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apple
发表于 2007-4-25 09:22:12
<strong> 11.刘备一生,对我们最大的贡献是什么?</strong><br/> 刘备身为皇族,难免以“心存汉室”为本位思维。他为这个目标奋斗了一辈子,险终才发现朝代的兴衰存亡,并不是人力所能够完全加以掌握的。他觉悟到人们所说的宿命,原来就是那一只看不见的手。而他的体会,则是教化重于一切。教化才是看不见的那一只手,左右着历代的更替,也将决定三国的命运。<br/> 曹操很早就控制朝政,如果他明白“德本才末”的道理。把自己“治世能臣”的优良才能,尽情地表现出来。把那一份“乱世奸雄”的丑恶面目,借着自反、自律、自觉的修养功夫而加以改变。刘备说不定在曹操表奏他的军功,引他面见献帝,被尊为皇督时。便和曹操真诚合作,共同辅助献帝。恢复大汉的开国精神,重建诚正忠义的政治风气。但是,曹操始终把刘备当做对手,实际上等于高抬刘备的地位,也提供刘备很多的机会。可见恩生于害,害生于恩,在两人的长期互动中,表露无遗。要不是刘备的种种作为,对曹操产生很大的影响。至少是有所顾忌,曹操很可能提前废献帝,公然纂位。<br/> 孙权如果够义气,就应该信守孙刘同盟的约定,共同以曹操为敌人。打不过关羽,更不应该朦骗偷袭,简直不义至极。刘备高举复仇的旗帜,居然还打不过陆逊这个年轻人。这才想起英雄出少年,如果不重视品德修养,不请求伦理道德。年老就打不过年轻人,岂不是老境凄惨,人人到头来都十分可怜呢!<br/> 刘备一生的经历,至少带给我们三大启示:<br/> (1)一个人有抱负,有品德修养,不一定就能成功。因为当时的大环境,对事情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力。<br/> (2)刘备天资仁厚,以复兴汉室为已任。立信守义、态度谦和、宽恕包容,都是他的美德。获得很多人的欢迎和支持,却始终拿曹操和孙权毫无办法。因为同一社会,急于成名的投机份子,不讲究气节的人,大多依附在曹操左右。而江东乡亲,远隔中原,与汉室存亡,并没有太大关系,也就拥孙权以建立功业。再说,关羽和张飞过份出色,除了赵云之外,恐怕很多人不敢来共事。大环境造就不一样的形势,往往非人力所能够改变。<br/> (3)政治是有形的,教化是无形的。有形的未必比无形的重要。因为教化是本,政治是教化的具体表现。<br/> 刘备一生热衷于复兴汉室,到头来才发现空忙一场。其实他这一辈子的使命,不在恢复有形的汉室,而在实施对社会大众的教化。劝曹操杀吕布、不敢接受陶谦两度让给徐州和刘表的礼让荆州、不忍心舍弃百姓而增加作战难度、以及庞统建汉席上谋杀刘璋以取益州等待,都是很好的示范。并不因为东征失败,而枉此一生。<br/> (3)美化祖先以教化后代子孙,是中华文化最有效的传承方式。隐恶扬美,也是一种美德,何况对祖先。<br/> 刘备纵然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我们应该以人无完人来包容他。苏东坡说:“街头听人说三分,闻刘玄德胜皆喜,闻曹操胜皆怒。”可见中华民族的美德,在对品德优良者,有所偏爱。喜欢刘备的人愈多,这一代的风气,必然良喜。喜欢曹操的人愈多,那不十分危险!<br/> <br/><strong> 12.刘禅继位,孔明如何辅佐?彼此配合得好吗?</strong><br/> 刘禅继位时,才十六岁。从来没有到前线打过仗,也没有参与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由此可见,刘备原先并没有称帝的野心,否则不可能不特别加以教导和训练。<br/> 父亲样样强,儿子常常自认为不如。临终时又当大家的面,要兄弟皆以父事丞相。分明是孩子不懂事,要听孔明的话。就任之后,所有事情都由丞相裁决处理。甚至于指定张飞的女儿当皇后,刘禅也遵照接纳。和孔明这样高明的人在一起,自然显得样样都不行。<br/> 不久,边防来报曹魏调五路大军,来取西川。赶紧找孔明商议,却回报丞相染病不出。皇太后惊慌,要亲自前往探望。侍郎董允认为还是由刘禅先出面,比较合适。于是刘禅亲往相府,见孔明在小池边观鱼。他不敢大意,小心地问丞相安乐乎?孔明告诉他并不是有闲情逸致,在这里看鱼。而是寻思退兵之计,现在已经有了办法。又说兵法的奥妙,在使人难以猜测,所以不能够泄漏于人。刘禅很可能似懂非懂,唯唯喏喏,不方便插嘴。就算真的听懂了,又能够说些什么?他先天不足,没有获得实战的磨练。现在又面对这么高明老到的丞相,除了听从相父,多多学习、体会之外,还能够做什么?彼此的配合,在这种情况下,恐怕也只能如此。<br/> 孔明不篡位,是他的美德。刘禅不多话,当然也是良好的表现。我们不应该因此而看不起刘禅,何况他在今后的日子里,经由不断学习和历练。总有一些长处,值得我们欣赏。不妨拭目以待,暂时不要全盘否定才好。<br/> 刘禅的故事,提醒我们,父母再忙碌,也应该拨出时间,好好加以教导。刘备在荆州的时候,生下刘禅。适逢曹操的大军,突然杀到新野。一路追到当阳长坡,和妻子失散。幸好赵云单骑救主,才把刘禅救出来,幸免于难。后来孙权听说刘备西征,派人把孙夫人接回车吴。夫人想把刘禅一起带走,孔明使赵云截江夺回。从此刘禅便被安置在安全的舒适环境中,不像孙权那样,从小便追随在父兄身边,接受严格的教训。<br/> 或许是刘备半生戎马,到年近半百时,才生下刘禅。晚年得子,加上又是独生子,难免更加疼爱,而疏于教导。如果是这样,那就更不应该。因为生得少就应该教导得更好,才是为人父母的道理。养子不教父之过:养儿子不教,害自己全家;养女儿不教,害别人全家。不论生得多少,什么情况,都是不应该规避的责任。<br/> 有人说孔明是刘禅的太子太傅,也就是家庭教师。孔明生性谨慎,教导子弟又非常认真。以当时的情况,实在很难兼顾,应该不是事实。否则他就任后,也不致对孔明如此生疏,居然会问丞相安乐乎这样的问题。<br/> 刘备知子莫若父,既然知道刘禅不是合适的继承人。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和孔明商议,由谁继任比较合理?总比当着大家的面,说什么可辅则辅之,否则可自立为王,要妥当得多。证明一个人的改善意识,经常受到某些说不出来的限制。刘禅的禅,和禅让的禅同一个字。