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日落] (三) 钟文海按照我的要求,把采购部下半年度的工作计划送来我的办公室。计划文本显得很正规,工工整整地做好了封面、目录、规划、目标,还有国内市场原料供应态势分析。钟文海从他的经历来看,具有很好的专业知识和大型企业从业背景,所以他送来的这份报告我仅仅从目录上来看,就显示出他的能力。在石化原料国内市场分析这一章节,我特别留意了他制作的几个图表——这是VISO格式的制图,包括价格变动指标、曲线和可能的趋势。我不仅心里暗暗赞赏。这样的人才,在这样的企业内部环境中,竟然没能充分发挥其才智,这对他本人和企业来说,是多么无奈的现实。 这样一份工作计划,与其说是计划,不如说是工作计划及报告更加合适。相信钟文海是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份材料的。实际上,这份报告,相比专业咨询顾问的报告,毫不逊色。我正仔细研读的时候,行政部的文员——我还不知道她的名字——轻轻敲了敲我的门,问我是否去食堂吃午饭,还是她安排送来。我这才伸了个懒腰,揉了揉眼睛,说: “去食堂吃饭吧!”起身离开办公室。 公司食堂在办公楼的右侧,是一排平房,但是经过装修以后显得挺整洁。偌大的大厅里,员工们有的正在用餐,有的排队领取饭菜,倒是井然有序。餐厅的递送饭菜的窗口上方安置着一台29寸的彩电,正在播放央视的午间新闻。几个带袖标的行政部员工大概是维持秩序兼监督是否浪费吧,在大厅里走动巡视。餐厅墙壁上有几个标语和格言,大抵是什么“锄禾日当午、汗滴和下土”、“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之类。餐厅按照公司要求,又分成里外两部分,以毛玻璃隔开来,里面属于管理人员的就餐区,外面则是车间工人等的就餐区。看来行政部门的后勤管理还是不错的。 我领好饭菜(三两大米,一份炒芹菜,一小碟腊肠),在小餐厅找了个靠窗户的餐桌坐下。这时,我注意到我的前面刚好坐着高又清和万昌等几人,正在边吃边谈着什么。看我过来,几人忙站起身来,过来和我打招呼: “陆总也来食堂吃饭啊?” “啊。不错不错,食堂不错嘛!” 几人把餐具都挪到我这张桌子上来,依次坐下。我心里稍稍不满。本想安安静静地吃顿午餐,又是这些同僚下属们来打搅。和他们不是太熟悉,饭桌上免不了许多话。于是我自顾吃饭,并不多说什么。大家看我不作声,于是也都吃饭,陆续散去。高又清转动着他那猪脖子,一边擦汗,一边抱怨餐厅的空调不好。他倒是吃完饭了不急着走,看那架势,一定和要等我吃完。 “陆总好象很少来餐厅吃饭啊。以前何总是经常来餐厅吃饭的,最近这段倒不来了。” “恩。大概何总应酬多吧。”我心中微微一楞。 “多什么,最近这段他上午很少来公司。大概要事繁忙吧!老总嘛!” “咱们走吧!” 我不太愿意多扯公司的话题,于是匆匆吃完,离开餐厅。走出餐厅大门,却意外地看见何振基正和凌国雄从办公楼出来,向老凌的汽车走去,似乎正要外出。我装作没看见,对高又清说: “老高,咱们到你宿舍下棋去,你不老吹嘘你的棋艺了得吗。今天我做棋篓子,满足一下你,怎样?” “那好啊!走走!我去买盒烟去!”高又清马上来了精神。我一边慢慢朝公司宿舍楼走,一边极力控制自己不要总是想着公司里面的事情,但是我仍然对何和凌之间的微妙关系,充满了怀疑,因为我总是想到自己的处境。
(四) 凌国雄最近似乎很不愉快。原因是上半年的经营形势不是太好,加上经理班子没搞好团结,公司弄得不是太美;董事会上,老何率先又向他发难,于是他最近的日子倒不怎么好过。但是这位做了十几年企业的企业家仍旧是有把握局面的能力的,通过他的一番运作,董事会上代表不同股东的几位董事,都相继对他表示出了支持,使他的地位仍旧巍然不动。虽然公司有一些小骚动,但是大局还是稳定的,这都显示了他的控制能力。所以我始终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还是缺乏一些大局方面的掌控能力,看来,这方面还是要加强修炼。 我在公司任职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上下班保持步行一段路,然后坐公交车。这样也好借机锻炼一下身体。但是公司行政部的经理谢风来找我,斜欠着身子靠在沙发上: “陆总,给您的车安排好了。” 谢风矮个子,戴副眼镜,方脸。既显得有一些城府,又让人感到干练。从后勤工作上来看,应该是个有才干的部门经理。 “我不要专车,外出你们安排就是了,不用安排专车了。” 谢风显得很为难的样子,坐着不说话。我很奇怪。 “怎么了,谢经理?” “是这样的,您是公司副总,高总监已经安排好了车了,何总也有车,您要是不要专车,怕是……何况公司并不是没有车。” 我一下子明白了。光想着自己步行锻炼身体,没想到自己因为不要专车,表面上看员工会以为这个领导不错,但是公司里的其他领导怕是就有了意见了。还是不成熟!我暗暗责怪自己。于是痛快应承下来。 这样,我从上任的第二十天起,开始公司小车接送了。可是我却高兴不起来——我一个刚到公司的高管,严格意义上来说,还在试用期,这就开始专车接送,我怎么也感到不合适。何况老何还在那里盯着。我并不想到时候落下个“不谦虚谨慎”的评价。但是不要也不行,姑且认为我这是在享受应得的待遇吧! 部门职能调整就要快实施了。公司为此还召开了专门的会议。在会议之前,我做了仔细的准备,比如人员安排方面的建议、职能再规划、责任指标的重新制定等等。按照既定方针,先实施逐步调整,再循序完成,总的周期定为一个月左右完成部署。所以当我找到老何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时,他照例不紧不慢的,表示原则上同意我的大体方案,具体的会议上可以在进行研讨。 会议在老凌办公室举行。除了凌国雄、何振基、高又清,还有我,又叫来了柳淑云。我是会议的报告人。 我的方案主要是以下方面的调整:一是成立营销部,分为国内和海外两个分部;海外分部负责人仍旧为孙志明,国内分部负责人外聘;总的负责人先空缺,由我先暂代;设立战略研究小组,招聘职员两到三人,条件合适时,扩充为部;储运部调整为物流部;采购部分为资材组、原料组、包材组,等等。 会议中,凌国雄似乎一直在注意听我的陈述。他很放松地靠在沙发上,右手有节奏地轻轻敲着沙发沿,表情和睦。何振基摊开他的记事本,把眼镜摘下来放在本子上,照例是表情空洞。时而拿笔记一下,似乎在表示他也在认真听取我的报告。 最后,我向大家征求关于人事安排的意见。高又清表示没有什么意见。而柳淑云则看着何振基,并不说话;但是何振基却戴上眼镜,轻松地靠在沙发上,抬头看着天花板,似乎这个会议议程与他无关一样,又似乎在凝神思考。凌国雄则端着茶杯,并没有立刻表示态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11 20:44:5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