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solarxia - 

[谈天说地] [转帖]谁人不知武则天——从尼姑到女皇帝的政治搏弈(完整版)

[复制链接] 309
回复
2872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51
 楼主| 发表于 2007-11-6 10:34:37 | 只看该作者

  
  
  武则天也遇到了她的色与戒之两难处境。这个薛怀义,实在是可爱又可恨。
  
  他在工程技术上才华横溢,又富于奇思妙想,传说中的鲁班爷也不过如此。他在万象神宫做无遮会,想出来的花样儿匪夷所思。无遮会是佛教的一种法会,是向各地僧人与普通民众(包括乞丐)布施财物的大会,举行的时间长、人数多。“无遮”,意思就是无论贫富贵贱,都没有限制,可以平等参加。
  
  薛怀义为了制造惊人效果,命人在地上凿了一个深五丈的大坑,上面用彩绸扎成宫殿,将佛像置于坑中。举行法会之时,用机械装置将佛像徐徐抬起。众人远远看去,犹如佛像从地底冉冉升起。周围又有上千支腊烛同时点燃,将佛像照得金光熠熠。
  
  中国人习惯于偶像崇拜,民众们看到这庄严神奇的景象,无不为之倾倒!
  
  薛怀义的奇思层出不穷,他还在一幅巨幅的布上画上了佛像,高张于天津桥南,然后设斋会,把僧人召集起来吃斋饭。
  
  这幅巨画,高有两百余尺,仅佛像的一只鼻子,就有一条船那么大!画是用牛血做颜料画成的,薛怀义则声称:是他刺破自己的膝盖,取了自己的血画成的。
  
  这副中国史上罕见的户外广告一经挂出,立刻轰动洛阳,人人称奇,都以为是逢到了五千年未有之盛世!
  
  可是,此时薛怀义与女皇的关系,已经比较微妙。武则天虽然感念他有拥戴之功,但也越来越不喜欢他的蛮横狂野。
  
  据说就在薛怀义领兵出征的两个多月里,女皇耐不住寂寞,就召御医沈南缪(此字为王旁)顶岗,成为女皇新宠。御医看病看成了面首,这在古代医疗史上大概也比较罕见。
  
  这个沈南缪,据说在房中术上的功夫不如薛怀义,但在理论上相当有一套,并能炮制独门春药,可以博得女皇欢心。
  
  薛怀义班师回朝后,发现武则天对他的态度冷淡,远不如从前。心中便有些不快。但他还不知道沈南缪已经接了他的班。这段时间里,倒是太平公主和他有了一腿,让他心中才略略找回了一些平衡。
  
  太平公主自从再嫁之后,就有些不大守妇道了,多有出轨的绯闻。不过,她此次把母亲的情人搞到手,倒还不是横刀夺爱、饥不择食,而是见母亲冷淡了薛怀义,怕这个胆大的和尚一旦闹起来,大家都不好看。此外,她也确实很喜欢这个孔武有力的野和尚。
  
  薛怀义一开始,并不知道有这么多曲折,只是以为武则天年事渐高,已经没有什么性趣了。母亲不行,还有女儿接替,也还算不错,因此薛和尚倒也没有什么太大意见。
  
  后来,薛怀义听说了武则天宠幸沈南缪的事,这才恍然大悟,“恨怒颇甚”。想来想去,想不通,就由着性子撒起泼来。
252
 楼主| 发表于 2007-11-6 10:35:10 | 只看该作者

  他在白马寺奢华的寮舍中,喝了几大碗酒,借着酒劲就直奔天堂而来。
  
  由于他身份特殊,没人敢拦阻他。他坐在那尊二百五十尺高的巨型佛像下面,越想越气,索性放起了一把大火。
  
  天堂紧挨着万象神宫,两座土木建筑一着起火来,势不可当!巨大佛像的内部,又是用贮麻填满的,本来就易燃。火一点燃,整个大佛瞬间就变成了一尊极为壮观的“火佛”!
  
  这天晚上,恰逢有风,火借风势,一举冲天。火光照亮了整个洛阳城,如同白昼。那幅世界第一户外巨画也被引燃,折成几百段飘落而下。
  
  大火整整烧了一夜,其间虽然也有人救火,但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众人只能拼命泼水,护住周围的宫殿,眼睁睁看着巍峨的万象神宫和天堂被烧成一堆废墟。
  
  天堂失火时,武则天正在端门外赐宴官员与百姓,这下看到了好大一场烟火表演。有人赶来向女皇报告薛怀义放火的真相,武则天听了大为尴尬。这个真相,怎能向百官言明?
  
