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管理综合] [原创]中小企业管理的道与术(连载)

[复制链接] 147
回复
4147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0-9-17 13:4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版权声明如下:《中小企业管理的道与术》为本人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本人同意并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需要小部分(注:1000字之内)转载、摘录、引用,请注明本作者署名及栖息谷论坛链接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71276-1.html
超过1000字的转载可先以跟帖、站内信件方式预先征求本人意见;
自行下载打印,用于自我学习的,仅限于个人使用,且必须保留作者署名及栖息谷链接等联系方式,不得扩散传播。
如未经本人同意并书面授权用于商业用途,本人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谢谢各位支持!
朱荣新

完整版本请阅读栖息谷本人《中小企业管理的道与术》一文
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71276-1.html
谢谢

管理是一门科学。
管理是一门产生于实践,复归于践行的科学。
管理是一个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再到理性的自由王国的过程。犹如“看山是山,看山非山,看山还是山”的过程,但管理不能靠佛语。所谓“管理者,企业之大事者也,死生之道,存亡之理,不可不察也!”企业管理的任何一个举措无不涉及到金钱和利润,还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企业,作为一个结果导向型的组织,作为一个面对外界环境快速发展变化的组织系统,必须先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生存下来,才可能谈及壮大和发展。
企业如车,一辆战车。
一辆车,由不同部件构成,有了精良的造车理论和技术,并不一定保证这辆车上路后,就能够跑的更快更远更稳——司机、各个部件的磨合问题,还有油的标号问题……最关键的还有车和路的匹配问题。
这一切,都是动态变化的。需要把握和掌控。
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国的中小企业管理,只有“循道通术,知行合一”这一条路能够抵达目的地。
让我们一起上路吧

我们的目的:探研适合国内中小企业管理的道与术。
我们的追求:实战、实用、实效。
我们的方法:拿来主义,中西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活学活用。
个人的建议: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知行合一。

                中小企业管理的道与术


本节导读:“取势 明道 优术”与“事—市—势”的概念。
          企业管理需要因地制宜,尤其是中小企业,不可死搬硬套。

 
“取势 明道 优术”, 是长江商学院的校训。

    取势,远见也;明道,真知也;优术,实效也。

    企业经营也可分为“事”、“市”、和“势”三个层面,相互关联,但高低自现。其中的“事”,乃实干做事;“市”为市场运作;“势”则符合趋势。

      道理谁都会讲,真理本就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可问题出现了。

      众多的科学的管理理论、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为什么在中小企业的实际运作中就没有起到原本应有的效果呢?
      为什么众多的中小企业投入重金的培训却换来了“听后热血沸腾,回来不知所措”的结果呢?
      自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历经了“经验管理-舶来管理-中国特色管理”不同阶段的摸索和实践,中小企业管理到底有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以下这些至今困扰着中小企业的困惑,突破中小企业的管理“魔障”呢:
      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问题——如何能够真正让企业文化落地,并服务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
      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问题——到底有没有一种适合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呢?
      中小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设与执行问题——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也都很重视,可如何能够让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得以实施,形成实效呢?
      此外还有:中小企业的流程管理及流程再造问题、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问题、中小企业的管理风格问题、中小企业团队建设问题……等等不一而足。
      中小企业在规模上来讲,它们不可能与大企业相提并论,但中小企业同样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人、财、物、技术、信息、产、供、销等企业管理要素和渠道到企业决策、计划、组织、实施、运营、反馈、修订等管理环节的方方面面,同样需要科学的管理组织和运作。
      有一个事实是不容忽视的,即世界上现有的大企业都是从中小企业发展而来的。在大企业的发展轨迹和成长规律中有着更为典型的中小企业的影子和特征。
      同样,也有一个事实不容忽视,那就是中小企业在管理方面急需寻求一条适合自己的“管理之道”,并能够找到适合自身的“解决之道”。中国大陆本土的中小企业对此的需要和渴求尤为急切。
      这些年来,很多的专家砖头、学者学究、包括企业教练把式纷纷登台,姹紫嫣红,异彩纷呈;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还有各派的《葵花宝典》和公开秘籍,就连黑猫白猫,也都颇有建树。
      问题是:真的抓住老鼠了吗?
      中小企业管理形象地概括起来,可以用三重境界来描述。
     第一层境界是企业管理规范化;
      第二层境界是企业管理标准化;
      第三层境界是企业管理文化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5 13:03:32编辑过]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0-9-20 17:31:30 | 只看该作者

