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5 10:33 编辑
孔子耳顺 观音圆通 观世音菩萨,我们大家都只知道他能够大慈大悲,寻声救苦,千处祈求千处应,可是他怎么修学的,怎么成就的,很多人未必能了解。《楞严经》里,观世音菩萨有一个学习心得报告,他修的是耳根圆通。为什么菩萨六根只选耳根,不选其他根呢?观世音菩萨过去就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修行。我们这个世界叫娑婆世界,翻译成中文叫极苦,极苦世界。西方有极乐世界,我们这是极苦世界。为什么苦?因为迷得很深,造业很多,感得苦报。观世音菩萨用耳根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六根中耳根最利,最聪明。譬如眼睛跟耳朵,耳就比眼睛聪明,眼睛看书,未必能读懂那个意思,可是耳根听老师讲课,很容易就听懂,耳比眼睛聪明。所以孔子一生讲学,是用音声来传授圣贤之道。后人把他讲的话记录下来,才是《论语》。孔子自己写的文章并不多,多半是用音声来教学。只是为了传世,因为当时没有录音机,要保留音声很不容易,所以才不得不写下一些著作来传世,但是教学的手段,以音声最好,最能让学生觉悟。 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跟孔子同时代的人,两个人没见过面,可是教学的方法是一样的,都是用音声来教学。释迦牟尼佛讲经四十九年,说法三百余会。一会就像一课,讲了三百多次大课,课里面有长有短,这是一部经,有的很长,有的很短,一部经称一会。释迦牟尼佛也没有著书立说,也是他的弟子们把他讲的这些法记录下来,这才成为佛经。两位圣人,东土的圣人和西土的圣人,都用音声来教学,因为什么?我们这里的众生耳根最利,所以观世音菩萨挑选耳根。在《楞严经》里,文殊师利菩萨为我们拣选圆通,他挑的是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就是因为这里的众生耳根最利。用耳根来说明这个道理,其他根道理是一样的。返闻闻自性,这是讲耳。返闻是不要闻外面的声音,不要追逐外面的声尘境界,而是返过来闻自性,这是观音菩萨修的法门。其他根也是一样的,眼根不要追逐外面色尘境界,返观观自性;鼻也不要追逐外面的香尘,返嗅嗅自性。把六根收回来,收到自性上来,这就是孟子说的“求其放心而已”,这是真学问。放心是把这六根都放出去了,现在把它抓回来,返回到自性上。“初须入流亡所,名之为逆”。“入流”是入法性流,“亡所”是忘了所接触的尘境。譬如,耳根不去攀缘外面的声尘,外面的声音是所闻,耳根是能闻。能闻的耳,现在不去追逐所闻的声,把声忘了,这叫亡所,亡和忘是一个意思。把所放下了,叫入法性流,回头了。能不能做到?能,孔子就做到了。在《论语》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他在齐国听到韶乐,韶乐是大舜创造的最美妙的音乐,他听到后入了那个境界,三个月吃肉都没有味道,忘了舌根所接触的味道,味尘,他忘了,这叫亡所。眼耳鼻舌身意都可以把所触的境界给忘掉,这是入流亡所,这是最初一步,要进入。“名之为逆”,逆是什么?不顺着尘境去攀缘,逆着攀缘的流,返过来流入自性,这叫逆。 “逆极而顺”,逆到极处,就是完全不向外攀缘了,完全回归自性,就是极点,到了极点,顺了,顺什么?顺不动之性,自性本不动摇,这个时候就称为耳顺。耳顺在《楞严经》里讲是“闻所闻尽”,闻是能闻,能闻的是耳根,所闻的是声音。能闻的耳跟所闻的声都没了,都放下了,这是尽了,也就是说,他脱离了物质世界的束缚。耳根是物质,声音也是物质,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六尘都是物质,他脱离了这些束缚。这里专用耳来讲,所以叫耳门圆照三昧,他得到正定法门。为了给大家详细地说明这个境界的高下,我们将《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的一段最重要的经文提取出来,给大家做一个报告。我们对照孔子和观世音菩萨的境界,就更能明了。孔子是圣人,观世音菩萨也是圣人,两位圣人都做心得报告,这很有意思。我们来看《楞严经》的这段经文:“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这段经文,是观世音菩萨为我们报告他的成圣的过程,正如孔子给我们做的报告一样。