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麦凯 - 

[读书评论] 钟茂森《细讲论语》(详实解读中国人的圣经)全新版连载)

[复制链接] 159
回复
4081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41
发表于 2011-8-9 17:01: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9 17:02 编辑

但行好事  莫问前程
    蕅益大师说,“何日无闻?何日无见?”闻和见,天天都有,我们每天都有很多见闻,“闻见不患不多”,我们的所见所闻不是怕不多,怕什么?“不能阙疑殆、慎言行耳”。“阙疑殆、慎言行”,是我们的心有疑则不言、心有疑则不做,所做所说都是有把握的,也就是慎言慎行。慎言,包括没有把握的不说,和有把握的要谨慎地说;慎行,包括没把握的不做,和有把握的要谨慎地做。阙疑殆是没把握的,慎言行是有把握的,还要慎。我们的所见所闻,如果都能够用这种原则,就真正是修慎德了。孔子讲,我们能如此慎言慎行,就能少过失、少后悔,禄在其中。“禄在其中”,点破了天爵天禄。孟子说,仁义忠信、乐善不倦,这叫天爵。天爵是因,天禄是果,善因善果,这是“吾人真受用处”。我们修善因得善果,这就是受用,我们就得到利益。我们要不要有心去求利禄?不需要,我们的心不求利禄,而是求天爵,仁义忠信、乐善不倦,等果报现前了,也就不亦说乎。可是心绝不求果报,心远离名闻利养的果报,而去行善、修德,这才不亦说乎,才是真受用处。但问耕耘不问收获,收获是自然而然的,何必去求?蕅益大师说,把“禄在其中”解释为得禄之道,是有心求;禄在其中,是无心去求。只是修好因,善果自然,何必去求?所以,“禄在其中矣”,不能解释为我们想要得到禄位的方法,这就浅陋了。正如古人讲,“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为什么行好事?因为这是符合性德的;为什么不问前程?因为我们要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应无所住,而行布施,而生其心”,生什么心?乐善不倦的心,不住于利禄,而修天爵,这就是《金刚经》所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儒家的一个说法。江谦先生对蕅益大师的《补注》说,“干禄谓求福也。言是口业,行是身业,慎是意业。身口意三业勤修,外则寡尤,内则寡悔,即是自求多福。故曰:禄在其中”。这个解释很容易懂,把蕅益大师的意思用平实的语言讲了出来。“子张学干禄”,干禄,简单说就是求福,怎么求?身口意业上去修。慎言是口业,慎行是身业,慎就是我们的意业,意上要谨慎。身口意三业,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自然少过失、少后悔。过失表现在外面,后悔的意念是在内心,这叫自求多福,所以说禄在其中。自求多福,自己求什么?就求修好身口意三业,多福是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多闻多见,而不能阙疑阙殆,随波而流,随风而靡,则灾祸堕落之所由来也,可不慎与”!如果我们所见所闻,言语造作不能谨慎,就会随波逐流,就会随缘去造业。一个不慎的心就是放逸,就是迷惑颠倒。迷惑就造业,造业就受报,受报就是灾祸,堕落也很容易跟着就来了。懂得因果,怎么能够不谨慎?所以这里强调我们要明信因果,谨慎言行,不可造业。
142
发表于 2011-8-10 08:35: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10 08:37 编辑

第十九章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得民心者 自得天下
    “哀公”是鲁国的国君,孔子是鲁国人,也备受国君的尊重。这一段是鲁哀公向孔子请问,“何为,则民服”?“何为”就是何所为之,要怎么做?“则民服”,才能使老百姓对于国君心服口服,进而拥戴国君。古人讲,国君(政府)就像船一样,老百姓就像水一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民服非常重要。如果老百姓不服政府,这个政府就岌岌可危,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鲁哀公这是向孔子问政。鲁哀公为什么会问这个话?这有当时的历史原因。鲁国长期以来是三家执政,三个大夫,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把持朝政。国君基本上是名存实亡,所以鲁哀公很不得意,才会问这个话。