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会飞的猫 - 

[转帖]纵论中西全史

[复制链接] 161
回复
1974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91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 19:16:17 | 只看该作者

85、平原会战

 

  波斯大军不可避免地来了。领路者,是一个来自雅典的叛徒,庇西特拉图的儿子,希庇亚斯。
  这位年近八十的老头,依然梦想着再过一回僭主的瘾,哪怕是做波斯人的傀儡。
  他为自己的雅典同胞挑选的葬身之地是一个平原,因为这里可以充分发挥波斯人的骑兵优势。
  他不会想到,他挑选的这块平原,将会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古战场,并以另一种方式永远地被世人铭记。
  这里,就是马拉松。
  
  600艘波斯巨舰,载着数万波斯大军,在希庇亚斯的引领下,顺利登陆阿提卡半岛,向马拉松开来。
  此时的雅典人在做什么呢?——争吵。
  克里斯悌尼时期,将雅典划分为十个部族,每个部族贡献一位将军,共同担任雅典的军事指挥官。现在,这十个人正为雅典的战略选择争吵着:是去四十公里外的马拉松迎敌?还是坐镇雅典,固守待援?
  
  波斯人当然是希望雅典人出城迎战的。平原上,波斯骑兵所向无敌。何况雅典城内空虚,一旦城外雅典人的局势不妙,希庇亚斯大约是很容易让雅典后院起火的。
  雅典的军事指挥官们显然识破了波斯人的意图,所以有九个人都主张守城。
  只有一个人反对,他的名字叫米提亚德。事实证明,正是这个人,改写了历史。
  
  在双方争执不下之时,米提亚德来到了雅典掌管军事的执政官卡利马卡斯面前,高声说道:
  “现在整个雅典的命运握在你的手上。
  是甘愿被波斯人奴役,还是奋起抗争为雅典赢得自由,在你的一念之间。
  我坚信雅典人强过波斯人百倍,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一番毫无逻辑的演说,没有理由,只有热情。
  然而,卡利马卡斯被他的热情打动了,另外九位军事指挥官也被打动了,雅典的全体将士们也被打动了。
  
  于是,一万重装步兵打开城门,在米提亚德的率领下,开向马拉松。
  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数倍于他们的波斯人,浩浩荡荡,遮天蔽日。
  而雅典人只有一万。他们唯一的援军,是旁边一座小城普拉提亚的一千步兵。
  其它的希腊城邦,都在观望。
  斯巴达呢?雅典派出了他们最优秀的长跑家斐迪皮茨火速前往斯巴达求援。两百四十公里的路途,斐迪皮茨只用了两天两夜就跑到了。
  斯巴达人答应出兵,可有一个荒谬的条件。按照他们的习俗,月亮还没圆的时候,不能出兵。
  结果,斯巴达人没有来。雅典人,只能和那一千普拉提亚兄弟一起,独自面对强大的波斯人。
  绝对的以少打多,怎么打?
  
  米提亚德下了一道疯狂的命令——冲锋!
  波斯人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万多希腊的重装步兵,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一步一步地向他们跑了过来。义无反顾,无所畏惧。
  波斯统帅达提斯笑了。他举起手来,准备让波斯骑兵迂回到方阵背后,冲垮这笨拙无比的队形。
  忽然,他的手停住了,他的笑容也僵住了。他发现,他的骑兵根本没有办法绕到敌人身后。
  
  米提亚德很勇敢,很疯狂,但并不是笨蛋。他早年曾经做过色雷斯的僭主,与波斯军队打过交道,深知波斯骑兵的威力所在。
  所以,他没有给波斯骑兵任何施展的空间。
  马拉松虽是平原,地势却是中间高两边低。此时正值雨季,高低两边尽是沼泽。
  米提亚德做了个大胆的决定,他将重兵集结在方阵两边,两翼均保持八排方阵。死死地守住沼泽与平地的分界线。哪怕中间的兵力就只剩下四排。
  希腊人排出了一个极不规则的凹形阵,向波斯人逼近过来。
  
  达提斯傻眼了。骑兵对付重装步兵的唯一办法就是绕过对手,从后面突击。否则,面对几米长的密密麻麻的矛尖,别说人了,马都不敢往上冲。
  可波斯人不只有骑兵,还有弓箭手。
  此前,不管任何敌人,再强大的步兵方阵都被如蝗的箭雨射得七零八落。还从没有任何一支部队,能够抵挡住波斯人的无敌箭阵。
  眼看着雅典人进入射程,霎那间,天昏地暗。
  雷雨?不!
  日食?不!
  是波斯人的漫天箭矢遮住了阳光,他们要给雅典人以无边的黑夜。
  
  但马拉松注定要成为雅典英雄们的舞台,米提亚德注定要成为奇迹的创造者。
  在波斯人开射之时,他又下达了一道指令:“全速冲刺!”
  缩短被弓箭攻击的时间,或许是破解波斯箭阵的唯一法门。
  雅典人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波斯人扑了过来。而他们若想不被箭雨射散,唯一的办法是在高速冲刺下仍然保持严密的队形。七十余斤的装备,全速的奔跑,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要有一人跌倒,后果便不堪设想。
  可在马拉松发生的事实是,雅典方阵瞬间冲到波斯人的面前,阵形丝毫未乱。
  这一次,大海和风浪没有再次护卫雅典,拯救雅典的是全雅典人的勇气与决心。
  
  轮到波斯人慌乱了。在波斯的战术体系中,骑兵和弓箭手是致命武器,而步兵是最弱的一环。可现在,波斯人可用的,只有步兵了。
  波斯的步兵布阵与雅典人恰好相反,精锐聚集在中间,两边较弱。
  两军接战,雅典中军顽强地挡住了波斯中军的猛攻,而波斯两翼却被雅典两翼碾得粉碎。
  波斯人终于不得不开始做一件他们极不熟悉的事情——逃跑。
  雅典人紧追不舍,波斯人溃不成军。
  
  希波战争的第一场大战,马拉松战役就这样结束了。波斯人付出了6400名士兵的尸体,而雅典人,只死了192个。可这192个人中,就有十位军事指挥官中的两个,和军事执政官卡利马卡斯。
  将领的死亡率是普通士兵的十倍,马拉松的奇迹就是这样炼成的。
  
  此役胜利之后,还留下了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
  从斯巴达回来的斐迪皮茨,不顾劳累,加入了马拉松大战。刚刚从战场走下,他又肩负起了回雅典报捷的使命。
  他全速跑回了雅典,向早已聚集在广场中等候消息的雅典民众高喊了一声:“我们胜利了!”而后,永远地倒了下去,再也没有站起来。
  
  我们已经无法考证这个传说的真假了。可这并不妨碍人们怀念他。
  直到1879年,英国诗人勃朗宁还为他写下了一首诗《斐迪皮茨》。
  
  当波斯人被像灰尘一样掸去
  他扔掉了他的盾牌
  再次像火一样飞跑
  战场到雅典的麦田里
  火焰在奔驰
  直到他喊出:“欢呼吧,我们胜利了!”
  仿佛轻风掠过泥土
  他血液中的喜悦爆裂了他的心脏
  ——那是他的幸福!
  
  十五年后,一个叫顾拜旦的人读到了这首诗,被深深地打动,随即产生了一个疯狂的念头。国际奥委会开始筹建。两年后,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开幕。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项目,便是对两千多年前那位雅典英雄斐迪皮茨的怀念——马拉松。
  
  马拉松战役落幕了,希波战争却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波斯人还会卷土重来,但希腊人已经无所畏惧。
  
  “据我们所知,他们(雅典人)是最先跑着向敌人进攻的,也是最先不怕穿着波斯服饰的人们的。在此之前,希腊人一听到波斯人的名字就被吓住了。”
                                                           ——希罗多德
  
  斯巴达人来了。月圆之后,他们也只用了比斐迪皮茨多一天的时间就走完了240公里的路途,赶到了战场。可给他们留下的工作,只剩下向雅典人致敬了。
  在这场对希腊人士气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中,斯巴达人什么都没有做。对这样一个尚武的城邦来说,这简直是一种耻辱。
  但斯巴达人没有让这种耻辱保留太久。在下一场更加凶险的大战中,斯巴达人的英勇表现将会为人类的战争史谱写一曲最为绚烂的英雄悲歌。请看下集——温泉神兵。

9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 19:16:52 | 只看该作者

86、温泉神兵(上)

 

  公元前12世纪末,多利安人入侵希腊。可是当这个游牧民族进入这片他们眼中的文明之地时,他们猛然发现,这实在不是一块好地方:山峦叠起,土地贫瘠,跟自己的家乡也差不多嘛。好歹家乡还有草原可以放放牧,这里能干什么呢?
  直到他们来到了希腊的最南边,在美丽的帕农山脉和泰吉特山脉中间,找到了一块富饶的盆地。这块地方又被称作拉哥尼亚平原。他们十分高兴,便在此地定居下来。
  
  我们知道(参见第19节),多利安人带来了迈锡尼文明的倒退。但公平地讲,这倒并不是因为多利安人的残暴,而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愚昧,使得他们实在无力承接迈锡尼绚烂的文明。可他们也有他们自己表达感情的独特方式。比如多利安的诗歌,就在希腊广泛传播开来。
  听,他们唱着:
  
  沉睡于山巅
  沉睡于溪谷
  所有的生灵在静静地安睡
  唯有群鸟在云端翱翔
  
  可见,游牧民族同样也是喜欢这种和平安详的生活的。可惜在人类的历史上,安宁从来都是奢侈品。
  在贫瘠的希腊,找一块沃土是不大容易的。拉哥尼亚平原引起了四方的争夺。
  在这场争夺中,多利安人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他们治下,平添了很多农民与农奴。
  可多利安人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个代价,就是一片飘荡着歌声的田野,变成了一座弥漫着恐怖的军营。
  为了治理数倍于自己的人们,多利安人被迫发明了一种极为严酷的军事制度,终于在希腊南部建起了一块与希腊文化迥异的城邦,希腊的异类——斯巴达。
  
