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麦凯 - 

[读书评论] 钟茂森《细讲论语》(详实解读中国人的圣经)全新版连载)

[复制链接] 159
回复
4080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1
发表于 2011-7-11 09:04: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1 09:05 编辑

    《大学》里讲格物之本就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所以学习的根本就在于修身。格物的物,广义上讲,包括宇宙万事万物。格是正的意思,让宇宙万事万物都正了。怎样让宇宙万事万物都正?我的心正了,万物就正。为什么?因为万事万物皆由心现,不出我这一心。心外无物,整个宇宙便是我心。我要正我的心,这就是讲修身。修谁的身?修我的身,不是修别人的身。
学圣贤之道,最重要的是反求诸己,从自己这一身修下去,不能拿着圣贤之道去衡量别人,看这个人不符合礼,看那个人又有很多的贪瞋痴慢的习气,一天到晚看别人的缺点,这不叫修身。从我们自己的身开始修,这叫格物之本,我们知本了,自己这一身修好了,就能感化多身。
    怎么感化?我们能与人同乐,就能感化,就会“有朋自远方来”。还有一些没感化的,是因为自己的心还没有诚到极处。“诚之所至,金石为开”,金石都能够感化,何况人心?没能感化他人的心,是因为我的诚还不够,所以还要更加努力地反求诸己。所以,“人不知而不愠”,怎么能怨别人?怨别人不能敬重我的德行学问,没有反过头来想想自己的德行学问,能不能堪受别人的敬重,所以一定要反求诸己。
    《中庸》讲,“至诚无息”,是说至诚心没有停息,像日月之永恒,像天地一样永远,这叫君子。《易经》讲,君子是大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人有责,自天子至于庶人都有责任。古人讲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是谁?匹夫是我。天下兴亡,我有责任。这不关别人的事情,是我的事情。我怎么样治国平天下?修身,一味地去修身。不管自己是富贵,还是贫贱,都是一味修身。孔老夫子当年不就是一个平凡的人吗?因为他能修身,因为他能格物,所以他能成圣人,他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仅是当时,而且深深影响了后世,他是万世师表。这就是君子之学。
    所以“学而篇”第一章的意思非常深广。其实《论语》每一章的意思都非常深广,要细说,说不尽,我们这里就概略地说。随着不断地修学,用自己的力行得到真正的体验,我们的境界不断地提升,对每一句话的领悟就能不断地加深。
22
发表于 2011-7-11 09:10: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1 09:10 编辑

第二章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悌和顺   不好犯上
    “有子”是孔老夫子的弟子,姓有,名若,有若。这里称呼有子,应该是有子的学生记录的这段话,所以称呼老师为有子。
“孝弟”,在《朱子集注》里解释说:“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这个解释非常浅显易懂。对父母有爱心,这就是孝。心必有其事,对父母一定要尽心竭力地去侍奉。还是用同样的爱心,“善事兄长”,对兄长也是尽心竭力的奉侍,这就是悌。这个心对父母叫孝,对兄长叫悌,实际上同是一个仁心。
    仁心在五伦关系里的运用,就有不同的德行。对父母叫孝,对儿女叫慈,所谓父慈子孝;对兄长是恭敬,对弟弟是友爱,所谓兄友弟恭;对领导是忠心,对下级是仁爱,领导爱护、关怀下级,领导是君,下级是被领导的臣,君仁臣忠;在夫妇来讲,丈夫要有义,义是道义、恩义、情义,妻子温顺和谐地听从,所谓夫义妇听;推而广之,在一切的亲友之间,互相要有恩惠,年长的对年幼的,要爱护、有恩惠,年幼的对年长的,要顺服、要尊重,所谓长惠幼顺。这是五伦十义,就是人在五伦关系中的十种义务,即十种德性,也都是同一个仁心的体现。仁心,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爱心,所谓仁者爱人。
