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麦凯 - 

[读书评论] 钟茂森《细讲论语》(详实解读中国人的圣经)全新版连载)

[复制链接] 159
回复
4053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1
发表于 2011-7-21 09:19: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1 09:20 编辑

第十一章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为孝之道  不违父志
    这一章说的也是孝道。在朱子的《集注》里,他解释说,父亲在的时候,说父亲也包括母亲,在古代家庭是以男子为主,所以单提一个父亲。父亲在世的时候,子不得自专,就是没办法自己做主,一切都要听从父母的吩咐,所以儿女的志向必定是父母的志向。“父没”是当父母去世以后,这个时候儿女必须要自立了,因此能不能继续保守父母的志向,就要观察他的行为。从他的行为里,能知道他的善恶,他是不是真正有孝心。如果他真有孝心,他也必定能做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他会继承父亲的志向,继承祖辈的事业,甚至能够发扬光大。在蕅益大师的《点睛》注解里,他也说到,这一句《论语》是讲孝道。“观其志”就是“观其事父之心”,他的志向和父母的志向一致,即养父母之志,就是孝道。“观其行”,是特指父母过世之后三年,三年居丧,所以“观其行”主要是讲“观其居丧之事”。《弟子规》讲的,“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就看他这些事是不是能真正做到,孝心就从这里可知也。这一章孔老夫子为我们论孝,分父母在世与不在世这两方面来讲。父母在世的时候,儿女事事都要顺从父母的意思,这叫肖父,肖就是相像。哪些地方相像?和父母的心志相像,如果不相像,这叫不肖。所谓不肖子孙,就是不能以父母的心志为心志。
劝谏细行 不违不怨
    父母如果有善行,我们理应承顺;父母善良的心志,我们理应继承。如果父母有不善行呢?是不是我们也要事事顺从父母?孔老夫子不这么认为。《论语》里孔老夫子告诉我们,“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我们侍奉父母要学会“几谏”,几是微小的意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当然也有过失的时候,当这个过失刚刚萌芽,很微细的时候,为人子就应该有这种警觉性,立即能够察觉,立即能够向父母劝谏,不要等到父母酿成了大祸,形成了大过,这个时候悔之已晚,所以“事父母几谏”本身也是孝顺。“见志不从”,如果父母不听从我们的劝谏,比较固执,坚持自己错误的观点,不能纳谏,这时候怎么办?“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我们还是要保持对父母尊敬的心,绝不能看不起父母,更不能肆意的讥讽、毁谤、嘲笑父母,要保持自己劝谏的初衷,继续找机会再进谏。《弟子规》里讲,“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道理和《论语》里讲的一样。父母有过失的时候,我们要尽力地想方设法,用柔和的方式来劝谏,使得父母能在欢喜中纳谏。如果父母不欢喜,甚至会怒斥我们,我们也要不辞劳苦,不能怨父母,而应该始终保持孝敬心,谏之不已“悦复谏”,等到他欢喜的时候我们再劝谏,一次又一次地劝谏,使得父母终有一天能改过回头。所以,孔老夫子讲的孝顺,不是只是顺从父母的意思,不管父母的意思是善还是恶,一味的迁就顺从,这不是孝,《孝经》里讲这是陷父母于不义,《孝经》里专门有一章“谏诤章第十五”说明这个道理。所以孝顺的“顺”不是顺父母之情,顺的是义,顺的是道德,顺的是纯善的本性,使父母也能回归纯善的本性,也能最终成圣成贤,这是大孝。如果父母过世了,儿女居丧三年,尽自己的哀念、哀思。这三年当中,也不能改易父母的事业和做法,当然这个事业和做法必须是没有害处的。
52
发表于 2011-7-21 10:11: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1 10:12 编辑

孝悌大者  继志述事
