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8 14:34 编辑
自省内察 念念改过 我们用视、观、察去看人能知人,看自己就能自知,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自己首先得明,才有知人之智。明是明白了、开悟了,了解自己才能了解别人。所以视、观、察,最重要的是观察自己为先,反求诸己。从自己日常的行为、造作去反省,看自己的念头是自私还是为大众,是图名闻利养,还是真诚地为善?这是要去观,观心。察,察自己隐微深处有没有丝毫名利心?有没有丝毫虚伪心?如果有,要细细地去洗涤干净,让自己的心地纯净纯善,然后就能观人了,观人也能观得很准确,为什么?这是自性中本有的智慧,知人之智,本来具足。我们的心地纯净纯善,就清净了,就好像湖水平静下来,无风无浪,外面的山河大地,自然照得清清楚楚。为什么?没有障碍了,什么是障碍?自私自利是障碍,名闻利养是障碍,五欲六尘的享受是障碍,贪瞋痴慢的烦恼是障碍。把这些障碍都去除了,外面的境界清清楚楚、明明了了。 下面孔子连讲两句,“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朱子解释说,焉当何字讲,廋当匿字讲,藏匿。“重言以深明之”,重复地讲,就是强调,着重语气,为了让我们深刻地明了,明了什么?“人焉廋哉”,人何能隐藏?知人是一件难事,但是孔子教我们用这三个方法,视、观、察,从这个人的种种事迹、表相、存心去观察他是什么样的人,是君子还是小人,自然就显而易见了,所以他怎么能藏匿?我们了解这个情形,反观自己、反省自己,也会出一身冷汗,为什么?自己肯定过去也做过不少的恶事,以为能欺骗别人,别人不知道,那是自欺欺人,能欺骗的都是愚人。境界比我们低的人,可以欺骗他,境界比我们高的,真正有德行、有学问的人,我们怎么能欺骗他?他会用这个方法来观察我们,“人焉廋哉”,我们怎么能藏匿?孔子连讲两句,提醒我们,深刻地去省悟,不能自欺欺人。《中庸》教我们要诚,《大学》也教我们诚意。诚意是什么?慎独。在幽居独处的时候,都好像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有十只眼睛盯着我们,十个手指指着我们,我们哪有藏匿的地方?这是提醒我们要自省内察、慎独诚意,不能自欺欺人。 程子引《朱子集注》说,“在己者能知言穷理,则能以此察人如圣人也”,对自己而言,我们运用这个知人的方法,“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就能知言穷理。知言是听到他人讲话,就知道什么意思。孔子讲不知言,无以知人。言是每个人心里的表达,通过知言来知人。穷理,是对于宇宙人生的道理都通达了。如果自己真能做到知言穷理,再用理、言来衡量别人,观察对方是什么样的人,那我们的观察准确性跟圣人没两样。所以,要知人,首先得自知,真正有知人之智,自己首先要穷理尽性。身修了,心正了,才能真正知人。程子并没有把意思说得非常透彻,蕅益大师把程子的意思发挥得淋漓尽致。蕅益大师讲,“己之所以所由所安,千停百当,则人之所以所由所安,不难视观察矣。故君子但求诸己,如磨镜然”。大师讲知人先从自己下手,自己之所以所由所安。所以是所为,自己所为、所做的事情;所由是由来,由自己的意念来,自己的意念是为人还是为己,是公还是私?所安是自己所乐的事情,是乐于为善,还是安于自己的过恶?要从自己的心性上省察。自己的所为、所念、所乐“千停百当”,千停百当是都办妥了,没有过失了。 千停百当这个成语,来自于朱子。蕅益大师年轻的时候,专攻儒家,大师十二岁就开始习儒,专读程朱理学,也受了程朱思想的影响,所以对佛法有偏见,写了好多篇辟佛论,攻击佛法的论述。后来到了十七岁,他醒悟了,知道自己错了,然后把这些文章都烧掉,一心学佛。因为他儒家的功底很好,学佛成就很快速,二十四岁就大彻大悟,后来成为佛家净土宗的祖师,莲宗第九祖,莲宗就是净土宗。大师的儒家功底深厚,他著的《四书解》把知见都圆融了,没有了年轻时候的偏激。千停百当出自于《朱子语类》,“圣人发愤便忘食,乐便忘忧,直是一刀两段,千了百当”。朱子讲的圣人专指孔子,也泛指一切圣人。孔子说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发愤做什么?学习圣道,废寝忘食,把吃饭都忘了,他真正是专注,一心学道,发愤忘食,而且乐于道、乐于善,忘了一切的忧恼,乐就忘忧。说明只要一心向道,忧恼、杂念就会一刀两断,统统都斩除掉,心只向着道。真有这个境界,千了百当,什么事都办妥了,这个人不会有过恶了。他已经没有了作恶的妄念,更没有自私自利的考虑,所以圣人是一心为善,恶无从起,没有了落脚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