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会飞的猫 - 

[转帖]纵论中西全史

[复制链接] 161
回复
1974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1
发表于 2009-9-30 10:08:14 | 只看该作者

这些文史资料,无疑是栖息谷极好的养料,是深沉的东西,飞猫也就是伟大的搬运工,搬来这么深沉的东西,如果大家认真阅读的话,今后想浮躁都不行了。

 

当然,作者是用网络最新的语言翻译和综合了中西全史,工程浩大不可想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30 10:08:45编辑过]
42
发表于 2009-9-30 11:46:47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一部份,还没有看完,资料不错。

对于全球的历史,记得家园曾经推荐过一本《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我觉得这本书很不错,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感到整个世界的历史有了一种脉络。

43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2:24:33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卷 黄金时代

 

38、诸侯乱象(上)

 

  在各文明还相对独立的古代,不可能有一个全球性的事件标志着人类跨入一个新的时代。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做一个人为的划分,就好像用公元、世纪来纪年一样。何况,在公元前7世纪的中国,确实出现了一个划时代的人物。他的业绩,有着明显不同于上古文明的特征。所以,我们不妨以他的出场,作为人类一个新时代的开篇。
  
  一个明星人物的出场,总是要有些垫场戏的。我们大有必要来看看,他出场之前那个时代的中国是个什么样子。
  如果我们用一个字来形容的话,那就是——乱。
  
  故事要从头讲起。
  
  话说周公制定了那套在当时社会堪称完美的礼仪制度之后,周的发展相当平稳。但经过周厉王、周宣王、周幽王的轮番破坏后,中国的社会开始乱了起来。
  公元前723年,郑庄公与弟弟兵戎相见,成了春秋乱世的起点。其后上演的热闹故事层出不穷,无论大小,几乎每个诸侯国都爆发了内乱。
  我们只挑几个中原大国说说。
  
  公元前719年,卫国政变。
  与郑国的明刀明枪不同,这是中国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因争权导致的暗杀。其时卫国在位的是卫桓公,他的弟弟州吁为图君位,在饮宴之际伏下五百刀斧手,击杀兄长,自摄其位。
  相似的场面,在之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无数次上演,虽也有许多没有成功的例子。但权利场中的中国人再也不能够安心吃饭,已是事实。
  这位州吁没有得到好下场,卫国贤臣石碏将篡位的州吁与自己那不听劝告、助纣为虐的儿子石厚一同设计杀害。石碏的事迹,也因一句成语“大义灭亲”而千古流传。
  可是州吁常有,而石碏不常有。故有庄子之叹:“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公元前712年,鲁国政变。
  鲁国上任国君鲁惠公死前,因嫡子姬允年幼,让庶长子姬息摄政,为鲁隐公。隐公在位十一年后,准备退位还政于渐渐长大的弟弟姬允。退位前,恰好一个大将姬翚自认有大功于鲁,请求隐公封他为太宰(相当与宰相)。隐公想想自己即将让位了,不要给弟弟添麻烦,就让姬翚直接去找弟弟姬允。哪知姬翚误会了,以为是隐公暗示自己不想让位。便献计道:“我替你将公子允杀掉,免除后患,如何?”隐公大惊失色:“等我把我的别墅建好,就退位了,怎么会觊觎我弟弟的君位呢?”
  这一来,姬翚突然发现,自己就好像光着身子站在隐公面前,一旦隐公将自己刚才的话告诉他弟弟,自己还有活路么?一不做,二不休,姬翚索性去找姬允,说道:“主公见你已经年长,今日召我进宫,密令我杀掉你。” 面对惊慌失措的姬允,姬翚继续说:“可我岂会行此龌龊之事?如今公子大难临头,如不先下手为强,死期将至也。”姬允感激涕零:“我若得以不死,必封公子为太宰。 ”姬翚大喜,派刺客在隐公祭祀时于城外将其刺杀。姬允继位,为鲁桓公。
  
  公元前710年,宋国政变。
  这是中国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因妻子太美而被杀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宋国司马(最高军事统帅)孔父嘉。
  据说,他的妻子乃是一个绝色美女。一日,宋国太宰华父督沿路偶遇孔父嘉之妻,一见之下,立刻神魂颠倒。《左传》有时也是很幽默的,对这位华父督失魂落魄的样子就描绘得十分生动:“目逆而送之,曰:‘美!丽!艳!’”
  大概这位太宰大人把他能想到的形容词都叫出来了。
  为了夺取美人(当然也不排除有政治目的在内),华父督煽动士兵哗变,杀掉孔父嘉,抢到了日思夜想的美女。
  将相不和,本不奇怪。但因为一个女人,赤裸裸的相杀将,则荒谬得有些离谱。擅杀司马,其罪甚大。华父督怎样才能逃避罪责呢?
  他的办法令人惊掉了下巴——连国君一块儿杀掉!
  于是,宋国国君宋殇公竟然因为这样莫名其妙的原因被杀。华父督迎回殇公呆在郑国的弟弟,拥立为宋国新君,宋庄公。
  顺便提一句,这位倒霉的孔父嘉本是殷商王族后裔,名嘉,字孔父,时人称孔父嘉。他被杀后,他的后人逃出宋国,其中一支在鲁国定居下来,以孔为姓。一百多年后,竟诞生了一位名动千古的人物——孔丘。此是后话了。
  
  公元前701年,郑国政变。
  郑庄公死前,听从重臣祭足建议,按礼制传位给嫡长子姬忽,是为郑昭公。但次子姬突心下颇为不满。我们前文介绍过,姬突颇具将才,曾献诱敌深入之计打破北戎。他自恃才高,开始阴谋发动叛乱。
  由于姬突的母亲是宋国人,庄公死前为防止姬突作乱,将姬突遣到了宋国去。宋庄公和华父督此时对强大的邻居郑国甚是眼红,便答应帮助姬突夺位,条件是郑给宋城池三座、白璧百双、黄金万镒、每年稻谷三万钟。于是,华父督趁祭足出访宋国之际将其擒住,胁迫祭足立下毒誓,助姬突复位。
  祭足在郑武公时即是国家重臣,朝野中既有人望,又有实权。他一旦反水,大局立转。郑昭公姬忽在祭足的胁迫下退位,逃往卫国,姬突登位,为郑厉公。
  