    一个人有孝悌的仁心,就很少会犯上。“鲜”是少的意思;“犯上”是冒犯或违抗在上的人,譬如,被领导者,下级,对领导违抗、冒犯等。“不好犯上,而好作乱”的,“未之有也”,是没有的事。“作乱”就是悖逆争斗的事情,叛乱。《朱子集注》中解释说:“此言人能孝弟,则其心和顺,少好犯上,必不好作乱也。”这是非常直接的解释,一个人有孝心、悌心,能孝敬父母,尊重兄长,那么他的心是和顺的。和顺的心怎么可能犯上?犯上是一种悖逆的心,就像现在讲的逆反心理。有逆反心理不是好事,将来就容易犯上作乱;不逆反,也就不可能作乱。
    第二章是承接前面第一章“学而时习之”讲的,有连带关系。第一章讲“学”,学什么?所谓大学之道是什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明明德,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是对内,内心里的学问;对外的学问,是亲民,亲民就是爱护关怀大众,让大众也能像我一样明明德,也就是修、齐、治、平,修身是内,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在外。内是体,外是用。体是仁,外面的用是行仁,“其为仁之本与”,为仁就是行仁的意思,是仁之体的运用。
    夫子的学问就是仁学,待人、处世、接物无不是仁。夫子已经恢复了仁之体,就是明明德,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体恢复了,用出来的无不是仁。这里举出孝悌,这是行仁,也是修身的含义。“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不管我们是什么样的人物,是什么样的阶层、福报,我们都要修身,修身是根本。这里举出孝悌做例子,孝悌是德之本,修身就要从孝悌做起,孝悌是修身的具体落实。
    《中庸》里讲,“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修身,具体而言就是孝悌。孝悌就是仁的落实,仁的运用。一个人有孝悌,他就不会犯上,不会犯上,这一家就齐了。像儿女对父母绝对没有冒犯,没有逆反心理,这叫齐家,家庭和谐。家齐而国治,不好作乱,国家和谐,这就是国治。《大学》讲,“一家仁,一国兴仁”,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和谐社会,从我家做起。其实讲来讲去,还是依仁而修。
23
发表于 2011-7-13 09:53: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3 09:54 编辑

君子务本  本立道生
    下面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务本的“务”,是专力的意思,就是专在这方面下功夫。“本”是根本,君子修身立德,抓住根本。“本立而道生”,根本立了,道自然就生了。什么道?大学之道,圣人之道。圣人之道的根本在哪里?孝悌。整个圣贤之道就是孝悌的圆满落实。因此孝悌是“为仁之本”,这是抓到了根本。能够孝悌,仁道自然而生。
    《朱子集注》里引程子的话说,“孝弟,顺德也,故不好犯上,岂复有逆理乱常之事。德有本,本立则其道充大。孝弟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也。故为仁以孝弟为本。论性,则以仁为孝弟之本。”
    程子讲孝悌是顺德。顺德是什么?随顺自性的德行,也就是性德的意思。有顺的德,就不好犯上,怎么会有悖逆伦理、坏乱伦常的事情发生呢?所以德有根本,根本立了,所修之道也就能发扬光大。像一棵树,根深则叶茂。孝悌要先在家中落实,谁落实?我落实,不能要求别人,要从我做起。然后把这个孝心扩展出去,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用孝悌之心,这就是仁爱,仁爱及于万物,所以孟子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就是孝悌之心的发扬光大。所以圣人没有别的,如孟子所讲,“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尧舜是圣人,圣人之道是什么?就是孝悌的圆满落实。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像对自己的父母兄长一样的去尽孝悌,这就是圣人。所以从修德上讲,孝悌是为仁的根本。
24
发表于 2011-7-13 10:15: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3 10:16 编辑

彰显性德  孝悌为本
