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读书评论] [原创]钟茂森细讲《论语》(史上最详细的逐句讲解论语)

[复制链接] 113
回复
4808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0-11-26 17:49: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尊敬的各位大德、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开始学习《论语》。《论语》这部书是孔夫子跟他的弟子们讲学的一个语录,里面所说的内容注重在修心、修身、学道,是以立人格、知天命为学道之本。《论语》反映了孔子政治的思想、学术的思想和教育的思想,可以说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研究孔子的思想不能够离开《论语》,这是最重要的一部文献之一。
宋朝有一位罗大经这个学者曾经写过《鹤林玉露》这部书。他讲到在宋朝初年,宰相赵普就是专读《论语》,别人说赵普只会读《论语》。有一天,皇帝宋太宗赵匡“胤”问他,“你是不是只懂得学《论语》?”赵普就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说我所知道的,可以说没有离开《论语》的范围。他说,“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这是赵普当年用半部《论语》帮宋太祖赵匡胤平定天下,说今天又要将另一半《论语》用来辅助陛下您,使您坐享太平。从赵普的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论语》它的重要性和它的作用。真的,里面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都讲得淋漓尽致。
《论语》它是以语录的形式记载的。它不是一篇逻辑结构非常严密的文章,而是格言式的,主要是孔夫子的言行,以及孔夫子弟子们的,乃至再传弟子的这些语录。


孔子行谊 先师垂范


在朱熹朱夫子的《论语集注》里面,它有一个序言,先介绍孔子的身世。所以要学习《论语》,当然首先我们要了解孔夫子其人。那我想孔夫子的身世已经是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详的。但是要学习《论语》,我们还是应该把夫子的这一生简要的做一个介绍。因为《论语》当中很多的话语都是跟他当时的政治背景、时代环境有关系的。
朱子的《论语集注》序言里面,他是引《史记·孔子世家》这本书来说孔子的身世。说孔子,名丘,他名字是丘,山丘的丘,字仲尼。他的祖上是周朝时代宋国的宗室,也是一个诸侯国。宋国实际上是殷商王朝的一个王族,周武王封他们在宋国。代代相传下来,一直到孔夫子他的父亲这一代,已经是周朝末年。孔夫子的父亲叫叔梁纥,他母亲姓颜,颜氏。夫子是出生在鲁襄公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五百五十一年,十一月庚子日。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邑这个地方,所以孔子就被后人认为是鲁国人了。鲁国也就是现在山东这个地方。
孔子他自小做儿童的时候,他所玩耍的跟别人就不一样。他常常摆上祭器祭祀祖先,然后模仿别人祭祀行礼的这些样子。从这个小孩的这种行为,我们能够看到他也不是普通人,他是个再来人。他是带着一个使命,要来世间恢复礼乐的,推行仁义的。历史上称仲尼说是,“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确实孔夫子他为我们演述圣贤的教育,留下了丰富的典籍。更可贵的是,他以他圣贤的人格为我们做出最好的模范。为我们国家二千五百年的后人,可以说是留下一个学习的典型,使到中华民族可以屹立于东方,世界的东方,号称是“礼仪之邦”。
孔老夫子他长大以后,曾经做过委吏,也就是仓库管理员,管仓库的。他做仓库管理员的时候,管理得非常好,工作井井有条,计量非常准确。他做司职吏,也就是主持畜牧的这个官职,使到牲畜也很兴旺。所以我们看到,一个圣人他做一行,就能够那一行做到最优秀。他曾经到过周国,向老子去请教礼这个学问。他回国以后,弟子就开始多了,向他学习的人就开始愈来愈多。
后来到了鲁昭公二十五年,是公元前五百一十七年,是孔子三十五岁的时候,当时鲁国内乱,鲁昭公逃到了齐国。于是孔子就到了齐国去,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是为了能够通过这样的一个渠道见到齐景公。当时齐景公想给孔子一块封地,齐国的宰相晏婴不同意,后来景公也就没有给他封地了,也就是孔子在齐国没有得到任用。于是孔子就走了,回到了鲁国,当时鲁国国君是鲁定公。
孔子四十三岁那年,在鲁国一个三大家族之一的季氏,因为霸道专权,他基本上把持了朝政。他的家臣阳虎作乱,于是又掌握了整个鲁国的政治。因为鲁国这样的混乱,孔子也不愿意做官,当时只是埋头整理《诗经》、《尚书》、《礼经》、《乐经》等等经典。阳虎曾经有请过他,但是孔子执意不肯出来。鲁定公九年,孔子五十一岁。当时季氏另外一个家臣叫公山不狃,他背叛了季氏。他本来邀请孔子,但是孔子最终也没有去。
后来鲁定公任命了孔子做了中都宰这个官职,在中都做一个小官。结果没想到过了一年,中都这个地方真正做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非常的安定和谐,成为其它地方学习的榜样。所以后来鲁国国君就把孔子升职为司空、大司寇,掌握宰相的这样一个职权。在鲁定公十年,也就是公元前五百年,孔子曾经做鲁定公的助手,和齐国国君在峡谷会面,帮助比较弱小的鲁国能够得以没有受到齐国的屈辱,反而让齐国归还了侵占鲁国的土地,立了大功。
后来在鲁定公十二年,就是公元前四九八年,孔子派弟子子路(仲由)做季氏的家臣。当时下令拆毁鲁国三大家族的城墙,收缴他们的武器,目的就是为了削弱三家的势力,能够把政权归回到鲁国国君手上。可是后来孟孙氏,这是另外一个家族,他不肯拆墙,结果拆毁城墙的这个计画也就告失败了。
后来孔子五十六岁那年,他代理宰相,杀了少正卯,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一个故事。少正卯他喜欢乱说话,蛊惑人心,结果孔子把他给杀掉。经过三个月的对鲁国的政治的整治,结果鲁国就显示出空前的和谐安定。
因为齐国跟鲁国是邻国,所以鲁国的强大又威胁了齐国。所以齐国国君就想了一个诡计,送了一队美女,就是女乐,还有文马来给鲁国国君。当时季桓子就接受了女乐,于是就跟鲁国国君鲁定公一起成天都在寻欢作乐,不理朝政了。后来在鲁国郊祭的时候,郊外祭祀,竟然连礼制都没有讲求,没有向大夫们分发祭肉。孔子看到这个礼已经在鲁国被废了,非常痛心,于是就辞官离开了鲁国,开始了周游。
先后到了卫国,到了陈国。在陈国的时候,路经匡地,在匡地还被人误认为是阳虎,他们俩长得有点像,所以被包围起来。后来这误会解除了,孔子才又回到了卫国。在卫国,他住在蘧伯玉家里,在这期间曾经拜会过南子,这是卫国国君的一个妃子。这中间很多故事,我们在讲到《论语》的相关的章节的时候,我们再详细的来说明。