  祭足的故事,是一个信号。它预示了中国政治结构的又一个重大的变化。请看下集——诸侯乱象(下)。

44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2:25:20 | 只看该作者

39、诸侯乱象(下)

 

  商末之时,周族不过是一股小势力。灭商之后,为了控制如此庞大的部落联盟,周王朝的开创者们设计了分封制度。周天子将自己的亲戚(有少部分是功臣)派到各个地方做诸侯,去统治当地居民,类似于一种殖民活动。像齐鲁二国本就是为镇压叛乱而建立的。在那个政权不稳的时候,分封制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周王室的控制能力。
  可是时间一长,亲戚之间就没有什么东西可维系了,分封制的缺陷就显露出来。在郑庄公的打击下,周王室行将崩溃,已是我们都知道的事情了。
  
  但分封制的范围还不止于此。每个诸侯国内部,同样在实行分封制。诸侯们同样给自己的亲戚(也有少部分是功臣)封了些地方,让他们去治理,这些人就是大夫,其中一些人也成了诸侯国的重臣。如祭足与郑伯同为姬姓,斗伯比与楚王同为芈姓。大家本也都是有亲戚的,但同样的,大夫有世袭,几代之下,渐渐也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
  直至后来,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大夫的势力达到顶峰,竟至完全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
  
  早在第8节,我们就分析过尧舜禅让之所以存在合理性,是因为那个帝位其实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到了春秋之时,中国社会比之千年以前已经大大发展,对于权位的争夺愈发严重起来。周王室东迁之后,大家再也没有什么约束,忽然之间,一片刀光剑影的君位争夺战呈现在我们面前。
  
  公元前7世纪
  
  进入本世纪,诸侯乱象更加严重。很快,齐国也掺和进来。
  故事发生在那位听信谗言,杀掉自己善良的哥哥而强夺君位的鲁桓公姬允身上。他娶了一个绝色美女,名为文姜。这位文姜是齐僖公的女儿。在她还未出嫁时,就与他的亲生哥哥姜诸儿有些扯不清楚的关系。后来,文姜嫁给鲁桓公后,居然还经常跑出去和哥哥幽会。更加夸张的是,这条八卦新闻还登在了最著名的文学刊物《诗经》上面。《诗经·载驱》有这么一段:
  
  载驱薄薄,簟茀朱鞹。
  鲁道有荡,齐子发夕。
  
  齐子,便是齐姜了。一个已经出嫁的女子,坐在竹帘低垂的马车里,晚上还在宽阔的鲁道上疾驰,会是干什么好事情呢?在一片大乱的春秋初期,有点乱伦的香艳故事,按说也没什么。可齐僖公死后,姜诸儿继位,摇身一变,成了齐侯,胆子开始大了起来。
  公元前694年,他邀请鲁桓公携夫人到齐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兄妹俩又搞到了一起。鲁桓公或许不是第一次知道,可在外交活动期间这么明目张胆的搞,面子上好像实在是过不去了。于是乎,就把文姜大骂了一顿。
  这一骂,没有骂出一个安分守己的老婆,却骂丢了自己的性命。没办法,当时的社会环境就是有这么乱。前面已经有了像姬翚、华父督这些个一不做二不休,把坏事做到底的典型例子,如今再多了个诸侯,齐襄公姜诸儿,似乎也没什么。就这样,鲁桓公在访问齐国期间居然被直接干掉了。
  
  类似的故事还在继续,尤以郑、宋、卫、鲁、齐这中原地区五大强国最为严重。正如我们所说,因为他们是最强大的诸侯,所以各种利益的诱惑格外地多,从而国内和国际间形势尤其纷乱。
  
  之前说过,国必先毁于内而后灭于外。中原大乱之下,周边的游牧民族已经开始虎视眈眈了。
  中国四方,游牧民族的活动从未止歇,有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之说。不过东夷在周公东征之时遭受重创,南蛮由于楚国的兴起已成为一股全新势力,尚在统一进程中,但西北戎狄之患已经越来越严重了。可中原五强郑、宋、鲁、卫、齐彻底陷入混乱,谁来抗击戎狄?
  一千多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同样是世界领先的文明,同样是城邦混战,同样是被蛮族觊觎,苏美尓文明就是这样从我们的视线里消失的。公元前7世纪初的中国,与之何其相像。一不小心,苏美尓的悲剧就会在这里重演,中华大地到了一个真正危急存亡的关头。
  
  就在此时,英雄出现了。他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扶住了华夏的危局,给已经乱成一锅粥的东周列国带来了阔别已久的的秩序。他的名字,叫做管仲。对于他的功绩,一百多年后,孔子由衷赞道:
  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在一片乱象中,黄金时代第一个伟大人物,即将登场。
  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看下集——奇人管仲。

45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2:26:05 | 只看该作者

40、奇人管仲

 

  管仲登场之时,齐国正乱到了极致。
  公元前686年,齐国变乱,齐襄公姜诸儿被杀,姜无知被立为新君。
  公元前685年,齐国再次变乱,姜无知被杀。
  齐国在历史性的大乱中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
  
  早在齐襄公在位之时,由于国势混乱,他的两个弟弟姜纠和姜小白就避难到了国外。如今,两兄弟展开了一场王位争夺战。这场争夺战的方式,倒是别开生面,那就是赛车。
  姜无知的死讯一传开,就等于打响了发令枪。其中,姜纠由管仲辅佐,从鲁国出发,姜小白由鲍叔牙辅佐,从莒国出发,向齐都临淄开始冲刺。
  我们在前面郑庄公的故事中就讲过,所谓智者,就是比赛不讲规矩的人。那么这两路人马中最不讲规矩的自然就是管仲了。
  在两边都在快马加鞭地向临淄飞奔之时,管仲却自率一小队人马悄悄埋伏在姜小白的必经之路上,待到姜小白经过之时,管仲拈弓搭箭,“嗖”的一声,一箭正中姜小白。
  人们都想名垂青史,但要想在几千年的历史上留下大名,往往需要一个条件,那就是运气。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有过死里逃生的经历,日后出了大名的齐桓公姜小白正是一个例子。
  管仲神射,可此箭却刚好命中姜小白的带钩(腰带扣)。但光有运气也是不行的,姜小白机智过人,立刻咬破舌头,吐出一大口鲜血来。管仲以为一箭得手,便不再射,引兵退去。
  政敌既除,姜纠的车队也就慢了下来。待到他们一路游山玩水,缓缓驶入临淄之时,令他们目瞪口呆的是,姜小白已经在临淄的君位上等着他们了。管仲和召忽连忙护着公子纠逃回鲁国搬救兵。鲁国兵发齐国,双方在齐国乾时展开了一场战斗,结果鲁国大败。
  战后,齐国勒令鲁国,杀掉姜纠,将管仲遣送回齐,因为姜小白要亲手报那一箭之仇。鲁国只得答应。
  但鲁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齐桓公报仇的方式居然是拜管仲为相。个中原因,自然就要追溯到那段千古佳话——管鲍之交。
  