  每个斯巴达人一出生,就要接受严格的检查,如果体质不好,等待他的就是荒野中的狼群。
  7岁起,他就不在属于他的家,而属于兵营。
  早上,他要跳入冰冷的河水,晚上,他就住在简陋的木屋。没有可口的食物,没有开心的闲暇。
  他们为打仗而生,他们为打仗而亡。
  
  斯巴达人是可怜的,他们一出生就无从选择。但更加可怜的是他们治下的人们。修昔底德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斯巴达人通知农奴选拔对敌作战中最为勇敢的人,以便能获得自由。两千人被选了出来,他们喜不自胜,兴奋地来到神殿,准备迎接自己用鲜血换来的自由。但没有一个人再从神殿中走出来,没有人知道他们是怎样死的。
  斯巴达人消灭他们的理由很明显:最勇敢的人是最危险的。
  
  我以前读历史的时候一直想不通,斯巴达为什么是一个如此军事化的城邦,后来我明白了。
  一片群山中的沃土,消灭了它周围所有的文明。人们在对资源的争抢中,丧失了所有美好的东西,只留下最残酷的现实。
  我想,这就是人类的原罪吧。
  
  这就是斯巴达,它不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部机器。这部机器一旦发动,每一个希腊城邦都有着被它碾碎的风险。
  然而,还未等斯巴达强大到足以吞灭其它城邦的时候,波斯人来了。斯巴达人做出了他们的选择:保卫希腊。
  但这次他们与雅典人将要面对的敌人,已远非马拉松时可比了。
  
  公元前485年,波斯帝国最伟大的建设者大流士一世在壮志未酬的遗憾中死去。他与居鲁士女儿生下的儿子薛西斯继位,史称薛西斯一世。
  大流士对希腊是多少有些轻视的。但马拉松一战,希腊人已经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与战斗能力。薛西斯对他的对手,给予了最大程度的尊重。
  
  在薛西斯即位之初,斯巴达为了化解可能到来的灾难,派出了两位贵族公民前往波斯,愿以一死化解斯巴达杀害波斯使者的罪行。
  薛西斯却平静地答道:“放心吧,我不会像斯巴达人一样,斩杀来使,去破坏全体人类共同遵守的法律。你们回去吧,如果仍不愿臣服,就请好好备战,迎接我的波斯大军。”
  
  送走了斯巴达的使者,薛西斯开始筹备他对希腊人的全力一击。
  他准备了四年。
  四年后,他向世界展现了一项不可思议的成果——五十八个民族组成的数十万波斯大军。
  波斯人、米底人、巴比伦人、腓尼基人、亚述人、阿拉米人、犹太人、亚美尼亚人、埃及人、利比亚人、印度人、阿拉伯人······联军中甚至包括他们的对手希腊人。当时世界的主要民族中,大约就只有崇山峻岭之后的中国人,和远在大洋彼岸的奥尔梅克人没有被征召在这只队伍里了吧。
  “他们只要停下来喝水,就会将河水喝干。”这有点夸张。
  “他们无论在哪里吃上两顿,供应食物的城市就会枯竭。”这却离事实并不远。曾经有一个叫萨索斯的小岛,招待波斯大军一天,花掉了400塔兰特的白银。据有人计算,按购买力换算一下,大约等于100万美元。在当时那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这简直是天文数字。
  
  一个政权,能够动员起如此庞大规模的军队,而没有引发任何骚动和暴乱。波斯帝国的政治水平和行政能力,已经达到了前无古人的高度。
  
  公元前480年,波斯人仍分水陆两路,向希腊进兵。
  1207艘战船沿海岸行进。为了绕过风暴频发的阿索斯海角,波斯人临时挖了一条运河。
  陆军则更为夸张,为了跨过达达尼尔海峡,他们也临时搭了一座浮桥。话说这海上的浮桥不同于河上,不是像当年亚述人那样吹口气就行了的(参见第31节)。波斯人怎么做的呢?
  674座战船排成两列,巨锚一直伸到海底,亚麻和纸莎草编成的粗粗的缆绳将数百条战船连在一起。然后再把树砍倒,切成木板,铺到缆绳上,再在木板上铺上树枝,撒上土,来回踏出一条路来。路的两侧还筑起了防波堤,其实主要是不要让战马看见海水而害怕。
  就这样,数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从桥上开了过去。
  
  看着瞬间搭起的大桥,看着铺天盖地的军队,一个当地人惊呆了。他认定,薛西斯就是希腊最伟大的天神宙斯。
  只是他不明白,宙斯只要一个巨雷就可以将任何一个傲慢的国家击碎,又何必如此大费周章地远征小小希腊呢?
  
  对希腊人来说,这是一场看上去完全没有希望的战争。他们刚刚从马拉松之战建立起来的那点信心,又被哨探带回的情报完全摧垮了。希腊,离崩溃的悬崖更近了。
  这一次,首先站出来的是斯巴达人。
  虽然只有300个。
  请看下集——温泉神兵(下)。

9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 19:17:31 | 只看该作者

87、温泉神兵(下)

 

  “你们就只有这么几个人?”
  “或许他们注定要战死沙场,那么即便只有这些人,我也觉得多了。”
  
  说话的是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
  斯巴达地处希腊的最南端,他们会是希腊最后一个灭亡的城邦,波斯人的征途中间还要经过崇山峻岭,道道险关。
  可雅典就不同了。北希腊已经完全投降,波斯前队的兵锋几乎就要触及雅典。他们面前,只剩下一道可守之关——温泉关。
  列奥尼达说:“我来!”
  不朽的传奇即将在那里写下。
  
  列奥尼达挑选了300名斯巴达重装步兵,因为自知凶多吉少,他只挑选了已经结婚生子之人。随同他们出征的,还有6000多名来自其它城邦的希腊人。他们没有斯巴达人一样的战斗力,却有着和斯巴达人一样的勇气。七千人共同开向温泉关,准备接受自己的命运。
  
  此时,波斯人已经跨过了达达尼尔海峡。薛西斯看着手下一望无际的军队,豪情无限。突然之间,放声大哭。
  很多人看过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但我要告诉你,那是根据一本漫画书改编的。书中将波斯人刻画的残暴无比,电影中薛西斯如同鬼魅。
  但这并不是史实。大多数史学家都认为,波斯人是当时世界最为英俊的民族。居鲁士、大流士、薛西斯,都是千里挑一的帅哥,且雄才伟略在当时世界几乎无人可比。薛西斯甚至还有些多愁善感。他哭罢之后,讲了一番经典的话:
  “我思前想后,悲悯之情涌上心头。人的一生何其短促,看这漫山遍野的人群,百年之后,就再没有一个人活在这个世间了。”
  
  是啊,既然如此,人们又何苦相互征伐,千年不休呢?
  我明白,却又不明白。
  
  无论薛西斯如何感慨,数十万大军掉回头去已是不可能的了。波斯人还是来到了温泉关。
  令薛西斯的哨探有些吃惊的是,他看到的,不是慌乱,不是紧张,而是一片宁静。斯巴达人在耐心地梳理着自己的头发,恍若不知大战将临。
  “当斯巴达人遇到危险时,总要整理他们的头发。但他们是全希腊最杰出的武士。如果你能够征服斯巴达人,人类中再无人能与你抗衡。”
  哨探同时也带回了另一个信息,全副武装的斯巴达重装步兵,其实只有三百个。其余的,尽是装备寻常、战力底下的普通希腊士兵。
  薛西斯笑了,但他钦敬斯巴达人的勇敢。于是,他再度表现出了对敌人的尊重,派出了一名使节。
  
  “投降吧,斯巴达王!我会让你成为整个希腊的国王。”
  列奥尼达平静地答道:“我宁愿为希腊去死,也不愿成为敌人的工具来统治我的同胞。”
  “在我波斯大军面前,你必须放下武器!”
  列奥尼达只回答了两个字。
  这两个字,在人类历史上的所有豪言壮语中,或许是最短的,却也是最有名的。
  这两个字,如今就刻在希腊第一军的军徽之上,成为遥远的斯巴达精神的永远象征。
  ——“ΜΟΛΩΝ ΛΑΒΕ”(来拿!)
  
  波斯人来拿了,用的仍旧是他们的遮天箭雨。
  这里不是马拉松,斯巴达人不能冲锋。他们所能做的,只有彼此依靠在一起,握紧手中的盾。
  “波斯人的箭矢,可以遮蔽天上的太阳!”
  “那我们就在箭雨下乘凉!”
  
