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麦凯 - 

[读书评论] 钟茂森《细讲论语》(详实解读中国人的圣经)全新版连载)

[复制链接] 159
回复
4081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21
发表于 2011-8-8 15:34: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8 15:35 编辑

真实学问  从德而生
    学贵力行,一定要力行,才叫做真实学问。力行是不论大事、小事,都尽心尽力而为。当然先得从小事做起,小事做不好,就想做大事,怎么可能做好。哪些小事?《弟子规》里讲的,都是日常生活的小事,先从这里做,“父母呼,应勿缓”,小事;“父母命,行勿懒”,小事;“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小事。我们要在这些小事上,尽心尽力地去做,把诚敬心养成,然后用诚敬心去做大事,大事必定做得好。从这个角度上看,哪有大小之分?大小是我们的分别执著而已。心是同一个,就是诚敬。遇大事就做大事,遇小事就做小事,心中没有大小之分,在我们心中统统都是大事,没有分别执著。所以小事、大事都能做好,这是一心去做事。一心是什么?诚敬心。如果说做大事才诚敬,做小事就马马虎虎,那叫二心,不叫一心,不是诚敬心。譬如,“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汉文帝就做到了,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儿子,他不是正室所生,他不是太子。汉文帝生性纯孝,他孝养母亲尽心尽力,这种孝德令大家都很感佩。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吕氏家族被推翻之后,大臣们想来想去,想到汉文帝,就把他请到皇宫里,让他继位,这是他的德行招感。汉文帝当了皇帝后,对母亲的孝心没有丝毫改变,还是纯孝,他的母亲是薄太后,他做了皇帝,当然先把母亲立作太后。有一次,薄太后生病,一病就三年不起,汉文帝天天在床前侍候,煎好的药他自己先尝一尝,看看是冷了、热了、苦不苦,有没有到火候?再给母亲喝。
    一代帝王在母亲床前衣不解带,随时听候呼唤。薄太后看到儿子一天天消瘦,于心不忍,跟他讲,“宫里这么多人服侍我,你就不用亲自来了”。结果汉文帝跪在母亲面前说,“孩儿如果现在不能好好地奉养你,就怕将来没有机会报答您的养育之恩”。他这样孝顺母亲,三年不容易,这种孝德感动了朝野,百官没有不敬服的。这就是有德此有人,他真正有这样的德行,大家都能归顺他,都能效法他孝敬父母。孝心产生之后,为国家朝廷服务,就有忠心,所谓“忠臣出孝子之门”。所以帝王以孝治天下,不用很费力气,自己行得正,“己身正,不令而从”,大家都敬服,都会尽心尽力地为这位帝王服务。汉文帝继位的时候,国家财力严重不足,人民的生活非常困难,当时的局面是“一人耕之,十人聚而食之”,一个农民耕作,十个人都吃他的,这是什么?农民遭受严重的剥削,社会风气非常不好,社会矛盾很深。怎样来发展经济?这是摆在汉文帝面前的难题。汉文帝采纳了贾谊的治国方针,以“安民为本”,让民众得到安宁,首先得要身安,然后才能心安。汉文帝采取了多种治国的措施。他减轻赋税,把农民耕田缴的田税,减了一半,使得农民的压力大大减轻,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他减轻徭役,原来壮年男子每年都要服徭役,汉文帝改为每三年服役一次,这在中国封建社会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另外,他还鼓励开发矿产资源、渔盐资源,促进副业生产,促进商贸。汉文帝自己躬修节俭,把自己的生活用度降到最低的程度。他在位二十三年,车骑服御,这些物资没有增添过。而且下诏所有的郡国,就是附属国,也禁止贡献奇珍异宝。文帝平时只穿戴粗糙的衣服,给自己预修的陵墓也非常简单。在中国历代帝王当中,文帝是难得的一生注重简朴的皇帝。
    文帝能以孝心安亲,就能以孝心安民,这就是以孝治天下。他用的心,是一个心,如何对母亲,就如何对百姓,《孝经》里讲,“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文帝养成了尽心尽力奉养母亲的爱心和敬心,再用同样的心对待万民,以自己崇高的道德,来教化百姓。教化重在身教,其次才是言教。“刑于四海”,为四海万民做一个模型典范,大家都效仿他,也孝敬父母,社会就和谐了,正所谓“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我们希望人民百姓能相亲相爱,社会和谐,怎么做?教民以孝,这叫无为而治。孔子讲“为政以德”,用德来修身,从而带动整个国家都修德行孝,天下大治。汉文帝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第一个治世,所谓“文景之治”,这里的“文”就是指文帝,这是讲汉文帝的功业。所以君子不器,大事、小事都能做得好。“亲有疾,药先尝”,这是小事,谁都会做,尝药谁不会?但是汉文帝是尽心尽力地做,他是发自真诚的孝心。小事他做得好,做得圆满,用同样的心做大事,也是圆满,大事是治国、平天下。所以,大学之道,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件事情,不是四件事情,四而一,一而四。我们的身修好了,家也齐了,国也治了,天下也都太平了。君子之学,是通心性的学问。君子只是修身而已,身修圆满了,家、国、天下都和谐了。现在我们提倡和谐世界,从哪做起?从我做起,君子之学,但反求诸己。自己的身修好了,这是不器,就能有各种各样的才艺。才艺哪来的?都是从德而生成的。