    孝敬不仅是对父母,也包括对老师,老师如同父母一样。古人有讲,“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的志向,我们也应该念念的想着实现,这也是孝敬。我们的恩师净空老法师,在讲课、讲经中常常提起他过去在台中师从李炳南老居士。李师公一生都在弘法利生,同时也培养讲经的人才,我们的恩师是他最得意的门生,也是他的传人。李师公鼓励我们的恩师一生不离讲台,天天讲经,告诉恩师说,“如果讲经几天不讲,上台就生疏;几个月不讲,上台就不会讲了。所以讲席天天不能断”。在讲的过程中,既是自利,也是利他,劝导别人,也是劝导自己,自他兼利。于是恩师谨记李师公的教诲,五十年讲台没有间断过,真正继承了李师公的志向,真正把净土法门弘遍全世界,这个真是孝养老师之志。老师在,能够不离讲台,老师往生已经二十多年,到现在依然还是保持天天讲席不断。恩师现在讲解《华严经》,《华严经》是大经,讲到现在已经超过十年,超过了四千小时。《中庸》里讲,“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什么是真正的孝子?善于继承父母、先人的志向、事业。李师公的事业,就是弘法利生的如来家业,他的志向就是弘法护法,恩师真正做到了。所以我们“观其志”,“观其行”,由衷地感佩,这是佛门的大孝。我们的恩师今年八十三高龄,念念也想着培养继承人,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后是真正能继承他的事业的这个人。现在佛法表面上好像兴盛,实际上是衰微的,为什么?真正发大心、有修、有证的人太罕见。我们蒙受恩师的教诲之恩,也要念念想着报答恩师。报恩,最大的报恩就是“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我们能继承恩师的志向和事业,以师志为己志。这件事情与其要求别人做,不如要求自己做,自己要勇于担当。
    所以我从大学退休下来,一心一意地跟随恩师学习经教。恩师吩咐我,每天都在摄影棚里练讲,除了偶然的要出外,也是恩师批准的,或者是恩师吩咐的出外演讲,一般时间都是在家里的摄影棚里练讲。我从二零零七年初开始练讲,每天两个小时,近三年来,也超过了一千小时。前不久,我去亲近恩师,和他老人家住了五天,向他汇报自己所练讲的科目和小时数。我告诉恩师说,将近三年,讲了超过一百个讲题,超过一千个小时,平均每年差不多有四百小时。恩师听了非常的欢喜,他说,“四百小时还不够,要增加到六百小时”,所以我们不敢懈怠,要更加地努力精进,在弘法利生的道路上,无怨无悔地走下去,真正以师志为己志,扛起弘法的重任,担负起在未来弘法的使命。现在儒释道三家都缺乏有修、有学的弘法人才,我们非常希望,也是每天祈祷,真正有圣贤出世,能够在现前的这个时代,“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那我们非常的感恩。我们的恩师走在前面,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他老人家当年走这条路时非常不容易,多少的障碍,多少的讥毁,风风雨雨走过五十年来,现在我们在他的福荫下走得很安稳,没有像他老人家当年的磨难。恩师告诫我们,一定要用远程教学的方法,讲经就在摄影棚里讲,因为我们不去外面,嫉妒障碍自然就会减少。我们不张扬,就天天在家里,在小小的摄影棚,对着摄影机来学讲,把儒释道的这些经典为大家解读,有缘的人自然就会上网来听讲。我们不求,不希求有多少的听众,一切都随缘,识货的,自然就能欢喜地来和我们一起学习。就像“美玉章”里,子贡问孔老夫子,“你有美玉,你是藏起来,还是拿出去卖?”孔老夫子说,“要去卖,但是我们不是像别人那样去叫卖,我们是等待识货的买主”。这是心不往外攀缘,每天在经教里用功,真是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透过网络这个工具,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向世界上有缘的大众来汇报,互相之间不用见面,大家都能得到利益。
    这是恩师给我们的未来确定的弘法方向,我们试用了三年,觉得真是很好,不去外面,心是定的,心很安静。《大学》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能够知止,心不往外攀缘,心才能定得下来,才能静得下来,才能安得下来。人能够心安,念头就不乱动,才能生智慧。这个智慧是本有的,这个智慧是什么?遇到事情来,立刻就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就知道解决的方法。我们平时为什么没有这个智慧?这是因为心在动,就像一潭清水,风吹起了波浪,外面的这些景物就影现不出来了。倘若没有风,一潭清水静止在那里,外面的景物就能影现得清清楚楚,这个影现的能力就是智慧。虑就是智慧,“虑而后能得”,得就是我们得到了圣贤人的受用,我们就证得了圣贤的境界。所以要“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讲经弘法的事业,不要说三年,三十年、一辈子都不能改,遵守老规矩,做一个老实听话的好学生。譬如讲经,老师传授给我们的方法叫复讲,复讲是不能添加自己的意思,重复地讲老师的意思,这叫复讲。老师的意思也不是他自己的意思,都是祖祖相传的,传下来的意思,这个意思是自性自然流露出来。我们如果证得自性了,我们讲的和老师讲的,和见性的人讲的是一样的。到那个时候,就像夫子讲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怎么讲都不会违背规矩,都是圣贤的意思。为什么?圣贤人证得自性,我们也证得自性,这个时候讲得完全一样。还没有证得自性之前,要守着旧规矩,老师讲过的意思我们才能讲,老师没讲过的,绝对不敢自己创新,所以复讲也是在修戒、修定、修慧。戒就是守规矩,规矩守久了,心就定了,定了之后就能开智慧。所以,孝道引申到师生关系上就是尊师重道,做老实听话的学生。