  她只好向众官宣布:在天堂里干活的工匠,在烧剩余的废料时,不小心失火,点燃了佛像,延及天堂和明堂。
  
  左拾遗刘承庆认为这是不祥之兆,便请求停止宴会,以答天谴。武则天本想同意,但是宰相姚璹却反对,说不必大惊小怪。武则天也就改了主意,赐宴如故,又亲自到城门外去看望正在大吃大喝的官民。
  
  但是这把火不能就这么白放了,武则天几次下密诏召薛怀义进宫,想教训一下他,让他放老实一点儿。薛怀义却以种种借口就是不来。
  
  武则天这下动了怒,想除掉这个无法无天的和尚。然而薛怀义的身边有上千名武装僧人,还有50名“亲兵”,不易近身。无论是公开逮捕或是密捕,都会引起轩然大波。而这事,恰恰又不能闹大,一旦闹大了,太失体统。
  
  武则天生平第一次遇到这么棘手的事。五湖四海都可以踏平,一个和尚却除不掉了。她不由得犯了难!
  
  这时,她想到了视之为心腹的女儿太平公主,就派人把公主召进宫来,商议对策。
  
253
 楼主| 发表于 2007-11-6 10:36:25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薛怀义的结局,史书上的说法略有歧异,但可以判定,大致为如下的情况——
  
  武则天母女最后商定,薛怀义最近的行为已走火入魔,很难揣测下一步还能干出什么来,须严加防范为妥,并且有机会就应下手除掉。武则天便命女儿挑选几十名健壮的宫女,在自己身边作为防护。
  
  《旧唐书*薛怀义传》记载,不久,有人告发薛怀义谋反,“太平公主乳母张夫人令壮士缚而缢杀之,以辇车载尸送白马寺”。
  
  但也有说是太平公主这里布置好了以后,于天册万岁元年(695年)的二月初四,派了一个从前与薛怀义关系不错的心腹出面,去宣薛怀义入宫。
  
    薛怀义听说女皇宣召,不疑有诈,大摇大摆地就入了宫。
  
  过去女皇密宣薛怀义入宫,薛总是疑虑重重,不肯去。但这次为何欣然前往?史书不载,可能是太平公主方面来的人,使他放松了警惕。
  
    这位花和尚刚刚步入后宫,几十名壮硕的妇人就一拥而上,将他按倒在地,绑在了瑶光殿的树下。紧接着,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的哥哥、建昌王武攸宁带领卫士赶来,将薛怀义殴杀,尸体送到白马寺焚烧。
  
  据说,花和尚化为灰后,被混入泥土,烧砖造屋了。
  
  彼时太平公主通过政治联姻,已与武氏子侄结为联盟,她秉承母亲的意图,利用这一势力灭掉薛怀义,是比较可信的。
  
  大概是这个恶僧死前的胡闹让武则天羞愤难当,当月十六日,她去掉了“慈氏越古”这一富有佛教意味的尊号。
  
  崇佛使她蒙羞,但儒家意识形态的活动还是要继续搞,而且规模要大,名堂要多,不然怎能有统治的合法性?于是她下令重建明堂。
  
  四月,天枢建成,费去了民间铜铁二百万斤。
  
  九月初九,女皇合祭天地于南郊,加号为“天册金轮大圣皇帝”,赐群臣宴会九日,改元“天册万岁”,大赦天下。
  
  “天册”,这已是儒家的概念了。这一系列举动,表示武则天已经渐渐疏远佛教理念,在向本土意识形态靠拢了。这一思想转变,我以为,直接影响到了她不久后对于身后事的安排。
  
    第二年的腊月初一,武则天又开始了一次谋划已久的大典,前往中岳嵩山封禅。她亲率百官、宗室、部落酋长从洛阳出发,浩浩荡荡来到嵩山脚下。十一日,封嵩山为“神岳”,改元“万岁登封”,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成县为告成县。一切都照搬当年的封泰山之仪。
  
  当年封泰山固然显赫,但她那时还是作为高宗的皇后参加的,这次则是她独立的功绩。女皇当国,到此时可谓登峰造极。武则天一高兴,就免了天下百姓当年的租税——她知道,百姓都是现实的,只有给点儿看得见的好处,他们才能从内心感恩戴德。
  
  在中国本土神话中,有一位周灵王的太子,叫王子晋,相传曾在嵩山修炼30余年,后升仙而去。这次,武则天还特意追尊王子晋为“升仙太子”,单独立了庙。武则天亲自撰写了《升仙太子碑文》,文为骈体,字为飞白体。此碑至今犹存,就在今天河南的偃师县。
  
  据《偃师县志》评价,“其行书有丈夫气”,端的是字如其人!
  
