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麦凯 - 

[读书评论] [原创]钟茂森细讲《论语》(史上最详细的逐句讲解论语)

[复制链接] 113
回复
4811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1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8:03:51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五章


尊敬的诸位大德,朋友,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学而篇》,请看第十五章: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为学之至 无贫无富

这一章是子贡跟孔子的一段对话,是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学习心得的汇报,老师也是非常善巧的帮助学生提升。从这里我们看到,这个师生之间那一种学不厌,教不倦,师资道合这种情形。
我们来看朱子的解释,他讲到“贫而无谄”,“谄”就是卑屈的意思,我们讲谄媚巴结。“富而无骄”这个“骄”,是矜肆的意思,矜是骄傲,肆是放肆。朱子讲,“常人溺于贫富之中,而不知所以自守,故必有二者之病。”常人就是平常人,一般普通人在贫或者富这两种境界当中都不知道去自守。自守是守住自己的节操,我们讲操守。在贫穷的地位上,往往会生起卑屈的心,自卑而又爱好谄媚巴结;在富贵的地位上,很容易就会生骄慢放肆,这两种都是病。子贡在这里告诉他的老师,说能够“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这两种病都去除掉,所谓无谄无骄,这是知道自守了。
可是这个地位,这个境界,并不算很高。朱子讲,“无谄无骄,则知自守矣,而未能超乎贫富之外也。”换句话说,在这样的一个境界里头,心里还有贫富的分别。虽然不生谄媚或者骄肆的这些烦恼,但是心中还离不开贫富二相,离圣人境界还是很远的。子贡,我们想一定是达到这个境界了,他能做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子贡他是富贵人,历史上记载他是大富,很会经营的,真的是富可敌国的。他能够做到“富而无骄”,在富贵当中,仍然能够谦虚好学,难能可贵。
他把自己的心得向老师汇报,问老师,能做到这样的地步怎么样?“何如”,就是请问老师,讨老师一个评价。那老师怎么回答?“子曰:可也。”孔子告诉他,这个还算可以。可以后头,肯定还有未尽之辞,下面还有话说。换句话讲,子贡这样的一个境界算不错了,比起凡人来讲已经高出很多,但是还不算高,还有很多要进步的空间。所以“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孔子所说的这个境界,就比子贡要高。他说,“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这个“乐”是快乐,朱子讲,“乐则心广体胖而忘其贫”。在贫困的境界里头,依然保持心地宽广,身体舒泰。“体胖”,这个不念胖,念盘,它是表身体的舒泰,那种从容安详的样子。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因为他还在追求着成圣成贤,他忘记了贫困的忧恼,所以他乐。就如颜回,箪食瓢饮居陋巷,仍然是不改其乐,他是“贫而乐”。所以颜回的境界就高过子贡。
“富而好礼”,在富裕的境界里头还能好礼。这个“好礼”,朱子讲“好礼则安处善,乐循理,亦不自知其富矣”。虽然家境富贵,可是他绝不会有骄慢心,处处都能够遵礼而行,真正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好礼。他不仅是知礼,知礼是好礼的基础。《论语》里面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不仅知礼,而且好礼,在遵循礼的生活当中,乐而忘忧,所以他能够“安处善,乐循理”。他安住在善法当中,他遵循天理而行,“不亦悦乎”,“不改其乐”,在富贵当中也不自知富贵了。换句话说,他将贫富都忘了,心中已经没有贫富的分别执着。
所以子贡的境界,我们看出他是个善人的境界,但是贫富二相未破,还有分别执着。孔子这里讲到的“贫而乐,富而好礼”,是忘其贫富,没有贫富二相的分别了。因此,子贡听到以后他也就更加的需要勉励了。孔老夫子在这里给他这么一回答,首先是称许他现在的这个水平,但是勉励他继续提升,真的是叫循循善诱。
郑康成的注解里面讲到,“乐谓志于道,不以贫为忧苦”。“贫而乐”,为什么他乐?像颜回,他为什么乐于箪食瓢饮居陋巷?因为他志于道,他有崇高的志向,他没有想到贫困是忧苦。所以,一个人专心致志的求学求道的时候,他绝不以衣食贫困为苦。
郑康成自己也做到了,郑康成是东汉的大儒。他先后游学十几年,曾经拜当时的经学大师马融为师。后来学成以后,马融都自叹不如。所以,郑玄(郑康成)一下子就成名了,远近向他拜师的弟子非常多。朝廷听闻他的德行学问,也多次的聘请他入朝担任要职。但是郑康成他不恋名利,看到当时东汉末年朝廷的黑暗,羞于跟那些追求名利者为伍,所以不愿涉足仕途。屡次朝廷邀请,他屡次都拒绝,自己是一心一意从事着书讲学这个工作。
记载里面还讲到,汉灵帝的时期,当时执掌朝廷大权的是外戚大将军何进,他为了笼络人心,想要邀请郑康成入朝为官。当时州郡的官吏胁迫郑康成,郑康成不得已只好入朝去见何进。何进就为了表现礼贤下士的样子,所以对郑康成是礼敬有加,设大礼来迎接。郑康成他为了保持自己名士的节操,拒不穿朝服,而是穿着普通儒者的便服,跟何进见面。只是隔了一夜,还没等何进给他授予官职,他就逃走了。
后来,朝廷也是屡次征他入朝为官,他都拒绝了。最后到了汉献帝时期,献帝请郑康成做大司农。这是位列九卿的高官,而且当时圣旨下来的时候,要迎接郑康成入朝,所过的州郡的这些郡县长都出来送迎。郑康成他逼得没办法,在家拜受了朝廷的官职以后,乘着车到了许昌。到了半路,就藉口有病请求告老还乡,所以仍然是没有到任就职。因为他也在形式上拜受了这样的一个官位,所以后人也称他为郑司农,他是大司农的官位。
据记载,当时郑康成接受了十四次的邀请,请他出来做官,但是他皆拒而不受。这真的是名士的清高,不愿与那些唯利是图的官员为伍,而是一心一意在学术上去钻研,以布衣而雄视世人,不愧为真名士。
郑康成我们知道他的着作很多,《论语》实际上我们今天读到的版本也是最终由他会集而成,他也有对《论语》的注解,成为汉代最着名的经学大师。而他难能可贵的是,不仅是真正在学术上有这样的成就,而且他的德行也跟他的学术成就相匹配,真正是有德有学。
他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成就,正是他视名利如浮云,不恋功名,把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统统放下,真做到了“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担当起颜子箪瓢陋巷家风,才有这样伟大的成就。这是什么?“贫而乐”,这是因为他志于道。所以郑康成他自己对《论语》这一句注解是“志于道”,他有真实的体会。
志向最重要,学贵立志。朱子讲,读书“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我们读书求学,目的是在哪里?朱子讲,读书,背诵很难背,没关系,熟读就能背。读多几遍,人家十遍能背的,我百遍也能背了。“人能十之,我百之。人能百之,我千之”,我总是能背下来。对书里头的义理不能够精详的理解,细细的去思惟,去参考注解,也能够理解。惟有志向不立起来,那就没有着力处,所以最重要的是志向!
志向在哪?志于道,志在圣贤,我为道而求学的,不是为名利而求学。有这样的志向,那就将贫富都放下,真正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这是有志向的君子,他才能做到真正的好学。所以,“贫而乐”就比“贫而无谄”要好。那“富而好礼”?“好礼”是自己能够内肃,待人能够恭敬,这就比“富而无骄”要好。待人恭敬比不骄傲这又高一筹。