122
发表于 2011-8-8 15:39: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8 15:40 编辑

下学上达 大用不周
    蕅益大师的注解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乾坤太极,皆器也。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无非器也。况瑚琏斗筲,而非器哉。李卓吾云:下学而上达,便是不器。此言得之”。蕅益大师说,形而上的叫道,大道无形。道可道非常道,说不出、看不见、摸不着,想也想不到,道超乎了我们的眼见、耳闻、言语、思想,叫形而上。君子所求的是道,道得到了,自然德具足。道无形,德有相,“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都是德,都是道的形象化。所谓用,大用无方,用无不周,所以君子不器。器是形而下,有形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实际上,德以下都叫器,因为它有相,有特定的用途,乃至“乾坤太极”,这是大的方面,都是器。乾坤是讲宇宙,乾坤是相,它是物质。太极是讲宇宙的缘起、起源,现代的天文学家讲宇宙是大爆炸而来,大爆炸之前是一个原点,这个原点非常非常渺小,直径是十的负三十三次方厘米,真是太小了。举一个简单的比喻,我们拔一根头发,假如这根头发的直径是零点零一毫米,宇宙最初的那个原点,能在这根头发的直径上排列多少个?一百万亿亿亿个,三个亿,能排这么多个原点。所以,宇宙最初的状态是多么的微细,这是太极,瞬间爆炸,逐步形成现前我们所观察到的宇宙。中国古人讲,“盘古开天辟地”,这是讲宇宙的缘起,这是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大概就是科学家所说的大爆炸。
    这些都属于形而下,都是器,都是相。我们能够观察、思维到的,说得出来的,都称为器,非常广泛。不仅眼前所见所闻的叫器,乃至“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见是我们的观念,观念还是器,“无非器也”。见仁见智都是我们的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念,观念是见,真正的道是离相离见,不能用语言去说,不能用思维去想,叫离言绝虑。离开言语,断掉思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非得到不起心、不动念的时候,才有见道的机会。蕅益大师讲的器,范围太广了,君子不器的意思太深了,非到离言绝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那个时刻,才能够离开所有的器,就是离相、离见了。《金刚经》里讲,“离我相,离人相,离众生相,离寿者相”,就是离相。《金刚经》的上半部教我们离相,离相之后还有见,见也得离,所以下半部教我们离见,“离我见,离人见,离众生见,离寿者见”,我们才能大彻大悟,证得道了。道即是法身、法性。君子不器的理论境界太深太广了,如果不是蕅益大师这样的解释,我们真的把它看浅了,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见,都属于器,“况瑚琏斗筲,而非器哉”,这些就更不用说了,肯定都是器。瑚琏,出自于《论语》。有一天,子贡问孔子,“赐也何如?”子贡问老师,“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子曰:汝器也”,孔子说,“你就是一个器”。在孔子眼中,子贡还没有达到君子的标准,因为君子不器。子贡可能有点不服,“何器也?”“我是什么器?”“曰:瑚琏也”,孔子告诉他,“你是瑚琏”。什么是瑚琏?瑚琏是过去宗庙祭祀时,盛粮食的器皿。祭祀用的器皿是很洁净、很贵重的,这是孔子给他说真话。虽然子贡是器,可是也是很贵重的器,他的用是很高的,很有作用。子贡确实是这样的人,子贡是孔门四科里言语最好的,他是外交家,辩才无碍,能够说动诸侯停止战争,可是在孔子眼里还是个器,所以圣人的标准非常高。为什么子贡是器?他没证得道,还是形而下。
    斗筲这个器就比较浅陋了,也是子贡问孔子,“什么叫士人?”孔子讲,“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这样的人称为士,标准很高。子贡又问,“再其次是什么样的?”孔子说,“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这个人很孝悌,大家都称赞他,也称为士。子贡可能觉得这也挺难做到,“敢问其次”,再往下一等呢?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这个人很诚信,行为很果决,但是他的心量不够大,还是属于小人。小人不是贬义词,是指心量狭小,只能想到一身、一家,或者一国,心量不大,只有心怀天下、心装万世的人,才叫大人,也能称为士人。子贡继续问,“现在的从政者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这种人谈不上。斗筲是什么?都是容器,斗是用来称量的,容量很小的器皿;筲的容量也很少。这是指什么?器识浅陋的人,何足算也,谈不上。孔子对当时的那些士大夫,朝廷官员看不上。这种器是什么?斗筲之器,小器量,统统都是器。唯有证得道,才叫不器。
