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读书评论] 【连载】战略经典《孙子兵法》对话录——《教儿子学〈孙子〉》

[复制链接] 175
回复
5228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7-1 00:5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unzimba 于 2015-3-27 16:49 编辑

兵法对话录——《教儿子学〈孙子〉》(连载)

    这是一本关于《孙子兵法》的对话录。
    构成全书主干的是一父一子的对话,话题全部围绕这部流传千年、至今魅力不减的兵书。


    关于本书风格,作者如是说:
   《孙子》是一部兵书,也是一部社会和人生的寓言。面对纷乱的生存环境,孙子教导我们拥有怎样的精神状态,怎样观察,怎样判断,最后,怎样行动——
    大局观:《孙子》始终站在战略的制高点。他具有统观全局的视野,总能洞察关键,掌握主动;他拥有大智慧和大格局,从不屑于玩弄小伎俩和小聪明。
    攻击性:《孙子》充满积极的进取精神。在他的战略意图中,没有消极防御的地位,没有退让、无为和妥协,面对任何复杂战局,他总是采取进攻者的姿态。
    方法论:《孙子》提供的是一份可操作的计划。他通晓目标、计划和执行之间的关系,具有分析和判断的非凡能力,面对任何困境,总能提出解决之道。
    行动力:《孙子》是一部关于行动的教科书。他不说废话,只在意如何有效的行动;他精通战术战法,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以及如何实施。

[目录]

引子

一. 计篇
二. 作战篇
三. 谋攻篇
四. 形篇
五. 势篇
六. 虚实篇
七. 军争篇
八. 九变篇
九. 行军篇
十. 地形篇
十一. 九地篇
十二. 火攻篇
十三. 用间篇
..
团结出版社出版   陈小云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00:58:49 | 只看该作者
  [引子]  