  管仲对于这段交情,自己是这么说的:“我穷困之时,与鲍叔做生意,赚了钱我分大头,鲍叔不说我贪,因为知道我穷;我把鲍叔的生意做砸了,鲍叔不说我笨,因为知道做生意本来就有赚有赔;我曾三次到齐侯那里谋官做,三次都被赶了出来,鲍叔不说我不行,因为知道我未遇明主;我们一起打仗,我三次战斗三次做逃兵,鲍叔不说我胆小,因为知道我家有老母;公子纠失败被杀,召忽殉主,而我不肯,鲍叔不说我无耻,因为知道我不会为了小节而去放弃扬名天下的机会。”
  我们来仔细想想管仲叙述的这五件事。如果说做生意赔了以及未得齐侯重用的确有时运的因素在里面的话,那么从另外三件事情,贪财、当逃兵、苟活,且不说鲍叔的辩解有没有道理,我们至少可以看出,管仲是一个绝对地自私、利己的人。他无时无刻不在保全自己,为自己谋求最大的利益。
  我不死,我活得好,不仅对我自己有利,对周围的人也有利,甚至对齐国有利,对天下有利。如果我死了,不过多了一个战场炮灰或殉死愚臣而已,对齐国和天下的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这就是管仲的逻辑,天下只有鲍叔牙懂他的逻辑,这才是管鲍之交的真谛。
  所以管仲才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当然,齐桓公也是个了不起的人。在鲍叔牙的力荐之下,他毅然决定放弃仇恨,任用管仲。
  我们先看看管仲拜相之初,跟齐桓公的一段颇有趣味的对话。
  一天,桓公召管仲问曰:“社稷可定乎?”管仲对曰:“君若行霸王之事,则社稷可定。君若不行霸王之事,则社稷不可定。”
  齐桓公不算懒,却也算不得什么励精图治之辈。他与那个乱伦的齐襄公姜诸儿乃是一母所生,好色程度也如出一辙。对他来说,霸业的诱惑远远不如美女的。因此,他一听这话,赶紧把管仲驳了回去:“我哪敢想那么大的事,只想定社稷而已。”管仲再三请求,均被驳回。管仲假装生气,拂袖而去,桓公只好说,“好吧,王就算了,勉强霸一霸吧。 ”这样才把管仲打发。
  
  那么,我们要问了,为什么管仲一定要齐桓公行霸王之业呢?原因还是那三个:首先为自己着想,其次为齐国着想,最后为天下着想。
  先说为自己。
  
  在不久之后桓公对管仲的又一次召见里,管仲讲了一番相当精彩的话。这番话的句式,还被数百年后的汉高祖刘邦偷偷学去,原样照搬,说出了一番“三不如”的千古名言。
  管仲讲的是“五不如”,他说:“懂礼仪,知进退,说话得体,臣不如隰朋,请立为大行(外交部长)。开垦农田,种植粮食,利用土地,臣不如宁戚,请立为大司田(农业部长)。训练士兵,整军备战,能让三军之士视死如归,臣不如王子城父,请立为大司马(国防部长)。审案断狱,不杀好人,不放坏人,臣不如宾胥无,请立为大司理(司法部长)。直言进谏,不怕犯上,不贪富贵,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为大谏之官(谏官)。这五个人,我一个都不如。但是要用他们来换我,是不行的。因为君上若想治国强兵,有这五个人足矣。但若欲霸王,夷吾在此。”
  天下能行霸王之事者,管夷吾一人而已。管仲把自己的价值分析得头头是道。
  
  齐桓公也来了兴致,说那你就去治治国给我看看吧。管仲却来了一句:“贱不能临贵。”当时是贵族政治,管仲一介布衣,此言倒也有理。于是桓公立刻拜管仲为上卿。可哪里想到接下来的事情就更有趣了。
  管仲又说:“贫不能使富。”桓公一咬牙,把临淄的赋税分给管仲不少。这一来,管仲的油水可是捞大发了,按《史记》的说法,这个穷小子的家当瞬间已经可以与公室贵族相媲美了。
  但不成想,管仲还没完,又添了一句:“疏不能制近。”这里就是我佩服桓公的地方了,他听闻此言之后,毅然决定尊管仲为“仲父”,公开与他同车共辇,甚至以晚辈之礼待之。
  
  管仲固然是旷世奇才,但眼光如鲍叔牙、器量如齐桓公者,难道就不是世间罕有么?
  他们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鲍叔牙“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而齐桓公更是只需安坐宫中,便成就了千古霸业。
  
  至此已然可见,管仲是个时时处处为自己谋利的人。但重要的是,管仲是个天才,是一个将人性洞察到极致的天才。因为他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不只我管仲利己,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利己的人。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但至少在中国,是一个经常被忽视的真理,很少有人像管仲一样将这个道理明白得那么透彻。
  正是成功地运用了这个简单的道理,管仲施展了一套魔法,居然将一片大乱的齐国治理成了东方的超级大国。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请看下集——管仲牧民。

46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2:27:22 | 只看该作者

41、管仲牧民

 

  国家,已经乱了。怎样结束一片纷乱的局面,给国家带来秩序呢?
  这是摆在管仲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给每一个身处危局之中的统治者的一道难题。
  管仲完美地解答了这道题,因为他找到了这道题目绝妙的突破口,那就是人性。
  
  治国必先治民。民怎么治?管仲说,只有一个字——牧。
  
  放过牛的人都知道,你想把那些牛一个一个拽着跑是根本不可能的,你只能赶着它们让它们自己跑。对于优秀的牧者来说,牛总是很听话,因为他了解牛想些什么。如果你一味蛮干的话,注定会淹没在四处乱撞的牛群之中。
  人民就是牛群,管仲就是一个深通其道的牧者。可惜的是,大多数的统治者却不是。所以治世难见,人才难得。
  