      1950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年,当时的香港正处于经济开始起飞,人口激增的发展阶段,李嘉诚用自己省吃俭用的7000美元创办了“长江塑胶厂”,生产塑胶花和玩具。
      1958年,李嘉诚通过美化香港市民生活的塑胶花项目打到了第一桶金后,开始投资地产市场,推出了“售楼花”的销售模式。(30年代以前,香港居住人口不多,房屋大多是平房,居住环境还可接受。到了50年代,香港如同英国工业革命时一样,城市的基本建设未能适应人口的增长,居住问题随之而起。"一家五口一张床",这一当时典型的香港的居住问题与香港的经济成就一起闻名于世。)
      1967年,香港的左派暴动,反英抗暴,当时香港地价暴跌,李嘉诚以低价购入大批土地储备。
      1972年,“长江实业”抓住了香港经济起飞的时机,股票上市,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排众而出。
      1978年,与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会面。 
      1979年,“长实”并购了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并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所获荣誉:1981年获选为“香港风云人物”、1981年获委任为太平绅士、1989年获英女皇颁发的CBE勋衔。
      1984年,“长江实业”又购入“香港电灯公司”的控制性股权,介入电力和公共服务的非周期性经济行业。
    1986年,进军加拿大,购入赫斯基石油逾半数权益,进入了资源性产业发展。
      1995年,12月长江实业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共已超过420亿美元。 1999年,长江实业集团除税后盈利达1,850亿港元。2000年,长江实业集团总市值约为8,120亿港元。     

      2009年,长江实业总市值约为10,000亿港元。
      2010年7月30日,法国电力集团旗下部分英国电网业务。
      李嘉诚先生在一次演讲中曾这样讲过:“中国古人讲: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指合乎实际情况,合乎道理。变是一定要变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千变万化的。”他旗下的企业发展就验证了这一思想。
      而在企业壮大发展的同时,李嘉诚对慈善和公益事业的捐赠在华商中更是首屈一指的。李嘉诚先生曾经说过:我的钱来自社会,也应该用于社会,我已不再需要更多的钱,我赚钱不是只为了自己。为了公司,为了股东,也为了替社会多做些公益事业。他是这样说的,也身体力行做到了这点。
  “建立自我,追求无我”是李嘉诚的座右铭,
       这也是企业领导的至高境界。他的商业实践是建立在中西方优秀智慧融合的基础上。他曾说:“以外国人的管理方式,加上中国人的管理哲学,以及保存员工的干劲及热忱,无往而不利。” 也就是说,他以中国文化为手段,以西方企业制度贯穿于企业领导工作的始终。
    “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市场需求及变化”——这就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法”,也是企业之“道”中很重要的一项基础。
      当然,包括李嘉诚在内的成功企业家们的成功并非仅仅体现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市场需求及变化”这一点,他们还有各自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和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在后面讲到“术”的部分,我们将会详细阐述的,但如果没有符合规律,顺应市场,那么就是再“精明强悍”要想成就一番伟业,也是不可能的。
      企业的成功之道,是同时包含着企业管理规律在内的“道”和具体管理谋略方法的“术”为一体的,知“道”和通“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而且不能只停留在“知道了”的层面,更要贯彻到企业的行为行动上去,也就是需要企业能够对此做到“知行合一”。

      这里要特别注明一点:现在健康的人,不等于明天永远不会得病,只是当一个人能够和自然,和社会达成一种和谐,形成良好的养生观念和习惯,并坚持去做了,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提高到了较高水平后,就会增强抗病能力,少得病,不得大病。企业也是一样的。因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每天都有不少的企业在办理注销手续,每天都有企业在倒闭,总量不次于交通事故,这又是为什么呢?而且其中还有不少的是恐龙级的巨鳄,还有的是在如日中天的辉煌中轰然倒塌的,这又怎么理解呢?明天我们就走进这样的企业,去进行一番解剖。

延伸思考:静下心来想想在你了解的企业中,有哪些都是顺应了“道”而成功的?有哪些又因为什么原因导致了失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5 13:34:34编辑过]

点评

经典好文 可以出书了  发表于 2014-10-14 14:2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9-17 13:46:26 | 只看该作者