   
  ● 什么是“兵”?
  ○ 兵,就是战士、军队……
  ● 兵的本义,是兵器。比如,兵不血刃……
  ○ 就是说,兵器上没有沾血?
  ● 对!这是句成语,也是兵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们先来看一件兵器——
  ○ 是一把剑……
  ● 这是一把青铜剑,1964年在山西原平县峙峪村的一座墓葬中出土。剑长50.7厘米,剑身饰有火焰状的纹样,靠近剑格处,刻着八个错金鸟书铭文:“攻吾王光自作用剑”……
  ○ 那是什么意思?
  ●“攻吾”,就是“勾吴”,春秋时吴国的国号;“攻吾王光”,就是吴王光,春秋末期吴国的国君,亦称吴王阖闾……
  ○ 这把剑的主人,难道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吴王阖闾?
  ● 正是此人。吴王阖闾原是吴国公子,姓姬,名光,人称公子光。你看这剑,虽历经2500余年,却依旧青光耀眼,寒气逼人。古人所谓剑出吴越,天下莫及,看来并非虚言……
  ○ 吴越之地,就是现在江浙一带?
  ● 差不多吧。传说春秋末期,吴国的干将,越国的欧冶子,均以铸剑名闻天下。那欧冶子曾为越王铸成名剑五把,吴王闻讯,便向越王相求。越王畏吴之强,只得以其中的湛泸、胜邪、鱼肠三剑相献……
  ○ 这几把名剑,后来落到了公子光手里?
  ● 是的——不久之后,公子光趁吴国出兵伐楚、国内空虚之际,指使一位著名勇士刺杀了当时的国君吴王僚,自立为王,号称吴王阖闾。那刺杀吴王僚所用的剑,便是欧冶子所铸的鱼肠剑……
  ○ 这公子光,真是胆大包天!
  ● 关于这起刺杀事件,我们后面会详细说。先说吴王阖闾即位不久,即令吴国的干将为他铸造两把稀世名剑。干将受命后,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筑炉铸剑,眼看炉中金铁之液沸腾,却始终不肯熔化合流……
  ○ 怎么会是这样?
  ● 眼看时限将到,干将之妻莫邪说:“神物之化,须人而成……”她割断长发,剪下指甲,毅然决然投身炉火,顷刻间,金铁熔化,终于铸成天下无双的雌雄二剑,雄剑名“干将”,雌剑名“莫邪”。干将自己留了下雄剑,把雌剑献给了吴王……
  ○ 那当年的名剑,如今下落如何?
  ● 苏州城阊门外西北有一座虎丘山,想必你也知道——据传吴王阖闾死后,就葬于此山之下,铜椁三重,坟池六尺,并有宝剑三千陪葬……
  ○ 想必那莫邪剑,也在其中。
  ● 史书中只说陪葬的有鱼肠、扁诸等剑,没提到莫邪剑。相传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东巡到了吴地,为寻找吴王宝剑,曾命人到虎丘掘墓,在山脚下凿出一个一丈多深的深坑,却是一无所获。这个深坑,就是现在的“剑池”……
  ○ 照此说来,那吴王阖闾墓与三千宝剑,如今都在剑池之下?
  ● 很有可能——怎么,你也想探寻一下?
  ○ 秦始皇都没探寻到,怎么轮得上我。只是我想,如果此事当真,想必那剑池底下一定有不少稀世名剑,不知山西发现的那把,是不是剑池下流失出来的。
  ● 据说我们今天能见到的吴王光剑,共有三把,分别存放于山西、安徽、上海的博物馆。只是那干将、莫邪以及鱼肠诸剑,不知何时能见天日……
  ○ 可是,这和兵法有关系吗?
  ● 干将把稀世之剑献给吴王阖闾,几乎与此同时,孙子也献给吴王阖闾一把剑,一把历经千年仍然光芒四射、锋利无比的剑……
  ○ 你是说,我们眼前这部兵法,是孙子当年进献给吴王阖闾的?
  ● 孙子名武,又称孙武、孙武子。关于他的身世,至今还是一团迷雾。据史书记载,孙武出身于齐国的军事世家,他的家族,在齐国也算有些势力,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却离开故土,南下到了僻远的吴国……
  ○ 是为了投奔吴王阖闾?
  ● 据说孙子到吴国后,在吴都郊外穹隆山的茅蓬屋,避隐深居十多年,世人皆莫知其能……
  ○ 是在修习兵法,还是在等待时机?
  ● 这我可不知道了——直到吴王阖闾即位后的第三年,他才经人介绍,面见吴王,并呈上了他的兵法。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吴王阖闾见了孙子后,对他说:你的十三篇兵法,我从头到尾读过了……
  ○ 这吴王阖闾,一手握着天下第一名剑,一手捧着天下第一兵法,想要不称霸也难。
  ● 吴王阖闾的个性,就如他手中的剑,刚猛剽悍,充满了咄咄逼人的野性;而孙子传授给他的,却是另一套全然不同的剑法。
  ○ 另一套剑法?
  ● 对。也许在孙子看来,吴王阖闾虽有剑,但无法。
  ○ 你是说,吴王的剑法,就如吴王的个性——而孙子的兵法,却是针对吴王的剑法而来?
  ● 正是。孙子的十三篇兵法,有如一套精妙绝伦的完美剑法,从起势到收势,出神入化,非常实战,也非常具有针对性。
  ○ 看来,关键不在于剑,而在于有没有“法”……
  ● 剑法如兵法。一套完整的兵法,蕴藏着人性,也如整个的人生,可以细细体会。
  ○ 既是这样,就请孙子出招吧……

  

 .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00:59:55 | 只看该作者
  [计篇]  


   
  ● 你有没有野心?
  ○ 这个嘛——不瞒您说,多少有一点。
  ● 呵呵,回答得战战兢兢,全无自信。我再问你,有没有打过架?
  ○ 小学里打过,这你知道,那是小孩子瞎胡闹,现在长大了……
  ● 不知你们那时打架,出于什么原因?
  ○ 这个却没仔细想过——不过,这与兵法有关系吗?
  ● 孙子也没想过这问题。倒是孙子之后的战国名将吴起,不但想过这问题,还按起因将打架分为五种,你可对照一下……
  ○ 打架和战争,还是有区别吧。
  ● 吴起认为,战争的起因有五种:其一,除暴平乱;其二,恃强凌弱;其三,愤怒冲动;其四,争权夺利;其五,国内饥荒……
  ○ 不好意思,我们小时候打架,大多属于第三种,个别的,属于第二种。
  ● 依你的了解,吴王阖闾发动的战争属哪一种?
  ○ 照他的性格分析,不会发动什么正义战争,多半是恃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或出于一时冲动——和我们小孩子差不多嘛!
  ● 向小孩子传授兵法,首先应该怎么讲?
  ○ 怎么讲,听孙子的吧……
  