  美国芝加哥的中国城有一个标志性的大门,上面大大地写了四个字:礼义廉耻。
  这四个字,就是管仲提出的第一套牧民纲领:四维论。
  
  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
   ——《管子·牧民》
  
  管仲是把这四维拔到一个相当高的高度的,他说:“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
  那么,管仲为什么要推行这四维?它们有什么作用?人们又为什么会乖乖地遵从呢?
  这些就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了。
  
  礼,并不新鲜,四百年前就有了。但我们已经知道,春秋初年,诸侯大乱,礼制已经败坏得不成样子。
  但礼的败坏,并不能说明礼制没有用。我们形容过,礼制是周公为全中国人精心编制的一个笼子,在这个笼子里,周王朝平稳发展了三百多年,成绩斐然。只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似乎这个笼子开始关不住大家了。
  管仲并不打算打破这个笼子,恰恰相反,他决定将这个笼子做得更漂亮些,重新把人们赶进去。于是,他在礼的基础上补充了义、廉、耻三个方面。
  
  义,这个字,在英语里几乎很难找到相对应的词汇。义的精神,尤为中国文化所特有,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不了解“义”,简直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管仲初创义的概念时,给出的定义是“不自进”。
  为什么管仲会提出这么一个“义”字呢?因为他清楚人的一条劣根性,那就是攀比。这本是植根于人对缺乏安全感的恐惧,简直无法克服。因此,从古至今,攀比在人类社会中无处不在,攀比的结果往往决定了人们的心态。
  可如果有人从攀比中脱颖而出的话,多半不是什么好事,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说俗一点,就是“人怕出名猪怕壮”。所以,如果大家都不自进的话,是非常有利于加强团结,制造一个稳定局面的。
  实质上,就是管仲放纵了人的劣根性,以牺牲个性为代价,换取了社会的稳定。
  但日后以墨家为代表的学派对义的概念有了新的阐释,使得义的精神得到了发展,与管仲之时的义已经不大相同,这又是后话了。
  
  下面再说说廉和耻。廉耻二字,后世常连起来用。如果有人说你没有廉耻,你高兴么?你不高兴。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人人都不希望做一个让别人瞧不起的人,也就是说,人们都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这就是为什么在任何时代,只要你能成功树立起一套道德标准,愿意违背它的人并不多。就本性而言,人是希望做一个好人的。就好像你照镜子,总希望看到一个英俊潇洒的少年或是亭亭玉立的少女,而不是一个又脏又丑的人吧。
  廉耻,就是管仲为齐人树立起的道德标准。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坏人坏事呢?就大多数情况而言,是被社会逼的。现在一闹经济危机,美利坚就枪声不断,杀人、自杀案件一起接一起,正是绝好的例子。
  因此,若想把人们都成功地装进笼子里去,必须给人们一个好的生活环境。管仲显然懂得这个道理,于是就有了那两句千古名言: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基于这个思想,管仲就提出了他的第二套牧民纲领:四顺论。
  
  管仲说:“民众不喜欢忧劳,我们就让他们享乐;民众不喜欢贫贱,我们就帮他们赚钱;民众不喜欢危险,我们就给他们安定;民众不喜欢灭绝,我们就鼓励他们生育。”
  人们不管是尊礼也好,重义也好,讲究廉耻也好,都是次要的,首要问题是过好日子。
  这就是管子与后世孔子、墨子这些哲学家最大的不同,他压根没打算拔高人性、完善人格,他只想从最贪婪最自私的人性出发,给民众以最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使国家富强起来。
  我们惊奇的发现,这种自利从而利他的理论,倒是与两千四百年后西方经济学开山鼻祖亚当·斯密的理论颇为相似。但与后世那位苏格兰人的自由主义不同的是,管仲更重视国家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的角色,他推行了一系列天才的经济政策,使得齐国转瞬间国富民强。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经济奇迹,我们一定要看看管仲是怎么实现的。请看下集——轻重富国。

47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2:27:58 | 只看该作者

42、轻重富国

 

  如果我问你,什么是国家,你怎么回答?
  要是你只学过马克思主义的话,你会回答,国家是一个阶级用来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器。其实不只马克思、恩格斯,大多数学者考虑国家都是从政治角度考虑的。
  但管仲告诉我们,国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经济职能。
  这绝对是人类经济史上划时代的理论。管仲把国家设计成了一个经济机器,不断地聚集财富。
  而国家生财的核心秘诀,就在于两个字——轻重。
  
  《史记·管晏列传》:“贵轻重,慎权衡。”
  《史记·齐太公世家》:“伸轻重渔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悦。”
  《史记·货殖列传》:“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
  《史记·平淮书》:“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
  
  一部《史记》,居然在不同地方四次提到了“轻重”二字。管仲的轻重政策,在中国经济史上可谓举足轻重。
  那么,什么是“轻重”呢?
  这个轻重本来是指铸钱的轻重。管仲提出,要“敛轻散重”,说白了,就是贱买贵卖。
  做生意的人都懂得贱买贵卖,可让国家来做生意,做大生意,至少在中国,实属管仲首创。围绕这个理念,管仲推行了一系列经济政策。
  我们来看看管仲是怎么做的。
  
  很多人误以为齐国是个商业国家,其实不然。在那个历史时期,农业始终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管仲岂会忽略?《管子·权修》曰:“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管仲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还是农业。
  比如一到春耕的时候,管仲就勒令修墓室、修城墙、盖房子、煮盐等等活动必须全部停止,都给我种地去。
  而正如我们所说,管仲最擅长加入国家机器的经济作用。最突出的政策有三:
  
