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麦凯 - 

[读书评论] [原创]钟茂森细讲《论语》(史上最详细的逐句讲解论语)

[复制链接] 113
回复
4809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1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3:40:04 | 只看该作者
 第十章


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夫子不求 五德得之

尊敬的诸位大德,朋友,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学而篇》,请看第十章: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我们来看朱子的注解。“子禽问于子贡曰”,这个子禽和子贡都是孔子的弟子。这段话是他们俩的问答。子禽姓陈,名亢。子贡,姓端木,名赐。就是陈亢和端木赐两位孔门弟子。有的人也说,子禽是子贡的弟子,这个也可能是如此,但是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
这段话是子禽向子贡来请教的。他说,子禽问,“夫子至于是邦也”,夫子是讲孔夫子,孔老夫子每到一个地方,这个“邦”就是一个当时的诸侯国,也就是每到一个国家,都能够听闻这个国家的政治、社会的状况,都会有人来告诉他。子禽就问了,这是孔夫子求得的,还是别人给与他的?也就是问,孔老夫子很想了解这个国家的政治状况,是他自己去求而得知,还是别人主动的来告知他的?这个“抑与之与”,与是给与。这个抑,它是或者的意思。这个话问得好,真正的圣贤难道还会有有求之心?夫子关心别国的政治,他所得到的情况是他自己有心去求,才能得知,还是他无心而别人自己主动告诉他的?我们来看子贡怎么回答。子贡可以说是在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里头,他是言语第一,很会说话。他很会说话,也是因为他善于思考,善于观察。他观察孔老夫子的德行,总结出五德,说“夫子温、良、恭、俭、让”。
这个“温”是温和,他的容貌,他的形态,没有给人任何的压力。你跟他在一起,你感觉到非常的舒服,聆听他的教诲如沐春风。这个是讲温和。为什么他能够容貌温和?这是因为夫子心地柔和,用慈悲柔和的心对待身边的人,令身边的人感觉到他平易近人。所以圣人跟我们在一起,我们不会觉得圣人好像高不可攀,或者是跟自己格格不入,或者是让自己觉得很有压力,不会的。他的这种气质,会让我们觉得很舒服,很愿意跟他在一起,这是温。
“良”是什么?讲他的心地善良。夫子一生所追求所实践的就是一个仁字。以仁爱存心,所以心地善良。仁者爱人,他能够用真诚的爱心关怀、帮助、照顾一切的人,一切的众生。
“恭”是讲他的对内,对自己,严肃、谨慎,而对外能够敬人、敬事、敬物,这是“恭”的意思,所谓一切恭敬。《礼记·曲礼篇》第一句话就说,“曲礼曰,毋不敬”。整一个礼,它的核心就是敬,“礼者,敬而已矣”。夫子教我们“克己复礼为仁”,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而能够恢复我们的礼,处处能够循礼,能够守礼,这是恭。
“俭”是节约、节俭,持身节俭,不奢华,所谓“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俭以养德,人如果骄奢,那德就有损了。人能够安住在简单的生活当中,他的德就容易进步。一个人在骄奢的环境里,很容易放逸,很容易堕落,所以夫子俭以养德,处处节约,爱惜所有的物品。
“让”就是谦逊、谦让、礼让,不与人争,真正能够做到“与人无争,于世无求”。
夫子用这五种圣德去跟人交往,自然能得到别人的尊敬爱戴。所以他来到一个国家,别人自然就能够告诉他,把这里的状况告诉他。甚至是这个国的国君也对他有信任,也对他敬重,把这个国事也向他请教。我们从《论语》里面看到,很多国君向他问政,诸侯大夫向他问政。对他不怀疑,不会怀疑孔子会夺他的政权,所以敢于推心置腹地向他请问。这是完全因为夫子有温、良、恭、俭、让的品德,所以才感得别人的信任。
所以子贡说夫子到一个国家能闻其政,你不能说他是求来的。夫子的所谓求,“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夫子的所求来,能够得闻别人国家的政治,跟人家去求来的那种方法不一样。夫子完全是以他的德行招感来的,他是以无求的心而得到的,他不是有心去求的。人家的求是有心求,夫子是无心而得到的。所以他跟别人求是不同的,“异”就是不同。这个“诸”当在字讲。夫子之所谓的求,是在跟别人不同的求。
4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3:40:55 | 只看该作者
 心存仁爱 感来敬信