  果然,波斯的箭雨拿斯巴达人毫无办法。
  薛西斯一挥手,波斯步兵开始了冲锋。然而,波斯步兵虽有排山倒海之势,却犹如撞上了铜墙铁壁。唯一不同的是,斯巴达人的铜墙铁壁是带刺的。盾牌后随时伸出的矛尖,将波斯人的尸体堆成了山。
  第一天结束了,波斯大军遭受了惨重的损失。
  
  薛西斯终于意识到,他对希腊人的重视还是不够。
  第二天,他直接派出了波斯王牌——万人不死军。
  这是一支自居鲁士起义时就着力打造的精锐部队。从波斯众多的士兵当中,挑选武艺最高强的一万人,配备最好的武器装备,进行最为严格的训练。倘有人阵亡或退役,则再找一人补上,始终控制在一万人,号称“不死”。
  近百年来,这支不死军随居鲁士、冈比西斯、大流士南征北战,未逢敌手。他们平时只做皇帝的护卫,只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予敌人最致命的一击。
  巴比伦人、埃及人、印度人、斯基泰人,全都领教过“不死军”的威力,整个西方世界,闻之色变。
  马拉松之役,由于大流士没有御驾亲征,因此“不死军”留在了苏萨。这一次,薛西斯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终于派出了他的杀手锏。
  
  然而结果完全出乎了薛西斯的意料。
  尽管“不死军”战力强大,可在狭窄一场的温泉关隘口,任何高明的战术都发挥不了。双方只能比拼一样东西,那就是意志。谁能挺住,谁就能活下来;谁先崩溃,谁就只能做矛下亡魂。
  狭路相逢,勇者胜。
  倒下的,是波斯“不死军”。
  
  薛西斯几乎要崩溃了。300个斯巴达重装步兵,领着几千希腊残兵,就能将他的数十万大军死死地堵在温泉关外,他还有何脸面回去见他的波斯臣民。
  但薛西斯毕竟是薛西斯,他之前就想过,打开一座关卡,最好的方法,或许不是弓箭和长矛,而是金钱。
  今天,在他几乎陷入绝望的时候,他曾经悬出的重赏终于有了回音。希腊的叛徒出现了,他的名字叫艾菲亚特斯。
  正是这个毫不起眼的希腊人,令斯巴达三百勇士旷古绝今的殊死搏杀完全失去了意义。在他的带领下,波斯人不费吹灰之力,就从山间小路绕过了噩梦般的温泉关,悄悄来到斯巴达人的身后。
  
  很显然,列奥尼达是知道这条路的,只是没有足够的兵力去把守。所以,他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这个消息。随即,他就做出了决定:希腊联军全部撤出温泉关,只留下300斯巴达人断后。
  没有人反对,没有人抱怨。斯巴达三百勇士紧密地站在列奥尼达身旁,平静地等待死亡。
  数千希腊同胞都被感动了。有一千一百人决定留下来。让我们记住这两个城邦的名字:700忒斯皮亚人和400底比斯人。
  温泉关不只留下了三百勇士,而是一千四百勇士。
  
  接下来就是马拉松一幕的重演。列奥尼达率领这一千四百人冲向了敌阵。波斯人又看到了他们似曾相识的目光,似曾相识的勇气。他们不禁又想做一件似曾相识的事情——逃跑。
  荒谬的场景:一千余名希腊人,将上百倍于他们的敌人逼得连连后退,四散奔逃。
  但此时双方的兵力比马拉松时还要悬殊得多,奇迹已不可能再出现。当波斯人从慌乱中镇定下来之后,希腊勇士们在劫难逃。
  列奥尼达倒下了。希腊人仍在战斗。直到所有的人都倒下。
  只有一个人回到了斯巴达。他得到的待遇是冷漠。在孤苦和羞愤中度过一年之后,他在另一场与波斯人的普拉提亚之战中,用死亡洗刷了自己的耻辱。
  
  正如薛西斯所言,百年之后,曾经的胜利者或是失败者,全部已化成一抔黄土,在历史的风烟中消逝得无影无踪。只有那座最著名的墓碑,还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过路的朋友啊!
  去告诉斯巴达人
  我们遵守了他们的法律
  长眠于此
  
  波斯人通过了温泉关,雅典城已经危在旦夕。雅典人将如何应对?请看下集——萨拉米湾。

9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 19:18:22 | 只看该作者

88、萨拉米湾

 

  波斯大军通向雅典的路途已再没有任何障碍。跟马拉松战前一样,雅典人再度开始了争吵:坚守、还是弃城?
  也有人在民众大会上说要投降的。结果是立刻被群殴致死。这还不算,有一群妇女,专门跑到主张投降的人家里,把他们的妻子和儿女用石头砸死。
  这就是雅典人。疯狂的雅典人。
  
  十年前的马拉松,米提亚德力排众议,领导了一场辉煌的胜利。但之后不久,米提亚德被他的政敌陷害致死。今天,正在雅典人群情激奋,誓死保卫雅典之时,又站出来了一个米提亚德式的人物,他的名字叫迪米斯托克利。
  面对激昂的人群,他站了出来,冷静地说道:“看看外面的波斯大军吧,你们真的指望我们的破旧城墙能够挡住波斯人的攻城利器么?固守城中,根本无法逃脱被波斯人屠杀的命运。我们唯一可靠的城墙,在那里——”
  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是无边无际的爱琴海,是整装待发的一百艘战舰。
  人们知道迪米斯托克利说得有道理,可人们辛苦建成的雅典就这样放弃吗?雅典人陷入了痛苦的抉择。
  
  城内的一座神庙里,供奉着雅典的守护神,雅典娜。神庙的圣匣里,供奉着雅典娜的圣物,一条蟒蛇。然而这一天,祭司忽然发现蟒蛇不见了。雅典人终于意识到,雅典娜是在暗示她的子民,是离开故乡的时候了。
  当然,偷走蟒蛇的是迪米斯托克利。
  
  雅典人开始了逃亡。每一个成年男子都将妻子儿女送到了其它城邦,自己则无奈地登上了战船。没有人知道结果如何,没有人知道他们能否再回来。
  离别的悲凉笼罩着雅典,爱琴海的上空涌动着一丝绝望。
  迪米斯托克利分明感觉到,雅典人虽然不愿投降,却斗志消沉,内心深处随时想离开战场,与远方的妻儿团聚。更加可怕的是,虽有希腊友邦的海军前来驰援,却更加人心浮动,无意与波斯人决一死战。
  这种士气是极其危险的,或许一接战,希腊联军就四散奔逃了。为了扭转这个局面,迪米斯托克利策划了一个大胆的计划,这项计划一旦泄露,会使他身败名裂,万劫不复。
  
  《孙子·九地篇》有云:“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此时已退隐山林的孙武大约不会想到,他这句不可思议的名言,竟由万里之外的一个希腊天才首先实践。
  迪米斯托克利找来了自己的一个亲信。他是波斯人,名叫西金诺斯。他悄悄来到了薛西斯的营帐,只说了一句话:“希腊舰队已惊慌失措,随时准备逃跑,陛下不能放过这个机会,一定要将他们围而歼之。”
  薛西斯闻言大喜,连夜谋划,调兵遣将。于是,当希腊人第二天早上睁开眼睛的时候,数百艘波斯战舰密密麻麻地横在眼前,死死地锁住了他们的出路。所有的希腊人都在刹那间清楚了:再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他们的命运就将决定在这个小小的海湾——萨拉米湾。
  
  古代陆战的战斗方式我们在书中或是电视中看得多了,那么古时的海战怎么打呢?
  最早期,主要是射箭,或是跳上敌船肉搏。后来,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多了一种重要的方式——撞。具体说来就是用自己坚硬锋利的船头(大多是包裹青铜或是铁的),去撞对方战船薄弱的侧翼。
  毫无疑问,这除了高超的驾驶技术之外,需要极大的勇气。那么,当一方退无可退,唯有殊死一搏的时候,这种撞的气势和威力就提升到了极致。
  这,就是迪米斯托克利给自己人设下陷阱的原因。
  
  战争的结果并没有出乎他的预料。全无畏惧的希腊战舰冲入了庞大的波斯舰阵。
  波斯舰队的第一线是他们最优秀的海军腓尼基人。在希腊人的冲击下,他们首先害怕了,一个个掉转船头,向后奔去。
  在陆地上,前队奔逃冲散后队之事屡见不鲜。在海洋上,这是更大的灾难。
  波斯人彻底崩溃。
  
  薛西斯富有四海,权倾天下,他权杖一挥,他的波斯臣民几乎无所不能。高山挡不住他们的脚步,大海阻不了他们的征程。可今天,无论他如何努力,他都阻止不了波斯海军的溃退。一座座战船被撞得粉碎,一个个武士在水中呼号。
  这是希波战争爆发以来希腊人最为辉煌的一场胜利。它摧垮了波斯貌似强大的海军,更重要的,是它彻底摧垮了波斯人的斗志。
  
  彼高崖何巉岩兮,
  俯视萨拉米之滨;
  有名王(指薛西斯)尝踞坐其巅兮,
  临大海而点兵。
  千樯兮照海,
  列舰兮百里。
  朝点兵兮,何纷纷兮,
  日之入兮,无复存兮!
              ——拜伦《哀希腊》(胡适译)
  
  薛西斯走了,带着永远的遗憾。
  又或许他并不遗憾,因为希腊带给他的,除了噩梦,还是噩梦。
  所以他离去得那么匆忙,将所有的伤病员甩在后面,以最快的速度奔到了萨迪斯。
  
  他没有忘记留下一支军队,由大流士的女婿马多尼乌斯率领,做征服希腊最后的努力。但我想他知道,这只是给臣民们一个交代而已。事已至此,希腊人在气势上完全胜过了波斯,战局无法逆转,一切已是徒劳。
  一年后,在普拉提亚和米卡尔山两场战役中,希腊人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马多尼乌斯战死,波斯人几乎全军覆没。
  轰轰烈烈的希波战争落下帷幕。双方的小打小闹仍在继续,但那已不再重要。
  
  正是在一个小小的萨拉米湾里,决定了世界的走向。伟大的波斯帝国没能够征服小小希腊,反而被打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在此前的三千年历史中,亚洲和埃及从来都是人类文明的推动者。正是从这一天起,一个新的文明板块昂首站上了历史舞台的中央,并开始在人类历史中发挥越来越重大的作用,直至成为整个世界文明的中心。
  
  欧洲崛起
  时间:公元前480年9月23日
  地点:希腊,萨拉米湾
  
  这世界上有喜马拉雅,也有萨拉米。
                        ——雨果《九三年》
  
  雅典城被焚烧,许多希腊城邦也毁于一旦。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避过了灭顶之灾后,希腊文明得以延续。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些名字将会光彩得令人目眩。
  但是,没有马拉松,没有温泉关,没有萨拉米湾,之后百余年里的一切,将无从谈起。
  米提亚德,列奥尼达,迪米斯托克利,这些英雄的名字同样值得我们铭记。
  
