
  
  但很可惜,以孔子的身份地位,想在鲁国谋个一官半职并不容易。他的父亲,不过是一个没落贵族,而他自己,不过是他父亲的一个私生子而已。
  公元前522年,20岁的孔子谋得了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官职。次年,被委派去管理畜牧。
  很显然,在这样的小职位上,想实现自己的恢复礼制的宏愿,无异于痴人说梦。
  
  在他“三十而立”之时,由于博学,渐渐有了些名气,以至于齐景公访鲁之时,竟也会见了他。席间谈起秦穆公当年起边陲小国而雄霸一方的英雄故事,孔子大发了一通感慨。
  显然,他幻想像百里奚一样,虽出身卑微,仍得明君重用。他最后的话与其说是对秦穆公与百里奚的评价,莫不如说是在喃喃地呓语自己的理想:“虽王可也,其霸小矣。”
  
  然而现实如何呢?
  公元前516年,鲁国的三大贵族(三桓)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联合攻打鲁昭公。鲁昭公战败,逃到齐国,孔子也一同逃往齐国。在这里,他又遇见了齐景公。就是在和齐景公的又一番谈话中,孔子将礼制思想高度浓缩成了那著名的八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句话,与急于削弱贵族权力的齐景公不谋而合,齐景公大为赏识。但此时掌握齐国重权的是精通权谋的名相晏婴,孔子始终得不到重用。更有甚者,由于齐国的四大贵族从孔子的君臣理论中感受到了严重威胁,有人想要害他,孔子只得又逃回鲁国。
  
  这一等又是十几年,直到公元前501年,51岁的孔子才终于当上了中都(今山东汶上县)的地方官。一年后,政绩斐然,升为司空(掌管工程),而后升为大司寇(掌管法律)。
  当上大司寇的孔子终于有了权力,开始了着手去实现他的梦想。第一步,就是削弱三桓势力,强化君权。于是他推行了著名的“堕三都”政策。政策的主题,就是把三大贵族的城墙都给拆了。
  出人意料的是,这个釜底抽薪的政策居然得到了广泛支持。
  原来,分封制引发的麻烦竟又深了一层。三桓对于自己的家臣据城反叛有着深深的恐惧,季孙氏、叔孙氏立刻协助孔子开始给自己拆城墙。
  但拆着拆着,孟孙氏忽然意识到,这不是拿走了自己与国君对抗的本钱么?于是拒绝堕城。鲁定公派兵攻打,大败而回。季孙氏、叔孙氏也反应过来,重修城墙。孔子削弱贵族势力的努力终以失败告终。
  
  不过孔子的地位倒一时并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还因政绩卓著,当起了代理宰相之职。听说了这个消息,56岁的孔子竟至喜形于色。在他的眼前,那个做了几十年的梦似乎马上就要实现。
  但孔子那近乎一根筋的努力注定是要失败的。鲁国近邻齐国感受到了威胁,略施小计,就将孔子的美梦瞬间击得粉碎。
  八十名绝色齐女,就将鲁国上至国君,下至三桓,迷得日夜笙歌、不理国政。孔子对鲁国失望之极,却又没有办法,遂开始了他的周游列国。可即使是在像卫、曹、宋、郑、陈、蔡这些中等小国里,孔子仍没有得到任何一展宏图的机会。
  公元前484年,年近七十的孔子回到鲁国。五年后,带着他无法实现的梦想死去。
  
  平心而论,虽然有过短暂的辉煌,可即便在他那个时代,孔子都算不上顶尖的政治家。两个足以光耀整个春秋时代的杰出人物,似乎在反衬孔子的失败。
  仅在鲁国的近邻,便是一代齐国名相晏婴。取俸禄以济贫,举家粮而赈灾,于酒宴之间震慑使者,令强晋不敢攻齐,且举荐了那位写下《司马法》,讲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一代名将田穰苴。晏婴的努力,使得昏庸国君齐景公的治下,仍是一个不容诸侯小视的齐国。
  而与鲁国同样弱小的郑国,也出了一代名相子产。治郑二十六年,郑国空前富庶。去世之时,竟至“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
  跟他们相比,孔子实在差得太远。
  
  但是,在政坛这条实现理想的康庄大道上屡屡碰壁之时,孔子曾经开辟过一条崎岖小路——编篡古籍,开馆授徒,且一生坚持在这条小路上行走着。
  他绝对不会想到,沿着这条崎岖小路走下去,一个空想家,变成了圣人,那些停留在纸面上的思想,竟然给中国带来了一个崭新的儒家学派。
  中国历史就此被完全改写。从这个时候开始,今后两千年的中国历史已然开始悄悄地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那么,一个并不成功的政治家的学说因何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呢?请看下集——至圣先师。

74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2:53:10 | 只看该作者

69、至圣先师(上)

 