  这年的三月十六日,新明堂建成,规模略小于旧者,但也高达294尺,名曰“通天宫”。新明堂显然没有薛怀义建造的那个那样壮丽,但武则天还是很满意。四月初一,她举行了亲享之礼,改元“万岁通天”,大赦天下。
25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09:04:14 | 只看该作者

  
  神功元年(697年),武则天又铸九鼎。所谓“九鼎”,也是中国本土意识形态“礼乐”中的重要一项,是象征国家权力的镇国之宝。与当时天下的“九州”相对应。分别是: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九鼎上铸着各州的山川名物、珍禽异兽。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即表示豫州为天下中枢。
  
  相传最初铸九鼎的是大禹,九鼎集中放在夏朝的都城阳城,表示天下从此一统。诸侯来朝见时,都要向九鼎顶礼膜拜。后来夏朝为商所灭,九鼎迁于商朝的都城毫邑。商朝为周所灭,九鼎又迁于周朝的镐京。后来周成王在洛邑营造新都,又将九鼎安置在洛邑,谓之“定鼎”。这就是所谓的“鼎在国在,鼎失国亡”。
  
  周王朝末期群雄争霸,战乱不已,九鼎也就神秘失踪,至今不知所踪,成为千古之谜。成语中的“一言九鼎”、“问鼎中原”,都源出于九个宝贝。
  
  到了武则天时代,九鼎当然早就没有了线索,女皇就决定自力更生。当年四月,鼎铸成,其中豫州鼎同样也是最大,高一丈八尺,容1800石;其余均高一丈四尺,容1200石,共用铜56万斤。从这些数字看,简直是一批用青铜铸成的巨无霸了!
  
  武则天还嫌不够气派,想融化黄金千两,为九鼎涂一层金。宰相姚璹这一次总算没有迎合上意,提出反对意见说:“九鼎神器,贵于天质自然。本已五色夺目,不须再饰以金。”武则天这才没有多此一举。
  
  九鼎铸好后,武则天动用了军队的牛和白象,将这些大家伙从玄武门拖曳到“通天宫”。运输途中,牲畜与人一起用力,宰相与诸王都在现场指挥。武则天为了鼓舞士气,还自创了“曳鼎歌》,命乐工谱曲演唱。一时间人喊马嘶,好不热闹!
  
  武则天还为九鼎亲制铭文曰:“神农首出,轩昊应期,唐虞继踵,汤武乘时,天下光宅,域内雍熙,上玄降鉴,还建隆基。”
  
  后来,她的孙子李隆基称帝后,把这段铭文作为自己受命的符瑞诏告天下。因为铭文的最后两句可以理解为希望上天鉴别人才、以“隆基”为帝之意。武则天当时是否果真有此意,难以考证。但在亲制铭文时,李隆基已有12岁,受到女皇的特别宠爱,所以这一说法也不是完全没来由。
  
255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09:04:28 | 只看该作者

  武则天是个有文化根底的皇帝,她治下的大周,在文事方面非常鼎盛。她大兴土木、铸铜铸铁,当然是瞎折腾,劳民伤财,但是她在振兴文化方面,也还是有大功劳的。
  
  由于她本人的爱好与影响,她执政时期,经学、史学、文学、音乐、舞蹈、天文、数学等事业都非常发达。国史馆编修了《高宗实录》一百卷和一部未完成的《唐史》。私家史著也极为兴盛,有姚璹著《时政记》,专记军国大事;有刘知几著《史通》,阐述史学理论。
  
  特别是刘知几在当时提出的史观:“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史官要“不虚美,不隐恶”,史书应“文约而事丰”(议论少而史实多)等等,迄今仍是史学圭臬,映照出了一些现代史学家的羼弱与浅薄。
  
  武则天还下令编辑了一套大型类书《三教珠英》。类书,就是百科全书汇总;三教,就是儒、佛、道。这部《三教珠英》,是收集三教名人名言的总集。她命张昌宗召集李峤、阎朝隐、徐彦伯、张说、宋之问、沈佺期、富嘉谟等26人,“分门撰集,成一千三百卷”。
  