刘备为什么不会想到,既然自己的儿子不够份量,禅让给合适的人,岂不是更加圆满?相信这么一本,后世再也没有人,会嘲笑他是一代枭雄,假仁假义了。<br/> <br/><strong> 13.刘备驾崩,曹丕和孙权有什么反应?<br/></strong> 我们说刘备驾崩,意思是汉献帝之后,刘备继承正统,延续汉朝的命脉。这是对刘备的一种尊敬,表示他一生的理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获得具体的成就。<br/> 曹丕得知此事,大喜说:“刘备已亡,朕无忧矣!”主张趁机讨伐。贾翊功阻,而司马懿则枉力赞成。并且提出五路大兵,四面夹攻的计策。辽西姜兵从旱路取西平关;南蛮王孟获攻打益州、永昌、■■和越隽四郡;孙权攻两川夹口涪城;孟达攻汉中;曹真取西川。五十万大军,分五路并进。孔明再高明,谅也无法抵挡。曹丕依计而行,指派专人,先到东吴,向孙权解释前次未派兵支持的原因,是一时不明。现在已经大悔,决定分兵四路灭蜀。东吴如果受,将来分给一半蜀地。<br/> 孙权正忙于改元为黄武元年,拜陆逊为辅国将军江陵侯,领荆州牧,以赏励他的功劳。但是内心则相当懊恼,早知道刘备病危,就不该向蜀示好,表示和解的善意。干脆一直攻打下去,把蜀灭掉,再回头伐魏。他听到魏使的传达,问陆逊有什么意见?陆逊说魏和吴都不是孔明的对手,不如先勉强答应,再看情况而定。如果四路皆胜,当然发兵支应。若是四路兵败,再做打算。<br/> 这时候孔明的特使邓芝也来到东吴,孙权心中的怨气,趁机发在这位说客的身上。弄得邓芝要往殿中的油鼎里跳,孙权才紧急加以阻止。请入内殿,以上宾之礼待之。决定由张温随邓芝入川,与孙明通好。<br/> 刘备和孙权、曹丕三人,前后都判断错误。说起来三人各自一厢情愿,做出对自己有利的猜测。告诉我们旁观者清而当局者迷,还要加上一句:地位愈高,往往迷得愈厉害。刘备对孔明的礼待、信任和接纳,随着他的形势愈有利,出现递灭的倾向。孔明当然有自知之明,仿效当年汉高祖和张良的故事,也愈来愈像张良。非常谨慎地不发表太多意见,有时候甚至于没有反应。孙权对吕蒙,尚且不如鲁肃那样信任。对陆逊更是缺乏信心,否则为什么派诸葛瑾向蜀求和不成,马上转向投降曹魏?他的想法是曹丕派兵夹攻刘备,结果也是落空。曹丕小心眼特别多,那时候还在整肃曹植的党翼。只想蜀吴相争,魏末得利,结果失掉了最好的时机。<br/> 孙权假降,曹丕还不是假意要分一半蜀土给东吴?双方缺乏诚信,自然不容易联合作战。实际上蜀军虎亭大败之后,已经没有什么兵力。孔明利用孙权和曹丕之间的矛盾,再派邓芝陪同吴使张温,向孙权表明两国同心灭魏,得天下太平。然后看天命所归何人,再来定夺的诚意。孙权大笑,于是吴蜀重新言好。曹丕当然非常愤怒,司马懿趁机烧火。建议御驾亲征,先取东吴。他人在曹营心在汉,存心害死曹丕。看起来真的是水镜集团派来卧底的人士,否则怎么会提这种馊主意呢?<br/> 司马懿被封为尚书仆射,抓住国政大事的决断权。曹丕则疲于奔命,差一点死在东吴都督徐盛的火攻烈焰中。大将张辽,腰际中了一箭,回许昌后不治而死。曹丕厚葬之,却不胜感伤!孔明这边,由于南蛮王孟获来犯,所以当赵云趁机杀出阳平关之际,回军成都候命。<br/> <br/><strong> 14.孔明辅佐刘禅,他的政绩如何?</strong><br/> 孔明在成都,事无大小,都亲自秉公处置。两川的人民,祥和太平。真正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又逢气候正常,连年农作物丰收,日子过得很好。遇到差役,无不争先办理。因此军需器械应用物品,俱皆完备。仓库充实而且财务良好,证明丞相的施政实力高超。<br/> 他的基本策略,并未因刘备征东失败而改变。仍然以联吴抗曹为基础,与吴修好。在施政方面,以重法制和得人才为本。有人说孔明是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实际上孔明是儒家,以王通的精神来教人为善,透过情理来推动刑法的治理。儒家原本情理法并重,并不能由于孔明重刑法,便把他归入法家。儒家施政,重在养民、爱民、富民、教民,孔明完全遵照实施。虽然汉室衰微,他仍旧心存汉家。刘备去世,当年的共同理想并未有所改变。只是荆州已失,隆中对策所订东西两路同时北伐,夹攻曹魏的计划,很难实现。单靠益州这一路,必项先征服南方。以免后顾之忧,使自己不敢全力向前。<br/> 孔明一本初衷,又受刘备重托。所以竭智尽忠,辅佐刘禅。他在出山前,已经潜修多年。对于政治、社会、教授、军事、经济各方面,都有很好的素养。深知大战之后,休兵养民,才是最要紧的事情。他并不急于收复失地,只是冷静地安排、化解外来的压力,先把内政修好,充实国力,再做其他的打算。这种实事求是,稳健安妥的方式和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刘备和孔明都十分重视人才,但是刘备比较偏爱武将,孔明则稍偏于文才。孔明和刘备的互补性,恐怕在刘禅身上,找不回来。<br/> <br/><strong> 15.孔明为什么要兴归征伐南蛮?结果如何?<br/></strong> 孙权为了害怕刘备反攻,派人到南中,散布蜀军失败的消息。并鼓动南中兴兵作乱,以威胁蜀国。<br/> 孔明在刘备死后,当然想过自己的处境和出路。这时候退休,归隐山林,不但说不过去,而且实际上行不通。魏、吴一定派人来礼聘,否则便谋害全家。干脆向魏或吴投降,把这个烂摊子摔掉。那又何必下山,徒然辛苦这么多年?算来算去,只有硬着头皮,鼓起勇气继续往前走。一个人可以不下山,像当年的好友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或者下山之后急流勇退,有如徐之直那样。熬到自己这种地步,已经逼得毫无退路了。既然如此,当初的隆中对策,是不是应该修正一下。以便做好准备,重新振作起来,超出一条光明的大道呢?<br/> 要此伐,必先安定南中,以免后顾之忧。趁着这一次蛮王孟获大起十万蛮兵,前来侵犯。向刘禅报告当前情况,以及南蛮的重要。然后亲领大军,以关羽的第三个儿子关索为先锋。向南而行,一路秋毫无犯。<br/> 孔明深知南蛮离中原十分遥远,人多不习惯于王通的教化。要收服这些人,必须可刚可柔,而非坚硬到底。马良的弟弟马谡,在这一次南征的时候,向孔明建议攻心、收心的计策。以免今日破之,明日复反。