  展开中国一望无际的长长的历史画卷,英雄帝王、名臣良将,数也数不完。但论起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力,任你横扫千军万马,任你决胜千里之外,都只能屈居孔子之后。外国人也许不知道秦始皇,也许不知道诸葛亮,但只要不是文盲,就一定不会不知道孔子。
  历史长河慢慢流淌,当那个时代不可一世的春秋五霸已渐渐成为过眼云烟的时候,孔子的名字却愈来愈响亮,直至成为中国上下五千年中最为闪亮的一座灯塔,永远照耀在中华文明的上空。
  有人说:中国的历史就是孔子思想的影响史。此言不虚。
  
  我们就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是孔子,凭什么是孔子,拥有如此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圣人地位呢?
  在我看来,这是中国文明史的一个重大命题。如同研究宗教对于研究西方历史的重要性一样,我们只有解答了这个问题,才有可能明白,接下来的两千多年在中国发生的那么多故事是怎么一回事。
  而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得坐下来,翻开两千年前留下的哲学经典,去探求一下孔子思想的内涵究竟如何。
  
  首先要谈的还是这个“礼”字。
  
  孔子向来不讳言自己的思想直接来自周公。他那句“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居然还阴差阳错地使得周公成了民间小巷里的解梦的神仙。
  以周公继承者自居的孔子就成了周礼最坚决的维护者。在《论语》当中,维护礼制的话语处处可见:
  鲁国权臣季孙氏的八行乐舞队使他怒不可遏,讲出了那句:“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一百多年前的齐国名相管仲,也没能逃脱他老人家的痛骂:“管仲知礼乎?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反坫:诸侯之间互相敬酒后把空酒杯放还坫上),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即便在喝酒的时候,他也不忘借着小小的酒杯表达一下对礼崩乐坏的感慨:“觚不觚,觚哉?觚哉?(觚做得都不像觚了,还是觚吗?还是觚吗?)”
  
  而孔子如此坚决地维护周礼,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与周公一样,坚定地认为:只有礼制才是最高的治国之道。甚至强过政令,强过刑罚。所以,《论语·为政》篇留下了这样的文字:“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政令去引导人民,用刑罚去管理国家,人民可以免于犯罪, 但是不能使人民知耻。用德行去引导人民,用礼制去管理国家,人民不但知耻,而且自己就会规范自己了。)”
  大约很多人看到这里,脑中立刻浮现出两个字:迂腐。可真的是这个样子么?我不认同。
  纵观整个世界政治史,以礼治国,独一无二,举世无双。而在礼制基础上的西周文明,发展速度恐怕超过了同时期的任何文明。这本身就说明了礼制的威力。接下来两千年的中国历史也明白地昭示着,沿着孔子的道路走下去,可以创造出怎样的辉煌灿烂,怎样的富庶繁荣。
  当然,今天再不会有什么人提倡以礼治国。随着教育的扩大,互联网的普及,民智已被空前开启,再指望依靠礼法去约束人民,怕已不再现实。但被西方政界奉为金科玉律的民主、法制,就真的是是创造太平盛世的灵丹妙药吗?
  如果真的是这样,就不会到1988年,还有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的联合宣言中就不会写下这样的话语了:“21世纪的人们若想生活在和谐与繁荣之中,必须退回两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我们真的应该走回去看看。
  
  可如果仅仅是着力恢复周公的礼制,就像有些学者所说的那样:“孔子之大,学周礼一言可以蔽其全体”,那孔子的地位,充其量也就跟后世的叔孙通、董仲舒一个级别罢了,绝不可能成为千古圣人。
  孔子的高明之处在于,将外在的礼节、礼仪内化成了个人的修养。
  这是一个质变。礼,从形式,一下子升华成了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境界。正所谓:“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啊礼啊,说的只是如玉帛之礼器么?乐啊乐啊,说的只是如钟鼓之乐器么?)”
  这种向人内心深处的转化,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一环。而且,这种转化,在他得意门生曾参所著的《大学》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直至浓缩为一段经典名言,成了日后两千年来每一个政治家的至高格言,至今仍为我们每一个人所熟知——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自此,在中国,发展出一条与其它文明迥然不同的从政之路。安邦定国的政务训练,变成了修身齐家的自我完善。
  而如何才算是修身齐家?孔子提出了一条根本。
  这条根本,其实只有一个字。但这个字,自一出世起,就开始牢牢拴住每一个中国人,成为至今东西方文化中一点迥然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孝”。
  按孔子的一位知名弟子有若的诠释来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孝,成为孔子思想中维持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环节,家庭伦理,一跃成为了治国之本。孝道,成为后世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尽皆不敢逾越的绝对纲领。其影响之深远,无法量度。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在孝的基础上,孔子提出了他整个思想中超越“礼”之上的真正核心——仁。
  