经文一开头,“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观世音菩萨在楞严法会上,轮到他来报告,他从座位上起来,表示尊敬,先向释迦牟尼佛顶礼,礼佛足。足是脚,是人最低的地方,他用头顶去礼佛足,头是最高的,去礼最低的脚,这是表示极其谦卑恭敬。要知道,学圣学贤,得大法,必须要有谦卑恭敬的心,才能入道。观世音菩萨给我们表演出来,他向佛报告,“白佛言”,说“世尊”,世尊是称释迦牟尼佛,三界世间最尊贵的,为什么?因为他能断尽世间一切烦恼,所以称他世尊。观世音菩萨报告说,“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观世音菩萨回忆过去无数恒河沙劫这么长的时间,《楞严经》是大乘经,这个劫是大劫,一个大劫,我们算过,大概是十二点七亿年,无数恒河沙劫,一条恒河有多少沙?不计其数,还要无数条恒河的沙,想想这个数量,还要这个数量的劫数,更是不可思议的时间,太漫长、太久远的过去。菩萨回忆当时有一位佛,出现于世,叫观世音佛,跟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是一样的,所以观世音菩萨一定是他的真传弟子。 孔子在《论语》里,给我们回忆的是他一生七十年,从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到七十岁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有七十年时间,得到这样的境界,很不简单,再往上,那需要寿命。观世音菩萨,他修了无量劫,当然这个境界要远高于孔子,所以修行要有寿命。我们这个世间苦,其中一个苦就是寿命短,人生七十古来稀,想要修学,后头没有时间了,半途而废。所以佛劝我们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是无量寿命,这个寿命不止无数恒河沙劫,我们决定成就,好处在这。观世音菩萨报告说,过去跟观世音古佛学习的时候,“我于彼佛发菩提心”,我在佛的处所,向佛学法,发起了菩提心。菩提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叫觉悟。发菩提心,就是他立志了,立志什么?立志觉悟,正如孔子十五岁有志于学一样。学者觉也,孔子十五岁就发要觉悟的心,观世音菩萨当时也发菩提心,证明这是修道最重要的一步,我们要迈出这一步,后面才有成就。《大学》里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第一是知止。止是什么?是念念不移。知止是我们的志向,也就是观世音菩萨讲的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要发这个心。真正觉悟了,自度度他,自觉觉他,到觉行圆满而后止,这是立志。接下来是观世音菩萨报告他依古佛之教,从浅入深修学的全过程。“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闻思修”就是菩萨三慧,闻慧、思慧、修慧,这是一次完成的,没有次第。这是入大定,定中开了大智慧。观音古佛教观世音菩萨修闻思修,入三摩地,三摩地就是正定。下面是菩萨讲从浅入深,入三摩地的过程。“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最初,这是开始进入了,“于闻中”,是用耳根来讲,闻什么?不去闻外面的声音,而是返闻自耳,能闻之性,返闻闻自性,这叫入流,这叫会闻。闻而思,思而修,入法性流。“亡所”,就是忘记了所闻的声音。“所”,耳对所闻的声,“所”建立起来了,智慧就没有了,闻思修就被破坏了。观世音菩萨在《心经》里讲,“照见五蕴皆空”,照是智慧,自性的智慧,照见什么?五蕴皆空。五蕴是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受想行识是我们的精神活动,都空了。为什么空?“所”没有了。色是我们六根接触的六尘境界,物质世界,色相;受想行识是我们的意,心意识所接触的精神境界,都是所,空的。“所”空了,才能有照,“所”立了,照就没有了。众生就是因为有这个所,有所见、有所闻、有所知,这有对待。本来这个世界是不二,能闻所闻是一不是二,现在把它一切为二,就不能照了。落到了什么?妄想分别执著里,就变成想了,用思想,这是众生迷的根本。所以观世音菩萨从这个根本下手,把“所”放下,入流亡所。以后修行的境界都是一层一层地把“所”忘掉,这是第一步。把外面的相放下,外面的相是动相,破了动的这个结,突破动的关口。 