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麦凯 - 

[读书评论] 钟茂森《细讲论语》(详实解读中国人的圣经)全新版连载)

[复制链接] 159
回复
4080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1
发表于 2011-7-14 09:29: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4 09:29 编辑

五事相因  各有次第
    在《朱子集注》里,他引程子的话说:“此言至浅,然当时诸侯果能此,亦足以治其国矣。圣人言虽至近,上下皆通。此三言者,若推其极,尧舜之治亦不过此。”程子是朱子的私淑老师。二程,程颐、程颢,朱夫子把他们俩都称为程子。程子说,这一章孔老夫子的话看起来很浅显,治国之道只讲了这五件事情,并不是很深,不难懂,但是,在当时孔老夫子的那个时代,周朝末年,八百诸侯国,如果都能做到这五件事情,这个国家就大治了。圣人的话听起来虽然很浅显,可是这里面上下贯通,下可以治家,上可以治国、治天下。现在我们讲和谐社会、和谐世界,领导人果然能做到这五件事情,就不难达到。如果把这五件事情做到极处,做到究竟圆满,不就是尧舜之治吗?尧王、舜王当时治理天下,真是无为而治,世界和谐。朱子也引用了宋朝一位学者杨时的解释。“杨氏曰:上不敬,则下慢;不信,则下疑。下慢而疑,事不立矣。敬事而信,以身先之也。易曰,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然使之不以其时,则力本者不获自尽,虽有爱人之心,而人不被其泽矣。然此特论其所存而已,未及为政也。苟无是心,则虽有政不行焉。”杨时也是二程的弟子,也可以说是朱夫子的老师。杨时说,如果在上位的领导不能敬事,他的下级自然对事就会怠慢,办事不力;如果领导没有诚信,下级当然不会诚信,甚至还会质疑他的领导是否可靠?自己会不会出现危机?他就会为自己打算,自然就很难忠诚,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下级如果有怠慢,又有疑虑,那就不能做事了。所以,领导自己要先做到敬事和诚信。在上位的领导,不仅仅是国家领导人,任何一个团体,公司、企业、机关、学校等,这些领导人都要先做到敬事而信,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团体。《易经》里说,“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这是讲节用,节用本身就是爱人。领导要是不能节俭,奢侈浪费,这是伤财也伤民。一个政府如果致力于很多不必要的工程,不是真正为人民服务,只想要好看的样子,用个好点的说法就是形象工程。譬如一个地方的政府为了扩充自己的门面,要有一个所谓的好形象,花了很多税收的钱建造政府大楼,把政府公务员的工作环境要求得非常高,与当地的经济水平不相应,这就会伤民。所以,“节用”的初发心就是爱民的心。
    “使民以时”也是爱民,如果使民不以时,逆着天时来运作,比如现在我们讲的经济周期,一个政府领导如果不懂得经济的周期性规律,该收紧银根的时候没有收紧,该放松银根刺激生产的时候又没有放松,那往往会禁锢了经济发展。所以领导人需要懂得一定的知识,过去农耕时代需要有农业知识,现在工商时代也要懂得相关的知识,否则即使有爱人之心,但是因为不懂“时节”,人民百姓也得不到恩惠。这五件事情中,最主要的还是第一件“敬事”,以敬为主。人能够敬事,他自然就能谨慎,就会有诚信,就能节用,就会懂得使民以时。如果怠慢心一生,懈怠、放逸了,恭敬心没有了,后面就都没有了。这五者不是独立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朱夫子讲,这五者是“反复相因,各有次第”。“反复相因”是互为因果,譬如敬事是因,那么信是果,节用是果,爱人是果,使民以时也是果;讲究诚信是因,他必定也会敬事、节用、爱人、使民以时;爱人是因,他必定也会敬事而信、节用、使民以时。所以我们学者要细细地揣摩,最关键的是内化成自己的人格。虽然现在未必做领导,但是这是做人应有的德行。用自己的德行来影响他人,怎么知道没有机会影响国家领导人?古人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本,孔老夫子也是一介常人,平常人,他并不是出身高贵,不是贵族,更不是王室,是平民,可是他通过自己修身,也能影响家、国、天下,乃至后世。
32
发表于 2011-7-15 09:08: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5 09:08 编辑

第六章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提纲挈领    圣贤根基