       所谓企业管理规范化,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人为的规定。企业管理规范化标志一般有:具有可实现的战略目标,并形成具体规划;制定了基本管理制度,具有可操作性;核心业务流程相对成熟,业务骨干队伍基本稳定;企业文化气氛初步形成,企业理念和风格被企业内外认同。中小企业一般不需要模仿大企业制定所谓的管理规范,适用、实用、实效才是真功夫。
      关于企业管理的标准化,是我国企业管理的必经之路,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引进和实施国际标准和国际通行现代管理手段,如ISO9000,TPM,5S,6Sigma等,确实能够使得企业管理在上一个新台阶,也能够表明企业管理开始进入标准化。但“甲之甘露,乙之砒霜”。中小企业在引进和实施过程中,应坚持量力而行,以实际需求为尺度,不必图慕虚名,好高骛远。此外,网络时代,与时俱进,没错;使用管理软件和电子商务也是现今企业必需的选择,但应根据中小企业企业的具体需求和发展需要而进行。中小企业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变化迅速,例如花费巨资建立的ERP系统,可能会随着企业各方面变化而失去用处。修修补补只能解决局部问题,重新建设经济上又承受不起。
      关于企业管理的文化化,并不仅限于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停留在的“标语口号+士气展示”的“企业文化”层面。企业发展了,老板挣钱了,说谁没文化,谁都跟你急。企业也是如同一个人一般,可以通过体能锻炼强劲健体,练出一身腱子肉,还有八块腹肌;可以通过广告宣传叫大家都知道我身着阿玛尼,肩背LV,不时还有CHANEL缕缕袭来,可是,贵族确实是需要三代才能练成的。企业管理的文化化,是需要从点点滴滴,日积月累中自然形成的。
有没有办法?有没有捷径?
      中小企业如何 “取势 明道 优术” ? 
      怎样才能做到“”事、“市”、“势”有机结合,借势,谋市,成事?

 延伸思考:你的企业,你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为什么得不到真正的解决?除了你看到的现象,在这些现象后,还有什么呢?

 
    《中小企业管理的道与术》希望能够在提供引玉之砖的同时,为各位朋友带来阅读上的轻松和快感(阅读快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5 13:07:25编辑过]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9-17 14:03:13 | 只看该作者

路,就在路所在之处——中小企业管理的道与术之一

本节导读:管理并不难,管理是实践,管理需要破权威和去标签化,叫实践来检验。

      管理,其实并不难,是个人就会。
      因为,对于人这一社会动物而言,可以讲:管理是与生俱来的一种行为。君不见远在“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远古时代,我们的老祖宗在就知道自然自发的组队捕猎了,而且,我们的先祖们为了生存和繁衍,为了氏族发展和实现利益最大化,当时在没有任何管理理论、管理模式、管理制度以及各种规章制度文牍的背景下,就已经达到了“拥有共同愿景和目标(捕到猎物,获得食物);有计划、有组织并合理分工(为了获得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女性采集,男性捕猎,且身强力壮者合力担负起主攻和佯攻任务);采用激励和奖罚进行控制(勇敢者和懦弱者将承担自己行为带来的组织评判和结果);并且也有了培训(由有经验的猎手为新人进行捕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指导和训练)”。那时的团队精神和执行力还是超强的——“我种田来,你织布;我打猎来,你采集”,可以讲,这样的一只“同心同德的创业型团队”,恐怕也只有马云当年的创业之队方可比拟吧。
      只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尤其是在社会工业化、商业化以后,管理“被理论”、“被神圣”、“被专家”了。
      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人类实践的行为。之所以出现管理“被**”化,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的发展,人的智慧越来越“高深”,也就是人类对于自然也好,对于自身也好,存在着“探索无极限”的天性,于是,各门学科日益细分化,日益专业化;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在社会阶级和阶层形成后,“治人的劳心者”与“被治于人的劳力者”之间智慧力量的博弈需要。

    “管理是由心智所驱使的惟一无处不在的人类活动”。 这是来自大洋彼岸的一位名叫戴维·B·赫尔茨的美国管理学者的名言,也同样为我们对管理的认识和认知提供了一种观点——管理,并不神秘,也不是如同哲学和逻辑学那样的抽象学科;管理,就是一种人的主客体之间的活动和行为。
      美国管理学家小詹姆斯·H·唐纳德等人认为:管理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的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其实,我们如果在不让自己屈膝跪拜在管理的专家化神秘之坛的状态下,仅凭我们每个人的普通IQ,也能明白:“管理,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一结论。
      所以说,管理其实并不神秘,管理活动伴随人类进化,最初的目标是人类的繁衍和发展。只是现代的工业化,和社会的商业化,诞生了非常复杂的管理和管理科学版本。
      尽管管理整天围绕陪伴着我们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但是有趣的是,截止现今,关于“管理”的定义却还没有定论。
      长期以来,许多中外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对管理作出了不同的解释,然而,不同学者在研究管理时出发点不同,因此,他们对管理一词所下的定义也就不同。直到目前为止,管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5 13:09:27编辑过]
4
 楼主| 发表于 2010-9-17 14:03:34 | 只看该作者

