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麦凯 - 

[读书评论] [原创]钟茂森细讲《论语》(史上最详细的逐句讲解论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9 17: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戒慎恐惧 而为威仪

那么如何有威仪?“戒慎恐惧”,这叫有威仪。如果我们能知道,起心动念都会有果报,那我们就有戒慎恐惧了。
我们曾经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新闻报导。这是几年前在美国新奥尔良,这个地方有一个白人的中青年男子,有一次到酒吧里面去饮酒。结果有两位年轻貌美的女子来跟他搭讪,结果这个男子起心动念了,就跟这两个女子乐呵起来,喝酒。后来没想到这个酒里面放了药,所以他就最后不省人事了。等他最后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在一家酒店的房间里头,躺在浴室的浴缸里面,全身盖着冰块。他觉得虚弱无力,幸亏旁边有手机,他打电话去求救。医护车把他送到医院一检查,发现他两个肾脏已经被切除掉。原来这是遭到美国黑社会里面的犯罪集团的暗算,她们是专门盗取健康人的肾脏。一个肾脏在黑市里面可以卖到十万美金以上,这个男子就成为)牺牲品了。
你看最初的时候,起了淫心,见色而起淫心。不是报在妻女,报在自身上了。一个念头都会有如此惨烈的果报,就会让我们掉入陷阱,怎能不戒慎恐惧?能戒慎恐惧,自然就有威仪。见到了女色,保持庄重,保持距离,保持礼度,不会上当。你看有戒慎恐惧,念头一起,马上要把它压住,不让这个念念相续。不正的念头是因,后头的果报是惨烈的。你知道有因果,怎么敢动那些邪念?所以你能够格物,格什么?把那个欲望的念头格掉,你的良知就现前,你的意就诚,你的心就正,你的身也就修了,那你就是有威仪。修身就是有威仪。
这“学则不固”,这是接着上面“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如果一个人他没有立志做大圣大贤,就不自重。他不能戒慎恐惧,不能慎独,他就没有威仪,那么他的学、学业也不会有坚固,没有根基,不是实学。所以“始觉之功,有进无退,名为学固”。始觉是念头刚起的时候,立即觉察,这叫始觉。不正的念头立即放下,这是始觉合本觉。本觉是自己本有的,仁、义、礼、智,这都是本觉,这是性德。但是要靠修德才显性德,所以始觉之功很重要。念念觉,念念都不迷,只有进步没有退步,那你的学才坚固。
蕅益大师下面讲,“倘自待稍轻,便不能念念兢业惕厉,而暂觉还迷矣。此直以不重,为根本病也”。倘若自己对自己轻忽了,放逸了,不能够念念觉悟,不能够克制自己烦恼习气。这个烦恼习气是属于我们的业力,没有战兢惕厉的那个戒慎恐惧的心态,那么可能一对事,境界一现前的时候,第一念觉察到好像不妥当,但是放纵了,因循放松自己了,这又变成迷了。第一念虽然觉,第二念跟着迷。第一念觉那是什么?自己良知,本有的良知现前,但是却被物欲给蒙蔽住,不能格物,这个良知就不能保持,所以又迷了。
所以,这段话蕅益大师给我们解释得很深刻,从念头上去修行,直接指出君子病根在于哪里?不重,不庄重,这庄重里面就含有立志。人能立志就耻于做出禽兽之行,他就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克制情欲,放下烦恼,他就能够在私居独处当中慎独,戒慎恐惧。他戒慎恐惧不是说很害怕,怕鬼怕神,不是。当然他知道头上三尺有神明,曾子讲到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大学》里面讲的。人即使一个人在的时候,就好像十个眼睛盯着你,十只手指指着你,那怎么能放逸?是真的吗?真的。有鬼神在旁,怎么能够欺瞒天地鬼神?孔子说,“吾谁欺?欺天乎?”你在欺骗谁?你难道欺骗天吗?不要自欺欺人。这都属于自重的内容。你真能自重了,那你的毛病,烦恼习气,就能够压伏住。所以蕅益大师揭示的病根在于不自重。所以重就有威仪,学业就能坚固。
发表于 2010-11-30 20: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0: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直心正念 而为忠信

