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8 16:27 编辑
君子觉悟 小人迷惑 所以转凡成圣就在我们的一念之间,总在觉与迷之不同。其实圣凡哪有什么不一样?圣人和凡夫,都是一样地生活,一样地吃饭、睡觉、工作,唯一的不同就是圣人觉了,凡夫迷了。圣人觉什么?觉悟了天理、真理,原来宇宙与我不二,所以自然周而不比,这是性德的流露。小人迷了,以为有我、有他,所以执我、排他,比而不周,他就造业,造了业,就有苦报,正如《论语》讲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长戚戚是心中充满了患得患失,常存着疑惑、忧虑、恐惧;君子的胸怀坦荡,所谓“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君子的心中没有疑惑、没有忧虑、没有恐惧,坦坦荡荡,这就叫“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所以觉和迷就把圣凡分出来了,他们的受用有天渊之别,所以小人很可怜。我们一定要懂得道理。不学圣教,不懂这些道理,或者学了之后又把它忘了,那君子的受用就会立刻失掉,马上就堕到小人的层面去了。 君子小人 存心不同 雪公又引刘宝楠先生的话,“阿党与忠信相反,正君子小人性情之异”。“阿党”和“忠信”是讲的存心不同,小人存的是谄媚、巴结、阿党的心,阿党是阿谀奉承、结党营私;忠信是君子的存心。存心不同,性情就不同。君子的性情坦荡荡,待人温和、存心善良、持身节俭、待人恭敬、遇事礼让,所谓温良恭俭让;小人的性情暴戾,性格不温和,急躁,容易冲动,心里不善,充满了私心,所以急于获得成果,性情急躁,对人不恭敬,没有礼貌,他忘了礼貌,为什么忘了?因为心里存有私虑、私念,私心杂念,所以忘了礼。小人的用度没有节俭,奢侈、浪费;与人相处,好争利,不能礼让、不能谦让、不能忍让。这些都是圣人告诉我们,君子与小人的性情之别。我们学习的关键不是拿《论语》里的这些话去量度别人,这不是圣人的本意,圣人是让我们回头反求诸己,想自己是不是小人。怎么看?就从这些地方看,看自己的存心、看自己的性情、看自己的行为。如果有问题,赶紧改,把小人的这些东西放下了,我们就成了君子。 朱子解释说,“周,普遍也。比,偏党也”。“普遍”是讲君子的心量,大公无私,没有小我,这叫周;“偏党”,偏是偏私,小人有偏私就一定会结党,谁能投其所好,他就跟谁结党,这叫比。“皆与人亲厚之意,但周公而比私耳。君子小人所为不同,如阴阳昼夜,每每相反。然究其所以分,则在公私之际,毫厘之差耳”。周和比,都是跟人交往的时候,心存的意念,如果从表面上看,可能君子和小人的行为都差不多,与人亲近的时候,都能厚待别人,可是存心就截然相反。君子是周,周是公心,公是平等的,他对任何人都厚待、恭敬。小人是比,比是私心,私是有分别、不平等,你是一个权贵,他就对你厚待、对你恭敬;你是一个贫贱的人,没地位,他看不起你。所以君子和小人之所为,所为是讲他们的用心不一样,如阴阳昼夜之相反,这个相反的分水岭,就在于这一念公与私之不同,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君子与小人,区别唯在这一点存心处。“故圣人于周比、和同、骄泰之属,常对举而互言之,欲学者察乎两闲,而审其取舍之几也”。圣人,具体而言是指孔子,在《论语》里,孔子讲君子与小人,常常做对比,这里举出三种:“周比”,“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和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骄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我们从这些方面去体会君子与小人之不同。 “周比”就是公心与私心,虽然古注有三种不同说法,其实它们都是相通的,都讲公和私。“君子和而不同”,和是和谐,同是相同,君子只需要和谐,他不要求每个人都一样。譬如一家人,先生主外,男主外;太太主内,女主内。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就不同,可是也能和。君子有包容心,能够包容不同类型的人。如果非要相同,那肯定不和,小人就是同而不和。现在我们希望宗教和谐。我们国家承认五大宗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五大宗教的经典、教义、宗教仪式,各方面都不一样,但是能不能和谐?能和谐。只要大家能相互包容,共同为辅助社会和谐发展而努力,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方向,相互合作、相互支持、互敬互爱,就能和谐,不是一定要什么都一样。每个宗教对其他宗教都要尊重,因为每个宗教里都有好东西,我们仔细看它们的教义,其实在义理上,它们都是相通的,只是说法不同。说法不同,是因为宗教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人民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还有历史的原因,所以产生的宗教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是教育,社会教育,都教人断恶修善。 我们的恩师在一次宗教论坛上跟大家分享,他说,假如用一只手的五个指头来代表五个宗教,在指头上看每个宗教都不一样,拇指是拇指,食指是食指,它们的长短不一样,肥瘦不一样,功能也不一样,这是表面上的不同,可是我们从教义往下探索,一直去深入,一直到掌心,发现原来是同一个手掌。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不同的部分,要深入到这个根,大家的根是相同的。根是什么?儒家讲的性,天命之谓性的性;道家讲的道;佛家讲的真如;基督教讲的神、上帝;伊斯兰教讲的阿拉、真主,说法不一样,意义、意思都一样。所以我们要做君子,和而不同,不能够搞统一化,大家都得信我这个宗教,其他宗教都是邪教。如果这么说,就是自赞毁他,那一定不和谐,会搞得社会大乱。就好像五个指头,本来就是不一样长短,你能说我要同,我要把它们全部都切得整整齐齐的吗?骄和泰,骄是骄慢,泰是舒坦的样子。“君子泰而不骄”,君子有谨慎的时候,也有放松的时候,放松的时候他不会骄慢、不会放逸,不会看不起人,依然是很和乐、谦和的样子。小人反过来,他的心里很骄慢,看不起人,遇到情形就很紧张,不能放松,骄而不泰。这都是让我们去思维君子与小人之德,然后就有取舍了。我们识别了两者之不同,就知道怎么取舍,怎样去学做君子。这就是学儒,首先我们得把自己从小人变成君子,不能甘心当小人。当上君子之后,再往上把自己变成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