  在这个残酷的地球上,最灿烂的花朵,也需要用鲜血来浇灌。
  
  希腊的伟大,还在继续。让我们先离开一下,因为在亚欧大陆的东边,一场别样的恩怨情仇正在上演。请看下集——卧薪尝胆。

9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 19:19:13 | 只看该作者

89、卧薪尝胆(上)

 

  公元前5世纪,几乎所有的精彩都发生在亚欧文明板块的东西两头。因此,我们只好不辞辛劳,在几万里的土地上东奔西跑。刚刚离开碧波万倾的萨拉米湾,我们就来到了杨柳轻风的姑苏城。
  
  这是一段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它的奇绝诡异,它的色彩斑斓,在整个人类历史中,也少有一段故事将那么多元素集中在一起。君王、智者、辩士、奸臣、美人,齐聚一堂,伴随着两个东南小国的起起落落,上演了一段瑰丽的春秋往事。它值得我们追忆,也值得我们思考。关于国运的兴衰,关于人性的善恶。
  
  公元前6世纪末,中国格局最大的震荡,来自东南吴国崛起。在晋国的支持下,吴国将楚国折磨得体无完肤。直至公元前506年,郢都告破。幸亏申包胥哭秦庭,加之晋国因内部问题未能趁火打劫,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但在这个过程中,楚国也做过一点挣扎。那就是在晋国联吴制楚的同时,也来了个联越制吴。
  越国,是个比曾经的吴国更加蛮荒的小国。有个著名的用来形容越人的词,叫作“断发纹身”。中国古时候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可见越国是完全排除在中华文化圈之外的。可随着春秋争霸战的愈演愈烈,它终究被卷进了中国的历史。
  
  公元前505年,当阖闾领着吴人在楚国都城逍遥自在之时,越王允常率兵偷袭了吴国。虽然只是烧杀抢掠了一通回去了,也令阖闾十分震怒。
  公元前496年,允常病死,其子勾践继位。阖闾趁此机会攻越,准备报九年前的一箭之仇。双方在槜李(今浙江嘉兴西南)相遇。很明显,双方实力不成比例,眼看越军即将大败。此时,奇妙的一幕发生:越军阵营中突然冲出三排罪人,齐刷刷地跑到吴军阵前抹脖子。吴军被这个罕见的奇景惊呆了,竟因围观而导致阵形大乱。越人趁势掩杀,将吴军杀得大败。
  而阖闾竟在这场诡异的败仗中重伤致死。
  
  一代枭雄,英雄一世,就这样死在微不足道的越国之手,实在是死不瞑目。
  因此,阖闾之子夫差继位之后,每次出入宫廷,必令左右对自己大喊:“夫差!尔忘越王之杀尔父乎!”自己还要答一句:“唯,不敢忘!”
  历史如此巧合,同一时代东西方的君主竟采用了同样的方式励志,令人有些忍俊不禁。而夫差与大流士相比却有个优势。波斯虽比希腊强大甚多,但苏萨距雅典相隔数千里,波斯发兵远征,希腊总能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逸待劳。然而吴都姑苏与越都会稽,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到绍兴,不过四百里,说到就到。以吴越的兵力对比来看,越国几乎没有胜机。还打算用罪犯搞行为艺术么?吴军已经上过一次当,要想让他们再上当,恐怕得想出一个比上次还要绝妙十倍的鬼主意来。
  
  很显然,勾践想不出来。他感受到了深深的危机。
  冥思苦想之下,他认为自己找到了破解危机的唯一办法。公元前494年,勾践以石买为大将,起倾国之兵,主动攻打吴国。事实证明,勾践这招自以为是的先发制人之策变成了纯粹的以卵击石。
  双方在太湖上的夫椒山(今江苏无锡马山)展开了一场春秋时期最大规模的水战。吴军已经厉兵秣马两年了,在名将伍子胥的指挥之下,打了一场完全没有悬念的战争。最后勾践只得带五千残兵仓惶逃到会稽山中,被吴军团团围住。
  
  一个国家到了这个地步,基本上等于灭亡了。可是对越国来说,其实没打之前,这个结果便已经注定了,毕竟实力在那里摆着。可这一打,却打出了一线生机。
  这一线生机,就是人才。
  由于在这场惨痛失利中的拙劣表现,越国原先的重臣石买等人彻底失势,两个外乡人进入了越国智囊团的核心。
  
  而此时所谓的越国,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如果说良禽择木而栖,这俩老外应该赶快拍屁股走人才是。可这两个人偏偏从绝望中找到了希望,就此与勾践一起写下一段不可思议的复国传奇。二人也因此声震天下,名垂青史。
  文种、范蠡闪亮登场。
  
  大兵压境、插翅难飞,怎么办?宁死不屈是一种很勇敢的表现。此时的勾践正打算这么做。可范蠡说话了,一句话,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只不过,这条路需要更大的勇气:“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则身与之市。”也就是说,用最谦卑的言辞和最丰厚的财宝请求投降,如果还不行的话,就把自己也交出去。
  勾践的勇气,为他自己赢得了千秋的名声。他派出了使者文种,向夫差请降。另一方面,为了确保请降成功,用仅剩的美女、珠宝在吴国太宰伯嚭身上大做文章。这其实是个无本生意,越国若亡,这些财宝本就保不住,如今把它们换个主人,就有可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历史告诉我们,垂死挣扎有时确实能换得一条生路。可惜的是,更多的人们过早的绝望,往往放弃了垂死挣扎。
  勾践、范蠡、文种没有放弃,奇迹从这一天开始书写。
  
  受了贿赂的伯嚭自然向夫差建议准许越国投降。可是伍子胥反对,他说:“若今日不灭越,日后必悔之。勾践乃贤君,文种、范蠡皆是良臣,越国若反,吴国必乱。”
  夫差综合考虑了伯嚭和伍子胥的建议,做出了他的决定:“孤的大志,在齐国,所以我准许越国求和。若越国改过了,我们还要求什么?若越国不改,胆敢造反,那我们大军一出,灭他们还不是易如反掌。”
  
  夫差准许了越国的求和,并没有趁机灭了越国。就这一点,他被后人诟病了两千年。人们都在骂夫差亲信小人,不听忠言。可是细细想来,这未免有点事后诸葛亮之嫌。
  假设我们退回到那个时代,春秋争霸如火如荼,各路诸侯都要讲一个面子。好比楚庄王灭陈,之后还是把陈国给复了。又所谓“杀降不详”,对投降者的杀戮必然会激起以后的对手拼死抵抗。在对手已经投降的情况下赶尽杀绝,对吴国日后的霸业肯定是不利的。孙武“全国为上,破国次之”的教诲犹言在耳,夫差胸怀北霸中原之志,做出存越的决定实在无可厚非。
  当然,越国的地理位置让吴国很不舒服。正如刚才所说的,越国距吴国只有四百里,如果吴国北上中原,越国在后面捅上一刀,确实够吴国喝一壶的。但类似的事情并不是没有发生过。十年前,勾践之父允常也在阖闾攻楚时在后院放火,可那也只是捣了一通乱而已。此时的越国已经被揍得奄奄一息,比之当年尚且不如,还指望他们能掀起什么大的风浪吗?所以在夫差看来,灭越实在多此一举。
  
  我猜想,夫差大致上应该是这样考虑的,几乎完美无缺。
  那么,伍子胥为什么坚决反对呢?而且,他不只是现在反对,在之后的若干年里,他对灭越的念叨就没停过。我想,他一定是从勾践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仇恨所催生出的特有的坚忍。当年他孤身一人,白头过关,沿路乞讨,飘零入吴,却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摧垮强大的楚国。那么勾践尚有文种、范蠡二人辅佐,情势比之自己当年还稍好一些,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勾践可以瞒过夫差,可以瞒过吴国上下,但是他无论如何也瞒不过他的同类。伍子胥面对夫差的决定,仰天长叹:“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国该化作一片泥沼了。”
  
  接下来,勾践夫妇与范蠡在吴国为夫差做了三年奴仆。勾践极尽卑躬屈膝之能事,直至听从范蠡的建议,为夫差尝粪,终于打动了夫差。夫差充分信任了勾践的忠心,将勾践君臣放回越国。
  如果说之前夫差为图长远霸业而接受越国投降并没有错的话,这一次却是错了。放虎归山,怎么看都不是一个太明智的主意。
  可是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面对最真挚的情感,不被打动的人很少。只有见识过最险恶的斗争之人,才最不容易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所以说,经历就是财富。没有类似的经历,很难真正体会到人世的险恶。
  所以,夫差上当了,而伍子胥绝对不会。他从勾践柔顺的笑容中一定又看到了公子光的影子,丰盛的宴席和满面的春风背后,是已被打磨得寒光闪闪的专诸鱼肠剑。他又劝了夫差,没有用,如同这三年中的每一次进言,在夫差那里,早已成了小人的搬弄是非。
  
  人在死亡线上挣扎出来之后,通常会得到的异乎寻常的忍耐力,以及随之而来的人性扭曲。父死兄亡,白头乞讨,伍子胥被扭曲过;屈膝尝粪,隐忍三年,勾践被扭曲过,而夫差却没有。所以伍子胥和勾践成功了,而夫差失败了。在这个扭曲世界里的斗争中,扭曲者生,正常者亡。
  政治和战争,从来不是为善良者准备的游戏。
  
  勾践回到了越国,开始了著名的卧薪尝胆。人,是一种极易安于现状的动物。这个世界上,没有天生意志超强之人。再坚强的意志,也需要磨练。每日睡在草垛上,把奇苦无比的胆放在嘴里翻来覆去地嚼。不信你试试,你若能坚持三年,这个世界上就少有你做不成的事情。
  而勾践坚持了十年。请看下集——卧薪尝胆(下)。