53
发表于 2011-7-22 10:41: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2 10:41 编辑

第十二章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天理人仪  以和为贵
    有子是有若,孔老夫子的学生。他讲“礼之用,和为贵”,“礼”是什么意思?朱子说:“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礼,实际上反映的是天理,所以说“礼者,天地之序也”,天地代表什么?自然,自然而然就有的一种规矩,这是礼,它是天理的表现,“节文”解释为表现。“人事之仪则”,人与人之间,待人、处事、接物时所遵守的礼仪、规则。这些礼仪规则,不是圣人制定出来约束我们的,实际上是自然的秩序,我们必须要遵守自然的秩序,也就是符合礼,才能真正得到幸福美满。所以不要把礼误解为是圣人用这些规矩、法律、规章制度来制约我们的,圣人没有这个意思,只是希望我们更幸福、更美满。循着礼,我们就能回归本性,它是性德的流露。“和为贵”的“和”,朱子说“和者,从容不迫之意”,遵守着礼,这个用是表现在他从容不迫。这个解释有一些牵强,在这里我们不这么讲,李炳南老先生的注解讲得很实在,他说礼就是规矩,规矩是不能乱的,但在用的时候,应当以和为贵。所以“和”解释为和谐,礼的用处就在于和谐,以和谐为贵。如果遵循礼反而不和谐了,那么遵循的礼这方面也有问题,因为它的目的是以“和为贵”,也就是恢复和谐。和谐包括三种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是地球、太空、宇宙,大自然要和谐;还包括人与不同维次空间生命的和谐。这三重和谐,是礼的用处、礼的方向。
克念作圣  心不逾矩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朱子解释说:“先王之道,此其所以为美,而小事大事无不由之也。”先王是指古圣先王,确指尧、舜、禹、汤、文王、武王。这些先王之道,就是以礼达到圆满的和谐,所以称为美,美是一种圆满。“小事大事无不由之”,无论做什么事都符合礼,都没有违背礼。在没有成圣成贤之前,还是凡夫时,我们必须用圣人制定的礼来规范自己,这叫克己复礼,克服自己的习气,遵循着礼而行,遵循久了,慢慢就习惯了。到了像孔老夫子七十岁的境界,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小事大事无不由之”,都没有违犯规矩。为什么?他已经证得本性,成了大圣人,性德自然流露,这就是礼。他的一切行为,我们去观察,都符合礼,可是他有没有一个心要去遵循礼?没有,圣人没有心。有心、有念头,不能成为大圣。所以《尚书》告诉我们“克念作圣”,把念头都克服住、控制住,放下了,我们才能作圣。作圣了,我们的身口意三业的造作,一切的行为、言语、念头,通通符合礼,那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所以还没有成圣成贤之前,我们先要遵循这一套祖宗圣贤留下来的礼,这就是圣贤的教诲。
54
发表于 2011-7-22 10:47: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2 10:48 编辑

礼而有节  和谐之道
    下面讲“有所不行”,古注讲到另一个意思,是把“小大由之,有所不行”合在了一起,皇侃和邢昺两位大学者的注疏也是这样讲的,“小大由之”的由是“用”的意思,小事大事都用礼。这里隐藏着一个意思,只用礼而不用和,“礼之用,和为贵”,如果只用礼而不用和,这就有所不行,也就是说,这样不圆满,甚至会有缺憾,不可行。我讲一个例子大家就更明了了,只用礼,不用和是不可行的。过去我在美国教书,有一次回国探亲,探望我的父母。我的父亲和我的母亲离婚以后,父亲又组成了家,我的庶母姓王,王姨。他们知道我回来,非常高兴。王姨很会做饭,说要给我做一顿好饭菜,给我接风。当时我父亲因为患了脑瘤,在恢复中,所以一般上午他都要睡觉,结果那天睡多了,起来穿衣服也很缓慢,王姨已经把饭菜都做好了,和我在桌前等他,等了很久都没见他来,王姨就有点不耐烦,说:“我们先吃吧,别等你爸了。他平时起来时间不固定,我都是单独给他做来吃。”当时我就起了个执著心,说:“我们一定要等爸爸来,吃一个团圆饭,人齐了才一起吃,这是《弟子规》。”我执著这个礼,而且还把大道理摆出来,王姨也没话好说了。我们俩就一起等,等得饭菜都凉了,父亲才上桌来。这时候父亲也很不好意思,说:“为什么你们不先吃?不要等我!”王姨辛苦了一个上午,做了一顿好饭菜,结果我们大家都只能吃凉的饭菜。我的心里也很不愉快,也有点埋怨父亲的意思:“怎么上午起得这么晚,睡得这么多!”结果家里本来很高兴的气氛,都变了味。