  第一,控制粮价。管仲经常动用国家机器,强行提高粮价。这样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大幅提高,甚至外国的粮食也纷纷涌入齐国。此时,再放开价格控制,粮食供过于求,粮价立刻狂跌。怎么办呢?政府出面,贱价收粮。等到荒年的时候,政府再以较高的价格将粮食抛出。国家在整个过程中大赚一笔,而同时又在灾年平抑了粮价,避免了财富聚集到囤积居奇的富商手里。在管仲的眼里,富商永远是国家的敌人,是重点打击的对象。
  第二,借贷功能。国家利用各种手段,已经聚集了大量的钱粮。这样,在春耕之时,国家可以贷给困难的农户先进的农具、优质的种子,这些本来是他们买不起的。于是,农业生产率有了保障。等到收获的时候,国家再连本带利收回来。赚了钱,还避免了因贫困导致的劳动力闲置。
  第三,改革税制。管仲推行了中国税务史上大名鼎鼎的“均地分力,相地衰征”的政策。其实就是推行了土地私有制,把周初的井田制改成了私田,分给农民,再根据土地肥沃程度征收相应比例的税赋。给自己干活当然积极性高了,齐国农业迅速发展。
  
  但是,国家机器要想实现这么多功能,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得有钱。屯粮、放贷、轻税,都是得大财主才能干的事情。齐国靠什么赚钱呢?
  自周始,农业向来被视为国家之本,工商业为末。管仲则提出了“溥本肇末”的观点,也就是本末并重,既重农又重商。
  在商业上,管仲的经济天才显示得更加淋漓尽致,我们来欣赏一下管仲的表演吧。
  
  第一招,首倡社会分工。
  在工业的原始阶段,社会分工的概念实在是太超前了。为了确保这一先进思想的贯彻落实,管仲提出,将国民分为士、农、工、商四等,并把国家分出不同区域,四等人要被强制住在不同的区域。
  大家不要误会啊,这不是搞种族隔离,管先生说了,这是防止大家见异思迁,跑去干别的。管仲坚信:“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士农工商要从娃娃抓起。于是,每个行业都挤满了家学渊源的人才。
  这还不算,为了增加工种、提高生产水平,管仲还推行高额奖励政策。比如:喂猪喂得好的,赏黄金一斤;种树种得好的,赏黄金一斤;看病看得好的,赏黄金一斤;养蚕养得好的,赏黄金一斤等等等等。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齐国各行各业突飞猛进。
  
  第二招,国家垄断经营。
  这就是管仲时期与“相地衰征”齐名的“官山海”政策。山里产的是铁(中国这个时候已经开始使用铁器了),海里产的是盐,这些东西原本都是由贵族们在经营,管仲将他们收归国有。但重要的不是归谁管,而是怎么管。
  管仲在论述开矿时有这样一段话:“发徒隶而作之,则逃亡而不守。发民,则下疾怨上,边境有兵,则怀宿怨而不战。未见山铁之利而内败矣。”也就是说你不管用奴隶还是平民,开矿都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国家还没怎么赚到钱,就已经民怨沸腾了。
  这其实是老问题了,统治者们唯一的办法就是武力镇压。管仲再度拿出他的牧民精神,又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政策:“与民量其重,计其赢,民得其七,君得其三。”也就是说,所有权归国家,开采权下放给平民,国家只抽取30%的利润而已。
  关于这一改革的意义,我们可以这样设想一下。在春秋时代,盐铁这些利润极高的东西被理所当然地认为该归上层社会所有,私人的开矿、煮盐是被严格禁止的。管仲新政策的施行,对齐国百姓来说,等于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我们只要想想,新中国的经济思想为了突破几十年的主义禁锢,走过多少弯路,那么管仲时代,经济思想要突破数百年思维习惯的禁锢,又是何等艰难的事情。我们想想改革开放对我们的意义,再把它放大数倍去衡量管仲改革对齐国居民的意义,那就只有四个字 —— 不可估量。
  
  第三招,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1931年,为了度过超级经济大萧条,美国内华达州通过了一个重要法案,宣布赌博业合法。茫茫沙漠之中,居然竖起一座繁华无比的大都市。平地而起的拉斯维加斯,就此成为美国灯红酒绿、花花世界的象征。
  管仲使用了同样的策略,只不过开设的不是赌场,而是妓院,而且不是一家两家,是七百家。我们看看拉斯维加斯就知道,齐国只从色情业抽税就差不多富得流油了。
  大约该有人批判管仲缺德了,但我们要这样看这个问题。自古以来,无论中西,蓄养女奴的现象十分严重。由于是家养,根本没有人保护,她们的境遇可想而知,大约连东西都不如。但将她们都置于妓院之中,反而得到了国家相关法律的保护,遭遇未必更惨。而且,之前因为很多人娶不到老婆,社会治安难以保证,美女根本不敢上街。因此,在那个时代,开办国营妓院,恐怕是一种社会进步的标志。管仲则是全世界的首创者。
  几十年后,雅典的著名改革家梭伦也推出了一模一样的政策,同样大受欢迎,效果奇佳,此是后话了。
  
  第四招,发动贸易战。
  齐国由于政策得当,盐铁大量产出,销往国外,赚了个盆满钵盈。管仲称之为“向天下征税”。
  但这还不算,管仲还要进一步打击别国。我们看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天,桓公把管仲找来说:“咱们想点什么办法收拾收拾鲁国和梁国吧。” 管仲说:“这好办。鲁、梁国民,向来以织绨为业。您就带头穿上绵绨的衣服,下令左右都穿,百姓也就会跟着穿。同时,再下令禁止齐民不准织绨,只从鲁、梁进口。鲁梁二国人民必然会放弃农业而全都跑去织绨了。”
  绨是一种丝织品,想来也是很漂亮的。看来那个时候的人就喜欢赶时髦,齐桓公引领了一把时装潮流,数日之后,临淄大街上全是穿绨的齐人了。由于供不应求,绨价暴涨。鲁、梁二国财源滚滚而来,两位国君一看乐了,下令百姓都去织绨。
  一年之后,鲁、梁两国的城市里已经相当繁华。可用我们的话说,这叫泡沫经济。管仲对齐桓公讲:“鲁梁可下矣。您现在改穿帛料衣服,百姓也就跟着不再穿绨。”齐桓公乃是花丛高手,想必是很帅的。他成功地再次引领时装潮流,再没齐人穿绨了。
  与此同时,还断绝了与鲁、梁的经济往来。数月之后,鲁梁遍地饥民。这时国君再命令百姓停织务农,可粮食不是种下去立刻就长出来的。鲁、梁粮价飞涨,齐国每石米十钱,鲁、梁每石千钱。鲁、梁百姓纷纷大半投奔齐国。
  之后,管仲又如法炮制,使得莱、莒、楚、代、衡山诸国都大受打击。大约是因为那个时候信息流通较差,这些国君一个接一个上了同样的当,只不过把织绨换成了柴薪、生鹿、狐皮、兵器而已。在一场接一场的商战中,管仲开始由内向外,将齐国霸业推向高潮。
  
