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麦凯 - 

[读书评论] [原创]钟茂森细讲《论语》(史上最详细的逐句讲解论语)

[复制链接] 113
回复
4810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91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6 14:45:15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滥用刑罚 不能进德

朱子对这章的解释说,这个道,念的是第三声,不念道,是引导的意思。“谓先之也”,就是你要去引导。“政,谓法制禁令也”,用什么来引导大众?你用法制禁令,就是法律、规章、制度去引导大众,这叫“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这个“齐,所以一之也”,一就是统一。用刑法去制裁那些不遵守法制禁令的人,使到所有的人、老百姓全部都要遵从政治、法令、规章,这叫“齐之以刑”。
这会出现什么样的效果?朱子说,“道之而不从者,有刑以一之也。免而无耻,谓苟免刑罚。而无所羞愧,盖虽不敢为恶,而为恶之心未尝忘也”。假如用政治法律去领导人民,这为政者制定很多施政条文,让老百姓去遵行.如果老百姓不遵行就加以刑罚,去处罚,逼着他们要遵行,这样得到的效果就是“民免,而无耻”。人民百姓免而无耻,免叫苟免。苟免于刑罚,也就是说,他被迫服从政令,勉强去遵行,但是心里是不服的,他没有羞愧之心。虽然他不敢去作恶,是因为他怕法律制裁,可是他为恶之心没有忘记。也就是说他没有羞耻心,不会以恶为耻,等到刑罚稍一松弛,他们就会犯法了,这叫“民免而无耻”,这样的一个效果并不是很好。我们讲到的用法治,强调法治的结果就会是这样,所以不能光用法治。应该什么?要用礼治,用礼治为主,辅之以法治,这才有好的效果。

9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6 14:52:05 | 只看该作者
 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

《管子·牧民篇》里面,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治国,这四个方面很重要,礼义廉耻。礼义廉耻需要怎么样子成立?要教育。用伦理、道德、因果来教育国民,国民就懂得道德。懂得道德,他耻于作恶,不用刑法去威逼他,他自己就不会作恶。如果国民无耻了,不以作恶为羞耻,就像杀盗淫妄,不仅不以为耻,甚至会引以为豪。比方说杀,杀生害物,甚至杀人,都不感觉到羞耻。这个淫,好像现在有钱了,不娶个二房、三房,都好像觉得不好意思,这是什么?根本是无耻。人如果都没有耻心了,那亡国之日不远矣。礼义廉耻这国之四维都崩塌了,那还得了。用法律也制裁不过来,再完善的法律都会被人钻空子,所以孔子这里教我们,应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德就是道德,用道德去引导人民。如果人民不能够遵从道德,就要用礼去整饬之。这个礼就像规矩,无规矩不能成方圆。用礼来统一大家的行为,所得到的效果,是人民“有耻,且格”。有耻就是耻心,老百姓懂得作恶是羞耻的,不去作恶,那怎么会去犯法?其实法律就是道德规范的一种强硬的维护措施,法律是保护道德的。不可能说有不道德的法律,这个法律一定是不好的,法律一定是保护道德,以道德为目标。

9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6 14:52:17 | 只看该作者
 提倡道德 可正国民