      特别是本世纪以来,各种不同的管理学派,由于理论观点的不同,对管理概念的解释更是众说纷纭。管理学者是这样定义“管理”的,如:
      泰勒:“确切知道要别人去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F.泰勒 ,《科学管理原理》,团结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韩放译第104页)
      法约尔: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不论是家庭、企业或政府)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五项要素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法约尔原著,曹永先译,《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团结出版社 ,1999年1月第1版 韩放译,第7页)
      孔茨: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   
    (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 ,《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年8月第一版,第2页)
     小詹姆斯·唐纳利: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小詹姆斯·唐纳利 詹姆斯·吉布森 约翰·伊凡 , 《管理学基础 职能/行为/模型》, 1982年1月第1版 , 第18页)
    彼得·德鲁克:归根到底,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彼得·德鲁克 , 《国外经济管理名著丛书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上)》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年, 第7页) 
      在以上这些管理大师对管理的定义之中,横看成岭侧成峰,唯有德鲁克一针见血——“归根到底,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是为真知灼见!
      再高深的管理理论,检验的标准只有一个——实效如何?
      黑猫白猫,抓住老鼠才是好猫!
      管理,在“知”,但更在“行”;管理,如能知行合一,将无往而不利。

      路,就在路所在之处;管理的知行合一之路,也就在每个人的心里,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始终不隐不藏,从不和你“躲猫猫”,只是看你是否能够看到、找到这条路径。
当然,前提是:首先你是愿意去寻找这条路的。

 

延伸思考:穿衣打扮需要品牌,是为了区分我们的社会身份。现实在企业的管理中我们需要让别人知道“我采用的是***管理理论与管理模式”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5 13:11:02编辑过]
5
 楼主| 发表于 2010-9-17 14:06:17 | 只看该作者
路,就在路所在之处之二——中小企业管理的道与术
本节导读:管理的分类是由于专家学者从事学术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而形成的,忽视了管理的系统性原则,必然事倍功半。
    中小企业的管理之路在哪里呢?
    如何在林林总总的管理理论、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呢?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目前说到管理,我们就是不提上文中那么多的管理强人对管理的定义,就仅从实际的管理分类来看,也会叫你目不暇接,头晕眼花的:
    管理可以分为很多种类的管理,比如行政管理、社会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工商企业的管理最为常见。每一种组织都需要对其事务、资产、人员、设备等所有资源进行管理。每一个人也同样需要管理,比如管理自己的起居饮食、时间、健康、情绪、学习、职业、财富、人际关系、社会活动、精神面貌(即穿着打扮)等。企业管理可以划为几个分支: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物控管理、营销管理、成本管理、研发管理等。在企业系统的管理上,又可分为企业战略、业务模式、业务流程、企业结构、企业制度、企业文化等系统的管理。
    还没晕吗?别急,再来看看管理的流派、发展与这些先行者对管理的精细耕作结果吧:
    一般管理理论创始人、管理过程之父:法约尔(Henry Fayol)
    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   
    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行为科学的奠基人: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   
    人性管理的理论大师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 (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04.01-1970.06.08)   
    穿梭在管理丛林中的游侠: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权变管理思想之父: 弗雷德·菲德勒(Fred E. Fiedler)   
    经济组织决策管理大师:赫伯特·西蒙(Herbent Simon)  
    双因素理论创始人: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1923年- )   
    领导艺术的指导者、组织发展理论创始人:沃伦·本尼斯(Warren G.Bennis):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   
    实践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Charles Handy)   
    经理角色理论巨匠: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   
    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学大师之一,商界教皇,管理领袖中的领袖,后现代企业之父 :汤姆.彼得斯(Tom eters);    
    领导变革之父:约翰·科特(John . Kotter):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Michael orter)   
    学习型组织之父,当代最杰出的新管理大师之一: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5 13:12:31编辑过]
6
 楼主| 发表于 2010-9-17 14:06:47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必须承认,这些专家大师都是管理学的巨匠,他们的学术和理论研究成果斐然,并在企业实践中都发挥了各自的作用。
      换句话讲:所有的管理知识和理论,都是好东西。可问题是:目前如果你是位中小企业的企业主,或你是一位中小企业的职业经理人,你还在为企业的管理而一个头两个大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寻找一条适合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的实效之路。
      因为商场如战场,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能否尽快找到中小企业的管理之路,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效益,更关系着企业的生存!