《朱子集注》里面有讲到,“夫子未尝求之”,从来没有去求,圣人真是“与人无争,于世无求”。“但其德容如是,故时君敬信,自以其政就而问之耳,非若他人必求之而后得也。”那是夫子的德和容,德是他的内心,容是他的容貌。有这样的德行,就有这样的容貌和形态,所谓“诚于中而形于外”。这个不是造作出来的。如果造作的,这些君王他们都是聪明的人,他肯定能识破。就是因为他们看到夫子那种真诚心,没有丝毫造作,存心仁爱,没有自私自利,更不会有夺权的这种非分之想。夫子只是到一个国家去帮助那个国家,没有丝毫索取任何利益回报的意思。所以国君对他尊敬信任,都以政事向他请教。他所能闻政的这个结果,跟别人求之而后得的,完全不同。
这是什么?圣人能够养其存心,得到的那种神态、相貌,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他的磁场不一样。别人见到他了,就能对他肃然起敬,这是圣人圣德招感。这是古人所谓学养功深,他才有这种感召力。所以朱子勉励:“学者所当潜心而勉学也”,我们要向圣人如是学习。
我们觉得有这样的一种感召力,那真的是不容易,甚至觉得好像不可思议。第一次见面就能够受到人这样的尊敬信任,把最重要的政事都能向你请教,真有这样的情况吗?我记得我在二00三年曾经跟我们的恩师一起到印尼去,那是受到印尼政府领导人的邀请,做团结宗教的活动。我们的恩师带着我们走访印尼各大宗教,印尼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口都是伊斯兰教徒。伊斯兰教里面有三大教派,当我们去拜访最大的那个教派的时候,有人就告诉我们,说这个教派信徒很多,所以他们那些领袖们往往都是有傲慢的心理,看不起别人。提醒我们要小心谨慎,不要受辱。特别是我们的恩师八十高龄了,要我们重点保护。见到时机不妙,我们赶紧走人,不要自取其辱。
结果我们就跟着恩师一起去走访那个宗教,约定了一起在他们的总部大会堂里面我们一起开会。这些领袖们、代表们先在这个会堂里面等候了,见到我们恩师走进门来,都不约而同的从座位上站起来,向我们的恩师致敬。当时我们心里很惊讶,因为之前听到别人这么说,跟现在所遭遇到的情形完全不一样。人家对我们这么礼敬,我们回去思考,到底怎么回事?才悟出,这是因为我们恩师温、良、恭、俭、让的这样的形态,所以他一走进大厅,就能够感召到大家肃然起敬。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我们恩师的这种德行的磁场,中国人讲气氛,已经感动了他们。我们能够相信,孔老夫子当年应该也是这样的,所以他周游列国都能得到人家的敬重爱戴,完全是他自己德行的招感。
我们的恩师也是心存仁爱,一心就想着天下和平,提倡宗教和谐,促进圣贤教育,和谐世界。虽然他也是一介平民,跟孔老夫子当年没两样,也是周游列国,但是每到一处,也是一样得到大众的景仰爱戴。他凭什么?也是凭着温、良、恭、俭、让这种厚德。所以他每到一处,也有很多国家领导、宗教领袖向他请问,他也是“必闻其政”。他有心求吗?他没有心。可是别人把问题提出来向他请教,他马上就有这个智慧给人家解答,为什么?他心地清净,没有自私自利,没有名闻利养,不追求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下贪瞋痴慢的烦恼,所以他的心地清净光明,智慧能够从自性中汩汩的流出来。只要一碰上这些问题,他马上就能够给人解答,让人听了之后都点头称是,没有不赞叹的。
4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3:41:06 | 只看该作者
 自性性德 无求之求