  ——————————————————————————————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 孙子开谈兵法,开宗明义是警告:“战争,乃是国家的大事。生与死的战场,存和亡的关键,不可不慎重考察。”
  ○ 兵的本义是兵器,这里引申为战争……
  ● 不过,孙子这里所说的“兵者……”指的并非笼统的、抽象的战争,而是侵略战争。
  ○ 难道孙子这部兵书,是为侵略战争而写?
  ● 别一听到“侵略”就紧张。也许人生就是一场战争,也许侵略就是人的本性……
  ○ 可侵略战争,毕竟是非正义战争。
  ● 孙子的时代,是一个优胜劣败、弱者先亡的时代。诸侯间的战争,就是相互间争霸和兼并,无所谓正义非正义。当时的周天子,已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齐、秦、晋、楚等强国先后称霸,不断扩大自己的领土和势力范围;面对这样形势,如果你安于现状,不具有侵略性,除了甘心成为大国附庸,就是坐以待毙……
  ○ 吴国的形势如何?
  ● 我们看地图——东方的齐国,自两百年前齐桓公去世,国内陷入动乱,早已不复昔日霸主气象;北方的晋国,正图谋复兴晋文公的事业,继续称霸中原;南方的楚国,仗着地广兵多,豪不相让。中原地带,虽说形成了晋楚争霸局面,但经过几十年战争消耗,两国国力已大不如从前。至于我们吴国,地处东南,虽属后起的蛮夷小国,但从吴王寿梦开始……
  ○ 吴王寿梦,是哪一代吴王?
  ● 就是吴王阖闾的祖父——大概七十年前,寿梦王与北方的晋国结盟,远交近攻,将开疆拓土的锋芒直指楚国,七十年来,此一战略获得极大成功,吴楚间历经大小二十余战,吴国胜多败少,即是明证;今天,吴国已成为东南方一股迅速崛起的势力……
  ○ 别忘了,吴国南面,还有越国……
  ● 越国的潜力不可小视,与我吴国也有些过节和冤仇,但目前尚不成气候,待我诛灭楚国,完成平定中原的大业,再来收拾它不迟……
  ○ 看来,孙子面前的吴王,野心不小。看他对于剑的狂热,可以想像,这是个易冲动、好冒险的家伙……
  ● 这一点,很像他的父王吴王诸樊……
  ○ 吴王阖闾的父亲,就是吴王寿梦的儿子了。
  ● 三十多年前,吴王诸樊率军伐楚,包围了楚国的巢邑。你知道楚军守将是怎么算计他的吗?那位守将说:“吴王好斗而轻率,如果将城门稍稍开启,他一定亲自冲向城门,只要进入射程,我一箭就可要他的命……”
  ○ 结果怎样?
  ● 结果不出这位守将所料,吴王诸樊身先士卒,率军攻打城门,楚军守将躲在短墙后,瞄准,射击……就这样,诸樊死在了楚军箭下。
  ○ 嗯,这是个头脑容易发热,好逞匹夫之勇的国君。眼前的吴王阖闾,身上流淌着父王的血液,看来也充满野性……
  ● 不仅吴王——当时的吴国,地处江苏太湖一带,尚是一片半开化的蛮夷之地,这里民风强悍,人们好勇轻死,有所不忍,便挺剑相斗,动不动刎颈自杀,极为惨烈悲壮……
  ○ 人情风俗与中原截然不同,确实象小孩子。
  ● 你看孙子书中闪烁而出的“死生”、“存亡”诸字,仿佛在告诫:战争是实现野心的手段,但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帮助你实现野心,也可以毁灭你。
  ○ 看来,在把握敌人命脉之前,孙子首先把握了吴王的命脉:想要实现野心,需要适当收敛野性。
  ● 对,问题不在于是否需要出剑,而在于身为国君,当你拔剑出鞘时,是否具备了必胜的把握?是否掌握了对手的命门?是否能做到一剑致命?
  ○ 孙子的第一招,果然是寒光内敛,不动声色……