      我们中国人是聪明智慧的人种,既懂得管中窥豹,又明白盲人摸象;在一叶障目时,自然会联想到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林。
      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在公元前500多年就明白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大道之理,并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解决方案。老祖宗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有自身规律并周而复始在不断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而且相互对立的事物也是会互相阴阳转化的。宇宙是这样的,我们生活的这个叫着地球的星球是这样的,地球上的万物也都是这样的,包括我们人类在内,都是在一个系统和体系内按照自身的规律在运动,在变化,在发展的,而且会留下各自的轨迹。同样,社会的发展,包括工商企业的发展、经营、管理也都是有着自身的规律和轨迹的,都是在这一规律和轨迹中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的。
      我们不是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把企业分为“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吗?这就是一个企业的大的发展规律,不同的时期,需要有不同的、有针对性的运营策略。
      在“细节决定成败”的年代,“执行力”一下成了企业主关心关注的焦点,可是,当众多的企业在尝试了很多方法后,真的做到了精细化管理和执行力的提高了吗?
      还有,关于企业文化的建设,现今可以说上至老板下至门卫,无人不知,试问现在哪个企业不重视企业文化呢?可是现实的结果呢?
      这些问题并非管理理论之错,也不是专家的砖头没有分量,而是众多的企业在管理活动的实践中忽略了一点:“大道至简”,没有抓住企业管理的真正核心,只见树木丛生,没有看到森林。面对陡峭的山峰,在和对手竞赛时,只看到了脚下的那一两步山路,只看到了缠住自己,困扰自己的藤蔓,而就事论事,忽略了系统性。也就是“身在山中叶障目”了
      大至宇宙,小至微生物,都是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系统性的,企业管理也不例外。
      在自然界管理层面上,有一种客观力量管理世界,实现自然界的平衡、稳定和有序。霍金在其《时间简史》中,暗示了能量管理自然的观点,宇宙是在不断的爆炸中创造了时间,在不同的时间段,能量在不断变化,并不断创造物质。能量按其内在的规律主宰着整个宇宙的发展变化。由于人类对大自然的管理还没有足够的智慧,其管理理念与方法主要表现为:“各从其类”和“道法自然”上。
      另外,太阳及其热量分布决定了地球生态群落的存在层次。地表上的一切生物在不同的群落中生存、发展,必然受此环境层次的影响与制约,并因此产生了不同温度带的人类生存与发展模式,包括不同区域的人类的习俗规范、文化行为、社会行为、政治行为、经济行为、精神行为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呈现文明的多样性和多元化。我们把管理视角从自然转到人类社会,其本质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关键强调为人类服务的关系管理。
同样,在企业管理这一系统中,其本质是围绕企业运行的内部和外部关系的系统性管理。如果脱离了企业管理的系统性,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话,必将会成为庸医的牺牲品——最可怕的还在于中小企业主往往会身先士卒,奋勇当先,亲自操刀扑向自己“亲生孩子”。
      前面我们谈到了:管理并不高深,其实很简单。我们也谈了:“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德鲁克语)。
      其实这个睿智的祖籍荷兰生于维也纳的美国人,在毕生专研管理科学后得出的这一璀璨成就,尚有商榷之处,那就是“知”与“行”的关系并非呈先后排列的次序,而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合一”。
      从明天起,我们就将开启企业管理的知行合一之路。除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案例外,笔者还将引用这些年来服务过的企业案例作为实证,在此一并向这些企业和其企业主、企业家们表示感谢!并向这些企业的每位员工表示感谢!CCTV&MTV的感谢,就先暂时免了。

 

延伸思考:功夫在诗外只是对写诗写文章适用吗?
           为什么德鲁克会和阳明先生在知与行的观点上不尽相同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5 13:14:26编辑过]
7
 楼主| 发表于 2010-9-17 14:08:21 | 只看该作者