后来孔子离开了卫国,在卫国没有得到重用,因为南子从中作梗。后来到了宋国,结果在宋国又被大臣司马桓魁迫害,要追杀孔子。孔子结果就离开了宋国,逃往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又返回卫国。当时卫国国君卫灵公还是不能任用孔子,于是孔子又继续的周游。晋国赵氏家臣佛肸曾经想要背叛赵氏,要邀请孔子,孔子打算去,后来也没去成。
几经周转又回到了卫国,见到了卫灵公。卫灵公当时向孔子请教作战的事情,孔子说对作战我并不熟悉。因为孔子是主张仁政、仁爱,所以后来也离开了,又到了陈国。
后来,在鲁国的季桓子,季氏家族的季桓子他死了以后,他曾经留下遗言,让他的儿子季康子一定要召回孔子。因为他的家臣在阻挠,所以季康子就邀请了冉求,所以孔子又没有回国。紧接下来孔子到了蔡国,以及叶地这些地方。当时楚国的楚昭王打算给孔子一个封地,想要任用孔子。但是楚国的大臣叫令尹这个官,子西,他不同意,于是后来楚王又就没有封孔子的官职。
《史记》中记载,因为楚昭王已经派遣人去聘请孔子了,孔子正准备要去受职,因为想着在楚国能够施展他的抱负了。没想到陈蔡这两国竟然把孔子就围在途中,不想让他到楚国,就在陈蔡之间这个地方绝粮七日,“陈蔡绝粮”。所以圣人都有很多的坎坷。
后来被解救出来以后,孔子就回到了卫国。卫国的卫灵公已经去世了,当时卫国的国君想要让孔子来主持卫国的政治。当时鲁国的季氏家族因为任用了冉求为统帅,跟齐国作战打胜了。冉求是孔子的弟子,就向季氏推荐,要季氏任用孔子,所以季氏,季康子就邀请孔子回鲁国。孔子于是就离开了卫国,回到鲁国。很可惜,到了鲁国还是没有得到任用。
孔子经过十四年的周游列国之后,回到自己家乡已经是六十八岁了。看到鲁国终究不能够任用他,他也就不要求再出仕了,于是就埋头再整理一些典籍。像他整理《尚书》,而且作了解释,这称为《书传》。解释《礼经》,《礼经》现在仅存《仪礼》这一部分,是十三经之一,解释《礼经》的称为《礼记》。另外孔子还删定《诗经》,为《易经》做批注。当时孔子的弟子非常的多,相传是有三千人,精通六艺的有七十二人。弟子三千,七十二贤。
到了公元前四百八十一年,当时鲁国有人在西部打猎,捕获了一只麒麟,这麒麟死了。孔子当时看了这个情况也很哀伤,知道自己大概是归期不远了,他当时在撰写《春秋》。到了第二年,他的弟子子路死于卫国的内乱。他在卫国做官,结果被乱刀砍死,使孔子非常的悲痛。结果又过了一年,就是公元前四百七十九年四月己丑日,孔夫子就逝世了,享年是七十三岁,后来葬于鲁城北的泗水边上。
弟子们都为老师服心丧三年。其中子贡,这也是七十二贤之一的子贡,在孔子墓旁建了一个草庐,守墓达六年之久。孔子他的儿子孔鲤,早死,先于他逝世。孔鲤的儿子,就是孔子的孙子叫孔伋,字子思,后来曾经著了《中庸》,也是我们《四书》之一。这是简单的将孔子的身世做一个汇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6 18:25:47 | 只看该作者
 名称由来

下来我们来学习《论语》。首先我们看“论语”这个名称,这个题目。“论语”这个名称,它的由来在历史上可以说是说法众多,各持己见。大概有几种说法,第一个是汉朝班固,他注了《汉书》,在《汉书·艺文志》里面他说到:“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个意思也就是说,《论语》这部书是孔夫子回答弟子们的提问,或者是当时的人,譬如说做官的,譬如说国君请问,他来回答。还有弟子之间他们的这些讨论、这些言语,把它记录下来。《论语》,班固认为是弟子们所记的,就是孔夫子的弟子所记。夫子逝世之后,这些弟子们就大家邀集在一起,他记录了多少,我记录了多少,然后大家把这些所记录的语录汇集起来,叫论纂,把它汇会集起来编纂在一起,这就是《论语》了。按照班固的这个说法,《论语》实际上是论纂,这论应该念成论,是论语。
那为什幺后人念论(音伦)语不念论语?这是主要因为有两位大学者他们所提出的看法,这个影响也很大。一个是东汉时期的经学家刘熙,他在他自己的着作《释名》,就是解释名题的这个释名,叫“释典艺”这篇文里头说到:“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言也。”从这里可以看到,这个“论”它有伦理的意思。这本书讲什幺?就是讲伦理。什幺是伦理?就是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天地鬼神之间的关系,是讲这个关系的。我们在这些关系当中如何尽到自己的本分,尽到自己的义务。所以他这个称为论语,是通那个伦理的伦字。这个“语”就是叙述的意思,把夫子所说的,夫子门人所说的话都记录下来。
三国时代曹魏的何晏,他着了《论语集解》,这是一部非常有影响力的《论语》的注释,搜收集在《十三经注疏》里面。《论语集解》后来在宋朝时代邢昺注了一个注疏叫《疏》,疏是解释何晏的《集解》的。何晏的这个《集解》是集合了前人的批注,所以他之前的这些批注现在已经很少能找到。《论语集解》留下来可以说是最古老的对于《论语》的注释了,也是最权威的注释之一。邢昺就给它作了一个注疏。这里面讲到:“论者,纶也、轮也、理也、次也、撰也。”他解释这个论字,从六个方面来解释。他说这个书,“以此书可以经纶世务,故曰纶也。”你读了这本书,可以通达世务了,就像宋朝赵普宰相所说的,半部《论语》能够定天下,所以他用这个纶,经纶的纶。
“圆转无穷,故曰轮也。”这个轮是车轮的轮。车轮它是圆的,它是在不断的运转,没有穷尽。这说明什幺?真理像无穷无尽在旋转的车轮一样,一直向前,它不会因为时空的改变而停止它的运转。所说的是《论语》是真理,永恒不变。“蕴含万理,故曰理也。”这个理是道理的理。《论语》这部书里面蕴含着一切的道理,做人、处世、接物的道理,所以称为理。“篇章有序,故曰次也。”次是次序的次。非常的有它的次序,特别是每句话都有很缜密的逻辑,很有道理。下面说,“群贤集定,故曰撰也。”群贤是孔夫子的弟子们,他们共同来论纂、汇集、修定,使到这个《论语》,当然不只是孔子的弟子,是好几代人的努力才编撰成这部宝典,所以称为撰,撰写的撰。从这六方面来讲,也很有道理,所以称为论。
这个语,邢昺引郑玄,东汉的经学家郑康成,他在《周礼注述》注疏里面,《周礼》注云所说的“答述曰语”。这个语是什幺?回答,夫子回答这些弟子们,当时的人提出的问题。或者是夫子自己说,他叙述一个问题,叙述一种观点,这叫语。“以此书所载皆仲尼应答弟子及时人之辞,故曰语。”所以这是应答之言。“而在论下者,此经论撰然后载之,以示非妄谬也。”“语”放在“论”字后,叫论语。这是讲到,这个论是经过大家的编撰、汇集之后记载下来的,所以是没有虚妄、没有荒谬的。如果是中间有错误、有虚妄,那肯定会被删除出去,就不会留在《论语》当中。所以《论语》可以说是句句都是真理、都是精华,字字珠玑。
刘熙跟何晏这两位大学者,他们从《论语》的内容以及功能,它的价值来说明这《论语》的名称,也确实有他独到的见解。所以因为他们二人的影响,后人都把《论语》的论字念成论(音伦),就不念论了。当然是着重显示《论语》这部书它讲到的伦理、经纶、轮转之义,是教化人伦、经纶世务的这种价值。当然班固认为这个是论纂,念成论(去声)语,也未尝不可。这个是古人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些说法都很好。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6 18:26:10 | 只看该作者
 成书年代


下面我们来看《论语》的纂辑者,就是谁编辑的,以及它成书的时代。清代的一个学者叫章学诚,他说《论语》它最晚记录的是曾子逝世的时候的事情,从这里可以看到,那决定不是曾子自己记录的。曾子是孔子的学生,而且是孔子最年轻的学生。那这里可以看到,大概至少是曾子的学生,曾子的弟子他记录的。曾子他逝世在战国初年,春秋战国,战国初年,所以《论语》的成书大概应该是战国时期。这么样的推断也很有道理。