其实这个智慧人人本有,他有,我们也有,只是我们的心没有他清净而已,所以我们的智慧不能够现前,遇到棘手的问题就被难倒了。曾经有一位基督教的牧师,大牧师,向他请教,说“你这么多,几十年来,到各地去讲学,遇到了很多人向你提问,你有没有回答不出来的问题?”他说没有,真的没有。为什么?只要心地清净,智慧就能现前,用智慧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
中国老祖宗,他的智慧从哪里来的?你看他们留下的这些教诲,孔老夫子这一部《论语》,处处都闪烁着智慧。我们再看《易经》,它能够用来预测未来,千古都能够准确,这是圣人留下来的智慧宝典,他们的智慧哪来的?就是因为心地清净,所以自性没有障碍。
自性里面有无量无边的智慧,智慧流出来,他是无障碍的,他的德行也是无量无边。子贡为孔老夫子归纳起来是温、良、恭、俭、让这五德,其实这五德是五大类,每一类里面都有无量的德行,叫做万德庄严。所以子贡是很善于归纳了,把圣人的德行威仪就用这五条能归纳得这么样的好,这么圆满,这么形象,让我们能够在二千五百年以后听到子贡讲到温、良、恭、俭、让,都能够想像得出孔老夫子当年的形态容貌,都能起效法之心。
蕅益大师在这《论语点睛》里面就讲到,说这一章“可与美玉章参看”,两章比较着来看。这“美玉章”是在后面,也是子贡问的,子贡向夫子请教,“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子贡问孔老夫子,如果有一颗美玉在这里,你是要把它藏在这个盒子里头,还是你找一个很好的买家把它卖了?问孔老夫子,这也是一语双关,他用这个比喻来请问孔子。子贡很会讲话,这个美玉是比喻孔子的这种德行学问。这德行学问要用它来利益社会,帮助众生,你现在有这样好的德行学问,你是把它藏起来,还是去找一个买家?
孔老夫子回答说:“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这个沽就是卖,要找一个买家去卖。他连说两个“沽之哉”,加强语气,也就是说,孔子是有卖的意思。可是他又说,“我待贾者也”,待是等待,我这个卖不是随街叫卖,我是等待识货的人来跟我买。谁会识货?那他也有相应的德行学问,他才能识货。就好像你卖美玉似的,他得认识这个美玉,他才知道它的价值,他才会用高的价钱来买。
所以孔老夫子的态度,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不是说他不卖,不是说他不想要贡献自己德行学问,有这个机会一定是当仁不让贡献出来。可是没有这个机会,我们绝不去求。一求就贱了,反倒是什么?人家看不起,人家不知道他的价值,反而埋没了。
所以蕅益大师他对《论语》也是非常精通,你看他能够圆解,把这一章子贡回答子禽的,为什么夫子到每个国家必闻其政,跟这里讲到的“美玉章”结合起来,我们就看到这个“美玉章”里讲到的“待贾”,就是等待买家,这两个字“待贾”就跟寻常的卖法不一样了。正如子禽问求,夫子“必闻其政,求之与”,是求来的吗?跟子贡的回答说的这个求,跟寻常的求法又是不一样。这个求是无求之求,是孔老夫子用温、良、恭、俭、让五德而得到的。
所以圣人他有德行有学问,也不能够只说他不求不沽。有好东西他也能拿出来,不是说不卖的,还是有求的时候,有沽的时候。但是,他这种求和沽又跟普通的功名之士不一样。他心里面没有名闻利养,一心就是为了天下国家,没有一丝毫自私自利。真正是不求自己得安乐,但愿众生皆离苦,这种心。所以自然他能表现出温、良、恭、俭、让这种德范,这种威仪。这不是装得出来的,诚于中而形于外的。

