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虎财经正文;*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绩效管理批判 ;*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发表时间:2009-07-06 15:26 来源:转载文章;*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 文/ 张明辉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从2000年到2009年,中国本土企业引入并实践绩效管理已走过了10年。一方面,一些绩效管理工具和理念成为中国企业奉行“拿来主义”的果实,ISO9000、ERP、BPR、5S等,从质量体系、信息化、流程改造、现场管理等不同视角切入业务,在演变中发展。;*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另一方面,由HR主导的绩效管理改进,也在经验与理论的相互作用中悄然发展。从360度考核、目标管理、到KPI、再到集大成的工具平衡记分卡,纵观这些绩效管理理念与方法,绩效管理的发展历程可谓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我们结合近10年内浙江企业以及国内其他企业的绩效管理实践,从人力资源部门常用表格、绩效管理工具引入的三条道路的角度,总结绩效管理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的经验,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从表格的演变看绩效管理思想的演变;*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早期,企业提到绩效考核,关注的是绩效考核制度,通常叫责任状,如经营责任状、安全责任书等,年初有签字,但无过程记录,也没有年末算帐。这类粗糙的绩效考核制度被批评有文字、无表格、无流程,缺乏操作性。为了弥补操作性差的缺陷,HR开始做绩效考核手册。手册里有文字、有表格、有流程。;*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1、第一类表格是态度或能力的考核表,是关于责任、合作、学习、创新等方面的单项描述,由领导打分,都是年末打,年初不用做计划。这类表格被批评缺乏事先的目标,也缺乏沟通。(见表1)。;*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2、第二类表格开始变为有事先的目标,事后的实际完成情况。目标的填写,以SMART为原则,一笔带过。培训以秘书岗位为样板,其他要求业务部门自己做。这类表格被批评缺乏量化计分的依据。(见表2)。;*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3、第三类表格横向有了变化,分三类设计表格:找方向(指标),找程度(目标值),找规则(指标定义,评价方法、数据提供、计分方法)。实际完成情况栏变为实际值,从评分变计分。这类表格被批评缺乏系统收集,只有HR看到的表格,却没有覆盖贯串数据采集整个过程的表格。(见表格3-1,3-2);*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4、第四类表格有了逻辑层次:终端表单(原始凭证)、数据采集表(编码、基本信息、分类码)、绩效协议、绩效考核表、考核分数等级奖金计算表、工作标准分类表。(见表4)。;*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总之,表格的变化,反映了考核与业务从脱离到越来越紧密的回归过程。;*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二、中国本土企业引入绩效管理的三条道路;*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第一条道路:联想——比例控制;*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联想的绩效管理以比例控制为特征,这是一种HR主导的哲学,它借助统计学的大数定律,将一个组织中人群按比例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方法。HR关注制度,以及各种文字、表格和模板,负责使直线经理和员工懂得运用SMART原则设定目标。这个方法,对于刚导入的企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帮助解决组织内的问题,如效率、公平感、缺勤率和流失率等,也具有一定帮助。但是该方法无法进一步解决业务运营中的问题。而通过考核分数拉开差距,就变为一种压力,可能演变为轮流坐庄,平均主义等现象。;*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第二条道路:中国移动——建立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第二条道路的典型代表为一些大型集团企业,如中国移动、华为等。它们首先做两件事情,一是与麦肯锡等跨国咨询公司合作,做了业务流程的咨询;二是购买SAP等国际软件,实施了ERP。;*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这类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建立包括业务流程和信息化这两个强大的基础,实施绩效管理,无论组织、部门、还是岗位,均能提供充分的量化数据。但这个道路的前提是巨大的资金支持。只有少数规模在1亿左右的中小企业实施了类似的体系,比如宁波一家企业,原来是跨国公司的配套商,在合作过程中被熏陶,直接复制了业务流程和购买了ERP软件,以较少的投入直接与国际接轨,使其绩效管理系统成为企业运营的一部分。但这只是很少的特例。;*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第三条道路:中小企业——本地化;*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我们的问题是,中小企业怎么办?走第一条道路,虽然不用投入巨额费用,但走到瓶颈处,这种方法将无法继续橇动业务发展。而走第二条道路,昂贵的费用让中小企业忘而却步。 ;*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从2005年开始,我们在浙江杭州、萧山、余杭等地多家制造企业的探索,逐步形成了第三条道路,即本地化。它借助EXCEL这个廉价的大众工具,将业务流程、信息化和绩效考核,有效的结合在一起,通过自下而上的方法,采取内部咨询的项目推动,由HR与业务部门共同合作,纵深打井,从局部做起,以最小的代价最大限度地提供量化数据,使绩效考核摆脱联想体系的局限,重新活跃起来。该方法建立在数据采集基础上,可以实现考核对象的分类和差距化,进而实施奖励或处罚。EXCEL为早期的导入阶段,主要的工作是做样板。到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就可以导入绩效软件,类似用友等软件企业的ERP服务。 ;*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三分天下”。根据不同的企业类型、规模和阶段,绩效管理的市场需求,也可以三分天下。关于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从需求满足的角度来看,还有“周而复始”的特点,比如,每当我们提供HR产品和服务到高度时,就不想去看早期的东西。但是,新的企业创立时,又是从粗的开始管理的。现实中,不追求最精最尖的,而是看企业处于哪个阶段,再高明再先进的理念不适合企业的发展阶段也是枉然。;*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OS2%tD@9guanran.blog.chinahrd.netquot;M\FU?-^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