从《论语》这部书里看,我们从人称这个称呼上来看,很多的话估计都是孔子弟子所记录的。譬如说宪问第十四章“宪问章”,它里面就讲“宪问耻”。这个宪是原宪,孔子的弟子,他字子思,他自称名,那肯定是他自己所写的。如果别人写,应该称他的字,不可能称他名的。在古代谁有资格称你的名?只有你的父母、你的老师才有资格称你的名。其它的朋友,乃至国君,也只能称你的字。这里他自己可以称自己名,这是表示谦卑。所以宪问这里看到,“宪”是他自己的名字,可以看到这是他自己所写的。所以很多的这些语录都是孔子弟子他们的笔墨。
当然也有孔子再传弟子的笔墨。譬如说从《论语》第八篇“泰伯章”,“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这句话称呼曾子,这曾参是孔子的弟子,称曾子这是非常尊重的称呼,像我们称孔子,用子字在他的姓之后,这是非常尊重。那只有曾子的门人,就是曾子的学生们对老师是这样称呼的。可见这里面有曾子弟子的记录,这是孔子的再传弟子了。
我们看到《论语》这里面的语录,它有这么多的这些门人、再传弟子的记录,当然这个记录的年代肯定就有先后,所以这部书也是成于多人之手。而最后的编定者,有的人说是孔子的弟子,这当然就不正确了,因为这里面有孔子再传弟子的语录。所以最有道理的,那是唐代柳宗元的说法,他说这是曾子门人最后编定的书。宋朝的二程,程颐、程颢,他们也赞同这个说法。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论语》你看它对曾子的称呼都用曾子,而不称他的字。如果是曾子的师兄他们来写的话,曾子是孔子最年轻的弟子,孔子其他弟子写的话,那肯定不会称他曾子。从这里可以看到,《论语》应该是曾子弟子所最后编定的。再者刚才讲到了,这《论语》里面有记载着,曾参曾子去世之前跟孟敬子的一段话,也就是说它记载着曾参去世的那个时代的事情,所以也应该是曾参学生所记录的。所以《论语》我们可以基本来断定是曾子学生所记载的,它成书于战国初期。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6 18:26:31 | 只看该作者
 《论语》版本


至于说《论语》的版本,在历史上出现过三个版本,有《古论语》、《齐论语》和《鲁论语》。《古论语》它的书是用古字写的,所以称为《古论语》。它是在孔子的屋子里,在墙壁当中挖出来的,总共有二十一篇。《齐论语》是齐国学者所传下来的,总共有二十二篇。《鲁论语》是鲁国学者传下来的,总共有二十篇。到了西汉末年,有一位学者叫张禹,他将《鲁论语》和《齐论语》做了一个汇集,把新的《论语》,就是会集本,定为二十篇,历史上称为《张侯论》,这是张侯张禹所编定的《论语》,这是《论语》第一次汇应集。后来到了东汉末年,最伟大的一位经学家郑玄郑康成,他再以《张侯论》为底本,然后又参考《齐论语》和《古论语》,又编校成一个新的版本,也就是我们今天通行读诵的《论语》这个版本。郑玄郑康成还对《论语》加了注释。自从郑康成的本子流下来之后,《齐论语》和《古论语》也就亡佚了、失传了。我们现前读到的这个版本是郑康成最后编定的,它是二十篇。每一篇的篇名都以每一篇首句两个字,或者是三个字来为题,所以这个篇题本身没有什幺特殊意义。
现存的《论语》这个二十篇,总共有四百九十二章,也就是四百九十二段话。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跟当时人谈论的话语有四百四十四章,记录孔子弟子相互谈论的语录有四十八章。字数曾经有人做过统计,有一万五千九百一十七个字。
下来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论语》主要的注释。在历代注解《论语》的版本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多得不可枚举了。可以说《孝经》和《论语》这两部经典是历史上人注释最多的。这两部都是一个学圣学贤的人必读的基础的经典。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6 18:27:01 | 只看该作者
 历代注解


在历史上主要权威的批注有以下几家:
刚才提到的三国时代曹魏的何晏,他有《论语集解》,后来被收入《十三经注疏》当中。宋代以前的人,他读《论语》是必须读何晏的《论语集解》的。后来到了南北朝梁代,有一位大学者叫皇侃,他有《论语集解义疏》,是依何晏的《论语集解》为底本作的一个注疏。
到了宋代,邢昺也是依何晏的《集解》作了《论语注疏》,都是后后胜于前前。对于文字训诂,就是对于文字的解释考证,乃至对义理的解析,都超过何晏和皇侃的注(此处应为“注”)疏。到了南宋,朱熹朱夫子他有一个《论语集注》,这个《论语集注》的注解跟前面就有不一样。朱熹朱夫子对于《论语》也是下了毕生的精力和工夫。在注解里面,他不仅对文字训诂考证方面非常的着力,也沿袭了二程学说,在集注里面阐发他的理学思想。
到了清代,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这也是一个很权威的注解,吸收了前人的成果,又加上了清朝人他们注释的特点,重视文字训诂、重视史实的考订,在过去注解当中水平可以说是最高的了。真的是当时讲的,“言必有据,论必有证”。当然由于考证非常的详细,这也就变得十分繁琐,而且会令人望而生畏。
所以近代的大学者钱穆先生,他有一个《论语新解》。他在序言里面就说到,在宋代以前,大家一般都读何晏的《集解》,到了明清两代,大家都以朱熹的批注为主了。因为朱熹的宋明理学成为了考科举、升官考核的一个重要的教材,所以大家都偏重在朱熹的注解。当然钱穆先生说朱熹的注解的观点不能说没有错误。到了清朝,因为训诂学风的盛行,所以考证得非常繁琐,虽然刘宝楠他这个《论语正义》是一个相当出色的注本,但是读者往往视之为畏途,所以到现在流行的还是以朱子的批注为主。
到了近代,《论语》的注疏里面还有程树德的《论语集释》,这是中华书局出版的。刚才提到的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还有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还有李炳南先生的《论语讲要》。这些都是非常难得可贵的《论语》的注解。
除此之外,当然我们这次讲席参考,主要是依朱熹朱夫子的《论语集注》,因为他的文字训诂也是非常的出色。在义理的阐发方面,我们有师承,我们的恩师释净空老教授,他的老师是李炳南老先生,他的《论语讲要》是我们在义理方面的主要的依据。除此之外,在明末清初佛门的高僧蕅益大师,这是净土宗的第九祖。他对于儒家学问也是非常的功力深厚,而且他自己又是一个明心见性开悟的大德,所以他留下的有一部《四书解》,其中注《论语》的叫《论语点睛》。所谓点睛,这是在义理上面画龙点睛,点到它的义理的微妙处,所以在义理的阐发方面,我们也依据蕅益大师的注解。江谦,这是在民国时代的一位着名的教育家,曾经对于蕅益大师的《论语点睛》有一个《补注》,我们也用来做为依据。换句话说,在文字训诂方面,我们主要依靠朱子的批注,也兼采众长。在义理阐发方面,我们主要依李炳南老先生的《讲要》和蕅益大师的《点睛》。当然在没有说得很详尽的地方,我们也兼采其它家的注释。同时我们因为学习《论语》也力求要简洁,时间不能太长了,所以在力求简洁的同时,对于一些前人没有发挥很详尽的地方,或者是跟现代人生活工作联系紧密的地方,我们也把自己学习的一些心得做一个分享汇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6 18:27:52 | 只看该作者
