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少天 - 

[焦点话题(第2期)派系PK]企业管理,要集权还是分权?

[复制链接] 416
回复
6777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21
发表于 2007-1-13 13:31:37 | 只看该作者
晚上再开战,现在是放风时间了!
322
发表于 2007-1-13 14:31:33 | 只看该作者

本贴结论: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集权是世界永远的主旋律,而分权是不可缺少的辅助,差异在于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不同的管理者对两者有着不同比例的选择.(时间紧迫的朋友可到此为止)

集权和分权本来是企业乃至国家不可分离的两种管理形态,但既然辩论要求必须各执一词,我更加支持 brainman集权管理一方的观点。

世界万事万物的发展都依循一定的规律。企业发展按发展阶段可分为: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而集权与分权在不同的阶段的偏重点会有所不同。创业期、成长期是一个从主、客观角度都要求高度集权的时期。在这两个时期的高度集权有助于企业整体的高效、安全发展,有利于资源的集中有效利用。

例如:

1、创业期、成长期的所有企业:……

2、创业期、成长期的皇朝:民主统治之前的英、法,封建统治时期的中国……

3、创业期、成长期的国家:中国、印度、前苏联……

所有的例子都说明集权是企业、国家在创业期、成长期快速成长所最适用的管理形态。

前面看到飞猫所论述到的观点:外国(美国)崇尚以个人为本位的思维方式,中国人则习惯以家庭为本位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引用飞猫原文如下:

由于文化历史传统的差距,中国的管理之道(集权管理)与西方的管理之道(分权管理)有很大不同。这与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以家庭为本位制”……许多历史文化习惯有很大关联,并与西方人自古以来“以个人为本位制”的……许多历史文化习惯形成鲜明的对比,两者的有些价值取向甚至是背道而驰的。

  由于中国人的世界观与西方人不同,所以中国人常常基于自己的家庭观念(集权管理)去评论西方人,认为西方人家庭关系冷淡,人情淡泊,人与人之间完全是金钱关系,儿子到父亲家吃一顿饭也要付钱,而年老的父母也得不到子女的关照。同样西方人亦往往基于自己的人权观念去评论中国人,认为中国的父母打骂子女,甚至干涉子女婚姻的行为是侵犯个人人权的行为。

  中国人以家庭为本位,首先维护的是家庭的尊严和权力,认为别人插手家庭的内部事物是不可容忍的侵权行为。而西方人以个人为本位,首先维护的是个人的尊严和权力,认为即使在家庭内,每个成员也都享有同样的权力,家庭内部的侵权行为也是不能容忍的。比如中国人认为父母打骂子女是家庭内部的事情,外部的人去插手、干涉别人家庭内部的事情是不应该的,不道德的行为。而西方人则认为父母打骂子女是侵犯了个人的权力,对这种事情视而不见才是不应该的,不道德的。
  
  这样看来,中国人的观念的确与西方人有很大不同,甚至可以说完全相反。中国人传统上所持的是家族主义世界观、采用的是家庭本位制的国家体制。而西方人所持的是个人主义世界观、采用的是个人本位制的国家体制。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不强调、甚至否定个人自由,认为个人一旦有了自由就会天下大乱,只有采用严格的“君、臣、父、子”的等级体制(正如集权管理),社会才能安定。而西方文化中则强调和肯定个人自由,认为个人自由是每个人生来就有、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力,只有保障个人自由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正如分权管理)。中国文化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而西方文化的最终目的则是建立一个平等的社会。

  

从世界观的角度,我大体认同飞猫的观点。

但从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点无关乎集权与分权的好坏。在一个小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欧美国家,我相信都是集权大于分权的,即"管"多于"放"。

创业期和成长期之后就是成熟期,也是一个企业主要的生命阶段。

成熟期的企业的特点是:机构庞大、人员众多、制度僵化、反映迟钝.(相对创业期和成长期企业而言)

在这样的一个企业当中,是应该集权还是分权?

集权,意味着权力的高度集中,事无巨细都需要最高层进行决策,这势必导致公司的运作效率极其低下.

分权,意味着公司可以更加高效灵活地运作,但过分的分权势将公司推倒一个危险的边缘:在高度信息化的商业社会,一个错误的决策就足够毁掉一个公司.