.
4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01:00:41 | 只看该作者
  ——————————————————————————————
  
  故经之以五,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  
  ● 刚才孙子出了第一招,你可领悟到那一招的关键?
  ○ 那一招的关键,是不是那个“国”字?因为战争关系到国家命运……
  ● 战争是国家大事,谁不知道?照我看,孙子那一招的关键,不在“国”,而在“察”!
  ○ 那个“察”字,无非表示战争事关重大,需要重视而已……
  ● 你说的“重视”只是态度,作为将军,除了表明态度,还得有后续的方法。
  ○ 后续方法?孙子没说啊……
  ● 孙子的方法,就是那“察”字:它看上去非常冷静,既是第一招的收势,更是后面一系列招法的起势,真好比一道神脉,绵绵不绝,贯穿了孙子十三篇整部兵法……
  ○ 这,有点夸张吧?
  ● 以战略的眼光洞察长远目标,准确的应变,料敌制胜,剑无虚发,从战略、战役到个人间的战斗,都离不开“察”。
  ○ 哦,看来孙子是洞察了吴人的性格,才提出这“察”字:吴王诸樊死于非命,是因为不察”,吴王阖闾要实现野心,就必须“察”……
  ● 所以这“察”字,可不象你轻飘飘一句“重视重视”就完了,它是要你针对即将进行的战争,拿出一份实实在在的考察报告,阐明自己的计划,提交给国君参考……
  ○ 那,那我该怎么着手?
  ● 想像一下,当你准备推出一件新产品,或者,你要击败对手赢得大选,会怎么做?
  ○ 这我们学过:先进行市场调研,分析自己在市场上的优势和弱势,分析竞争对手的状况,然后对目标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策略……
  ● 开拓地盘,击败对手,也就是发动战争——当然,如果你的目标只是自保,那便是另一套做法了。
  ○ 吴王的目标,显然不会满足于自保……
  ● 你呢?
  ○ 我?潜意识里,我们都具有侵略性吧。
  ● 那接下去……
  ○ 接下去,我们着手计划吧。
  ● 孙子说:“所以,必须就五个方面进行评估,再通过计算,对敌我双方的实力进行比较,以探求真实情况……”经:考量、评估。校:通“较”,比较。情:实情。
  ○ 这就是“察”的具体方法了。
  ● 对,着手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评估自己的实力,然后再与对手进行比较。
  ○ 需要评估的五个方面是……
  ● 孙子说:“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 这五个评估项目,很玄啊……
  ● 孙子这是在传授方法呢——发动一场战争,或启动一项工程,甚至规划自己的未来,只有经过这样的思考流程,才能达成预定目标。
  ○ 想必吴王发动战争,头脑一热,血气上涌,就拍板决定了,哪有这么复杂!
  ● 这样的战争,只是毫无章法的乱战、浪战,战争的过程和结局,完全不受自己掌控,即使胜了,也是侥幸……
  ○ 那我们就跟着孙子,一项一项评估吧。


.
5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01:01:51 | 只看该作者
  ——————————————————————————————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诡也。
    
