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麦凯 - 

[读书评论] 钟茂森《细讲论语》(详实解读中国人的圣经)全新版连载)

[复制链接] 159
回复
4080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
发表于 2011-6-20 09:41: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6-20 09:42 编辑

    关键问题在哪儿?就在明自己的明德。这个“明”,就是《论语》这里讲的“学”字,也是觉悟的意思。所以学的目的就是觉悟,放下本来没有的不觉、不善,而回归自己本有的本觉、本善,这就是学的目的。所以圣学的纲领一个“学”字就概括了。《礼记·学记》里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一定要学习,孔子给我们示现的就是好学。夫子在《论语》里讲:“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成圣成贤不是一天到晚不吃饭、不睡觉,只在那里思索就能够办到的,这没有用处,没有好处,“无益”!“不如学也”,要学。学就是开始觉悟了,叫始觉。始觉合本觉,这就是学。我们凡夫是始觉不合本觉,迷了。本觉是本有的,但是自己不能觉。圣人是念念都始觉合本觉,这就是《大学》所谓的“明明德”。只有通过学,我们才能够真正做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谐天下。这是一个纲领,贯穿了大学之道,所以《大学》也就是一个“学”字。
    学的态度,孔老夫子是“信而好古”。“信”是相信,相信谁?相信古圣先贤的教诲。“好古”是什么?虚心诚敬地接受圣贤教诲,落实到自己的言行乃至起心动念,不打折扣,真正依教奉行。这是学的最重要的态度,一个是谦卑,一个是诚敬。谦才能够受教,如果傲慢,看不起古人,我们怎么能受教?古人是已经成就了,他们的经验教给我们,我们依教奉行也能像他们那样成就。另外一个最重要的是诚敬,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有这样的学习态度,没有不成功的。凡是学得不成功的,一般是不谦卑,傲慢心生起来了,没有诚敬心,那是什么?敷衍,因循苟且,对老师教导的阳奉阴违,自己有自己的主见了,觉得自己了不起,就没有像夫子讲的“信而好古”。“信而好古”,没有自己的主见,没有自己的意思,用圣人的意思做自己的意思。圣人的意思都是自性的自然流露,我们没有证得自性之前,不能相信自己的意思,要相信圣人的意思,这叫“信而好古”。等我们证悟自性了,就不需要依赖圣人了,为什么?我们的自性流露和圣人的自性流露是一样的,所说的、所行的与孔老夫子,与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这些圣人没有两样,我们也是圣人了。在没有成就之前,必须放下自己原来的知见。原来的知见是习气,是错误的知见,随顺圣人的教诲,这才是“信而好古”。
12
发表于 2011-6-23 15:23: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6-23 16:29 编辑