  说“仁”的重要性超过了“礼”,从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中即可看出。
  前文说过,孔子曾大骂管仲不知礼。可当子路和子贡问起管仲不随公子纠赴死这种严重的不忠之举时,孔子却大赞道:“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管仲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论语·八佾》中更是直接说道:“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礼是什么我们前文已专文论述(参见第23节),那么究竟什么是仁呢?请看下集——至圣先师(下)。

75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2:53:50 | 只看该作者

70、至圣先师(下)

 

  中国哲学有一个特点,就是话不说透,甚至不说明白,要后人自己去领会,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个特点恐怕也是由孔子开始的。且看《论语》:
  
  颜回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约束自己而遵守礼制为仁。)”
  仲弓问仁,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仞。(仁人说话迟钝。)”(孔子接着解释道,做到很难,说出来能不迟钝吗?)
  子张问仁,孔子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四个人四个答案,那个樊迟更绝,问了三次,孔子给出了三个不同的答案。
  樊迟一问仁,孔子说:“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先经历困难而后有收获,可以称作仁。)”
  樊迟二问仁,孔子说:“爱人。”
  樊迟三问仁,孔子又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于是乎,“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上百次,它的含义竟次次不同,我们始终找不出哪一条才是真正的定义。
  两千多年来,诸多学者对“仁”做了各种不同的注解与分析。以至于作为中华文明中最为常见的一个字眼,每一个中国人对“仁”都不陌生,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着自己对“仁”的理解。
  而我在《论语》中找到了这样两句关于“仁”的话语:“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我们对上节开头那个问题的解答,正可从这两句话开始。
  
  我们都知道,在西方,宗教活动贯穿整个历史,在中国则不然。但在中国,有一样东西的地位几乎相当于宗教,那就是儒家思想。那么,这就说明,儒家思想与宗教必然有某种共同之处。
  这个共同之处在哪里?
  在于他们共同的功用——让苦难中的人们拥有信仰,从而找到一个心灵的归宿。
  你笃信上帝,则有上帝保佑;你潜心修佛,则可脱离苦海;而你想要仁,则仁就在你身边。
  
  有人奇怪了:这也算?
  是的。
  信仰的意义在于什么?在于你找到它、拥有它的时候,痛苦可以化为平静,忧愁可以变成快乐。教堂、寺庙的作用也在于此。
  那么孔子告诉大家,“仁”可以给你带来同样的效果:“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这样,人快乐的缘由也从外界的物质条件向内转化成了人的内心修养,使人无论在何等条件下生存,皆能安于现状,自得其乐。因而,才可以做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此时的“仁”,再不仅仅是一种品质,而真的成为一种信仰,所以,“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可“仁”真的可以达到这种近乎信仰的效应么?
  是的。
  孔子不需要现代心理学研究,就已经看明白:人生于世,最基本的精神需求就是得到自己的承认,以及得到社会的承认。
  不是吗?许多人苦苦奋斗一生,所为的无非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什么是人生价值呢?大都不超过自身理想、社会认可的范畴。
  孔子却告诉人们,你不需要奋斗,不需要追求富贵,亦能使内心得到富足。
  宗教的功用正在于此。
  
  但孔子与宗教不同的,则是更加在乎人的社会性。
  在孔子那里,一个仁人,应当“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在他的门徒曾参那里,则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省的是什么呢?“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条中两条是社会性的。
  到了百余年后的孟子那里,终于凝成一个儒生的立身准则:“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礼”的内化成“仁”,是孔子儒学的起点,而“仁”由个人修养向社会性人格的外化,则宣告孔子伟大的儒学体系就此完成。“儒”,从字形上看,就是“被需要之人”的意思。孔子为后世打造了成千上万这样的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如前文所说,政治上不得志的孔子,宣讲他自己思想的方式在于授徒与编书。
  如他自己所言,“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非官办的私塾,正始于孔子。一代大教育家知名,当之无愧。
  而著名的“六经”,《诗经》、《尚书》、《乐经》、《易传》、《礼记》、《春秋》虽未必都是他编写而成,但至少大半与他密切相关。
  但孔子整理古籍的目的,更主要的却并不在于为中国文化做贡献,只在于实现他自己的“教化”功能。
  正如他留在《礼记·经解》当中的那一段话所说的:“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净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他成功了。
  弟子三千,将他的思想广为传播。除却《乐经》之外,其余五经,流传两千余年,成为中国历代的至高经典。他的思想,虽未显于当世,却对后世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18世纪,欧洲曾经掀起过一股轰轰烈烈的中国热,孔子的思想震撼了整个西方思想界。
  但是,对于任何一个中国人来说,孔子的思想恐怕都没有什么震撼力。因为孔子的思想,早已植根在了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早已成为了中华文化永远无法剥离的内核。
  
  一个“敬鬼神而远之”的自然哲学,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就这样取代了宗教的地位。可上天或许觉得还不够味儿,于是,在孔子的思想还未框住中国人的头脑之前,赶快给这个时代派来了另一个伟大人物。这个人物,或许是在无意之中留下的寥寥五千言,便成了本世纪光芒四射的第六座灯塔,使未来两千多年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得以更加丰富,更加完整。请看下集——天地之道。