  这些参与编辑者,人称“珠英学士”。珠英学士皆为诗人兼学者,在修书其间,“日夕谈论,赋诗聚会”,是武则天时期宫廷诗人的盛大聚会,极一时之风光。崔融编集他们所作诗,集成了《珠英学士集》五卷。史载:“当时文人,以沈、宋为杰出,每以丽词,邀女后欢喜,上官婉儿又为之染翰着色,朝野争羡,故一时化之。”
  
  武则天时期,是唐代文学摆脱六朝积习、焕然一新的时期。武则天本人就会做诗,现存尚有46首。她的诗,也有清新可诵的诗句,比如“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之类。当时她经常出游,一旦看到好景色,自己即兴作诗不算,还命令臣僚奉和。
  
  当时还有大型的诗歌赛会,其中“龙门夺袍”就传为诗坛佳话。武则天在游幸洛阳龙门时,命群臣作诗,左史东方虬先成,武则天以锦袍赐之。后来宋之问诗成,武则天读了,大为赞赏,认为超过前者,就夺下锦袍转赐宋之问。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武则天对诗歌的爱好、对诗人的礼遇,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风气。
  
  武则天在改革科举制度时,决定以诗赋取进士。结果,作诗之风,风靡全国,上至朝廷大僚,下至五尺孩童,作诗蔚然成风。史称武则天君临天下二十年,“公卿百僚,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寝以成风。”
  
  以诗歌作得好而选官,并且成为长期制度,这在人类史上大概绝无仅有!
  
  百官以作诗为荣,学子以作诗为务,草民以作诗为乐。此风气一开,唐初诗风为之一变,完全脱出了宫体诗风格,格律渐趋完备。齐梁猗丽渐消,汉魏风骨重振。出现了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杨炯、卢照邻、陈子昂等一批明星级诗人,为盛唐诗歌的繁荣铺下了一条开阔大道。
  
  唐朝,何以成为“诗国”?唐诗,何以成为巅峰?
  
  武则天,功不可没也!
  
256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09:04:41 | 只看该作者

  女皇不仅喜欢作诗,也擅长书法,尤精于“飞白”与行书。所谓“飞白”,是指笔划中露白的一种书法,十分苍劲典雅,但书写起来不易。她的行书,学的是“二王”,极有造诣,群臣是非常服气的。
  
  她还规定,“善书”也是选拔官员的一个重要条件。当时,涌现了一批大名鼎鼎的书法家,有陆柬之、贺知章、孙过庭、李邕、王知敬等。
  
  那时的画家阵容也是不得了,有薛稷、殷仲容、曹元、李思训、吴道子、李嗣真等人。其中的吴道子,为古代赫赫有名的“画圣”。
  
  武周时期的音乐舞蹈,也因盛世降临而兴盛。武则天曾亲撰舞蹈乐曲多套。有一支《鸟歌万岁乐舞》大有来头。其时,宫中养有一种鸟,南人呼为“吉了”,样子颇像八哥,会模仿人语,常呼“万岁”。这支舞曲由三人表演,伶人皆穿大袖红抑,戴鸟冠,学鸟步,腾跃起舞。乐曲中还夹杂着“能言鸟”呼喊万岁的鸣声,是典型的太平时代歌舞。
  
  武则天还叫人组织撰写了《乐书要录》十卷,这是一部系统的音乐理论书籍,后失传,仅在日本存有三卷。
  
  那时的文章,也处在一个鼎盛期,名人甚多,其中“青钱学士”张鷟(zhuó,音卓)尤为特异。史称,他下笔敏捷,言词诙谐,著述颇多,天下知名,无贤不肖皆记诵其文,所作大行于时。时人赞他“文辞如青铜钱,万选万中”。“青钱学士”即由此得名。新罗、日本、东夷诸蕃尤重其文,每遣使入唐,皆争相以金币购置他的文章。这已经是国际知名作家了。
  
  他用骈文写的传奇小说《游仙窟》,是用第一人称的手法,自叙奉使河源,途经神仙窟,投宿某大宅,受到女主人十娘和五嫂的柔情款待,宴饮欢笑,以诗相调,宿一宵而去。小说中的“仙窟”,实际是指妓馆,这是以委婉手法写了士大夫的潇洒生活。
  