9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 19:19:48 | 只看该作者

90、卧薪尝胆(下)

 

  人们通常认为,勾践把自己折腾得那么苦,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找夫差报仇。但实际上,这背后还有更深的一层道理。
  我们注意到,吴越都地处华夏文明圈的边缘地带,相对闭塞,发展也就远远落后于中原地区。可因为中原有现成的经济、政治体制可以借鉴,所以对这些小国来说,一旦拥有人才,就可以飞速发展。一百多年前的秦国就是例证。
  但在边缘地带,通常一个大国的兴起,就会将周边小国的生存空间挤压得异常狭小,因为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像当年楚国兴起而吞百越,秦国兴起而霸西戎,都是这个道理。如今,吴国也大有这个势头。
  可是另一方面,我们之前讲过,这些落后国家首先惦念的是中原的花花世界,而非周边更加蛮荒的地区。所以楚国、秦国首先想到的都是挺进中原。但他们分别遇到了当时鼎盛的两大春秋霸主齐桓公和晋文公,北进和东进的出口被牢牢卡住(参见第44、52节)。但这样一来,管仲、先轸们其实在客观上帮了楚、秦一把,使他们只好先专心向外缘发展,巩固了自己的地盘。
  而吴国的兴起,却正值中原衰世,各国纷纷陷入内乱,吴国当然也就一心想要称霸中原。这也就给周边的越国留下了那么一丁点的生存空间。
  因此,站在越国的角度,这本来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你死了我才能活。
  所以,勾践采纳了文种提出的伐吴九术。我们看一下,在一个国家的基本国策里,竟有大半是针对另一个国家的,足见双方的斗争已臻白热化。
  
  一、尊天地,事鬼神,冀求神灵保佑。
  二、给夫差不断进献财宝,纵容他的贪欲。
  三、想办法挖空吴国的粮食。(比如找吴国借粮,第二年,将粟米蒸晒过后,再还给吴国做种子用。这样的种子,是一粒粮食也长不出来的。)
  四、给夫差进献最上等的美女,让他赶快堕落。(最著名的莫过于西施了。在中国的文化中,这个名字已完全等同于美丽。)
  五、进献最好的工匠,为其筑宫室高台,争取尽早花光吴国的钱,耗光吴国的国力。
  六、扶植阿谀之臣。
  七、陷害直谏之臣。
  八、自己偷偷积攒钱财,打造武器。更重要的,是生孩子。也就是伍子胥所说的“十年生聚”。(为了多生,勾践推行了很多政策。比如老男人不准娶少女为妻;男20岁女17岁还不结婚的父母要受罚;国家派医官给产妇接生;生了孩子的家庭由国家颁发奖励,生得多的干脆政府负责出钱养。在古代,因为没有生产技术的过于显著的差别,所以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与一个国家的国力密切相关,几乎完全成正比。)
  九、偷偷训练精良军队,随时准备致命一击。
  
  如果夫差看到文种的这九条,估计想把勾践和文种碎尸万段。可是,当他登上雄伟壮观的姑苏台,极目远眺之时,却意气风发,对越国之忠心感动无限;当他看见西施艳绝千古的曼妙舞姿,在馆娃宫中将佳人揽入怀里之时,却心神俱醉,再也无法对越国提起防备之心。
  没办法,这就是人性。
  
  夫差一边在逍遥快活,另一边也没有忘记他的北上伐齐大计。
  公元前486年,夫差为了打通粮道,由南向北开凿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大型运河——邗沟。这条全长150公里的运河,自长江边的邗城出发(邗城是夫差为修建邗沟所筑,也就是今天的扬州),一直延伸到淮河边的淮安,最早将江淮两水连在一起。一千一百年后,隋炀帝在此基础上建成著名的京杭大运河,成为中国东部重要的水路动脉。
  值得一提的是,勾践还派出文种率一万越人帮助修建邗沟。越国表现忠心实在到位。
  
  夫差在等待机会,勾践也在等待机会。
  又一个旷世奇才登场,为他们同时提供了这个机会。
  公元前484年,齐国大举伐鲁。这场征伐惊动了一个极有实力的民间团体,那就是刚刚结束周游列国回到鲁国的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眼见家国有难,孔门最杰出的弟子子贡出马,着手导演了一出外交杰作,竟至影响了五个国家的命运。
  
  齐国攻鲁的原因其实是齐国最大的贵族田氏想要作乱,但是忌惮另外四大贵族高、国、鲍、晏,于是准备让他们去攻打鲁国。子贡直接找到了田氏首领田常,言道:“我听说,有外忧的话应该攻打弱者,有内忧的话应该攻打强者。今君的忧患在内,跑来打我们鲁国做什么?你难道不知道如果齐国灭了鲁国,他们四家会就此坐大么?你应该让他们去打吴国。”
  田常闻言恍然大悟,可又为难道:“大军已经准备出发去打鲁国了,我现在又让他们去打吴国,不会令人生疑吗?”
  子贡笑了笑,甩下一句话:“你只需按兵不动,我会去让吴国来打你的。”
  
  子贡随即来到了吴国,对夫差说道:“现在齐国要伐鲁,是君王北上称霸的大好时机。救鲁,则名显诸侯;伐齐,则大有实惠。所以北上名义上是救鲁,实际上是打击争霸对手齐国,实在是一步好棋啊。”
  夫差回道:“说得好啊!只是我听说近来越王励精图治,日夜操练军队,看来有对我报复之心。先生得等我把越国收拾了再去救鲁。”
  子贡说道:“越跟鲁差不多,吴跟齐也差不多,等到君王把越国灭了,齐国也已经把鲁国灭了。伐小越而畏强齐,传出去不大好听啊。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来朝,霸业可成矣。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则君王无后顾之忧也。”
  夫差大喜,让子贡去越国。
  
  想来孔门弟子三千,在诸侯中间已有了些名气。所以勾践听闻子贡到来,一直迎到郊外,邀请到住处之内,问道:“我这里是蛮夷之国,怎劳动先生屈尊来访?”
  子贡却对勾践的热情毫不理会,劈头便说:“我曾劝说吴王救鲁伐齐,他却很是担心越国,说要先伐越。试想,吴王来攻,越国必灭。你如果没有攻吴的打算却令人生疑,那是笨;如果有打算却让人知道,那是危险;在事情没做的时候就全都让人先知道了,那就更危险了。此三者为举事大患。”
  勾践惊得浑身是汗,连忙跪下请教。
  子贡一语指出吴国的问题所在:“国家连年征战,已然疲敝,大兴土木,更使民怨沸腾,加之内有佞臣伯嚭,吴国虽强,却已露残国之象。今大王发一支兵马助长他的志气,以重宝和卑辞令他放松警惕,他必然会举兵伐齐。若吴国败,当然是大王之福;若吴国胜,必然野心膨胀而兵临晋国。我再去晋国,令其与齐国共攻吴国,吴国锐兵尽于齐,重甲困于晋,大王趁此机会出兵,必能灭吴。”
  勾践听罢,几乎乐疯了。送子贡黄金两千两,宝剑一口,良矛两支。子贡不受,飘然而去。
  
  子贡返回吴国,却对夫差说:“越王深知越国有今天,全赖大王恩赐,死不敢忘,岂会有二心呢?”
  五天后,文种到来,向夫差敬上宝器屈卢之矛,步光之剑,说勾践自请披坚执锐,尽其境内士卒三千人,愿供吴王驱驰。
  夫差大喜,对子贡说:“越王意欲亲自跟随寡人伐齐,如何?”
  子贡答道:“不可。吴国已经用尽越国士兵,再让他们的国君跟随,就有些不义了。不如留下越国士兵,辞谢越国国君的好。”
  夫差同意,举倾国之兵伐齐。
  
  此时,子贡又跑到晋国,对晋定公说道:“吴国攻齐,若不胜,则吴国必乱;但若取胜,必然乘胜兵发晋国,晋国将会有麻烦了。”于是晋国接受子贡的劝谏,整兵备战,以防吴国来袭。
  子贡圆满完成了齐、吴、越、晋之间的游说,回到鲁国,静观自己设计的这出“存鲁、乱齐、弱吴、强晋、霸越”的好戏上演。
  
  公元前484年,春秋时代的最后一场强强对话,吴、齐艾陵(今山东莱芜市东北)大战终于爆发。夫差亲自率领吴国大军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杀敌三千余人,缴获齐国兵车八百乘。
  随后,夫差果然兵发晋国,并在黄池(今河南封丘县)大会诸侯,俨然已是新任霸主模样。
  正当夫差到达他功业顶峰之时,勾践出动了。五万大军兵分两路,北路由范蠡统帅,沿海路进入淮河,截断夫差大军归路;南路由勾践亲自指挥,直捣姑苏,一举占领吴国国都。此时率兵赶回的夫差连忙向勾践求和。勾践审时度势之后,答应议和。
  经此一劫,吴国国力每况愈下。七年之后,勾践再度大举攻吴。围困姑苏三年之后,夫差力尽乞降,勾践不许,迫使夫差自杀。春秋末年在中国掀起巨浪的吴国辉煌不过三十年,便倏忽灭亡了。
  
  此后,勾践渡淮北上,与齐、晋诸强大会徐州。《史记》载:“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三年吴宫受辱,十年卧薪尝胆,终成霸业。
  