假如人都懂得道德,都能守住礼,自然就不犯法。“有耻,且格”,这个格有几种说法,都很好。第一种是郑康成的注解中说,“格,来也”,格是来的意思,来什么?民心来归这个意思。人民百姓都懂得作恶是羞耻,犯罪是羞耻,所以都不去作恶,都不去犯罪,都能够诚心来归顺政府,拥护国家,这个是格的意思。
第二个意思是朱子讲的至的意思,“格,至也”。他讲到,“言躬行以率之,则民固有所观感而兴起矣,而其浅深厚薄之不一者,又有礼以一之,则民耻于不善,而又有以至于善也”。这是讲到为政者,就是国家的领导人,“躬行以率之”,他自己能够努力落实道德,遵循礼仪,这躬行。“率之”就是为人民做好表率,那么人民自然就“有所观感”,他就看到你的所行,知道你这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礼仪,他就有感悟,他就兴起效法的心,他也来遵循道德仁义,遵循礼。
当然在遵循礼的这当中,讲道德的当中,肯定有浅深厚薄,也就是程度有差。有的比较好,有的比较差,但是同一个方向,都是要遵循道德、礼仪。总是有先进的、后进的,那怎么办?总要有一个行为标准,于是就制定礼,“以礼一之”,把不一的、有差异的这些行为,我们统统做一个最低的规范标准,这就是礼,礼是道德的规范,人人必定要遵守。所以儒家讲的道、德、仁、义、礼,最高的是道,有道者必定有德。其次是德,有德者未必有道,但是有德就难得了。有德,德不讲了那就得讲仁,仁者爱人,想到自己要想到别人。讲道、讲德,是没有自己,心里只存别人,大公无私,这是道德。仁里头还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他还有个自己,他有二人,所以有我也有人,这就比道德境界差一等了,这是仁。
仁要是都不讲了,讲义,义是“宜也”,就是应该做的。这个应该也是以道德、仁做为标准。应该做的就做,不应该做的就不做,这叫义。连义都达不到的话,那要用礼了,礼是一个最低的道德标准。符合礼的就要遵守,不符合礼的就不能去做,这是礼。等到礼治都没有了,只好讲法治了,大家都不讲礼,那社会不就乱了吗?所以不得不制定一套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不遵守法律的就要制裁,就要去坐牢,甚至枪毙,这就是法治,就是“民免而无耻”的。
所以孔子教导我们,特别是为政者,最低限度要有礼,法是不得已。礼都被破坏了,那只好用法了。所以你看看,社会安定的层次有高低不同,最高的是以道治国,其次是以德治国,再其次是以仁治国,以义治国,以礼治国,再最后不行了,才以法治国。所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人民百姓就有耻心了,耻于不善,以不善为耻,他就不去行不善了。而又有以至于善也,他才能够去断恶修善,所以这个是用“至”来讲这个格。
第三种说法,这是三国时代何晏的《论语集解》里头讲的,“格,正也”,当正字讲。《书经》里说“格其非心”,这个格就是正的意思,把那个非心正过来。非就是恶的、邪的,现在正过来。人民有羞耻心了,就能归于正了,这叫民耻且格,三种说法都很好。

94
发表于 2010-12-27 08:13:1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9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0 17:07:12 | 只看该作者

政刑为辅 礼德为本

朱熹,朱夫子最后小结中说到,“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此其相为终始,虽不可以偏废,然政刑能使民远罪而已,德礼之效,则有以使民日迁善而不自知。故治民者不可徒恃其末,又当深探其本也”。这是劝告为政的领导,说“政者”,这政治、法治、制度,都是为政的工具,治国的工具。“刑者”,就是刑法、法律,是辅助你的政治的这些方法,包括我们讲的国家机器,辅助你的国家政治。德和礼是出治之本,它能够帮助我们真正得到安定和谐的根本,这是讲德和礼。而德和礼之间,德又是礼的本,刚才讲到的,道德仁义礼。最根本的是道,大道无形,表现出相了,那就是德,德是礼的根本。政、刑、德、礼,要相辅相成,都不可以偏废,不能够偏于一边。

讲政和刑,只能使人民百姓远离罪恶。他怕犯法,怕制裁,所以他能远罪而已,就是到此为止。它没有办法使人民去行善,只能是离恶而已。“德礼之效”,德和礼的效果,不仅可以帮人断恶,“则有以使民日迁善而不自知”,还能够往善的方向去发展,愈来愈善良,而且潜移默化,自己不知道都在进步。所以治国的人,不可以只是抓住枝末,什么是枝末?政和刑是枝末。应当深探其本,要去探摸到根本,根本是德和礼。因此国家领导人现在提倡以德治国,这是抓住根本。怎么样才能真正以德治国?必须要恢复传统文化的教育。胡锦涛主席讲,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我们要回归到这里来。

益大师说,“五霸虽驾言于德礼,总只政刑。帝王虽亦似用政刑,无非德礼”。五霸是指春秋五霸,虽然他们都扬言自己遵循德礼,但是都是用政和刑来治国。帝王是指文王、武王,这是圣王,他们虽然也好像用政和刑,但实际上都是辅助德礼,还是以德和礼来治国。“盖德礼,从格物诚意中来,孟子所谓集义所生。政刑,徒贤智安排出来,孟子所谓义袭而取也。”德和礼是从格物、致知、诚意这种修身当中得到的,也就是我们自性中性德的流露,那需要怎么样?不断的集合正义的行为,才能成圣,孟子说的“集义所生”,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不是义袭而取的。义袭而取,“袭”就是偶然做一点,偶然做一点正义的行为,就侥幸取得,那不是真正的浩然之气。