  ——————————————————————————————  
  ○ 第一项评估要素:道。
  ● 孙子说:“所谓‘道’,就是令民众与国君同心同德,可以与国君同生,可以与国君共死,而没有二心。”意:意愿、意志。诡:违背。
  ○ 就是说,你要发动对外战争,首先得争取国内民意的支持。
  ● 民意支持,是发动战争的政治基础,也是最终赢得战争的条件。如果你国内搞不定,这战争即使发动起来,也难以维持下去。
  ○ 嗯,到时候国内的反战运动一起,怕就骑虎难下了——只是,他所谓的“道”,指的不是道义、正义?
  ● 作为一个职业军事家,孙子只关注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并不在意战争的性质。在他看来,只要赢得民众支持,就是有道,就可发动战争。
  ○ 明白,倘若民众的支持率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就不可作出战争决定——这样看来,他说的那个“令”字,就很重要……
  ● 哦,为什么?
  ○ 我理解这个“令”字,包括战前煽动、宣传、教育、承诺……
  ● 我想,光凭战前动员,可赢得一时支持,怕还不足以激发全民的战斗热忱,以至和你同生共死。
  ○ 就如我们常说的团队精神,需要平时不断激励,始终保持凝聚力?
  ● 对。孙子所说的“道”,就是一种全民凝聚力。在他看来,只有唤起并始终保持这种凝聚力,才能于战时激发全民的敌忾心,共赴危难。在胜利的形势下可以勇敢争先,在失败的环境中亦能挺立不动……
  ○ 不然的话,人们可以与之生,却未必愿意与之死。
  ● 我想,这也许是在提醒吴王,战争不是一个表现个人英雄主义的舞台……
  ○ 嗯,战争需要个性,但也不能太有个性,是不是?
  ● 差不多,我们先看下去吧。
.
6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01:02:33 | 只看该作者
  —————————————————————————————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   
  ○ 第二项评估要素:天。
  ● 孙子说:“所谓‘天’,就是自然的阴阳、气候的冷暖、季节的更替。”
  ○ 他这里讲的“阴阳”,不是“阴阳五行”的“阴阳”?
  ● 古代的兵家中“兵阴阳家”一派,这我们后面会说。孙子这里讲的“阴阳”,只是指天气的阴阳变化,包括昼夜、晴雨等等。
  ○ 难道天气不好,就不能发动战争?
  ● 你以为只要民心沸腾,就可大手一挥,号召出征了?古人有“冬夏不兴师”的说法:隆冬季节兴师远征,不仅战士们要饱受风霜之苦,粮草供应亦会发生问题;至于盛夏,更是疾病流行的季节……
  ○ 嗯,有时候一场大雪,也会使战争形式逆转。
  ● 战争有战争的规律,作为将帅,不能把自己等同于一般民众。冷兵器时代,天时对战争的制约很大,尽管也有利用天时以克敌制胜的战例……
.
7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01:03:18 | 只看该作者
  —————————————————————————————
  