  在春秋末年这出跌宕起伏的历史大戏中,几个主要人物的结局值得一提。
  伍子胥。只身一人自楚逃亡至吴,助阖闾成就大业。此后却因存越灭越之争见疑于夫差。艾陵之战前,出使齐国,却鬼使神差的将儿子留在齐国。夫差闻讯大怒,加上伯嚭的谗言,伍子胥被赐死。临终前,伍子胥告左右:“必在我墓上树起梓树(上好的棺材木),以备后用;挖我眼珠,悬挂于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灭吴!”言罢,拔出夫差所赐之剑,横刃自刎。
  伯嚭。同是楚人,同被费无忌陷害而奔吴。伍子胥发出“同病相怜,同忧相救”之叹,向阖闾推荐伯嚭。伯嚭凭借自身才干,很快成为吴国伍子胥、孙武之后的第三号人物。吴军自郢都还师后,孙武退隐山林,伯嚭为了挤掉政坛对手伍子胥,加之受了越国重贿,开始在夫差身边彻底扮演小人角色。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勾践以“不忠于其君,而外受重赂,与己比周(勾结)”的罪名把伯嚭杀了。这个中国春秋时代最著名的奸臣毕竟未得善终。
  文种。也是楚人。勾践、范蠡屈身事吴之时,是文种留守,撑起越国。勾践回国,是文种提出的九条基本国策。但“文种九术”太过阴损,文种也因此在越国称霸后遭勾践所忌惮。可叹范蠡曾对文种讲出千古名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明言勾践可共患难,却不可与共乐。文种不听,终于被勾践赐死。
  范蠡。还是楚人!“卑辞厚礼,乞吴存越”之策令越国有了一线生机。其后无论何等困苦境地,始终追随勾践。文韬武略,无所不精。越灭吴,及其后北威齐、晋,范蠡都是居功至伟,官拜上将军。然而最为可贵的是他看透了勾践本性,于功业登峰造极之时飘然隐退。成为老子“功遂身退天之道”的绝佳注解。他隐退之后,辗转各地,以经商为业,不多时便累资数万。却又仗义疏财,扶危济困。且每次散财之后又能迅速致富,世称陶朱公。所谓“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范蠡几乎是绝无仅有的完美化身。
  吴越两国的四个肱股之臣,这场吴越大戏的主角,个个才华横溢,可除了范蠡之外,竟无一得以善终。
  性格决定命运。
  
  今日苏州西南木渎镇的灵岩山上,风景依然奇绝秀美,无论是馆娃宫中的莺歌燕语,还是姑苏台上的国破家亡,早已随风飘散,不知所踪。一切的荣辱成败皆成历史。留给我们的,只剩下那些说不尽的吴越春秋。
  读罢这段历史,心下总是有些惆怅。可再往西边看去,希腊此时发生的故事,却更是让人郁闷不已。请看下集——英雄末路。

9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 19:20:49 | 只看该作者

91、英雄末路

 

  雅典人是什么样的人?
  大流士的问题,雅典人已然用他们在希波战争中的英勇表现给予了最好的回答。提起雅典人,现在的人们可以立刻联想起许多美妙的形容词。
  可接下来的一段故事,却让我们看到了雅典人的另一面。
  
  故事的主人公,便是雅典的头号英雄,萨拉米湾之战的决定性人物,迪米斯托克利。
  
  希波战争胜利后,迪米斯托克利获得了极高的威望。关于这个,有一件有趣的事情。
  战后,希腊的重要将领聚集在一起开会,其中讨论到在这场战争中谁的功劳最大,投票表决。结果所有的人都做出了同样的决定——把票投给自己。但所有的人又不约而同的在自己后面加上了同一个名字——迪米斯托克利。
  人本来都有一种放大自己痛苦和成就的本能。对于从战场上活着走下来的人们,或许这种感觉会更加深刻。
  
  迪米斯托克利顺利地成为了雅典的灵魂人物,开始领导雅典人民进行家园的重建。
  由于萨拉米湾战前,几乎所有雅典人都撤出了雅典,波斯陆军占领的是一座空城。波斯人一怒之下,将雅典付之一炬。战后,雅典人以极高的热情迅速恢复了城邦的元气。可是,当他们打算重建各种军事设施时,遭到了斯巴达人的阻挠。斯巴达人说,在科林斯地峡(斯巴达的门户)以北,不应该建立任何军事设施,以免波斯人卷土重来之时,打下这些设施,把它们变成波斯人的军事堡垒。
  真是岂有此理!整个希波战争中,斯巴达城毫发无伤,却要对别人的重建横加干涉。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没有城防的雅典又能拿什么去对抗蛮横的斯巴达人呢?
  可迪米斯托克利有办法。他对雅典人说,你们安心地修建城防,修得越快越好,剩下的事情,交给我。
  
  随后,他亲自作为使者来到了斯巴达。在斯巴达,他坚称雅典人并没有在搞什么军事设施,都只是在盖民房而已。斯巴达人不信,他就跟人家辩论。最后,拖延了若干时日之后,迪米斯托克利对斯巴达人说:“好吧,既然我怎么说你们都不信,那你们就派人自己去看吧。”
  当斯巴达的使者到达雅典之后,傻眼了:雅典的民房还没怎么建好呢,城防却早已整修一新。
  欺骗!赤裸裸的欺骗!斯巴达人被彻底愚弄了,他们自此对迪米斯托克利产生了刻骨的仇恨,也为迪米斯托克利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
  
  公元前478年,在迪米斯托克利的倡导下,为联合抵抗波斯,在爱琴海的宗教圣地提洛岛上,建起了希腊诸城邦的第一个同盟组织——提洛同盟。
  由于提洛同盟基本上是一个环海的海军同盟组织。于是雅典以其海军优势成为了同盟理所当然的领导者。
  迪米斯托克利则继续秉承他一贯的理念:大海是雅典的生命线。为了保持在提洛同盟中的优势,迪米斯托克利要求雅典人每年必须打造至少20艘战船。他甚至打算派人悄悄去破坏邻邦的船只,但该项提议没有获得通过。但总的来说,在迪米斯托克利的率领下,雅典牢牢地将同盟的领导权攥在手中。
  
  这个领导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联盟规定,每个参与的城邦必须贡献战舰或是金钱,而大多数城邦都不愿意将自己的战舰交出来归同盟统一指挥,所以他们都选择了金钱。而雅典渐渐成为这一大笔金钱的实际控制者。直到二十多年后,雅典竟公然将联盟的金库从提洛移到雅典。在大把大把财富的支持之下,终将造就出举世闻名的雅典黄金时代。
  
  “我不会拉琴,但我可以将一座小城变成一个伟大的城邦。”
                                       ——迪米斯托克利
  
  可雅典人是怎样回报这位黄金时代奠基人的呢?
  公元前471年,雅典的民众大会又一次如期召开。会上,有人提出了一位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人物,人们开始纷纷在陶片上写下自己的意见。结果,超过6000人写下了他的名字,他被放逐,十年之内不得踏入雅典半步。
  你一定猜到了,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迪米斯托克利。罪名有两个:其一,在自己的家乡修建阿尔忒弥斯神庙;其二,夸大自己在萨拉米湾的功绩。
  雅典独立的头号功臣,雅典最伟大的建设者,迪米斯托克利,就以这样荒谬的理由被赶出了雅典。
  著名的传记作家普鲁塔克写道:“那不是惩罚,只是用来平息众人无边嫉妒的一种方式。这种嫉妒,使他们尽情诋毁这位伟人,以剥夺公民权的方式来呼出他们内心的怨恨。”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件事:雅典人很喜欢谈论辉煌的马拉松战役,但如果任何人把这场伟大的胜利与米提亚德的名字联系起来,雅典人就会感到很愤怒。因为他们觉得战争是他们自己打的,与米提亚德有什么关系。
  果然,马拉松战役之后只一年,米提亚德因为一场战斗失利,自己还负了伤,却被他的政敌指控为叛国罪。雅典人忙不迭地将这位民族英雄扔进监狱,不久之后,米提亚德就因为伤口感染而在狱中悲惨地死去。
  
  这就是雅典人。他们为了自己的自尊,拒绝任何伟人出现在这座城市。从前是米提亚德,现在是迪米斯托克利。他们拯救过雅典,却没有人来拯救他们。等待他们的命运,只有失势,接着,再被踩上一脚。
  所以,迪米斯托克利的故事还没有完。
  或许雅典人很快就把他忘记了,但斯巴达人却没有忘记他。
  没过多久,斯巴达人就声称发现了迪米斯托克利私通波斯的密函。雅典立刻通缉迪米斯托克利。与耿直的米提亚德不同,以迪米斯托克利的个性,当然不会再相信雅典人会给予他任何公正的待遇,于是他开始逃跑。可希腊城邦都不肯因为他得罪斯巴达。终于,希腊中部伊庇鲁斯地区的一个小城邦国王收留了他。但这位国王很快就见到了斯巴达的使者。使者声称,如果不把迪米斯托克利交出来,全希腊的军队会将这座小城踏平。
  真是好笑,当年波斯来犯之时,斯巴达人似乎都没有如此高的战斗热情去组织同盟军。雅典人也似乎忘了,迪米斯托克利是因为建设雅典得罪的斯巴达,如今就听任斯巴达对他漫天追捕。
  
  还是这位伊庇鲁斯的国王表现出了难得的骨气。他偷偷放走了迪米斯托克利,还给了他大量的黄金作为盘缠。
  可在希腊,还有迪米斯托克利的立锥之地么?
  迪米斯托克利从来都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他为他深爱的母邦雅典,付出了自己的一切,甘愿去亵渎神灵,甘愿去得罪强邻。如今为了生存,他只好选择远走他乡。而这个他乡,正是雅典最大的敌人——波斯。
  
  此时的波斯国王已是薛西斯一世的儿子阿尔塔薛西斯一世。迪米斯托克利只用了一年,就精熟了波斯语,迅速得到了波斯国王的信任。阿尔塔薛西斯不但没有记恨迪米斯托克利对波斯的巨大打击,反而因为这个最强大最危险的敌人来投靠自己而欢欣鼓舞,还让他做了马哥尼西亚区的长官,把下属三个城市的税收都发给他,说一个供他吃面包,一个供他吃肉,一个供他喝酒。
  对于迪米斯托克利出走波斯,很多希腊史书极尽谩骂羞辱之能事。可仔细看来,即便在波斯,迪米斯托克利也并没有做什么危害雅典的事情,他只是治理好治下的子民而已。
  