    论性是从性德上来讲,仁是孝悌的根本。仁是爱心,这个爱心对父母是孝,对兄长是悌,对不同的关系就体现不同的德行,都是这同一个爱心。所以论性,仁是孝悌之本;论修,孝悌是为仁之本。这是从两方面讲修德和性德。性德是本有的,仁、义、礼、智,这是性德,人人本来具足的,每个人都不欠缺,圣人如此,我也如此,你也如此,他也如此,人人如此而已。
但是我们现在迷失了性德,就是《大学》讲的,没有明明德,迷失了我们的明德。那怎么办?要靠修德。如何修德?为仁,就是去行仁,行孝悌,所谓“修德有功,性德方显”。如果不修,虽然我们有性德,也没有办法回归自性,让性德显发出来。所以一定要修,以修身为本。知行是合一的,我们觉悟了自己有性德,就必定会努力地修身。所修的还是修在自己的性上,所谓“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不二。从体上讲是性德,从用上讲是修德。我们也不必在文字上分别执著,更重要的是去落实。只要今天行孝悌,今天就是在修德,今天就是在回归自性,彰显性德。
    《中庸》讲,“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是人字旁一个二字,二人,也就是自己与他人,所以“仁”也就是“人”,就是讲如何做人,该怎么为仁?为仁就是从孝悌做起,亲亲为大。亲亲就是在家孝敬双亲、友爱兄弟姐妹,然后把这颗孝悌之心扩展到对一切人、一切物,仁爱及于万物,那就自然没有犯上作乱不孝悌之心,而只有一颗无我利他之心,这就是一个从圆满的意义上来讲的完美之人,具足了仁义礼智的性德,彻底使自己的性德彰显,所以孝悌就是仁义礼智之本。从性上讲,孝悌便是我们的性德,也是明朝大儒王守仁先生讲的良知良能。
    我们现在希望构建和谐世界,但是举目世间,天天都看到天灾人祸,原因到底在哪里?根源在哪里?天下乱的根源就是社会中少了孝悌。当人都不孝敬父母,不尊敬长上,这天下就大乱了。所以要救这个世间,要恢复世界的和谐,最重要的就是提倡孝悌。孝悌一提倡,仁爱就兴起来了,仁爱一兴起来,这些乱自然也就平息了。所以我们在四处的演讲中,都在大力地提倡孝道,孝道是和谐社会的法宝。《孝经》云:“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这不就是和谐社会吗?所以要用孝道实现和谐。
    我们曾经多次在演讲中提出建议,希望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能评选孝子。在孝子评选的活动中,把民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孝道的学习上。大家都关注孝道,讲孝道,想孝道,效法那些孝子。像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栏目,录制了许多孝子故事的纪录片,非常令人感动,希望能在全中国每家电视台播放,这当然需要政府来推动。《大学》讲,“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上就是在上位的人,我们的政府,国家领导人。“上老老”是这些领导人能够尊敬老人,提倡孝道,民众也就能提倡孝道。
    我们的恩师建议在各地都能办老人乐园,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院不仅是在物质条件上满足老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使老人家觉得很充实,真正“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最重要的是安排好这里面老人的学习。孔老夫子为什么能做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因为他好学,活到老,学到老。所以,老人乐园也是老人的大学。学什么?最好就是学古圣先贤的文化,当然也有艺术、文化、宗教等等,让老人家真正过着幸福充实的晚年。“上老老”,上级领导关爱老人,民众就兴孝,社会就和谐;“上长长”,领导人能够对长辈们、年长者尊敬,民众也跟着学习到长幼有序;“上恤孤”,关怀孤儿,广义上讲是关心我们的下一代,也是上行下效,因为百姓都是学领导的。
    我们现代人,受西方物质主义思潮的影响,对伦理道德教育有所忽视,尤其是我们的下一代亟需德行教育。所以帮助我们的下一代重视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回归传统、回归真正老祖宗的传统文化精华,是当今之世的一份重要责任。假如我们民族的下一代,长的是黄皮肤、黑头发,但里面的芯儿都是西方思潮,正如现在有个比喻叫香蕉,黄皮里的心是白的,这是民族的悲哀。不能让中华五千年的道统到我们这一代断掉,最重要的是把孝悌的精神落实,传给我们的下一代,民就不悖了,就不会犯上作乱。所以,最重要的是领导人有这个意识,首先领导人是孝悌之人,如果让不孝不悌之人居于上位,那天下必定大乱。只有孝悌的人居了上位,天下才大治,社会才和谐。
