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古尔浪洼 - 

[管理综合] 给工作注入灵魂:一位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职场感悟

    [复制链接] 741
回复
19078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61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4 01:11:02 | 只看该作者
我将在这里写的这个系列,在豆瓣弄了小站,全部放上去了。另外,也贴了一些与工作和管理有关的人和事的故事,欢迎围观:

http://site.douban.com/129505/
262
发表于 2011-10-14 16:49:52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前辈大作,后续长期跟进,
总结和反思是成长的必由之路,
也是工作经历和工作经验的区分标尺。
263
发表于 2011-10-15 16:16: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古尔浪洼 的帖子

我觉得这段写得挺有意思的,看了很有感触,感谢楼主分享
264
发表于 2011-10-17 15:58:38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好,继续关注
265
发表于 2011-10-19 17:26:59 | 只看该作者
用心工作,用心感悟。
一个踏踏沉稳、积极向上的人,谢谢楼主!
26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0 08:32:04 | 只看该作者
033 加班这件事
最近,我遇到很多朋友,跟我抱怨加班这件事。好几位甚至纠结于加与不加之间,觉得加了,自己吃亏,不加,升职无望。

真的吗?我看未必。

老实说,我自工作以来,从没有抱怨过加班。我觉得,如果想获得的比别人多,想出人头地,比别人多付出是应该的。如果你想多得到20%,你可能就得比别人多付出100%。我一开始便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所以,在我还是员工的时候,我就加过很多班,最长我连续上过36小时的班,累到吃饭的时候,睡着了。

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当我开始做管理工作的时候,我颇能理解加班。特别是那些以时薪计算的员工。有些人其实很想加班,有些人则从骨子里都不愿意加班。愿意加班的,必然是想多获得的。不愿意加班的,则是希望过安逸一点的生活的。所以,在日常的工作调整中,我会调整愿意加班的加班,不愿意加班的,早早回家。如果碰上必须加班而又不能不加的时候,我便去做说服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达成目标。

面对拿月薪的人员。我遇到的问题是:工作做完了,但是,远没有达到你期望的目标。所以,我尝试要求,工作要结果,而不是完成任务。要结果,就是要关闭,而不是仅仅流于表面的完成和应付。在此过程中,加班与否,自己衡量。如有必要,主动加班。如无必要,则不必。我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所以跟我一起工作的人,很容易接受。所以,一旦遇到重要和赶时间的项目,不用我说,没完成的人会主动提出来加班,有些甚至星期天也来。但这样的机会,其实比较少。

加班频繁,还有一个原因:时间管理的不好。时间管理的不好,更多是跟管理者有关。比如,我发现我们行政部的文员,常常被很多没必要的电话骚扰。但她们又不能不接,结果,打几行字,停一下,再打几行,停一下。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很多电话,主要是询问通知、通告、行政新规方面的问题的,随时随地,不理解的人和部门,都会电话求证一下,结果,这位文员便成了热线接线员。白天的工作完不成,只好常常晚上加班。可惜的是,行政部的经理对此毫无感觉,也无意识。

我进而观察,发现不仅仅是行政部,其它部门也存在类似情况。特别是工程设计的部门,如果出现设计变更,设计工程师们的电话便会变成临时热线,同一件事情,至少会接到三到五个询问电话,有市场部的,有生产部的,还有工艺部的,所以工作常被打断。设计部门是一个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部门,一旦打断,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接起来,而且,差错率会增高。所以,设计部门也是常加班的部门之一。而我自己,也常常在高度紧张处理手头工作的当儿,时不时有人会来打断我,找我签字,或者找我问问题。

所以,后来,我让各部门协商,规定一个沟通时间窗口。也就是说,有些电话,不能随时都打,而是到一定的时间才打。比如行政部规定,除非紧急事件,普通的通告、通知、行政新规等问题,都集中在下午4点~5点,集中接受别人的询问。其余时段,原则上,与此有关的问题,其它部门不可询问。设计部门则规定,设计人员早上8~10点,10:30~12:00,可以将电话拔掉,不接电话,集中精力进行设计作业。10点到10点半,则可以活动一下,顺便接听各种询问电话。10:30~12:00,又可以拔掉电话,集中精力工作了。下午也有类似的时间安排。除非出现重大问题和紧急问题,此时,可以打破常规,但必须是部门经理带着当事人来。如果事情变得重大且紧急,部门经理是至少要知道的,所以,他们带人同来,可以高效且高质量的处理掉问题。

我自己也是。我规定,早上至少两小时,下午至少两小时,是我的私人办公时间,任何人不得打扰。我将签字时段,也分为早上半小时,下午半小时。下午我特意安排了一个一小时的沟通时间,所有部门的人,在这个时间段,可以随时来找我。如果是特别占时间的问题,必须提前预约。如此一来,我既能处理完公司各种日常问题,又有自己独立的时间来思考和干自己的工作。

实际上,身在职场中,时间不够用,似乎是通病。除了上述工作时时间管理的问题,还牵扯一个“平衡”的问题——工作与生活时间的分配。职业道路顺畅,事业上成功的人,自然在工作中投入了足够多的时间。那些天天只想上8小时,天天为多半小时,少几分钟斤斤计较算工资的人,必定平庸。这其实是一种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上司或者老板对待自己不公。

但说事业上要成功,就得多付出,并不代表放弃私人生活、私人时间、私人空间,一切都扑到工作上。而是,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紧张的工作之余,不断的加班之后,追求高质量的业余、家庭生活。比如,我曾经的一位上司,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每月在七八个国家飞来飞去,但如下事情,却雷打不动:

1)每周一次的爬山运动:在槟城、深圳,无论撞到什么时间,或者在哪里,每周,他一定会爬一次山,锻炼身体;

2)每周一次的朋友小聚:每周,无论在哪个城市,无论多忙,他都要叫当地的朋友小聚一次,喝喝咖啡,聊聊天;

3)每半月一次的家庭活动:因为他要在各个国家飞来飞去,所以不可能每天晚上回家,有时候周末回家都不可能。但他给自己规定,每半月一定要回一次槟城,周日陪一家人出去。如果哪周不出国,他则一定要去接送小孩上下课。

4)他喜欢养花草,收集各种新奇的礼品和办公用具,回到槟城,工作之余,将整个办公室摆得琳琅满目……

所以说,加班其实不是个值得纠结的问题,关键是看我们选择如何面对它,如何面对工作与生活。

点评

好建议,好办法!  发表于 2012-3-21 10:24
267
发表于 2011-10-21 19:08:31 | 只看该作者
几天来的疲惫,随着您的而去了!
谢谢楼主的分享!
268
发表于 2011-10-22 16:57:40 | 只看该作者
分析的很好
269
发表于 2011-10-22 21:39: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说的话相当有道理,对于我这样一个刚刚迈入大学的学生来说触动很大
270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3 08:37:37 | 只看该作者

034:预见性

本帖最后由 古尔浪洼 于 2011-10-23 08:37 编辑

在一个领域做的卓越的人,一般都有很好的预见性,也就是先见能力。一些事情还没有发生,他便预测到了。其准备工作做在前,当机会一来,大展身手,大展宏图。最著名的故事,莫过于诸葛亮,还在草庐中未出山,已预测到了未来大天下三分的大势,其后一生,都在为天下三分而奋斗。

预见能力有大小。预见能力强者,做大事,预见能力小者,做小事,没预见能力者,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做事。犹如棋手,计算得准,预测得好,其棋力便强,可变大师。见子就吃,见利就占者,只能当个臭棋篓子,图个热闹,找个乐呵。

在工作上也是。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有很好的预见性,有很好的规划,防患于未然,成长必快,成绩必好。如果亦步亦趋,人云亦云,见招拆招,其工作必然陷于被动。一个被动思考,被动做事的人,其成绩也便可以想像。

预见性,有别于“直觉”和“灵感”。“直觉”和“灵感”是一瞬间的事情,忽然悟到,或者忽然想到。但一项工作长期推行,则需要长远的规划和坚持,持续不断地推进,改善。而这些,是不能靠脑子里的灵感一闪,能解决和做到的。

实际上,预见性靠的是踏踏实实做工作,深入现场,累积数据,而后系统分析这些数据,在其中找到规律和征兆,再深入思考其中这些征兆和未来的可能性,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推测出其发展趋势。换言之,预见性是建立在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数据材料之上的,并非一拍脑门子,开了天眼。再换言之,也就是说,在企业里工作,一些工作方面的预见性,其实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怎样训练呢?要通过以下四步:
一,要养成观察自己工作环境、现场,分辨同样的和类似的工作间,细微差别的能力;
二,从细微差别中,捕捉规律,这些规律,便是影响未来的征兆;
三,找到促使细微差别发生的东西是什么,也即促进它们发生的力量是什么(一般,伴随着某个趋势和现象,在其背后,有一种力量在作用。通过分析,可以找到这种作用力);
四,沿着发现的力量方向,向前快进,看看可能会发生什么,这就是预见性。

我举个我所从事行业的例子,来供大家借鉴。

我是做电子材料和产品的,其中很大的一块市场,是手机机领域。所以,相对而言,我比较关注手机的发展趋势。在过去近十年,主要流行翻盖、滑盖手机,自三星推出后,便风靡全世界。在中国,前有TCL、波导,后有数百家的山寨厂,都在模仿类似机型。所以,近十年来,连接手机上面屏幕与下面键盘之间的一种软性配件,销售火爆,有增无减。我的很多同事,都出去创业,开工厂,主要是生产这种配件。因为赶上了潮流,很多人大赚。

去年春天,我一位朋友工厂扩厂,邀请我参加。我看他新增的设备,都是针对滑、翻盖手机软性排线配件配套的,心中不禁一怔,问他:“你为何上还上这种设备?”他说:“我现在接到很多滑、翻盖手机的配件,做都做不过来,所以我预计手机市场会继续火下去。”我说:“那倒没错,问题是哪种手机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和趋势?”他说:“滑、翻盖把。”我哭笑不得,说:“大佬,你不看看,现在国际上最流行的是什么手机?苹果呀,那是智能手机!三星、LGHTCGoogle不正在大打出手?就连微软,都要出自己的智能手机了。照这个趋势下去,用不了一两年,中国的厂商和山寨厂,一定都会一窝蜂去模仿和抄袭智能手机,你这翻盖手机配件啊,大概是最后的辉煌了!你应该添适合做转型做智能手机配件的设备,未来才有前途。”

果不其然,到去年年底,滑、翻盖手机市场,一片惨淡。朋友工厂的订单,一跌千丈。工厂刚刚添加的设备,基本闲置。朋友对于滑翻盖手机仍从热望,挺了半年,到今年四月份,终于挺不住了,人员裁了一半,现在正在苦苦转型中。

点评

非常好 是干货 学习之!  发表于 2012-4-28 09:09
LZ的四步法很有代表性和学习性,期待赐教更多好方法!  发表于 2012-3-21 10:30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