    第六章我们都非常的熟悉,它就是我们常念的《弟子规》的总纲领。一部《弟子规》就是以《论语》的这句话贯穿下来,是清朝学者李毓秀根据夫子的这句话编写出来,教导童蒙、弟子,如何修身立德,成就学业道业的。《弟子规》是清朝以来的童蒙教材,家家户户都要念。现在《弟子规》已经逐渐普及到全社会了,很多家庭都用《弟子规》来作为教导孩子的教材。一般人认为《弟子规》只是教小孩的,其实不然,弟子是广义的,不只是对童蒙,小孩固然从小就要学习,而孔老夫子说的弟子是圣贤弟子,具体而言是孔门弟子。孔老夫子讲这句话,是要求弟子们:“你们要来我这里学习,你们首先要做到这个标准。若是做不到这个标准,你就不能是弟子了。”所以《弟子规》是学圣学贤的根基,我们不可以忽略。《弟子规》根据这里讲的七科: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共七科,来进行演绎,写出一百一十三件事,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个字,写得非常全面。我们学习《四书》,这是大学的课程,入学的标准在哪?在《弟子规》。《弟子规》我们都做到了,《四书》才能入得进去,《四书》是教我们成就圣贤之道。所以《弟子规》是《四书》的具体落实,是行门。
33
发表于 2011-7-15 09:15: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5 09:16 编辑

七事具备 方名弟子
    这里讲到的七件事,详细地解说了我们如何学习《弟子规》。《弟子规》,蔡礼旭老师有详细的讲解,我也曾经讲过两个版本,都可以拿来参考。这里简单地给大家做一个介绍。第一件事是“入则孝”。“入”,是指在家里;“入则孝”是在家必须孝养父母。孝养父母包括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心,孝养父母之志。能够为父母做饭、洗衣服,在物质生活上供养自己的父母,这是养父母之身,必须要尽心竭力。养父母之心是让父母生欢喜心,让父母心安。养身和养心比起来,养心更为重要。《孝经》里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对父母要恭敬,使父母快乐,这才是真正的孝养。养父母之志,父母的希望,父母的志向,对儿女的期许,我们都要努力的去实现,这是尽孝,最后自己还要成圣成贤,光耀门楣,这是大孝。第二件事是“出则弟”。“弟”是对兄长而言。广义的说,对一切长辈、年长者,都要恭敬,对年幼者都要友爱。“出”,是出外,出外求学或者做事要行悌道。悌是什么?敬顺,敬重尊长,顺从长辈,这也是孝心的延伸。“入则孝,出则弟”还有一种说法,“入”是讲内心,内心里有孝道,能够孝敬父母,表现在外面就是敬顺,“出”就是表现在外,所以孝悌是一件事情。以这个孝悌的心、行对一切人,就是爱人,就是夫子讲的仁;对一切事,就是敬事;对一切物,就是爱物,这都是从孝敬心里产生的。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都是一个孝心的延伸。成圣成贤就是将孝悌做到极处,孟子讲“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把孝悌做到了圆满,就成了圣人。第三件事是“谨”,行为谨慎。《弟子规》里,“谨”的篇幅很长,表面上看,都是教导我们一些小事,譬如“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这些都是生活小事,但是要知道,小事中能培养大德,就是要从小事里面培养小孩谨慎的这种态度、习惯,当他以后临大事时,自然就能谨慎。
    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后人称“诸葛一生唯谨慎”。诸葛亮有这样的成就,辅佐刘备立蜀国而三分天下,他的成功之处就是恭谨,没有失误的地方。这种德行都是从小事中培养的,所以我们怎么能忽略小事?第四件事是“信”,言而有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一定要诚信,怎么能有欺诈、有妄语?这是做人之关键。夫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果我们说话没有了信用,那就做什么都不容易成功,在这个社会也不能很好的立足。特别是现代社会,更讲求信用,购物用信用卡,买房子要按揭,乃至与一切人相处,都要讲求信用,别人相信我们,才愿意帮助我们,我们的事业才能最终成功。第五件事是“泛爱众”。“泛”是广泛,“众”是众人,博爱众人,与一切人交往都要有爱心。这个爱心是先从孝顺父母培养得来的,所以前面《论语》讲,“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孝悌心才能对人有仁爱心。夫子教导我们,不能把爱心局限在自己家里只是对父母而已,要扩展开来对一切众生。