4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3:41:18 | 只看该作者
 富强礼乐,春风沂水

蕅益大师这里有一段话说得好,说“若知舜禹有天下,而不与焉。颜子居陋巷,而非置斯民于度外。则知富强礼乐,春风沂水,合则双美,离则两偏矣。”从这里我们去体会圣人的存心。舜和禹这是古圣先王,尧舜禹都是禅让的。他们得到天下的这个地位,做了天子,是他自己求来的吗?不是,是先王禅让给他的。当他接受先王的禅让的时候,他也没有拒绝,为什么?因为自己真正有这样的德行学问,有这样的机会为万民服务,理应要去承担。所以是当仁不让,正好用这样的机会去为众生服务,去实现和谐世界的理想,所以他有天下了。
颜子就是颜回,孔夫子的弟子,他没有这个机会,他也是有很高的德行学问,孔老夫子最赞叹的弟子,可是他是“居陋巷”。夫子非常赞叹他,说颜回是“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他就在陋巷里头箪食瓢饮,过着最清苦的生活,人家都没办法忍受的生活,可是他“不改其乐”,他乐在其中。他没有这个机会去服务于天下,他不像舜禹那样做天子,他只是一个平民,可是他也并非是“置斯民于度外”,他的心还是像舜禹那样,关心着天下万民。他也是一样的仁爱、博爱,只是没有机会来兼善天下,所以他就躲在陋巷里独善其身。
两类,这两种人,舜和禹、和颜回,两种人都是圣人,都是一样的仁爱,但是一个有这样的缘分,得到天下,一个没有这样的缘分,他居于陋巷,两种人都是无求的。就像夫子讲的卖美玉,舜和禹他能卖掉美玉,他找到买家了,买家也不是他找的,都是识货的人找他的。舜是尧找来的,禹是舜找来的。舜和禹自己根本没有求得天下的那个贪心,没有有求之心。颜回没那么幸运,没人找到他。可是,有没有这个机会那是在外面的,属于天命,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而能自己控制的,是自己每天进德修业。外面有没有机会,其实对他本人来讲没有所谓,百姓有福他就能够有机会去为大众服务。百姓没福,那他也就深居陋巷,深居于青山绿水之中,不用出来了。
所以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富强礼乐,春风沂水”,这个“富强礼乐”是讲他兼善天下,圣人出世,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礼乐振兴,这是很好。如果百姓没有这样的福报,圣人也就隐居了,享受着春风沂水。沂水是在山东,夫子的故乡。孔老夫子一生,出仕的机会很少,他是很有抱负,希望能够用他的德行学问帮助天下达到太平。他的理想是大同世界,所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种大同世界。但是当时他没有这个机会,所以最后周游列国十四年了,还是回到自己的老家。他老家在山东鲁国,过去鲁国,沂水就在那个地方,他就讲学,这也是很好的。
“合则双美,离则两偏”。他的讲学虽然不能在当时利益天下,因为他没有得到重用,他的这些抱负不能得到施展,可是他能够留下这些教诲,让弟子把他的圣贤之道传下来,总有一天能够得到君王的认同。到什么时候才得到君王的认同?到了汉朝。你看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人,春秋之后有战国,战国之后秦朝统一了中国,秦朝灭了到了汉朝。汉朝到了汉武帝,由董仲舒推荐,才把儒家学派立为国学,独尊儒术。到那个时候,孔子的思想才得到国家的认同,才有利益百姓的机会。那个时候才得到天下富强、礼乐大兴。之后的两千年,中国朝野都得到他的恩惠。
所以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可以“合则双美”,这是我们要有这样的一种心地。现在有机缘为天下服务,我们就出来;没有这个机缘,我们就讲学。那么这个机缘,一个包括自己要真正有德行学问,一个是外部的环境有这样的机会。假如现在没有这个德行学问,即使有机会,你也不能利益大众,那就得隐居起来好好提升自己。但是,目的还是利益万民的,这叫“合则双美”。总有一天你能实现你的目标,这一天不一定是你在生的时候。像孔老夫子,他在生的时候他没有得到重用,他死去过世几百年了才有他的学术得到认同的那一天。但是没关系,因为夫子是无求的,他不求自己名闻利养,他是真心对千秋万代万民的那种仁爱。所以这个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是合在一起的,是一不是二,这叫“双美”。
“离则两偏”,离是什么?一念私心作祟的时候,既不能独善其身,为什么?他有私心障碍着他的德行学问的提升。即使是他隐居深山,还是有这一念私心的话,那还是不能成就。他出来也不能兼善天下,这“两偏”了。
4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3:41:32 | 只看该作者
 五德本有 向内而求