底下讲“主忠信”,这个忠是什么意思?朱子解释忠是“尽己”)之谓忠”。蕅益大师解释更深刻:“忠,则直心正念真如。信,则的确知得自己可为圣贤,正是自重之处。既能自重,更须亲师取友,勇于改过。此三,皆对证妙药也。故知今之悦不若己,惮于改过者,皆是自轻者耳。又主忠信,是良药。友不如,惮改过,是药忌。”“直心正念真如”,这叫忠。你看心上一个中字,心不离中道,这叫忠。所以“直心正念真如”,直心是至诚心,至诚心它里头生起的是正念,念什么?念真如,真如是自性,自性就是中道,第一义谛。偏离了中道,那就失去正念,那就不是直心,是曲心,委曲的心。你想想,直接从心性上回归,回归到自性本觉,那当然做任何事都能做到至诚恭敬,那就是忠。所以直接要从心上去回归自性,事事都能做到尽忠。
那信是什么?“的确知得自己可为圣贤”,这叫信。信自己能做圣贤。前面讲到,你立志做圣贤,这叫自重。你信自己可以做圣贤,这是自信。孟子讲到的“人皆可以为尧舜”,你看这个话讲得铿锵有力。人是讲每一个人,尧舜是圣贤,每一个人都能成圣贤。这每一个人当然包括我在内,我可以做圣贤,要有这个信心。信“人之初,性本善”,既然是我们的本善,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善,现在回归本善,有什么不可能的?为什么不去做?这正是自重之处。你看自重首先你要自信,你不相信自己能做圣贤,你怎么会立志做圣贤?那你就不能自重了。不自重,这个学问都是虚的了。

自重改过 更兼师友

所以“既能自重,更须亲师取友,勇于改过。此三,皆对证妙药也”。自重是根本,然后还要“亲师取友”,就是这里讲到的“无友不如己者”,要亲近的是圣贤的老师,有仁德的老师,跟忠信的人做朋友,这是第二个。第三个,勇于改过,“自重”、“亲师取友”、“勇于改过”,这三者是妙药。对自己的烦恼习气对症下药,那你就真能成为君子,成为圣贤了。
如果怕改过,这叫自轻,不自重。所以怕改过这是大忌。就好像治病似的,你看中医开药,对你这个症状,这个病症,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但是有药忌。药忌是什么?譬如说很多中药要你忌口,忌吃那些寒凉的,忌吃辛辣的等等,这是药忌。如果你没有注意到这个口忌的,可能药力就不够,那就不能够对症,不能够解决你的疾病。所以药方、良药是什么?忠信是良药。跟那些好的朋友、师友学习,能够自己改过,这是注意到药忌了。如果跟不如己的人交友,怕改过,那你就犯了忌讳,良药也不起作用。从这里看到,君子之道,我们看到这些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样都不可。
好,第八章我们就讲习到此地,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先学习到此。如果有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0: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孝悌之至 通于神明


