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少天 - 

[管理综合] [公告]给你一个公司,你将如何运营?——检视所学,学以致用

[复制链接] 114
回复
2571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01
发表于 2006-3-12 14:36:07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无论何种行业,何种性质企业都会用到人。而人在整个过程中是占主导地位,人也是最不稳定因素,

即使企业在不同环境/区域/性质有不同的问题,要区别对待,

人管好了,你就成功的一半。

剩下的一半就是各项制度的完善。-----目的还是管好人

102
发表于 2006-3-12 16:15:42 | 只看该作者

少天兄弟这个贴子的意义就在于倡导大家要把理论学习和实践工作结合起来:不仅要对实际中管理问题寻找了理论上的支持,更要把所学的管理理论运用起来,就自己的所处的现实情况进行模拟。前天一来就看到了这个贴子,感觉很不错,于是就写了几句,和大家交流一下。

关于管理理论和实践的问题。

理论研究只是从众多的管理问题抽取某一个方面进行潜心的研究,通过事先一系列的假设把问题限定而且不再变化了;而企业管理者面对的则是不断涌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所组成的一个整体,它们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发现和确定问题可能要比处理本身更为困难。对于理论研究上一个很简单的假设,管理者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收集信息进行甄别。而管理问题只是掺杂在这个整体中的一小部分,至少在时间上讲是这样的。管理者都想把自己有限的时间用来处理组织中最重要的工作,但这之前他必须确定什么是最重要的工作。很明显,管理者很少有独立的时间来研究单纯的管理问题,管理者要对大量掺杂在一起的管理与非管理问题进行确定甄别分级,综合处理。比方讲,管理者通常都要会见公司的大客户,而在同客户的交流中,管理者除了着重于商机外,还可能试图发现公司在营销体制上或是某个下属人选上所存在的问题。

由于所处理问题的不同,所需的能力和处理方式也是差异明显的。自从管理学研究作为一门科学以后,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也就得到了基本的运用。单向、静止、孤立的设定研究课题和前提以及逻辑推理和实证的研究方式就成为管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这有助于问题的深入研究和研究结果的推广(这种方式的缺点也是存在的,但是更好的方法还没有总结出来),而管理实践却不能如此,必须要全面、综合、发展的处理问题,综合发掘能力和发展的眼光尤为重要。

因此,让搞理论研究的人的去搞企业实践,作为建议可以,但实现却很困难,这是因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差别如此之大,一个人很难兼顾,无论是精力上还是能力上。换言之,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的接合是必须的,但是如果要想做到两方面兼顾,反而会哪一方面都不突出。即使象德鲁克这样的“大师中的大师”,也没有过在企业待过,我们尊重他们,是因为他们的理论给我们思想的启迪和方法上的指导。这就够了。

下面谈接手经营的问题。

给你个公司,你将如何经营?每个人都会有一套设想,但是无论事先设想得如何完整,都是不切实际的,即使由二把手晋升为一把手,也会由于角色和地位的变化而看到不同的问题,也就是说一把手在想什么、做什么,二把手是无法完全理解的。因此,接手之后,首先是调整心态,重新审视企业,修正自己的设想,而不是急切的去推行。

但是,现实往往不会留给我们充足的时间来这样做,因为很多急迫的问题而不是重要的问题需要处理,这时所应遵守的原则就是“先急所后大场”,只有真正处理了最急迫的现实问题才能有长远的打算。这样讲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在充分理解一种事物的意义和它对企业的迫切性以前,不要仅凭感觉重要或是流行就采取行动。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些事物对企业的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是基本不变的, 像现金流、赢利模式等,它们是企业运营的根本,缺失了它们企业也就离死亡不远了。

但是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企业的发展会有不同依靠,只有依靠这些东西企业才能顺利的度过这个发展时期,否则企业的发展会很艰难甚至停滞不前;而另一方面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资源优势和经营管理能力也是不同的,企业必须充分的认识这两方面,并对这两方面进行平衡,确定发展的重点。这种平衡并不是简单的甲乙丙保持一个固定比例不变,而是强的不能过头,弱的不能势灭,并根据发展势头动态的调整。比方说,很多企业在度过最初的创业期之后,人才和机制就成为发展的关键,但是两者不可能同时得到发展,必然会出现有先有后的情况,这就需要先发展的一方面,但是在这一方面得到发展后,另一方面必须跟上,否则就制约了。

另外,对于不同的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不同的。对核心竞争力,通俗的讲就是,产品竞争的关键是什么,用户最看重的是什么。像核心竞争力这类的东西,是企业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才做的,而且需要长期的投入;这不是说一开始不可以做,而是说要想做成行业领先,就要做这些。

其实,经营管理企业没有什么最有效、简捷的方法,大家的方法都差不多,关键能否认准一套方法,能否把这套方法玩得很熟。有些东西即使没有也可以学别人,不存在什么模仿不了的东西,有些东西看起来模仿不了,是因为榜样已经做了好多年,自己才做了几天,只要用心学、坚持下去,就一定学得会、做得好。

经营管理企业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作对了什么,而是做错了什么、漏了什么――踩中一颗地雷,游戏就有可能结束,因此,在忙碌中、在成功中,反省、审视必不可少。

以上观点深为赞同。已经收藏,准备慢慢研究。

下面谈点自己对楼主主张的看法。

103
发表于 2006-3-12 17:18:00 | 只看该作者

国家教育部的选择应该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吧。老毛适合在以前的朴实的中国人。某些精神是值得取的。但是老毛并没有能够把中国的经济搞好!这个是为什么呢?经济有经济的运行法则。管理企业和管理国家还是有区别的吧。就你一小公司来说,可能会计就把你给黑了。