一切人、一切物,要平等博爱,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自己的父母长辈,也要用同样的爱心爱一切人,“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爱自己的儿女晚辈,也要用同样的爱心爱一切人。第六件事是“亲仁”,这是讲自己求学,要选择师友,要懂得选择仁者。亲近仁者,对自己的道业、学问长进有很大的帮助。前面“泛爱众”,是没有选择的,对一切人我们都要敬爱、都要关怀、都要帮助。但是自己求学就一定要师从仁者,这要选择,不能随便。夫子说,“无友不如己者”,不如自己的,或者与自己不是志同道合的人,我们不要向他学习,不要和他做朋友,但是也要爱他。不如自己的,还是爱他,只是不向他学习。
    朱夫子在《集注》里引用程子的话,“为弟子之职,力有余则学文,不修其职而先文,非为己之学也”,这是讲学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朱夫子的意思,文是指诗书六艺,是夫子的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最后一个文学,是讲有余力的时候,才用在学文上。“行有余力”的“行”是指前面六个,孝、悌、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我们能够力行前面的六条,做得很好了,还有余力,这时候可以学文。所以主次就很明显,贵在力行。如果不力行,先学文,就不是实学。《弟子规》讲“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增长的是浮华,对真正的做人没有实在的帮助!尹彦明先生,是程颐的弟子,也是朱夫子的老师,他说:“德行,本也。文艺,末也。穷其本末,知所先后,可以入德矣。”这是把行和文分开来定义,德行是本,根本,像一棵树,它是根本;文是文艺,是枝末,我们要知道本末,知道先后。如果不知道本末,就不知道先后。《大学》讲“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如果先后顺序搞错了,就不能成功。先后是什么?先要重在修养德行,立好这个根本,然后再学文,这样才能入德,才能真正成就圣道。如果我们没有先力行,而只是学文,就会增长浮华甚至傲慢。有余力但是不学文也不行,为什么?没有一个好的导引。《弟子规》讲,“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以为自己的意思正确,其实是错误的。《论语》里夫子讲,“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不错,但是他的外表缺乏修养,没有文学的涵养,没有礼仪的训练,看起来就野了,野是像山野之人。“文胜质”,是学文学得好,文学修养好,出口成章,礼仪也非常的周备,但是他的本质不好,为什么?没有德行,力行不够,“则史”,史是什么意思?古时候的史官是文书这一类人,他们常常是在文学词句上下了很多功夫,但是诚意不足,用来比喻有浮华之风。君子要“文质彬彬”,即要讲究文,又要讲究质,文和质相辅相成。朱夫子又说,“力行而不学文,则无以考圣贤之成法,识事理之当然,而所行或出于私意,非但失之于野而已”。朱子讲得更加深一层,学文其实和力行同样重要。学文是学习圣贤的教诲,如果“但力行,不学文”,只力行而不学文,只是自己一味地去用功,没有考究圣贤人的“成法”,没有按照圣贤的教诲去做,不懂得事理,那么他所行的可能出于自己的“私意”,自己的一厢情愿,自以为是,这就不仅是野的问题了,夫子讲“质胜文则野”,比起野来,他就更加偏离圣道,“任己见,昧理真”。所以学文同等重要,学文是帮助力行的。
34
发表于 2011-7-15 09:22: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5 09:23 编辑

养蒙学问  求其放心
    明末清初的蕅益大师解释这句话说:“养蒙莫若学问。学问,不过求放心。求放心,莫若格物致知。孝悌谨信,乃至学文,皆格物致知之功也。”蕅益大师讲,这七科都是学习圣贤的必不可少的方面,虽然是“养蒙”,养童蒙,童蒙养正,教小孩的,但是对任何人都适用。“养蒙莫若学问”,教育人重要的是学问。真正的学问是什么?孟子讲,不过是求放心而已。这个放心是放出去的心。本来人人分上(本来具足)都有真心,真心不动,为什么会有放出去的心?放出去的心叫妄心,妄心是动的,动里面带着妄想、分别、执著,执著里还有自私、烦恼、过恶,这些在真心自性中本来没有,现在突然产生了,我们把它收回来,把这些本来没有的妄想烦恼放下,就是求放心的意思,回归自己的真心本性,这是真正的学问。求放心的功夫就是格物致知。《大学》里讲三纲八目,格物致知是根本。什么叫格物?物是物欲,格是格斗,与物欲格斗就是降伏自己的欲望,降伏自己的烦恼,然后才能致知。致知是让自己的良知发现出来。蕅益大师告诉我们,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都是格物致知的功夫。《弟子规》讲什么?就是格物致知。人能格物致知,而后才能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大学之道。