政和刑是贤智,就是贤能的人、智慧的人,他们安排出来的,这些政治条文是他们定出来的,刑法也是他们定出来的,这是什么?只能够帮助、辅助德礼,它不是集义所生,是义袭而取得的,侥幸而得到。也就是说,如果人民只是遵守政、刑,就不能得到真正的德礼。


9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0 17:07:27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十五志学 童蒙渐开

这一段根据皇侃和邢两位学者的注疏,是说孔子隐圣同凡,劝人勤学。孔子是圣人,圣人在我们这个凡间,为我们示现学习的过程,修道的次第,让我们常人也能够学得到。假如他完全示现大圣,不用学就知道,生而知之,那我们就没办法学了。所以他在这里隐圣同凡,把他圣人这一面先掩盖起来,示现出一个凡夫的样子,是劝导我们要像他那样,勤学不辍。

这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的、成就的过程。说“吾十有五”,十有五,“有”念又,就是十五岁。十五岁的时候,就有志于学了。朱子的《集注》里讲,“古者十五而入大学,心之所之谓之志,此所谓学,即大学之道也。志乎此,则念念在此而为之不厌矣”,这是解释十五有志于学。在古代,八岁上小学,十五岁入大学,它没有中学,只有小学和大学。小学以学进退应对、礼仪规范,学规矩为主。大学就要穷理,明白宇宙人生的道理,十五岁就是要入大学的阶段。十五岁孔子有志于学,这个志叫“心之所之”,所之就是趣向,心趣向哪?这是讲的志,志向。心趣向圣贤之道,这就是志于学,这个学就是《大学》的学,是大学之道。在《大学》里面讲到的,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是讲修身,到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大学之道。孔子十五岁就有这样的志向,希望明明德于天下,也就是真正成为圣人,帮助社会,帮助大众一同明明德,止至善,使天下大同,世界和谐。既然发了这样的志向,念念都在此,绝没有退心,绝没有厌足,这个不厌就是不满足。

李炳南老居士,我们尊称他雪公,因为他的号是雪卢,雪卢老人,我们称他雪公。雪公的《讲要》里讲,志于学就是一心趣向圣贤之学,就是专心求学的意思。孔子从小就好学,《史记·孔子世家》里讲,“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俎豆”是祭祀所用的器皿,“俎”就是祭祀的时候放肉的那个几案,那个小桌子;“豆”是盛干肉类食物的器皿,用于祭祀。“陈”是摆设,摆设这些祭祀的礼器。“设礼容”就是学习这些祭祀的礼仪,学祭礼。就是他在童年的时候,他就很好学了,他不会像其他的孩子那样去疯玩,他是在玩,也是在学习这些礼仪。

到了十五岁,这是成童的年龄,童年到了最终的阶段,他的心志已经很坚定、很明朗了,所以这时候,他真正立定志向,要求学,而且念念在兹,没有退惰。我们看到孔子这样做,要想想自己,要学圣学贤,第一个就是立志。问问自己,志立了没有?如果志没立,学也不可能有成就的。孔子之所以这一生能成就圣人,就是因为他早年就立志了,这个志向是真的,不是敷衍耳目的,也不是装出来给人看的,内心里真正生起这个志向。所以学习就很认真,很努力,很刻苦,学了多久?学了十五年,“三十而立”。

9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0 17:07:41 | 只看该作者
 

三十而立 学业有根

到三十岁,就立了,立是什么意思?雪公引皇侃注疏讲到,“立,谓所学经业成立也”。“所学经业”,经是经典,业就是圣贤人的事业,也就是道德学问,到了三十岁已经成立了。这个立也就是讲学有根底了,有力了。有了根有了力,就不为外力所动摇,就好像一棵大树,在十五岁有志于学的时候,刚刚是小树苗,这个时候还没立起来,等他长到三十岁了,根深、枝干也粗了、硬了,禁得起外面风雨的考验,这三十而立。我们简单地讲,他学成了,可以出山,毕业了。