    蕅益大师引李卓吾的话,李卓吾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号温陵居士,李卓吾说,“下学而上达,便是不器”。我们求学,要先从基础学起,从形而下学起,因为形而上很难下手,我们无从下手,看不见、摸不着,怎么下手?只有上上根人能下手。《圆觉经》里讲“知幻即觉”,我们立刻就觉悟,立刻就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就证道了,那是上上根人。但是一般人要先学下学,从形而下入手,从这个门进入,然后锲而不舍,一直通到上面,证得自性,叫上达,那才叫不器。蕅益大师讲“此言得之”,说李卓吾真正明白了君子不器的意思。可见得,圣学其深无底、其广无边,我们不可以得少为足,要锲而不舍,直至证得自性,那才叫圆满。下手处就是下学,我们要从学《弟子规》开始,这是最好的入手处。《弟子规》学通了,也能通到自性,这叫下学上达。
123
发表于 2011-8-8 15:47: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8 15:48 编辑

第十三章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行于未言 心悦诚服
    这一章是讲君子之德。雪公《讲要》里说,子贡问孔子如何做君子?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要先其言而行,就是行动先于语言,行之之后,语言才跟随而来,简单地讲,就是做到了再说,要言行相符,这是君子。朱子引程颐的弟子周浮沚先生的话,“周氏曰:先行其言者,行之于未言之前。而后从之者,言之于既行之后”。周先生讲,行在言之前,没有说出来,先都已经做到了,这是先行其言。譬如,我们教人孝道,没有说出来之前,自己先做到,自己是个孝子,然后才教别人行孝,别人当然就能敬服而效仿。“而后从之”,是语言从于行之后。我过去的博士生导师,他是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他也常常跟我分享《古兰经》,他说穆罕默德往往是在教别人之前先做到。他给我讲了个小故事,说有一位老人,很喜欢吃糖,但是吃太多糖对身体没有好处,怎么劝都不听,于是别人请穆罕默德(因为他是非常有威望的人)去劝这位老人。穆罕默德说,“你给我七天时间,七天后我再跟他讲”。他这七天干什么?一粒糖都不吃。七天之后,他告诉老人,“我七天没有吃糖,感觉很好,请你也减少吃糖”。这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所以别人能服其言,对他讲的话心悦诚服,虽然这只是一个很小的行为,可是我们能看到,圣贤人是怎样教化众生的。
圣人之教 契理契机
    朱子又引范氏,宋朝大儒范祖禹,“范氏曰:子贡之患,非言之艰而行之艰,故告之以此”。《论语》里,有很多的弟子向孔子请教,孔子的回答都是契理契机的。契理是孔子讲的都是正知正见,符合真理;契机是对应这个弟子的根基,帮助这个弟子解决他的问题,修正他的毛病。子贡问孔子,如何做君子?说明子贡有志向要做一个君子,孔子就以他的切身毛病来跟他讲,而这个毛病,实际上我们反观自己,确实都有,这是一个很普遍的毛病,就是“说得多,做得少”,往往知识分子会常犯这个毛病,包括我自己在内。朱子讲,读《论语》最重要的一个方法,是我们把自身置于其中,这句话不是孔子对他弟子讲的,是对我讲的,我直接接受圣人的教诲,这样学《论语》才有真实的受益。我读到这一章,这就是孔子直接对我讲的,指出我的毛病,讲得非常委婉,孔子是温良恭俭让,用语都是点到即止,没有那么赤裸裸,非常温和,让我们自己去思悟。子贡的毛病,“子贡之患,非言之艰”,不是在言语上有什么困难。子贡在孔门四科里言语第一,很会说话,是个外交家。可是他的毛病在于“行之艰”,做起来艰难,满口都是圣贤道理,可是做出来的有多少?我们读到孔子这句话,真的好像圣人在对我们当头棒喝。反省自己,确实也是这样的。从事圣贤教育的老师,学了不少大道理,上台讲课也能让很多人动容,可是自己还是有很多烦恼、习气,离君子的境界,差之甚远,所以要回头来注重力行,真正去力行圣人之道,我们所学的才是活的,才是自己的,否则所学的是死的知识,我们自己得不到受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自己没有体验,还是圣人的东西,不是自己的东西。《论语》里每一条言语都非常简洁,读懂一条,我们就做一条。《论语》有二十篇,总共四百九十二章,我们现在学到第二篇第十三章,总共加起来,这是第二十九章。我们刚开始学,已经觉得里面味道无穷了。每一条,我们都要细细地读,深入地思考,审问之,慎思之,还要笃行之,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待人处事接物当中,先要做君子,然后做圣贤。这《论语》四百九十二章学下来,我们不知不觉变化气质,转凡成圣。
124
发表于 2011-8-8 16:07: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8 16:08 编辑

行必先人 言必后人
    雪公李炳南老先生,引清朝刘宝楠先生的《论语正义》,《论语正义》中又是引的《大戴礼记》,《礼记》有大戴、小戴,大戴是戴德,小戴是戴圣,这是叔侄二人,叔叔戴德会集的《礼记》叫《大戴礼记》,总共四十六篇,《小戴礼记》是他的侄子戴圣,在他叔叔的《礼记》基础上加以删减,又加入了新的篇章,总共有四十九篇,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十三经里的《礼记》,是小戴的《礼记》,《大戴礼记》现在读的人不多了。