文王既没  文仍在兹
    蕅益大师又说:“直教一切时文行合一而修。不是先行后文。盖文,是道统所寄。孝弟忠信等,即是文之实处,故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若仅作六艺释之,陋矣。”大师讲得很清楚,行和文不能分开,一切时一切处都要“文行合一”。文是什么?圣贤的教诲。行是什么?圣贤的行持。合一,就是自己力行圣贤教诲,不是朱熹、程子所说的先行后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不能片面地去理解,不是先力行再学文,是什么?同时进行,边力行边学文,知行要合一。为什么?因为文是道统所寄,圣贤教诲载录在文上,而孝悌忠信这些德行,不就是文的实处吗?夫子在《论语》里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文王虽然不在了,难道就没有文了吗?有!夫子的志向是什么?传承圣人的道统,正所谓斯文在兹。文在哪儿?就在自己身上,自己担当起来,落实圣贤的教诲,文就在自己的身上。所以文不是简单的、表面的诗书六艺的文,是真正圣贤的道统。所以这一章是教我们文行合一。行是指前面六条,孝、悌、谨、信、爱众、亲仁,文是学文。文、行不可分开。真正把文都落实到了行上,我们就成为圣贤了。
35
发表于 2011-7-15 09:30: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5 09:30 编辑

第七章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五伦之义  学问之本
    “学而篇”第七章是讲伦常的道理。伦常的“伦”就是五伦关系,“常”是不变的意思。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这五伦关系是每个人自生以来就要面对的。古时候如此,现在如此,未来还是如此。中国人如此,外国人也如此。它并不以时代的变迁、地域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所以称为常。这一章是孔老夫子的弟子子夏说的话。夫子说子夏、子游是孔门四科里文学最好的。“贤贤,易色”,是讲的夫妇之伦,夫妇是人伦之始,有夫妇才有父子,然后才有兄弟、君臣、朋友。夫妇之伦讲究的是“贤贤,易色”,“贤贤”第一个贤字是动词,贵重的意思,以什么为贵?第二个贤字是贤德的意思,就是以贤德为贵,重贤德。“易色”,“易”当轻字讲,“色”是美色,轻美色。“贤贤,易色”就是嫁娶、择偶要重德不重色,这是正人伦之始。“事父母,能竭其力”,这是讲父子之间的关系,父子之伦。儿女对父母要尽孝,孝顺父母,尽心尽力。“事君”,事奉领导,讲君臣之间的关系。君,从狭义上讲,一国之君,总统、主席,国家领导人;广义上讲,一切团体的领导。“事君”要“致其身”,“致”当委字讲,委身,把自己的身体捐献出来,能先公而后私,能忘我工作,忠心耿耿、尽心竭力地为祖国、为人民服务,为自己的团体尽忠,这就是“事君能致其身”。这是君臣之伦。“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是朋友之伦。与朋友交往,必须要讲求信用,“凡出言,信为先”,言语、办事都能做到无欺,这叫有信。子夏这句话讲了以上四伦,第五伦是兄弟、长幼之间的关系,当然也含在了其中。子夏说,能够把人伦尽到,也就是“敦伦尽分”,尽到自己的本分义务,处理好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外乎就这五伦,我们都能处理好了,“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夏说,即使说你没有知识技能上的学问,我也说你一定有学问。为什么?朱熹朱夫子讲得好,“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人不能离开群体,必定是在这五伦关系当中,学问就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伦外的学问,所以五伦就是为学之本,能够“敦伦尽分”,这就是学问。
36
发表于 2011-7-15 09:40: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5 09:46 编辑

圣人之学  在明人伦