  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  
  ○ 第三项评估要素:地。
  ● 孙子说:“所谓‘地’,就是高低、远近、险易、广狭、死生等。”
  ○ 刚才说天时,现在说地利。别的都可理解,就是这“死生”……
  ● 死生,即“死地”与“生地”,那是孙子的军事术语——主要指有利和不利的地形及战场环境,这在后面的《行军篇》、《九地篇》会详细讨论。
  ○ 我想,在战场地形方面,还得考虑南方和北方不同的水土特点……
  ● 哦,说说你的理由。
  ○ 因为北方多平原山地,南方多沼泽湖泊,你进攻南方国家和进攻北方国家,考虑的重点必然也会有所不同……
  ● 呵呵,有道理,会举一反三了。
  ○ 反正当时的战争以陆战为主,作战双方对地形条件的依赖度,应该超过天时。
.
8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01:03:52 | 只看该作者
  —————————————————————————————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   
  ○ 第四项评估要素:将。
  ● 孙子说:“所谓‘将’,就是智慧、诚信、仁爱、勇敢、严正。”
  ○ 怪不得古人称赞将军,常说其“文能附众,武能威敌,真大将之才也……”
  ● 这所谓的“大将之才”,在孙子看来,共有五项指标,你不妨依次对照一下自己……
  ○ 第一是“智”——人家都说我脑子灵,有点小聪明,这算不算?
  ● 所谓智,既包括随机应变的机智,更包括战略上的大局观。指挥庞大的军队作战,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和冷静的头脑,面对复杂情况,更得有超凡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光凭拍脑袋耍小聪明,你可以当个团长或团参谋长……
  ○ 看来在“智”的方面,还得加强综合性的磨练。看第二项……
  ● 第二是“信”,也就是赏罚有信,言出必行。
  ○ 我一向认为,一个人可以不聪明,但不能言而无信,这一条我自信做得不错。
  ● 在军中实行赏罚,可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这我们后面再说。先看第三项……
  ○ 第三是“仁”。
  ● 这里的“仁”,就是爱兵如子,能与他们同甘共苦……
  ○ 哦,那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仁慈之心,我现在还不好说,至于将来,若果能当上将军,不客气地说,我能做到。
  ● 我看你这个“仁”,八成是做将军最忌讳的妇人之仁……
  ○ 这个却也难说,我们看下去吧。
  ● 第四是“勇”。
  ○ 勇,如果指勇气,有时我头脑发热,匹夫之勇倒是有一些,但往往无济于事;如果指身手不凡、武功高强,那我就没辙了。
  ● 对将帅来说,武功是次要的。我理解孙子说的“勇”,除了冒险、果断、大胆,还应具有一种临危不惧的精神力……
  ○ 就像古人说的:“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天下之大勇也。”
  ● 是啊,作为一军之主帅,必须深明“大勇”和“匹夫之勇”的区别。真正的勇敢,要敢于作出重大决定,并承担责任……
  ○ 嗯,胆小鬼的一大特征,就是不敢承担责任……
  ● 第五是“严”,就是具有三军主将的威严,不但号令严明,更能震慑部下。
  ○ 这恐怕是我的软肋,我这人的一大特点,就是拉不下脸面……综合评估下来,分数不高啊,看来这辈子与将军怕是无缘了。
  ● 何必那么丧气!孙子所说的五项指标,若能身体力行,我看不仅足以治军,更可以治国平天下了。对我们来说,兵法的修习,无非为了完善人格,应对乱世,并非真要去当什么将军的。
  ○ 这我能接受——只是有个问题,既是为将,为何孙子把“智”列在第一,而“勇”却落在第四?
  ● 这是很关键的问题。有一部托名姜太公所著的兵书《六韬》,也曾说到“将有五材”,它的次序是“勇、智、仁、信、忠”。
  ○ 这部《六韬》,特别看重“勇”……
  ● 对。“大将之才”是一种很特殊的才能,严格来讲,只有五材兼备,才足以统帅千军万马,缺少其中任何一项,或则不能应变制敌,或则难以服众,都有问题。至于孙子特别强调“智”,恐怕与他面对的对象有关。
  ○ 哦,在孙子看来,所向无敌、视死如归的匹夫之勇,无论吴王还是吴国将士,都已具备,他要传授的,首先是智。
  ● 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春秋末期的作战形式,正从一天之内解决战斗的中小规模车战,发展到大规模长距离的机动野战……
  ○ 前者主要斗勇,后者则需要斗智——作战形式不同,对将帅的要求也不同……
  ● 是啊。放眼朝中,如果尽是有勇无谋的莽夫,或能谋不能断、临大事就没有主张的所谓聪明人,这战争的决定还是不能下。
  ○ 理想中的大将之才,应是能谋善断、智勇双全。
.
9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01:04:28 | 只看该作者
  —————————————————————————————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     
  ○ 第五项评估要素:法。
  ● 孙子说:“所谓‘法’,就是军队的组织编制、将吏的职务职责、军需的供应管理。”
  ○ 曲制,就是师、旅、团以及作战部、参谋部之类;官道,就是师长、旅长、团长之类;主用,则是后勤部管辖的范围,包括军费、器械、粮草……
  ● 可以这样理解,具体应该更复杂。
  ○ 这些要素,相对次要一些?
  ● 哪里。我甚至觉得,一个有效的管理系统,其重要性绝不亚于一个天才将军。对于军队这架庞大的机器来说,如果没有高效率的组织和控制系统,一旦面临战争,轻则运转失灵,重则立马瘫痪。
  ○ 看来在我那份计划书中,这部分也很重要。
  ● 是啊,你想想看,如果你的部队编制不完备,上下职责不清晰,培训不善,粮草储备不足,通讯系统落后……
  ○ 好啦好啦,我那正规军,都被你说成一群乌合之众了,还打什么仗啊。
.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01:05:08 | 只看该作者
  —————————————————————————————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  
  ● 以上五项要素加起来,就是所谓的综合战斗力,被历代的兵法家称为“五事”。
  ○ 天时、地利、人和,加上人才、制度……
  ● 孙子总结道:“以上五项,将帅都不能不知道。只有深切地了然于胸,方能赢得战争;不然,就不能赢得战争。”
  ○ 他说的“知”,不只是过问一下,而是需要深入了解?
  ● 所谓“五事”,乃是战略决策的依据,你不经过深入调查,就写不出扎实的考察报告;你考察报告写得虚无缥缈,上层凭什么作出正确决策?
  ○ 可是,战争的发动,主要是政治家的事,将帅只须奉命执行就行了吧?
  ● 即使执行,也得对“五事”了然于胸才行;何况在孙子看来,将帅是要参与决策的。
.
.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