    刘宝楠引《大戴礼记》里的“曾子制言篇”,说“君子先行后言”和“曾子立事篇”,说“君子微言而笃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后人”,来说明君子是敏于行而慎于言,讲话不多,平时看起来好像很木讷,说话甚至比较笨拙,可是他敏于行。学了一个道理,就笃行之,比如颜回,跟孔子学习,孔子赞叹他是不违如愚,听到圣人讲的话,二话不说就去做,就去落实。老师讲了一天,他都没问一句话,好像是个愚人,可是他不愚,为什么?他听懂了,没有疑问,立刻去力行,这就是“君子微言而笃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后人”,做事比别人快、比别人早,这是敏于行,但是从来不会去表功。教导别人,也是自己先做到,然后再教导。人家看到他的行为,赞叹他,然后向他请教,他才给人讲。这是什么?行必先人,言必后人。这样的德行,绝对令众人敬服,人家愿意跟着他,所以君子有德此有人。
    一个单位的领导,如果能真正做到行必先人,言必后人,他绝对有非常忠心跟着他的人。如果一个领导,看到自己的员工犯了错误,马上就劈头盖脸地批评他,自己都没有先做到,言先人,行却后人,怎么能让人敬服?应该怎么做呢?看到员工有问题、有缺点,譬如他懒散,我们就表现出勤快的样子,带着他做,用身教,他看见做领导的都这样努力地工作,他心里就会惭愧、佩服,自自然然也就勤快起来了。舜王当年在雷泽,看到很多人捕鱼,大家都争着到深潭去捕鱼,因为深潭的鱼又肥又大又多,老年人争不过年轻人,只好到浅滩去捕鱼。舜看到这个情形,没有去批评那些好争的年轻人,他怎么做呢?他自己主动到浅滩去捕鱼,把深潭让给老人。有些人也良心发现,看到舜这样做,他也跟着做,舜就立刻去赞叹那个人,他不赞叹自己,赞叹他人,“你真是敬老,把你的深潭水让给这些老人,你真有德行”。其他年轻人听到这个言语,生起了惭愧心。不久之后,大家都能以深潭相让,厚道的民风就培养起来了。舜教学的关键就在此地,行必先人,言必后人,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句话有两种句读方式,两种讲法都很好。第一种,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自己先做,然后跟着再说;第二种,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我们要说的话,自己先去做,做到了再说。恩师在讲经里常讲,做到了再说,是圣人;说了再做,说到做到,是贤人;说了又不做,那叫骗人。我们说久了、骗久了,被别人识穿了,就不会信我们了,就是不信其言。
     蕅益大师在《论语点睛》里说,“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正是此意”,这是引唐朝大慈禅师的话,原话是,“说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说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所以,学贵力行。我们学圣贤之道,大道理学了很多,要说很容易,甚至能说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可是问问自己,圣贤境界证得没有?没有证得,不如先闭口不说话,回头先去行。说得千里,不如行得一步。我们行得之后,证得一分圣人境界了,然后我们说的,是自己自性流露出来的真实体验,不是《礼记》所谓的“记问之学”,是自己真实的体验,我们说的就能感动人。为什么我们说了这些道理,别人听了无动于衷?有的人说了同样的道理,别人听了之后能感动、感奋,能依教奉行,关键就在于这个人是不是真行得出来。
125
发表于 2011-8-8 16:17: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8 16:17 编辑

第十四章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为公 小人为私
    第十四章是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就品德而言,君子是有德之人,小人是无德之人。在《论语》里,把君子和小人对比着来说的有很多章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什么叫周,什么叫比?古注里有不同的说法,都说得很好,我们合起来看,去体会君子之德。有的讲,“周”是公,“比”是私;也有的讲,“周”是义,“比”是利,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还有的讲,“周”是普遍,“比”是偏党。雪公老人主张依“公私”这种讲法,“周”是公,“比”是私。君子大公无私,就是“周而不比”;小人是自私自利,“比而不周”。君子办事,存心都是为公,没有私心,没有自私自利,平时修养,也是致力于去其私心,存其公心,这是“周而不比”;小人办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对自己有没有好处,他不是第一念为公,在公与私有冲突的时候,他选择私而废弃公,而在平时,小人心里所想的,所盘算的也都是自私自利的打算,没有为社会大众、为天下人考虑过,这是“比而不周”。为什么小人会这样?他的心量太小了,为什么叫小人?小心量,只想到自己。顶多想到自己一家,再大的他就想不到了,他也不愿意去想。君子心量大,起心动念为天下,他不是为一身、一家、一国,他是为天下。所以圣人的心量是尽虚空遍法界,他所想的不止一个天下,一天下只是一个地球,还是小,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其他世界呢?所以这心量还不够大。圣人的心量是涵盖整个宇宙,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是周而不比,周到极处了。
君子忠信 小人谄谀