开启企业管理知行合一之门——中小企业管理的道与术

 本节导读:知行合一,知易行难。三教都能合一,管理更是万法归一的。

      在开启企业管理知行合一这一扇一纸之隔的厚重大门之时,请各位暂时先轻松一下——脱下自己多年来穿上的各款“管理大氅”,因为只有空杯才能装进新水。
      如果您正好是拥有多年管理实践经验的企业家或管理人员,那么在脱掉你的管理理论“大氅”外,最好也能暂时脱掉身上的铁布衫,暂时忘掉自己的经验,但一定不要脱光,要留下您作为人的最根本的东西——良知(此良知非彼良知,并不完全是道德层面的,还请性急的朋友耐心则个)。
      在这里,我想先向大家介绍一位草根老板——唐山的一位做办公耗材的中小企业家。他恰好和笔者同姓。他是在笔者为唐山一家年销售额4亿多的企业做管理咨询时认识的朋友。
他是在数年前只身一人来到唐山创业的,和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家一样,筚路蓝缕的经历对于朱老板一样是必不可少的磨砺和修炼。今天他的公司也还只有10多名员工,年营业额也不是很高,可是他却已经做到了管理的高层次境界——无为而治——他在不在公司,员工都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公司没有打卡机也没有签到薄,但员工却没有迟到早退现象;按照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流程,各部门的员工能够主动密切协作,主动去实现客户满意的既定目标,并将客户的满意转化成重复购买,使其成为公司的忠诚客户,但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人给他们上过“CRM客户关系营销”和“二八原则”的课程。
      这位朱老板所做的只是两点:首先,他认为自己创业不易,是手下的“兄弟”们帮他“打下”的“天下”,所以,在公司里首先给予跟着他创业的骨干员工实行了期股分配,现在已经对于在公司工作满1年以上的员工都推出了“期股分配”制度。并制定了一清二楚的提成方案,用他的原话讲,就是:“员工自己一看单子,就能算出个人能挣到多钱”。
      除了企业的二次分配制度外,他还做了这样一件“小事”:叫自己成为员工的“服务人员”——只要是员工做不了、做不好、不好做的工作,他来帮员工去做。有的时候是他指导员工去做,还有的时候他就是直接帮着员工去做。
      当我问到:如果你的公司扩大了,你还能这样,还会这样做吗的时候,这位朱老板憨憨一笑,说道:“那我就叫我的管理人员按我这样帮员工,如果我的管理人员有了难办的问题,我就给他们帮忙,”。
      最近,他开始组织员工学习弟子规,从孝道开始讲。他主讲。
      朱老板的学历不高,更没有系统的研习过管理学理论,只是凭着自己的商业触觉和经验在经营,在管理。他在经营中始终不敢忘记客户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所以要每一位员工给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罢了;同样,在内部管理上,他也是出于一种朴素的想法:有了员工的劳动,才有了公司和他的利润和财富,不能亏了他们。
      他没有进修过MBA,也没有很高的学历,只是在凭自己的“良知”在做事,在管理。当他这样认为了,就这样去做了,可结果却达到了很多代表着先进管理理念和理论的公司所寻寻觅觅终不可得的结果和境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5 13:15:43编辑过]
8
 楼主| 发表于 2010-9-17 14:08:45 | 只看该作者

      从古至今,中土西夷,各种管理的理论无不来自于管理的实践活动,同样,企业管理的理论也是如此。
      何谓“知” ?
      如何“行” ?
      怎样才能知行合一

     “良知”只是道德层面的符号和概念吗?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良知”到底还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知”,指的是知识,也是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俗称“想法”)。
      “行”,指的是实践活动和对于自己认可的、追求的“想法”的一种践履。
       而“知行合一”就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道了,明白了,有了“想法”而不去做,不能算真正的“知”;只有做了,实践了,才是真正的“知”。同时,在“行”,也就是实践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知”——“实践出真知”,不是吗?
      而此时的“良知”不仅仅是人的道德的层面的“良心”和“道德”了。“良知”还包含着人性中的“知耻”、“知羞”、“知恩”这三个层面,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一个具备“良知”的人,定会是一个讲求“仁义礼智信”的人。
      知行合一就是指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按照阳明先生的话讲:“良知即是道”,“良知即是天理”。
      上面的朱老板可能不一定自觉的明白自己是“合道而行”的,但他在企业经营和管理实践的结果却为我们的企业管理“合道知术,知行合一”提供了佐证的实例,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应用上的博大精深。
      尽管现代的中国人不得不面对这样一种尴尬: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乃至当今的中国社会,都不曾出现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管理大家,不曾出现过一种广受世人承认的企业管理理论。以至于时至今日,中国的管理学界还是处于一个言必称西方的窘境之中,但是,我们不可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我们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老祖宗早已为我们创造出了历经千年甚至更长时间仍充满了生机的文化瑰宝,哪怕是像笔者所遇到的朱老板那样,不经意间的“知行合一”,就能造就众多企业处心积虑想达成的结果。
      目前尽管关于“国学”和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也已经有很多成果了,但更多的尚停留在对“国学”的解读和与企业管理理论的对接层面,在企业的管理实践还有相当的距离。
      在历史上,儒释道多次相互渗透、相互同化,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三教一体”。在曲阜的三圣殿、函谷关大道院,以及少林寺都有着就同时供奉着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的地方,此三教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道”的根基,“道”生“理”,但企业管理需要“道”与“术”的结合,需要“知行合一”,所以,包括远在先秦就以“术”见长的其他杂家也就进入了笔者探研企业管理道与术的视野之内。林寺还有这样一幅对联:“百家争理,万法一统;三教一体,九流同源”,少室山还有一幅对联:“才分天地人总属一理,教有儒释道终归一途”,概括得很到位,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出发,但最终我们能达到共同的目标。
      笔者尽管学疏才陋,但希望能够从企业管理实践的立足点出发,站在巨人肩上,本着拿来主义和实效主义,为探索中小企业管理的道与术尽一己之力。