    真正依教奉行,努力去修学,我们就会学有心得。这个心得是什么?真正体验、证明了圣人所说的教诲,我们亲身体验到了,才能去教人,才能为人师。没有自己的心得体会,都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夫子讲,这是“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不是心性体验得到的学问,不是实学。到学有心得时,我们的态度,仍然是夫子所谓的“述而不作”,还是没有自己的创作,转述前人的圣贤教诲。“述”是不添加自己的成见、意思,只把古圣先贤的教导做个汇集,用来对治现代人的错误、烦恼,给现代人治“病”。这些教诲,是不是自己创作的?不是,还是讲的圣人的意思。所以夫子讲自己是“述而不作”,他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尧舜是古代的圣人,夫子是转述这些圣人的意思,他只是做了一个汇集,做了整理,叫集大成。宪章是典籍,典章制度,把文王、武王所留下来的典章制度做一个整理,夫子做了这个工作,所以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他能够垂训后世,不是他自己的知见,都是圣人的知见。圣人的知见也是人人自心中本有的明德本善。明德和本善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圣人没有多增加一点,凡夫、俗人也没有减少一点。只是圣人他明了、他觉了,凡人迷了,不能够流露出来,所以要学。学是什么?犹如拨云见日,把蒙蔽自性太阳的乌云扫除干净,让自性重放光明而已。不是从外面多增加一点什么,增加一点,那是多余,这叫“头上安头”。人的脖子上本来有头,还要去找一个什么头?安一个什么头?那都是多余。只是去除原来没有的那些习染、烦恼、迷惑,我们就回归自性,成圣成贤了。这是讲以“学”字为宗。
    第二个以“习”字为趣。趣是要径,成圣必须要经历的途径。圣贤之道重在一个习字,习是练习、实践,把我们所学的圣贤教诲,认认真真地在自己的日常工作、生活当中去练习、去实践、去运用,这样就能得到圣贤的受用,这个受用就是“不亦说乎”。如果只是学,没有去习,就是《弟子规》讲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没有用,都是口头上、文字上的,不是实学。所以“学贵力行”,要真去干、真去用。我们的恩师讲了两个概念,儒学和学儒。儒学是什么?只是在口头、文字上去学这些道理,没去用,那不是实学,美其名曰叫儒学。一个儒学学者,能够讲“四书”、“五经”、“十三经”,讲得头头是道,能够拿博士学位,能够当教授,发表很多论文,这是一个儒学家。但是能否真正“不亦说乎”?还是天天有很多烦恼,很多痛苦,《大学》讲的好乐、忿懥、恐惧、忧患,能不能放下?真能放下这些烦恼,就真正得到喜悦,这才叫学儒。学儒是学什么?学孔老夫子、学孟老夫子,学得和圣人一样,这叫学儒。我们读“四书”,学《论语》,目的是学儒,不是研究儒学,文字上的这些当然有用,它能指导我们学儒,但是我们不能执着在文字语言上而没有去力行。所以,儒学和学儒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

13
发表于 2011-6-23 15:31: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6-23 16:29 编辑

    行门的关键就在于格物,就是《大学》里讲的格物。格是什么?格斗;物是物欲,自己的陋习、烦恼、欲望,这些现前了,障蔽了自性,使自己的明德本善透不出来,所以要跟它们格斗,要把它们压下去、控制住,让它们不能起现行、不能起作用。时间久了,成为自然了,格物的功夫就成就了,我们就致知了。致知是恢复自己的良知,良知是本有的,然后我们就能诚意,就能正心,最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圣人了。《论语》讲“克己复礼为仁”,克是克服。克服什么?自己的毛病、习气、烦恼。复礼的复是回归,礼是自性的性德、明德。仁、义、礼、智,这是性德,回归性德了。如何得到?从克己的功夫中得来,就是格物的功夫,这就是习的内容。所以学了一定要去做,真干、真放下,这叫学而习。
    第三个以“时”字为枢机,枢机就是关键的意思。学圣学贤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够“时习”。时就是时时、时常,没有间断,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孔老夫子的一生不就是这样给我们示现的吗?他老人家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学,没有间断,发奋学习,废寝忘食。为什么能废寝忘食?因为他快乐,喜悦,因为“不亦说乎”,就忘记了忧恼,也“不知老之将至”,连自己年老都忘了,可见夫子之好学。其实圣人没有别的,就是时时刻刻在学,时时刻刻在习,念念始觉合本觉,时时明其明德,念念回归本善。所以无时不学,无时不觉,就能成圣人,就能圆满大学之道。学人最怕的就是自己的毛病、习气现行。譬如见到财色起贪心,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不高兴了,起了瞋心,而且这些念头起现行时不能猛然觉照,浑然不知,这是最麻烦的,这就不是时习了。或者是觉知之后,知道自己有这个习气烦恼,明知见到财色起贪心不对,明知遇到不如意事生瞋恚不对,明知起傲慢、嫉妒以及种种贪瞋痴慢的烦恼不对,而不能断除,知道自己起念头了,但是不能决然放下,这都是所学的功夫间断了。有的学人,我们特指学习圣贤之道的人,在大庭广众之中保持着庄敬谨慎,大家一看也尊敬他,但是在自己闲居独处的时候,又不能慎独,放逸了,这都难以成就圣道,问题就出在他没有做到时习,时时刻刻不间断。
14
发表于 2011-6-30 14:34:2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感谢分享
15
发表于 2011-7-1 10:15: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 10:16 编辑