    我回头一想,都是自己不对。虽然《弟子规》里讲“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吃饭怎么能自己先吃?要等长辈一起吃。可是礼应该有开缘,开缘是什么?就是以和为贵,要大家能和谐、能高兴。如果我当时能顺着王姨的意思我们先吃,给父亲留出饭菜,边吃边等,即能满王姨的愿,又不会给父亲造成心理的压力,令他不好意思。这是什么?以和为贵。只要自己怀着恭敬的心,礼也是有开缘的。如果只用礼,而忘记了和,就变得很呆板,甚至会伤了和气,还让对方觉得很不自在,很不高兴。如果我们的礼让人很不自在,很不高兴,那就失去它的意义了。所以我们学儒、学礼,要活活泼泼地学,不能死守着那些条文。所以“小大由之,有所不行”是讲,如果不论大小事,不论什么情况,都按照条文上的礼来进行,很可能就不可行了。这句话还有一层意思,也很好,说“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把“有所不行”和下面一段连在一起。“有所不行”,朱子解释是承接上文的意思,先王处处都符合礼,不论小事大事都符合礼,可是也有有所不行的时候,这个“有所不行”不是说古圣先王不行,是我们如果很呆板地去只用礼而忘记和,这就不行。同时,如果只知道和为贵,就一味的用和,也不行。只要和,不要礼,没有用礼节去“节之”,节是节制,礼和节叫礼节,它不能过度,要有所节制。如果没有节制,也不可行,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所以只用礼不用和,不可行;只知和不用礼,也不可行。我们与人交往,如果不分尊卑贵贱,一味的就用一种礼,譬如在现代,对人最敬的礼是三鞠躬,如果为了与人和谐,见人就三鞠躬,不分情形,不分对方的身分,这也会导致麻烦。当我们走在路上,见到位老太太来了,自己也不认识她,就对她三鞠躬,会把老人家吓一跳的。我记得有一次和一位朋友一起上电梯,我先出电梯,他要继续往上,我回头和他招招手,告个别,结果他非常注重礼,对我一个深深的九十度鞠躬,头露在外面,差点被电梯门夹到了,把我们都吓了一跳。这也不可行。所以总要看情形,看当时的状况,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礼敬、和谐,如果一味地追求礼敬和谐而忘记了节制,也不可行。所以学礼要活活泼泼的,不是死守教条。
55
发表于 2011-7-22 10:53: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2 10:53 编辑

严谨守礼  证悟本性
    朱子说,“严而泰,和而节,此理之自然,礼之全体也。毫厘有差,则失其中正,而各倚于一偏,其不可行均矣”。“严而泰”,严是严谨,自己处处都要守着礼仪,像先王,“小大由之”,处处“不逾矩”,这是对自己要严谨。泰是泰然,有舒泰的意思。朱子解释“和”,是从容不迫,有泰的意思,处事、待人都泰然。和是与人和谐,与人和谐最关键的是要尊敬别人,能够尊敬别人,才能和谐。“敬人者,人恒敬之”,但是又有所节度,要看当时的情形,这叫“理之自然”。夫子所谓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他真正证入了“理之自然”的境界,所作所为完全随顺性德,自然而然,才能真正达到朱子所谓的从容不迫的这种威仪,那么礼之全体就能显现出来。礼的体是什么?就是本性,就是性德。“毫厘有差,则失其中正”,稍微有偏差,过度了,或者不及了,都是属于有差,过犹不及。礼要做到正正好好,过度和不及都叫失礼,“失其中正”,偏向一边去了,都不可行。蕅益大师的《点睛》里讲了两句,一句是,“由之,由其本和之礼也”,“小大由之”的由,是依据、遵循的意思,“由其本”,本是本体,也就是我们的本性,跟本性相合,这种做法才叫礼。换句话说,礼实际上是本性自然流露出来的行为,不是从外面学来的,而是我们自己本性中具有的。当我们还没有证得本性之前,确实要遵循圣贤所制定的礼而行,以求最终证悟本性。另一句是,“不行者,废礼而尚和。礼不行,而和亦不可行”。《论语》这一章里讲到两个“不行”,“有所不行”和“亦不可行”,什么不可行?“废礼而尚和”,这不可行。废了礼,这不可行;一味的崇尚和谐,不用礼来节制,这也不可行。过和不及都属于失礼。礼不可行,就是失礼,“和亦不可行”,失了礼也就失了和。为什么?和是礼的本体,本性本来是和谐的,它表现出来的就是礼,所以失了礼,也就破坏了和谐。所以我们才知道,真正要做到一切如礼,那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境界。如果不是真正证入本性,怎么能做到毫厘不差,不失其中正?因此学礼的最终目标还是复其本性,恢复我们的本性。有这样的目标,我们才不会被文字上的礼的这些条文所束缚。这一段讲的道理很深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去落实,在各种情形上去拿捏这个尺度,这需要有智慧。