江谦先生在《补注》里面,这对蕅益大师的《点睛》注解有个补注,他说:“子贡圣门言语之选。不但赞孔子入妙。其论因果亦甚精”(温则人亲之,良则人信之,恭则人敬之,俭则人便之,让则人与之,故至于是邦,必闻其政。)。说子贡他真正是夫子这言语这科目上面的第一,所以他选择的言语,对孔老夫子德行的这种概括,就用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字就概括起来,赞叹自己的老师,叫“入妙”,太妙了,妙不可言。真的,如果我们要是想着用五个字来概括孔老夫子的德行威仪,真想不出比它更好的了。
不仅是赞叹自己的老师,而且是什么?论因果也非常的精妙。这讲到什么因果?温、良、恭、俭、让这是因,果是什么?“至于是邦,必闻其政”,这是果。温,温和“则人亲之”,人们就对他,他温和,人们就爱戴他,这亲之。“良则人信之”,他善良,别人就相信他。“恭则人敬之”,他对己对人都能够恭敬,别人也恭敬他。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俭则人便之”,因为他能节俭,别人就能够与他方便。这个便就有方便的意思,就是帮助他,供养他。因为知道他生活节俭,不会奢侈,不会浪费。他所做的事业真正是圣贤事业,真正一心就是为了天下万民的,所以真正有识之士就愿意供养他,愿意与他方便,帮助他。“让则人与之”,这个让是礼让、谦让、忍让,他愈让,别人愈给他。人就是这样,你愈跟人争,人家愈不给你;你愈去让,人家愈愿意给你。这就是夫子能够到每一个国家都能“必闻其政”,听到国君对他的这样的请教,把政治都告诉他,这是有因必有果,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到。
江谦先生说:“世间一切得失祸福,皆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故君子求诸己,不愿乎其外。”世间人一切的得失祸福,都是有因果报应,自作自受。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报。孔老夫子为什么能够到每个地方得到别人的爱戴、尊敬、信任?因为他有温、良、恭、俭、让,这不是因果吗?如果我们没有温、良、恭、俭、让的德行,对人不能温和,别人就不会爱戴我们;对人这个心里、心地不善良,别人也就不相信我们;对人不恭敬,别人也就不敬重我们;自己生活不能够节俭,人家也就不愿意帮助我们;不能够礼让,人家也就不会给与。所以“君子求诸己,而不求诸人”,凡事都是“反求诸己”,不向外去驰求。
江谦先生引《大学》里头的话说:“大学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小人不信因果。不务修身。舍己而求人。行险以徼幸。求之不得。则怨天尤人。而为恶为乱无所不至矣。”《大学》里面讲到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就是不论你是什么样的身分,不论你贫富贵贱,上至国家最高领导,下至平民老百姓,都是“以修身为本”,这是根本,修自己。为什么?道理很深,能修自己,修身,这身修了,才能够齐家,才能够治国平天下。为什么?因为家、国、天下跟自己一身不二,是一体的。身修好了,家、国、天下都修好了。
我们最近看到一份报导,说美国夏威夷有一位精神病治疗专家,他专门去治疗那些犯罪精神病患。这些精神病患都被关到监狱里面,为什么?因为他对人很有侵犯攻击力,很不好治。那些治疗他们的这些医生、护士都不愿意在那里做事,为什么?拿他们没办法,而且他们危险性很大,攻击力很强。而这位治疗家,他治疗这些病患很有效果,往往治疗很短的一段时间,这些病患就可以脱离那些手铐脚镣,就可以自由活动。再治疗一段时间就能好了,就能出狱。
结果记者采访他,为什么他有这么好的疗效,你用什么方法?这位治疗家说,其实我的方法很简单,因为他治疗都不用跟病者,跟这些精神病患的人见面,只需要什么?拿他们的病历,或者拿他们的相片,对着相片一次又一次重复的说:“对不起,请原谅我,谢谢你,我爱你”。就用这样的方法,很真诚的,发自内心的重复的说“对不起,请原谅我,谢谢你,我爱你”,结果就有不可思议的疗效。
这说明什么?这位治疗专家告诉我们,说其实一切我们都要负责,不仅对自己要负责任,对世界一切人、一切物,我要负完全责任。这就是古人讲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谐世界,我的责任。一切的人,为什么说我要负完全责任?他有精神病患,我的责任,这个道理很深。因为世界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跟自己是一体,没有外面的,只有里面的,所以我用真诚爱心去爱一切人。当人有怨恨的时候,我真诚的向他道歉,把一切对立都化解掉,用这爱心去化解,用忏悔的心去化解,一切都能回归到和谐,这是君子“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学问,这叫实学。
从这个相上来讲,这就是因果。你能够真正落实温、良、恭、俭、让,这种圣德,你就有和谐世界的果。这就是修身而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小人不信这个因果,他不从自己修身下手,叫“舍己而求人”,这本末倒置了,他向外去驰求,所以“行险以徼幸”。行为会铤而走险,有侥幸的心理,向外求,求之不得。求不得了,就怨天尤人。求得的,实际上本来因果就注定有的,他也不是真正求得。结果他“为恶为乱无所不至”,他就兴风作浪,危害社会。
所以,这一点观念不同,导致这个结果大相径庭。因此从这一段话里面我们看到,夫子他的求完全是内求,为什么内求?没有外面的,只有里面的。身、家、国、天下,全是自己本来具足。只要能够回归性德,用温、良、恭、俭、让这样的德行,就能够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先讲到此地。有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4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3:41:57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一章


尊敬的诸位大德、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论语·学而篇》,请看第十一章: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为孝之道 不违父志