孔子的回答,讲的是“举错之道”。“孔子对曰”,《朱子集注》里说,“凡君问,皆称孔子对曰者,尊君也”,朱子对《论语》研究得很细致,一般普通的人问,孔子回答只称“子曰”,如果是国君来问,就会讲“子对曰”,对是对答,这是表示对国君的尊重,也就是孔子的这个回答,是单对国君,是更加恭敬谨慎的回答。“直”是正直的人,“枉”是不正直的人,直和枉是两种人,也可以说一种是君子,一种是小人。君子正直,小人不正直。“举直,错诸枉”,东汉经学家包咸的《注解》说,“错,置也。举正直之人用之,废置邪枉之人,则民服其上”。“错”是通假字,通措,意思是放置、废置。任用人的时候,要举正直的人任职,废置邪枉之人,不用不正直的人。不正直的人称为邪枉,邪就是不正,为什么他不正?因为他的心是自私的,自私就邪了,就不正了,正直的人必定是大公无私。用正直为公的人,舍弃邪曲自私的人来为政,自然人民就会得到很大的利益,他们的心就服了。反之,“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举用邪曲自私的人,舍弃正直为公的大臣,民就受其害,所以不服。当时鲁国的情形正是这样,三家专权,就是什么?“举枉,错诸直”,所以人民百姓不服。可见得孔子当时对鲁哀公的回答是针对时弊,当然这个道理也是贯通古今,在任何时候都适用。这是一种说法。
143
发表于 2011-8-10 08:41: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10 08:41 编辑

提拔贤人 容忍小人
    古注里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错诸枉”的“诸”是“之于”的合音,错之于。“举直,错诸枉”,是举用正直的人,置于邪枉之人之上,让正直的人掌权,控制住那些邪枉之人,这样民也能服。如果倒过来,自私邪枉之人置于正直之人之上,民就不服了。所以国君要懂得用人之道,对于君子要提拔,把君子放置在上位,把小人放置在下位,小人在下位就不得为恶,受君子的管制。这种说法比前一种说法要更好一些,这是雪公老人讲的。为什么?没有把小人踢出去,也能容纳小人,只是什么?小人要受君子的掌控,不能乱来,这样就很好。刘宝楠的《论语正义》里就讲到,这种说法与孔子尊贤容众之德相合。我们尊贵、提拔贤德的人,但是对一般普通的、有私心的人也能容纳。在现代社会,容众也很重要。君子只想着道义、正直、大公,而小人是整天想着自私自利,那我们现代社会,君子多还是小人多?说句老实话,现代社会确实是君子少,小人多。这个原因主要也是教育,对于伦理道德因果教育不足才导致的。假如这个教育从小就开始,国家政府非常重视,相信君子会日益多起来。君子多了,对国家一定有好处,大公无私的人,他们都是为民,所以自然就能够令社会和谐。《礼记·学记》里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君子,使小人的数量愈来愈少,这是什么?君子从政则民服!君子多了,社会就和谐了。
    这两种说法,一种是举用正直者,废弃邪枉之人;第二种,没有完全废弃邪枉之人,是把正直的人,放置在邪枉之人之上。为什么第二种说法更好?《论语》第十二章里,“樊迟问仁”,也谈到“举直错诸枉”的问题,结合起来看,意思就很明了。樊迟是孔子的弟子,他请教孔子什么是仁?“子曰,爱人”,仁就是爱人,仁者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樊迟问什么是智慧?孔子说知人就是智慧,樊迟没听懂。孔子又给他补充说明,“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把正直的人选举出来,安置在邪枉者之上,就能使邪枉的人学得正直。这就是前面讲的第二种说法,并没有说把邪枉之人,把小人都踢出门外,那没剩几个君子了。孔子是教我们,君子有领导小人的权利,小人就能学君子、效法君子,慢慢也能变成君子,这是有教育的内涵在里面。所谓上行则下效,《论语》讲,“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是随着风摇摆,风从东边吹来,草就顺着风,由东往西摆;风从西边吹来,草就由西向东摆。小人自己没有定性,看上面是什么样,他就学什么样,所以把君子提拔在上位,就很重要。
    君子的德像风一样,引导民众,确定社会的走向。除了政治的领导人能够确定社会走向以外,现在还有一种产业,也能确定社会走向,那就是传媒。媒体的工作者,他们也有带领社会的能力。如果媒体的内容都是正面的,都是善的,就能将社会引向和谐;如果媒体的内容不善,就能让社会民众变得不善。所以我们的恩师常讲,有两种人能救世界,也能毁灭世界,一种是政治的领导人,一种是媒体的工作者。国家领导人有呼风唤雨的能力,他决定国家的命运。传媒工作者有很大的社会教育和引导社会的功能。是救世界,还是毁灭世界?就在于这些工作者是直还是枉,是正直的君子还是邪枉的小人?君子只想着义,他不会自私自利,他只会想着我怎样能够把社会带向和谐,至于说自己的利,那是不考虑的;小人只考虑利益,至于后果是否符合义,他没有考虑。所以现在的传媒工作者要好好地省思,包括影星、节目的主持人、制片人、导演、记者等等,如果能有一批君子的传媒工作者,播的都是正面的内容,那就真是人民百姓的福报。
