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少天 - 

[焦点话题(第2期)派系PK]企业管理,要集权还是分权?

[复制链接] 416
回复
6765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81
发表于 2007-1-12 11:12:46 | 只看该作者

这两天忙,没有来跟贴,花了好长时间才把这两天的贴子看完,确实好像是王老师跟飞猫兄的"二人转".不过有点惊讶分权派支持者的上升,看来王老师会更坚信"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看了半天,王老师对"分权"的概念一点没变,死不承认"分权"在企业能存在!因为概念无法趋同,实际辩论早就与主题趋远了,不过看看王老师跟飞猫兄的贴子,启发是很多的.

我还是认为:"分权是对事负责,授权是对人负责."

282
发表于 2007-1-12 11:22: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ocq1208兄对飞猫的一路支持!
283
发表于 2007-1-12 11:58:54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会飞的猫在2007-1-12 11:22:00的发言:
谢谢ocq1208兄对飞猫的一路支持!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呵呵,我是支持自己的原则。

284
发表于 2007-1-12 12:32:0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再学习;求证,求证,再求证。

让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285
发表于 2007-1-12 12:34:27 | 只看该作者

贴一点资料,出处忘记了,我觉得说得比较全面。

 1分权的性质

组织的职权是授予人们运用其判断做出决策和发布指示的自由处置之权分权是在组织结构中把决策的职权进行分散的趋向在整个组织中职权应在多大程度商集中或分散是重要问题一个人不可能独揽所有大权这意味着无下属管理人员因此也就是无结构的组织另一方面也不存在绝对的分权因为如果管理人员将他们的权力全部下放他们作为管理人员的身份就不复存在他们的职位就此消失这样也不存在组织

分权的含义不只是授权分权反映了组织和管理的基本原理它需要谨慎选择把哪些决策权分散在组织结构的下层哪些决策保持在接近最高层需要制定具体方针以指导决策

 2分权制和集权制的特点

按照集权与分权的程度不同可形成两种领导方式集权制和分权制

集权指是指管理权限较多的集中在组织最高层它的特点是经营决策权大多数集中与上层主管中下层只有日常的业务决策权限对下级的控制较多例如下级的决策前后都要经过上级的审核统一经营统一核算

分权制是指把管理权限适当分散在组织的中下层特点是中下层有较多的决策权上级的控制较少往往以完成规定的目标为限,在统一规划下可独立经营实行独立核算有一定的财务支配权

 3授权的含义

·概念

授权指上级委授给下级一定的权力使下属在一定监督之下有相当的自主权和行动权授权者对被授权者有指挥和监督权被授权者对授权者负有报告及完成任务的责任

·授权不同于授责
    

授权只把一部分权力分散给下属,而不是把与权同时存在的责分散下去换言之,当一级主管把某几种决策权授给二级部属时,虽然二级部属因此获得决策权一级主管仍负有相同的责任例如一个防疫站长当他所属的科室不能完成任务时即使科长要负全部责任站长免不了要负最后责任

·授权不同于分工
    

分工是在一个集体内由各个成员按其分工各负其责彼此之间无隶属关系而授权是授权者和被授权者有上下之间的监督和报告关系

 4授权和分权的区别

这是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授权是指权力的授予和责任的建立它仅指是上下级短期的权力授予关系而分权是授权的延伸这种权力较长时间的保留在中下级主管手中因此可以说授权是短时的灵活的权力给予分权是长期的制度化的权力给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 12:36:23编辑过]
286
发表于 2007-1-12 12:51:40 | 只看该作者

热烈欢迎ocq1208兄有空常来飞猫学苑坐坐。

有朋自网上来,不亦乐乎。

[em10][em10][em10]
287
发表于 2007-1-12 16:25:53 | 只看该作者

我的观点是对于一个投资方选什么样的人去管理他的企业,取决于这个管理人在前期对投资方所阐述他在管理上的目标和它所具备并掌握的资源,如果能让投资方满意,就会有分权,而在以后的管理中却如此的话,结果就是投资方的更大的放权,如果管理不好,投资方就会将权力回收,当然这里关联着信任的问题,还有管理者能力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集权分权哪个好,各有千秋,关键在人!!!!!!!!!

288
发表于 2007-1-12 16:37:50 | 只看该作者

致分权派各位辩友:

我们这次辩论的企业前提是:中国大陆运转3年以上,资产已经超过5000万的民营企业。依据我的经验,这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多数成功的企业,在这个阶段开始,将进入一个发展提速期,企业对资金、政策、人才、管理能力提升的需求迅猛增长。在这个阶段,前期发展中积累的各种问题,矛盾都会突出显现出来。这时的企业家将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发展,二是稳定。

面对发展,企业需要做出一些战略性决策,主要是产品方向、负债率、组织结构、未来利益/风险分配、企业文化五个方面。

面对稳定,在这个阶段,企业内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一些企业元老、功臣,面对未来的利益吸引,希望重新分配企业的利益格局。在股权结构难以改变的前提下,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要求企业家“分权”,通过控制更多的企业经营决策权,来保证自己的利益。

如何决策?根据我的研究,这时企业家的明智选择是“强化集权,适当配股,合理授权,制度制衡”。

强化集权是为合理授权做准备,集权程度越高,企业家权威越高,企业的授权程度才能够越充分。成功的独裁者,期下属的授权往往很高,因为,他不怕你拥有权利后能够兴起风浪,他可以一句话就让你完蛋。相反,一些没有权威的领导才不敢授权。