这一章说的也是孝道。在朱子的《集注》里面,他是这样的解释,说父亲在的时候,当然这个父亲也包括母亲,因为在古代在家庭是以男子为主,所以是单提一个父亲。父亲在世的时候,子不得自专,就是没办法自己做主,一切都要听从父母的吩咐。这样的志向就可以知道,儿女的志向必定也是父母的志向。“父没”就是当父母去世以后,这个时候儿女他必须要自立了,因此能不能够继续保守父母的志向,就要观察他的行为。从他的行为里头,我们能够知道他的善恶,他是不是真正有孝心。如果他真有孝心,他也必定能做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也就是他会继承父亲的志向,继承祖辈的事业,甚至能够发扬光大。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到他的孝心。
在蕅益大师的《点睛》注解里面他说到,这一句《论语》的话是讲孝道。“观其志”就是“观其事父之心”。他的志向跟父母的志向一致,这就是养父母之志,这就是孝道。“观其行”,这里是特指父母过世之后三年,三年居丧。所以“观其行”主要是讲“观其居丧之事”。《弟子规》上讲的,“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就看他这种事他是不是真正做到,孝心就从这里可知也。
这一章孔夫子为我们论孝,分父母在世与不在世这两方面来讲。因为父母在世的时候,儿女事事都要顺从父母的意思,这叫做肖父,肖就是相像。哪些地方相像?跟父母的心志相像,如果不相像,这叫不肖。这个肖是肖像的肖,不肖。所谓不肖子孙,就是不能够以父母的心志为心志。

4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3:42:08 | 只看该作者
 劝谏细行 不怒不违

那当然父母如果有善行,理应承顺。父母善良的心志,我们理应继承。如果父母有不善行?是不是我们也要事事顺从父母?孔老夫子不这么认为。《论语》里面孔老夫子告诉我们,“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我们侍奉父母要学会“几谏”,这个几是微小的意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当然也有过失的时候,当这个过失刚刚萌芽,很微细的时候,为人子就应该有这种警觉性,立即能够察觉,立即能够向父母劝谏。不要等到父母酿成大祸了,形成大过了,这个时候悔之已晚。所以“事父母几谏”这本身也是孝顺。“见志不从”,如果父母不听从我们的劝谏,他比较固执,坚持自己错误的观点,不能够纳谏,这时候怎么办?“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我们还是要保持对父母尊敬的心,绝不能够看不起父母,更不能够肆意的来讥讽、毁谤、嘲笑父母,要保持自己劝谏的初衷,继续找机会再进谏。
《弟子规》里讲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这里讲的道理跟《论语》上讲的是一样。父母有过失的时候,我们要尽力的想方设法,用柔和的方式来劝谏,使到父母能够在欢喜当中纳谏。如果父母不欢喜,甚至会怒斥我们,我们也要不辞劳苦,不能怨父母,而应该始终保持孝敬心,谏之不已“悦复谏”,等到他欢喜的时候我们再劝谏,一次又一次的劝谏,使到父母能够终于有一天改过回头。
所以孔老夫子讲到的孝顺,这个意思不是说只是顺从父母的意思,不管父母的意思是善还是恶,一味的迁就顺从,这不是孝,这是《孝经》里面讲陷父母于不义。所以《孝经》里专门有一章“谏诤章第十五”就把这个道理给我们说明白。所以孝顺的“顺”不是顺父母之情,而是顺的是义,顺的是道德,顺的是纯善的本性,使父母也能够回归纯善的本性,也能够最终成圣成贤,这是大孝。
如果父母过世了,儿女居丧三年,尽自己的哀念、哀思。这三年当中,也不能够改易父母他的事业和做法。当然这个事业,这种做法必须是没有害处的。
4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3:42:18 | 只看该作者
 孝悌大者 弘法利生