 《论语》行法


至于读《论语》的方法,前人也有他的经验介绍。《论语》是圣贤典籍,程子曾经说过,“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所以读书重在变化气质,不是说在语言文字上去打转转,去钻牛角尖,关键是我们读了之后,朱熹朱夫子讲的要“虚心涵泳”,能够内化成为自己的一个人格,你才真正读《论语》有实处的受用。
朱熹在他《读论语孟子法》这里面引用了程子的说法。程子说:“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虽孔孟复生,不过以此教人。若能于语孟中深求玩味,将来涵养成甚生气质。”这个话就是说,我们学习《论语》要怎幺学?要把自己置身其内,就好像面对着孔夫子,自己是孔夫子的弟子。《论语》中弟子问话,就好像自己在问一样。孔夫子回答,就好像他们在回答一样。还有读《孟子》也是,都好像面对面的接受圣人的教诲,这样才能够真正有所得。对于《论语》也好,《孟子》也好,这里面的这些语句要不断的玩味,要深思力行,能够变化自己的气质。不知不觉,也就成了圣人了。
另外李炳南老先生他也讲到,读《论语》,我们不要一上来先看其他人的注解,这样不行,这样会受人家影响,被人牵着鼻子走。应该怎么样?只看《论语》本文,先看这本文,多看几遍之后,自己去深思研究一番,看看自己能不能领会其中的含义。经过这一番功夫之后,然后再看别人的批注,对照一下自己的悟处,看看是他比你高明在哪里?这叫以文会友,这样进步就快速。如果一上来就看注解,自己都根本没有去深思,你的领会也就很浅,你只是做了注解的奴隶,你进步就慢。所以古人讲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就是做学问的功夫。
好,我们这第一节课是做一个《论语》的前言介绍,把《论语》包括孔子身世,《论语》的名称,它的由来,它的成书的时代,由谁来编撰,以及如何来读《论语》这些方法,乃至前人的注解,做了简单的一个介绍。下节课开始,我们正式进入《论语》的学习。好,我们先休息。谢谢大家!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6 18:29:25 | 只看该作者
 书之首篇 入门之道


尊敬的诸位大德、朋友,大家好!我们现在开始进入《论语》的正式的学习。《论语》二十篇里面,第一篇是“学而”篇。朱子朱熹他在《论语集注》当中说到:“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这一篇是《论语》这部书的首篇,里面所记载的大多数都是教我们务本的。务本就是要抓住根本,修德立业要抓住根本,本篇主要是谈根本性的问题的。这是“入道之门”,你要入圣贤之道,这是进门了。“积德之基”,你要积德、要成圣成贤,这一篇所讲的是根基。“学者之先务”,必须首先要学习的内容。这是“学而”篇它的内容,总共有十六章,就是十六个段落。
整部《论语》,朱熹朱夫子说是奠定学道的根基的。所以《四书》,朱子讲,学《大学》是定其规模;学《论语》是立其根基的,立其根本的;学《孟子》是观其发越,看怎么样发挥了;学《中庸》是求古人之微妙处。这《论语》这是给我们奠定圣学的根本,而“学而”篇又是根本的根本。
“学而”它是用本篇首句前面两个字,“学而时习之”这个“学而”做为篇题。人并不是生而知之,生而知之的人少,一生下来他就什么都能通达明了,就是圣人,这个太稀罕了。所以人生来就必须要求学,因此《论语》首篇首句就用“学而”,“学而时习”,这是说明学的重要。所谓“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这个学意思是什么?就是觉悟的意思,学了就觉悟了,学然后知不足。什么叫觉悟?知道自己不足,这是觉悟。知道自己不足了,才能够去改过迁善,就能够回归到本性圆满的至善当中,这是学得成功了、圆满了,这就是成圣人了。因此《论语》二十篇以“学而”篇为首,这个意思非常的深远。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6 18:30:16 | 只看该作者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时习 明善复初

这一章可以说是脍炙人口,中国人基本上都能够会念,会理解这个意思。这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说”,它的字是用说话的说,但是是通假字,通喜悦的悦字。这是讲到“学而时习”的效果是喜悦的。
朱子在《论语集注》当中说,“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这一句讲得很精彩。他说人性本善,这个善是至善,是没有丝毫欠缺的本善,自性本来就是圆满毫无欠缺。人人都有自性,人人自性都是圆满的至善,但是我们现在偏离了自性,没有办法回归到自性上,这是因为没有觉,不觉悟。所以,学习圣贤之道就是个觉悟的过程,觉悟什么?觉悟自己有自性,自性本善,而又能回归自性,这就是学习圣道的过程。所以觉很重要,学就是觉的意思。
那觉有先后,有先觉有后觉,后觉者他必须效法先觉者。看到前人已经觉悟,已经成圣成贤了,后来者就效法学习。怎么学?先觉古圣先贤他是怎么做的,我也怎么做,这就是效法先觉之所为。先觉是这样能够恢复本善,回归自性了,那我也依样画葫芦,也一样能够回归本善。所以“明善”就是《大学》里面讲的“明明德”,“止于至善”,回归本性了。“复其初”,复就是回归的意思,回归到自己本来面目、本性,圣学也就圆满了。
那这里最重要的是“学而时习”,学了要习。这个习字很重要,在《说文解字》里面讲这个习,是说像鸟这个翅膀在扇动、在飞翔,不断的在扇动翅膀来飞翔。这是讲什幺?牠把学了的这些内容要运用,像小鸟牠怎幺学飞翔?母鸟教导牠学习飞翔的理论,光学理论不行,牠得真的去练。雄鹰带着小鹰,怎么教小鹰飞翔?真的把小鹰带到了悬崖上面,推牠出去,让牠在空中练习展翅,牠真练!这是实践。把所学的这些道理,用到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上,待人、处世、接物上,这叫习,如鸟在学习飞翔一样。所以这个习是练习的意思。
“学而时习”就“不亦说乎”,这个“说”就是喜悦。能够把所学的内容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在日常生活中转变自己。朱子讲的“明善而复其初”,回归自己本来面目,当然就是非常喜悦。这个喜悦不是从外来的,是从内心证悟圣贤之道这种体验而得到的,跟外面的欲望的满足那种刺激两码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单提这第一章的首句,这一句话极其重要。为什么把它放在《论语》的首篇、首章、首句当中?这是有它深刻的含义。凡是传世之作,首句都是极其重要的,涵盖了全篇的宗旨。我们看孔老夫子,这是圣人,圣人之道,这句话可以说是概括了。我们总结是,孔夫子之道,以“学”字为宗,以“习”字为趣,以“时”字为枢机,以“说”字为受用。这个宗就是宗旨,这修学的纲领是以“学”这个字做纲领。以“习”字为趣,趣是什么?像道路,它是要径,必须要通过习这条路才能达到你的目标,目标是成圣成贤。以“时”字为枢机,枢机是关键。以“说”字为受用,受用是他的体验,喜悦是他的体验,他得到的利益。所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第一句话就涵盖了孔夫子之道了,也就是整个圣人成圣之道。