我去年到过日本东京,参加一个会议,日本最大的华文报纸,“东方时报”的主编带着记者,到酒店来采访我,谈起很多社会问题。他们讲日本社会有很多弊端,社会风气日趋不良,华人更是令人忧虑,犯罪率特别高。因为日本社会压力很重,导致许多华人采用不法的手段,谋取利益,使得整个日本对华人都产生歧视,他问我该怎么办?我告诉他说,“你们媒体领导人,负有引导社会的使命,如果你们能够在你们的报纸里,天天刊载伦理道德因果教育的内容(它是华文报纸,专门针对在日本的华人),那么我们相信一年,对华人社会的风气改善,就有显著效果”。我们的恩师在他的家乡,安徽省庐江县汤池小镇,做过三年的实验,建立了一个文化教育中心,就用《弟子规》来教导那里的乡镇百姓,不到两年的时间,使整个小镇的社会风气大大改善,证明了人是可以教得好的,和谐社会完全可以通过教育来实现。
    中华老祖宗的这一套做法,就是教学为先、修身为本的做法,到今天还是适用。这位总编听了我的话之后,他也很感奋,问我有什么样的教育内容可以给他刊载。我告诉他,过去印光大师在民国时代,非常提倡因果教育,用因果教育帮助人,提升他的伦理道德,因为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不敢作恶,他就能慎独。他问我用什么样的教材最好?我介绍他《太上感应篇》。《太上感应篇》、《了凡四训》、《安士全书》,这三部书都是讲因果,过去印光大师印这三部书,印得比佛经还多。《太上感应汇篇》是《太上感应篇》最好的注解,现在这部《汇篇》有一个《白话节本》,我把《节本》的电子版提供给他,结果他真干,每一期的报纸都出一个小版面,连载《感应汇篇》的内容。他把样板寄给我,我看了非常欢喜。如果能坚持下去,相信日本(至少华人)社会的社会风气,会有显著的改良。这是什么?把人民百姓导向正直的一面,所以孔子讲“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举直”不一定是任用他做官,我们可以选举出正面的教学内容,来做媒体报道,正面的内容要大于负面的内容。譬如,多报道一些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新闻节目,和社会上的好人好事;关于杀盗淫妄的消息尽量少报,最好是不报。久而久之,就能使人从邪枉走出来,变得正直。
144
发表于 2011-8-10 08:48: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10 08:48 编辑

敬服正直 自然情理
    朱子引程子的话,“程子曰:举错得义,则人心服”。举用和安置人能够得义,义是符合道理,这个道理是天理,自然的道理。人心都喜欢正直,不喜欢邪枉,这就是天理。天理就是人人自性中的性德,不教也会。即使是邪枉的人,本身他也喜欢正直的人,也会尊敬正直的人,也会敬服正直的人,只是他自己习气太重了,改不了。所以举错如果得义,人心就服了。朱子又引谢氏,宋朝大儒谢良佐,程颐的弟子,谢氏曰:“好直而恶枉,天下之至情也。顺之则服,逆之则去,必然之理也。然或无道以照之,则以直为枉,以枉为直者多矣,是以君子大居敬而贵穷理也”。谢良佐说,人民百姓都有喜欢正直、厌恶邪枉的心,这是天下至情、人之常情,这说明什么?人人本性本善,本来就喜欢善,不喜欢恶。顺着本性本善去做事、用人,人心就服了,如果逆之,人心就不服,就会远离,这是自然之理、必然之理。
格物诚意  直枉自明
    “然或”,这是转折,但是,“无道以照之”,“道”解释为方法,如果没有法子觉照,觉照什么?哪个是直,哪个是枉?甚至“以直为枉,以枉为直”,把邪枉的当成正直的,把正直的当成邪枉,有没有?有,“多矣”,而且还不少,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心受物欲、受自私的蒙蔽,导致正邪、直枉都不分了,自性的良知完全被覆盖住,因此我们要修身。修身没别的,把这些蒙蔽、障碍去除干净,“君子大居敬而贵穷理”,居身要恭敬、诚敬,诚敬是性德,帮助我们恢复本性本善;“穷理”,明白天下一切道理,穷尽天下之理,这是智慧。这个智慧,实际上人人本有,现在为什么会失掉?就是因为有物欲的蒙蔽,《大学》讲“格物致知”,格是格斗,跟什么格斗?跟物欲格斗,物是物欲、烦恼,战胜这些物欲烦恼,然后才能致知,知是良知,自性本有的良知现前。用良知待人处事接物,运用良知,自然就能达到穷理,自然就能明辨邪正直枉。谢良佐先生的话,导归到我们自己修身上来了。