6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8:04:33 | 只看该作者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子贡听到夫子的讲解,他就悟了,真的是做到闻一知二,举一反三。他悟了孔子的意思之后,他就引用《诗经》的一句话来表达,子贡这言语是相当优秀。夫子讲,“不学诗,无以言”,子贡学诗也学得很好,所以言语相当的漂亮。你看他这里用《诗经》一句话来表达他的悟处。这个《诗经》是引用《诗经·卫风·淇奥篇》,“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这“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出自于《诗经》里。他讲到的,他问夫子,说“贫而乐”,乐什么?乐道,志于道,乐道。“富而好礼”,乐道好礼这个意思是不是就是说《诗经》上讲的切磋琢磨?这是向夫子请教,同时也是汇报。
这个切磋、琢磨的意思,朱子的解释,他说这一句诗是讲到,“言治骨角者”,就是做骨、角这样工艺品的人,“既切之而复磋之”。你看他用骨、角来做成工艺品,他有切的时候,有磋,来雕琢。“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有雕刻玉石的,用一块玉石雕成一个人物这种形像,他琢和磨。这都是雕刻的时候的动作。“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细细的去雕琢,精益求精。这是讲到切磋、琢磨的意思,这是用做骨角玉石的工艺品这桩事情,比喻我们治学也要精益求精。
朱子讲,“子贡自以无谄无骄为至矣,闻夫子之言,又知义理之无穷,虽有得焉,而未可遽自足也,故引是诗以明之。”子贡他原来就以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这个境界已经是最高的了,马上就来向夫子报告,好像要准备请夫子来给他印证他学成了。可是他听到夫子这么一讲,说这个境界不行,“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这样的境界,他就明白了,知道义理无穷,学无止境,不能得少为足。所以,他虽然得到了一点点水平了,但是不可以自足,要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所以他引用《诗经》这句话来表明他的这个悟处。
6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8:12:23 | 只看该作者
 鉴往知来 名善读《诗》