    雪公又引古注,孔安国的说法,孔安国是西汉的经学家,是孔子的十一世后裔,他说,“忠信为周,阿党为比”。君子忠信,他的内心公正、正直,言而有信,周是忠信的意思。“阿党”,阿是曲媚,阿谀奉承、攀缘巴结,党是结党,这是小人的行为。雪公又引皇侃在《注疏》里解释孔安国的说法,“周是博遍之法,故谓为忠信。比是亲狎之法,故谓为阿党”。为什么君子能够忠信?因为他的心量广博周遍,心量很大。君子为公,不为私,他就有忠信。如果心中有偏私,心就不正,不正就不能忠。忠,是心上一个中字,心摆在中正的位置上,这叫忠心。为什么会不忠?因为心有私。心不忠,言就不信。“阿党”是“亲狎之法”,小人很喜欢跟人巴结、讨好,见到达官贵人,立刻就起阿谀奉承的心,跟他亲近。“亲狎”,狎也是亲近,这个亲近里,外表没有庄重,内心没有忠信,完全是为了依附权贵,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得到自己的利益,这种人,孔子不齿,谓之为小人。皇侃又引古注解释“周”和“比”,“理备故称周,无私故不比”,“理备”就是能够得到天理,我们的心就正了。天理是什么?知道天下与我本为一体。再广博地说,宇宙万物与我一体,所以谈私没有意义,根本就没有私,无私。“无私故不比”,本来是无私的,本来是一体的,哪有私可言?有你我才有私,有自他分别才有私。本来宇宙是一体,根本分不出自他和你我,本来是无私的,只是我们现在迷了,迷了之后,产生了一个妄想,把一体的境界一分为二,这是我、那是他。产生了这种分别,然后再执著自己,自私自利的心就产生了,这叫我执。执著我就肯定有执著人,没有我执了,哪有人?人我本来不二。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自然就大公无私了,不是说勉强而为之。只要觉悟,立刻就能放下私心,立刻就能成为君子,我们就周而不比了。
126
发表于 2011-8-8 16:26: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8 16:27 编辑

君子觉悟 小人迷惑
    所以转凡成圣就在我们的一念之间,总在觉与迷之不同。其实圣凡哪有什么不一样?圣人和凡夫,都是一样地生活,一样地吃饭、睡觉、工作,唯一的不同就是圣人觉了,凡夫迷了。圣人觉什么?觉悟了天理、真理,原来宇宙与我不二,所以自然周而不比,这是性德的流露。小人迷了,以为有我、有他,所以执我、排他,比而不周,他就造业,造了业,就有苦报,正如《论语》讲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长戚戚是心中充满了患得患失,常存着疑惑、忧虑、恐惧;君子的胸怀坦荡,所谓“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君子的心中没有疑惑、没有忧虑、没有恐惧,坦坦荡荡,这就叫“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所以觉和迷就把圣凡分出来了,他们的受用有天渊之别,所以小人很可怜。我们一定要懂得道理。不学圣教,不懂这些道理,或者学了之后又把它忘了,那君子的受用就会立刻失掉,马上就堕到小人的层面去了。
君子小人  存心不同
    雪公又引刘宝楠先生的话,“阿党与忠信相反,正君子小人性情之异”。“阿党”和“忠信”是讲的存心不同,小人存的是谄媚、巴结、阿党的心,阿党是阿谀奉承、结党营私;忠信是君子的存心。存心不同,性情就不同。君子的性情坦荡荡,待人温和、存心善良、持身节俭、待人恭敬、遇事礼让,所谓温良恭俭让;小人的性情暴戾,性格不温和,急躁,容易冲动,心里不善,充满了私心,所以急于获得成果,性情急躁,对人不恭敬,没有礼貌,他忘了礼貌,为什么忘了?因为心里存有私虑、私念,私心杂念,所以忘了礼。小人的用度没有节俭,奢侈、浪费;与人相处,好争利,不能礼让、不能谦让、不能忍让。这些都是圣人告诉我们,君子与小人的性情之别。我们学习的关键不是拿《论语》里的这些话去量度别人,这不是圣人的本意,圣人是让我们回头反求诸己,想自己是不是小人。怎么看?就从这些地方看,看自己的存心、看自己的性情、看自己的行为。如果有问题,赶紧改,把小人的这些东西放下了,我们就成了君子。
    朱子解释说,“周,普遍也。比,偏党也”。“普遍”是讲君子的心量,大公无私,没有小我,这叫周;“偏党”,偏是偏私,小人有偏私就一定会结党,谁能投其所好,他就跟谁结党,这叫比。“皆与人亲厚之意,但周公而比私耳。君子小人所为不同,如阴阳昼夜,每每相反。然究其所以分,则在公私之际,毫厘之差耳”。周和比,都是跟人交往的时候,心存的意念,如果从表面上看,可能君子和小人的行为都差不多,与人亲近的时候,都能厚待别人,可是存心就截然相反。君子是周,周是公心,公是平等的,他对任何人都厚待、恭敬。小人是比,比是私心,私是有分别、不平等,你是一个权贵,他就对你厚待、对你恭敬;你是一个贫贱的人,没地位,他看不起你。所以君子和小人之所为,所为是讲他们的用心不一样,如阴阳昼夜之相反,这个相反的分水岭,就在于这一念公与私之不同,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君子与小人,区别唯在这一点存心处。“故圣人于周比、和同、骄泰之属,常对举而互言之,欲学者察乎两闲,而审其取舍之几也”。圣人,具体而言是指孔子,在《论语》里,孔子讲君子与小人,常常做对比,这里举出三种:“周比”,“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和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骄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我们从这些方面去体会君子与小人之不同。