蕅益大师在此基础上又加以阐发,他说,“惟格物诚意之仁人,为能举直错枉。可见民之服与不服,全由己之公私,不可求之于民也”。大师说唯有格物诚意的仁人,《大学》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就是修身,只有格除我们的物欲,才能恢复我们的良知,使我们的意念真诚,我们的心才能正,这种能修身的人叫仁人,仁人就能够明辨直枉,能够举直错枉,举用正直者,或者让正直的人掌控邪枉的人,民心自然能服,所以民心服与不服,不在于民,不可以求之于民,君子反求诸己,全是自己的公私之心决定。我的心是正直、大公的,我才能举直错枉。假如我自己的心都是自私自利,变成了邪枉,怎么可能真正举直错枉,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修身。《大学》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根本。什么的根本?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145
发表于 2011-8-10 08:58: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10 08:58 编辑

觉悟放下 正直圆满
    鲁哀公问孔子,如何才能使民心服?孔子的回答,内涵就在于国君自己要修身,国君不修身,何以能使民心悦服,何以能使国家大治?再深一个层次讲,为什么治国平天下,非得以修身为本?而不以经济为本、不以军事为本、不以科技为本,非得说以修身为本?这个道理太深了。因为整个宇宙,跟自己本来是一体。自己这一身,就是家、国、天下的一个缩影。现代科技有一种全息照片,全息照片是什么?是用两束激光,不同的方位,对同一个物体进行照射,在相片上感光,然后再用激光把相底投影出来,现出一个物体,然后把这张相片剪成两半,每一半用激光投射,都发现是一个整体的物体。每一半又切成两半,就是四分之一半,每四分之一半又含有整个全体的形象。不管我们怎么切,切得再小,每一个小部分的相底上,都含有全体的形象,这叫全息照相。这个发明已经有很多年了。现在有天文学家提出,宇宙跟全息照相的性质是一致的,整个宇宙都是全息的。换句话说,小的部分都含有全体,当然全体里面含有小的部分。小中能含容大,大里面含容小,小和大相互含容,大小不二,每一个小部分都是全息的。现在天文学家提出这样的一个理论,很有创造性。就像我们这个身体,实际上也是个小宇宙,它里面含有的信息,是全宇宙的信息。如果整个宇宙就像一个大的全息照片,我们的身体就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投影出来,整个宇宙的信息都在里面,无二无别。
    我这身一动,整个宇宙也跟着我一起动,信息是同步的。所以我自己修身,就能够同步地治国平天下。不仅是治国平天下,天下才是一个地球,是和谐宇宙。古人讲,治国平天下以修身为本,我们真正知道这个道理,这叫知本,“知之知也”。我们所知的,达到极限,就是完全明了宇宙里面大小不二。《华严经》里讲“芥子纳须弥”。芥菜子像芝麻粒这么小,它里面能含容须弥山。须弥山是我们一个小世界的中心,一个小世界是一个银河系。一个小芝麻能够含容一个银河系,不可思议,但是这是事实。假如有朝一日,我们有足够高级的全息放相技术,把这粒芝麻进行投射,放大影像,看到原来整个银河系全在里面,只是现在我们的科技还不够高。释迦牟尼佛在《华严经》里告诉我们,微尘里面含有整个法界,这就说得更加不可思议,微尘比芥菜子还小。微粒,像分子、原子这些小粒子,里面含有整个宇宙。这比儒家讲得更加广博,儒家讲一身与家国天下是完全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修身就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懂得这个道理了,才真正体会得蕅益大师所说的,“民之服与不服,全由己之公私”,“全”是全部,没有丝毫例外。正是基于这种全息式的真相,佛法里讲的民,层面就更广了,是指众生,不仅包括人,包括六道众生,包括十法界众生。要度众生,怎么度?全由己之觉迷。公和私,是觉和迷的样子。我们要是觉悟了,必定大公无私,我们要是迷惑颠倒,必定自私自利。公和私是果,觉和迷才是根本原因,觉什么?就是觉宇宙与我一体,微尘与法界不二。如此说来,哪有一个自己?真正的自己是什么?就是整个法界。佛法里称为法身,那是自己的真正身。我们觉悟到原来整个宇宙就是自己的法身,哪会有私心?自己以外没有了,没东西了。所以自己一觉悟,法身全体现前,众生跟着我们也全体觉悟,这就是《华严经》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情是有情众生,无情是无情众生,跟着我们一起、一同圆满种智。