将来为了南蛮的问题,来往奔波,对北伐一定大有影响。孔明一向认为马谡是可用的人才,听到他那攻心、收心的一劳永逸计策,自然满心喜欢。这一次兴师征伐南蛮,和以往的作战不同,不求速战速决,而求心悦诚服。<br/> 首先被擒的蛮将,是郭焕。孔明以酒食待之,问是何人的部将?回答是高定的。孔明说高定是忠义之士,把他放回。不久,高定果然率众来降。孔明以高定为益州太守,郭焕为牙将。并以当地人吕凯为行军教授,兼响导官。于是孔明提兵大进,深入南蛮荒芜的境地。<br/> 蛮王孟获闻知孔明到来,立即召集三洞之帅商议对策。决定分兵三路,以得胜者为洞主。结果两个元帅都被蜀军捕获,赵云杀掉另外一个。孔明释放两个洞主,料想次日孟获必然视自引兵前来厮杀。孟获果然大怒,将军进攻,被魏延活捉,解到大寨。孔明早已杀牛宰马,设宴在寨。孟获表示不服,孔明赐了酒食,给与鞍马。差人送出寨外,使孟获安然归去。就这样捉了就放,放了再捉。孟获使出各种招数,孔明逐一加以破解。总共七次擒得孟获,七次都无条件释放。孟获深度感动,流着眼泪说:“七擒七纵,自古未曾有也。吾虽化外之人,颇知礼义,直如此无羞耻乎?”于是率领兄弟妻子宗党等人,全都跪下谢罪,向孔明保证不再反了!孔明问孟获心服不服?孟获说子子孙孙都应该感恩,怎么会不服?孔明请孟获上帐,设宴庆贺,令他永为洞主。<br/> 孔明不但归还所有的土地,而且不留一兵,不置一吏。彼此相安无事,南中皆感孔明恩德,为他建立生祠,四时享祀,并尊称为“慈父”。终孔明之世,永远没有再反。孔明能够专心此伐,这一次南征采用攻心,收心策略,具有重大的贡献。因此而愈加相信马谡的才能,却种下了来日可怕的祸根。天下事有得必有失,实在防不胜防。<br/>
wyl5
发表于 2007-4-25 23:23:13
呵呵 楼主的耐心真好,我一直在关心这本书呢
SZHW
发表于 2007-4-26 09:04:46
<p>值得学习,慢慢来品味。曾仕强可是老狐狸呀</p>
llapple
发表于 2007-4-26 14:27:31
<strong> 16.曹丕在位只有七年,给我们什么启示?</strong><br/> 曹丕如果不篡位,就不会有三国出现。大家都属于汉,只是理念不同,各有地盘,也各有坚持而已。曹丕改国号为魏,等于灭掉汉朝。这才产生魏、蜀、吴三国,互不隶属。蜀国称为蜀汉,不过是一种心存汉室的表示。不能一统天下,仅能维持偏安的局面。勉强延续正统,最后还是向曹魏投降,为期也不过数十年。<br/> 由于笃好文学、多愁善感,气质文弱却又喜爱著作,加上兄弟争夺太子宝座,费尽心机。曹丕三十岁时,便发觉自己“未白头已成老翁”。卅三岁篡位,三年后就建设寿陵,下诏死后不造寝室殿,必须薄葬。他自知体弱多病,恐怕活不久。却又不早立太子,临终才把平原王曹叡找来,要曹真、陈群、司马懿三人,同心辅佐。这时候才四十岁,在位七年。给我们的启示,分述如后:<br/> (1)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盲目争夺,反而置自己于不利的地位,害己害人!<br/> 曹丕在读书和写作方面,有很好的收获。表示他的长处,在文学著述。但是他的度量不大、处事不公正,则是很大的缺点。可惜他身为长子,盲目争夺太子的位置。对诸弟又心存猜忌,经常思虑到通宵不能成眠。篡位后又遭受很多批评,引起他的忧虑与滥杀。早知如此,不如把王位让给别人。自己专心写作,岂不是更好。<br/> (2)家不齐则国不治,家风与宗教,都十分重要。影响人的一生,莫此为甚。败坏家风,必定遗害后世。<br/> 曹丕的母亲,出身娼家。曹丕的妻子,原本是袁绍的子媳。曹操鼓吹重才不重德,败坏了自己的家风。也使他的子孙,在这种家教之下,培养不出良好的品德。曹氏刻薄寡恩的家风,影响到魏国的行政。曹丕即位后,对诸弟百般忌刻。朝臣中意无一人,提出谏言劝阻。可见忠义之士,不是远离,便是不吭声,不敢多言。<br/> (3)开国要有新的气象、新的作为。否则新不如旧,或者完全和旧的一样,改国号又有什么作用?<br/> 曹丕急于争夺王位,却未能用心学习治国的本事。篡位之后,已经未老先衰,又忙于家族的内斗。开不出新的气象,和原先的期待,相去甚远。值得一提的,只有明文规定太监为官,有一定的限制,以免宦官专权。外戚不得为辅政大臣,也不得无功封侯,以预防外戚干政。总算把汉末的主要弊端,立法禁止,让后世遵守。<br/> 曹丕生当乱世,又出生于曹家。要想出污泥而不染,别有一番修养,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对于刘备和孔明的表现,应该知之甚详。如果用以反省自己,至少和曹操一样,有所顾忌而不敢篡位。还可以学习孔明的长处,在自己继承大位后,好好施展才能,来弥补先人的罪恶。曹操被骂为国贼,相信他多少有一些耳闻。为什么变本加厉,由自己来篡位呢?退一万步想,篡了位,开了国,就应该专心一意,把国治好。何至于连自己弟弟都不放过,非整得凄凄惨惨不可?实在没有兄长的器度和爱心。自己体弱多病,就应该早立太子,找合适的人专心教导,以便做好接班的准备。他居然不关心这等大事,可见为国为家的责任,都有很大的疏失。<br/> <br/><strong> 17.司马懿为什么上表乞守西凉等处?后果如何?</strong><br/> 曹操曾经说过:“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但是曹丕好像不知道,竟然把托孤的辅佐责任,交给他和曹真、陈群。司马懿知道继任的皇帝曹叡,对他颇有疑心。刚好雍、凉二州缺人把守,司马懿趁机上表,请求驻守西凉等处,获得恩准。<br/> 孔明这边,知道司马懿深明韬略,善晓兵机,并且怀有大志。现在雍、凉训练兵马,将来必为蜀中大患。马谡建议密遣心腹,潜入洛阳,散布司马懿有意造反的谣言。伪造司马懿告示天下的榜文,遍贴各处,使曹懿心疑而杀之。曹叡果然中计,命曹真监国,亲领御林军十万,来捉司马懿。经过再三说明,发誓交先帝托孤,绝对不敢有二心。请求给予一旅之师,先破蜀,后伐吴,以表明忠心。曹叡犹豫不决,太尉华歆认为不可付以兵权。曹叡接受建议,将司马懿削职回家,罢休故里。<br/> 倘若司马懿真的造反,正式公告宣示之前,必定做好充足的准备。怎么会事先毫无讯息,马上有人揭下告示来奏?可是曹叡却轻易相信,显见其思虑不周,经验更是贫乏。司马懿上表,自请往西凉,时机和方式,都令人可疑,所以曹叡才这么容易上当。