如何取舍集权与分权?

人们都喜欢拿现在的中国与美国作比较.

有人认为中国好,因为她和平稳定,高速发展.中国的和平稳定,高速发展与中国政府是一个高度集权的政府(在这里我们不使用不民主等敏感字眼)密切相关,没有高度的政治集权就没有政治的相对稳定,就难以维持相对和谐的社会环境创造相对旺盛的经济发展氛围;

有人认为美国好,因为她民主,有人权,富裕.但请区分清楚,不要因为美国是一个三权分立的国家就把美国的富裕归功于分权.民主、人权跟分权绝对是不同的三个概念,永远不要以为分全统治就代表有了民主与人权.

那到底是美国好还是中国好?

如果引用飞猫的说法:美国代表分权,中国代表集权.那么,答案是:不知道!

美国从独立到现在,发展了100多年,她有着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经济条件,这为她日后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独善其身大赚战争钱是美国超越欧洲国家登上世界经济头把交椅的时代转折点.

而中国解放才50年,改革开放到现在也才不到30年,在这样一个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度,我们能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什么?中央政府对政治的高度集权和对经济的适当宽松政策(我不知道这是否为各位所说的分权,所以不敢乱用词语).

说到这里,答案好象就有点清楚了.美国(分权)的成功,在于天时、地利、人和;中国(集权)的发展,更多的是依靠高度的集权政治和从客观实际出发的经济政策.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集权是永远的主角,而分权是不可缺少的辅助,差异在于在不同的时代、不同国度、不同的管理者从客观和主观角度上对两者有着不同比例的选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3 14:40:36编辑过]
323
发表于 2007-1-13 15:22:1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呢,道理上讲,显然要支持分权管理,因为大家所受的教育及国家、世界的现状都讲民主、平等这些观念,集权的概念又和专制这个词有一定的挂靠,自由民众的心态中都是不愿接受这种理念的。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集权制”也好,“分权制”也好,都是有一个中心点的,那就是这个“制”字。——它是一个体系,是一个保障公司各级部门、上下环节能正常运作的一个合理架构。这显然不是一种模式就可以一统天下的。

中国的封建社会二千余年,用的是集权统制,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也有汉唐、康乾这样的盛世。

所以不能一味说集权统制下就长不出好果子,分权制的苗子就是正根。

一句话,没有最好的鞋子,只有最合适的。

你不是别人的脚,为什么就一定觉得别人穿哪双鞋子最舒服?

324
发表于 2007-1-13 15:31:49 | 只看该作者

与飞猫探讨素材的使用
网上激辩,brainman坚持一个习惯性原则,简要、原创,针对性答复,素材是用来支持思考的。看多了飞猫的帖子,发现一个问题,飞猫在素材的整合成文方面很有功底,一段素材可以反复使用,这是一种能力和积累,brainman很是佩服。
纵观这次辩论,飞猫发帖上百,许多都是洋洋洒洒千言以上,窃以为这是一种化简为繁之道。飞猫或言,此为家人不看前帖便可通览观点云云,brainman就难受了,要看这里,还要看那里。
brainman以为,把别人的观点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这个观点才能为自己消化,才能成为一种思考的工具。否则,写文章就成为“考据”了,就没了快乐可言。这是一种自私的见解,飞猫见笑!

brainman讲的对,飞猫常常一大段旁征博引,常常看得我云里雾里,想说点啥,都说不下去了,我们集权派中计了?哈哈........

325
发表于 2007-1-13 16:21:47 | 只看该作者

1。首先企业与国家是不一样的,国家是民主的,企业是私人的

国家的美好理想是采用分权制,这是大家都赞同的

而我们讨论的是企业,大家要分清这点......