这个孝敬不仅是对父母,也包括对老师,老师如同父母一样。古人有讲,“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的志向,我们也应该念念的想着实现,这也是孝敬。
我记得我们的恩师净老,在讲课、讲经当中常常提起他过去在台中师从李炳南老居士。李师公一生都在弘法利生,同时也培养讲经的人才,我们的恩师是他的最得意的门生,也是他的传人。李师公鼓励我们的恩师一生不断讲台,天天讲经,告诉我们恩师说,“如果讲经几天不讲了,上台就生疏;几个月不讲了,上台就不会讲了。所以讲席天天不能断”。在讲的过程中,既是自利,也是利他,劝导别人,也是劝导自己,自他兼利。于是我们恩师谨记李师公的教诲,真的,你看他五十年讲台没有间断过,真正继承了李师公的志向,真正把净土法门弘遍全世界,这个真是孝养老师之志。老师在,能够不断讲台,老师往生以后,老师往生已经二十多年,到现在依然还是保持天天讲席不断。我们恩师现在讲解《华严经》,这《华严经》是大经,讲到现在已经超过十年了,超过四千小时。
所以《中庸》上讲,“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什么是真正的孝子?善于继承父母、先人的志向,善于继承他的事业。像李师公的事业,就是弘法利生的如来家业,他的志向就是弘法护法,我们的恩师真正做到了。所以我们“观其志”,“观其行”,由衷的感佩,这是佛门的大孝。
我们恩师今年八十三高龄,念念也想着培养继承人,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后是真正能继承他的事业的这个人。那我们看到现在佛法表面上好像兴盛,实际上是衰微的。为什么?真正发大心、有修、有证的人太罕见。我们蒙受恩师的教诲之恩,也要念念想着报答恩师。报恩,最大的报恩就是“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你能继承恩师的志向和事业,以师志为己志。这桩事情与其要求别人做,不如要求自己做,自己要勇于担当。
所以我们跟随恩师学习经教,我从大学退休下来,一心一意的跟随恩师来学法。恩师吩咐我,每天都在摄影棚里练讲。除了偶然的要出外,这也是恩师批准,或者是恩师吩咐出外演讲,一般时间都是在家里摄影棚里面练讲。这三年来,我是二00七年初开始练讲的,每天两个小时,到现在也超过一千小时。这次,前不久,也就是这个月初,我去亲近恩师,跟他老人家住了五天,向他汇报这三年来所练讲的科目和小时数。我告诉师父说,这三年来,将近三年,讲了超过一百个讲题,超过一千个小时,平均每年差不多有四百小时。师长听了非常的欢喜,他说,“四百小时还不够,要增加到六百小时”。所以我们不敢懈怠,要更加的努力精进,在这个弘法利生的道路上,无怨无悔的走下去,真正以师志为己志,扛起弘法的重任,担负起在未来弘法的这个使命。
现在儒释道三家都缺乏有修、有学的弘法人才,我们非常的希望,也是每天的祈祷,真正有圣贤出世,能够在现前的这个时代,“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那我们非常的感恩。我们的老师走在前面,为我们开辟一条光明大道。他老人家当时走这条路非常不容易,多少的障碍,多少的讥毁,风风雨雨走过五十年来。现在我们在他的福荫下走得很安稳,没有像他老人家当年的磨难。
他告诫我们,一定要用远程教学的方法,讲经就在摄影棚里讲,因为我们不出去外面,这个嫉妒障碍自然就会减少。我们不张扬,我们就天天在家里面,小小的摄影棚,对着摄影机来学讲。把儒释道的这些经典为大家解读,有缘的人他们自然就能上网来听你讲课。我们不求,不希求有多少的多少的听众,一切都随缘。他识货的,他自然就能欢喜来跟我们一起学习。就像我们昨天讲到的“美玉章”这句,子贡问孔子,“你有美玉你是藏起来,还是拿出去卖”?孔子说,“要去卖,但是我们不是像别人那样去卖,那是叫卖,我们是等待识货的买主”。
你看心不往外攀缘,每天在经教里面用功,真是在这里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透过网路这个工具,把自己学习的心得,向世界上有缘的大众来汇报,互相之间不用见面,大家都能得到利益。
所以,这是恩师给我们的未来确定弘法的方向,那我们在这里也试用了三年,觉得真是很好。不出去外面,心是定的,心很安静。《大学》讲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能够知止,心不往外攀缘,这是知止,你的心才定得下来,才静得下来,才能安得下来。人能够心安了,念头不乱动了,他才能生智慧。这个智慧是本有的,这个智慧是什么?遇到事情来,立刻就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就知道解决的方法。我们平时为什么没有这个智慧?这是因为心是在动,就像一潭清水,风吹得波浪起来了,所以外面的这些景物就影现不出来。倘若没有风,这个一潭清水静止在那里,外面的景物就能影现得清清楚楚,这个影现的能力就是智慧。虑就是智慧,“虑而后能得”,得就是你得到圣贤人的受用,你就证得圣贤的境界了。
所以这里讲到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个讲经弘法的事业,不要说三年,三十年、一辈子都不能改,遵守老规矩,做一个老实听话的好学生。譬如说讲经,老师传授给我们的方法叫复讲,复讲是不能添加自己的意思,重复的讲老师的意思,这叫复讲。老师的意思也不是他自己的意思,都是祖祖相传的,传下来的意思,这个意思是自性自然流露出来的意思。我们如果证得自性了,我们所讲的跟老师讲的,跟见性的人讲的是一样。那个时候当然你是怎么讲,就像夫子讲的,“从心所欲,不踰矩”,你怎么讲都不会违背规矩,都是圣贤的意思。为什么?圣贤人证得自性,我们也证得自性,这个时候讲得完全一样。还没有证得自性之前,要守着旧规矩,老师讲过的意思我们才能讲,老师没讲过的,绝对不敢自己创新。所以复讲也是在修戒、修定、修慧。戒就是守规矩,规矩守久了,心就定了,定了之后就能开智慧。所以这个孝道引申到师生这个关系上来就是尊师重道,做老实听话的学生。
好,我们来看下面一章,第十二章:
4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3:42:32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章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礼者天理 从容不迫