这一句是讲孝道。曾子是孔老夫子的学生,是他最年轻的学生。曾子本身是一位大孝子,他在二十四孝里面是有排名的。记载中说,他对母亲纯孝。有一天到山上砍柴,结果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不知道如何接待,心里就有点紧张,就很想呼唤自己的儿子早点回家。当时也没有手机,不能够通讯,他母亲就想了一个方法。她知道自己的儿子平日对自己非常的孝顺,念念都不忘父母的,所以她就咬自己的手指,这一咬,十指连心,就很痛。结果曾子在山上就觉得心里很不舒服,好像家里出了什么事,于是赶紧从山上往家里跑。回到家里一看,才知道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告诉他,说“我不知道怎么样把你呼唤回来,只好咬自己的手指,让你能够得到感知”。从这里我们能看到,如果不是曾子念念都念着自己的父母,没有一时一刻忘记,如何能够得到这样的感应?
实在讲这种感应,这种能力,人皆有之,人的心性本来就是畅通无阻的,通达十方法界的。如果一个证得自性的人,这个宇宙当中哪一个星球,哪一个众生,有什么样的念头,他都能够感知得到,因为他的心性的能力没有障碍。圣人教我们要悟明心性,也就是《大学》里讲的“明明德”,那就要从尽孝开始。因为我们凡人虽然没有能得到通达十方的能力,但是从跟父母感通这里入手比较容易能够成就。跟父母一体的心,就能够超越时空,就能够跟父母心心相印,感而遂通。由尽孝,对父母尽孝开始,将这一颗孝心扩展到对一切人、一切物,跟十方法界一切众生都能感通,这就是大圣大贤了。曾子有纯孝之心,所以有这种能力,所以他也成就圣贤。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0: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慎终追远 教化之道

在这里,他给我们开示说,“慎终追远”。什么叫“慎终”?“慎终”,朱熹朱夫子说,“慎终者,丧尽其礼”。这就是《弟子规》里讲到的“丧尽礼”。这个“追远”,“追远者,祭尽其诚”,“祭尽诚”。这个慎就是谨慎,终是父母寿终。做儿女的必须要用最谨慎的态度去治理丧事。因为父母对我们的恩德恩重如山,现在父母离我们而去了,我们想要报答父母的恩德,已经没有机会了,所以那种哀戚之情是非常重的。由于哀戚之心,便对丧礼就非常的慎重。用这种丧礼来表达儿女对父母的深重的哀悼,深刻的怀念,无限的感恩,所以丧礼非常的重要。
古人三种礼都是极其慎重的,一个是婚礼,一个是丧礼,一个是祭礼。如果没有礼了,这种哀戚之情就没有表达的方式了,所以应该恢复丧礼。过去一个朝代的建立,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制礼作乐。一个没有礼乐的国家,孔夫子说这叫乱世。所以国家对人民的领导,就是用礼用乐。这乐就是艺术。这个礼,古人有冠礼、婚礼、丧礼、祭礼,这些都要有一套规矩。如果没有规矩,百姓就无所适从。所以我们要希望能够实现和谐社会,这些礼非常有必要去恢复、去制定。制定一套跟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又能表达古圣先贤赋予的这个礼的内涵的这一套礼节,非常的重要。
这个“追远”就是讲祭礼。追远是追思自己的过世的父母祖先。丧葬以后要依礼、依时追念祭祀。追远这个意思包括对自己过世的父母,父母虽然已经过世很久了,仍然每年春秋祭祀不可少。第二个,对自己祖宗,历代的祖先,虽然已经距离现今很远了,但是也要祭祀。这个远,包括父母和祖宗两个意思。