但是,话说回来,这是那一双看不见的手,在保护司马懿。要他暂时远离权力中心,好好韬光养晦一番。等待适当机会,再出来执行任务。要不然,造反大事岂是发誓保证,便能够化解的?不上表求去,留在曹叡身边,迟早也会出事。不如削职回乡,伺机待命,才是目前最佳的去处。<br/> <br/><strong> 18.孔明此伐,为什么要上出师表,有什么用意?</strong><br/> 刘备战败之后,五年之内孔明全心治理内政,平定南蛮。他准备充足,又逢司马懿被罢职。于是在刘禅主持早朝时,呈上“出师表”,要讨伐曹魏。<br/> 他首先说明北伐不是个人的主张,而是先帝的遗志。讨伐曹魏,并非私人有什么恩怨,却是为公的举动。接着建议刘禅,应该开城布公,对人对事,都不宜偏私。宫中和府中要一视同仁,不容许不忠不义的小人,违法乱纪。然后举荐现有同仁当中,特别忠实可靠的人士,诸如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等人,使刘禅在必要时,多向这几位请教。他知道此伐并非短期间能够完成,惟恐刘禅在这段期间内,有所偏失。所以才不厌其烦,交代得十分清楚。孔明廿七岁追随刘备,现在已年近半百。这廿一年来,凡事谨慎。现在一切准备妥当,即将远离成都,希望刘禅亲贤臣、远小人。将讨贼兴汉的任务,交付给他。如果没有成效,还要治他的罪。<br/> 刘禅恐怕有劳相父神恩,孔明则表示南方已平,无内顾之忧。不就此时讨贼,恢复中原,更待何日?他心中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和决心。惟一放心不下的,是刘禅。所以委婉地提出很多警惕的建言,以资防患于未然。<br/> 孔明召集诸将,准备向汉中出发。赵云匆匆赶来,说自己虽然年纪老大,也务必参加。孔明再三苦劝,赵云坚持。于是以赵云为先峰,邓芝陪同。又着李严等守川口以拒东吴,留向宠总督御林军马。在刘禅引文武官员茅送下,孔明亲率大军。取道祁军,进攻曹魏。<br/> <br/><strong> 19.姜维为什么投降?孔明为什么说吾愿足矣?</strong><br/> 祁山在现在甘肃东南的西和西北位置,是孔明北伐的主要进军路线。山上有十分坚固的城池,为兵家必争之地。孔明对魏延一开始就没有好感,要不是刘备劝阻,老早就砍掉他的头。后来刘备一再提拔魏延,并随同入川。东征时已封为镇北将军,甚得刘备信任。这次追随孔明北伐,向孔明建议取道子午谷,攀援秦岭,然后直扑长安。孔明却认为并非万全之计,不予采纳。魏延怏怏不乐,幸亏赵云以半百高龄,连斩曹军五将。关兴、张苞建有奇功,魏延趁机骗取安定城。蜀军士气大振,打算攻取天水。中郎将姜维,向天水太守马遵献策。起兵出城,只留文官守城。待赵云来攻,才内外夹攻。赵云首尾不能相顾,只好冲开条路,引败兵奔走。姜维赶来,幸好张翼、高翔赶来救援。赵云逃回大寨,向孔明说中了敌人之计。又说姜维年纪轻轻,功夫了得!当地人告诉孔明:姜维字伯约,天水人。事母至孝,文武双全、智勇兼备,真当世之英杰也。孔明自为前部,望天水出发,亲眼看到姜维调度兵马,也叹为将才。吩咐魏延,引军虚张声势,诈取姜母现住处的冀县。如姜维到来,即放入城。曹军大将夏侯懋,被王平生擒。孔明命他招安姜维,并且说姜维现在冀县探望母亲,派人来说:但得驸马在,我愿来降!夏侯懋懦弱无谋,表示愿意。孔明给予衣服鞍马,不令人跟随,放之自去。夏侯懋驸马逃离途中,见数人奔走。问之,答以“姜维献了城池,归降孔明。蜀将魏延纵火劫财,因此弃家逃走。不久又见百姓携儿扶老而来,所说皆同。夏侯懋信以为真,到天水城下叫门。城上认得附马,慌忙开门迎接入内。兴太守细说姜维之事,大家都认为姜维已经投降。当夜蜀兵来攻,火光中可见姜维在城下挺枪勒马,大叫:“请夏侯都督答话!”夏侯懋及马遵到了城上,姜维大叫:“我为都督而降,都督何背前言?”夏侯懋惊问什么前言?姜维回答“汝写书信教我降蜀,怎么现在却不承认。我今降蜀,加封为上将,那里有回魏的道理”?原来城下的姜维,是孔明找形貌相似的兵士,伪装姜维。在火中光不容易辨识,这才以假乱真。真的姜维,夺得蜀军粮草,正要入城,被张翼和王平两下夹攻。姜维杀出一条生路,来到天水城门。太守令士兵乱箭射下,姜维飞奔封城,又是一阵乱箭。皆说反国之贼,既已降蜀,又来干什么?姜维不能辩解,仰天大叹。两眼泪流,拨马望长安而走。被关兴截住去路,孔明乘车由山坡中转出,问他此时为什么还不投降?姜维想了许久,前有孔明,后有关兴,根本没有退路,只好投隆。孔明慌忙下车而迎,执着姜维的手说:“吾自出茅芦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天遇到你,吾愿足矣!”少年慎择师,老年慎择徒。孔明说的是真心话。姜维大喜拜谢,共商取天水、上邽的计策。于是天水、上邽、冀城三地,恶归蜀汉。远近州郡,也都望风归降。孔明整顿军马,尽提汉中之兵,前出祁山。这一次北伐,获得姜维这一员大将,确实是最大的收获。孔明自知年纪逐渐老大,丞须培养接班人。得到姜维,当然是呈愿足矣!<br/> <br/><strong> 20.司马懿为什么复出?曹叡不是不相信他吗?</strong><br/> 曹叡闻知驸马夏侯懋丢失三郡,逃往羌中。蜀军已到祁山,大吃一惊。赶忙拜曹真为大都督,郭淮为副都督。七十六岁老将王朗为军师,曹遵为先峰,前来迎战。王朗初遇孔明,两人对话。王朗被孔明气得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曹真料想军中治丧,孔明夜间必来劫寨。预先布好兵力,并趁机反劫蜀寨。孔明将计就计,杀得曹军败走十余里,死伤过半。郭淮建议商请西羌人起兵袭蜀之后,以期首尾夹攻。曹真大喜,派人黑夜赴羌求救,并许以和亲。羌人起兵廿五万,号为“铁车兵”,实以骆驼或骡马驾车,直扣两平关。孔明以马岱久居西羌,可为响导。并派关兴、张苞前往御敌。大破羌兵后,将所获羌兵及车马器械,全部发还。曹真连日盼望羌人消息,忽报蜀兵拔寨收拾起程,认为羌兵已经发动攻击。分两路追赶时,先锋曹遵,被埋伏的魏延一刀斩于马下。另一路也为赵云所破,两路都败回魏寨。只得写奏本向曹叡求援,太傅钟繇奏请司马懿复出。曹叡对前次罢职的处置,也有悔意。赶紧派人到宛城,请司马懿复职,加封为平西都督。起南阳诸路军,前赴长安。<br/> 曹叡知道曹真根本不是孔明的对手,所以屡战屡败。何况上次的事件,很容易查出根源,是孔明散布流言,才造成如此严重的误会。现在又赶上紧急时刻,自然同意钟繇的意见,立刻召司马懿复出。并由曹叡御驾亲征,要司马懿整日前来指挥,以期打败蜀军,击退孔明。紧急时刻,非用人不可,当然相信司马懿。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br/>