2。站在企业主的角度,企业就象它的“孩子”,一定要和谐的成长,不能各个“分公司”各自为政,“腿”为了业绩,不受控制疯狂的成长,“孩子”就会得“巨人症”,“头”也激动起来,不受控制疯狂的成长,就会得“大头症”,要是各个“分公司”都这样,站在各自局部利益考虑,那全局就乱了,“孩子”也就长的不象样了,也就死的快了。

所以,明智的企业主宁愿自己的“孩子”长的慢点,稳定的成长,也不愿意赌博式的分权,最终弄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3。再讲讲中国的历史:

南怀瑾先生:

尧舜禅让为立德而“止于至善”的标准来看,大禹立功,泽及万世,固然功德很大,但很遗憾的是,他井未在生前安排好继承尧舜之德,却从他的儿子“启”的手里,将中国传统禅让美德,变成了“家天下”,为三代以后所借口,永为天下私有的法式。因此使曹操的儿子曹丕篡位时,说自己总算明白了上古历史所谓的禅让,是怎么一回事了。

从以上可以看,自从“启”之后,皇帝老儿们就开始把中国变成“家族企业”,中国这个“企业”历经了多少朝代的风雨,之所以朝代动荡,内部原因就是皇帝老儿的“集权”变成了“分权”,内部势力各自为政,诸侯割据,从而波及百姓,民不聊生........

中国历史已经证明“分权”是不现实的,惟有象汉唐全盛时期时皇帝大权在握,授权于贤德之人,中国这个企业才能欣欣向荣,集权一旦削弱,中国就开始分崩离析........

在这里再强调的是,那时的中国已经成为“家族企业”,属于私人的,而非现在意义上的国家了......

综上所述:企业做为私人性质的财产,分权风险太大,非集权不可..........

326
发表于 2007-1-13 16:37:07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beitaegg在2007-1-13 14:31:33的发言:

本贴结论: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集权是世界永远的主旋律,而分权是不可缺少的辅助,差异在于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不同的管理者对两者有着不同比例的选择.(时间紧迫的朋友可到此为止)

beitaegg兄的这篇帖子可以做为这场辩论的第三方总结了。

327
发表于 2007-1-13 16:46:26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alzeng在2007-1-13 15:22:10的发言:

其实呢,道理上讲,显然要支持分权管理,因为大家所受的教育及国家、世界的现状都讲民主、平等这些观念,集权的概念又和专制这个词有一定的挂靠,自由民众的心态中都是不愿接受这种理念的。

呵呵,还从道理上讲,谁告诉你私有财产需要和其他人来平等、民主?分权是为了提高效率,为了发挥更多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关心资本家的健康,怕老板累死!这里可没有平等和民主的概念。

328
发表于 2007-1-13 16:50:07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狗的骨头在2007-1-13 16:21:47的发言:

1。首先企业与国家是不一样的,国家是民主的,企业是私人的

国家的美好理想是采用分权制,这是大家都赞同的

而我们讨论的是企业,大家要分清这点......

2。站在企业主的角度,企业就象它的“孩子”,明智的企业主宁愿自己的“孩子”长的慢点,稳定的成长,也不愿意赌博式的分权,最终弄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3。再讲讲中国的历史:

南怀瑾先生:

尧舜禅让为立德而“止于至善”的标准来看,大禹立功,泽及万世,固然功德很大,但很遗憾的是,他井未在生前安排好继承尧舜之德,却从他的儿子“启”的手里,将中国传统禅让美德,变成了“家天下”,为三代以后所借口,永为天下私有的法式。因此使曹操的儿子曹丕篡位时,说自己总算明白了上古历史所谓的禅让,是怎么一回事了。

从以上可以看,自从“启”之后,皇帝老儿们就开始把中国变成“家族企业”,中国这个“企业”历经了多少朝代的风雨,之所以朝代动荡,内部原因就是皇帝老儿的“集权”变成了“分权”,内部势力各自为政,诸侯割据,从而波及百姓,民不聊生........

中国历史已经证明“分权”是不现实的,惟有象汉唐全盛时期时皇帝大权在握,授权于贤德之人,中国这个企业才能欣欣向荣,集权一旦削弱,中国就开始分崩离析........

在这里再强调的是,那时的中国已经成为“家族企业”,属于私人的,而非现在意义上的国家了......

综上所述:企业做为私人性质的财产,分权风险太大,非集权不可..........

骨头兄出拳有力、有理、有节,谢谢支持!

329
发表于 2007-1-13 20:01:21 | 只看该作者

我顶。。。。。。。。。。。。。。

330
发表于 2007-1-13 20:23:29 | 只看该作者

今晚无战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3 21:58:05编辑过]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