学生如此的好学,而且如此的聪颖,当然老师是非常的高兴,底下老师也表达他的欢喜之心,也是对学生的嘉许。“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这个“赐”就是子贡的名字,子贡姓端木名赐,端木赐。老师称呼学生,直呼其名,就好像父母称呼儿女的名字一样,老师跟父母的地位过去是相同,而一般的朋友不能称人他的名,要称他的字。所以我们一般人称他称子贡,不能称他端木赐,这样就很不礼貌。只有谁才能称?只有老师和父母才能称名。连皇上称人都要称字,这是礼,这是敬人。
夫子叫着子贡的名字说:“你,我现在开始可以跟你谈诗了。”为什么?“告诸往,而知来者。”这个“诸”,孔安国的注解说,之的意思,当“之”字讲。就是告诉他一部分的内容,他马上就能够引申理解下面的内容。
朱子说,“往者,其所已言者”,夫子已经说了的,这是往。说了是什么?告诉他,“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这是已经说了,这叫往。“来者,其所未言者”,没有说出的话,结果子贡都能悟出来。他马上悟到,学问就好像骨角玉石,要经过切磋琢磨才能成美好的工艺品。他悟到这一点,这是夫子没有说出来,但是他悟到了。所以孔子嘉许子贡的悟性,读诗要有悟性,要懂得举一反三。知道一点,他就能悟到另外的二、三点,这才能够读诗。所以孔子说,你有这样的悟性,才能跟你来谈诗,否则谈不上来。真正会读诗的,能鉴往知来,能够预知未来盛衰兴亡之事,这才是真正会读诗。
这悟性哪里来的?悟性就是一种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说你学得很多就有。恰恰相反,是你放下的多,你才会有。老子他也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求学肯定是学得愈多愈好,天天是增加。可是“为道日损”,损是减少,修道是要放下,“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你不断的放下,“损之又损”,放下再放下,放到最后是统统放下了,就是无为的境界,什么都放下。什么都放下了,本性的智慧忽然现前,“无为则无不为”,无知则无不知,这是真正修道。
6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8:12:37 | 只看该作者
 不乐小成 踏实精进