76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2:54:52 | 只看该作者

71、天地之道(上)

 

  这个时代是如此的惊人,以至于在中国思想史上唯一一个可以与孔子相提并论的人物,老子,竟然与孔子并肩站立在这个世纪的中华大地上。
  孔子终其一生,始终行走在宣扬他思想的道路上。老子则大大不同。这个周王室的小小史官,只是在辞官归隐之时,应边关关令之邀,为世人留下了一部小书而已。后人将此书名为《老子》。
  
  然而,就是这部寥寥五千字的小书,成了中国第二大学派——道家的开山之作,成了中国第一大本土宗教——道教的最早源头。
  这大约是人类历史上最薄的一部哲学书,但却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一部哲学书。其人神龙见首不见尾,其书却被广泛传抄,流传千古,堪称奇迹。
  老子其人,身影遁于古籍之中,随他去吧。但他书中震烁古今的思想,绝不是我们可以轻易放过的。于是,就有了我们这节研究的主题。
  
  《老子》是一本怎样的书?
  两千多年来,说法又是多得不得了。
  有人说:这是一本为统治者服务的君王南面术,强调“治大国若烹小鲜”,“无为而治”。
  也有人说:这就是一本兵书。
  还有不少人说:这是一本提倡消极避世的缩头乌龟哲学。
  尤其当近代疑古风潮甚嚣尘上之时,甚至很多学者也持这些观点,令人啼笑皆非。
  
  其实,老子根本没打算指导王侯,根本没打算指导将军,也没打算教人消极避世,与孔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同的是,老子就是一个冷眼旁观的智者,整部《老子》,他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将天地间万物的运行规律静静地展示给我们。
  这个规律,叫做“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孔子教导后人,要守礼、行仁,但通篇《论语》,没有一处真正分析过,为什么要这么做?
  老子则截然相反,他直指天地间最本质的规律,至于该怎么做,已然成了在这个规律基础上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说:天下万物都是从“道”当中生出来的。
  那么,这个最本原的规律,道,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当然,我们仍旧不会找到富于逻辑性的定义,因为在中国古代哲学里,逻辑的观念十分淡薄。甚至说,是刻意地回避用逻辑去描述事物,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体上就是这个意思。
  但不下定义并不等于不讲,《老子》通篇,都在讲这个“道”。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说了,天下万物都是从“道”当中生出来的,如今又说,天下万物都是从“无”当中生出来的,于是我们恍然大悟,原来老子在说,“道”的妙处,在于“无”,而不在于“有”。
  
  人生于世,总是在追求一些东西,在不断地追求拥有。老子却悠悠说道:其实“无”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无”胜于“有”,这怎么看怎么像悖论,但这就是老子的世界观,宇宙观。
  后来的人们喜欢把这种悖论称作辩证法。可在我看来,通常所说的辩证法,不过是一种逻辑方法,一种思维方式。人类思想史上,真正把这种有无相生,相反相成的道理作为天地间根本之道的哲学,除老子外,我只找到黑格尔一个。而那却已经是两千三百年后的事情了。
  
  《老子》通篇,正是在这种悖论的旋律中,奏出与人直接经验极不相合的奇妙音符。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在说:你们觉得好的,未必真是好的。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
  让我来告诉你们,什么才是好的。
  
  “上善若水。”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弱,成了老子哲学中最好的力量。
  
  所以我认为,如果说《老子》有一句核心之言的话,那就一定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老子之道,就此从“无”推广到“弱”、“柔”、“冲”、“虚”。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致虚极,守静笃。”
  
  这就是老子为我们所展现的“道”之体。至于政治、军事、处世,皆是此“道”之用而已。
  然而,因为这个“道”本就是天地间最根本的规律,无论用之于政治、军事还是为人处世,皆成了发人深省的睿智之言。请看下集——天地之道(下)。

77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2:56:00 | 只看该作者

72、天地之道(下)

 

在政治上,老子的“无为”思想众所周知。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我无为而民自化。”
“为无为,则无不治。”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这个理论奇异的近乎荒谬。难道什么事都不做就可以治理国家么?
老子未等别人质疑,就悠然讲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中国的后人们没有令他老人家失望。三百余年后,两位杰出的皇帝认真地执行了老子的无为之道,终于开创了中国集权政治史上首个太平盛世,直至牢牢奠定了整个集权政治制度的基础。
我们不妨留到那个时候,再去解析老子“无为”的奥妙。

《老子》中直接讲兵的并不多,但有些地方,与《孙子兵法》不谋而合,甚至召来了二者一脉相承的猜测。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老子》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孙子》

