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0 15:11 编辑
第九章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孝悌之至 通于神明 这一句是讲孝道。曾子是孔老夫子的学生,是夫子最年轻的学生。曾子本身是一位大孝子,他在二十四孝里有排名。记载中说,他对母亲是纯孝。有一天曾子到山上砍柴,结果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道如何接待,心里就有点紧张,很想呼唤自己的儿子早点回家,当时没有手机,不能通讯,母亲就想了一个方法,她知道自己的儿子平日对自己非常的孝顺,念念都不忘父母,所以她就咬自己的手指,这一咬,十指连心,就很痛,结果曾子在山上就觉得心里很不舒服,感觉好像家里出了什么事,于是赶紧从山上往家跑,回到家一看,才知道家里来了客人。母亲告诉他,“我不知道怎么样把你呼唤回来,只好咬自己的手指,希望你能得到感知”。从这里我们能看到,如果不是曾子念念都念着自己的父母,没有一时一刻忘记,如何能够得到这样的感应?实在讲这种感应,这种能力,人皆有之,人的心性本来就是畅通无阻,通达十方法界的。一个证得自性的人,宇宙中哪一个星球,哪一个众生,有什么样的念头,他都能感知到,因为他的心性的能力没有障碍。圣人教我们要悟明心性,也就是《大学》里讲的“明明德”,就是要从尽孝开始。我们凡人还没有得到能通达十方的能力,但是从与父母感通入手比较容易成就,与父母一体的心,就能超越时空,就能与父母心心相印,感而遂通。从对父母尽孝开始,将这一颗孝心扩展到对一切人、一切物,与十方法界一切众生都能感通,这就是大圣大贤。曾子有纯孝之心,所以有这种能力,所以他能成就圣贤。 丧礼慎终 祭诚追远 曾子说,“慎终追远”,“慎终”,朱熹朱夫子解释说,“慎终者,丧尽其礼”,就是《弟子规》讲的“丧尽礼”;“追远”,“追远者,祭尽其诚”,也就是《弟子规》讲的“祭尽诚”。慎是谨慎,终是父母寿终,做儿女的必须要用最谨慎的态度去治理丧事。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现在父母离我们而去了,我们想要报答父母的恩德,已经没有机会了,所以那种哀戚之情是非常重的。因为有哀戚之心,就会对丧礼非常地慎重,用丧礼来表达儿女对父母的深重的哀悼,深刻的怀念,无限的感恩,所以丧礼非常的重要。古人有三种礼是极其慎重的,一个是婚礼,一个是丧礼,一个是祭礼。如果没有丧礼,这种哀戚之情就没有表达的方式,所以应该恢复丧礼。过去一个朝代的建立,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制礼作乐,一个没有礼乐的国家,孔老夫子说这叫乱世。国家对人民的领导,就是用礼用乐。乐是艺术;礼,古人有冠礼、婚礼、丧礼、祭礼,这些都有一套规矩,如果没有规矩,百姓就无所适从。我们希望实现和谐社会,这些礼非常有必要去恢复、去制定,制定一套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又能表达古圣先贤赋予礼的内涵的一套礼节,非常的重要。 “追远”是讲祭礼,我们追思自己过世的父母祖先。丧葬以后要依礼、依时追念祭祀。追远包括对自己过世的父母,和自己的祖宗,历代的祖先,虽然祖宗祖先已经距离现今很远了,但是每年春秋祭祀不可少。所以“远”,包括父母和祖宗两个意思。祭祀的时候必须诚敬。《朱子治家格言》里讲,“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用诚敬的心来祭祀,表达对祖先、对父母的感恩怀念,这是不忘本,这是养我们厚道的存心。如果遥远的祖先我们都不忘记,都念念感恩他们,念念都想着要报答他们的恩德,光耀门楣,这是多么的厚道!如果父母在世,我们怎么会不对父母尽孝?这么远的祖先我们都不忘,怎么能忘记现前的父母?所以“慎终追远”就是培养孝心,它的结果就是“民德归厚”。所以有因才有果,修如是因,得如是果。“民德归厚”是什么意思?朱子说:“谓下民化之,其德亦归于厚。”当人民百姓常常能“慎终追远”,人民必定能增长孝德,所以变得厚道。厚道是什么意思?邢昺的注解里说是“不偷薄”,偷是偷盗,民心不偷,互相不会占便宜,只会多给人恩惠,绝没有占取别人便宜的念头;薄是刻薄,人能“慎终追远”,就会变得厚道,不会想着占人便宜,不会想着利益,心里只存着道,所以他就能厚道待人,绝不会刻薄。 我们来到一个地方,看这个地方的民风,就看这个地方是不是有“慎终追远”。我曾经到潮汕地区讲课,广东潮州、汕头地区,我发现这个地区的人民对“慎终追远”很重视,丧礼办得很隆重,每年都祭祀祖先,到四月五号清明节,每一家都祭祀,没有例外,所以我们能够断定,这个地方的民风纯朴,民心厚道。假如我们来到一个地方,看到这里的人民总想占人便宜,譬如我们到一个商店去买东西,他见到我们是外省来的,就要价很高,对本地人要价就很低,这是什么?偷心,不厚道。所以这个地方,可能就不和谐了,因为什么?人人都想着利,那么义的观念就淡薄了。重利轻义,甚至见利忘义,社会的风气怎么能和谐?如何改变呢?曾子已经告诉了我们,要社会和谐,人心厚道,这是果,因在哪儿?因在孝道。如何提倡孝道?“慎终追远”就是一个好方法。所以我过去在各地讲学的时候,常常提倡孝道,那是好几年前,我说我有个梦想,希望由政府来提倡祭祀祖先。在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时候,毛主席提倡祭祀黄帝,他特别撰写了“祭黄帝文”,并由党中央派特别代表去黄帝陵拜祭,这是团结全中国人民的一种好方法。所以祭祖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应该恢复,应该大力提倡。古代的帝王年年都祭天、祭地、祭祖,所以朝廷上下文武百官乃至全国老百姓都会祭祖,人民对天地有敬畏之心,对祖宗常常不忘,朝野和谐,民德归厚!特别是有灾难的时候,譬如有地震、瘟疫,或者干旱、水涝等天灾人祸的时候,帝王都会带领文武百官祭天地、祭祖宗,团结一气来消解这个灾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