  这篇传奇小说采用通俗的骈体,韵文散文夹杂,间杂着民间俗语、谚语,十分活泼。《游仙窟》在中国久己失传,但从唐开元年间起,即已流行日本,对日本文学的发展起过一定的影响。直到清朝末年,此书才倒流回中国。
  
  唐初科举里还有“明算”一科,也就是数学科。由于数学著作深奥难懂,明算科时兴时废,到了武则天这里,她始终坚持保留数学考试。
  
  武周时期,张文仲精通医术,任尚药奉御。武则天重视医学,召集张文仲等名医撰写了《新本草》等医药书籍,凡十八种。前面提到的乐工安金藏自杀以明志,五脏皆出,医官都能把他给救活了,可见当时的医术已非常高明。
  
  武则天对天文学也很热心。时有道士尚献甫,精通天文历算,武则天特地召见他,任命为太史令。这尚献甫是个超脱之人,声称“不能屈事长官”,武则天为了留住人才,就把太史局更名为浑仪监,变成独立单位,不再隶属于秘书省。
  
  唐初的贞观年间,平复战乱创伤是主旋律,文化的恢复与重建还不具备规模。到了武则天执政时,文化才勃然兴盛,百花齐放。盛唐时期的文化繁荣,有很多能在大周这里找到源头。
  
  盛世,那不是随随便便叫的。没有雄厚的文化打底,谁敢妄称盛世?
  
257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09:04:55 | 只看该作者

  
  35、大周朝被边境战争折腾得焦头烂额
  
  
  
  
  武则天的大周朝,虽然文事鼎盛,但是武功方面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难题。
  
  本来,大周是由武功赫赫的大唐脱胎而来,四夷已基本宾服,就连气焰甚高的东突厥和高丽也被唐灭掉,周边应该说没有什么强敌。
  
  西边的吐蕃势头虽然很猛,但几经较量,双方已处在僵持状态。
  
  可是,在大周立国以后,对外战争中的倒霉运气就始终纠缠着女皇。
  
  早在武则天称制后,平静已久的边境就又有了烽烟。前来挑衅的,是早已灭国的东突厥残部。这时,唐朝的名将已凋落得差不多了。本来负责西部防卫的大将军程务挺、安西都护王方翼,也因裴炎案被杀被贬。
  
  武则天自翦羽翼,把东突厥阿史那骨笃禄可汗高兴得摆酒相庆。垂拱元年(685年)东突厥袭扰朔州、代州。武则天派左玉钤卫中郎将淳于处平为阳曲道总管,与副中郎将蒲英节率兵赴援。唐军行至忻州,与突厥兵遭遇,大败,死5000余人。“蜀中无大将”,从此东突厥势力复起,成了边境一大患。
  
  垂拱三年(687年)二月二十二日,东突厥又来攻掠昌平;七月攻扰朔州(今山西朔县)。武则天这回不敢大意了,任命名将黑齿常之为燕然道行军大总管、李多祚为副大总管,率军进讨。双方在黄花堆(今山西山阴县)遭遇,黑齿常之挥军奋勇冲杀,大破突厥兵,乘胜追击4040余里。突厥军溃不成军,逃往大碛以北。
  
  十月,左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因妒忌黑齿常之的战功,遂上表请求穷追突厥。武则天接到表章后,让爨宝璧与黑齿常之计议,遥为声援。爨宝璧欲独占军功,不等黑齿常之同意,就擅领精兵13000人先行,出塞2000余里,进袭突厥。
  
  追上突厥之后,见突厥统帅阿史德元珍并没有设防,本该一举出击,但爨宝璧昏了头,自持兵力强盛,派人告知突厥,迫人投降。结果人家当然严加防备。一战下来,唐军被突厥击败,全军覆没。爨宝璧轻装乘马逃归。武则天一怒之下,诛杀了爨宝璧。
  
  在与东突厥的战争中,武则天因政局不稳,徐敬业乱起,所以不想对外大打,战略上一直处于被动态势,全赖黑齿常之扳回了一局。
  
  可是不久,黑齿常之就被冤死。他死后,北边再无良将,致使东突厥日益强盛,成为纠缠了武周整整一朝的恶梦
258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09:05:17 | 只看该作者

    
  将才凋落,武则天本人可能不以为然,她在权力高位上呆久了,容易产生掌权者无所不能的幻觉,以为过去的胜仗都是靠自己的威望打出来的。她忘了,具体的仗,是由具体的武将打的。没有一线得力的勇将,最高统帅就是威名再高,又有什么用?
  