所以孔老夫子要我们学,学是什么意思?我们第一章“学而时习之”,这个“学”就讲到,就是觉悟的意思,不是让你只是学知识而已。知识是无穷尽的,学不完的,但是你能够放下障碍本性的那些妄想、分别、执着,你就觉悟。一觉悟了,你证悟自性了,你就无所不知,这是真正圣贤为学之道。
所以,不能满足于现前的境界,要不断的去放下。为学就好比上高楼,你一层一层的上,你得先放下一楼才能上二楼,放下二楼才能上三楼。你一楼要是不肯放下,你怎么能上二楼?你上了二楼又不肯放下二楼,你就上不了三楼。所以,必须得放下。
你看子贡他能放下,他原来的境界只知道“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这好比上了一楼,然后孔子给他一点拨,他就放下现在的境界了,上了二楼,他就悟到还有“贫而乐,富而好礼”。你看,他境界提升了。他如果自足,不肯放下,他永远在那一楼。他一放下,悟性就现前,然后夫子给他讲,我现在可以跟你谈诗了。你看你放下了,这悟性现前了,继续放下,你的悟性愈来愈大,这是你本有的自性智慧,不是从外面学来的,放下就行。放下什么?就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
朱子有一段结论的话,也讲得非常好,他说:“此章问答,其浅深高下,固不待辩说而明矣。”他说这章师生之间的问答,看出师生之间的境界浅深高下,不用去花费很多口舌就能够明白了。“然不切则磋无所施,不琢则磨无所措。故学者虽不可安于小成,而不求造道之极致;亦不可骛于虚远,而不察切己之实病也。”
朱子在这里提醒我们,虽然学道要看悟性,但是如果好高骛远,一味的追求所谓的悟性,而不能踏踏实实的去修行,就是切磋琢磨,切磋琢磨是把自己的这些习气给消除掉,如果不这么做,那实在也得不到真实的学问。所以“不切则磋无所施,不琢则磨无所措”,这都是讲到要实实在在对自己的烦恼习气要切除,要磨掉,不可只在这些语言文字上去空谈所谓的悟性。人家子贡是真正通过切磋琢磨得来的学问,得来的悟性。我们不是这样,我们没有经过切磋琢磨的这些踏踏实实用功的过程,那悟性就出不来。所以学者虽然“不可安于小成”,安于这个浅的层次,“而不求造道之极致”,这是一个病。只安于小成,不肯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更上一步。学无止境,道极其高远,我们要求道,要求达到最高,极致是最高。如果没有这个志向,这是一种病。
有这个志向,“亦不可骛于虚远”,就是不能好高骛远,不能急于求成,想一步登天,学问不能躐等的。所以朱子在这里提醒我们,不可“不察切己之实病也”。“切己之实病”就是自己现在的习气毛病。虽然志向高远,但是这个过程还是一步步来,不能躐等,不能越级,脚踏实地。每天都像曾子那样“吾日三省吾身”,省察自己的过错,一点点改正,这是切磋琢磨,那我们的悟性才能够出得来。所谓“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我们真修,把烦恼习气修掉,那我们本性的智慧德能才能透得出来。所以朱子这里提醒我们还要脚踏实地。
我们再看蕅益大师《论语点睛》里所说的,他说:“子贡之病,在愿息,又在悦不若己。故因其所明而通之。告往知来,全是策进他处。”这是一段。他讲子贡的毛病在什么?“在愿息,又在悦不若己”。这是《孔子家语》里头所提到的子贡这两个方面的毛病。
什么叫“愿息”?这个愿是愿望,息就是休息,就不干了,这叫愿息。在《孔子家语》里头记载着,有一天子贡就跑到孔子身边,跟孔子说他不想留在老师身边继续学习了,学得很厌倦了,想辍学。孔子也是循循善诱,他的仁爱就在于不舍弃自己的学生,看到学生出现这种状况了,孔子就跟他交谈:“你为什么会想停学?”
子贡说:我对学习厌倦了,“倦于学,困于道”,我“愿息于事君,可乎”?我想休息,怎么休息?我去事君。“事君”就是到朝廷里做个官,这也是一种休息,总比求学要好得多,这可不可以?孔子就告诉他,他引《诗经》一段话讲,说“温恭朝夕,执事有恪”。温是温和,恭是恭敬,朝夕就是日夜。你要事君,你要做一个好官,你得日夜都保持着温、良、恭、俭、让这种品德,做起事来认真负责,这是恪尽职守。所以事君很难,绝不比求学容易,你哪能说得到休息?
子贡又问了,我“愿息而事亲”,事君很难,我就“事亲”,我回家孝敬父母,总没那么难吧?孔子也告诉他,事亲也是难的,真正的孝子是从不厌倦的来侍奉自己的双亲,永远无休止的去奉献,所以你也怎么能得到休息?
子贡就如是的又问了好几条,我说我“愿息于妻子”,我侍奉妻子,总算会简单一点吧?或者说“愿息于朋友”,“愿息于耕”,耕种,我回家耕田。所以每一次的问,孔子都一条一条的给他拨正,做这些事情都不容易。
搞得最后,子贡也没法了,他就问了,难道我就没得休息了吗?孔子就告诉他:“有”。他就拿手指着身旁一个坟墓,“就在这里你就得到休息了。你看到这个坟墓,高大的样子,这就是我们休息的地方”。结果子贡很感叹说了一句:“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这个死亡真的是这么样的重大的事情,不管是君子还是小人,到这儿都得停止了。古人讲到,“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君子一生都是好学,真正是学到断气那一剎那,还不停止,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6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8:12:49 | 只看该作者
 道也无涯 学也无涯