llapple
发表于 2007-4-27 09:23:56
<p><strong> 21.孔明为什么不救孟达,却让他战死?</strong><br/> 孔明第一次北伐,自出师以来,累获大胜。忽报永安宫守将李严的儿子李丰求见,说是特来报喜。接着说明当时孟达降魏,实在有不得已的苦衷。曹丕很赏识他,经常赐予骏马金珠,封为新城太守,委以镇守西南的重任。曹叡即位后,朝中多人嫉妒。孟达很不安,表示有意起金城、新城、上庸三处军马,迳取洛阳。如果孔明配合进攻长安,则两京大定。这时又据报曹叡请司马懿复出,孔明大为吃惊。赶紧修书告知孟达,要特别提防司马懿。这一耽误,给司马懿制造了大好的机会。<br/> 司马懿在家,听说孔明连连得胜,不禁仰天长叹。忽报曹叡特使,前来宣召复职。金城太守申仪的家人,又以机密事宜求见,细说孟达有造反之意。司马懿大喜,认为机不可失,一方面急奏曹叡,一方面迳往擒拿孟达。途中捉住孟达心腹,搜出孔明来信。司马懿大惊,世间能者所见,果然相同。早一步杀了孟达,孔明还以为不幸被自己言中。其实,这一次是孔明误判而司马懿及时抓住机会,一缓一急,造成孔明北伐的很大阻碍。<br/> 原先孟达是蜀军将领,当年关羽败老麦城,修书交付廖化,向上庸求救。而孟达和刘封,正是上庸地区的守将。刘封本来姓寇,刘备尚未有儿子时,收他为养子。当时关羽不以为然,刘封因而怀恨在心。孟达眼见东吴兵精将勇,麦城弹丸之地,那里抵挡得住?何况曹操亲督大军前来,凭我们这些兵力,岂能对付两家的强兵?于是鼓动刘封,向廖化诉说一杯之水,不能救一车薪火。要廖化回报关羽,静候蜀兵来救。廖化哀求无效,不得已大骂而去。后来刘备知道这件事情,便要派人来擒拿两人。孔明献计先把两人调开,升刘封为绵竹郡守,孟达仍留原地。并命刘封率兵来擒孟达,于是孟达叛蜀归魏。有这一段不良的记录,孔明对他当然不敢轻信。以致丧失联合进攻的机会,反使司马懿一举建功。<br/> 若是孔明立即回应孟达的建议,至少可以收复孟达的守区。而孟达也不可能这么快就被司马懿消灭掉。当然,孟达给孔明的回信,写明司马懿复出,往返至少一个月,才能有所行动。也让孔明看出他的判断有误,更加不敢支援他。因为司马懿有了孟达叛乱的情报,根本不需要报告曹叡,可以马上行动,使孟达措手不及。所以孔明当时就料定,孟达必死于司马懿手中。<br/> 不论如何,我们可以推知,这一只看不见的手,正悄悄地从孔明身上,转向司马懿。因为分久必合,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合法?刘备一死,孔明失去依靠。在他的努力之下统一,刘禅承受得了吗?让孙权统一天下,以他那种虚伪、残暴、短视的性格,担当得起吗?算来算去,还是魏把汉篡掉,由魏代汉,再设法以其他方式来合,比较可行。何况孔明年已半百,要找一个人来顶替他,并不容易。司马懿倒是可用的人才,不妨借用他的势力,来企求转化。我们承认,这种想法不过是事后之明。当时谁也看不出来,就连司马懿本人,恐怕也不例外。这就是无形无迹的隐秩序,很难预测的证明。大家都知道未来会变化,但是测不准,所以叫做天机难测。</p><p><strong> 22.司马懿出关,孔明如何应付?为何起用马谡?<br/></strong> 司马懿斩孟达,曹叡大喜。赐金钺斧一对,以后遇有机密要事,不必奏闻,可先便宜行事。司马懿举张拿为先锋,引军二十万,出关迎战。他料定孔明一向谨慎,不敢走子午谷。街亭就成为孔明必经的要地,务必先断其要路,以绝其粮道。蜀军若一月无粮,自然退回。<br/> 孔明这边,同样料想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便问谁敢引兵去守?参军司谡立即表示愿往。孔明说街亭虽小,关系却十分重大。倘街亭有失,吾大军休矣!马谡坚持,孔明还是不依。最后以军中无戏言,要马谡立下军令状。若有闪失,斩杀全家。为安全起见,特别指派王平相助。特别提醒王平,这是重任。安好营寨之后,派人尽图持回,以便查阅。凡事商议妥当而行,万万不得轻易。又派高翔屯兵街亭东此的山僻小路,以便及时引兵救援。指派魏延在街亭之后,以便接应街亭。<br/> 高明所见略同,双方都以街亭为目标。一攻一守,俨然是大战的关键。孔明还是不放心,要赵云、邓芝各引一军出箕谷,以为疑兵。自己统领大军,兵出斜谷。<br/> 马谡在白帝城时,曾经被刘备点名。要孔明特别小心他时常言过其实,千万不可大用。但是南征时所提的攻心、收心策略,效果很好,孔明十分欣赏。这次用他当参军,经常和他讨论,也很有同感。他觉得刘备每次出征,都喜欢提拔新人。既然马谡如此坚决,也就委以重任。不料他对人的判断,仍然不及刘备。第一次独挑大梁,便用错了人。莫非是天意如此,谁人能知?</p><p><strong> 23.马谡失街亭,是什么道理?不是安排得很妥当吗?</strong><br/> 王平劝过孔明,不能相信马谡的实力。平日说得头头是道,好像足智多谋。一旦亲临战场,很可能手足无措。马谡从来没有带过兵,缺乏实际作战经验,不适宜担当这等重任。孔明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以马谡守街亭。如果不是那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运作,什么会这样?<br/> 马谡的看法,是在山上屯军。王平的意见,则是在路口下寨。马谡坚持,当即分兵五千,要王平自行下寨。并说破了魏军,不能在丞相面前分功。司马懿看到马谡如此安寨,感叹孔明用这样的庸才,如何不误事?<br/> 王平将分别安寨的图本,派人送给孔明。一看之下,孔明大叫完了!但是已经来不及了。那边司马懿引两路兵围山,断了供水的道路。王平战不过张合,只得退去。而山上无水,士兵无法饮食,寨中大乱。马谡大怒而斩杀二将,士兵惊恐。司马懿又令人沿山边放火,山上蜀兵愈乱,纷纷逃奔。魏军攻下街亭,蜀军惨败。<br/> 马谡失街亭,主要有三个原因,分述如下:<br/> (1)孔明经常和他谈论兵法,从白天一直谈到深液。