56
发表于 2011-7-22 11:11: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2 11:11 编辑

第十三章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信合德义  方可复守
    本章是有子有若讲的,包含三个部分。我们先看第一部分,“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朱子的解释,“复”是践的意思,“践言也”,践是履行,也就是说,“信而合其宜,则言必可践矣”,信是信用,我们的信能够与义相近,能“合其宜”,“义者,宜也”,宜是应该的意思,合宜,所说的话就能够去履行。换句话说,如果这个话不合宜,不符合道义,虽然说出来了,但是也不应该去履行,即使是表面上看不符合信用,但是真正的信用应该以义来衡量。另外也有古注把“言可复也”的“复”当反复讲,意思也大同小异,如果言语表达的符合义,那么这个言语就应该守信;如果不符合义,这个言语是可以反复的。也就是说,不合宜的,可以不必守信,合宜的才守信。当年孔老夫子也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情。根据《史记·孔子世家》里记载,说有一次夫子带着他的弟子们去卫国,经过一个地方叫蒲地,正好赶上这个地方的官员公叔氏想要凭据蒲地谋反。他们见到孔老夫子来了,就把他围困起来,然后逼着夫子,说:“如果你们答应不要到卫国去,我们就放你们走。”他们怕夫子到了卫国向卫国国君报告,说他们要谋反,他们就会被惩罚,所以他们不让夫子去卫国,除非夫子发誓,说不去卫国才放他们走。结果夫子就发了誓,说保证不到卫国去。这些想谋反的人都知道孔老夫子是一个很守信的人,既然他发了誓,他们就放心了,于是就放了夫子。结果夫子还是去了卫国,子贡这时就不解了,问夫子说:“你刚才发的誓,怎么可以违背?”夫子回答说:“被逼着发的誓,神是不听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不必去守这个信。为什么?因为这种在被逼迫的时候所发的誓言是不合宜的,所以可以反复,可以推翻。在刘宝楠先生的《论语正义》注解里,他引用《孟子·离娄篇》的话,“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大人是圣人,圣人讲的话也不必一定要守信,为什么?要看这句话是不是合宜,是不是与义相违背,如果与义相违背,所说的话也不必守信。换句话说,义是信的标准。所以刘宝楠先生讲,“是信须视义而行之,故此言近于义也”,信一定要以义为标准,所谓“信近于义”,近就是以义为标准的意思。皇侃的注疏里讲,“信,不欺也。义,合宜也。复,犹验也”。信就是不欺,不欺是不欺骗道义,义是合宜,复当验字讲,检验的意思。所以“夫信不必合宜,合宜不必信。若为信近于合宜,此信之言乃可复验也”。信不一定是有义的,符合道义;符合道义的,也不一定是真正的信。就像孔老夫子对不符合道义的,他也可以毁掉那个信,那不是真正的信。所以,我们的言语要可以检验,检验什么?说出的话适不适宜,不适宜的,一定要改,“若为信不合宜,此虽是不欺,而其言不足复验也”,如果为了守信而不符合道义,虽然表面上看是不欺,没有欺骗人,但是这样的言语也不值得检验,不堪检验。所以,一切都以合不合宜做标准。当然我们也不能乱讲话,“凡出言,信为先”,可是有时候确实说错了话,如果不合宜,是可以不需守信的。皇侃和邢昺的注解里都引用了尾生这个事例,这个事例在《庄子》里有记载。尾生和一个女子约会,在桥下相见,但是这个女子没有来,那条河又发大水,这个时候尾生为了守信,竟然抱着桥的柱子,不肯离去,最后就被大水淹死了。这段故事在《史记》里也有记载。像这种事情,尾生确实是守信,可是他没有“近于义”,他不合宜。他这种为情而死,本身属于不孝,“身有伤,贻亲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他这种死,只是为了儿女的私情,不是真正为了救国救民那种道义,所以实在是不值。这种信就不是近于义,不合宜。但是这类故事还反倒被后人去歌颂,有一个成语叫“魂断蓝桥--尾生抱柱”,就是讲尾生抱着桥柱,死在水里的事情。实在讲,不合宜,而这种情欲,本身就不应该去滋长。所以“信近于义”,信要用义作为标准,所说的话就可以去检验。古人讲究立德、立功、立言,立言必须是符合德、符合义,才是真正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天下后世的言论。