    我们能够真诚地、切实地去力行这五伦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使关系和谐,尽到自己的义务,这就是尽其诚。我们求学所求的,不外乎如此。能够把伦常关系都处理好的,有两种人,一种是生而知之,天生资质非常高,这是我们讲的天才,不用人教,他自然就善于处理人伦的关系,使人人都生欢喜心;另外一种人是真正通过认真地学习、力行来达到。孔老夫子说,“吾非生而知之”,那必定是学而知之。这不就是学吗?不在乎我们有没有文 凭,不在于我们是不是拿到博 士学位,真实的学问是看我们能不能处理好伦 常关系,能不能尽到自己的义务,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叫“学 为 人 师,行 为 世 范”。我们能做一个好榜样,引导社会走向和谐,这是真实的圣贤学问。朱夫子引游酢的话,游酢是宋代的学者,他说:“三代之学,皆所以明人伦也。能是四者,则于人伦厚矣。学之为道,何以加此。子夏以文学成名,而其言如此,则古人之所谓学者可知矣。故学而一篇,大抵皆在于务本。”“三代之学”,“三代”是指夏商周,这三个时代所提倡的圣人的学问,是什么?“明人伦”而已。圣人的学问就是讲明人伦关系,让我们“敦伦尽分”。我们能够处理好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这五种关系,人伦就厚了,德行就厚了。“学之为道,何以加此”,这是“学而篇”的学,学的内容就是伦常,伦常之学,伦常之外,没有其他的学问。子夏以文学成名,夫子也赞叹他的文学,子夏讲这句话,是要教导我们尽人伦,所以文学的实质是什么?就是伦常之学,这叫“务本”。“学而篇”这一整篇所说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教我们务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所以学之本就是伦常,为仁之本就是孝悌,治国之本就是敬信,圣贤学问之根本就是忠信而已。
37
发表于 2011-7-18 08:58: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8 08:59 编辑

躬行实践  圣贤实学
    蕅益大师在注解里说:“贤贤,不但是好贤,乃步步趋趋之意,盖自置其身于圣贤之列,此即学之本也。事亲事君交友,皆躬行实践,克到圣贤自期待处,所以名为实学。”“贤贤”是什么?以贤德为重。不仅是仰慕贤德,更重要的是步步趋向贤德,念念成就自己的贤德,要把自己自身置于圣贤之列,这是学之根本。所以我们学什么?学圣贤。“贤贤”不只指夫妇之道,更广义地讲,是教我们学圣学贤的根本,仰慕圣贤。我们仰慕圣贤,自然就有贤德的人和自己做伴。事亲、事君、交友,乃至夫妇这一伦,都是躬行实践圣贤之道,这叫实学。“易色,谓无我相人相也,人之有技若己有之,自他不二,故曰易色。有我相人相,则妒贤嫉能之心生矣。”江谦是民国时代的教育家,他补充注解了蕅益大师的《论语点睛》,称为《补注》,他讲到“易色”,色不仅是美色的意思,广义上讲,是佛法里讲的色,《心经》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色是指一切物质,以及物质世界,即一切相。“易色”就是把色看轻,看到最轻的时候就是没有了,无色了,色空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放下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是易色易到了究竟,入人我不二,自他一体的境界,与宇宙合而为一,哪里还有彼此?这就是大圣。如果有你我的分别,自他的对待,难免会有分别、有执著。有我相,有人相,就生我执,我执就有私,有私就会产生种种的贪求、瞋恚、嫉妒的烦恼。别人有一技之长,自己就会妒忌,人家的德行超过了我,自己的心里就放不下,这就是不能“贤贤,易色”,妒贤嫉能。贤贤,要怎么学?要修随喜的心。别人有的才华、德行,就好像自己有一样,这样才能慢慢入放下人我的境界。所以易色是果报,我们修成正果了。怎么修?贤贤是因,最后放下了人我之色相,这是果,修因证果。
38
发表于 2011-7-18 09:06: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8 09:07 编辑

第八章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庄重威仪  学则有固
    “君子不重,则不威”,重是庄重,威是威仪。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仪了。所以什么是威仪?庄重就是威仪,轻佻就没有威仪。“学则不固”的“学”,就是“学而时习”的学,学习圣贤之道,就要时时落实圣贤的教诲。“固”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孔安国注解里讲的,孔安国是汉代的学者,他说固当蔽字讲,蔽是蔽塞,蔽塞不通,人能够求学,就不会蔽塞;另一种说法,是连着前面“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讲的,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仪了,即使是学也不坚固。后一种说法是朱夫子的解释:“重,厚重。威,威严。固,坚固也。轻乎外者,必不能坚乎内。故不厚重,则无威严,而所学亦不坚固也。”因此庄重对于求学很重要。