  就在东突厥被暂时击退后,吐蕃又来进犯,与唐争夺西域。
  
  西域是唐的羁縻区域。在古代,领土的概念与今天不大一样,那时分为“本部”与“羁属”两大类。本部,就是直接管辖的领土,与今天相同。羁属则是臣属诸藩,也设立羁縻府州县,但与直辖正州不一样,是由边州的都督或都护来管辖的。他们的头头,还是原来的酋长。
  
  这么看来,羁縻府州县实际上就是大唐的自治属国或所属自治部落,大唐中央不实行直接管辖。
  
  在他们以外,那些没有臣服的周边国家,就是一般的诸藩;而与大唐干脆一点儿联系也没有的遥远国家,就叫做“绝域”。那时候的中国人,打死也想不到:一千多年以后,就是这些绝域的野人成了大气候。
  
  西域诸国已是大唐藩属,吐蕃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来抢这块地盘呢?
  
  是武则天的对外策略出了问题。
  
  武则天在对付内政上是一把好手,经历了无数险恶,历练出了高度的警觉,往往不给潜在的政敌以生存空间。但是,她在对外策略上,却犯了宋襄公式的错误,老想以德服人。
  
  在国际关系上,历来是实行丛林原则。要想人不犯我,你得先把对方打服了,或者有效地震慑住。单纯和平外交的结果,除了割让领土之外,换不来人家的一点儿尊重。唐太宗实行的“消灭强敌、震慑其他”的总体战略,即便延续一千年也是有效的。武则天却完全把这一策略放弃。
  
  她这一段时间想要当皇帝,内政上有太多的牵扯,所以不大想穷兵黩武,于是就想出一个办法——让西域各羁縻诸藩复国,使其成为大唐与吐蕃之间的缓冲地带。这样,天朝既有“存亡继绝”的美名,又省去了万里转输军资之劳。
  
  她这个策略,是“看上去很美”。
  
  光宅年间,她下令“其都护、汉官及镇兵等,并悉放还”,后又扶植西突厥两位可汗复国。到垂拱二年(686年),干脆罢去了安西四镇。这一让,可是让得太彻底了。
  
  让远戍的将士回本土,这诚然是好事;可是撤回了监护力量,那些属国会发生哪些变化,事先并没有科学的预见。
  
  在这里,存在着两个危险:一是诸藩归属已久,甚为熟悉大唐的军国情势,一旦独立,很可能会反叛,其势难以制服;二是大唐势力一经撤退,就会有别的势力趁虚而入,这些属国即使不想叛变,也完全没有力量自卫,最终只能叛降。
  
  她低估了邻国称霸的野心。在这世上,没有哪个国家肯真心做绵羊的,只要有可能,大家都想做狼!
  
  和平外交,也须有刀剑来维护。
  
  武则天却1顾陶醉于她的“务在养人,不在广地”的德政。这话,对内说说还行;对外,没人会买你的帐。你不广地,人家就要来抢你的地。
  
  一着棋错,武则天精心构筑起来的大周,边境上就不得安宁了!
  
259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09:05:31 | 只看该作者

  
  垂拱三年(689年)年底,武则天命文昌右相韦待价领兵击吐蕃。这个任命,一看就很悬!韦待价是文官,现在忽任武职,他本人又没领过兵。而他的对手,则是两次大败唐军的吐蕃雄师,这岂不是驱羊喂狼?
  
  除了这一路之外,武则天还想征发梁州(在今陕西汉中)、凤州(在今陕西凤县)的民夫,从雅州(今四川雅安)开出一条山路,先出击生羌(川西部落),然后从这个方向夹击吐蕃。
  
  陈子昂上疏反对,说雅州一带的边羌一向安居乐业,现在突然攻击,不是给自己制造敌人么?如果,逼得边羌为吐蕃先导,从这个地方向我突破,那我们就弄巧成拙了。陛下弃安西四镇,就是为了休养生息,现在忽然又想兴大役,动甲兵,这无疑是要走古来国亡家败的老路。
  