  但光靠做生意是不行的,富国而不强兵,等于是把自己树成了天下的靶子,等着大家来抢。而管仲真是全才,他的治兵方略也堪称一绝。正是因为有了强大的军队,管仲心中一匡天下的宏图霸业才得以最终实现。管仲的历史形象也就此从一个精明狡诈的商人升格为世人传颂的民族英雄。请看下集——尊王攘夷。

48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2:28:45 | 只看该作者

43、尊王攘夷(上)

 

  管仲的天才,从他一执政开始,就彻底征服了齐桓公。年轻的姜小白雄心陡长,很快就找来管仲说:“现在大家好久都不打仗了,咱们是不是小小的加强一下军备啊?”管仲的回答,可谓道尽了乱世之中穷兵黩武的危害,他说:“公未始于人而始于兵,外不亲于诸侯,内不亲于民。 ”也就是说,你大张旗鼓地加强军备,会搞得诸侯警觉,民众不安。
  之前的郑国霸业正是活生生的例子,连年征战,导致四邻围攻,内政废弛,仅剩下一时之痛快了。
  
  不过齐桓公却是一个追求痛快的人,对于当年鲁国阻挠自己即位之事一直耿耿于怀。他即位仅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84年,齐桓公不听管仲劝告,起兵伐鲁,打了一场有名的长勺之战。
  这场长勺之战之所以有名,并不是因为齐桓公,而是因为它成就了鲁国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曹刿。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以逸待劳,堪称中国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曹刿论战》已经写进了中学的语文课本,我在这里就不再啰嗦了。
  自长勺铩羽而归的齐桓公决意要加强军备,管仲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开始了他的军事改革。管仲主要着手在两个方面:
  
  第一,改革兵役制度。
  我们上节说过,管仲将士、农、工、商分开居住,士就是兵士阶层。他们与农民一样,可以分到田地,但是不用纳税。如果担任了伍长以上的官职,则连种地都省了,完全由国家养起来。
  而且,由于大家自小就在一起长大,相互熟悉,所以“夜战其声相闻,足以无乱;昼战其目相见,足以相识”,配合默契,战斗力也更强。
  我们再顺便考察一下齐国军队的编制和规模。齐国有三军,每军一万人,下设四级编制:旅(两千人)、连(两百人)、小戎(五十人)、伍(五人),对应四级行政单位:乡(两千户)、连(两百户)、里(五十户)、轨(五户)。也就是说,士阶层每户只要出一人当兵,即可免除全家种田的赋税,甚至再立点战功,当了军官,全家就可以坐等吃饭了。
  我们早在讲述苏美尓和古埃及文明衰落的时候就分析过,正常情况下,文明社会若想保持向游牧民族那么高昂的斗志是相当困难的。因此,要提高战斗力,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管仲的兵制改革,给了当兵之家以实惠,就是一个卓有成效的办法。
  
  第二,注重兵器和训练。
  中国的军事科学是相当发达的。比如《左传》,表面是一部历史书,事实上是一部兵书。里面详尽地记载了精彩纷呈的兵家故事。自此之后,几乎每一部史书都少不了对战争的细致描写,甚至深入分析。
  但如果我们比较当时的中国战争记述与同时期埃及、亚述这些西方军事强国的战争记述,就会发现有一点不同。中国的记述者们更看重战略、战术这些软件上的东西,而西方记述者们更在乎兵器、阵法这些硬件上的东西。这一点区别,对后来中西方军事科学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此是后话,按下不提。
  而管仲提出,必须聚集天下的精良材料,打造精锐无匹的兵器,因为武器装备是取胜之源。管仲是中国历史上明确提出武器必须精良的第一人。仅凭这一点,管仲被称为军事家当之无愧。
  此外,管仲还十分重视军事训练。每年春秋两季,必定要各搞一次军事演习。在当时,同样是相当先进的军事理念。
  
  完成整兵之后,齐国尊王攘夷的霸业便逐步展开,而实现这一霸业的手段是一种古老的活动,叫做会盟。
  史载齐桓公九合诸侯,其实会盟不止九次。齐桓公与管仲的会盟与以前只有一点不同,那就是多出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色:周王室。
  几十年的动乱,将四百年来逐渐形成的礼制思想渐渐抹杀。强大的诸侯就有了两种选择:其一,像郑庄公那样,在落魄的周王室身上再踩上一脚,继续摧毁礼制;其二,像齐桓公和管仲这样,总把周王室抬出来,在礼制维护者的名头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郑庄公得了面子,齐桓公得了实惠。人们往往在要面子的时候就忘记了实惠,管仲则给后来的霸主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事实证明,尊王确实给齐国的军事活动带来了方便。在周王室的默许下,齐国自己周边的小国逐个吞并。在管仲在任时期,据《韩非子》记载:“齐桓公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极大地拓展了齐国版图。
  
  但是,给齐桓公和管仲带来真正威望的则是他们的攘夷战功。
  在春秋初期,诸侯之间打得起劲的时候,早忘了四周游牧民族的威胁。重近忧而轻远虑,见小利而忘大害,是人类历史的常态。
  至少在我们的史书记载上,管仲是清醒认识到游牧民族危害的第一人。如果后世的子孙们能牢牢记住管仲对桓公说的那句“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华夏团结,一致对外),中国的历史中将有多少悲剧不会上演,华夏的土地上将有多少家园免遭蹂躏。
  管仲,当得起民族英雄之称!请看下集——尊王攘夷(下)。

49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2:29:26 | 只看该作者

44、尊王攘夷(下)

 