佛法从三世的角度来讲,就更明了了。人生在世做什么?就是不断提升自己,到了下一生又能提升,一直提升到最后,把所有的妄想、分别、执着都切掉,都磨掉,你本性现前,你成佛。所以学无止境,修道之路非常的长远,怎么可以那么容易退心?看到这个路途长远就退了,那怎么能成就?
所以子贡的毛病,这里讲在“愿息”,他没有那种恒心来学,老师给他拨正。
另外一条,“又在悦不若己”,这也是出自《孔子家语》里面的记载。什么叫“悦不若己”?孔子有一天说,“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商是子夏的名字,赐是子贡。孔子说,“我死了以后,子夏还能天天进步,但是子贡就会天天退步”。
曾子在旁边就问:“何谓也”,为什么?孔子说,“子曰: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己者”。说子夏他喜欢跟比自己贤能的人相处,所以“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他天天能进步。但是子贡他喜欢什么?跟不如自己的人相处,所以“悦不若己”,“悦”是喜欢,“不若己”就是不如自己的人,跟他相处,那所以会天天退步。
孔子告诉我们,“无友不如己者”,不要跟在德行学问上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这个做朋友就是向他学习,跟他亲近。不要这么做,为什么?你这么做,你自己提升不了,你会被他影响,给他拖后腿。应该跟比自己德行学问高的人交往。如果没有这样的人,你找不到,怎么办?跟古人交往,古人贤者多。读他们的书,读他们的着作,不等于听他们的教诲吗?
像我们的恩师当年师从李炳南老先生,李老告诉他:“你要拜印光大师为师,向他学习”。我们恩师没有跟印光老法师见过面,但是有《印光大师文钞》在,那么就可以读他的着作,这也就是做他的弟子,这叫私淑弟子,那我们也能够“德日进,过日少”。
所以夫子讲,子贡他有这个毛病,很喜欢跟不如自己的人交往,为什么?我们想想,大概是子贡比较喜欢显耀自己。在比他优秀的人面前没东西显耀,他就跟那些不如自己的显耀。我们从《论语》里面一些篇章,我们也能体会到、品味出子贡有这么一个性格。就是本章,你看他有这样的心得,他也要跟老师说出来,请老师给他印证,内心深处还是有一点点喜欢人表扬的这么个性格。所以老师也不给他很好的表扬,只是说“可也”,就是还行,及格,打六十分,可以,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增长他的傲慢心。
这里《孔子家语》里面记载着这段话,也是孔子提醒子贡要注意,跟比自己贤能的人交往,其实真正提升自己。可能你跟他交往的时候,你不如他,心里有点沮丧,甚至可能有点压力,但是这绝对是对你有好处。跟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好像没什么压力了,可以放开来,甚至做一个老师了,要知道,“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所以,交友不得不谨慎。
从这一章,你看蕅益大师给我们点出来,就能看出子贡有“愿息”和“悦不若己”这两个毛病。这真的是非常的敏锐的指出问题所在。所以孔子“因其所明而通之”,他已经明了“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还要点通他,让他更进一步。这都是对他的鞭策、勉励,叫策进。“告往知来”,这是孔子也是嘉许他。他有这个悟性,马上引《诗经》来说明自己的悟处,孔子说“告诸往而知来者”,这句不仅只是表扬,更是对他策进,“全是策进他处”。从这里体会到老师那种慈悲的用心,抓紧一切机会点拨学生,提升学生。
蕅益大师下面还有一句话说,“道旷无涯,那有尽极。若向乐与礼处坐定,便非知来矣。”“道旷”,“旷”是宽广无涯,这个没有“尽极”,不能得少为足。孔子在这里给他点出来,“贫而乐,富而好礼”,这又是一个境界了。如果你在这个境界上“坐定”了,执着这个境界了,你又不能上楼,这就不是“知来”了。告诉你这一条,你又定在那儿,那怎么能够叫知来者?你还得往上提升,一层层的提升,也就是不断的要放下,放到最后你本性明德才圆满现前了。所以从这里我们看到,道,修道之路无止境,非要全体放下,本性全体现前,那才叫做圆满毕业。
好,今天我们第一堂课时间到了,先说到此地。谢谢大家!