57
发表于 2011-7-22 11:20: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2 11:21 编辑

恭行合礼  远离耻辱
    我们接着看第二部分,“恭近于礼,远耻辱也”,也是教我们做人的。前面讲我们说话,言必信,必定要符合道义。这里讲我们的行为,对人要恭敬,可是恭敬必须“近于礼”,如果恭敬却失礼了,就会招致耻辱。所以,恭敬人也要按照礼节,才能远离耻辱。恭,首先自己要谦卑,自卑而尊人。但是,如果自己自卑尊人的时候,没有按照一定的礼度,没有了规矩,一味的表现谦卑,把人恭敬到天上去了,就反而是一种耻辱。既是辱人,也是自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譬如佛门里的称呼,我们的恩师多次提到,称在世的法师不应该用大师这个名称,大师是对佛的称呼。我们称某人是大师,换句话说,我们说他是佛了。他不是佛,却称他是佛,这就过度了。我们对人恭敬,可是没有礼,没有合乎称呼的规矩,反而是侮辱了别人。为什么?他明明不是,偏说他是,这不是侮辱吗?譬如一个人不是总统,我们偏说他是总统,这不等于是骂人吗?所以恭敬人也要按照礼度,按照礼度,才是真正的恭敬。
仁义有礼  可敬可法
    下面第三部分,“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朱子的解释,“因”当“依”字讲,依靠的依;“宗”当“主”字讲,以什么人为主,“所依者不失其可亲之人,则亦可以宗而主之矣”,也就是说,与人交往,如果能依靠“所依者”,依靠什么?“可亲之人”,值得我们效法、尊敬的人。宗、主二字都有效法、尊敬的意思。这是讲到我们的言行交际,与人交往,要先观察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不是值得我们可亲可敬,值得我们效法。李炳南老先生的注解里说的很具体,所亲之人应该是仁义之人,这叫不失其所亲。如果我们所亲近的不是仁义之人,就对自己没有好处。朱子说,会“将有不胜其自失之悔者矣”,自己常常会有悔恨。所以与人交往,我们要“谨之于始而虑其所终”,这是朱夫子讲的,要慎于始。与人交往,我们要先观察他,可不可以作为我们的朋友。夫子讲的“以友辅仁”,朋友可以帮助我们行仁德,所以我们所亲近的应该是仁义之人。我们能懂得谁是值得亲近,谁是仁义之人,这是有知人之明,这是可宗也,可宗是可宗敬,值得尊敬。这是讲到慎于始,慎于始其实也是慎终。不要等到酿成大错了,最后悔恨,交错了人,被人害了,悔恨在后,已经晚了。这一章是有子教我们如何做人:言语要守信,要有道义,要合宜;要恭敬人,更重要的是要有礼节;要亲近仁义之人。
58
发表于 2011-7-25 16:01: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5 16:01 编辑

第十四章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志向高远  无求安饱
    第十四章是夫子为我们讲什么是好学。君子是好学之人,好学是什么样的表现?夫子给我们讲了四个方面:第一,“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第二,“敏于事”;第三,“慎于言”;第四,“就有道而正焉”。具足这四个方面才称为好学。朱子解释说:“不求安饱者,志有在而不暇及也。”人为什么会不求安饱?一般人哪个不求安饱?都想吃好一点,吃饱一点,生活起居安稳一点,舒服一点,凡人都希望这个。为什么君子不求安饱?原因就在于君子有志向,志向高远。君子的志向不在衣食饱暖,而在于求圣求贤。君子求道,志于道,所以他没功夫去想自己能不能安饱,“不暇及也”,没有这个时间,没有这个精力去想。为什么?君子全副精力都在求学求道,比饮食、起居、饱暖这些物质生活重要,所以能够“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他能专心求学。
59
发表于 2011-7-25 16:07: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5 16:09 编辑

有修有证  力行近仁