善为士者不武。  ——《老子》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

善战者不怒。  ——《老子》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孙子》

但我觉得,在《老子》中,更为精妙的用兵之言,还是来自“道”,诸如“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具备了特有的辩证色彩,也就深合“兵者,诡道也”的兵家之妙了。

至于为人处世,《老子》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就更加深远了。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轻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这样的话语,不是人人都同意,却在两千多年里为无数智者所珍藏。原因在于,在这个更快、更高、更强的喧嚣世界里,老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安详宁静的精神家园。
你不是一定要隐逸山林,你不是一定要离尘出世,你只要拿出那本薄薄的《老子》,那个美丽的家园就会呈现在你面前,是你不会在无限追求的那条漆黑小巷里走得太远,走得太深。
清静为天下正。

进则为儒,退则为道。正如前文所说,中国人的内心世界终于完整。

琐罗亚斯德、释迦牟尼、孔子、老子,一个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在本世纪接连出现。这是巧合么?
我认为不是。该讲讲历史的必然性了。
在人类各大文明发展到这个阶段的时候,大都已经渡过了最早期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阶段,就最基本的温饱条件讲,生产已有了不少剩余。但人们似乎不知道该怎样处理这些多出来的东西。
这些剩余成果引发的是什么呢?
好一点的,是人们随之膨胀的欲望。人们的幸福感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因这多出来的欲望无法满足而愈发痛苦。
坏一点的,是人们为争抢这些东西打得头破血流,以至于兵连祸结,民不聊生。
前者,与心理疾病频发的现代社会颇为相似;后者,竟是几千年人类历史中不断重复的主题。
这批人类最早的思想巨匠,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开始了他们的思索。因此,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哲人虽然思想内涵不尽相同,但共同目的是让人们控制内心的欲望,教导人们退、不争,抑或维护社会的稳定,抑或将人们导向一个健康的心灵世界。

这样的导师,我称之为伟人。
这样的思想,千秋之后,仍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可人终究是一种贪婪的动物。那个时代的动荡仍在继续。恰在此时,中国春秋的晋楚争霸格局骤然崩塌。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从一个久远的故事说起。请看下集——绝代艳姬。

78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2:56:52 | 只看该作者

73、绝代艳姬

 

  自楚成王、晋文公之后,中国春秋时代晋楚争霸的格局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如果谁能够一统江山的话,应该是晋、楚两强当中的一个。
  可是,春秋末年,风云突变,楚、晋先后遭受了无比重大的打击,竟至百余年积攒的优势当然无存,终究引发了一段更加激烈的战国纷争。
  
  晋的衰落容我们日后讲述,楚国的衰弱,却在本世纪初的鼎盛时期就已埋下了伏笔。
  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女子,一个绝色女子,郑国国君郑穆公的女儿。
  春秋后期,因这个女子所掀起的国际巨浪,端的是令人瞠目结舌,无言以对。她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女子的美色,到底可以产生多大的能量。
  
  这不是一个安分的女人。或许也可以这样说,在她身边,男人永远不会安分。
  她出嫁前,就已与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子蛮私通。后来子蛮死去,她嫁给了陈国大夫夏御叔,因而得名夏姬。
  不幸的是,生下儿子,夏御叔就死去了。
  可夏姬很快就与陈国另两个大夫孔宁、仪行父私通。又过了不久,陈国国君陈灵公竟也加入了情夫的行列。
  
  一日,三人与夏姬饮酒,喝高了,陈灵公指着夏姬的儿子夏征舒对仪行父说道:“这孩子像你”,仪行父答道:“哪里哪里,像主公才是。”
  这种随便认爹的戏谑令夏征舒忍无可忍。酒后,夏征舒于马厩中暗箭射死陈灵公。陈国随即大乱,孔宁、仪行父二人落荒逃亡楚国。
  接下来就是我们在第57集开头讲过的,第二年,在孔、仪二人的鼓动下,楚庄王以率兵平乱为借口,灭陈国。夏征舒被杀,夏姬成了楚庄王的俘虏。
  
  面对绝色美人,楚庄王很想收为己有。但这不免使得他灭陈之举显得有点名不正、言不顺,更令他生气的是,他手下大臣,巫臣,还当众指出了这一点。楚庄王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但他的儿子,楚国司马子反却看上了夏姬。巫臣又说了:“此不详之人啊!因为此女,夭子蛮,死御叔,弑陈侯,戮夏南(夏征舒),出孔、仪,丧陈国,还有比她更不祥的人吗?人生于世实在不容易,因为这个女人死掉,划算么?天下美妇多矣,何必非要娶她呢?”楚庄王深觉有理,对子反说:“你也算了吧。”
  后来,楚庄王就把夏姬嫁给了刚刚丧妻的大夫襄老。
  
  一年之后,楚、晋邲之战。楚国大胜,但襄老却于此役中不幸身亡。襄老的儿子黑要忙不迭的将这位美貌的庶母娶回了家。
  在那个极其迷信的年代,仍有这么多男人不顾这个女子的“不详”经历,冲破层层阻力,必得之而后快。这是怎样的魅力啊!
  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此时的夏姬,儿子都已经可以杀人了,少说也有三十几岁了吧。
  