适当配股是为了通过法律的形式来保证企业元老、功臣的长期利益,同时,因为拥有绝对控股权,不影响企业家对企业经营权的绝对控制,起到巩固集权、防范山头的作用。

合理授权是为了能够充分发挥下属员工的能力,同时保证控制。

制度制衡是合理授权的保障因素,企业大了以后,企业家精力必经有限,授权带来权利的分散,加大了企业风险,通过制度来制衡那些分散的权利是一项必须采取的保证措施。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保持稳定,提高凝聚力、执行力、创新力,打造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基于上述分析,我想分权派应该清楚,没有首先加强集权的保障,企业的分权就可能演化为一场灾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 16:39:52编辑过]
289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16:49:19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brainman在2007-1-12 16:37:50的发言:

致分权派各位辩友:

我们这次辩论的企业前提是:中国大陆运转3年以上,资产已经超过5000万的民营企业。依据我的经验,这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多数成功的企业,在这个阶段开始,将进入一个发展提速期,企业对资金、政策、人才、管理能力提升的需求迅猛增长。在这个阶段,前期发展中积累的各种问题,矛盾都会突出显现出来。这时的企业家将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发展,二是稳定。

面对发展,企业需要做出一些战略性决策,主要是产品方向、负债率、组织结构、未来利益/风险分配、企业文化五个方面。

面对稳定,在这个阶段,企业内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一些企业元老、功臣,面对未来的利益吸引,希望重新分配企业的利益格局。在股权结构难以改变的前提下,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要求企业家“分权”,通过控制更多的企业经营决策权,来保证自己的利益。

如何决策?根据我的研究,这时企业家的明智选择是“强化集权,适当配股,合理授权,制度制衡”。

强化集权是为合理授权做准备,集权程度越高,企业家权威越高,企业的授权程度才能够越充分。成功的独裁者,期下属的授权往往很高,因为,他不怕你拥有权利后能够兴起风浪,他可以一句话就让你完蛋。相反,一些没有权威的领导才不敢授权。

适当配股是为了通过法律的形式来保证企业元老、功臣的长期利益,同时,因为拥有绝对控股权,不影响企业家对企业经营权的绝对控制,起到巩固集权、防范山头的作用。

合理授权是为了能够充分发挥下属员工的能力,同时保证控制。

制度制衡是合理授权的保障因素,企业大了以后,企业家精力必经有限,授权带来权利的分散,加大了企业风险,通过制度来制衡那些分散的权利是一项必须采取的保证措施。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保持稳定,提高凝聚力、执行力、创新力,打造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基于上述分析,我想分权派应该清楚,没有首先加强集权的保障,企业的分权就可能演化为一场灾难。


说的好。

作为支持集权的辩友身份,我也补充一下:

这个三年、5000万、民营企业的前提,实际是个临界点,这个时候,分权这种理想的状况或许会让企业万劫不复,集权不敢说最好,但至少可以平稳度过这个点。

王老师提到了企业文化,我认为,这个时期才能真正建设企业文化,规模过小时,建设企业文化也只是走走过场。到了临界点建设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为以后企业做更大时候的铺垫,因为,理想的状况下最终会走向分权,个人很难再集权企业。

就论题而言,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考虑,这个前提下,我认为集权更妥。相信很多这个阶段的老板们也会如此认为。

290
发表于 2007-1-12 17:05:13 | 只看该作者

  王老哥所说没错。

  基于我们前面所述,我想集权派也清楚,在企业集权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不实施分权管理,企业永远也长不大!只有被历史和民心淘汰的份。天理昭昭,因果不昧。

  作为分权方,我们并没有否定集权而只肯定分权。集权方的论述呢?

  我的观点是:“集权为先,分权为后;集权是实现分权的手段,分权是集权的归宿(即目的)”

  分权,是企业未来发展的结果、终点,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我们不能因为集权而否定历史发展的主流!不能因为集权,而忘了企业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将集权与分权本末倒置!这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真谛所在!

  毛主席说得好:“当组织的政治路线、方针确定下来后,领导管理者的主要工作,就是选干部和出主意。”由此可见,在一个令企业家迷茫困惑的企业发展的转型关键时期,确立一个国家或企业的政治路线(发展方向,在本次话题可以理解为分权),是多么的重要呀!

  ……

  限于种种问题,而不能把企业做大的企业家、经理人,也还是可以选择“外脑、授权……”等方式和选择“小狗经济”般的经济人文环境生存。

  中国大陆运转3年以上,资产已经超过5000万的民营企业,其企业情况、生存环境……各有千秋,无论采用集权管理,还是分权管理,鞋子只有穿在自己的脚上,才知合不合适。

  我们必须注意的是,两个不同管理风格的企业,同时可以各行其道,各尽能所,各取所需,互不相干。你走你的独木桥,我走我的阳关道。何苦非要别人走一条独木桥呢?

  “堵”,只能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设道墙,拉远了心与心的距离,使彼此的科学发展观相背离,远离了真正的成功大道;
  “疏”,却是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体现了平等、友爱与和谐,树立起了共同的科学发展观,密切了干群关系,心与心相通,情与情相融,在人与人之间、在企业与员工之间、在国家与百姓之间、乃至国家与国家之间架起一座互相理解、信任和支持的伟大桥梁!

  疏,是创造相互信任、相互协助、高效率社会环境的有效方式之一。缺乏疏通,就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正如人体内的血液循环一样,缺乏流通,人岂能不病、不亡?!这就是“疏”的道理与好处。只要周详策划,有充分的准备,正本清源,防范于未然。

  最有效的管理方法,并不是依靠势力、暴力去阻止,而是止而不止,疏导使其畅通,而不必阻止。故而才能使人人各行其道,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皆大欢喜!大圆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 17:45:17编辑过]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