25
发表于 2011-7-14 08:47: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4 08:47 编辑

第三章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令色   与仁相悖
    “巧”是好,“令”是善,言语听起来很好听,容貌看起来很慈善,意在取悦别人,这样的人就属于“鲜矣仁”。“鲜”是少,少了仁德。《朱子集注》解释说:“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如果一个人的言语修饰得非常好,就是很会讲话,容貌、形态也表现得非常善良,让人觉得很平易近人,而这又是他故意装出来的样子,“致饰于外”,修饰外表而已,目的是“务以悦人”,专门为了取悦别人,让别人以为他是一个善人,以为他是一个君子。那么这样的心态,造作出这样的言、色,这是放纵了自己的欲求。他取悦于别人,显示自己是个好人,都是因为自己的欲望和贪求。有这种虚伪妄求的心,他的本心之德已经亡失掉了,已经没有了。本心之德就是《大学》里讲的明德,就是性德。自性本具明德,但是因为专务修饰外表,“巧言令色”,这种虚伪的心把自己自性之德障蔽住了,反而显发不出来,所以学者应该引以深戒。
    朱子又引程子的话说:“知巧言令色之非仁,则知仁矣。”这是从反面来看,“巧言令色”与仁不相应,那么仁是什么?首先就是真诚。仁是我们的性德,自性必须用真诚才能恢复,不诚无物。“巧言令色”已经把自己的真诚打破了,所以就与仁不相应。那反过来,什么是真正的仁?不要“巧言令色”,就与仁相应。也就是言语、造作,都是出自于真诚心,没有丝毫的造作,没有丝毫的虚伪,全都是真心流露出来的言行,这才能与仁相应。特别是言语,司马光论修身的时候说,最重要的是守一个“诚”字,诚敬的诚。怎样做到诚?首先要从不妄语开始。巧言是听起来好听,里面有虚妄的成分,实际上是绮语,绮是绫罗绸缎,看上去很光鲜、漂亮,绮语就是表面漂亮里面包含虚假成分的语言。
    《论语》讲,“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讷于言”是讲话的时候好像很笨拙,好像不会讲话,这种人必定是沉默寡言,不会巧言,但是他真有仁德。看他的行为,是“敏于行”,行是行善,行善很敏捷,虽然说话很笨拙。“欲”,是君子要往这个方向去努力。“讷于言”与“巧言”相反,换言之,只有小人才欲巧言,君子是“欲讷于言”,说话诚实,而又讲得非常到位。“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这才能够不违背仁爱之心。“鲜矣仁”,鲜是少,一个人如果巧言令色,他必定是少仁,譬如阿谀奉承,这是属于巧言令色,所有以辞令容貌取悦人的言行都算巧言令色。
26
发表于 2011-7-14 08:55: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4 08:55 编辑

从仁入手 而见性德
    仁是从本性而来,《中庸》讲的“天命之谓性”,圣人是真正见性的人,所以才能做到治国平天下。但是见性不容易,我们讲的明心见性,佛家禅宗也讲究明心见性,这个事情太难了。那我们该怎么做呢?学道。《中庸》讲,“率性之谓道”,随顺着性叫道,“道”相对“性”来讲,稍微容易一些,也就是随顺性德。但是道也不容易明了,所以要讲德,随顺着道叫德。“修道之谓教”,古圣先贤的教育是教我们什么?修道,也就是修德。“德”又比“道”容易明了一些,因为它有相。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道的相,叫德,共八德。德对某些人来讲,还是抽象,那就要讲“仁”。仁者,二人,两个人相处,就是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要讲求厚道。巧言令色的人,厚道就少了,所以仁就少。少仁之人,与他讲德、讲道,甚至讲性,这就很难。他没有真诚心,怎么能见性?真诚是性体。它的相是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也是相也是用,所以见性要从仁入手。《道德经》是讲道和德,对我们来讲比较抽象。夫子讲仁,由性到道,到德,到仁,比老子讲道、讲德更切近我们的根性。
存心为仁 诚中形外