有子前面我们有提到,有子是有若,是孔老夫子的学生。他这里讲到“礼之用,和为贵”,“礼”是什么意思?朱子说:“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这个礼实际上反映的是天理,所以说“礼者,天地之序也”。天地是代表什么?自然,自然而然就有这样的一种规矩,这是礼。所以它是天理的表现,“节文”可以解释成表现。“人事之仪则”,人与人之间,待人、处事、接物的时候所遵守的礼仪、规则。这些礼仪规则,其实不是说圣人制定出来约束我们,不是的,实际上是自然的秩序。我们必须要遵守自然的秩序,也就是符合礼,才能真正得到幸福美满。所以不要把它误解为圣人的那种约束、那种法律、那种规章制度来制约我们。圣人没有这个意思,只是希望我们更幸福,更美满。循着礼,我们就能够回归本性,它是性德的流露。
“和为贵”这个和,朱子解释“和者,从容不迫之意。”也就是说,他遵守着礼,这个用是表现在他从容不迫。这个意思有一些牵强,在这里我们不这么讲。我们来看李炳南老先生的注解说,礼就是规矩,这个讲得很实在。讲规矩,是不能乱。但在用的时候,应当以和为贵。所以这个和是解释为和谐,礼的用处就在于和谐,以和谐为贵。如果说遵循礼反而不和谐了,遵循的礼这方面也有问题,它的目的是以“和为贵”,也就是恢复和谐。
我这里讲恢复和谐,不讲构建和谐,是因为和谐我们本来就有,本来的面目,不是说你创造出来的。只要你能够把障碍和谐的东西放下,就能恢复本来的和谐。这个和谐包括三种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我们说地球、太空、宇宙,这大自然要和谐;也包括人与不同维次空间生命的和谐。这三重和谐,这是礼的用处,礼的方向。

从心所欲 克念作圣

下面说的“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这个意思朱子解释说:“先王之道,此其所以为美,而小事大事无不由之也。”先王是指古圣先王,确指是尧、舜、禹、汤、文王、武王。这些先王之道,就是以礼达到圆满的和谐。所以这称为美,美是一种圆满。“小事大事无不由之”,也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符合礼,都没有违背礼。在还没有成圣贤之前,还是凡夫的时候,我们必须用圣人制定的礼来规范自己,这叫克己复礼,克服自己的习气,遵循着礼而行,遵循久了,慢慢就习惯了。到了像孔子七十岁的境界,是“从心所欲,不踰矩”。这个“从心所欲,不踰矩”就是这里所说的“小事大事无不由之”,都没有违犯规矩。为什么?他已经证得本性,成大圣人,性德自然流露,这就是礼。他的一切行为,你去观察,他都符合礼。可是他有没有一个心要去遵循礼?他没有,圣人没有心。有心、有念头,不能成为大圣。
所以《尚书》告诉我们“克念作圣”,你把这个念头都克服住,控制住,放下了,你才能够作圣。等你作圣的时候,你的身口意三业的造作,一切的行为、言语、念头,通通符合礼,那就叫做“从心所欲,不踰矩”。所以我们现在还没有成圣成贤之前,先要遵循这一套祖宗圣贤留下来的礼,这就是圣贤的教诲。

5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3:43:3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您觉得这个帖子好,请您回复一下,让更多人看到这么好的论语讲解,感恩您。欢迎转发到更多的论坛。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