祭祀的时候必须诚敬。《朱子治家格言》里讲的,“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用诚敬的心来祭祀,表达对祖先、对父母感恩怀念,这是不忘本,这是养我们厚道的存心。你想想,遥远的祖先我们都不忘记他们,都念念感恩他们,都想着念念要报答他们的恩德,要光耀门楣,这是多么的厚道!如果父母在世,我们怎么会不对父母尽孝?连祖宗这么远的祖先我们都不忘,怎么能忘记现前的父母?所以“慎终追远”这就是培养孝心,它的结果就是“民德归厚”。所以这里有因有果,修如是因,得如是果。
“民德归厚”是什么意思?朱子说:“谓下民化之,其德亦归于厚”。当人民百姓常常能够“慎终追远”,人民必定能够增长孝德,所以变得厚道。这个厚道是什么意思?邢昺的注解里面说是“不偷薄”。不偷,偷盗的偷。民心不偷,是讲到互相不会占便宜,只会多给人恩惠,绝没有占取别人便宜的这些念头。薄是什么?刻薄。人能够“慎终追远”,他就变得厚道,他不会想着占人便宜,不会想着利益,他心里只存着道,所以他就能厚道待人,他绝不会刻薄。
所以我们来到一个地方,如果看这个地方的民风,就从这一点来看,看看这个地方是不是有“慎终追远”。我过去曾经到潮汕地区讲课,广东潮州、汕头地区。我就发现那个地区的人民对“慎终追远”很重视,丧礼办得很隆重,每年都祭祀祖先。到四月五号的清明节,每一家都祭祀,没有例外。那我们就能够断定,这个地方的民风纯朴,他会厚道。
假如我们来到一个地方,看到这里的人民总想占人便宜。譬如说你到一个商店去买东西,他见到你是外省来的,他就要价要很高,对本地的要价就很低,这是什么?偷心,不厚道。那么这个地方,我们就知道可能就不和谐了。因为什么?人人都想着利,那么义的观念就淡薄了。重利轻义,甚至是见利忘义,那社会的风气怎么能和谐?
那如何改变?曾子已经告诉我们,要社会和谐,人心厚道,这是果,因在哪儿?提倡孝道,如何提倡?“慎终追远”就是一个好方法。所以我过去在各地讲学的时候,我常常提倡,那是好几年前的事情,我说我有个梦想,是希望从国家中央到地方,由政府来提倡祭祀祖先。在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中国,人民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时候,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毛泽东同志就提倡祭祀黄帝。他特别撰写了“祭黄帝文”,跟朱德同志和党中央一起派特别代表去黄帝陵拜祭,这是团结全中国人民的最好的一种方法。所以祭祖是共产党优良的传统,也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应该恢复,应该大力提倡。
古代的帝王年年都祭天、祭地、祭祖,所以朝廷上下文武百官乃至全国老百姓都会祭祖。人民对天地有敬畏之心,对祖宗常常不忘,那这个朝野能够多么和谐,民德归厚!特别是有灾难的时候,譬如说国家有地震了,有瘟疫了,或者是干旱、水涝,等等天灾人祸的时候,帝王都会出来带领文武百官祭天地、祭祖宗,团结一气来消解这个灾难。正如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三七年提倡祭祀黄帝是一个道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0: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立己立人 民德归厚