    为仁以孝悌为本,要斩除“巧言令色”这种虚伪之心。仁是心上的功夫,言色是心表现出来的相状。言是口上的,色是形体的。有了仁的心,自然就有仁者的言和色,所谓“诚于中而形于外”,这不是虚伪造作能够呈现的。如果不从心上下功夫,就不是行仁,而专从言色这些表面的相貌上去下功夫,结果是似是而非,怎么学都学不像。装得像个仁人,但不是仁,愈装离仁愈远。所以这句话教导我们,要修仁的心,不要在言色功夫上去琢磨。比如,孩子对父母应该用孝心,孝心是仁之本,如果孩子对父母巧言令色,口头上说我要孝敬您,我将来一定会报答您的恩德,好话讲了一大篇,只是从表面上下这个功夫,装出一个孝子的模样,心里没有真正生起孝心,这就与仁相违背。又比如,学生对老师要尊敬,尊师重道是仁,心地上要真有尊师重道的心,而不是做表面功夫,如果在老师面前是一套,背地里又是一套,这就“鲜矣仁”,很少有仁,是仁心已经被这种巧言令色的虚伪障蔽住了。从这里我们推理,事事如此,待人处事接物必须要用真诚,才真正是为仁之道,在圣贤之路上才会一帆风顺。否则起因就已经错了,与仁违背了,那就愈违愈远,愈走愈偏,所谓“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如果开始的这个念头不真,以后愈发展,离仁愈远。
27
发表于 2011-7-14 09:02: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4 09:03 编辑

第四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圣贤之道  改过而已
   
    曾子是孔老夫子的弟子,是弟子中年龄最小的。他姓曾名参(参读“身”),字子舆。称呼曾子,这是学生对老师的称呼,所以这一句也是曾子的弟子记录的。曾子本身是孝子,有纯孝之心,是“二十四孝”之一,也是孔门十哲之一,后人把他称为宗圣。夫子是大圣、至圣,他是宗圣,他承传了夫子的学问,得到了夫子的真传。“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必定是曾子从孔老夫子那里学来的。这句话是曾子讲自己如何修身的。“吾日三省吾身”,“吾日”是哪一日?就是今日,就是每天。每天从三个方面,三件事情上去反省自己。第一,是“为人谋而不忠乎”。替人办事有没有尽忠?什么叫忠?《朱子集注》里解释说:“尽己之谓忠。”尽心尽力叫忠。承诺了要替别人办事,有没有尽心尽力去办?这要反省。接受了工作,有没有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这是忠。第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是讲交友。“朋友有信”,是说朋友不可欺,交朋友要讲求信义。不欺人才是不自欺,欺人就是自欺,自欺欺人。什么叫信?“以实之谓信”,实实在在,真诚相待,绝没有虚伪狡诈,更没有欺骗。第三,“传不习乎”。传是什么?“受之于师”叫传,从老师那里接受了教诲,老师传给我们的道德、学问、知识、技艺,这些都要“习”。习,首先要熟悉,对于老师所传的,我们要精熟,更重要的是在自己身上落实。曾子一生做到了每天在这三件事上反省。如果有不忠、不信、传不习的这些毛病,就立即改过来,第二天不能再犯,这叫忏悔,改过迁善。每天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每天都不懈怠,这是真诚地在学习圣道,而诚意是为学的根本。
    所以学习圣道没有别的,不是让我们从外面得到点什么,自性中本来具足,不用再增加什么,只是天天反省、天天改过,把自己原来的毛病、习气去除掉而已。因此学习圣道最重要的就是反省改过,改过才能进步。《大学》里讲到商朝的开国天子汤王,他在自己的洗脸盆上刻着一句格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提醒自己天天要进步。怎么进步?就是用曾子的“三省”天天反省改过。曾子能做到,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到?曾子天性并不是很聪明,孔老夫子曾经说,“参也鲁”,鲁是鲁钝,这里是说曾参曾子比较笨拙,比较愚钝,天性并不聪明。但是勤能补拙,所谓“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别人一次能做到的,我做一百次,总能做到。譬如背书,人家过目就能成诵,我要背一百遍才能背下来,没关系,笨鸟先飞,我们努力,也一样能够达到同样的水准。人家十次能背下的,我一千次总能背下来了吧?要下这个钝功夫。这个“十、百、千”,可以理解为次数多,不必一定具体到多少次,是讲学而不厌,勤能补拙。曾子就是这样下钝功夫,老老实实,真诚地来治学,来求学,所以他能得孔老夫子的真传。《论语》里讲,夫子之道,是由曾子一以贯之,曾子得到了真传。