104
发表于 2006-3-12 17:25:05 | 只看该作者

对jcscjc的看法不满。若按你所想来说,公司的只能部门就是摆设。若boss管理了一切。主宰者一切的话,只能是一个小企业。我想这个对管理方面来说该不是有多难吧。业务才是重点吧。对了产品来说是属于市场营销只能部门的范畴了。不属于管理的范围。

105
发表于 2006-3-14 11:12:36 | 只看该作者

真希望我能有一个机遇,可以运营一个实体(自己创立也罢、被任命也罢)。

第一件事,我会做好自己的定位。 在心理上,我要考虑自己的角色变了,相应的习惯也要变,不妨多充充电,向人取取经。 在工作中,我会先静下心来,按部就班地、有样学样地先一点一滴做下来,也就是先适应这个环境、了解这个环境,不要急于有什么大创造或新官三把火什么的,因为你先要融进去。

然后,也就是等站住脚以后,我才会通过前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把眼光放长一点,说白了就是将进行长期与短期利益的合理配置。 这里,我会从人上入手,这有时要凭机遇了,但与人合作、选人、用人、留人、育人绝对是我工作的重点。 同时,要对从事的事业有个清楚地把握了。现状如何(处于什么行业、位于价值链某处、发展趋势等),为的是能够找出核心的竞争点来,然后就努力的培养,放大它。

我再补充几个我的观点,因为这个是在任何阶段,我判断是非、轻重、缓急的标准:

先说个最重要的,在中国什么资源最稀缺?人才?资金?哈,要知道,最最稀缺的是政治权利资源,如果能够靠上,保证让你事半功倍。这个现实,不可回避。怎么面对?利用政策支持、利用政绩考核、利用权力寻租,哈,多了不说了。即使你想做百年老店,你也要考虑这方面的,这其中并不冲突。(后面这句,很多人会看不懂)

其次,就是节奏了,一定要把握好节奏。如克制诱惑,量力而为。因为我坚信,只有后路留得越好,冲起来才能越畅快!

还有,领导者的修为非常非常非常重要,尤其对中国企业而言,了解领导者啥样,企业也就能够定性了: 说到经营,涉及的方面很多,人财物、产供销,但最关键还是看咱这做头头的修养了。如果够量,能够谦瑾好学,克己纳贤,就不会有大的偏差。实际上一行通,行行通,作为领导者时,别听什么隔行如隔山的,其实每种事物都有其相通之处的,也就是说,领导者要善于把握事物。我就认为,对农作物栽培有心得的人,让他做管理一定也会很有造诣。我是管理和计算机双专业的,我就认为管理的系统工程管理与计算机的软件工程几乎就是一码子事。要学会自我判断,不能人云亦云。而且,你的修养直接决定着公司的价值文化,这种精神层面的往往都是牺牲短期、局部利益的,但确是长久之道。共赢好,但要有知音才行。

剩下的我就简单说了:

用人贵在慎始,开始这头一定要起好。仁上、能中、工下、智侧,要合理配置人力,不要浪费人才。不要妨碍人才流动,你做的就是让他自愿留在这,你会说,净放空话,其实就是看你会不会了,就拿脑力白领来说吧,如果你能做到他在你这作出来的成效比在别处大,那就行了。知易行难哈,你要你的机构够专业,一定可以的。

为什么建立制度?其实出发点就是建立在对人性的怀疑上。因为,好的制约是必要的。好制度能让坏人不做坏事,坏制度让好的变坏,一点都不假。

财务多少要懂些,尤其在中国,因为没有哪一家的财务是干净和可信的。只要知道那三个报表当初出现的原因就行了,也就不会被财务东东骗到了。依此,也就不会因为什么税法、法律、关税等头疼了,知道为什么立这些东西,里面的东西也就至少能分析出来了,没什么复杂的,了解到不至于被所谓的专业人士弄懵就行了。

还有很多,我就不说了,因为开始跑题了。最后加句:有些东西,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有些现象,不像你看到的那么简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4 11:22:53编辑过]
106
发表于 2006-8-25 03:27:29 | 只看该作者

企业的核心是赢利模式,而赢利模式的两大核心是:业务模式和业务构架。

企业的目的是赢利,在寻求赢利的同时要考虑不赢利的可能;全面考虑,多一种应变措施。

企业各个方面的资源整合、调度有着微妙的关系,仅仅是从书本是学不来的,实践才是检验的唯一标准。存在不同看法和理解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大家看到的知识不一样,而是环境不一样,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和解决问题的手段不一样,所得到的感受也就不一样了。

有些微妙关系是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说不明白的。

107
 楼主| 发表于 2006-8-25 13:13:17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个老帖,今天朋友给我说起这个帖子,我便又认真地看了全部的回复。

有一个比较偏激的感觉,但是不说不快:玩过公司的大都有兴趣,也大都去思考,反之,没有玩过的却不屑一顾而孤芳自赏。

真是违背了帖子的初衷,我原本打算是引那些没玩过的多思考。

108
发表于 2006-8-26 12:59: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楼主

楼主的命题有待具体化,目前的问题会引导大家汇集各自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描述,实不能解决问题。如果这样说:假如给你一个刚刚经历改制的中型企业,企业的市场品牌有一定的知名度,产品在同行业中虽有一定特色但竞争优势还不是特强,改制过后内部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企业资产清理、员工薪资分配制度正需完善,你怎样经营好它?这样的问题是否更有价值一些?供家人评头论足。
109
发表于 2006-10-30 15:55:59 | 只看该作者
搂主,你还没说是什么企业呢,凡事都不能一概而论,何况是做企业啊!
110
发表于 2006-10-31 11:38:22 | 只看该作者

做管理很重要的是实用,在外企适用的规则在私企可能就会受到很大阻力,要根据不同的企业来做。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来做。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