这种智是一切种智,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就成佛了。自己圆满种智成佛了,一切众生跟着我们也圆满种智,成佛,为什么?自己跟众生不二。因此,到我们成佛的时候,我们跟释迦牟尼佛一样会感叹,“奇哉!奇哉!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我们会有同样的感叹,太奇妙了,一切众生跟我一样,都有如来智慧德相,都是佛,现在就是佛,为什么看不到?为什么得不到佛的受用?“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谁有妄想执著?谁?哪个众生都有,是他自己不能证得。我有,我就不能证得;他有,他也不能证得,证得是证明。我们本来是佛,只是我们没有证明自己是佛。等到我们把妄想执著放下了,就证明了自己真的就是佛,从来没有动摇过。不是过去是佛,现在不是佛,不是这样,《华严经》讲,是众生皆有,“有”是现在就有。不是我们现在没有了,将来又重新得到了,就变成生灭法了。现在就有,现在就是,怎么是?放下就是。所以,觉悟了,立地成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什么是屠刀?不是屠宰用的刀,屠刀是比喻,比喻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我们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了,就成佛了。妄想分别执著就如屠刀一样,在伤害我们的法身慧命,让我们得不到佛的受用。所以要放下。能不能放下?一定能放下。为什么?因为它是虚妄的,它比屠刀更虚妄。屠刀还有把刀,妄想分别执著,什么都没有,本来都没有,纯属虚妄。本来没有,又是纯属虚妄,当然能放下。一放下,我们就证明了,“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到这个时候,举直错枉就到圆满了,正直到圆满,枉呢?邪枉丝毫都不复存在了。
146
发表于 2011-8-10 09:06: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10 09:07 编辑

第二十章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仁孝世范 潜移默化
    这段话是季康子问孔子。季康子是鲁国的大夫季孙氏,名肥,季孙肥,他的谥号是康,所以称季康子。鲁国是三家专权,所以民心不服。季康子问孔子,如何使民众对上能恭敬,敬是恭敬,忠是尽忠,劝是劝勉为善。“敬,忠,以劝”,“以”同与,这是讲到三个方面,敬、忠、与劝。季康子三问,孔子有三答。“孔子答曰,君以庄严而临民众,‘临之以庄’”。“临”是面临,“庄”是庄严,国君容貌端严,人民百姓就能恭敬国君;国君以孝道来教民,“孝”是以孝教民,“慈”是以慈待民,对待民众以慈爱,则能使人民尽忠;国君能够“举善”,举用善人,“而又教化不能之人”,教化没有德行、没有学问的人,“则劝”,相劝为善,大家就都能互相劝勉去修善了。按照邢昺《注疏》的意思,因为当时季氏专权,他的权利跟国君一样,所以孔子是站在人君的角度上来回答,告诉季康子应该如何去做。雪公老人的《讲义》里有一段话讲得很好,“孝经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细审季康子之三问,皆在使民;而使者在君,从乃在民。君能庄临,而民自敬。教民以孝,民始孝亲;中则忠君,如子孝父矣。然君必以慈临之,如亲慈子,故曰:‘孝慈则忠’;否则犬马路人,草芥寇雠矣。举彼善者,教他不善者,修其天爵以要人爵的人劝之劝”。
    《孝经》讲,孝道有三层次,“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一个层次比一个层次高、广。事亲就是侍奉父母,这是孝道的基石。我们的孝心在孝敬父母中养成,然后用这个孝心去事奉国君。君是领导,包括国家、企业、单位每一个团体的领导。领导就是君,被领导的就是臣,臣事君以忠,忠来自于孝。古代是君主时代,君代表国家,现在是民主时代,事君就是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尽孝,这是孝的中间境界。孝的最高境界,是终于立身。所谓立身行道,成圣成贤,我们成为了圣人,是父母最荣耀的,这是最圆满的孝道。季康子的三个问题,是使民敬、忠和劝,让人民都能恭敬他这个领导,想让人民恭敬自己,对自己尽忠,互相都能劝勉为善,都是在使民,他希望民众这么做。使民者是领导,他是领导人民百姓的。而人民百姓,是上面的人怎么做就跟着怎么做,所谓上行而下效。所以,对他的“敬、忠、劝”三问,孔子的回答,第一个是“临之以庄,则敬”,君能庄重、端严地面对人民,人民自然就能恭敬,恭敬谁?恭敬这个君。庄重,它的内涵是仁德。有仁德的人,才能表现出庄重、庄严,所谓诚于中而形于外。这是由衷的,不是故意在那里做表演,表演一次、两次可以,让人民能够迷惑,迷惑一时,不能迷惑长久,人民看久了知道你是装的,对你怎么能有恭敬心?你要使人民尽忠,自己要有孝慈。孝,是教民以孝。教有身教、有言教,身教重于言教,自己要做孝子,先做到再说,人民才能敬服,才能跟你学,才能够孝亲,这叫事亲。事亲要自己先做个好样子,让人民也能跟从。所谓始于事亲。