6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8:13:02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六章


尊敬的诸位大德,朋友,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学而篇》。请看本篇最后一章: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小人责人 君子责己

朱子在《集注》里面引用尹氏的话来解释。尹氏是尹彦明,他是程颐的弟子。“尹氏曰:君子求在我者,故不患人之不己知。不知人,则是非邪正或不能辩,故以为患也。”这个“患”是忧患的意思。忧患的不是说别人不知道自己,而是自己不知道别人。
尹氏注解说,“君子求在我”,君子“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一切都是反省自己绝不向外攀求,而是向内求,“求在我”而不求在人。既然求在我,所以就不需要忧虑别人知不知道自己了。人家知不知道自己,关系不大。所忧患的,是自己德行学问不足。自己德行学问高了,何必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自己有道,有德行有学问,人家不知道,只是自己没有施展的机会,就是有才而不得用而已,这是天命,没有什么可值得忧虑的。
6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8:13:37 | 只看该作者
 知人知己 自利利人

如果不知人,那就是大患。为什么?“是非邪正或不能辩”。对于别人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他所作所为是是还是非,是邪还是正,我们不能辨别,这就会引来忧患。譬如说,我们有德行有学问,希望能够为社会为众生服务,别人来请我们出山,我们也要懂得值不值得去协助他,这个人是不是一位良主、明主。古人讲,“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你得知人,才能判定该不该出山去协助他。如果他并不是贤德的人,而是只追求名闻利养,只是假藉你的德行学问来装扮他,就像刚才我们讲到的东汉时代郑康成,他屡次接到朝廷的聘用,包括当时的外戚大将军何进也以厚礼来邀请他出山来服务,但是郑康成都拒绝了。为什么?没有明主。这些人都是搞名闻利养的,不值得我出来,这是知人。
那么做为一个领导,也要懂得选贤才而任用。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千里马是比喻贤才,贤才不是说找不到,是真正能识贤才的英主,这个难。所以领袖不得贤才,这也是不知人,也会是忧患。
那么求学的人也要懂得选择良师益友,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我们选择一定是比自己贤能的、优秀的这些人做为师友,那也要知人。如果不能辨别他的贤愚、是非、邪正,这就是一个大患。这是夫子在这里所说的。
蕅益大师在《论语点睛》里面讲到:“自利,则亲师取友,必要知人。利他,则应病与药,尤要知人。”学习圣道,目标是自利利他。《大学》里头讲到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是明谁的明德?明自己的明德。明德本有,现在不明了,所以才要学,才要修。把明德的那个障碍去除掉,就能够使明德显明,这是明明德。所以它是自利,也有利他。我们要明明德就要学,就要亲师取友。孔子自己都说,他也不是生而知之,他也要靠学而知之。要学,必须要有贤师良友,亲近善知识。“能亲仁,无限好”,那我们就要知人,知道他是不是真善知识。所以要知人,这是对自己自利而言,选择师友。
利他,我们学习圣道,不仅是自利,还要帮助别人。不仅自己明其明德,还要帮助别人也明其明德,这是利他。就是《大学》里讲的“亲民”,帮助众生,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他迷在哪?你要懂得,你得知道。就好像医生治病,要知道病人的病根在哪,应病与药,你下的药方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你要是不知道他的病根所在,那你的药效肯定不佳。所以“尤要知人”,你帮助别人,更要知道他,他的病在哪。
6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8:13:51 | 只看该作者
 拯救危机 惟圣贤道