夫子之道是什么?就是忠信之道。所以曾子每天反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忠信,他天天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十年三千六百五十天,他坚持了一辈子,就算三十年,也超过了一万日,所以他能得到夫子的忠信大道。曾子反省的三件事,第一个讲忠,第二个讲信,第三讲传习。这三个是有顺序的,不能颠倒。忠信是传习之本,没有忠信,怎么可能真正把老师所传授的教诲去落实、去实践?因此老师所传的是什么?忠信的大道。我们学生学什么?学忠信的大道。夫子之道,忠信而已。从这里我们就能体会,曾子的实学到底是什么。
28
发表于 2011-7-14 09:08: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4 09:08 编辑

孝悌忠信  中国精神
    《论语·学而》篇第二章讲到孝悌,这里讲忠信,孝悌忠信,八德的前四科,四个德目,这就是中国精神。现在我们国家提倡复兴中华文化,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到底是什么?古圣先贤用最简单的话就概括了,孝悌忠信。孟子说得好,“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这是中国五千年道统的精华结晶。曾子传承了夫子之道,夫子之道,孝悌忠信而已矣。夫子也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夫子所总结、传承的还是古圣先贤之道。有了孝悌的精神,家庭就能和睦,社会就能和谐;有了忠信的大道,民族就能振兴,国家就能强盛。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里,如果一个朝代,从国君到臣子们,都不讲求孝悌忠信,就很容易有亡国之难。有孝悌之心的国君,必定是爱民的,就像尧、舜这种圣王,不外乎就是把孝悌的存心扩展到对一切民众,像孝敬自己的父母一样。没有了孝悌,他自然就不会把民众放在心上,所谓“亲亲而仁民”,如果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孝敬,怎么会仁民爱物?唐玄宗年轻的时候励精图治,把朝廷管理得很好,天下大治,出现了“开元盛世”。社会安定了,经济繁荣了,他就忘记了孝悌忠信的精神,开始追求自己的享受,甚至把儿媳杨玉环娶为自己的贵妃,这就乱了人伦,并且“从此君王不早朝”。沉湎酒色,不理朝政,后来终于引发了“安史之乱”。安禄山举兵叛乱,唐玄宗被迫逃离长安,整个大唐江山失落了一半以上,不久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唐玄宗曾经对安禄山有很多的奖励,很信赖他,没想到他竟然背叛作乱,当然他是一个不孝不忠之人。这就是前面讲的,“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反之,好作乱必定会犯上,好犯上必定是不孝不悌,不忠不信。那么他的下场呢?没过多久,他的儿子安庆绪就把他给杀了,自己称帝。安禄山自己不孝不忠,他的儿子就是不孝不忠。应了一句俗语“有其父必有其子”,父亲犯上作乱,儿子也犯上作乱,真是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安史之乱”,安指的是安禄山,史是史思明,这两个人都是犯上作乱、不忠不信之人。后来安禄山的一个副将史思明,又把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给杀了,自己又称皇帝,这是上行下效。后来史思明的下场和安禄山一样,他的儿子史朝义为了得到皇帝的位子,杀了史思明,自己称帝。史思明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杀死,又是一报还一报,明显的因果报应。那么史朝义的下场呢?唐朝郭子仪带兵平定“安史之乱”,称帝只有两年的史朝义,最后落得个上吊自杀的下场。“安史之乱”历时八年,终于被平定了。安禄山、史思明两对父子的下场,证明了什么?无孝悌忠信之人,是天怒人怨。而玄宗皇帝李隆基对安史之乱当然也要负责任,他自己还注了《孝经》,逐渐忘记了仁民爱物,把《孝经》里讲的这些大道理都忘了,所以落得这样几乎亡国的下场。我们希望国家强盛、社会和谐,还是要大力地提倡弘扬孝悌忠信的精神,这种精神经历了五千年历史的考验,已经证明了是真理。有人说二十一世纪的天下是中国的天下,中国在古代兴盛的时期很多,而每次这样的时期,都是孝悌忠信的中国精神发扬光大的时候。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去侵略过外国,至少汉族统治的时候没有侵略外国。中国是用什么来令天下归附?用德行,以德服天下。中华文化讲的是和,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为什么爱好和平?因为它讲求孝悌忠信。所以我们现在希望构建和谐社会,共建和谐世界,没有别的,还是要回归孝悌忠信的道统。