    “中于事君”,中则忠君,这是由孝心到忠心。其实忠和孝是一个心,不是两个心。对父母是孝,对君、国就是忠,忠君就如子孝父,是一个样子。领导希望人民尽忠,领导必定以慈面临人民,就是对待民众要有慈爱心,所谓君仁臣忠。做领导的要仁慈,要爱护百姓,百姓才能够忠于领导、爱戴领导。君对民就如同父对子,父慈则子孝。父如果不慈,很难有子孝,不能说完全没有,但那是凤毛麟角,像舜王、闵子骞,这是父不慈但子能孝,凤毛麟角,太少了。想要子孝,儿女孝顺,父母必须慈爱。君和臣之间也是如此,君对臣以慈,臣就能对君以敬重,所以讲孝慈则忠,这是讲君臣相处之道。臣包括臣民,百姓也是君所统治领导。
    如果一个做领导的,把自己的下属当做犬马一样,下属就会把领导当做路人;如果领导把下属当做草芥,完全没有价值,下属就会把领导视如寇雠,仇恨、怨恨就来了。所以要建立良好的君臣关系,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必须是做领导的先要以慈爱对下属。在用人方面,必须用善人,举善荐贤。对于不善的人呢?不能遗弃,要去教他。要知道人本性本善,他为什么变得不善?是因为习性使然。《三字经》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茍不教,性乃迁”。如果不好好教他,他的本性本善就逐渐被蒙蔽了,显发不出来,而不善的习性就起来了,通过教育,就能使他从不善的习性回头,回归本性本善。教育最重要的是身教,做个好样子,谁做好样子?领导要先身士卒做个好的表率,带个好头,人民自然相观而善。观是观摩,相观而为善,谓之摩,观摩里面包括效法,看到我们做了好样子,他也生起向往、效法的心,然后他也转变自己。这比劝更好,是相观而善,不是相劝而善。相劝而善,还着重在言教,相观而善着重在身教。他看到我们做了好样子,然后他跟着我们学,这比我们教他,用语言去讲,效果要强。所以父母教儿女,老师带学生,假如儿女不听话,学生调皮捣蛋,做父母、做老师的得自己反省,我是不是做了个好样子?我自己没做到,怎么能要求他做到?有人做到了,他人自然相观而善。看到榜样的世范,有缘人也就善了,潜移默化,这是真正的教育。
147
发表于 2011-8-10 09:13: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10 09:13 编辑

格致诚正 明德亲民
    朱子引张敬夫先生的话,“张敬夫曰:此皆在我所当为,非为欲使民敬忠以劝而为之也。然能如是,则其应盖有不期然而然者矣”。这话说得好,使人民能敬、忠和劝,怎么做?从我做起。我自己要做到对民以庄,以庄敬对民;以孝慈教民、待民;“举善而教不能”,这是我应该做的,是我所当为,本来就应当这么做,不是为了使民敬忠以劝才去做,为了这个目的去做,就已经落到第二层了,本来就应当这么做,没有目的,为什么?这是性德。我当一个国君,这是应尽的义务,有这种存心,就做得更真诚,没有丝毫的伪装,若有目的,真诚心总是欠一分。但话也说回来,有目的去做,能够做到,也很不错,就是说,如果是为了使人民恭敬自己,尽忠于自己,相劝而善,为了这个目的,而由衷地去好好修身立德、教化人民,也能得到很好的结果。但是,自己不是圣人,圣人绝对没有要求别人的心,不会有要达到自己某种目的的心,圣人完全是随顺自性而为,没有起心、没有动念。我们果真是努力地这么做,会不会有这个结果?一定会的,有其因必有其果,而且这个果是不期然而然。我们没有去期许它,没有这个目的,但是它也能实现。修这个就能得到这个,自然而然,就像在空谷里叫一声,必定听到回音,什么道理?自然而然。
    所以圣人只求修行自己,他不求去修民,自己真正做到以修身为本,他的心没有往外攀缘。季康子问这个话,是因为他的心往外攀缘,他希望达到自己的目的,希望外面的境界符合自己的心意。虽然是善的,但是做得再好,都离圣人的境界很远。把有求之心放下,我们就能回归自然。蕅益大师的《点睛注解》更加发明了这点,阐发得更明了,他讲,“临庄,从知及仁守发源,知及仁守,只是致知诚意耳。孝慈,举善教不能,皆是亲民之事,皆是明德之所本具。可见圣门为治,别无岐路”。大师的教导处处帮助我们回归本性。“临庄”,就是“临之以庄”,对待人民要以庄严的外表,庄严是从知与仁守发源,也就是知和仁守是他临庄,庄严临民的源头,这是根本。