让他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自己的兵法比孔明还要高深,至少和孔明不相上下。因而自以为是,不听建议。王平识字不多,对马谡来说,根本不放在眼里。这种一般人常犯的错误,认为知识水平不高的人,不值得重视。在马谡身上,当然很难摆脱。实际上王平有见识、善于作战。他历来的表现,不在黄忠、魏延之下。只是因为他一向朴实无笔,不为大家所注意。孔明以马谡为主将,用他为副。如果正副对调,说不一定结果不会这么惨。<br/> (2)刘备常用上山驻扎的方式,对马谡产生重大的影响。殊不知能不能掌握水源,才是胜败的关键。山上有水源,饮水不成问题,当然可以驻扎在高山上,占尽地利。街亭是西北干旱地区,山上并无水源。马谡舍水上山,难怪司马懿笑他徒有虚名,实在是庸才。孔明知悉后,也拍案大惊,认为马谡无知,坑陷吾军。这种地形判断的错误,经常发生在只知理论,不能灵活运用的人身上。马谡果然如刘备所言,言过其实,不能大用啊!<br/> (3)面对危难,不能指挥若定。司马懿先命令张合,引一军挡住王平来路。另外派人断了汲水道路,自己才大驱军马,把山四面围定。马谡在山上,只见魏兵漫山遍野。旌旗队伍,甚是严整。马谡挥动红旗,命兵士下山攻击。蜀军尽皆丧胆,不敢下山。马谡怒斩二将,众军惊恐,只得努力下山来冲魏兵,无效而退。司马懿又令人沿山放火,蜀兵无水,又不得食。马谡不知如何是好?驱使残兵杀下山去,幸魏延来救,街亭却失掉了。<br/> 祸不单行,孔明这一次北伐,误了救援孟达的大好时机,现在又错用马谡,丢掉街亭。就算事先再三考虑,安排得十分周到。仍旧因马谡的刚复自用,却又临危不能镇定,造成不败而自行败溃,实在是始料不及,却又无法补救的一大憾事。刘备生前,孔明料事如神,看起生龙活虎,无往不利。为什么刘备死后,孔明好像变成另外一个人。初次北伐,便发生这等令人伤心的挫败。如果不从隐秩序的角度来考察,实在很难想像。</p><p><strong> 24.孔明的空城计,司马懿为什么识不破?后果如何?</strong><br/> 司马懿攻占街亭,引兵十五万,望西城峰拥而来。当时孔明身边并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原有的五千士兵,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两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惊慌失措。孔明登上城墙,果然看见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而来。于是传令把所有旌旗都收藏起来,诸将各守城铺,不许妄行出入及高声言语,违者立斩。并且大开城门,各门都以二十军士,扮成百姓在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他自己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设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一副完全没有事的模样。<br/> 魏军看到这种情况,由于孔明的盛名,加上莫测高深的传言,都不敢冒然前进。司马懿大为疑惑,认为孔明生平谨慎,不会弄险口下令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迅速向北山路而退,以免中了孔明的计策。<br/> 孔明见司马懿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惊骇,问孔明怎么会这样?孔明说我们是情非得已,而司马懿却不知道实情,以为我们用计骗他。于是望汉中而回,司马懿后来得知真实状况,仰天而叹:“吾不如孔明也!”<br/> 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字子元,司马昭字子尚。都是通晓兵书,素有大志。司马懿更是孔明心目中最强的对手,怎么可能被空城计吓坏了胆?他很可能是将计就计,把孔明捧得高高的,来增加自己的重要性。<br/> 首先,曹叡对司马懿怀有戒心,这一次复战,是逼于无奈。在无人可抵挡孔明的大前提之下,司马懿才有这样的机会。复生后已经斩杀孟达、攻占街亭,显示具有对抗孔明的实力。如果这一次识破空城计,长驱直入,把孔明活捉或杀死,对他都将非常不利。因为孔明一死,司马懿的利用价值立即减半,不用他也可以。若是有人提醒曹叡,趁机杀掉司马懿,以断绝后患。在原先有疑虑,现在又没有特别用处的情况,并不是不可能。<br/> 再说,曹真和曹叡的关系,更为密切。当初曹丕临终,以三人为辅佐大臣。结果封曹真为大将军,陈群为司空,而司马懿不过是骠骑大将军。孔明北伐时,曹叡也封曹真为大都督。虽然打不过孔明,老关系还在。司马懿表现得愈好,曹真必然愈气愤,也更加嫉妒。要出什么坏主意,实在难料。不如留下孔明,使曹叡不敢由于曹真的诡计,而罢黜自己或者做出不利于自己的勾当。有时候把对手养在那里,可以增加自己很多的筹码。一句吾不如也,便可以获得很多好处,何乐而不为呢?<br/> 还有更大的安全作用,便是曹叡不敢逼他做任何动作。既然司马懿不如孔明,逼他还不是送死?所以要不要打?要怎么打?悉由司马懿自己决定。领薪水、不做事,老板居然还不敢催促,或者施加压力。这真是天底下最好的差事和待遇,司马懿轻松地说一句吾不如也,便做到了。完全站在显秩序的立场,几乎没有人愿意替司马懿说好话。我们站在隐秩序的角度,才会这样推测。看不见的手,要保护一个人的时候,经常给他一些意料之外的念头。不是正思考,也不是逆思考,而是正反综合之下,一种灵感,一种出乎常理的判断。</p><p><strong> 25.孔明为什么挥泪斩马谡?他不是很赏识马谡吗?<br/></strong> 孔明回到汉中,发现只有赵云这一军,不折一人一骑,盛赞“真将军也”,赠兴黄金五十斤,以示奖赏。赵云请寄库存,要用时再拿,令大家倍觉钦敬!<br/> 马谡和王平来见,孔明先唤王平入帐,责骂他不尽劝谏的责任。王平说明马谡固执已见,坚持不听。孔明叫他出去,再唤马谡入帐。马谡把自己捆绑起来,跪于帐前。孔明说依军法当斩,家小将按月给与禄粮,不必挂心。马谡哭着说:“丞相视某如子,某以丞相为父。某之死罪,实已难逃,虽死也无恨!”孔明挥泪,令左右推出辕门斩首。参军蒋琬,刚好从成都来。高喊刀下留人,已来不及。武士献马谡首级于陛下,孔明大哭。说先帝面嘱,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尝此言。于是自作表文,请蒋琬申奏刘禅,自贬丞相之职。<br/> 孔明自己承认用人不当,所以自请处罚。刘备死后,孔明一直以马谡为知心的参谋。这一次的失误,对他的打击非常大。按理说胜负乃兵家常事,并不是打败仗便应该杀头。但是事先再三交代,此事非同小可。犯了重大的过错,还不能将功补过,及时做出一些调整。至少也要以最大的勇气和毅力,便伤亡减到最低。怎么可以临事而惧,致令军士惊慌失措,造成这么惨的溃败?如果马谡战死沙场,孔明还多少有一些交代。现在活着回来,竟然自行缚绑,难道还想活命吗?他不能力战而后败,才是孔明下令斩首的主要原因。然而,自己用错人,至少要给马谡一些同情。所以挥泪,而且承诺照顾他的家小。<br/></p>