我们具体来谈一谈。首先谈第一个以“学”字为宗。这四个关键字:“学”、“习”、“时”、“说”。以“学”字为宗,宗是纲领。那我们讲孔夫子,“子曰,学而时习之”,这是孔夫子他的学习的心得,这是圣贤之道。圣贤之道就是《四书·大学》里讲的“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我们前面讲的《大学》,这开宗明义给我们说明白,“大学”就是大人之学,圣人之学,它就是明明德而已。第一个明字是动词,后面的明德是名词。明德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的本觉本善,这是本性。《三字经》里讲的,“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每个人本来是觉悟的,本来是纯净纯善的,本来是喜悦的。但是因为后天染上了恶习,染上了很多习气烦恼,把我们的明德给迷失了,明德不明了、迷了,所以在迷当中就生出了很多贪瞋痴的烦恼。
《大学》里面讲,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正了,身也不修了。这个好乐是贪;忿懥是瞋,发脾气、恼怒,这是瞋恨;恐惧忧患这是愚痴。你看贪瞋痴这三毒烦恼,这是因为我们迷了就产生。这一迷,心“不得其正”,身也不得其修了,不能修身了,不能修身也不能齐家了,也不能治国了,那天下也就不能太平了。所以《大学》里讲的,你能够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你就能修身,你就能齐家,你就能治国,你就能平天下。
关键问题在哪儿?就在明自己的明德。这个“明”,就是《论语》这里讲的“学”字,也是觉悟的意思。所以学的目的就是觉悟,放下本来没有的不觉、不善,而回归自己本有的本觉、本善,这就是学的目的。所以圣学的纲领就一个“学”字概括了。
《礼记·学记》里讲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一定要学习,孔子给我们示现的就是好学。你看他在《论语》讲的,“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成圣成贤不是说你成天到晚不吃饭、不睡觉,光在那里思索就能够办到的,那个没有用处,“无益”!没有好处的,“不如学也”,要学。学就是开始觉悟了,叫始觉。始觉合本觉,这就是学。那我们凡夫就是始觉不能合本觉,迷了。本觉是本有的,但是自己不能觉。圣人是念念都始觉合本觉,这就是《大学》所谓的“明明德”。学,你才能够真正做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谐天下。所以这是一个纲领,贯穿了大学之道。你看《大学》就是用学字。
学的态度,孔夫子是“信而好古”。“信”就是相信,相信谁?相信古圣先贤的教诲。“好古”是什幺?虚心诚敬的接受圣贤教诲,落实到自己的言行乃至起心动念,不打折扣,真正依教奉行。这是学的最重要的态度,一个是谦卑,一个是诚敬。谦才能够受教,你傲慢,你看不起古人,你怎么能受教?古人是已经成就了,他们的经验教给我们,我们依教奉行也能像他们那样成就。另外一个最重要的是诚敬,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有这样学习的态度,没有不成功的。凡是学得不成功,就是不谦卑了,傲慢心生起来了,没有诚敬心,那是什幺?敷衍,因循苟且,对老师教导的阳奉阴违了,自己有自己的主见了,觉得自己了不起。你看就没有像夫子讲的“信而好古”。
“信而好古”里面没有自己的主见,没有自己的意思,用圣人的意思做自己的意思。那圣人的意思都是自性的自然流露,我们没有证得自性之前,不能够相信自己的意思,要相信圣人的意思,这叫“信而好古”。等我们证悟自性了,那就可以不需要去依赖圣人了,为什么?你的自性流露跟圣人自性流露是一样的。你所说的、所行的跟圣人没两样,你也是圣人,你说出来的话跟孔夫子,跟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这些圣人讲的没有两样。在没有成就之前,必须放下自己的原来的知见。原来知见是习气,是错误的知见。随顺圣人的教诲,这是“信而好古”。
你真正依教奉行,努力去修学,你学有心得了,这个心得是什么?你真正体验到、证明了圣人所说的教诲,这是你亲身体验的,那个时候你才能够去教人,才能为人师。没有自己的心得体会,都是道听涂说,人云亦云,那夫子讲的,这种人“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他不是心性体验得到的学问,不是实学。
那么到学有心得,你教人教的态度,夫子所谓的“述而不作”,还是不用自己的创作,是转述前人。“述”是没有添加自己的成见、意思,只是把前贤的、古圣先贤的这些教导把它做个汇集,用来对治现代人他们的错误、他们的烦恼,给现代人治病。这个教法、这种教诲,是不是自己创作的?不是,还是讲的圣人的意思。
所以你看夫子他自己讲是“述而不作”,他自己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尧舜是古代的圣人,他是转述这些圣人的意思。只是他做了一个汇集,做了整理,叫集大成。宪章是典籍,典章制度。把文王、武王所留下来的典章制度做一个整理,夫子是做这个工作的。所以他能够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他能够垂训后世,这些都不是他自己的知见,都是圣人的知见。
而圣人的知见也是人人自心中本有的明德本善。明德和本善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圣人没有多增加一点,凡夫、俗人也没有减少一点。只是圣人他明了、他觉了,凡人迷了,不能够流露出来,所以要学。学是什么?犹如拨云见日,把蒙蔽自性太阳的乌云扫除干净,让自性重放光明而已。不是从外面多增加一点什么,多增加一点,那叫做多余了,这叫“头上安头”。人脖子上本来有头,你还要去找什么头?要安一个什么头?那都是多余。只是去除那些原来没有的习染、那些烦恼、那些迷惑,你就回归自性,成圣成贤了。这是讲“学”字为宗。
底下第二个讲以“习”字为趣。这个习是要径,趣是要径的意思。你要达到成圣的目的,必须要经历的途径。圣贤之道重在一个习字,习是练习、实践。把你所学的圣贤教诲,认认真真的在你的自己日常工作、生活当中去练习、去实践、去运用,这样你就能够得到圣贤的受用,这个受用就是“不亦悦乎”。如果只是学,没有去习,就是《弟子规》讲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没有用,都是口头上的、文字上的,不是实学。
所以学贵力行,要真去干、真去用。所以我们的恩师给我们讲了两个概念,一个是儒学,一个是学儒,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搞儒学是什么?光是在口头文字上去学这些道理,没去用,那不是实学,美其名曰叫儒学。你是一个儒学学者,你能够讲“四书”、讲“五经”、讲“十三经”,讲得头头是道,你能够拿博士学位,你能够当教授,发表很多论文。对,你是个儒学家。但是你能不能够真正不亦悦乎?你还是天天很多烦恼,很多贪瞋痴,《大学》里讲的好乐、忿懥、恐惧、忧患,你能不能放下?所以你真能放下这些烦恼,你就真正得到喜悦,这才叫学儒。学儒是学什么?像孔子、孟子那样,学的跟圣人一样,这叫学儒。我们读“四书”,学《论语》,目的是学儒,不是搞儒学的研究而已。文字上的这些当然是有用,它指导我们学儒,但是不能够执着在文字语言上而没有去力行。