    《中庸》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要修慎独的功夫,“不可须臾离也”,不能须臾顷刻之间离开道。这是“时”的意思,念念都要归依圣道,回归自己的本善。特别是在自己独处的时候,有所不睹,有所不闻,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时候,要戒慎恐惧,害怕放逸。因为一放逸,修学的功夫就堕落下来了,所以一个人的德行就在隐微处见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在最不被人发现的地方,在最隐微的细节里最能显示我们的德行,那是我们真实的表现,所以君子要慎独。独是别人不睹不闻,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在没有人烟的地方属于独处,在大庭广众之中,我们的起心动念别人也未必知道,这个时候也要慎独,所以最隐微的地方常常是我们的念头起动处。一念刚起,我们能不能觉到?能不能马上观照我这个念头合不合道?有没有离开道?如果不合道,立即把它放下,这叫才动即觉,觉之即无。古人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不起来很难,念头是习气,过去、今生的习气,不起念头很难做到,起了念头怎么办?马上觉照,不能迟缓,立即把不合适的念头放下,这是真正时习了,时时刻刻都在做圣人,克念作圣。
    第四个以“说”字为受用。圣学是心性中流出来的学问。我们能够学而时习,就无时不觉,无时不悦,真正喜悦,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这种喜悦不是从外面来的,而是自己不断地亲证,证明圣人所说的理论境界,是从这里得来的,与外面的物质条件好坏没有关系。夫子的学生颜回,《论语》里讲“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夫子赞叹颜回“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穷到吃饭的碗都没有,用竹子编的篓去盛饭,叫箪食;喝水的杯子也没有,用瓢,瓢饮;居住在陋巷里。别人在他的这种境遇,不知道忧虑到什么地步了,但是夫子看到颜回是“不改其乐”,他乐得这样的环境,不愿意改变,真叫安贫乐道,心是安宁的,常处在喜悦中。正因为有这种喜悦,修学的人才能够不断地精进,不断地发奋去学习。学而后教人,教人是传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动力就是“不亦说乎”。古诗说“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人可能是在山野里,住一个小茅屋,我们想想那个境界,每天读书,快乐喜悦,甚至外面的草长到了窗前,都忘了去除,整个人沉浸在读书之乐中。这种意境我们有没有体验过?这是世间那种所谓的快乐不能同日而语的,这种喜悦不是世间的五欲享受,五欲是财色名食睡,欲望得到了满足,那不是真正的喜悦,这是外部的刺激而已。
16
发表于 2011-7-1 10:17: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 10:17 编辑

    学圣学贤,都必须经历信、解、行、证四个层次。首先我们要相信,相信圣道才能去学,如果不信,就是把自己自绝于圣人门外了。所以首先要对圣人有信心,对自己能成为圣人也要自信,才有学的动力,这是信。信之后要解,解是学习圣贤的经典要理解,理解是第一步。如果不能理解怎么去运用?怎么去实践?只理解也不行,理解只是文字上的,更重要的是要去行,力行,把圣贤的道理用到自己的言行生活中。然后就能证,证是证明,证明圣人所说的确实没错。我们就得到了圣人的体验,所以能够“不亦说乎”。信解行证,学是信解,时习就是行,天天干,念念不离圣道,我们就能得到悦,悦是证。所以“学而时习,不亦说乎”,信解行证这四个层次不是孤立的,它们相辅相成,相互提升、相互促进。信解提升一层,行证也加深一层;行证加深一层,信解又提升一层。愈学愈喜悦,愈行愈踏实,所以能够不退转,真正学习圣道不会退步,只有进步。《大学》里讲“日日新,又日新”,天天进步。
    我过去是在大学里的商学院教金融,追随恩师学习圣贤教育十几年,也仰慕恩师的德行。我们的恩师像夫子一样,做到了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的存心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的行持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五十多年从事圣贤教育的弘扬,让我们非常的仰慕,深受鼓舞,立志效法,所以把大学教授的终身教职工作辞掉,追随恩师学习圣道,学而时习,学了之后去力行。曾经有人问,放下了工作,没有了收入怎么办?吃饭怎么解决?当时我就笑着回答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这个乐不是吃得好、穿得好、住豪宅、开名车等等的物质享受能够比拟的。孔颜之乐,我们现在浅尝了一点点,已经很受用了,确实不会再为衣食所忧虑了。我们的衣食、受用,“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论语》里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小人只想着自己的衣食受用,物质生活,这是“喻于利”,喻就是他只知道利;君子只存着义,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叫义,为义之上自有受用。
17
发表于 2011-7-1 10:19: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 10:20 编辑