朱夫子在他的《四书集注》里面讲,“盖终者,人之所易忽也,而能谨之;远者,人之所易忘也,而能追之;厚之道也。”他是说,终者,这是已经寿终的人,父母。父母过世了,人可能就会容易疏忽了,孝心可能就会减退了,用这种丧礼去谨饬之,让人们能够通过这种礼来提起孝心,这个人心就能变得厚道。远者是已经过世很久的父母,很遥远的祖先,这是“人之所易忘”,很容易忘记,而能够依时追祭他们,不忘本,这就是厚道。民心厚,国家的基础就厚,这个国力就能够强盛。就像树,一棵大树,它的根很深,所以它的枝叶就能茂盛,它就能够抵抗风雨的侵袭,能够经受灾难的考验。
朱夫子又讲,“故以此自为,则己之德厚,下民化之,则其德亦归于厚也。”自为就是自己这么做,自己能“慎终追远”,自己的德就厚,这是自立。一个国家领导人能够做到“慎终追远”,他的德行就厚。由一位厚德君子来做领导人,这是万民之福。老百姓看到他这么做,也跟着受到感化了。这个“化之”,是被感化,被他教化。他用他的身行来教化老百姓,人民百姓就向他学习,把原来不好的习气给改掉。原来可能常常会忘记父母祖先,现在“慎终追远”,就能够常常不忘,这就化了。这一化,民风就转化了,变得和谐了,人民百姓的道德也就变得厚了,这个国家就有福了。
我们想不仅国家领导人要这么做,每一个人都应该这么做,每一个人都要让自己的德厚。你的德厚,你的福就厚。古人讲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是谁?一个普通老百姓。不要说这是别人,应该说这是我。天下兴亡,我有责任。我要做出好样子,“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万民做个表率,这就是教化。
孔老夫子当年,大部分时间他没有做大官,他也是一个平民老百姓,但是他教化的这种影响力,超过当时任何一个诸侯国的国君。为什么他能做到?他有这种担当,天下兴亡,我有责任。我“慎终追远”,让我的德厚,也能够让万民的德厚,这是教民以孝。圣贤施教以孝为本。《孝经》里面讲到的,“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又说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我们希望社会和谐,天下太平,怎么做?教孝道,从我做起。
我记得,一九九四年我姥姥去世的时候,这说话已经是十五年前了。当时我正在广州念大学。我母亲带着我送我姥姥往生。在她走之前,我母亲就到处去请教那些有学问的人,如何送终。要做好临终关怀,让老人家能够在非常舒服的、宁静的状态下含笑而去,不能让她有痛苦。所以我母亲到处去走访,才知道原来在她往生的时候一定要给她念佛,念佛是最好的临终关怀。我们另外也知道,一个人走的时候,叫四大分离,这个身体器官像撕裂一样的痛苦,古德比喻叫“如生龟脱壳”。人的灵魂从身体里出来,那种痛苦就像你把一个龟的肉体从壳里拔出来一样。所以这个时候不能碰她,连她的床也不能碰。至少八小时之内不能碰她的身体。不能对她哭泣,因为这会让她觉得身体痛苦,心里会哀痛,这都影响她安详往生。
所以我们学了这些知识以后,在姥姥往生的时候就这样如理如法的来送她,给她念佛,安慰她,劝导她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在我们的这种临终关怀下,她是含笑走的。十二个小时以后,我们再碰她的身体,才发现她全身柔软,可见得她走的时候非常安详,一点也不紧张。人走了以后为什么身体会很硬?因为他走的时候很痛苦、很紧张,所以会很硬。如果是很柔软的,我们就能断定他走得很愉悦。这是什么?我们要“慎终”,谨慎的对待她临终离去的这个时候。
当然,现在我们的丧礼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人用各人的丧礼。有的人用西方的,有的人用我们中国传统的,因为什么?没有一套标准的礼仪,所以各人用各人的。希望是国家有一套正规的、标准的礼仪,全国人民遵守。
我们现在虽然没有统一标准,但是也要尽到自己的哀戚、慎终这样的心情。她走了以后,我和母亲每一年清明、冬至,这些是祭祖的日子,都为她老人家和过去的祖先来祭祀。国家没有一套标准的祭礼,我们就采用我们自己制定的这套礼仪。祭祀有纪念的意思,有怀念的意思。我们在祖先牌位前读诵传统的经典,提醒自己不能忘记祖训,要好好的做人,提升自己的品德学问,用这样的一个行动去报答祖先,这是祭祖的意义之所在。
我过去在大学里教书,在美国大学教过四年,在澳洲大学也教过四年,被大学授予终身教职,也有不少的大学聘任我做主席教授。别人说:“你才三十多岁,这么年轻,好像挺有成就的。”其实是什么?不是因为我们有什么样的智慧能力,超过我们的很多。假如说真是有这样的幸运的话,这个幸运很可能就是来自于祖宗的福荫。我们自己能够“慎终追远”,所以还算有一点这样的福报。“民德归厚”,我们能“慎终追远”,我们的德也就厚了,德厚了,福也就厚了。所以我们想希望自己的一生幸福美满,必须要修厚德,厚德来自于孝道。
具体这一句,曾子教我们“慎终追远”。你看看,我爷爷今年九十一岁,现在我来孝养他,他也过得非常的安稳,每天无忧无虑,这是老年有这样的福报。他的福报从哪得来的?我细细的思惟,他一个最大的优点是一生都祭祖,年年至少两次上山扫墓,祭祀祖先。他的父母很早就过世了,他是十几岁就没有父母了,可是他能对父母念念不忘,对祖先念念不忘,常常带着自己的儿孙上山祭祖。我很小的时候就有这个印象,到了清明、冬至这些祭祖的日子,就扛着锄头跟着爷爷,跟着我父亲、叔叔他们一起上山整理墓园,去祭祀。所以到他现在九十几岁,能够享受到儿孙的孝养,这是他自己有这个厚德。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0: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厚其本性 故似归家