行门的关键就在于格物,《大学》里讲的格物。格是什么?格斗,物是物欲。自己的陋习,自己的烦恼、欲望,这些现前了,障蔽了你的自性,使你的明德本善透不出来,所以你要跟它们格斗,要把它们压下去、控制住,让它不能起现行、不能起作用。时间久了,成为自然了,格物的功夫就成就了,你就致知了。致知是恢复自己(的)【:细细听,恩师语音当中是有“的”,这样比较通顺】良知,良知是本有的,你就能诚意,你就能正心,最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成圣人了。《论语》里面讲的,“克己复礼为仁”,这个克就是克服,克服什么?自己的毛病、习气、烦恼。复礼这个复是回归,礼是自性的性德、明德。仁、义、礼、智,这是讲的性德,你回归性德了。这从哪里得到?克己的功夫中得来,就是格物的功夫,这就是习的内容。所以学了一定要去做、真干、真放下,这叫学而习了。
第三我们来讲“时”字,以时字为枢机,枢机就是关键的意思。学圣学贤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够“时习”。时就是不间断、时时、时常,没有间断,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你看孔夫子一生不就是这样给我们示现吗?他老人家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学,你看这是没有间断,发奋学习,废寝忘食。为什么能废寝忘食?因为他快乐,他喜悦,不亦悦乎。你看快乐得忘记了忧恼,不知道老之将至,连自己年老都忘了,可见得夫子之好学如此。圣人没有别的,就是时时刻刻在学,时时刻刻在习,念念始觉合本觉,时时明其明德,念念回归本善。无时不学,无时不觉,那你就成圣人了,你就圆满了大学之道。
所以学人最怕的就是自己有毛病、有习气现行的时候,譬如说见到财,见到色起贪心了;遇到不如意的时候不高兴了,起瞋心。念头起现行的时候不能够猛然觉照,你浑然不知,这是最麻烦的,这就不是时习了。或者是觉知之后,知道自己有这个习气烦恼,明知见到财色起贪心不对,明知道遇到不如意事生瞋恚、烦恼不对,或者是起种种的贪瞋痴慢,傲慢、嫉妒等等的这些烦恼不对,而不能够断除。他知道了自己起念头了,但是不能够决然放下,这也是不行,所学的功夫就间断了。有的学人,我们是专讲学习圣贤之道的人,他在大庭广众之中他保持着庄敬谨慎,大家一看也尊敬他。但是在自己闲居独处的时候,又不能慎独,就放逸了,这都难以成就圣道。问题就出在他没有做到时习,这个时是时时刻刻不间断。
《中庸》讲的,“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要修慎独的功夫,不能够在须臾顷刻之间离开道。这讲的“时”的意思,“不可须臾离也”,念念都要归依圣道,回归自己的本善。特别是在自己独处的时候,别人看不见你的时候,有所不睹,有所不闻,看不见你,听不到你的时候,那是要戒慎恐惧,害怕放逸。这一放逸,修学的功夫就堕落下来了。所以一个人的德行就在隐微处见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在最不被人发现的地方,最显示你的德行,那是你真实的表现。最微细的细节里头显示出你的真实的德行,所以君子要慎独。这个独是别人不睹不闻,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
当然,你在没有人烟的地方属于在独处,你在大庭广众之中,你起心动念别人也未必知道,这个时候也是要慎独。所以最隐微的地方是我们念头起动处。这一念刚起来,我们能不能够觉了?能够马上观照,我这个念头合不合道?有没有离开道?如果不合道,立即要把它放下,这叫才动即觉,觉之即悟。古人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念头很难说不能起来,这个很难的,这念头是习气,过去的习气,你要不起念头,很难做到。你起了念头怎么办?马上觉照,不能迟缓,立即把不合适的念头放下,这个是真正是时习了,时时刻刻都在做圣人,克念作圣。
第四个方面我们讲“说”,以“说”字为受用。圣学是心性中流出来的学问。你能够学而时习,就无时不觉,无时不悦,你真正喜悦,你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这种喜悦不是从外面来的,而是你自己不断的亲证,证明圣人他所说的理论境界,从这里得来的,跟外面的物质条件好坏没有关系。
你看夫子的学生颜回,《论语》里面讲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夫子赞叹颜回“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颜回穷到吃饭碗都没有,要用竹子编的篓叫箪食,去盛饭;喝水杯子都没有,用瓢,瓢饮;居住在陋巷里头。别人在他的这种境遇,不知道忧虑到什么地步了,但是夫子看到颜回是“不改其乐”。他乐得不得了,他不愿意改变他的现在的环境,真叫安贫乐道,心是安宁的,常处在喜悦当中。正因为有这种喜悦,所以修学的人能够不断的精进,不断的发奋去学习。学而后教人,教人是传道。这个精神动力就是这种“不亦悦乎”,所以能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朱熹朱夫子有首诗说,“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你看读书人可能是在山野里头,住一个小茅屋,你想想那个境界,每天读书,快乐喜悦,甚至外面的草长到窗前了都忘了去除了,整个就沉浸在读书之乐当中。这种意境我们有没有体验过?这个喜悦不是世间的五欲享受,那种所谓的快乐可以同日而语的,五欲是财色名食睡。你这个欲望得到了满足,那不是真正的喜悦,这是外部的刺激而已。
学圣学贤,学者都必须会经历信、解、行、证四个层次。首先你得相信,你相信圣道你才能去学,你不信,你就是把自己自绝于圣人门外了。所以首先要有对圣人的信心,对自己能成圣人也要有自信,那你才肯学,这是信。信之后要解,解是学习圣贤的经典要理解,理解是第一步。理解都不理解你怎幺去运用?你怎幺去实践?光理解也不行,理解只是文字上,更重要的是要去行,力行,把圣贤的道理用到自己的言行生活。然后你就能证,证是证明,证明圣人所说的确实没错。你得到了圣人的体验,所以你能够不亦悦乎。
所以你看信解行证,学是信解,习就是行,时习就是行,天天干,念念不离圣道,你就得到悦了,悦是证。所以“学而时习,不亦说乎”,这就是信解行证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不是孤立的,它是相互提升、相互促进。你的信解提升一层,你的行证也加深一层,行证深一层,你信解又提升一层。愈学愈喜悦,愈行愈踏实,所以你能够不退转了,学习圣道你不退步,你只有进步。《大学》里讲的,“日日新,又日新”,天天进步。