    从师学习这么多年,知道现在世间最需要的是伦理道德教育的师资。这件事情如果已经有很多人在做,而且做得很好,我们也就不需要参与了。但是这件事情现在做的人不多,那就要有一份承担。求人不如求己,为了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就应该挺身而出,所谓“国家兴亡,我的责任”。《大学》里讲的“明明德于天下”,平天下就是现在提倡的和谐世界。孔老夫子的志愿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是大同世界的理想。我们的恩师也是这样的志愿,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圣贤教育的工作中了。“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和谐世界如何达到?最重要的是要靠教学,教什么?伦理道德,教做人。我们都做好了个体的自己,社会自然就和谐了,大同世界也并不遥远。所以我们是为了这件事情,为了这个志向走这条路。那就要把个人的私利、享受置之于度外,才能对“不亦说乎”稍有点体会。如果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享受不肯放下,怎么可能得到这个喜悦?得不到圣人的受用。
    只要放下一分,就有一分的受用。放下十分,就有十分的受用。圣学是用来练的,无非就是把自私自利放下,把名闻利养放下,把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下,把贪瞋痴慢的烦恼放下,这就是格物。物一格,知就致了,意就诚了,心就正了,身也修了,家也齐了,国也治了,天下也就太平了。这就是真正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一句把孔老夫子的整个圣学之道都已经概括尽了。它以“学”字为宗,为纲领;以“习”字为趣,习是真干、真落实,这是修学的要径;以“时”字为枢机,就是关键,关键在于时时在学,时时在习。学是什么?觉了,学了圣贤之道,能够觉悟。在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的时候,能觉悟到,我这一念、一动,符不符合圣教?不符合,马上要把它放下,要克制,这叫“克己复礼”。真正能学能习,而且无时不学,无时不习,就能得到圣人的受用,就是“不亦说乎”,喜悦从心中涌出来,所谓心中常生欢喜。所以我们真正要去体验才会得受用。
18
发表于 2011-7-1 10:30: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 10:31 编辑

有朋远来  志同道合
    本章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就是同类、志同道合的人。听说我们在这里学习圣道,希求成圣成贤的人就欢喜地来亲近我们,志同道合者相聚一堂,是令人非常快乐的。所以“不亦乐乎”的“乐”是见到有朋友从远方来,一起学习,感到非常快乐。不论从远方来的朋友,还是在周围的朋友,大家能够共聚一堂,一起学习,当然都是令人快乐的事情。《朱子集注》中引程子的话说:“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因为行善而声名慢慢远播,远近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和我们一起学习,效法者愈来愈多,这是非常令人快乐的。为什么?因为圣贤之道可以令更多的人不亦说乎。一个人得到了不亦悦乎,也让大家一起不亦悦乎,这叫与民同乐。这个话反过来我们也要理解,我们需要在学道的过程中亲近师友。《礼记·学记》里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习不能够自己闭门造车,应该向前辈,向善知识,向有成就的人去请教、学习。等到自己学有所得了,自然也会有志同道合,仰慕自己的这些人从远方来请教。那我们也毫不吝法,把自己平生之所学全部供养出来。《孟子》里讲,“君子三乐”,其中一乐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
19
发表于 2011-7-3 21:50:3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再接再厉。
20
发表于 2011-7-11 08:54: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1 08:55 编辑