    “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这是朱子说的,“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君子做事要敏捷,当然事先要审虑周详,不是说做事要贪快,一味的求快,往往会出现很多错误,那叫鲁莽,不是“敏于事”。君子的敏捷,是在审虑周详的基础上,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这是他力行,补充自己不足之处。所以君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到认真圆满。为什么?因为他有求道的心。求道在于什么?日常生活中行仁,所谓修道以仁。道在哪?落实在生活中,表现就是仁。仁者爱人,因为他爱别人,所以为别人服务一定是做得又好又快,绝不会马虎,绝不会应付了事,他会认认真真地做好本职工作,无论事情大小、巨细,通通都做到认真圆满。“慎于言”,是君子讲话谨慎,不会乱说话,“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讲话,他没有废话,没有闲话,非要讲的时候才讲,平时守默,他沉默。一个人老讲话,他的心往外跑,他的心不定,不定就没有智慧,所以他做事也就不能做得很周详,往往会出一些漏子。所以想“敏于事”,这“慎于言”就很重要,所说的话,一定要守信,而且合乎道义。
    朱子又说:“然犹不敢自是,而必就有道之人,以正其是非,则可谓好学矣。凡言道者,皆谓事物当然之理,人之所共由者也。”君子能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够了没有?还是不够。如果只满足到这一层,就是自满了。君子求道,不敢自满,不敢自以为是,他还要去有道之人那里学习,也就是亲近仁者,亲近善知识。“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如果只是做到前面几条,他不去学习,不去亲近善知识,只能说他力行做得好,但是《弟子规》里讲,“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他任由自己的意思去做,难免也会做出一些错误来,而且他的境界没有办法提升,因为他满足在那里。君子是非常好学的,他必定要到有道之人那里去学习,“以正其是非”,知道什么是是,什么是非。“是”是该做的,“非”是不该做的。这里面的含义无限深广,乃至一举念,一动心,我们都要懂得里面的是非善恶,所以,随着我们的境界不断提升,我们的是非善恶的标准也在不断提升。如果不是真正有道之人,他怎么能为我们开解得这样细致?甚至对古圣先贤的教诲,也是随着我们不断地提升境界,又有新的认识。譬如《论语》,同样是孔老夫子的话,我们小学的时候读,中学的时候读,和大学的时候读,我们的境界不一样,理解也不一样,到了现在我们的理解又不一样。我跟着恩师净老学习十几年了,有这样的一种水平去理解《论语》,比我在小学的时候读到的《论语》,那要高得很多了。所以,是非的标准也是随着我们修学的功夫、境界的提升,它又有新的意思,所以不能自满。《大学》里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天天要进步,这是真正好学,叫学而不厌,厌是满足,学没有满足的。
    我们去请教有道之人,道是什么?“事物当然之理”,叫道。是自然而然的,不是人为创造出来的,它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这种理,人所共同遵守、共同认同的。为什么?因为人人本性中都具足了道,道非从外来,本性本来具足,所以人们都会认同它。真正的有道之人,必定是见得本性,他与道合一了,所说的、所行的,无不符合道,这叫有修有证的人。真正有修有证的人太难了,现在上哪找?而真正有修有证的人,他也不会做广告告诉我们,所以找不到。怎么办?我们找有修有学的人,他真正在学习圣贤之道,也真正在落实,这种人就已经很难得了。我们向他去请教,我们的疑问去请问他,请求他指正,这叫“就有道而正焉”,我们必定是“德日进,过日少”,不断在提升自己。朱子还引尹氏,尹氏是尹彦明,程颐的弟子,尹氏讲:“君子之学,能是四者,可谓笃志力行者矣。然不取正于有道,未免有差。”这是讲君子的学问,君子能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这四方面,“可谓笃志力行者”,他真正是在用功地做,努力地力行圣贤之道。但是如果不去有道之人那里求学,也是“有差”,还是不足。因此什么叫好学?把这章里面所说的全部做到,才叫做好学。蕅益大师解释这章,有点睛之笔。他说:“敏事,如颜子之请事斯语。惟此一事,更非余事也。”这话讲得是直截了当。君子“敏于事”,在什么事上敏捷?蕅益大师举出颜回“请事斯语”。