我过去是在大学里面商学院教金融的,追随恩师学习圣贤教育十几年,也仰慕恩师的德行。我们的恩师真的是像夫子一样,做到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的存心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的行持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五十多年从事圣贤教育的弘扬,让我们非常的仰慕,深受鼓舞,立志效法。所以把这个大学教授的终身教职工作辞掉,追随恩师学习圣道,学而习,学了之后去力行。
曾经也有人问过我,你放下了工作,你没有收入了怎么办?你吃饭怎么解决?当时我就笑着回答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你看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他不改其乐。这个乐不是你吃得好、穿得好、住豪宅、开名车,这个物质的享受能够比拟的。所以孔颜之乐,我们现在浅尝一点点,已经很有受用了,真的不会为衣食所忧虑。你的衣食,你的受用,“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论语》里面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小人只想着自己的衣食受用,物质生活,这是“喻于利”,喻就是他只知道利。君子只存着义,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叫义。
我们从师学习这么多年,知道现在世间最需要的是伦理道德教育的师资。这桩事情如果已经有很多人做了,那我们也就不需要参与了,人家做得比我们好。但是这桩事情现在没有人做的话,那我们就得挺身而出,求人不如求己,这是应该做的。为了要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大学》里面讲的“明明德于天下”,平天下就是现在国家领导人提倡的和谐世界。孔老夫子的志愿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大同世界的理想。
我们恩师是这样的立志,也是毕生投入到圣贤教育的工作。“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和谐世界如何达到?最重要的要靠教学,教什么?伦理道德,教做人。大家把自己人做好了,这社会自然和谐了,大同世界也并不算遥远。所以我们为了这桩事情,这个志向走这条路的。那也就要把个人的私利、享受置之于度外,那才能够对不亦悦乎稍有点体会。如果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享受不肯放下,怎么可能得到这个喜悦?得不到圣人的受用。
所以你放下一分,就有一分的受用。你放下十分,就有十分的受用。所以圣学是用来去练的,无非就是把自己的自私自利放下,把名闻利养放下,把五欲六尘享受放下,把贪瞋痴慢的烦恼放下,那就叫格物了。物一格,知就致了,意就诚了,心就正了,身也修了,家也齐了,国也治了,天下也就太平了。所以这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真正要去体验才行。
时间到了,我们这第一章没讲完,只讲了前面一句。后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留作明天继续向大家汇报。好,谢谢大家!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6 18:30:53 | 只看该作者
 有朋自远 志同道合

尊敬的诸位大德,朋友们,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论语》。请看“学而篇第一”,首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昨天我们学习了第一章的第一句。这章有三句,第一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昨天讲到这一句,孔子整个的圣学之道都已经概括尽了。它是以“学”这个字为宗,就是纲领。以“习”为趣,习是真干、真落实,这是修学的要径。以“时”字为枢机,就是关键,关键在于时时在学,时时在习。学是什幺?觉了,学了圣贤之道了,能够觉悟。在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的时候,觉悟到,我这一念、这一动,符不符合圣教?不符合,马上要把它放下,要克制,这叫“克己复礼”。真正能学能习,而且无时不学,无时不习,你就得到圣人的受用,那是“不亦说乎”,喜悦从心中涌出来,常生欢喜心。
我们再看下面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个“朋”就是同类的人,所谓志同道合的人。他们也希求成圣成贤,听到你在这里学习圣道,所以欢喜来亲近你。当然志同道合者相聚一堂,这是非常令人快乐的。所以不亦乐乎这个“乐”是见到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一起来学习,这是非常快乐。从远方来的朋友令我们很快乐,那幺在周围的朋友,他们来亲近你学习,当然你也是非常快乐。远近的朋友,大家共聚一堂。
《朱子集注》当中引程子的话说:“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因为我自己行善,这个声名慢慢远播出去了,远近的志同道合的朋友都来跟从我们学习,愈来愈多,“众”就是多了,这是非常令我们快乐的。为什幺?因为圣贤之道可以令更多的人不亦悦乎。我自己得到了不亦悦乎,现在也让大家一起不亦悦乎,这叫与民同乐。
这个话反过来我们也要知道,我们需要在学道的过程中亲近师友。《礼记·学记》里面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习不能够自己闭门造车,应该向先辈,向有成就的人,向善知识去请教、去学习。等到自己学有所得了,自然也会有志同道合,仰慕自己的这些人从远方来请教。那我们也毫不吝法,把自己平生之所学全部供养出来。《孟子》里面讲到,“君子三乐”,其中一乐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

不知不愠 学贵知己

底下第三句是讲,“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个“愠”有怒的意思,就是心里不高兴了,烦恼了,瞋恚了。当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德行学问的时候,我们所谓的怀才不遇的时候,没有人赏识,没有人知道,君子也不会有怨恨,绝不会怨天尤人。
《朱子集注》当中,引尹氏的注解说:“学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这句话讲得很好。前面第一句是“学而时习之”,是讲自己要学,跟别人没有关系。学不学自己来决定,绝不因为别人知不知来改变自己学习的目标、学习的进程。知不知道是别人的事情,与我何干?不影响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还是这幺喜悦。因为这个喜悦不是建立在别人的身上,不是建立在别人知不知道的基础上。所以何愠之有?哪里会有怨天尤人?哪里会有怀才不遇的感慨?有这种感慨,正说明心中已经有愠了,有愤怒了,有不满了,那怎幺能够称为君子?