不知不愠  是谓君子
    下面第三句讲,“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个“愠”有恼怒的意思,就是心里不高兴了,烦恼了,瞋恚了。当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德行学问时,所谓怀才不遇的时候,没有人知道,没有人赏识,君子不会有怨恨,绝不会怨天尤人。《朱子集注》中引尹氏的注解说:“学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这句话讲得很好。前面是讲“学而时习之”,是自己要学,和别人没有关系,学不学是自己来决定,绝不因为别人知不知而改变自己学习的目标和进程。知不知道是别人的事情,与我何干?不影响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照样还是这么喜悦。因为这种喜悦不是建立在别人的身上,不是建立在别人知不知道的基础上,所以“何愠之有”?哪里会怨天尤人?哪里会有怀才不遇的感慨?有这种感慨,正说明心中已经有“愠”了,有不满了,有恼怒了,那怎么能称为君子?古人讲,进则兼善天下,退则独善其身。如果有因缘,众生有这个福分,我们的才华能得以施展,得以帮助这个社会的众生,让他们一起来和我们学习圣贤之道,让他们也得到喜悦,让这个社会得到和谐,固然是好事,兼善天下。假如没有人用我们,没有机会去服务社会,去帮助民众,那也没有关系,这是天命。所以学在自己,用由天命,君子是乐天知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自己学成了,但是别人不知道,那是不得其用,天命,但是这绝对不会影响不亦悦乎。历史上有很多隐士,他们都能做到乐天知命,自己畅游于山水之间,不亦悦乎,没有那种怀才不遇之感,这是真君子。一切随缘,有善缘,我们当然要帮助众生,没有善缘,退而独善其身。这是讲到一种君子的修养。
    后面“有朋自远方来”以及“人不知而不愠”两句,都与第一句相关。这两句是讲到“学而时习之”的“时”,“时”是时运,有被人知的时候,也有不被人知的时候。被人知的时候,就“有朋自远方来”了,大家都来亲近自己,向自己求学,自己当然是“不亦乐乎”。不被人知的时候,自己也不会不平。“学而时习之”的“时”,涵盖了这两个方面,知与不知,都是不亦悦乎。具体表现在“有朋自远方来”的时候,能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的时候,还是不亦悦乎。所以喜悦是没有间断的。人家知还是不知,我们的才华得用还是不得用,都不影响我们学习的喜悦。
    我们知道人人本来都有明德,都具本善。我们现在明明德、修本善,是回归本善。即使别人来向我们学习,也不是我们教给别人什么东西,无非就是别人也能够像我们这样回归自己的本善,明自己的明德,大家一起做圣人,这不就是“不亦乐乎”?我们现在没有志同道合的人,也没有关系,要知道整个宇宙本来是一体,根本没有别人和我的分别,有人、有我这就是二,不是一,一体里面哪里能分人我?既然没有人我,又何谈人知不知?当然是“不愠”。因此在“有朋自远方来”的时候,是“学而时习”,是“不亦说乎”;当人不知的时候,还是“学而时习”,还是“不亦说乎”,这叫君子之学。怎么能够因人知不知道“我”的德行学问,而改变学而时习的态度呢?如果有改变,这心就不是一心,是二心。二心是妄心,不是真心。君子之学称为实学,是什么?恢复我们真心本性的学问。有知和不知这个分别执著,就已经不是孔老夫子所谓的君子之学了。《大学》里讲的这个“学”,讲到最后最重要的就是格物。我们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要“正其心,诚其意,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是什么?格尽自己的物欲、烦恼、妄想。所以“物格而后知致”,把自己的妄想烦恼都格掉了,真正的良知才能够现前。所以这个学就是致知,时习就是在用格物的功夫,“学而时习”就是“格物致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