明末清初的蕅益大师对这一句的注解说,“厚是本性之德,复其本性,故似归家。”这是点睛之语。“民德归厚”的厚,它是本性本来具有的性德,本来性德就是厚的。那这里讲“归厚”,这个“归”用的意思非常的深。这个归就说明什么?你本来就有,像你归家一样。你的家本来就有,你有一个老家,你现在在外面游荡了很久,现在回家了,这叫归。
我们的性德本来就有,现在怎么样?迷失了,我们偏离了本性。本性是本善,“人之初,性本善”,现在我们的本性不起作用,性德不能现前,是我们的习性在起作用。我们什么习性?自私自利、贪婪、愤怒、嫉妒、怨恨、刻薄,等等等等。贪瞋痴慢,杀盗淫妄,这些都是习性,本来没有的,本性里没有这些习性。所以我们染上了这习性就是偏离了本性,现在教我们“复其本性”,把本性恢复起来,从不好的习性那里回头,回归到本性上来,这叫归。能够回归本性了,这个人就叫圣人。在禅宗里面有一句话讲到叫“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佛是大圣人,见了性就成了佛。所以“复其本性”,你就成为大圣人了。
如何复其本性?孝道,用孝心去开启性德的宝藏,回归本性,彰显性德。所以,“慎终追远”就是培养我们孝心的方法。民国时代江谦先生对蕅益大师注解有一个《补注》,他说到:“知真性无量无边,不生不灭,则知民德本厚。流于薄者,习为之也。”
我们知道自己的真性具有无量无边的性德,真性是人人本有的,它里头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福德,无量的才艺,无量的财富,什么都是无量的。六祖惠能大师说得好,“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万法不是数字,它是比喻无量无边,整个宇宙都是真性所变现的,而且真性不生不灭、无有动摇。我们现在迷失了真性,那怎么办?要回归。真性是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叫做厚。民德本来就是厚的,那现在为什么薄了?薄了是因为习染,染上不良的习气,才致使本来就很厚的德现在薄了,本来无量无边的性德,现在流不出来了。就像这个山上泉水,本来是无量无边的,它不断的在流的,现在一些石头把它挡住了,把泉眼给封起来了,它流不出来了,这条小溪就干旱了。这就是厚的德变得薄了。
发表于 2010-12-1 10: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贤贤”第一个贤字是动词,是贵重的意思,以什么为贵?第二个贤字就是贤德的意思,就是以贤德为贵,重贤德。“易色”,这个“易”是当轻字讲,轻易的轻,色是美色。“贤贤,易色”是讲夫妇,就是嫁娶、选择配偶重德不重色,就是这个意思,这是正人伦之始。