29
发表于 2011-7-14 09:13: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4 09:14 编辑

忠信传习  成就圣贤
    曾子就是在忠、信和传习三事上着力用功,一生不改,所以他成了圣人。三件事实际上是一件事,我们每个人也都能像曾子那样做到,这就是修身。《大学》里讲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个“本”怎么落实?曾子这三事就是我们的具体落实。忠信是讲存心,存心是忠,心上用中,中道。怎么才能做到中?无私叫中,有私就没有中。有私就是分彼此,有人我二相。所以真正要做到中,放下私心,大公无私,放下我相人相,这才能做到中,我们的言就有信了,信和忠其实也是一体的。忠是体,相是信。传要去习,老师传授的我们一定要去实践,首先最重要的是我们对老师有信心,信赖老师。老师是不是圣人没有关系,但是我们要相信老师所说的圣人的教诲,这是我们学道第一个要建立的信心。当然选择老师很重要,首先要选择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我们才不会跟错老师。选择老师是听其言、观其行,看看他所做的是不是和他所说的一致。如果不一致,相反的,就不是真正的善知识,不是真正的善师。如果一旦选择定了,就一心一意地跟老师学,不折不扣地把老师传递的圣贤教诲去落实,依教奉行,老实听话,绝不可以打折扣,打折扣是自己毁掉自己成圣成贤的机会。为什么学生会不相信老师?对老师所传的教诲、圣贤之道,不能依教奉行,信心为什么会失掉?关键在于见到看老师的过失,并且把老师的过失放在心上,看不起老师,甚至觉得老师还不如我,轻慢老师,当然这样就很难认认真真地落实老师的教诲,所以传不能习。
    曾子之所以能成为孔老夫子的传人,可贵之处就是把老师的所传不折不扣地去习、去实践、去落实。在他的心目中,老师是圣人。孔老夫子有没有过失?有。《论语》里有记载,夫子有一次也犯了过失,但是夫子难得的是,别人一提醒他,他马上欢喜接受,改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能改过,这过失就没了。把所有的过失都改了,就是圣人了。老师犯过,那是老师的事情,但是当学生的,即使老师犯过了,也不能把老师的过失放在心上,这叫师资道合。我看我的恩师,真的是圣人,即使是有过失,也是示现教诲我们的,哪里有真的过失?境由心造,外面的一切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人事环境,一切人事物,都是我们的心境感召的。自己有这个心念,就感应这样的人事物。如果我们见到别人是圣人,就是以圣心看人,那自己也是圣人;我们看别人是小人,就是小人之心,以小人之心看君子,君子也都成为小人了,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是为什么?自己的心被污染了,把别人的过失装在心里。别人是不是真有过失还未可知,可能他是示现的,可能他是不得已才这么做,我们不知道来龙去脉,不了解对方的存心,把他的过失当成是真的过失,这是自己污染了自己的心性。如果也是这样看自己的老师,那就是自甘堕落,自绝于师门之外,怎么能成就?所以,学道最重要的是绝不能看老师的过失,不把老师的过失放在心上。我们做弟子的,真把老师看做圣人,那就恭喜了,有圣人在教导自己;我们把老师看成一般凡人,就是凡人在教导自己,所以得到的利益不一样。曾子这句话讲的忠、信、传习,是把别人都看成圣人,忠信就做到了圆满,我们就得到大道了,圣贤之道就圆满了。