wyl5
发表于 2007-4-28 09:07:34
<p>呵呵 颇有回味,楼主加油在发下面的</p>
llapple
发表于 2007-4-28 09:53:54
<p> <strong>26.刘禅对孔明自请免去丞相之职,如何处置?<br/></strong> 马谡失街亭,同仁认为胜负乃兵家常事,马谡罪不及死。请孔明给予载罪立功的机会,下次再斩就是。孔明坚持处死,蒋琬是孔明看重的人,求情也没有用。<br/>现在孔明自请处罚,刘禅也是同样的想法。胜负乃兵家常事,丞相何必如此?费祎是孔明特别推荐给刘禅的人,希望他多贡献一些忠言。现在任职侍中,则认为丞相应该自行贬降,才能服人。刘禅这才诏贬孔明为右将军,行丞相事,照旧总督军马。他这样裁定,表示刘禅并非一般人所说,是扶不起的阿斗。因为他完全拒绝孔明的请求,不予批准。表面上看十分尊重孔明,实际上使孔明很难做人。大家很可能认为孔明虚伪,口头说说,书面上写写。反正不了了之,大家也无可奈何。他若是立即照准,孔明的面子难看。大家也可能猜疑,他对孔明表面上尊重,内心颇为不满。否则为什么不推拖一下,给孔明面子上好看一点呢?他先说不必,给孔明面子。然后采纳费祎的建议,同样是给孔明面子。因为再怎么说,费祎是孔明所器重的人,不可能是反对孔明,对孔明有成见,甚至于希望孔明再罚得重一些的人。如果换成李严,那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要提建议,也都应该多想一想自己和当事人的关系,以免使领导者为难,也使同仁多心。用不了多久,刘禅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恢复孔明的原职,更是给孔明很大的面子。费祎和孔明的关系够,有资格居中策应。让刘禅和孔明双方面,都能够获得合理的表现。他的贡献实在很大,值得表扬!</p><p> <strong>27.赵云病故,孔明跌足而哭,这是为什么?</strong><br/> 赵云比孔明稍长,但相差没有几岁。他和孔明一样,都是二十几岁开始,便追随刘备。在早期的同仁当中,孔明和赵云年纪相近,彼此相处得十分融洽。在孔明心中,成为最可靠的伙伴。凡有重大或紧争事务,大概都会重用赵云。这一次北伐,孔明点将,却遗漏了赵云。他十分生气,厉声说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仍愿为前部先锋。孔明说五虎将已折损三人,不久前马超刚刚病故,赵云硕果仅存,实在不能让他再出差错。赵云依然坚持,也打了一场难看中惟一好看的胜仗。想不到过了没有多久,赵云就病重而死。孔明跌足而哭,说子龙病故,国家损一栋梁,他也等于去掉一只胳臂。大家听了,也都挥泪不止。刘禅放声大哭,回忆当年,若非赵云单骑救主,早就死于乱军之中了。下诏追赠大将军,谥顺平侯,葬于成都锦屏山之东。建立庙堂,并四时享祭。<br/> 孔明想到当年大家同样年轻,生龙活虎一般。没有多久,赵云自称老迈,回头看自己,也苍苍老矣!赵云这一死,是不是表示自己来日不多了呢?何况南征时,把蛮兵烧得伸拳舒腿,乌戈国人几乎灭族,他自己也勇感叹大损阳德。虽然有功于国家,必然减少自己的寿命!这一次北伐,由于用错了人,弄得大家紧张、劳累、焦急,甚至于伤亡累累。赵云就是退军有方,也是大伤之气。所以回来不久,便重病亡故。孔明深觉罪孽深重,所以忍不住大哭。一方面哭赵云,一方面也哭自己。今后这一条路,愈来老战友愈少,要怎样走下去?</p><p> <strong>28.赵云的一生,带给我们那入场启示?<br/></strong> 赵云字子龙,常山人。黄巾作乱时聚集乡里勇士,协助当地区的军阀公孙瓒。刘备和公孙瓒都是名师卢植的弟子,徐州牧陶谦商请刘备救援时,公孙瓒借给他两千马步兵,刘备还指名借用赵子龙一起出征。<br/> 陶谦让徐州,刘备坚持不接受。留驻小沛时,赵云因兄长亡故,请假回乡奔丧。刘备和他执手告别,流泪不舍。赵云十分感动,向刘备保证一定回来追随。<br/> 刘、关、张三人失散,在古城会合。赵云也来相投,说公孙瓒不听人言,以致兵败自焚。袁绍屡次相招,看他也不是会用人的人,所以并未前往。从此终生相随,功劳不在关、张之下。新野兵败,赵云单骑救阿斗;孙夫人要带阿斗回江东,也是赵云截江救主。对刘家的贡献,实在很大。攻打汉中时,他与黄忠的表现,令刘备赞叹说: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刘备死后,更追随孔明北伐。全师而退,没有丝毫损失。但是,他所获得的奖赏,远不如关羽和张飞。刘备称帝时,封张飞为西乡侯、黄忠为关内侯。赵云一直到死后,才由刘禅追谥为顺平侯。这当中的差距,实在令人难以想像。<br/> 赵云只有忠心而没有私心,智勇兼备。可能是他几番敢于直言,伤了刘备的面子,才受到这样的不公平的待遇。当然,以刘、关、张的关系,加上关羽和张飞的脾气。使刘备不敢重赏和加封赵云,也是主要的原因。<br/> 他的一生,至少带给我们三大启示,分述如下:<br/> (1)上天疼爱老实人,最后一定不会吃亏。<br/> 我们常觉得老实人吃亏,赵云是一个特别显著的案例。大家都知道他好,却由于老实而对他不公平,这样合理吗?其实,从隐秩序的角度来看,是合理的。因为不吃亏,或不愿意吃亏,怎么能够证明老实呢?赵云的高明,在于善择明主。但是,刘备有了关羽、张飞,他如果不老实,不能委曲求全,那里容得下他?生前不封侯,死后追谥,又有什么不同?