这是出自于《论语》里《卫灵公第十五》篇的一段话,“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孔子为我们讲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知及之,仁不能守之”,“知”是智力,“及之”的之,是天下、国家,就是用智力得到天下、国家。当然得到天下的天子、领导,他们肯定是智慧超群,靠智力得到天下,所谓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守天下要以仁守,仁爱。历史上有很多君王,他有超人的智力、强悍的武力,他夺得天下,却不能以仁守之,他没有仁爱心,把国家治理得一塌糊涂,人民百姓都很怨恨,而有怨不敢言,那这个国家维持不久。
    譬如秦朝的建立,秦始皇智力超人,得到了天下,没多久他的天下就失掉了,为什么?不仁。他以苛刻的法律进行强权政治,不仁,不仁就不能守天下,“虽得之,必失之”,得到天下也必定丧失掉。所以要保全天下,必须以仁守之,就是现在我们国家提出的以德治国,构建和谐社会,否则不容易守住天下。“知及之,仁能守之”,我们达到了智,又有仁,以仁来守天下。“不庄以莅之”,不能庄严地面临民众,这是特别讲到国家领导人,自己修身要修得好,从内心到外表都是庄严,出现在人民百姓面前,人民百姓才会尊敬你,这是第二个层次。第三个层次是“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智力有了,又有仁爱心,又能够庄严地去面对民众,但是“动之不以礼”,行动和所做所说,没有完全符合礼,也是“未善也”,不能尽善尽美。譬如恭敬人,这是好事,但是“恭而无礼则劳”,恭敬没有礼度,也属于失礼,而使自己变得很劳累,所以懂礼很重要。孔子提倡以知得天下、以仁守天下、以庄敬对民,以礼治国,礼治比法治要强,这才叫尽善尽美。
    蕅益大师讲,“临庄,从知及仁守发源”,孔子讲知与仁守,知和仁守是庄敬的根本,没有智慧,没有仁爱心,怎么可能有真正的庄严?庄严是外表,智慧、仁爱是内心。仁爱也是慈悲,慈悲与智慧,是我们境界的一个标准,看我们的境界高不高,就看这个,这都是自性中本有的。怎么得到智慧、仁爱和庄严呢?“只是致知诚意”,致知和诚意前面有格物,格物就是真正放下物欲烦恼,然后才有致知,才有诚意。致知是自己的良知现前,诚意是自己真正大公无私、表里如一,这才是庄严。“孝慈”和“举善教不能”都是“亲民之事”。《大学》里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如何明明德?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就能明明德。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亲民,帮助众生,怎么帮助他们?用孝用慈,这都是性德,教他孝敬,教他慈爱。举用善人,教导不善的人,教和举都是对民众的仁爱心。这些事情,统统都是明德所本具。明德是性德,本性中本有的德能,自性无所不具,含容一切。临庄、知、仁守、致知、诚意、孝慈、举善皆教不能、亲民,全都是明德里本来具有的,统统是性德,只要我们能证得自性,这些都能够圆满落实。所以,“圣门为治,别无岐路”,这是圣治,圣人治理天下没有别的路径,只是自己明明德,自己明明德了,这些性德统统都能流露出来,自然天下大治。
148
发表于 2011-8-10 09:24: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10 09:24 编辑

一人修德 天下太平
    蕅益大师又讲,“此节三个则字,上节两个则字,皆显示感应不贰之机,全在自己”。又是导归自性,这一节讲到三个则字,“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与前面一章讲的两个则字,“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都是教我们如何治理天下,治理天下跟治理自己不二,“感应不贰之机,全在自己”。怎么治国平天下?就是个感应之理。自己的身修好了,家、国、天下全都修好了,一个则字就讲到因果同时,因和果不爽,没有差错,就是“感应不贰之机”,感应道交。还是从我自己做起,“全在自己”,一个全字,没有外在的,全是自己分内事。这是大师又一次教导我们,从自己做起,我修好了,天下就修好了。圣人千言万语,反复强调说明的,不外乎就是这个道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个身修好了,一切都好了。
149
发表于 2011-8-10 09:36: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10 09:36 编辑