人道忠信  交友辅仁
    一个人怎么样才能庄重?“主忠信”就庄重,没有忠信,就没有庄重。所以学习要以忠信为主,自然就能庄重,我们的学业也就能坚固。有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就有威仪,就有实学。在郑康成的注解里,主当亲字讲,亲近,亲近忠信之人,以忠信之人为师。这种讲法也很好,两种说法不矛盾。“无友不如己者”,在忠信方面不如自己的,不要和他们交朋友,不要以他们为师,就是不要向他们学习。我们自己能够忠信,自然就愿意亲近忠信之人,自然就不会和那些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所以忠信是孔老夫子之大道,一以贯之,贯穿了整个圣学之道。一个人如果不忠信,那他做事情就很容易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很难诚实不欺、与人为善。因此学以什么为主?以忠信为主。朱夫子讲“尽己之谓忠”,做事尽心竭力,这是忠。信是什么?讲话、做事都有诚信,让人感觉很踏实。程子解释说,“人道惟在忠信,不诚则无物”。人之道在哪里?就在忠信。我们希望成为真正有圣贤品格的人,就要严格地要求自己,落实忠信的品格,忠信就是诚。《中庸》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不诚则无物”;“若无忠信,岂复有物乎?”如果没有忠信,还有什么物可谈?全都是虚的,所学也易落到谈玄说妙的窠臼之中。“无友不如己者”,“无”是不的意思,不要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为什么?古人讲,“友所以辅仁”,我们交友,是辅助我们成就仁德的。如果朋友在德行、在忠信上不如自己,那我们向他学习没有益处,反而有损。所以学习必须要有高尚德行的师友,以忠信之人为师为友,对于那些不讲求忠信的人,尽量远离,至少不能与他为友,志不同道不合,我们还是敬而远之。
过则能改  善莫大焉
    “过则勿惮改”,过是过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失没什么奇怪的,只要没有成为大圣、至圣,肯定有过失,有过失“勿惮改”。惮是畏难之意,就是害怕。不要害怕改过,能改过是勇敢的人。夫子讲“知耻近乎勇”,知耻是知道自己的过失,自己明白过失,并以之为耻,继而坚决改正,这就是勇,勇敢。改过要迅速,不能犹豫,正如了凡先生在《了凡四训》中说的,“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小的过失就像一根刺扎在了肉上,很痛,要马上快速地把它挑出来;大的过失像毒蛇咬到了手指,要一刀把这个指头斩断,不能让毒素攻到心里,那就死定了。这句话是比喻改过要勇猛坚决,不可畏难,不可苟安。人之所以不能成为圣人,就是因循二字耽搁了一生。因循什么?放纵自己的过失,不肯改过,甚至不知道自己有过。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他成功的秘诀、关键就是改过而已。所以他最欢喜的事情就是闻过,知道自己的过失,其最大的善就是改过。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当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时,有师友来帮助我们,告诉我们过失,那是很幸运的事情。得知自己的过失,不要怕改。如果怕改、不肯改,甚至还要掩藏,就是《弟子规》讲的,“倘掩饰,增一辜”,有了过失,还要掩饰,又增加了一条过失,过失就会愈来愈重,愈来愈多了。能够把它改掉,过失就没有了,我们就向圣贤迈进了一步。程子说,“学问之道无他也,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而已”。程子讲的“学问之道”是什么?没有别的,就是知道自己有不善,知道自己有缺点、有过失,这是觉悟!觉悟之后要改过,改过是修行,“速改以从善”,速改,迅速地改掉自己的过失而从其善,所谓断恶修善,这就是学问之道。成圣成贤不就是这样吗?恶都改掉了,剩下的都是善,这就回归了本善,自性也就现前了。