  但这,只是一切的开始。
  一场更大的风波,一件改变楚国命运的事,出现在八年之后。
  
  公元前589年,楚庄王已经死去,一个人却加紧了他的活动。他想干什么?篡夺王位么?不,是夺取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
  这个男人,不是别人,正是九年前对楚庄王大谈夏姬不祥的巫臣。
  他寻得了一个机会,找到了夏姬,悄悄地对她说:“归,吾聘汝。”(回家吧,我娶你。)
  一个聪明绝顶、才震当世的男人(我们随后即可看到),面对一个接连丧偶、人尽可夫的女子,讲出的这句短短的四个字,在那个漂流着欲望和诡诈的年代,在我看来,却是一份最真挚的爱情。
  
  但是,人类的罗曼史是一个充满悲剧的历史。最热烈的爱情往往要付出最惨痛的代价。夏姬飘零半生,已经失无可失,巫臣的灾难,却即将到来。
  如果说夏姬还有家的话,那就只能是郑国了。此时的郑国国君郑襄公是夏姬的弟弟。巫臣为夏姬找的借口是通过郑国向晋国要回亡夫襄老的尸体。
  这个借口实在冠冕堂皇,楚共王痛快地答应夏姬去了郑国。
  
  而恰好不久之后,晋、齐鞍之战,齐国大败,准备与楚国缔结同盟。巫臣自请担任楚使出使齐国。
  他这一去,当然不会再回来。路过郑国之时,巫臣立刻抛却使命,携夏姬扬长而去,投奔晋国。
  
  这下子惹恼了子反。他猛然省悟,当年巫臣阻止楚庄王将夏姬嫁给自己,原来完全是为了今天。
  一个女人能让人爱得发狂,就能让人嫉妒得发狂。
  嫉妒得丧失理智的子反,联合巫臣的政敌子重,将巫臣在楚国的族人尽数杀死,将其家财瓜分。
  巫臣悲愤至极。很快,子反和子重收到一封信,赫然写着:“你二人滥杀无辜,我誓必令尔等疲于奔命而死。”
  
  对于巫臣这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来说,誓言不是随便发的。
  他做到了。
  
  巫臣的办法,是在楚国的背后扶植起一个敌人——吴。
  吴国,地处长江下游,在那个时代,是个标准的蛮荒之地。只有一点水军,连陆军都没有,是楚国的一个并不十分起眼的附属国。
  但巫臣看中了吴国地理上的战略价值,亲自来到了吴国。从骑马射箭教起,教会了吴人先进的车战、阵法,吴国瞬间强大。
  
  由于楚国的战略重点向来是北面的晋国与中原诸国,东南方吴国的陡然强大,陡然反叛,等于在楚国背后狠狠地捅了一刀。
  吴国离楚国太远,在晋国虎视眈眈之际,远征灭吴,绝不可能。
  可不打的话,吴国时不时的骚扰一下,楚国根本无法专心北向。
  而此时渐渐从邲之败中恢复过来的晋国也开始不断对楚国用兵,如此两线折磨之下,楚国永无宁日。作为楚国大将的子反、子重,果真开始了疲于奔命。
  公元前575年,晋楚鄢陵之战,楚国战败,子反自杀。
  公元前570年,子重征吴,劳民伤财,无功而返。子重终于“遂遇心疾而卒”。
  楚国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一个迷倒众生、经历坎坷的绝代美人,一个痴于爱情、弃家叛国的绝世智者,上演的一场光怪陆离、曲折宛转的爱情故事,竟然如此深远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奇哉!
  
  虽然楚国的霸主地位已然尽失,但不管怎样,此时的楚国还是超一流大国。吴国的力量还远不足以与楚国真正抗衡。它还要等个几十年,等到两个天才人物的携手出现,才会给楚国施以那最为沉重的致命一击。请看下集——怒涛噬楚。

79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2:57:38 | 只看该作者

74、怒涛噬楚

 

  这第一个人物,很不幸,又是楚国制造。
  起因,又是一个女人。
  
  公元前527年,楚国太子少傅费无忌奉楚平王之命,去秦国为太子熊建娶亲,作为与秦国结盟的一种手段。
  可当费无忌看到这个叫伯嬴的秦国公主时,事情突然发生了变化。
  费无忌一看之下,不得了,这女子实在太美了,回楚之后,竟劝楚平王干脆自己抢回去算了。
  楚平王一看之下,不得了,这女子实在太美了,连忙将没过门的儿媳妇抱入洞房,自此将费无忌引为心腹。
  