  齐与戎狄的数次战役中,以远征孤竹一仗最让人敬服。
  公元前664年,山戎族大举攻燕。燕向中原诸强求救。
  其实之前齐桓公搞过数次诸侯会盟,燕国从未参加,对中原诸国可谓极为藐视。可见燕国与中原关系并不密切,大多数诸侯都对燕国的求救无动于衷:怎么这时候想起我们来了。况且跨境远征从无先例,像鲁国群臣就说:“师行数千里,入蛮夷之地,必不返矣。”
  齐国同样有着充分的理由去拒绝,但他们没有。在邀请他国未果的情况下,齐军跨出了历史性的一步,独自出征。
  齐桓公亲率三军,管仲辅佐,千里远征。管仲改革之后,齐军战力今非昔比,山戎溃不成军。齐桓公一直追到了山戎老巢孤竹国,灭国而还。仗打得很轻松,但在交通尚不发达之时,远征的路途的确十分艰险。归途中,大军还曾迷失在沙漠里,幸而管仲无所不通,以老马为向导,方才走出困境。这也就是“老马识途”的故事。
  越过齐国北面的燕国去打山戎,春去冬返,历时一年,对齐国来说简直毫无实际利益可言。打下来的土地全归了燕国,而且使得燕国百余年再无外患侵扰。燕庄公感激涕零,将齐桓公一直送入齐国境内。齐桓公却说道:“非天子,诸侯护送不出境,吾不可无礼于燕。”立刻将燕庄公所至之地五十里齐境割给燕国。
  千里救燕,割地护礼,齐国的表现彻底征服了中原诸侯,桓公霸业已具规模。中原人民阔别已久的秩序终于回归。
  
  公元前661年,狄族攻邢。就是在这个时候,管仲讲出了那番“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的名言。齐军救邢,退狄而还。
  公元前660年,狄族攻卫。卫国是一个典型的由于国君代代昏庸而不断堕落的中原大国。到了这个时候,君位传到了以好鹤出名的卫懿公手里。几千年的历史上什么怪人都有,这位老兄什么都不干,就喜欢养鹤。他的鹤有俸禄,有爵位,有车子坐。这位荒唐国君的行为终于引发众怒,狄军攻来之时,国人大喊:“让鹤去打!”
  结果堂堂大卫还不如小小邢国,在齐桓公还没来得及发兵之时就被狄族所灭。史载,卫懿公被狄人活活吃掉。想来城破之景象必然惨不忍睹,由此我们愈发感念齐桓管仲尊王攘夷的大功。
  之后,齐桓公率军赶跑狄人,收容卫国难民,联合宋、鲁、曹三国为他们建起一座新城,重立卫国。
  公元前659年,狄族再次攻邢,破邢都,灭邢国。齐桓公同样赶跑狄人,筑新城,重立邢国。
  
  在一连串的战争之后,北部戎狄之患终于暂时止歇,管仲去世之前,再未掀起大的风浪。但南部的楚国开始挺进中原了。
  
  在公元前659年齐国还在忙着救援邢、卫之时,楚国的兵锋就已指向了中原腹心郑国。此时的郑国早已不复几十年前庄公时期的国威,在楚国的接连打击之下,不得不投靠楚国,旁边的蔡国也紧接着依附楚国。
  齐国一看,这还得了,忙完了北面的事情之后,连忙掉转枪头,指向楚国。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聚起数国联军,讨伐附楚的蔡国。蔡人哪里敢挡,立刻举国投降。大军一直开到楚国边境陉邑。楚国见此阵势也怕了,连忙派大臣屈完求和。
  和谈过程中,屈完侃侃而谈,还讲出了一句名言:“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这句话把管仲都给噎住了,管仲也找不出什么理由,结果居然翻出了三百年前周昭王(周康王的儿子)南游汉水离奇死亡的陈年旧帐。这件事是一桩历史之谜,没人知道是怎么回事,屈完说:“我也不知道,你问汉水吧。”
  管仲没词了,准备吓唬吓唬对手,就带屈完参观了一下自己的得意之作——齐国军容,然后说,你不怕我打你么?屈完回答说:“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也就是说,咱们可以坐下来和谈,但你要想打,我们楚国有山川之险(方城山、汉水),也不惧你。
  这番话不卑不亢,简直可以作为外交使节的对答样本。屈完,可谓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外交家。
  管仲奉行的军事思想向来是“至善不战,其次一之”,能不打就不打,要打就把敌人一棍子打死。因此他闻听此言,分析了一下局势,觉得确实未必能把楚国怎么样。于是双方签订了召陵之盟。
  但召陵盟会之后,楚国在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向中原挺进,开始专注于往东南方向发展。可以说召陵之盟,影响了今后一段时间的中国格局。
  
  常有人质疑,为什么管仲不能像后世战国一样,行兼并之事。可是仔细想想,如果在那个时候,中原各国就开始相互征伐,戎狄之患谁来防御?楚国之威谁能抵挡?
  我们甚至可以猜想,假设没有管仲的话,那么戎狄与楚国两面夹攻,中原诸侯是否有可能已经不复存在了呢?
  历史不允许假设,但管仲攘夷之功,光耀千古。
  
  公元前645年,管仲去世。管仲的死,对齐国人民来说,是巨大的打击。但管仲奠定的制度基础,毕竟使得齐国仍旧能够雄踞一方。
  可对齐桓公姜小白来说,管仲之死却是无可挽救的灾难。
  四十年来,管仲为齐桓公做了所有的事情,替他动用了所有的脑筋。姜小白就像是一个被呵护了四十年的孩子,管仲在时,他显得聪明睿智,割地护礼之时,已有一代霸主之风。但管仲一死,他却是那么的无助,又显得愚蠢之极。
  他不听管仲临终前的劝告,亲近易牙、开方、竖刁三人,终致大权落入小人之手。最为凄惨的是,三人为了控制权利,竟将姜小白锁在深宫之中,断绝饮食。这位创下千古大业的春秋霸主,最终竟然活活饿死宫中,直至死后数十日,腐尸上的蛆爬出宫墙之外,才被人发觉。
  
  历史,就是这样的无常。昨日的天堂,转瞬就变成人间地狱。
  
  齐桓公死后,五公子争位,齐国乱。
  中国将走向何方呢?
  