四十不惑 权宜方便

“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就入不惑之年。“不惑”,西汉的大儒孔安国注解说,就是不疑惑。孔安国是孔子的后裔,应该是第十一世。说不惑就是不迷惑,没有什么可疑惑,就是样样都明了了。雪公在《讲要》里引用了程树德的《论语集释》里面的一段话,程树德先生是近代的大儒,他的《论语集释》非常的广博。他讲到,“立,必先不惑,而言不惑于立之后者,何也”?他问得好。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这个立的前提条件是不惑。你不疑惑了,你才能真正立,如果你心里还疑惑,那肯定会受外力动摇,怎么能说立?为什么这里讲孔子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立在不惑之先,而不在之后,这是什么原因?这个回答非常好,“夫子曰,可与立,未可与权”,这出自于《论语》。孔子说,可以立,什么叫立?“立,守经也”。立,就是他已经找到了标准,标准是什么?经,经是圣人的教诲,这是我们立身处世的行为标准,我们要守住这个标准,这叫立。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违背这个标准,这才守得住,才能立得起来,这叫立。

“不惑,达权也”,达权就是遇事能够行权,善巧方便,在这样的境界当中就比立要高,立是什么?雪公解释说,“可则可,不可则不可”。这很讲原则的,可以做的就做,不可以做的就不能做,有个硬性的标准。但是达权是“无可,无不可”,他没有那个执着,没有一个成见,能做到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是行权方便,就比立的境界要高,所以夫子讲“可与立,未可与权”。你跟一个人相处,这个人他能够讲究原则很好,但是未必你跟他相处的时候,他能够做到行权方便,不知权变之道,这就不能称为不惑。

所以夫子讲他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立在不惑之前。行权方便的前提是他要能立,如果没有立他就在行权方便,根基不稳,他就学随缘,这就不是随缘不变了,他是随缘随着变,他没有根基,这就是古德讲的,“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他这行权方便变成下流了,变成祸害了,为什么?因为他没立。所以立是前提,是基础。

9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0 17:07:54 | 只看该作者
 

五十知天 不负大道

到了五十岁,“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根据刘宝楠先生的《论语正义》,他引汉朝董仲舒的话说,“天令之谓命”,天令就是天的命令,天命就是天的命令。五十岁就知道天的命令,什么叫天的命令?刘宝楠在《正义》里说,“知天命者,知己为天所命,非虚生也”。知道天命的人,知道自己是天所委派下来,不是无缘无故在这凡间出生的,“虚生”是不知道自己干什么。夫子到五十岁,他知道自己来这世间,到底是要做什么事业。那我们现在都明了,夫子来这世间就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那他真正做到了。所以后人称为,“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仲尼就是孔子,孔子就好像我们人类的一盏明灯一样,照亮了我们的漫漫长夜,让我们懂得是非邪正的标准,懂得学圣学贤。

刘宝楠先生讲,“盖夫子当衰周之时,贤圣不作久矣。及年至五十,得易学之,知其有得,而自谦言无大过。则天之所以生己,所以命己,与己之不负乎天。故以知天命自任。命者,立之于己,而受之于天,圣人所不敢辞也”。大意是讲,孔子出生在周朝末年,周朝衰落,圣贤已经很久没有出世。周朝初年的文王、武王、周公都是圣贤,到了末年没有圣贤出世,孔子在这时候出世,所以他是有使命的。到了他五十岁的时候,他得到《易经》,学《易经》,知道天命。他自己非常谦虚,说“五十而学易,可以无大过”,没有大的过失,这是谦虚。实际上是,他完全懂得自己来这世间做什么。

天为什么要生孔子?为什么要赋予孔子这样的使命?孔子知道,孔子也能真正不辜负天之所生,天之所命。所以他讲五十知天命,他讲的不为过。这个天命,立之于己,受之于天,这讲得很好。首先我们自己要懂得立命,你才能受天命,这不是宿命论。我们看到这里,觉得孔子他有天命,我们没有天命,那是错的。为什么孔子能受天命?因为他自己能立命,他真正有志于圣贤,有志于将圣贤的教育传播到天下,他以此为使命,就是自己立命。然后天命就降临到他身上,所以天哪有意思?天不会有一个意思说我选择一个人,赋予他天命,没有。上天真是无私的,没有念头的,没有思想。我们真正立志感格上天,所以圣人不敢推辞这个天命,也就是说,他勇于担当。