 

延伸思考:“无为而治”就是“不管理”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5 13:17:15编辑过]
9
 楼主| 发表于 2010-9-17 14:09:14 | 只看该作者

企业管理与知行合一——中小企业管理的道与术

本节导读:心学中的知行合一是管理可用的“利器”。

      企业管理是一门以人类工商业活动实践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知行合一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侧重于方法论的“非腐儒”哲学。二者的结合,将开启中小企业管理实践和理论探索的新希望之路。
      原因很简单,两者的最终“着力点”都是落在“人”——“活生生的人”这一生产力要素上了,并且两者将会以“趋于最少的资源,趋向最高的效率,达成最大化效益”进行交汇;由于企业管理同样具备“知中有行,行中有知”这一通性,在我们将中华传统文化的道与术与企业管理有机对接和融合后,企业将会呈现适合中国企业管理文化土壤的长足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治国若烹小鲜”,讲的是尊重客观规律的重要性,和对于恰到好处的度的把握。也有着复杂事情简单化,不要自入繁缛之意。其实企业管理也是这样的,表面看,管理理论门派繁多,各种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各有绝招,如同武功一般,市场变化也是瞬息万变,可行走江湖时,我们明白一点:胜利才是硬道理。
      还是让我们轻松一下吧,当一个人的身体处于“僵直”状态,动作是不会做得到位的;“心的僵直”则更会导致失误和错误。因为人只有在自由轻松的状态下才会呈现最佳状态——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甚至在争吵的时候,一个冷静自在者会“妙语连珠”,但一个红脖子涨脸气冲斗牛的对手则结结巴巴的了;我们都说“礼多人不怪”,可子路在正冠丢头之时,尽管没有来得及“子曰”一声,但却用他个人的鲜血和生命为我们发出了:“千万不可食古不化”的告诫。
      在鲜血生命和礼仪规则之间,如何选择,悉听君便。
      忘掉关于你学学过的关于企业管理的所有理论吧,只要记住3点:
      1、企业管理的目的:以最小的资源付出,获得最大化的市场收益,当然,效率越高越好。
      2、管理,永远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3、员工永远是活生生的人(含高管及企业主——企业最高阶层的“员工”在内)。