————

看了一下楼主的文章,提点不同意见,仅供参考。

“易色”,这个“易”是动词,这个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做为动词,它的意思只有一个就是改变,说是轻易的轻,是无据可查的,应该是意会。“色”当然是名词,作为名词有很多意思,其中有美色的意思,但我认为结合前面的“易”,应该是神色、神情的意思,“易色”的意思就是改变神色。

“贤贤”中的第二个“贤”是名词,是贤德的意思,根据前后文,应该是指有贤德的人。第一个“贤”起了动词作用,实际上是名词动用,意思是像对待贤人那人对待,这种用法在古汉语里比较常见,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及老吾老、幼吾幼等词语中的第一个词都是这种用法。说第一个贤字是以什么为贵,也是无据可查的。

这第一句的意思是,像对待贤人那样对待贤人,改变神色。改变神色的目的一是敬贤,二是要向贤者学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1 10:45:0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0: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慎终追远 直指性德

江谦先生说:“教民慎终追远。其事甚多。不但丧尽其礼。祭尽其诚而已。”如何能够使本厚的民德现在又重归于厚?“教民慎终追远”。“慎终追远”这种事相是很多很多,也是无量无边,不仅是朱夫子讲的“丧尽其礼,祭尽其诚”而已,它包括得很广泛。江先生他举例说,“言其小者。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便是追远。饭食已讫。一箸一器。必安放整齐。便是慎终。”从小的来说,他举几个例子。我们刚学了《朱子治家格言》,这里面就讲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惜福,对一粒饭,一碗粥都要想到来之不易,多少人的辛勤汗水换来的,这是追远。看到眼前的粥饭,想到它的来处,这叫追思远方,追远。你看,这也是培养厚德。
我们吃饭之前都念感恩词: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师长教导之恩,感恩同学互相帮助之恩,感恩农民伯伯辛勤劳动以及所有为此付出的人。佛教里面讲的“上报四重恩”,第一个是父母恩,第二是老师恩,第三是国土恩,国土是祖国,第四是众生恩。感恩祖国人民的培养,这是追远。
“饭食已讫”就是吃完饭了,我们把碗筷都洗干净放整齐,这叫“慎终”。你看看,就这么一件小事,就含有“慎终追远”。我们吃饭不也在修行吗?说到吃饭,我们就知道,睡觉也是这样。睡觉的时候就想到,我今天晚上能够安稳的在这里睡着,睡觉,要想到感恩祖国的安定繁荣。如果祖国社会不安定,那我们睡觉哪能安稳?感恩父母给我们的养育,让我们有好身体。今天晚上睡在自己家床上,不是睡在那个病床上。感恩老师教诲我们,晚上睡觉的时候要想到老师教诲。“吾日三省吾身”,曾子就是这么做的。你看看,这叫追远。睡完觉起来了,把被子都叠好,这也是慎终。乃至读书,《弟子规》里讲到的“读看毕,还原处”,这也是慎终。做事有始有终,这都属于慎终的范围。
“言其大者,如弘扬净土法门,教人临命终时,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是真慎终。发弘誓愿,普度众生,以报多生多劫父母养育之恩,是真追远。”这是讲到大的方面,慎终是讲帮助一切人,包括自己临命终时能够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把这些道理广泛的弘扬,这是慎终。
我跟母亲送我姥姥往生的时候,也是感恩我们学习了,向这些善知识们学习净土法门,所以我们能够顺利的将姥姥送到极乐世界。她后来还给我报梦,她往生三七以后,二十一天之后给我报梦说:我现在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请你来念佛送我一程。我在梦中很高兴,就给她念佛,大声的念佛。这念佛声把自己念醒了,然后看看表,晚上三点,知道她这个时候往生净土了。这是什么?真正的报恩。父母真正能够出离生死,出离六道,往生净土,那我们的孝道才叫圆满了。
然后用这个孝心对一切众生,这是发弘誓愿,广度一切众生。为什么?众生皆是我父母。确实是这样的,多生多劫以来,一切众生都跟我们有缘分,都跟我们互为父母兄弟。所以真正发大愿度众生,这叫真的追远,无量劫的父母我们都要去报恩。所以若不是真正弘扬佛法,令一切人皈依三宝,把这些道理弄清楚,那么慎终追远岂能叫圆满?人民都能够皈依三宝,都能恢复自性性德,这叫做真正的“民德归厚”。
所以,儒释道这三家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流,这三家都是教育,不是宗教。这三家的教育是互补的,互相促进、互相提升的,在教育上也是互相圆融的。我们看到蕅益大师跟江谦先生对于《论语》的这个解释,就知道他们真正是通达儒释道的人,他能圆解《论语》里面的教诲,将夫子的心法为我们圆满的开显出来。然后才知道,真正要在传统文化上得到精髓,得到真正的圣贤心法,我们儒释道三家要互相参看,在教义上能够圆通,不能够互相排斥。
好,这个第九章“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这一章我们就讲习到此地。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先休息一下。谢谢大家!

发表于 2010-12-1 13: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透彻了,好好学习!!!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