    “周比”就是公心与私心,虽然古注有三种不同说法,其实它们都是相通的,都讲公和私。“君子和而不同”,和是和谐,同是相同,君子只需要和谐,他不要求每个人都一样。譬如一家人,先生主外,男主外;太太主内,女主内。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就不同,可是也能和。君子有包容心,能够包容不同类型的人。如果非要相同,那肯定不和,小人就是同而不和。现在我们希望宗教和谐。我们国家承认五大宗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五大宗教的经典、教义、宗教仪式,各方面都不一样,但是能不能和谐?能和谐。只要大家能相互包容,共同为辅助社会和谐发展而努力,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方向,相互合作、相互支持、互敬互爱,就能和谐,不是一定要什么都一样。每个宗教对其他宗教都要尊重,因为每个宗教里都有好东西,我们仔细看它们的教义,其实在义理上,它们都是相通的,只是说法不同。说法不同,是因为宗教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人民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还有历史的原因,所以产生的宗教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是教育,社会教育,都教人断恶修善。
    我们的恩师在一次宗教论坛上跟大家分享,他说,假如用一只手的五个指头来代表五个宗教,在指头上看每个宗教都不一样,拇指是拇指,食指是食指,它们的长短不一样,肥瘦不一样,功能也不一样,这是表面上的不同,可是我们从教义往下探索,一直去深入,一直到掌心,发现原来是同一个手掌。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不同的部分,要深入到这个根,大家的根是相同的。根是什么?儒家讲的性,天命之谓性的性;道家讲的道;佛家讲的真如;基督教讲的神、上帝;伊斯兰教讲的阿拉、真主,说法不一样,意义、意思都一样。所以我们要做君子,和而不同,不能够搞统一化,大家都得信我这个宗教,其他宗教都是邪教。如果这么说,就是自赞毁他,那一定不和谐,会搞得社会大乱。就好像五个指头,本来就是不一样长短,你能说我要同,我要把它们全部都切得整整齐齐的吗?骄和泰,骄是骄慢,泰是舒坦的样子。“君子泰而不骄”,君子有谨慎的时候,也有放松的时候,放松的时候他不会骄慢、不会放逸,不会看不起人,依然是很和乐、谦和的样子。小人反过来,他的心里很骄慢,看不起人,遇到情形就很紧张,不能放松,骄而不泰。这都是让我们去思维君子与小人之德,然后就有取舍了。我们识别了两者之不同,就知道怎么取舍,怎样去学做君子。这就是学儒,首先我们得把自己从小人变成君子,不能甘心当小人。当上君子之后,再往上把自己变成圣人。
127
发表于 2011-8-8 16:32: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8 16:35 编辑

生法无缘  三种慈悲
    蕅益大师在《论语点睛》里,引用了佛法的义理来诠释,他说“生缘、法缘、无缘,三慈,皆是周。爱见之慈,即是比”。生缘、法缘、无缘,就是《大智度论》里讲的三种慈悲,众生缘慈、法缘慈和无缘慈。什么叫众生缘慈?慈是慈悲,慈悲是爱心。佛法里不用爱心,用慈悲,这是避免了情在里面,爱心里面有感情,慈悲里面只有智慧,不用感情。众生缘慈是缘众生的相而起的慈悲,譬如《弟子规》讲的“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孟子·梁惠王上》讲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一切人看做自己的父母,或者自己的儿女,这有相,我们生起这种慈悲,这是众生缘慈,很难得了。这种存心,是世间圣贤的存心,泛爱众。如果是小人,他不会爱众,他只爱自己亲近、喜爱的人。
    法缘慈,法是真理,认识了真理,知道一切相本空。众生是五阴假合的现象,是众缘和合生起的现象,当体即空,只是众生不觉悟,产生了虚妄的分别执著,迷惑了,造业,造业了受报,所以圣人看到,怜悯他,令他能够离苦得乐,这是基于法缘慈,依法而起的慈念。无缘慈,所谓无缘大慈,缘是条件,没有条件的慈悲。圣人是心无所住,不住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不住过去、现在、未来,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一切法他不住,没有妄想分别执著,心无所缘。在无缘的心中,生起悯念众生之苦的慈悲,所谓无住生心。因为众生不知诸法实相,不知道“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所以虚妄造业,造业了必定受果报,很可怜。圣者慈悯众生,要来救度,令众生也懂得诸法实相,生起菩提智慧,就能离开痛苦,离苦得乐。这三种慈悲叫“周”,不仅心量广大,还要有认识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爱见之慈”,有情爱的知见,这种所谓的慈悲,是爱缘慈悲,就像父母爱儿女,这是爱产生的慈悲,是有条件的。因为他是你的儿女,你才爱他,不是你的儿女,你就不爱他,这是产生于爱见当中的慈悲,这是小的,叫“比”。所以学圣学贤要拓开我们的心量,不能有爱憎之心,不要有分别之心,一切众生我们都能爱,至少要做到众生缘慈。当我们有般若智慧了,视一切法空,就有了法缘慈。再到心无所住而生大悲之心,我们就是无缘大慈,那就真正成了大圣。
128
发表于 2011-8-9 14:48: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9 14:49 编辑

第十五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思 不明义理