      关于企业管理,就先记住这三点吧。下来我们将来看看一位“唯心教主”的
真实事迹,如果你从中发现了些许唯物辩证的感觉,那么恭喜你,说明你是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如果你恰好是位管理人员或企业主,那么你与后面连载的“道与术”距离就相对接近了许多。
      在走近这位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既“立德”、“立言”,又“立功”之人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些熟悉的面孔吧:
      徐阶:明朝中兴重臣,大败大奸臣严嵩;也是以老谋深算和隐忍著名的一代名相。
      张居正:明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万历皇帝的老师。因他,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生机。
      海瑞:不用说了,中国人都知道这个清明廉洁的倔老头子。
      曾国藩:也不用讲了,文功武治,真猛人也。中国现代史上两位著名人物毛泽东和蒋介石都高度评价过曾国藩。毛泽东青年时期,潜心研究曾氏文集,得出了“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结论。即使是在毛泽东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
      蒋中正:中华民国军事强人暨第一至第五任总统。
      陶行知:中国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爱国者。原名:陶文睿,乳名:和尚,后改名:陶行知。
      他们所处年代不同,除放着睿智和近佛名字不叫,非要“知行合一”的陶行知外,各个可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啊!
      他们的共同之处就在于:都是阳明先生“心学”的“弟子”或信从者。
      对了,还有一个东乡平八郎,日本近代的著名军事家,被日本人称之为“军神”,曾以弱胜强,灭掉了俄国的波罗地舰队。作为一名狂傲的日本军国主义武士道分子,东乡平八郎特意佩一方章,上面篆刻“一生俯首拜阳明”。
      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都很显著的有两个半人,这两个人是指诸葛亮、王阳明,另半个人是指曾国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5 13:18:39编辑过]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9-17 14:09:42 | 只看该作者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他在43天之内,在没有一兵一卒一两银子的状态下,仅凭着“良知”和智慧,就平定了宁王朱宸濠准备了多年的十万叛军;可以说是“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在他带兵平定山贼(农民起义军)时,所向披靡,出现了“闻名而降”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而他在朝从政,尽管官位不大,更不搞阴谋诡计,但“惹谁别惹王守仁”却是朝中的“潜规矩”了,因为和他作对的对手,总是“自毙”而终——他几乎成了正义和智慧的化身。
      他还认为士、农、工、商“其归要在于有益于生人之道,则一而已”,且进一步说明“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的观点,他把传统观念中一直被视作“贱业”的工商摆到与士同等的水平。(《节庵公墓表》)王阳明《传习录拾遗》说:“虽经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也就是说商人虽然整天做买卖,但并不妨碍他们能够成为圣贤,在我国古代可是只有读圣贤书的士人才可能参政议政的。)此说被称为“新四民论”。
      他主张明以“赏罚”提高领导力,行德治礼教以预防“犯罪”他还认为:法令不明,赏罚不信,即使人再多,也是没有用处的。他还主张“赏不逾时,罚不后事”,认为过时的奖赏,等于没有奖赏,过时的惩罚,等于没有惩罚。
      他教导下级官吏说,如果能竭尽自己的心力和聪明才智,诚心“爱民”,即使是蛮夷的人,也是可以被感化的;但这软的一手是有限度的。他强调刑罚是“德治教化”的保障。他还主张要结合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从当时当地的实际出发,作权宜的处置:“应申请者申请,应兴革者兴革,务在畜众安民,不必牵制文法”。在“行法以振威”的原则下,他已注意到运用法律的灵活性问题……
      阳明先生和他的“心学”一直被定义为:“唯心”,还是“主观唯心主义”,可当我们对于“心学”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地研习后,再结合他个人一生的事迹和功业,我们会发现:心学是一门哲学,但同时也是可以作为一种无往而不利的方法论来应用的。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守仁从“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出发,他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之说。(想想有多少的企业在重金投入培训后不是换来一声:“听时热血沸腾。听过还是不知怎么做”的叹息吗)。王守仁认为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就要去实行这个道理。如果只是自称为知道,而不去实行,那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识是离不开实践的。比如,当知道孝顺这个道理的时候,就已经对父母非常的孝顺和关心;知道仁爱的时候,就已经采用仁爱的方式对待周围的朋友,真正的知行合一在于确实的按照所知在行动,知和行是同时发生的。
      “知行(合一)”目前已被北京交通大学、东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作为校训的一部分。王阳明倡“君子”学,“唯求其是”的“求是”学风,今日浙江大学作为校训的一部分。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北宋程灏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守仁首度提出“心学” 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於“致良知”。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心学基本理论框架。
      看到这里,相信您对阳明先生和心学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了吧。我们暂不涉及“唯物”与“唯心”的意识形态之争,“专业事情交给专业人士去做吧”,那些事是“夫子”们热衷的。我们所要的只是探研企业管理,尤其是中国现阶段中小企业管理的“道”与“术”。也就是:我们的中小企业在管理上应该怎样管?怎样理?怎样能够以最低的管理成本和较高的效率换来最大化的管理效益,并适合自身的环境和发展。在寻求这一“管理之道”的同时,找到适合的“方法”。  
      就这么简单。
      道在何方?术在哪里?
      仅用“心学”可行吗?
      先别急,也别急着穿上您的“管理大氅”,明天就让我们一起“顶着天,踏着地,迎着风”走入我们所在的“大世界”。

 

延伸思考:管理只是达成企业目标的方法和手段。你有没有为管理而管理的现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5 13:20:06编辑过]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