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年,当时的香港正处于经济开始起飞,人口激增的发展阶段,李嘉诚用自己省吃俭用的7000美元创办了“长江塑胶厂”,生产塑胶花和玩具。 1958年,李嘉诚通过美化香港市民生活的塑胶花项目打到了第一桶金后,开始投资地产市场,推出了“售楼花”的销售模式。(30年代以前,香港居住人口不多,房屋大多是平房,居住环境还可接受。到了50年代,香港如同英国工业革命时一样,城市的基本建设未能适应人口的增长,居住问题随之而起。"一家五口一张床",这一当时典型的香港的居住问题与香港的经济成就一起闻名于世。) 1967年,香港的左派暴动,反英抗暴,当时香港地价暴跌,李嘉诚以低价购入大批土地储备。 1972年,“长江实业”抓住了香港经济起飞的时机,股票上市,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排众而出。 1978年,与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会面。 1979年,“长实”并购了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并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所获荣誉:1981年获选为“香港风云人物”、1981年获委任为太平绅士、1989年获英女皇颁发的CBE勋衔。 1984年,“长江实业”又购入“香港电灯公司”的控制性股权,介入电力和公共服务的非周期性经济行业。 1986年,进军加拿大,购入赫斯基石油逾半数权益,进入了资源性产业发展。 1995年,12月长江实业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共已超过420亿美元。 1999年,长江实业集团除税后盈利达1,850亿港元。2000年,长江实业集团总市值约为8,120亿港元。
2009年,长江实业总市值约为10,000亿港元。 2010年7月30日,法国电力集团旗下部分英国电网业务。 李嘉诚先生在一次演讲中曾这样讲过:“中国古人讲: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指合乎实际情况,合乎道理。变是一定要变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千变万化的。”他旗下的企业发展就验证了这一思想。 而在企业壮大发展的同时,李嘉诚对慈善和公益事业的捐赠在华商中更是首屈一指的。李嘉诚先生曾经说过:我的钱来自社会,也应该用于社会,我已不再需要更多的钱,我赚钱不是只为了自己。为了公司,为了股东,也为了替社会多做些公益事业。他是这样说的,也身体力行做到了这点。 “建立自我,追求无我”是李嘉诚的座右铭, 这也是企业领导的至高境界。他的商业实践是建立在中西方优秀智慧融合的基础上。他曾说:“以外国人的管理方式,加上中国人的管理哲学,以及保存员工的干劲及热忱,无往而不利。” 也就是说,他以中国文化为手段,以西方企业制度贯穿于企业领导工作的始终。 “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市场需求及变化”——这就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法”,也是企业之“道”中很重要的一项基础。 当然,包括李嘉诚在内的成功企业家们的成功并非仅仅体现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市场需求及变化”这一点,他们还有各自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和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在后面讲到“术”的部分,我们将会详细阐述的,但如果没有符合规律,顺应市场,那么就是再“精明强悍”要想成就一番伟业,也是不可能的。 企业的成功之道,是同时包含着企业管理规律在内的“道”和具体管理谋略方法的“术”为一体的,知“道”和通“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而且不能只停留在“知道了”的层面,更要贯彻到企业的行为行动上去,也就是需要企业能够对此做到“知行合一”。
这里要特别注明一点:现在健康的人,不等于明天永远不会得病,只是当一个人能够和自然,和社会达成一种和谐,形成良好的养生观念和习惯,并坚持去做了,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提高到了较高水平后,就会增强抗病能力,少得病,不得大病。企业也是一样的。因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每天都有不少的企业在办理注销手续,每天都有企业在倒闭,总量不次于交通事故,这又是为什么呢?而且其中还有不少的是恐龙级的巨鳄,还有的是在如日中天的辉煌中轰然倒塌的,这又怎么理解呢?明天我们就走进这样的企业,去进行一番解剖。
延伸思考:静下心来想想在你了解的企业中,有哪些都是顺应了“道”而成功的?有哪些又因为什么原因导致了失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5 13:34:3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