  而以他的才干,治理一个行政区绰绰有余。他得到了马哥尼西亚人们的无比爱戴。公元前459年,65岁的迪米斯托克利病死在马哥尼西亚。他死后,马哥尼西亚人在集市中央为他建起了一座豪华的陵墓,还仍然把三个城市的税收自愿交给他的后人。据说,这种习俗和那座豪华的陵墓一直持续了六百多年。
  这是怎样的感情!
  可或许这里的奢华生活并没有让迪米斯托克利很开心,他始终深爱着他的故乡,他始终忘不了,他是一个被故乡抛弃的人。按照他的遗嘱,他的朋友冒着巨大的风险,将他的遗骨运回雅典秘密安葬,了却了他的心愿。
  雅典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就这样在全雅典的咒骂声中永远地沉睡了。
  
  无疑,雅典人是忘恩负义的。每看完这段故事,我的心情总是郁闷不已。可郁闷之后,静下来想想,雅典人的忘恩负义背后,有没有什么原因呢?
  我想有两点。
  其一,如前文一再提到的,希腊自古以来都没有过于神秘的宗教信仰,所以人性在希腊历史中总是表现得特别突出。而在雅典,一连串伟大的胜利同时产生了自信与狂妄,使得人性更加膨胀。而在人性中,光辉与丑恶并存。所以在雅典,人性的光辉处令人肃然起敬,人性的丑恶处令人愤懑难平。
  其二,是由雅典特殊的制度所决定的。雅典特有的民主制度,与英雄情结具有天生的排斥性。因为这个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突出了雅典城每一个公民的重要性,每个雅典人都会为他们自己的城邦倾尽全力。没有了这一点,雅典也就不成其为雅典。没有了这一点,无论米提亚德和迪米斯托克利多么伟大,他们都不可能取得像马拉松和萨拉米湾那样奇迹般的胜利。所以,雅典人不爱他们的民族英雄,他们只爱他们的制度。一旦有人使雅典人感受到了对他们民主制度的威胁,哪怕一点点,雅典人就会无情的将他放逐,无论他是谁。
  事实上,也正是这种使民力完全开发的制度,使得这座城市格外地人才辈出。米提亚德刚刚死去,更伟大的迪米斯托克利就出现了。迪米斯托克利刚刚死去,又一个更加伟大的人物就出现了。
  一个永远光耀史册的名字。请看下集——伯里克利。

98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 19:21:30 | 只看该作者

92、伯里克利(上)

 

  提起古希腊文明,人们总会首先想起雅典。
  那么是什么,使得雅典从希腊的数百城邦中脱颖而出呢?
  我认为,应首推雅典独特的民主制度。自梭伦立法,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民主制度在雅典人心中越来越不可动摇。雅典人甚至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共识:“人和动物只有两点区别——会思考和关心公共事务。”他们不但借此创造了希波战争中的奇迹,而且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以其它城邦无法比拟的速度在发展。
  
  希波战争之后,波斯元气大伤,希腊各邦也因联合抗击波斯而缓解了内部斗争。整个希腊获取了一段难得的和平发展时期。对于雅典来说,怎样巩固自己在战争中确立的领袖地位,怎样将自己树立成整个希腊的文明中心,从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是他们所应该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
  但再民主的政体,也是需要一个领袖的。我想这是任何参与过团体行动的人都具有的常识。可雅典最优秀的领航者迪米斯托克利已经被他们放逐了。接下来这段最重要的发展时期,雅典由什么样的人来领导,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雅典文明可以到达什么样的高度。
  
  历史没有让我们失望。一个真正杰出的人物应运而生。他,就是伯里克利。在伯里克利的领导下,雅典人终于开创出在西方历史上空间绝后的黄金时代。
  
  自伯里克利出生到亚里士多德去世的这一段时期,不论就其本身,还是以其对日后文明命运所产生的影响观之,在世界历史上无疑具有最为深远的意义。
                                                                                   ——雪莱
  
  伯里克利,出身于雅典一个显赫的贵族家庭。他的母亲,是大名鼎鼎的改革家克里斯悌尼的孙女。他的父亲桑西普斯,在当时的雅典,更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是陷害米提亚德的罪魁祸首,其后被迪米斯托克利弹劾,从而被陶片放逐,又在萨拉米湾战前被破例紧急召回,此后更是统率雅典海军夺取了米卡尔山海战的辉煌胜利。
  
  因为雅典法律规定,被放逐者的财富并不会被没收。所以即便在他父亲被放逐期间,伯里克利仍然过着富裕的公子哥的生活。加之雅典已经渐渐成为希腊世界的文化中心,伯里克利得到了全希腊最好的教育。
  家学渊源,使得他精通军事、经济;受了雅典著名音乐家达蒙和毕索克莱蒂的影响,使得他对艺术、文学情有独钟;他去聆听芝诺[1]在雅典的演讲,拜米利都学派传人阿那克萨哥拉为师,使得他具有了极高的哲学素养和高超的演说技巧。
  总之,雅典文明的所有精华,几乎都装进了伯里克利那个伟大的头脑中。有人说,伯里克利是希腊孕育出来的最完美的人。正是这样一个几近完美的人,出现在了这个关键的历史时刻,开创出一个最完美的时代。
  
  一个国家也好,一个城邦也好,我们说它繁荣,通常来说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经济,二是文化。而保持这两方面繁荣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解除内忧和外患。而避免内忧和外患的最重要的保障,莫过于政治和军事。
  而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之所以被称为黄金时代,正是因为此时的雅典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上同时达到了鼎盛。在整个人类历史上,这样的时代,少之又少。
  所以,很多西方人将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视作了西方文明的源头。
  
  我们知道,在这四个方面,雅典都状况良好,但怎样才能把它们推向更高峰呢?
  伯里克利的回答只有一个字——海。
  
  我们知道,人都是生活在陆地上的,雅典人也不例外。虽然雅典人也经常从事海上贸易,但也仅限于做生意而已。还从没有过什么政治家在海上动心思。
  打破这一传统理念的还是那个传奇人物——迪米斯托克利。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海洋战略的政治家。希波战争前,他力主训练海军;波斯人来了,他说大海才是雅典真正的卫城;波斯人走了,他在众人惊异的眼光中继续扩建海军。
  公元前471年,迪米斯托克利被放逐,很快这个名字就只有口水和谩骂相伴。他的海洋政策再也无人理会。然而,十年之后,当伯里克利掌权之时,却悄悄地将这位前辈的理念重新拾起,搁在了自己整套治国方略的顶端。
  很快,全雅典人都会因此感谢他。请看下集——伯里克利(下)。
  
  
  注:[1]芝诺这个人应该提一下。他是意大利人,师从巴门尼德,受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是意大利以善辩著称的埃利亚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经提出过两个著名的悖论:1、乌龟在阿基琉斯的前面30米处,当阿基琉斯跑到乌龟处时,乌龟又前进了3米,当阿基琉斯又跑到乌龟处时,乌龟又前进了0.3米······长此以往,阿基琉斯永远也追不上乌龟。2、飞行的箭是静止的,因为每一个时刻,它都有它固定的位置。

9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 19:22:07 | 只看该作者

93、伯里克利(下)

 

  扩建海军的第一个好处,就是海盗消失了。海路如此畅通,在此前,还从来没有过,甚至,以后也并不多见。雅典人可以把他的商船想开到哪里就开到哪里。
  第二个好处,进一步巩固了雅典在提洛同盟中的领导优势。更有甚者,伯里克利霸道地将提洛同盟金库从提洛岛搬到雅典,不久之后,雅典的铸币也成为整个同盟内的通用货币。雅典占有了同盟的资源,又同时成为了整个同盟的经济命脉。
  这样一来,雅典的经济想不繁荣都难了。
  
  有了这样的经济环境,伯里克利就着手修建了比雷埃夫斯港。这个港口此前是迪米斯托克利挑中的,他在修复雅典军事设施的时候,不但号召人们在雅典修筑围墙,竟也在比雷埃夫斯港修筑围墙,以免受到攻击,足见迪米斯托克利对这里的重视程度。
  而在伯里克利的建设下,比雷埃夫斯更是很快有了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希腊第一港。
  希腊将会衰落,曾经的光环将会褪去,曾经的繁华将会消逝,但迪米斯托克利和伯里克利留下的这个港口,却始终位居世界顶级港口之列。直至今天,仍是欧洲十大集装箱码头之一。
  
  在当时,这里绝对是世界上最繁华的港口,是世界上最热闹的集市。
  让我们去看看两千多年前的盛景吧:葡萄酒、橄榄油、皮毛、矿物、大理石、陶、兵器,还有书籍,从这里运往世界各地;粮食、肉类、鱼、坚果、黄金、青铜、铁、锡、木材、亚麻、纺织品、染料、剑、玻璃、瓦、床、香料、皮靴、染料、象牙,还有奴隶,从地中海、爱琴海、黑海、红海甚至大西洋沿岸,源源不断地运往这里。
  雅典著名的演说家伊索格拉底说:“世界其它地方因四处分散不易得到的货物,在雅典却可以轻而易举地买到。”修昔底德更是说,在雅典想吃西西里岛的水果和在西西里一样容易。
  
  规模空前的贸易,规模空前的交流。而与货物一同在这里交流的,是人,是思想,是智慧。
  这种思想的交流,终于使得雅典取代了埃及,取代了伊奥尼亚,成为了西方真正的精神圣地。这种智慧震荡的伟大成果,我们即将看到。
  