    “请事斯语”出自哪一章?是“颜渊问仁”。颜回有一天向孔老夫子请教,什么是仁?夫子告诉他,“克己复礼为仁”。为仁就是行仁,如何行仁?能克己复礼就是行仁。夫子告诉他,“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我们能克己复礼,就在当下克己复礼,天下就归仁。归仁,就是现在讲的,和谐世界。怎样构建和谐世界?我们自己克己复礼,我们就能修身,就能齐家,就能治国平天下,这叫“天下归仁”。然后告诉他,“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件事情是自己的事,分内的事,与外面无关。颜回听懂了,然后颜回请教,“请问其目”,那我如何去落实,请给我具体的方法。夫子告诉他:“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处处都符合礼,才是真的克己复礼。我们的一言、一动、一瞻视、一耳闻,全都要与礼相应,全都要符合圣贤的教导。颜回听到夫子这么说,马上讲:“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我虽然不聪敏,但是我一定按照您老人家所说的去做。“请事斯语”,“斯语”就是您说的这句话,我一定去做,一定落实,依教奉行。这是颜回自谦,说“回虽不敏”,他其实真正是敏,“敏于事”。
    蕅益大师告诉我们,“敏于事”是一件事,什么事?“请事斯语”。就是依教奉行,完全依照圣贤人讲的话去做,这就是好学。除了这件事情以外,“更非余事”,没有别的事。整个圣贤之道,就是这件事。圣贤人说的,应该做的,我们就做,不应该做的,我们绝对不做,这就是好学。下面蕅益大师继续给我们讲慎言:“慎言,即所谓仁者其言也讱。从敏事处得来,不是两橛。”慎言和敏事不是两个方面,是同一个事情。具体来讲,慎言就是孔老夫子讲的“仁者其言也讱”,讱是讲话好像很笨拙,很缓慢,这是慎言。语言尽量的少,心是定的。怎样得到这样的慎言功夫?“从敏事处得来”,敏事就是真正落实圣贤教诲。他的心都收得住,他的眼睛不是往外看,而是往内收,他只看自己。他不去衡量外面、别人的得失,只是衡量自己的善恶,善就保留,恶必定改过。“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样的人哪有这么多话说?他一定是沉默寡言。为什么?他的心是静的。话说多了,他一定是心不安,心浮气躁。所以慎言和敏事不是“两橛”,不是两个事情,它是一个事情,是一不是二。敏事者必定慎言,慎言者也一定敏事。
60
发表于 2011-7-25 16:14: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5 16:14 编辑

四事具备  孔颜家风
    蕅益大师说,“就正有道,是慕道集义。不求安饱,是箪瓢陋巷家风。非颜子不足以当此,故惟颜子好学”。这些话都是直指人心,痛快淋漓。什么叫“就有道而正焉”?就是“慕道集义”。慕道是讲他的心志,志于道,志在圣贤,他所仰慕,所向往的,是成圣成贤,这叫慕道。有道之人未必是在眼前,未必是在世,像孟老夫子私淑孔老夫子,他和孔老夫子没有见过面,可是他慕道,真正以孔老夫子为师,他是孔老夫子的私淑弟子,那就是“就有道而正焉”。他学习夫子的书,有不懂的问题,向夫子的弟子或者再传弟子请教。他很努力地学习,学得和夫子很像,所以后人将孔老夫子称为至圣,将孟老夫子称为亚圣,他排第二。也就是说,孟老夫子的成就超过了孔老夫子其他的弟子。所以我们称为孔孟,没有讲孔曾,或者是与其他弟子连在一起,只把孔孟讲在一起。证明什么?孟老夫子的成就超过孔老夫子其他弟子。所以,拜老师不一定要在一起。正如朱子,他私淑程子,也没见过程子,只是与程子的再传弟子,甚至三传弟子来学习,学习程子的著作,所以后人把他和程子合在一起,叫程朱理学。这都是什么?真正好学。“就有道”的“就”,当靠近讲,靠近的不一定是他的人,是讲他的学说。“慕道集义”,集义出自于《孟子·公孙丑篇》,集义就是集合道义。我们天天所做的,都要与道义相近,相应。天天集聚起来的是道义,我们就是天天都在向圣贤的境界靠拢,这叫“慕道集义”。“不求安饱”,君子食不求饱,居不求安,这是颜回的“箪瓢陋巷家风”。这也是出自于《论语》,颜回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箪是用竹子做的小篓,颜回盛饭没有碗,穷,就拿个小竹篓来做碗;喝水连杯子都没有,就用葫芦瓢,居住在简陋的穷巷子里,他过着这样清苦的生活,他慕道。能够真正有这样的风范,孔老夫子的弟子里,除了颜回以外,其他人都数不上。所以说“非颜子不足以当此”,孔老夫子心目中哪个弟子最好学?只有颜回。在《论语》里有讲,鲁哀公有一天问孔老夫子,夫子的弟子里哪个最好学?孔老夫子回答说,“颜回最好学,他‘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而死’,现在没有了,没有听说过谁还好学了”。所以,孔老夫子的心目中好学的标准多么高!所有的弟子里,就数颜回了。真正做到夫子这一句“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只有颜子能够担当这样好学的名誉。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