  但这样一来,费无忌就得罪了太子。
  人,往往有这样一个特点:说了一句谎话,会用一百句谎话去圆;做了一件恶事,会用一百件恶事去补。
  
  自从干了这件事之后,费无忌就开始不遗余力地陷害太子。
  楚平王耳边,太子的坏话就再没有断过。很快,太子被派往北面的城父戍边。
  一旦离开了楚王身边,一条“外交诸侯,将入为乱”的罪名很轻易地就扣在了熊建的头上。
  太子闻讯逃跑,太子太傅伍奢被囚。
  
  可伍奢有两个儿子,深为费无忌所忌惮。此二人不在国都,于是费无忌以伍奢为人质,令二人回朝。
  老大伍尚遵命回朝,老二伍员却看透了这个斩草除根的伎俩。
  面对实际上是来擒拿他们的“使者”,伍员张弓搭箭,大吼一声“谁敢过来”,声震当场,众人竟不敢接近。伍员就此脱出重围。
  
  这个伍员,如同后世的关云长、包拯一样,成为中国百姓所爱戴的人物,时常出现在民间评书戏曲之中。他那个更加为我们所熟悉的名字,叫伍子胥。
  人们喜欢他,大约在于他的快意恩仇。
  父兄被杀之后,伍子胥将整个生命,投入到复仇的事业之中。
  与已经在诸侯间颇有名望的巫臣不同,此时的伍子胥年纪尚轻,即便投靠晋国,也不可能像巫臣一样立刻受到重用。
  但他仍然选择了以一个人去对抗一个国家。
  
  他同样成功了。
  这样的人物,已经无法用对错去评价他的复仇之举。面对着那悲伤和痛苦所催生出的坚忍与执着,面对着他用仇恨所写下的历史,我所能做的只有叹服。
  
  回首旧江江水在,
  怒涛犹是不平初。
  
  题在伍子胥庙上的这两句诗,一下子将我们带回了两千五百年前的那一场风起云涌。
  
  伍子胥流亡到了吴国。这中间,还留下了为过昭关(吴楚之间的唯一通道),一夜白头的著名故事。(我认为,凡是能一夜白头的人,其心志的坚强程度,绝非常人可比。)
  在小小的吴国里,伍子胥苦心寻找着可以帮助自己完成复仇大业的杰出人物。
  终于,他找到了三个人:一个野心家,一个游侠,以及那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才。
  
  第一个人,吴王姬僚的堂兄弟——公子姬光。
  伍子胥深知,吴国与晋国不同。若想复仇,必须举吴国之力方有可能。但这就必须有吴王的绝对信任。而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正当此时,伍子胥看出了姬光篡位的野心,决定帮他一把,以博得他所需要的信任。
  
  第二个,春秋著名刺客——专诸。
  这是伍子胥在路上碰到的怪人。话说他与人打架,“其怒有万人之气”,但只要妻子一招呼,立刻乖乖回家。专诸居然还自己给出了一句绝妙的的解释:“夫屈一人之下者,必伸万人之上也。”
  千古以来,怕老婆的男人们,听到这句话,是不是都会心地笑了呢?
  
  伍子胥将专诸推荐给了姬光。
  姬光的野心,大概属于路人皆知的那种,吴王姬僚对他防范甚严。他们决定从吃下手。
  大侠专诸成了大厨,三月之后,已烧得一手绝妙的“太湖炙鱼”。
  
  谋大事者是需要耐心的,他们足足等了六年。
  公元前516年,吴王姬僚乘楚平王新丧,将吴国精锐尽数派出攻楚,国内已然空虚。
  姬光于是请姬僚赴宴,姬僚不想去,又无法推托。于是,身披三层甲胄,在武士们的环卫之下,姬僚浩浩荡荡地开到了姬光家里。
  宴会进行之间,专诸进来了。在两旁武士戟抵当胸的威胁下,专诸将热腾腾的炙鱼端到姬僚面前。
  突然间,鱼腹中伸出一把短剑,那把传说中削铁如泥的吴越名剑“鱼肠剑”。两旁卫士眼疾手快,大喊一声,戟尖应声刺入专诸体内。
  然而,专诸非常人也。史书有云:专诸“胸断臆开,匕首如故,以刺王僚,贯甲达背”。
  被利刃穿身而死的同时,专诸完成了对姬僚的刺杀。
  姬僚死后,群龙无首,贴身卫队被姬光伏下的甲士尽数诛灭。姬光终于夺得王位,史称吴王阖闾。
  
  伍子胥理所当然地被引为股肱之臣。
  但此时的伍子胥一点都不高兴。因为他的头号仇人楚平王已经病死了,他听闻此事之时,曾经“坐泣于室”,好不伤悲。
  但仇还是要报。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伍子胥拿到权位之后,并没有立刻请求兴兵伐楚,反而劝阖闾从根本做起。
  这意味着,他决意要给楚国以毁灭性的打击。
  阖闾开始修筑城池、建设粮仓、打造兵器。如此,又筹备了两年。
  