  这样繁华的雅典,势必是要引起邻邦嫉恨的。防备外敌入侵,是雅典一刻也不能松懈的任务。
  于是,伯里克利不但将比雷埃夫斯港建成了西方世界的商业中心,还把它建成了当时世界最强大的海军基地,并借此制定了绝妙的“长墙战略”。
  他凭借高超的演说技巧,说服了雅典民众,修建了一条从雅典到比雷埃夫斯港的甬道。这条宽阔的甬道长达十几公里,两边都竖起了坚实的围墙,也就是著名的“长墙”。
  无论什么样的外敌入侵,长墙几乎牢不可破,敌人根本无可奈何。而雅典则出动他们天下无敌的海军,尽情蹂躏敌人的海岸,切断敌人赖以生存的贸易,甚至直捣对方兵力空虚的老巢。
  从以后的历史看,这个战略几乎是完美的。但事实证明,它只有一个弱点,就是伯里克利自己。
  他死后,他的战略也一起死去了。雅典的民主,也造就了雅典人的自以为是。他的继任者抛弃了这个战略,终于招致了雅典的灾难。此是后话了。
  
  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海洋战略已经成了雅典整个经济、军事发展的中心战略。而它在政治上甚至还有一个附加效应,那就是民主的深化。
  前文说过,重装步兵主要来自富裕的商人阶层。随着梭伦以财富确立等级的制度,商人阶层也慢慢地并入贵族阶层,成了新贵族。在以陆军为主的日子里,这一阶层仍是关乎城邦安全的最重要的一个政治集团。
  可海军却主要来自于没有财力将自己装备成重甲步兵的平民。穷人买不起昂贵的护甲、长矛和巨盾,操桨划船却绰绰有余。海军的强大,意味着平民在雅典的军事、政治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
  所以,雅典的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时代才真正达到了最高潮。
  伯里克利首先推行了公薪制。梭伦和克里斯悌尼时期,虽然推行了陪审团制度,但由于参加陪审团是不给钱的,一般只有有钱人才愿意参加这种义务活动。所以执法权利实际上仍掌握在贵族的手里。但伯里克利却给陪审员发工资。此外,服兵役也给钱,还给雅典公民发钱供他们参加奥运会等各种活动。
  他还将当选执政官的限制放宽到了第三阶级。不久之后,连最低阶级的公民都可以通过虚报收入的方式参加执政官的选举了。正如前文所说,由于这些穷人在雅典的军事地位已经十分重要,其它阶级对此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正如伯里克利在他那篇最著名的演讲所说到的那样:
  “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 贫穷也不再构成障碍,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么黯淡。”
  
  军事的强大,经济的腾飞,民主的深化,伯里克利已经在史书上写下了不世之功。然而,真正让这个时期的雅典名垂青史的,却并不是这些。在数千年的历史中,那永远闪耀的金灿灿的光彩,是属于雅典的文化与艺术的。
  艺术,作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我们还没有专题讨论过。是时候谈谈了。请看下集——人性之美。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 19:22:51 | 只看该作者

94、人性之美(上)

 

  行文到了这里,我们已见过许多美妙的事物了:埃及的神庙,克里特的宫殿,巴比伦的花园,波斯的高台,中国的诗歌······
  那么,为什么说它们是美的呢?
  世界各地的美女也不止一次地在我们的故事闪现过她们的风采:从妮菲尓塔莉到海伦,从桃花夫人到西施,千年之后,仍引人无限遐思。
  大约很多人都想过:她们究竟有多美?以今天的眼光看来,她们仍然绝美么?
  
  什么是美?
  美,究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还是人们的主观认知呢?
  
  让我们先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与我们这段历史不大相关,因为此时还远远没有到故事的主人公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等到他们出现在历史上的时候,大约也会因为太过不重要,而不会被我们这部书提起。可他们的一种习俗,却成为一个经典案例,对审美的问题做了一个很有趣的回答。
  故事说的是尼罗河上游的两个部落:努埃尔和丁卡。他们大约要到19世纪才开始在这里定居。他们有一个奇怪的习俗,小孩的门牙一长出来就会被拔掉。你如果能看到努埃尔人或者丁卡人,你会发现他们明显下巴松弛,说话都有些困难。可他们却觉得松弛的下巴和下垂的嘴唇很美。甚至说,有门牙的人看上去像豺狼。
  他们为什么有如此奇怪的审美标准呢?
  很长时间以前,此地曾经大规模流行过破伤风。破伤风又称“锁颚症”,最典型的症状是咀嚼肌持续性收缩,牙关紧锁,嘴都张不开。说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原来拔掉门牙是因为即使得了破伤风,也可以从中间的洞里面把食物灌进去。慢慢地,就形成了这种独特的审美观。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美学本质上是心理学。我们这里要讲到这个心理机制的第一个根源,和宗教一样,是生存需要。
  努埃尔和丁卡很久都没有破伤风肆虐了,这种审美观却在这个社会中一代一代沿袭下来。同样的,很多美丽早已与生存扯不上关系了,它的起源却正是因为生存意识与自然、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结合,才催生出一种文明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形式。
  
  下面就让我们回到希腊,去看看那里伟大的艺术。
  希腊最独特最光彩的艺术形式是什么?毫无疑问,是雕塑。
  而希腊雕塑最主要的对象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人体。
  那么希腊的艺术家对人体的兴趣起源于什么地方呢?如果你联系之前我们讲述的美学道理,或许已经想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斯巴达。
  
  讲斯巴达之前,我们先说说美女。
  大家大约都是或多或少地看过一些世界名画的。画中的女子也好,女神也好,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丰满。无疑,这是传承自古希腊美学的,在中国人的审美观看来,甚至应该用胖来形容。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美女的概念向来是体态婀娜,亭亭玉立。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东方的社会规模与希腊的城邦是不成比例的。所以在东方大国里面,人性多半要服从于社会性,否则社会不容易安定。于是,人的个性就不免受到压抑。因此,在社会庞大,政治发达的亚洲,我们几乎看不到有哪个文化是崇尚人体的。我们之前的文章中也讲过,在中国的儒家文化里,人的社会性极其突出(参见第70节)。而女性,则是男人的从属地位。女性美的意义几乎是完全为了满足男性的占有欲和征服欲。很显然,瘦弱的女子更能够给男人这样的感觉,所谓杨柳细腰,盈盈一握,妙处正在于此。
  而在希腊,却恰好相反。正是因为城邦的规模小,必须发挥个人的力量,城邦才可以生存。以健壮为美,正来自于人性充分的彰显,来源于人们对个体的自信。
  我们或许一下子联想起中国的唐代。在盛唐,女子是以胖为美的。因为那是中国历史上人性最突出的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自信的时代。至于唐朝为什么是个例外,容我们日后详谈。
  
  回到斯巴达,那里的人们以打架为生,自然而然地更加容易催生出对身体的崇拜。角斗、跳跃、拳击、赛跑、掷铁饼,就是他们的生活,甚至很多女子也是一样。在斯巴达,最理想人物的特征,莫过于血统好,发育好,比例匀称,身手矫健,擅长各种运动了。
  他们深信,最智慧的头脑,一定出自最健康的身体。
  他们执迷于强壮结实的肌肉,轻灵健美的身姿,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公元前724年,第十四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发生,西方的艺术史就此改变。
  参加角斗和竞走的斯巴达运动员登场之后,突然全部脱掉了他们的衣裳,露出了他们令人艳羡的一丝不挂的身体。在这个古希腊最盛大的运动集会上,斯巴达人的这一疯狂的举动,或者说是斯巴达人完美的裸体,震慑了整个希腊,点燃了整个希腊。希腊人对人体的崇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希腊人自此竭力以美丽的人体为偶像,希腊文明所到之处,都留下了这种习俗。希罗多德写道,远在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上,有一个青年男子,因为身体长得太美,不但生前受到了广泛的喜爱和尊敬,甚至在死后还被人筑坛供奉。
  由于希腊人不喜欢穿衣服,身体与空气接触惯了,加之晒惯了太阳,结实的棕色皮肤闪烁出古铜色的光泽。那种裸体的美绝非我们现代人所能想象的。据说希波战争中,有一次希腊人脱掉了波斯俘虏的衣服。当他们看见波斯人软绵绵的白肉时,几乎笑翻了。从此,希腊人对波斯人再也无所畏惧。
  
  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迸发出了古文明最伟大的艺术之一——希腊雕塑。
  起初,雕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夺得金牌的运动员做纪念。其后,希腊人开始憧憬,他们美丽神话中的那些神灵是不是应该比人类具有更加完美的身体呢?希腊人开始大量地制作神灵的雕像。再往后,则人人可为雕像,只要他或她的身体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日后,希腊衰落,罗马兴起。罗马人清理希腊遗物。结果,罗马城中收集的雕像竟和罗马城人口差不多,足见在希腊生活中,雕塑艺术已经占到了何等重要的地位。
  
  在希腊,肉身已经不再是头脑的从属,而具有了它自身的精神与意志。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也只有希腊人做到了这一点——用身体诠释了人的意义。
  一个人,可以有那样健美的身体,生机勃勃而又充满张力,岁月却将之无情地摧残,直至化为一抔黄土。他所能给这个世界留下的,或许只有青春鼎盛时期身体的雕塑。
  今天,你如果置身于某个大型艺术博物馆的希腊展厅,亲眼看看那些年代久远雕塑,哪怕青铜或是云石的原作已无处可寻,对着石膏的复制品,你还是会被那纯粹属于肌肉与骨骼的力量所震撼,被那纯粹属于肉体的庄严与美丽所折服。
  
  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正是希腊雕塑的鼎盛时刻。古希腊最伟大的雕塑家,菲狄亚斯,正是伯里克利的挚友。
  提到菲狄亚斯,就不能不提希腊的建筑,不能不提人类建筑史上的神奇之作——雅典卫城。请看下集——人性之美(中)。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