我们试问一下自己,我知天命否?我们的恩师净老,他告诉我们,他在十四岁的时候就想到,“我来这个世间是干什么来的?”他就有这样的一个想法,就在思索人生,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我们这一生短短几十年要做什么?古人讲,替天行道。我们要将圣贤之道发扬光大,这是我们的使命。我们如果真正发起这样的心,有这种志向,那恭喜你了。你也跟孔子一样,你也立志了,你也必定有一天,你知天命。这是孔子跟我们讲,他自己的境界在不断提升,实际上是在鼓励我们,要我们自己直下承当。不能说这是孔子的事情,跟自己无关,那就枉费了夫子的苦心。

雪公讲,“孔子学《易》,乃知天命。吾人虽闻天命,未必能知,须先信赖圣言,以求知之”。孔子学《易经》,所以他知道天命,那我们呢?今天听到这个天命,天命就是宋朝张载说的,“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天命。我们现在听到了,闻天命了,但是还没有知天命。为什么说没知?因为没真干。真知了就真干,一定是知行合一的,没有行就还是没有知,那怎么办?那就要老老实实向圣贤学习。首先信赖圣贤的教诲,信赖圣贤,然后慢慢慢慢的我们也觉悟,总有一天我们也达到知天命。真正知天命的人,那真的叫做替天行道。

9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0 17:08:06 | 只看该作者
 

六十耳顺 反闻自性

孔子到六十岁,“六十耳顺”。郑康成的注解说,“耳顺,闻其言,而知微旨也”。什么叫耳顺?耳朵是听言语的,听到人讲话,就从他的言语当中,了知他说话的意思,乃至内心深处他的想法,都能明了。

皇侃的注疏也是同样的说法,“但闻其言,即解微旨,是所闻不逆于耳,故曰耳顺也”。“但闻其言”,就是一听到别人的话语,马上就能解了里面细微的意思,你真的叫知言了,知言就能知人。所以“所闻不逆于耳”,这个耳朵真正叫聪了,聪明了,一接触到言语就能明了。耳这个器官叫耳根,是能闻,能闻跟所闻,不相逆反,这叫耳顺,就是耳根顺了。这个顺,意思很深,不是说你只是顺着那个声音,所闻的是声音,顺什么?是顺自己的自性。如果是追寻着所闻的声音,就跑到外面去了,这就不叫顺,这叫逆,为什么?逆着自己的自性,自性不在外面。顺自性,这才叫耳顺。所以要返闻闻自性,这叫耳顺了。底下我们会引佛经,《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的经文来诠释,大家就更加明了,什么叫耳顺,耳顺就是耳根圆通。

朱子解释说,“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这里讲的耳顺是用耳根来代表,其实人有六根,就是六种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器官都能感知。这里举耳根为例子,其他五根,也就可以推论而知了。讲到耳根,耳对声,耳是听声的,声入耳,心就通了,这是耳的功能通达了,能通顺自己跟他人的心里,是一听到就通,“无所违逆”,就是功能没有障碍了,全通了。听到别人讲话,立即知道他的心理,这是“知之之至”,就是我们感知的能力到了极点。到了这样的境界,不思而得,思是念头,不用起心动念,能够一接触就明了,这叫不思而得,这是耳根能闻的功能没有障碍了。那么耳根如是,六根都如是,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一接触就能明了,夫子到六十岁就有这样的境界了。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0 17:08:19 | 只看该作者
 

七十从心 不勉而中

到了七十岁,“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当随字讲,也就是随心所欲,这个矩,当法度讲,也是随心所欲,不管做什么事,都不逾越法度,不违反规矩。

朱子讲,“随其心之所欲,而自不过于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也”。随心所欲,不管做什么都没有逾越法度,这叫安。这个安就是《大学》里讲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夫子到七十岁达到这个境界了。但后面还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那就没有说下去了。夫子证明,他上面还有境界,可惜夫子只到七十三岁就逝世了,假如还有个八十、九十岁,他后面境界全通达。但是能够做到,“安而行之,不勉而中”,这已经是相当了不起了,这是什么?自然合法度,不起心不动念,都不离乎道,这叫任运自然。不勉而中,就是没有丝毫的勉强,没有丝毫的造作,不起心不动念,自然中道,中庸他真正得到。这个中,是喜怒哀乐之未发叫中,也就是没有起心、没有动念。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