    《论语》里有一段话讲到,孔老夫子也曾经有过失。有一个人叫陈司败,他曾经问夫子:“鲁昭公懂不懂礼?”鲁国的国君鲁昭公,孔老夫子说:“懂礼。”其实夫子是说错了。夫子出去以后,陈司败便向夫子的弟子巫马期作揖,说到:我听说君子无所偏袒,难道孔老夫子还有偏袒吗?鲁君(鲁国国君)曾经娶过吴国的女子做夫人,吴国和鲁国是同姓的国家,他们都是周公姬旦的后代,都姓姬。而在《周礼》里,同姓不能通婚,所以鲁君娶了吴国同姓的女子做夫人,这是不符合礼的。孔老夫子却说鲁昭公知道礼,结果陈司败就讲,“鲁君若是知道礼,那谁不知道礼?”换句话说,夫子讲错了,鲁君不知道礼。后来巫马期把这个话转告给孔老夫子,夫子什么反应?一般人可能会编出一百个理由来解释:鲁君是知道礼的!可能还要辩论。但是夫子马上承认错误,他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丘是夫子自称,称自己的名字,说“我真是幸运”,一旦有过失了,人家就知道,并来提醒我。这是闻过则喜,听到过失,他欢喜。为什么?如果不是有人指出过失,改过可能就比较慢,甚至发现不了过失,而无法改过提升自己。所以有人指出过失,非常感恩,非常庆幸,欢喜改过,这就是圣贤。“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善莫大焉”,有错就改,改过迁善,这就是最大的善,没有善能比这个善更大。所以不怕改过,能“过则勿惮改”,天天欢喜改过,就是天天向圣人的境界迈步。在实际生活当中,不管对方建议的方式和心境如何,自己的心境是“贵人来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从真实心中去感恩,这一点非常可贵,是真正圣贤君子的风范。
39
发表于 2011-7-18 09:08:11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学习资料,很受用
40
发表于 2011-7-18 09:11: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8 09:13 编辑

立志贤圣  名为自重
    孔老夫子这段话是教导我们学问之道、君子之道,我们以宋代学者游酢的话来做个小结,他说:“君子之道,以威重为质,而学以成之。学之道,必以忠信为主,而以胜己者辅之。然或吝于改过,则终无以入德,而贤者亦未必乐告以善道,故以过勿惮改终焉。”不重则不威,威是威仪、庄重,这是君子由内而发的一个本质,是用学来成就的。学之道,是以忠信为主。而交友,“友以辅仁”,不和不如己的人交友,应该与胜过自己的人交友,帮助自己提升德行。与仁者在一起,最重要的是不能怕改过,否则就没有办法入德,也就没有办法成就。因此,以“过则勿惮改”来作为小结、总结本章,这一句,概括了君子的整个求学之道。蕅益大师在他的注解《论语点睛》里,为这段话也做了精当的总结,所谓画龙点睛。大师在朱夫子解释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升华,他说:“期心于大圣大贤,名为自重。戒慎恐惧,名为威。始觉之功,有进无退,名为学固。”这是为我们解释重、威,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的意思,点清楚这个根源。君子如何能庄重?“期心于大圣大贤”。期心是立志,立志做圣贤。有这样的立志,这叫自重。为什么?人本来就可以做圣贤,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本来可以做圣贤、大圣大贤。如果不立志做大圣大贤,甚而忍心把可以成圣贤的这个机会放弃掉,把与圣贤相同的本善本性埋没掉,那我们就是不自爱、不自重。所以立志做圣做贤,这叫自重,自然由内到外就有了庄重。人首先要自重,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格物克己  慎独威仪
    如何能有威仪?“戒慎恐惧”,这叫有威仪。如果我们能知道,起心动念都会有果报,那我们就有戒慎恐惧了。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新闻报导,这是几年前在美国新奥尔良,有一个中青年的白人男子,到酒吧里去饮酒,两位年轻貌美的女子来跟他搭讪,结果这个男子起心动念了,就和这两个女子一起喝酒、说笑起来,没想到酒里放了药,后来他就不省人事了。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在一家酒店的房间里,躺在浴室的浴缸里,全身盖着冰块。他觉得虚弱无力,幸亏旁边有手机,他打电话去求救。医护车把他送到医院一检查,发现他的两个肾脏已经被切除了,原来他遭到了美国黑社会犯罪集团的暗算,她们专门盗取健康人的肾脏。一个肾脏在黑市里可以卖到十万美金以上,这个男子就成为了牺牲品。因为最初的时候见色起了淫心,掉入了陷阱。见到女色,如果能戒慎恐惧,庄重而有威仪,保持距离、保持礼度,就不容易发生败德伤身的事情。因为有戒慎恐惧,念头一起,马上把它压住,不让念头相续。不正的念头这个因,才会导致后面惨烈的果报。如果知道有因果,怎么敢动那些邪念?所以明白因果,我们就能格物。格什么?把欲望的念头格掉,我们的良知就现前,意就诚,心就正,身也就修了,我们就有了威仪。“诚于中形于外”,修身好了,自然表现得有威仪。所以“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如果一个人没有立志做大圣大贤,就是不自重,他就不能戒慎恐惧,不能慎独,没有威仪,他的学业也不会坚固,没有根基,不是实学。“始觉之功,有进无退,名为学固”,始觉是念头刚起的时候,立即觉察,这叫始觉。不正的念头立即放下,这是始觉合本觉。本觉是自己本有的,仁、义、礼、智,都是本觉,这是性德,但是要靠修德才能显性德,所以始觉之功很重要,念念觉,念念都不迷,只有进步没有退步,我们的学才坚固。