第二十一章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居家孝友 为政之本
    “或”是有人问孔子,“子奚不为政”,奚当何字讲,“子”是对孔子的尊称。有人问孔子,您为什么不去为政?这个人以为当官才叫为政,见孔子不当官,所以他就怀疑,为什么你这一身的德行学问,却不去当官为政?或者说没有机会为政?孔子回答得很好,“子曰,书云孝乎”,书是《尚书》,《尚书》说孝,孝应该是怎么样的?“惟孝友于兄弟”。这句话出自于《尚书》里的“周书”,《尚书》有三部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和社会的情况,这句话出自于“周书”里的“君陈篇”。“君陈篇”的第一句是,“王若曰:君陈,惟尔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君陈指周成王的大臣,成王没长大之前,周公辅佐成王,周公摄政,后来成王长大了,周公把政权交还给他,周公是大德、圣人。“王若曰”,王是周成王,“若曰”的若当如此讲,就是如此说,周成王是这样说的。这一篇在古文《尚书》里有,今文《尚书》没有了。这是周成王对大臣君陈说的话,当时君陈奉成王之命,去洛邑这个地方治理殷商的顽民,过去是周公在那里治理,现在成王委派君陈去治理,希望君陈也能够继承周公的德政。“惟尔令德孝恭”,唯有你有孝顺恭敬的美德,这是赞叹他。“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你能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你有孝悌心,你就拿这个心来从政,“克施有政孝”,“克”当能字讲,你能把你的孝悌心施展在政治上,所谓移孝作忠,《孝经》讲,“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你在家能够孝悌,从政就不难,自然会用孝心来从政,你就是忠臣、贤臣。这是孔子引用《尚书》这段话来说明,“施于有政,是亦为政”,把孝友的美德用在日常生活中,不是等于为政一样吗?朱子解释说,“书言君陈能孝于亲,友于兄弟,又能推广此心,以为一家之政。孔子引之,言如此,则是亦为政矣,何必居位乃为为政乎”?《尚书》讲君陈能够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把这个心推广到对一切万民,就是为政,由一家乃至一国,都是同一个心。孔子用《尚书》的话来说明,我们能够孝友,就是为政,何必一定要居于官位,当了官才叫为政?为政不一定指当官。“施于有政”,施是行,所行的有政道,什么是政道?孝友,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就是政道,为政之道。我们能够孝友,就是为政,所以孝友是为政之本。
150
发表于 2011-8-10 09:42: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10 09:42 编辑

孝悌之德 为政之本
    “奚其为为政”,奚是何,我们有孝友,就已经有了为政之本,我们已经在做为政之道了,除了孝友以外,还有什么事算是为政呢?离开孝友,没有了。蕅益大师画龙点睛,说了一句,“此便是为政以德”。“为政以德”就是“为政篇”第一句,“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德就是孝友,《孝经》讲,“夫孝,德之本也”,一切的德都是由孝展开、延伸的。人能行孝悌,便是为政,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人能行孝悌,他就能感化一家一起行孝悌,就能感化一个社区家家都来行孝悌,逐步逐步,整个国家都能兴起孝悌之风。这个责任,每一个公民都有。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是谁?我,我有责任,一个普通老百姓,不是说只有当官的才有责任,国家领导人才有责任,这样理解太狭隘了,人人都有责任。我如何帮助国家社会?我能够行孝悌,就是帮助社会,就在构建和谐社会,就在共建和谐世界,就在为政,这是为政以德。我们的目的不一定是要从政、当官,可是,我们必须要有为天下国家而忧的意识,要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圣贤情怀,不知不觉的,我们也入了圣贤之域。这章讲的是真正的为政之道,前面说的为政以德,在这里得到了具体说明。我们学圣学贤,就是要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修身以德,我们也就是为政以德。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