古人讲,“进则兼善天下,退则独善其身”。如果有因缘,众生有这个福分,我们的才华得以施展,得以帮助这个社会的众生,让他们一起来跟我学习圣贤之道,让他们也得到喜悦,让这个社会得到和谐,那固然是好事,兼善天下。假如没有人用我们,我们没有这个机会去服务社会,去帮助民众,那也没有关系,这是天命。所以学是在自己,用是由天命,君子是乐天知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自己学成了,但是别人不知道,那是不得其用,天命。但是这绝对不会影响不亦悦乎。我们看历史上很多隐士,他们都能够做到乐天知命。自己畅游于山水之间,不亦悦乎,没有那种怀才不遇之感,这是真君子。一切随缘,有善缘,我们当然要帮助众生,没有善缘,退而独善其身。这是讲到一种君子的修养了。
实在讲后面两句,“有朋自远方来”以及“人不知而不愠”,这两句都是跟第一句相关的。这两句是讲到“学而时习之”的“时”,这个“时”是你的时运,有被人知的时候,也有被人不知的时候。被人知的时候,就“有朋自远方来”了,大家都来亲近你,向你求学。那你当然是“不亦乐乎”。被人不知的时候,自己也不会不平。“学而时习之”这个“时”,涵盖了这两个方面,知与不知,我还是不亦悦乎。具体表现在“有朋自远方来”的时候,你能不亦乐乎,这固然是喜悦的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时候,他也是一个不亦悦乎的表现。所以这个喜悦是没有间断的。人家知还是不知,你的才华得用还是不得用,不影响你的喜悦。
我们知道人人分上都有明德,都有本善。我们现在明明德、修本善,回归本善,别人来向我们学习,也不是说我们教给别人什幺东西,无非就是别人也能够像我们这样回归自己的本善,明自己的明德,大家一起做圣人,这不是“不亦乐乎”?那我们现在没有志同道合的人,也没有关系。要知道整个宇宙本来是一体,根本没有人我的对待。有人、有我这就是二了,不是一了,一体里面哪里能分人我?既然没有人我,又何谈人知不知?当然是“不愠”。因此在“有朋自远方来”的时候,我还是“学而时习”,我还是“不亦说乎”。当人不知我的时候,我还是“学而时习”,我还是“不亦说乎”,这叫君子之学。怎幺能够因人知不知道我的德行学问,而改变我自己的学而时习?那如果有改变,这心就不是一心,是二心。二心是妄心,不是真心。君子之学称为实学,是什幺?恢复我们真心本性的学问。有知和不知这个分别执着,这已经不是孔子所谓的君子之学了。这个学,《大学》里讲的,最重要的,讲到最后就是格物。我们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要“正其心,诚其意,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就是什幺?格尽自己的物欲、烦恼、妄想。所以“物格而后知致”,把自己的妄想烦恼都格掉了,我们的真正的良知才能够现前。所以这个学就是致知,时习就是用格物的功夫。“学而时习”就是“格物致知”。
《大学》里又讲格物之本就是修身。你看《大学》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根本就在于修身。所以这个格物的物,广义上讲,包括宇宙万事万物。这个格是正的意思,让宇宙万事万物都正了。怎幺样让宇宙万事万物都正?我的心正了,万物就正。为什幺?因为万事万物皆由心现,不出我这一心。心外无物,整个宇宙便是我心。我要正我的心,这就是讲修身。修谁的身?修我的身,不是修别人的身。
学圣贤之道,最重要是反求诸己,从自己这一身修下去。不能够开拔就拿着圣贤之道去衡量别人,看你这个人不符合礼,那个人又很多的这些贪瞋痴慢的习气烦恼,一天到晚看别人的缺点,这就不叫修身。从自己身开始修,这叫格物之本,你叫知本了。你这一身修好了,你就能感化多身。
怎幺感化?这里讲的,“有朋自远方来”,你就能感化,你能与人同乐。那还有一些没感化的呢?没感化的,是因为我的心还没有诚到极处,“诚之所至,金石为开”。金石都能够感化,何况人心?那我为什幺没有感化他人心?因为我诚还没够,所以还要更加努力的反求诸己。所以,“人不知而不愠”,怎幺能够怨别人?怨别人不能够敬重我的德行学问,没有反过头来想想自己这个德行学问,能不能够堪受别人的敬重?要反求诸己。
《中庸》上讲,“至诚无息”,至诚心没有停息的,像日月之永恒,像天地这样的永远,这叫是君子。君子在《易经》里面讲,是大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情,人人有责任,自天子至于庶人都有责任。古人讲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是谁?匹夫是我。天下兴亡,我有责任。这个不关别人的事情,是我的事情。我怎幺样能够治国平天下?修身,一味的去修身。不管自己是不是富贵,还是贫贱,我都是一味修身。孔子当年不也就是一个平凡的人吗?因为他能修身,因为他能格物,所以他能成圣人,他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仅是当时,而且是影响后世,他是万世师表。这就是君子之学。
所以“学而篇”这第一章意思非常深广。实在讲,《论语》每一章它的意思都是非常深广。要细说,说不尽,我们这里还是概略的说。随着我们的不断的修学,我们境界不断的提升,我们对每一句话的领悟不断的加深,用自己的力行得到真正的体验。
好,这一章我们就先讲到此地。下面看第二章: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6 18:31:2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悌为道 不好犯上

这个“有子”是孔子的弟子,姓有,名若,有若。在这里称呼有子,想必是有子的学生,把这句话写下来的,所以称呼老师叫有子。这个“孝弟”,在《朱子集注》里面解释说:“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这个解释非常的浅显易懂。对父母有爱心,这就是孝。心必有其事,对父母一定要尽心竭力的去侍奉。对兄长,还是用这个爱心,“善事兄长”也是尽心竭力的奉侍。这个心对父母叫孝,对兄长叫悌,实际上同是一个仁心。
这个仁心在五伦关系里面的运用,就有不同的德。对父母叫孝,对儿女叫慈,父慈子孝。对兄长就是恭敬,对弟弟就是友爱,兄友弟恭。对领导是忠心,对下级是仁爱,爱护他,关怀他,君仁臣忠。君是领导,臣是被领导。在夫妇来讲,夫义妇听。义就是讲道义、恩义、情义,听是温顺和谐。跟朋友之间,跟一切的亲友,做到“长惠幼顺”,互相的要有恩惠。长一辈的,或者是年长的,对年幼的要有爱护、恩惠。年幼的对年长的,要顺服,要尊重。你看这五伦里面讲的十义,就是十种义务,都是同一个仁心的体现。这个仁心,我们现在讲爱心,仁者爱人。
一个人能够有孝悌,他就很少会犯上。犯上是干犯在上的人。譬如说,被领导的,下级的,对于领导干犯、冒犯。这个“鲜”就是少的意思。“不好犯上,而好作乱”的,“未之有也”。“未之有也”是没有的事。这个作乱就是悖逆争斗的事情,叛乱。这句话《朱子集注》当中他解释说:“此言人能孝弟,则其心和顺,少好犯上,必不好作乱也。”这是非常直接的解释了。一个人能够有孝心、悌心,能够孝敬父母,尊重兄长,那幺他的心是和顺的。这个和顺的心怎幺可能有犯上?犯上是一种悖逆的心,现在我们讲逆反心理。有逆反心理不是好事。现在有逆反心理,将来就会犯上作乱。不犯上,也就不可能会作乱。
这句话有子讲为人孝悌,不好犯上,不好作乱,是承接着前面一章,“学而时习之”这章接下来讲的,这里面也有一点连带的关系。前面讲的学,学什幺?大学之道就是讲什幺?明明德,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是对内的,内心里的学问。在外的学问,新民,也可以叫亲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亲民就是爱护关怀大众,让民众也能跟我一样明明德。还有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在外。内是体,外是用。这个体是仁,仁爱的仁,外面这个用是行仁,也就是为仁。这里讲的“其为仁之本与”,这个为仁就是行仁的意思,就是仁之体的运用。
夫子的学问就是仁学,所以待人、处世、接物无不是仁。因为他已经恢复了仁之体,就是明明德,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体恢复了,用出来的无不是仁。这里举出孝悌,这是行仁,这也是修身的含义。“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不管你是什幺样的人物,你是有什幺样的阶层、福报,你都要修身,修身是根本。这里举出孝悌来做例子,孝悌是德之本,修身就是孝悌,孝悌是具体落实。
《中庸》上讲,“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所以修身,具体而言在这里讲孝悌。孝悌就是仁的落实,仁的运用。一个人有孝悌,他不会犯上,不会犯上,这一家就齐了。像儿女对父母绝对没有冒犯,没有逆反心理,这叫齐家,家里和谐了。家齐而国治,不好作乱,这就是国治,就国家和谐了。所以和谐社会,从我家做起。《大学》里讲,“一家仁,一国兴仁”,就是这个道理。讲来讲去,还是依仁而修。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