动的关口突破了,静的现象就出生,“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动的结解开了,静的结又显出来了,所以所入既寂。现在我们入法性流了,第一步是由动到静。由动到静的功夫还是很低的,不能停止在这里,要加工努力,继续加深返闻的功夫,辗转深切。到了寂静,寂静也放下,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动是相,静也是相,这两个相都放下了,这是了然不生。所闻的声放下了,这是放下动。动相解除了,静的相显露出来了,也要把它解开,继续返闻闻自性,就破了静的这个结。观世音菩萨讲要破六个结,突破六个关口,一动一静破掉了,这时候才真正叫不被迷情所动。迷情是染着,染着动的是迷,染着静的也是迷。到了不被迷情所动了,蕅益大师讲这叫而立之年,孔子三十岁到了这个境界。实际上,到四十岁不惑,能破微细疑网,也是在这个境界中。三十而立,不被迷情所动,这是着重在破动的结。能破微细疑网,这是破静的结,这才真正到不惑,不为动相所惑,也不为静相所惑。《大学》里讲“知止而后有定”,到这个境界才叫得定的境界了。孔子四十岁在这个境界上就毕业了。观世音菩萨在观世音古佛那里学习闻思修,入三摩地。首先是“初于闻中,入流亡所”,这是返闻闻自性,入法性流。忘了所闻的声尘,破了动结,动这关突破了。“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这是破静结,静这个关口也破了。到了这个地步才叫定,《大学》里讲的“知止而后有定”,也就是他能做到不被迷情所动,能破微细疑网。孔子三十、四十,而立、不惑,达到这个境界了,但是不能满足于这个境界,还要向上突破。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里讲,“如是渐增,闻所闻尽”。我们用耳根对声尘,声尘的动静两个结都破掉了,“所”,所闻的声尘没有了,剩下的是能闻的耳根,这个根又是一个结。根和尘相对应,能做到所闻的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这是没有外相,可是还有内相,内相是根,耳根是能闻,在这里渐渐增上、进步。闻是能闻,能闻的耳根跟所闻的声尘都尽了,根尘一起脱落,这叫“闻所闻尽”,当下出现的是清湛纯一,没有边际的境界,这是把根结也破掉了。《大学》里讲“定而后能静”,这是静的状态,真正的静。有动有静的静不是真的静,那是相对的静。到了动静二相了然不生,闻和所闻,都一起迥然脱落,那叫真静,绝对的静。孔子五十岁知天命,蕅益大师说,什么是知天命?这个觉悟能透真妄关头。所有的妄境都能突破,根和尘都是妄,全部都突破了,这时候“真”现前了。这个关头不好突破,很不容易突破。突破这个关头,到了闻所闻尽,孔子到六十岁得耳顺,耳顺叫觉六根皆如来藏,得耳门圆照三昧,还是在闻所闻尽当中。所以五十岁、六十岁,他突破根结,到了闻所闻尽,这是什么?得到人空。知身与一切宇宙万物,“无所有,不可得,毕竟空”,在佛法里,我们就证得一个果位,叫阿罗汉。阿罗汉得人空,得到涅槃境界了,涅槃是没有烦恼,根、尘都没有了,何来烦恼?谁去受烦恼?都空掉了,所以这个时候叫耳顺,没有烦恼就叫耳顺,有烦恼,耳就不顺,顺是顺自性,不是顺烦恼。再提升,“尽闻不住,觉所觉空”。尽闻,是前面讲的“能闻所闻俱尽”,能闻的耳根,所闻的声尘都尽了,都脱落了,这叫尽闻。到了尽闻,能闻所闻都俱尽了,都没有了,不能住,一住,就住偏空涅槃,堕无为坑,这也是佛申斥小乘阿罗汉尊者住涅槃城,堕无为坑,甚至骂他们叫焦芽败种,为什么?他住在里面,他不能再向上提升,他只得人空,未得法空,那不是真正的大涅槃,它叫偏空涅槃。所以不能住,停住不前就半途而废了,要一往直前。现在根和尘都没有了,闻所闻尽,根尘都没有了,我们怎么知道?有觉,自己觉到的。觉是智慧,我们能够觉照到,根尘俱空。把根尘都放下、都空掉,剩下的是觉,阿罗汉叫正觉,他们的智慧叫正觉。可是有觉,就有能觉和所觉,这个境界是自己觉到的,自己是能觉,境界是所觉。有能觉,有所觉,这也是一对能所,还要突破。能觉的自己,这个自己是智慧,能觉的智慧和所觉的境界,还要舍弃掉,叫智境双离,智和境相对,这又是障碍。我们不能吝惜这个智慧,还要破除掉,要破除法执,这是向上觉所觉空。能觉所觉都空掉了,又破了一结,破了觉的结,突破了觉的关口,这时候,《大学》里讲“静而后能定,定而后能安”,心真正安了,安住法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