像我们现在学习圣贤之道,每天自己深入经教,这是自利。每天我们在摄影棚里面分享学习心得,通过网络跟全世界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学习,这是利他。我们讲解古圣先贤的典籍,如何的讲法?也像应病与药一样,要看现在人患的是什么病。你讲的要切中要害,让他听到之后他真正能够觉悟,能够改过自新,把病给治好,这要知人。如果你不知道现在社会大众患的什么病,就你这么样子依文解意这么讲也没讲错,但是大众得不到益处。所以讲解一定要结合我们的生活,我们日常会犯的什么毛病,要切中要害。
所以讲法要契理契机,理是圣贤道理,这个我们一定要符合,不能乱说,机就是根机,现前大众的根机是什么样,你得符合大众的根机。如果契理而不契机,这是闲言语,说了没用,大众不感兴趣,听了没有受用;契机不契理,那叫魔说,胡说八道,讲得好像让人听起来挺有意思,很符合大众口味,可是并不是正理,那就更不妥了。所以讲圣贤道理,契理契机这都要智慧。
知人,如何做到知人?孔子在《论语》里面讲到,“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要通过人的言语来判断这个人的人品,因为言语是他的心理的一个表现。他是怎么个想法,他自然而然会在言语当中表露出来,通过他的言语来辨别是非善恶。
你好比说现在的媒体,电视的节目,新闻的报导,这个媒体的取向是一种言语,我们听一听,就能判断现在社会到底出现什么毛病。如果媒体里面拼命的讲怎么赚钱,怎么得到利益,而不教仁义,正如孟子见梁惠王的时候说,“上下交征利,其国危矣”,我们就知道社会出现什么问题了。大家都讲竞争,讲利益的追求,社会就有危机了。
这个危机包括天灾,天灾是人心所感。人以善感,天以福应;人以恶感,天以灾应,天灾会出现。也包括人为的,像经济的危机,金融的海啸。人祸是战争、暴乱,这些都属于危机。归根结柢就是过于重视利而忽略了义。
孟子讲到的,“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我们真正提倡仁义之道,社会自然得到利益,讲仁义,利在其中。光讲利,不仅没有了仁义,危机都会来了。所以从方方面面我们帮助社会回归伦理道德的传统,帮助人心转恶为善,从刻薄转成厚道,这要知人的智慧。
不仅要知言而后知人,夫子讲还要“听其言观其行”。知言这是第一个层面,还得要观其行,看他们的行为。如果言行不符,讲的是漂亮话,但是他行为并不如此,那我们还是要用他的行为做判断。
所以知人真的是有智慧。这种智慧,一个是经验,人生的阅历丰富,他就会有这种智慧,但是这种智慧并不圆满,真正有圆满的知人的智慧,那要自己心清净。放下那些自私自利、名闻利养的追求,你的心就清净,头脑就清醒,就很容易感知到对方的心理。所以智慧怎么来的?还是你要放下。放下得愈多,你的智慧就愈足。

6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8:14:20 | 只看该作者
 “学而”真义 信解行证

这里我们就将“学而篇”总共十六章的《论语》的部分讲完了。“学而篇”可以说是《论语》里面最重要的一篇,它是学圣的纲领。可以说这一篇也涵盖了二十篇的《论语》,道理都在这里讲尽。实际上圣贤的教诲是一而多,多而一,千言万语都可以一以贯之。你看孔老夫子跟曾子讲,曾子是夫子的传人,孔夫子讲,“吾道一以贯之”,讲得再多,归纳起来就是一。曾子把这个一给我们勉强说出来,“忠恕而已矣”,忠恕也是涵盖整个圣贤的存心。
我们把《论语》二十篇如果做一个提纲挈领,用一句话来概括,可以用“学而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也是一以贯之,圣贤之道就在一个学字。“学而篇”,这个篇题就涵盖了整部《论语》了。“学者,觉也”,学是为了什么?觉悟。觉悟才叫实学。所以圣贤之道在什么?在觉悟,也就是《大学》里讲的“明”。“明明德”第一个“明”字就是觉悟的意思,明了了。把不觉的东西、不明的东西放下,你就明了,你就觉了,你就成圣人。
所以学觉悟,要落实要实践,就是修放下的功夫。把那些不觉的、不善的、不明的放下。具体而言是什么?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贪瞋痴慢的烦恼,这些就是本来没有的不觉、不善,放下。你时时都能提起警觉心,这是“学而时习”。无时不学,无时不习。习是你真干,真放下,你就“不亦悦乎”。“不亦悦乎”你是证得圣人的喜悦。这种快乐凡人体会不到,它是从自性流出来的法喜,不是外面境界带来的刺激。外面带来的财色名食睡的那个叫刺激,那不是快乐,更不叫喜悦。所以,“不亦悦乎”这个“悦”是你真正得到受用,你证得了。
所以圣贤之道有信、解、行、证四个阶段。学是信解,时习是行,你的“不亦悦乎”是证,愈学愈欢喜,愈快乐。最后你证得大圣了,你大乐现前。所以“学而篇”可以说是纲领性的,以一概全。真正领会得“学而篇”这十六章,那你成圣成贤都没有问题。以下的十九篇是给我们更加详细的来说明,如何去成圣成贤。

7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8:15:49 | 只看该作者
 学而篇就连载到这里,过段时间推出为政篇,《细讲论语》一书即将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