    这是讲为学之道。“学”是学习,皇侃的注解是“学旧文”,学习古圣先贤的书,这里专指学圣贤之道;也有说泛指学一切学科,也未为不可。“学而不思,则罔”,东汉经学家包咸说,“思”是研究、寻思,“罔”,是“罔然”,就是迷茫;皇侃注解说,“罔”是“诬罔”。包咸注解的“罔然”,是讲我们读书学习,若不去寻思书中的义理,就是“学而不思”,会怎么样呢?“罔然而无所得”,白学了;皇侃注解的“诬罔”,是说我们读圣人的经典,若不能精思其义,以至于不能够落实,甚至行为乖僻,学圣人学得不像,为什么呢?因为不能真正明白圣人的教诲,在表面上学,内心里没改,而别人都知道我们在学圣人,一看自己是这个样子,“哦,原来圣人就是这个样子的,不学也罢”,我们就是以身谤法,诬罔了圣人之道。这两种说法都很好,我们合起来理解。皇侃的注解是提醒我们,学习圣贤之道,一定要深思、笃行。我们能够深思,解其义了,才能笃行,若不解其义,当然行不出来。我们行不出来,就等于是毁谤圣人,给圣人脸上抹黑,损害了圣贤的形象,让世间不懂的人看到了,“哦,原来圣人就是这个样子的,行了,别学了”。我们现在学儒、学道、学佛的同学,有没有这样子的?有。嘴里都唱着高调,大谈圣贤之道,而行出来的,连一般人都不如,让人怎么能看待古圣先贤的教诲?又怎么能够去学习、去接受?特别是弘扬圣贤教育的人。
    尤其我自己,也是这样常常反省自己,人家都知道你在学圣学贤了,你做出什么样子来了?你所作所为代表了圣贤之道,假如是不如法,你还有私心杂念,你还有自私自利,你不能做出温良恭俭让,你还有贪瞋痴慢疑,那自己就好好想想,这个果报不得了,自己等于是以身灭法。孔子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圣贤之道,要靠人去弘扬。我们的所作所为代表这个道,我们弘的是什么道?人家不是只听我们说得有多好听,要看我们的所作所为,人家是听其言、观其行。我们的所作所为若是不符合我们所说的,那叫骗人、谤法。所以孔子在前面告诉我们,“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我们做到后再说。我们自己要认真地学,认真地思维、落实,所谓“闻思修”三慧,闻是我们学到了,学到了要思,思是变成自己的存心,然后去修,修是落实,在日常生活,待人处事接物中,能够运用、发明圣人之道,我们才不会罔然无所得,才不会诬罔圣人之道。这是“学而不思,则罔”。
129
发表于 2011-8-9 15:09: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9 15:34 编辑

思而不学 枉费思虑
    “思而不学,则殆”,“殆”有三种讲法,都很好。第一种是何晏的《论语集解》里说,“不学而思,终卒不得,徒使人精神疲殆”,如果只是思索,没有去学习,不读圣贤书,只凭着自己的知见苦思冥想,最终是无所得。不仅无所得,精神会疲惫,因为思虑过度,中医讲,多思伤脾,脾胃不好,想得太多了。脾胃不好表现在什么?胃口不好,打嗝,胃寒等。孔子告诉我们他自己的经验,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他说自己曾经一天不吃饭,一个晚上不睡觉,就在那里思索,然后发现思索无益,没有益处,为什么?苦思冥想,怎么都跳不出自己知见的小圈子,这叫妄想。就是因为妄想,把我们自性性德给障碍住了,所以我们得跳出来,孔子讲“以思无益”,没有用。不但没用,还有害。所以要怎么样?放下自己的知见,不思了,“不如学也”,学什么?学圣贤的教诲,以圣贤人的知见,做自己的知见,这叫学。所以我们要放下自己的知见,去读圣贤书,听圣贤教诲。现代人的文言文基础比较弱,现在读圣贤书就得听讲解,听别人的学习心得,自己才有感悟,要不然就会精神疲惫,这是“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篇”第一章讲“学而时习之”,《论语》开篇的第一个字就讲“学”,一个“学”字贯穿着成圣之道。如何成圣人?学,学来的。孔子自己都说,“吾非生而知之”,我不是生来就懂的,要靠什么?“学而知之”。孔子讲,“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一个地方如果有十家人,这里面肯定有一个人跟我一样忠信,有我这样的品德,德行的根基有我这样的,但是不如我好学。孔子为什么能成圣人?别人为什么不能成圣人?就是因为孔子好学,不是因为孔子的德行根基比别人厚,忠信、品德比别人强,孔子的话都是讲得实实在在的。忠信、品德如孔子,这是什么?根深,虽然根很深,但是还要加上好学,这值得我们后学深思。
    我们的恩师讲,要成圣成贤,我们得三年扎根,十年专修。三年扎什么根?忠信,有孔子那样的忠信,这根就扎好了。但是能不能成为像孔子一样的圣人?不行,还得加上好学,好学是什么?十年寒窗,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我们得关起门来去学、去修才能真正成圣人。恩师讲的这个教育观点,原来是出自于圣人的观点。二〇〇六年底我从大学退休后,一直在摄影棚里讲课,讲到现在将近三年了,讲了近两千个小时,这些儒释道的经典和专题,统统是为了扎根,扎什么根?忠信之根,这是伦理道德的根、因果观念的根,有了根,我们才有忠信。忠信的根扎好之后,加上好学,学习要“贵以专”,我们选择一部经典,儒释道哪一部经典都行,譬如《论语》,我们一门深入,十年扎下去,我们真的学得跟孔子一样,成了现代的孔子。恩师给我的学习方向是讲《华严经》,《华严经》是佛法的根本法轮,这里面讲到的境界,真是至高无上,我自己也很喜欢,也立定决心一生深入这部经典,一门深入。因为所有的法都是从这个根本出来的,所以它是根本法轮,佛法的十大宗派,大乘八大宗,小乘两个宗,都是从这个根本衍生出来的。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第一个讲《华严经》,把根本奠定,这是在定中讲的,出定之后,在人间讲法四十九年,那是把这个根本往上延伸,长成了树木,枝干花果。所以,能够在根本上下功夫,我们所有的枝叶花果都通了。学习的关键是放下自己的知见,不要用自己的意思,我们会愈学愈欢喜,怎么会精神疲殆?肯定是“不亦说乎”,法喜充满,一起共学的人,同样得这样的利益。