    蕅益大师下面讲,“倘自待稍轻,便不能念念兢业惕厉,而暂觉还迷矣。此直以不重,为根本病也”。倘若自己对自己轻忽了,放逸了,不能够念念觉悟,不能够克制自己的烦恼习气(属于我们的业力),没有战兢惕厉、戒慎恐惧的心态,那么可能一对事,境界一现前,第一念觉察到好像不妥当,但是接着就放松了,因循放纵了自己,这又变成迷了。第一念虽然觉,第二念跟着迷。第一念觉是什么?自己的良知,本有的良知现前,但是却被物欲给蒙蔽住,不能格物,这个良知就不能保持,所以又迷了。这段话蕅益大师给我们解释得很深刻,要从念头上去修行,直接指出君子的病根在哪里?不重,不庄重,就不能立志;庄重里面就含有立志。人能立志就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克制情欲,放下烦恼,就能在私居独处中谨慎,戒慎恐惧。戒慎恐惧不是说很害怕,怕鬼怕神,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唯恐自己德行有丝毫的缺失。因为我们知道头上三尺有神明,《大学》里曾子讲,“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我们即使是一个人的时候,也好像有十个眼睛在盯着自己,十只手在指着自己,怎么可能放逸?怎么能欺瞒天地?孔老夫子说,“吾谁欺?欺天乎?”我在欺骗谁?难道能欺骗天吗?不要自欺欺人。这都属于自重的内容,我们真能自重了,我们的毛病,烦恼习气,就能压伏住。所以蕅益大师揭示的病根在于不自重,自重就有威仪,学业就能坚固。
直心正念  真如忠信
    朱子解释“主忠信”的忠是“尽己之谓忠”。蕅益大师解释得更深刻:“忠,则直心正念真如。信,则的确知得自己可为圣贤,正是自重之处。既能自重,更须亲师取友,勇于改过。此三,皆对证妙药也。故知今之悦不若己,惮于改过者,皆是自轻者耳。又主忠信,是良药。友不如,惮改过,是药忌。”“直心正念真如”,这叫忠。心上一个中字,心不离中道,叫忠。所以“直心正念真如”,直心是至诚心,至诚心里生起的是正念,念什么?念真如,真如是自性,自性就是中道,第一义谛。偏离了中道,就失去了正念,就不是直心,是曲心,委曲的心。这是直接从心性上回归,回归到自性本觉,当然做任何事都能做到至诚恭敬,这就是忠。所以直接从心上去回归自性,事事都能做到尽忠。信是什么?“的确知得自己可为圣贤”,这叫信,信自己能做圣贤。前面讲到,立志做圣贤,这叫自重;信自己可以做圣贤,这是自信。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个话讲得铿锵有力,“人”是指每一个人,尧舜是圣贤,每一个人都能成圣贤。这每一个人当然包括我们自己在内,要有“我可以做圣贤”的信心。信“人之初,性本善”,既然是我们的本善,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善,现在回归本善,有什么不可能的?为什么不去做?这正是自重之处。所以自重首先要自信,我们如果不相信自己能做圣贤,怎么会立志做圣贤?那我们就不能做到自重了,不能自重,所有的学问都是虚的,不能落到实处。
自重改过  亲师取友
    “既能自重,更须亲师取友,勇于改过。此三,皆对证妙药也”。首先是自重,自重是根本;然后还需“亲师取友”,就是“无友不如己者”,要亲近有仁德的圣贤老师,与忠信之人做朋友;第三是勇于改过。“自重”、“亲师取友”、“勇于改过”,这是三剂妙药,我们就方便对症下药,对质到自己的烦恼习气,这样我们就真能成为君子,成为圣贤。如果怕改过,这叫自轻,不自重,所以怕改过是大忌。就好像中医治病开药,对症下药,就会药到病除,但是一般有药忌。药忌是什么?服中药期间需要忌口,忌吃寒凉、辛辣等食物,这就是药忌。如果不忌口,药效就不会那么彻底,虽然对症,也不能圆满解决我们的疾病。我们学习君子之道的良药、药忌是什么?忠信是良药;向好的老师、朋友学习,能够自己改过,这是药忌。如果与不如己的人交友,怕改过,我们就犯了忌讳,良药也不能起作用。所以,君子之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样都不可。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