  武则天见说得有理,方才作罢。
  
  转过年,也就是永昌元年(689年)的五月,韦待价率大军抵达寅识迦河(在今新疆霍城县),与吐蕃战,结果不问可知——唐军大败。
  
  唐军主帅惊慌失措,士兵冻饿交加,死伤者众,只得撤退。
  
  这是唐军第三次败于吐蕃了。
  
  武则天大怒,将秀才不知兵的韦待价流放绣州(今广西桂平),副帅安西都护阎温古被斩。
  
  其间,倒是有一位安西副都护唐休璟脱颖而出,他收拾残军,安抚西土,显得颇有胆略。武则天对他很赏识,将他提拔为西州都督。
  
  顺便提一句,也就是在这一年,武则天派薛怀义北上讨突厥,侥幸未遇敌。第二年,派右相岑长倩西征吐蕃,但半道又莫名其妙下令退回,岑长倩也因内政问题被处死。
  
  稍后,上苍好歹让武则天喘了口气,吐蕃内部接连出现问题,赞普(国主)和文成公主先后病死,部属多有来归降的,东突厥骨笃禄可汗也病死,边境形势因此有所缓和。
  
  唐休璟见形势不错,就建议武则天收复安西四镇,重建西域霸权。
  
  武则天采纳了这个建议,命右鹰扬将军王孝杰为武威道行军大总管,领兵收复四镇。
  
  这个王孝杰,是个传奇人物,以前在随刘审礼征吐蕃的时候,在青海战败被俘。因为他长得像吐蕃国主的父亲,所以居然得免死,安全归来。武则天考虑到他久在吐蕃,悉知虚实,于是力排众议,让他当了大军主帅。
  
  自武则天独立执政到现在,除了黑齿常之那一次以外,任用出征统帅几乎没有一个是恰当的,有时候简直就是乱点将。直至这次用王孝杰,才算是终于识人。
  
  王孝杰不负重托,于长寿元年(692年)十月,一举收复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驱逐了吐蕃势力。重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留三万精锐守卫,号为“武威军”。有这一根钉子牢牢钉在这里,从此之后丝绸之路的通道才得以确保。
  
  两年后,王孝杰又大破吐蕃和西突厥联军,因军功而升至夏官(兵部)尚书,同三品,成了宰相。
  
260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09:05:42 | 只看该作者

  
  
  
  吐蕃是个扩张型的国家,在安西这面(今新疆一带)受到阻遏,就图谋陇右方面(今甘肃一带)突破。
  
  证圣元年(695年)七月,吐蕃宰相、老将论钦陵又出马,击洮州(今甘肃临潭县),武则天仍是命王孝杰统兵迎战,授肃边道行军大总管,给他配的副帅,是娄师德。娄老爷子以前曾以宰相身份在这一带代理过营田大使,熟悉情况。这一对正副统帅的搭配,应说是相当不错的。
  
  两军旗鼓相当,可是吐蕃老将钦陵终究是技高一筹。次年三月,在素罗汗山(在洮州界内)大败周军。
  
  王孝杰获罪,免死被罢为民。娄师德也被贬为原州(今宁夏固原)员外司马,连正式编制都不是了。
  
  娄师德遭此挫折,本性依然不变,在移交问牒时吃惊地问:“连官爵都没有了么?”而后又说:“也好,也好。”一副大智若愚的样子。
  
  这年五月,契丹部落以几万人的实力,居然也起兵而反周。同时,东突厥也入侵凉州(今甘肃武威)。
  
  大周西北边境,眼看着烽火连天,万分危急。
  
  恰在此时,本该趁火打劫的吐蕃却不知为何,遣使来请求和亲。
  
  争取和平的机会千载难逢,武则天立即任命右武卫胄曹参军郭元振为谈判使节,前往吐蕃交涉。
  
  郭元振只不过是个中下级官员,但此次奉使谈判极为成功,他本人也由此成了大周的一颗外交明星。
  
  他在出使途中,恰遇吐蕃宰相论钦陵。两人地位虽不对等,但郭元振指责吐蕃背盟,晓以大义,竟使钦陵无话可说。
  
  钦陵于是开出了条件:要和平可以,但大周能否罢四镇之兵、割让西突厥十姓之地。
  
  郭元振当然不能同意,说四镇与十姓之地与你们有什么相干,你这不是有兼并之志么?
  
  钦陵狡辩说,吐蕃若贪恋土地,何不就近侵入甘、凉,反而跑到万里之外去贪图那一点土地呢?
  
  双方唇枪舌剑,郭元振就是不答应。钦陵只得派使者随郭元振入朝,向武则天当面提出这两个条件。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