  两年之后,兵强马壮,伍子胥有些跃跃欲试了。
  很明显,伍子胥想打的,是一场大仗。阖闾不禁有些担心,他怕伍子胥心中复仇的念头胜过了吴国的利益。他不能把老本都陪进去。
  智计过人的伍子胥当然看出了这一点。他只好找来了那第三个人。
  
  这一来,一个辟隐深居的天下奇才横空出世,引出了那本惊天地、泣鬼神的千古奇书。请看下集——孙子兵法。

80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3:52:29 | 只看该作者

75、孙子兵法(上)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人类的历史也是人类的战争史。几千年来,为了各不相同的目的,人类的自相残杀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但面对残杀,道义上的谴责无济于事。当战争的风暴席卷而来之时,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勇敢与冷静的面对。
  战争不是闹着玩儿的,一旦开启,就关系着万千人们的身家性命,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
  怎样打胜仗,肯定是无数人思考过的问题。
  
  在那个哲人辈出的时代,似乎是为了凑趣,那十三篇兵家圣典,也应时而出。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无数伟大的经典著作里,如果说哪一部西方人最熟知,最经常引用的话,那就必然是吴国孙武所写的这部《孙子兵法》。
  西方对这部兵书的名字也有一个精到的翻译:《战争的艺术》(The Art of War)。
  
  千百年来,无数优秀的统帅和谋臣在这部薄薄的小书中尽情地汲取着营养。在这个相对和平的年代里,它的思想甚至被广泛地应用于商战之中,影响不可谓不大。
  然而有人问出了这样的问题,它真的有那么灵吗?
  就我所知,问这样问题的人,为数不少。
  
  需要强调的是,这绝不是一部武林秘笈,拥有它,学会它,就可以笑傲沙场,横扫千军。这个世界上,也没有这样的秘笈。
  这不是一本教你怎样打胜仗的书。
  也正因为它不是一本这样的书,才具有其独特而广泛的价值。
  
  那它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它是一本揭示战争道理的书。
  它透过了刀光剑影,烟尘漫漫,一字一句地,将真正的战争本质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在这里寻找取胜之法的人们要失望了,因为无论你将哪段话套到实战当中,都未必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可是,如果你没有看清战争背后的道理,轻则,事倍功半,重则,你将为之付出惨重的代价。
  
  古时候的大部分将军,其实就是这样。他们打过仗,但事实上并不知道该怎么打仗。
  《孙子兵法》把战争所需要考虑到的主要方面,尽皆浓缩到了一本小书当中,告诉每一个将领,应该从哪里做起。
  
  有些朋友小时候或许打过架,没打过架的朋友大约也都吵过架,吵架与打架的时候,面红耳赤、情绪激动那是很正常的事情,就更遑论真刀真枪的打仗了。
  置身于千军万马、金鼓齐鸣的战场之上,想保持冷静,绝不像说起来的那么容易。
  但孙子告诉大家:冲动是魔鬼。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至理名言!但遗憾的是,在人类历史上,懂得的人并不算多。因为,在喧嚣中能够保持头脑冷静的人,太少太少。
  1922年,流亡荷兰的一战战犯,德皇威廉二世,发表回忆录,拒不承认自己所犯下了战争罪行。然而十年之后,当他读到德文版《孙子兵法》中的这段话时,却喟然叹道:“上天啊,你为什么没有让我在二十年前读到它呢?”
  
  孙子说,仗不是随便打的。那么为什么要打仗呢?——“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除却抵抗侵略这种不得不打的仗之外,在孙子看来,打仗只有一个目的——利益。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那么又有人说了:我打仗本来就是为了抢东西、抢地盘,是为了利益嘛。
  于是,孙子给大家算了一笔账:“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日费千金”,“千里馈粮”,打仗是要花很多钱的啊!
  所以,孙子说:“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事实正是,打仗把国家打富的不多,打仗把国家打穷的倒是不少。
  那么,要想打得有赚头,必须如孙子所言:“兵贵胜,不贵久”。这与“非利不动”的思想一脉相承。
  20世纪60年代,国力如日中天的美国远征小小越南,结果被拖住十余年,损失数千亿美元,不但使得美国在与苏联的冷战中落入下风,而且给美国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精神创伤。最后,饱受争议的美军总司令威斯特摩兰终于记起了孙子的教诲。他公开引用孙子所说的“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主张从越南撤军。
  自此以后,《孙子兵法》就成了包括西点军校在内的美国所有高等军事学院的必修课程。
  
  在那场热闹非常的春秋争霸战背后,一个睿智的青年在乡间草庐中,展开竹简,默默地写下了那些最深层的战争道理,让人们受用至今。
  
  正是看透了战争所带来的剧烈消耗,孙子进而提出了他整部兵法中最为光辉夺目的一句话,在两千五百年后,仍为全世界兵家奉为至理。请看下集——孙子兵法(下)。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