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alin
发表于 2013-5-17 15:21:01
非常感谢“书虫劳谦 ”近10个月的精彩大作,尤其图片加例子,让我这样工作三年没有管理基础知识的也收获不少,包括详细分析工作中的质量问题、解决的方法、解决的措施和反馈的必要性,尤其作为一个员工怎样才能尽职减少故障~
学习了记住了其中故事,多谢了~
浓缩的精华
发表于 2013-5-19 15:54:19
目前,知识甚是浅薄。难以读懂其中的精髓。
书虫劳谦
发表于 2013-5-19 21:56:49
本帖最后由 书虫劳谦 于 2013-5-19 21:58 编辑
测试一下能否更新?-似乎可以。但为何见不到其他家人这两天关于本帖的更新内容?
书虫劳谦
发表于 2013-5-25 22:55:34
本帖最后由 书虫劳谦 于 2013-6-2 22:26 编辑
目睹着两边的不和谐气氛,在一旁与会的CEO示意大家停下来,而他则站在白板旁画起了漫画…
注:上图为“书虫”根据质量经理口述事后复制、翻译的简图 他建议大家首先悬挂起各自的假设与直觉,在图上找找各自扮演的角色在哪? 他问了一句:我们能否采取创造性的姿态,从而减少各自反应式的立场! CEO的观点很明确,本着会议的协调性与真相优先原则,作为公司是希望由整体来组织各部分以求问题的协商解决,而不是试图把各部分拉到整体中来。 我们需要检讨的是:1.各自的行为是否主动?2.我们的过程是否互动?3. 同时是否注意到各自对象(顾客)反馈的多样性?
书虫劳谦
发表于 2013-6-2 21:57:55
本帖最后由 书虫劳谦 于 2013-6-2 22:20 编辑
后来这位CEO的一番总结很耐人寻味:
我们这个公司的组织与管理确实离“完美”很有差距,我们当下存在冲突、协调的难题、信息的不对称、人间关系的摩擦、甚至跨部门间缺少必要的交流。这时候请思考用理性的“妥协”来取代相互间的抱怨、冷漠与焦虑!
书虫劳谦
发表于 2013-6-2 22:18:09
本帖最后由 书虫劳谦 于 2013-6-2 22:28 编辑
回复 kralin 的帖子
谢谢 Kralin的真诚勉励,“书虫”备受鼓舞!
在谷里续贴子,一番自言自语之间,仿佛看到自己在砌一幢带有“书虫”烙印---3D打印版的“企业管理之城堡”,尽管所呈现的思想与案例时有幼稚与笨拙之感,但一砖一瓦皆来自日常工作、学习与思辨活动!期间诸位家人的热情勉励与奖掖后学遂令“书虫”萌生了要做一个创造“梦想”的“泥水匠”。
书虫劳谦
发表于 2013-6-2 22:25:38
书虫劳谦 发表于 2013-6-2 21: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后来这位CEO的一番总结很耐人寻味:
我们这个公司的组织与管理确实离“完美”很有差距,我们当下 ...
“书虫”后来联想起政治巨人丘吉尔的一句名言,似乎与当下这位CEO对企业管理的认识有一番“似曾相识”的通感。
“除了人类尝试过的其他一切政府形式,民主确实是最坏的政府形式”。
书虫劳谦
发表于 2013-6-5 15:10:27
本帖最后由 书虫劳谦 于 2013-6-5 20:26 编辑
那次会议后,据传B公司的质量经理对公司当下的组织结构图陷入了沉思,“书虫”在B公司做《工程师之旅》培训时,有一个主题讲到工程技术人员对图表作用的正确认知与运用。
“书虫”现场问了学员一个问题,我们所熟知的“组织结构图”,到底要给我们传递什么信息?一开始大家还七嘴八舌,莫衷一是。不过后来一位尚处实习期的年轻工程师----她那略带怯意的回答倒是很到位:“向下管理、向上汇报”。 “那么我们怎么看待这方块之间横向的关系呢?”“书虫”追问道: 在一旁旁听的质量经理坦言道:“光从组织结构图上其实我们是看不出,这些小方块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指方块左右横向间—没有实线相连的关系),但恰恰就是这类的相互作用是我们真正需要予以重点关注的,所有的一切跨部门的矛盾、团队合作、协同作战背景均源于此。而这类的相互作用其实作为公司管理层是需聚焦与研究的根本。”
纵观我们人类的历史进程,其实一直是依靠群体、团队集体的力量才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远古时代的群体狩猎,农耕互助都依托于小组或集体的力量,可以说与人协作是人类发展的本能,我们的血液里就含有这样合作的基因。但很有趣现在我们一到公司,只要纳入“矩阵组织”结构,人与人间合作的短板就会突显。若一个组织机制不能让人与人的合作变得更加简单、有序与融洽,那就自然成了组织绩效与效率提升的障碍。
人的个性其实很矛盾,我们发现人类的一些伟大人文作品的诞生都脱胎于个人特长发挥的、鲜见由团队合作的(如交响乐、油画、哲学、数学、文学巨著...),但到了现代工业革命,个人的力量开始变得愈来愈渺小,许多工业文明创新的背后都有一个团队甚至一批梯队在后支持,瓦特、本茨、爱迪生他们背后其实都有合作团队在支撑的。现在你很难想象靠一个人智力与财力在实验室里就能做出一台彩电或汽车。所以“团队协作”就成了当代管理的一个值得深度研讨的命题。
书虫劳谦
发表于 2013-6-10 22:17:32
本帖最后由 书虫劳谦 于 2013-6-10 22:34 编辑
B公司,是一个德方在华独资的机械制造公司,规模300多人,其组织结构还是传统的职能制结构,主体部门有技术、销售(含项目、市场)、生产运行(含采购、物流)、服务、质量、人事、财务等组成,各个部门分管一摊工作,对本部门的经理负责,所有的部门经理对CEO负责。于是,所有部门的箭头都向上指,最终指向CEO,表示对上级,对CEO的服从。这种结构隐含着一种心里暗示:大家都默认权力从上而下,这种权力实际上是一种压力。与这种压力相对应,对上级的服从也是一种支持力。(备注:其德方母公司的组织结构较为简单:主要分成技术、生产、销售、服务、采购五大职能块,每一职能块间组织关联却是天生的不紧密,甚至与各部门间的实际物理位置一样—存在着距离,据质量经理说在总部每个部门都拥有一栋或几栋类似城堡一样的建筑,自然分布在一个偌大的厂区内。) 总部的鸟瞰图(部分厂区)
然而,在这种压力与支持力的对应结构中,“书虫”要发问了: 是谁在真正关注、关心客户满意度呢?
辛壬260
发表于 2013-6-12 09:13:38
谢谢大家的分享,十分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