130
发表于 2011-8-9 15:17: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9 15:34 编辑

记问不习 危而不安
    第二种“殆”的说法,是朱子在《集注》里讲,“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学而不思则罔”,是学了之后,没有在心地上求解悟,“不求诸心”,不能够内化成为自己的境界,所以就“昏而无得”,昏昏然,只是记问之学,记得多、看得多、听得多,博闻强记,可是,不是自己的东西,这是“罔”的意思。“思而不学则殆”,就是“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思而不学”是我们没去落实,没去干,只停留在意识里的“思”,没有真正去落实。学必定包括落实,“学而时习之”,习是落实,学习学习,不习就不叫学,就会“殆”,殆就是“危而不安”,自己的心里不安,总有忧虑、烦恼,甚至有危机感,有恐惧。《大学》里讲,心里有好乐、有忿懥、有忧虑、有恐惧,心不得其正,心不正则身不修,身不修则家不齐、国不治、天下不能太平,那我们所学的有什么用?帮助不了社会,也帮助不了自己。朱子引程子的话,“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出自于《中庸》第十九章,教我们怎么样学。博学,我们要学得广博。广博是什么?我们有好学之心,无论遇到什么境界,什么人、什么事、什么物,我们都可以从中学到有益的东西,这叫博学。博学还得审问,把义理弄清楚,不明白的要去请问善知识,请问老师、善友。要慎思,慎重地去思维,精思其义,我们才有解悟。解悟后就能明辨,辨明事理,了解一件事的是非善恶,我们就懂得取舍,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做的努力去做,不该做的绝对不做。笃行,是付诸于我们的行为。这五个方面,有一个方面废弃掉了,就不成为“学”,所以“学”的含义,一定包括自己去力行。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这是讲信、解,笃行是去行、证,学习的过程包括“信、解、行、证”,不能只停留在信、解,如果只有信、解,这个学问不是实学,是学儒家的学问,是儒学,搞学术,能成为一个大儒,大儒学家,但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不亦说乎”自己没有,“不亦说乎”要用行去证,笃行才叫学儒,所以朱子讲,“殆”是“危而不安”的意思。
学而兼思  闻慧双修
    第三种“殆”的说法,是根据王念孙,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个进士,也是一个大儒,他有一部著作,叫《读书杂志》,王念孙引《史记·扁鹊传》讲的“拙者疑殆”,“殆”当疑字讲,也就是,思而不学,就会有疑惑,心有疑惑,就定不下来。《大学》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有疑,定就没有了,定没有了,后面的静、安、虑、得,都没有了,所以“殆”当疑字讲,雪公也赞成这种说法。实际上,这些古注的见地都很好,我们要从中去圆解经义。蕅益大师注解说,“学而不思,即有闻无慧;思而不学,即有慧无闻。罔者,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也;殆者,如增上慢人,堕坑落堑也”,这是点睛之笔。学而不思,是什么意思?有闻无慧,光在学,不断地在吸收,不断地在读圣贤的书,这是闻,多闻,听得多、读得多,但是没去思,没思是没消化,没有转化为自己的营养。虽然吃得饱饱的,撑着了,但没变成自己的营养,营养是什么?慧,智慧没现前。这种学的知识,称为所知障,障碍着我们的自性,反倒无益,还有害。就好像我们吃得撑了,对肠胃、对身体不仅没有好处,还有害处。“思而不学”,倒过来,有慧无闻。这个慧,不是真正的智慧,这叫“世智辨聪”,世间智慧。这个人很聪明、很伶俐,头脑很快、很敏捷,可是他的知见不正,这就是有慧无闻。那是他自己的知见里生出来的,叫邪知邪见,他不是真正学圣贤之道,所以学和思要并重。《弟子规》里讲,“学文”和“力行”要并重,如果“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这都错了。学思要并重,思里头肯定有行,我们真正消化了,才能变成自己的行为。
    “学而不思则罔”,“罔”,蕅益大师举一个比喻,说得很形象,就好像一个人在数钱、数宝物,这些金银珠宝是谁的?别人的,像一个会计,数的钱,是老板的,他人的宝,不是自己的宝,自己没有半分钱,还是个穷光蛋。这是比喻“学而不思”,我们学到了这些圣贤的经典教诲,是圣人的东西,不是自己的东西,是圣人的宝,不是自己的宝,自己没有内化,没有吸收消化,根本得不到圣人的受用。“思而不学则殆”,“殆”是什么?增上慢人,堕坑落堑。增上慢就是傲慢,自己以为自己了不起,甚至觉得不用学圣人的东西,我自己的知见已经不错了,不愿意再学了。我们常遇到有些同学,一开始很精进、很努力地听经闻法,学了一段时期,当然进步很大,境界也有很大提升,然后他的增上慢就起来了,不用再学了,学来学去不都是这样吗?好像老师讲的,讲来讲去都是这样的说法,没有什么新颖的,他就不学了、不听了,这属于增上慢。增上慢人就好像堕到坑里,他起不来了。掉落到深渊里,这更可怕。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