  因为管仲这一天才的出现,我们已在整个欧亚大陆的东边一隅,齐国,呆得太久了。是时候看看其他文明的发展状况了。请看下集——最后疯狂。
  

50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2:30:16 | 只看该作者

45、最后疯狂

 

  与管仲治下安居乐业的齐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魔鬼般血腥的亚述帝国。
  
  公元前704年,亚述又一个著名君主辛那赫里布接位(见第31节)。由于在他接位之初,国内出现了一段时间的混乱,亚述治下的巴比伦宣布独立。
  辛那赫里布平定内乱之后,率军杀向巴比伦。巴比伦人不想坐以待毙,联合了东边伊朗高原的埃兰人,兴起于波斯湾的迦勒底人,兴起于南面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人,加上亚述的死对头阿拉米人,组成联军奋起反抗。
  联军主力驻扎在基什,另分出一部兵马固守东边屏障库塔,呈犄角之势。可惜亚述君主个个都是军事天才,辛那赫里布一眼就看破了联军布防的奥妙,将一支精兵派往基什,阻住敌军主力,然后亲率主力猛攻库塔城。
  在亚述的强攻之下,库塔城防线崩溃,辛那赫里布转而增援基什,一场恶战过后,联军战败。亚述大军再接再厉,一鼓作气攻下了巴比伦城。
  
  之后,辛那赫里布掉头向西,去平定迦南和叙利亚地区的叛乱。大军所到之处,阿拉米人、腓尼基人、以色列人望风而降。却在犹大王国首都耶路撒冷遇到了顽强抵抗。对亚述来说,有点意外,因为犹太人在历史上的表现向来有点疲软,而这次,却出奇的勇敢。
  在埃及援兵已经被亚述击溃的情况下,国王希西家率领犹太人死守城池。战争的过程我们知之不详,但对于这次攻城大战的结果,却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亚述人和犹太人记载了两个截然相反的结果。
  从尼尼微出土的一块石头上这样写着:“对于拒绝向我投降的犹太人希西家,我将他死死地堵在了他的首都耶路撒冷,就像一只笼中之鸟。如果有人胆敢从城中迈出一步,我就要让他为他国王的愚蠢付出代价。最后,我劫掠了他的城市,将这座城夷为平地。”
  而《旧约·以赛亚书》却是这样写的:“他(辛那赫里布)从哪条路来,必将从哪条路回去,不可能进入这座城池,这是耶和华说的。耶和华的使者出去,在亚述营中杀了十八万五千人。清早有人一看,只剩下死尸了,辛那赫里布已经拔营回到尼尼微。”
  历史是由人来记载的,就必定不会完全真实。可犹太人和亚述人却是数得着的两个能吹的民族。犹太人擅长夸大其词是我们已经知道的事情了,亚述的文字记载更是从来没有记载过一次自己的失败。
  掩耳盗铃,不知道是不是人类的专利。
  考古学家并没有考证出耶路撒冷曾经在这个时候毁于战火,看来犹太人对了一次。当然,就当时的整个西亚格局来看,耶路撒冷的得失无关痛痒。辛那赫里布基本上横扫整个西亚,巩固了前辈创下的亚述帝国。
  
  但公元前691年,巴比伦在埃兰人的支持下再度反叛。辛那赫里布前来镇压,遭到了空前的顽抗。这一场巴比伦攻城战居然持续了两年多,亚述伤亡惨重。但最终,由于埃兰爆发内乱,辛那赫里布趁机拿下巴比伦。
  我们可以想象的是,接下来就将发生人类有史以来最为疯狂的暴行。辛那赫里布歇斯底里地喊着:“他们的居民,无论老幼,一个都不留,我要用他们的尸体填平城市的街道。”
  巴比伦城血流成河。
  最终,堆积如山的尸体,连同一座座伟大的神庙,终于在漫天大火中尽数化为灰烬。
  巴比伦城,自汉谟拉比建立以来,虽然饱经战乱,仍然一直是世界上最为辉煌灿烂、雄伟壮观的宏大都市。如今,在熊熊烈火熄灭之后,只留下一片荒芜,甚至连烧剩的灰烬都被疯狂的辛那赫里布带回了亚述,分发给了其余效忠地区的臣民们,以宣扬他的战功,震慑治下的异族。
  什么叫做夷为平地,这就是。
  什么叫做灭绝人性,这就是。
  什么叫做丧心病狂,这就是。
  透过纸上的文字,我仿佛嗅到了刺鼻的焦味,仿佛看到了遍野的黑烟。昨日尚且繁华的千年古城,真的什么也没有剩下。
  什么也没有。
  
  不间断地侵略战争,给亚述帝国抢来了无尽的财富和人力。利用这些,辛那赫里布倾力建设他的新都尼尼微。其中得意之作,就是他极尽奢华的宫殿:盖世无双宫。
  来自巴比伦、阿拉米、以色列、犹大的俘虏们,在鞭子和屠刀的驱赶下,打造出了一座美仑美奂的建筑。
  雪白的石灰,芬芳的木材,精美的象牙,夜光的宝石。面对这不分昼夜都流光溢彩的华丽宫殿,怎会想到,它的背后竟是遍布西亚的血雨腥风。
  
  可悲的是,辛那赫里布并没有给自己留下多少时间享受他的安乐窝。公元前681年,亚述痼疾宫廷政变再度爆发,辛那赫里布在庙中祈祷时被他的两个儿子杀死。又一场兄弟火拼,另一个儿子阿萨尓哈东夺得王位。
  
  正是这位阿萨尓哈东,实现了他几位先辈都未能完成的大业——入侵埃及。
  公元前671年,阿萨尓哈东的远征军击败埃及法老,努比亚人塔哈尔卡,进驻古城孟菲斯。虽然阿萨尓哈东未能在实际上控制上埃及,但至少,象征上下埃及统一的红白王冠第一次戴在了亚洲人头上。
  此时的埃及恐怕仍然是世界上最为富庶的国家,因为当阿萨尓哈东满载着从孟菲斯卷来的财宝回国时,沿途的西亚居民几乎惊掉了下巴。大家从没见过这么多财宝。
  这些财宝使阿萨尓哈东在亚述的血腥历史上留下了一抹难得的亮色。因为他至少用这些抢来的财宝干了一件好事:重建巴比伦城。
  
  可惜的是,难得的开明君主阿萨尓哈东在公元前669年突然死去。他的儿子,传奇国王亚述尓巴尼拔继位。
  他既是一个可以用一把匕首杀死狮子的勇士,又是一个才华横溢、文采飞扬的文学大师,但同时也把亚述的残暴推向极致。
  在亚述尓巴尼拔的手上,亚述帝国走到了顶峰,也迎来了毁灭。
  亚述帝国的鼎盛时期,始于天才,也将终于天才。请看下集——亚述覆亡。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