    《大学》讲,“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君子的大道是什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我们能够恢复本性的明德,就成圣人了。怎么得到?“忠信以得之”。有人、我二相,心就不忠;见别人有过,就是不信。信什么?信人人本来是圣人,本具明德。若见他人有过失,我们就不信,不信他是圣人,只信他是凡夫。若见老师过,当然就不能传而习。老师所传的,还是忠信的大道,我们接受老师的教诲,但不能真正落实,为什么?骄慢,“必骄泰以失之”,大道就失掉了。这是自己作践自己,自暴自弃。《弟子规》讲,“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自暴自弃就是把自己推到了圣贤门外。曾子的忠信之道,一以贯之,贯穿了整个圣贤的大道。体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做真实切近的功夫。从哪里做起?从不看别人的过失学起。“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是古大德的教诲。真正修道之人,不会看世间人的过失。换句话讲,见世间人的过失,就不是真修道人,忠信都失掉了,离大道就远了。所以我们天天反省、忏悔、改过,要在这上面用功,这正是曾子一生成就圣贤的关键。
30
发表于 2011-7-14 09:19: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4 09:19 编辑

第五章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治国方略  古有五事
    第五章是讲治国之道。孔老夫子告诉我们治理大国的方法。“千乘之国”的“乘”是兵车,一个诸侯国有一千辆兵车,这是属于大国,治理大国的方法主要有五个关键点。第一是“敬事”,事是国事,敬是恭敬、谨慎。处理国事要恭敬、要谨慎,这是“敬事”。“道千乘之国”的“道”,不念四声,念三声,音同“导”,是治理的意思。治理一个大国,第一重要的就是恭敬谨慎。其实治家和治国都要恭敬谨慎,有恭敬和谨慎才不会有过失,才不会犯大错误。第二是“信”,信是诚信。治国者,这是讲国家的领导人,除了对国事要恭敬、谨慎以外,对人民要诚信,使老百姓对领导人、对政府有信心。这确实是治国的根本,假如民众对政府没有信心,那这个国家肯定会不稳定,甚至危在旦夕。孔老夫子曾经说过,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足食”是粮食充足;“足兵”是国防,国家机器要强大,防御能力强;“民信之矣”是人民百姓对国家政府有信心。这三个比起来,信比兵和食更重要。孔老夫子说,国家可以没有国家机器,没有兵没问题;可以没有食,老百姓可能吃都吃不上,还可能维持得下去;如果百姓没有了对国家、对政府的信心,那这个国家也就要灭亡了。民无信则不立,所以信是立国之根本。那么民众何以对政府有信心?政府领导人必须要“敬事”,才不会有过失,才能使老百姓有信心。因此要反求诸己,自己能够修身、敬事,自然别人就对我们有信心。第三是“节用”。节用就是节约,对财物节约。一个国家政府,它的收入来自于百姓的税收,财物来自于民间,假如政府领导人花费太大,就会给百姓造成很大的负担。清朝为什么会亡国?与慈禧太后有直接关系。慈禧太后挪用了组建北洋舰队的军费来建造圆明园,为了自己的享受,浪费奢侈,给百姓增加了很大的负担,而且又使国防的力量削弱,所以才遭到八国联军入侵的屈辱。《大学》里讲,“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这是讲治国之道。“生之者众”是生产得多;“食之者寡”是消费得少;“为之者疾,用之者舒”,是我们的生产效率很高,快速,但是花费用度缓慢,这样财富就能保持充足,这是生财的一个要诀。所以“节用”很重要,一国如是,一个企业不也如是吗?第四是“爱人”。“爱人”就是爱民,在上位的人要知道民间疾苦,爱护关怀老百姓,最圆满的做法是将老百姓看做自己的儿女一样。所以做官的,古时候称为父母官,父母官是什么意思?做民之父母。人民百姓需要什么,爱好什么,我们就尽力满足他们;对老百姓不利的政令,我们就努力帮助去除。《大学》讲,“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这就是民之父母。所以做领导要有爱心,爱民如子。第五是“使民以时”。“使民”是让人民去劳作。古时候是农耕社会,农业占主导地位,所以一年四季按照时节领导人民去从事生产非常重要。如果不按照时节,违天时而作,就很难丰收。其实不仅有农业周期,还有经济周期,观察时运、时节因缘,做适当的调控,能够事半功倍。“敬事”、“信”、“节用”、“爱人”和“使民以时”这五条是治国之大道。其中,敬事而信能令民信,节用就能足食,爱人、使民以时就能足兵,孔老夫子说的“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详细来说就是这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是治国之道,它是治国的根本。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