上天经过严苛的考验,确定为老实人,必然给予公平的待遇,看长远一些。<br/> (2)老实人也要学习沟通技巧,不能过分直言。<br/> 赵云的直言性格,成为孔明和刘备的工具,对他十分不利。孔明先安排他和刘备一起过江,成亲后刘备把荆州志得一干净,不想回家。赵云一番直话,刘备心中着实不痛快。刘备入叫,孙夫人在荆州,刘备把赵云留下来,便是看准他能够直言对付孙夫人。老实人吃亏,看起来自己也有相当责任。多学习一些沟通技巧,应该可以少吃一点亏。过分直言,便是心目中不敬,必须避免。<br/> (3)公道自在人心,后世会给老实人高度的评价。<br/> 后世的人,读历史,看演义,对各种人物,自然有所评价。对于赵云,几乎都是异口同声,加以称赞。看到曹操接受徐元直的建议,要生擒赵云。因而下令军中不得乱放箭,才使赵云顺利逃脱。觉得大快人心,对徐元直的人在曹营心在汉,同样饮敬。对赵云承受不公平待遇,都认为关系不够,固然未可厚非。却也有些愤愤不平,为他抱屈。有了这样的反应,我们还能责怪上天不公平吗?老实人不吃亏,我们应该有信心才对。</p><p> <strong>29.孔明为什么再上出师表?刘禅如何回应?</strong><br/> 第一次北伐,孔明痛失街亭,虽然得姜维,内心仍然十分自责。赵云死亡,更使他觉得再这样下去,实力只有愈来愈弱。因为人才培育不易,而折损太快。何况有人认为北伐既然这么困难,不应该轻动。所以孔明再度上表,以明白宣示自己的决心,和实际上的需要。<br/> 他首先以“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为宗旨,说明北伐的正当性。接着提出六大疑点,来反驳偏安的可能性。因为蜀魏交界都是山地,充满了大大小小的路径。如果采取防御的策略,兵力必须大幅度分散。不但防不胜防,而且互相救援,也十分困难。敌人随时可以集中兵力,攻击某一据点。即能突破防线,实在相当危险。惟有以攻为守,不断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使敌人疲于奔命,才是最有利的方式。使反战派同仁,知所警惕。不要以为刘备亡故,原先的理想便丢在脑后。<br/> 最后说明天下来很难料,变化莫测。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坚持以身殉国,希望大家多多支持。<br/> 和上一次的出师表比较起来,少一份信心,多一份决心。看来他已经觉悟,他这一辈子的任务,不在一统天下。而在有始有终,绝不动摇。刘备当年要起来的时候,多亏曹操不断地做球,让刘备节节上升。现在司马懿将要起来,轮到孔明不断做出各种变化球,使司马懿磨练精进。那一只看不见的手,不明说,却十分合理。<br/> 刘禅甚喜,令孔明出师。起三十万精兵,不善观魏延也没有办法,以他总督前部先锋,迳奔陈仓道口。</p><p> <strong>30.曹真为什么要抢功?他怎样对抗孔明?</strong><br/> 司马懿的良好作战绩效,使曹真承受很大的压力。他自觉再不好好表现,曹叡的心,便会偏向司马懿,对自己非常不利。所以千方百计,找到王双这员大将。趁孔明再度来犯时,向曹叡推荐王双,做为先锋。曹叡一见,果然不同凡响,立刻封为虎威将军前部大先锋。曹真为大都督,起兵十五万。会合郭淮、张郃,分路把守隘口。把司马懿摆在一迹,以免夺了功劳。<br/> 两军开打,王双果然厉害,连斩二将。孔明问姜维有何良策?姜维派人装成百姓,身上带着呈给曹真的信,故意让魏军逮住。把密件呈给大都督,说姜维原是魏人,不得已而降蜀。现在愿意和曹真配合,以举火为号,生烧蜀人粮草,再擒孔明,以自赎前罪。曹真大喜,费耀却劝阻都督不能轻信。由他带领军士,前去相应。<br/> 结果费耀中计自刎,魏兵大败。孔明重赏姜维,只可惜大计小用,并未诱杀曹真。曹叡大惊,即召司马懿商议。司马懿说坚守关隘,不必出战。蜀兵粮食供应不上,自然退兵。那时候乘虚追击,可擒孔明。<br/> 曹真很不服气,为什么要听司马懿的话?他派王双打听蜀营动静,见魏延拔寨而退。于是大力追赶,中了魏延的埋伏。王双措手不及,被魏延一刀砍于马下。<br/> 从此曹真心中怀恨司马懿,这样不和的气氛,曹叡应该负起很大的责任。他不能一味鼓励两个竞争,否则最大的受害者,必然是他自己。曹叡愈来愈信司马懿,实际上曹真也帮了很大的忙。然而司马懿会这样想吗?以他的行事作风,恐怕未必。<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8 9:55:19编辑过]
wyl5
发表于 2007-4-28 19:52:49
<p>呵呵 节假日也要发哟,我等着看呢</p>
llapple
发表于 2007-4-29 09:46:15
<p> <strong>31.孙权见魏蜀交战,有什么反应?</strong><br/> 孙权据报孔明出兵两次,曹真损兵折将。群臣力劝兴师伐魏,以图中原。张昭建议孙权,先就皇帝位,然后兴兵。于是改年号为黄龙元年,谥父孙坚为武烈皇帝,兄孙策为长沙桓王。立孙登为太子,大封群臣。<br/> 刘禅获悉,询问孔明意见。孔明说派专使致贺,请孙权伐魏,两方配合。孙权依陆逊建议,虚作起兵之势,遥与西蜀相应。实际上等待时机,乘虚取中原。<br/> 孙明当然知道孙权不会真诚合作,他只是安住孙权的心。叫他不要打西蜀的主意,以便专心对付曹魏。孙权打魏国,和孔明北伐的目标相同,目的却完全不同。事实上从赤壁之役以来,从来没有真心合作过。<br/> 最妙的是张昭,他先建议孙权称帝后兴兵。等到孙权即帝位,他自己位在三分之上。却以建议孙权初登宝位,不要动兵。只宜修文偃武,增设学校,以安定居心。他前后两种建议都对,可见话是人说的,而且怎么说都对。孙权初登皇位,当然不会计较。反正早打晚打,都是陆逊去打。张昭只动口不动手,随便说他就是。<br/> 陆逊被封为上将军,辅助太子驻守武昌。他当然知道,孔明是害怕司马懿联吴攻蜀的计策。所以才送礼祝贺,并且提出蜀吴合力出击的要求。既然双方都没有诚意,谈什么合作?还不是遵循往例,虚应故事一番。<br/> 东吴的虚伪,已经出了名。魏、蜀都上过当,自然不敢相信孙权。一个人信用破产之后,要想重新建立信用,实在太难了。信用只有递减,无法增加,要特别小心心维护。</p><p> <strong>32.曹叡为什么拜司马懿为大都督,曹真又将如何?</strong><br/> 曹叡见孔明攻下陈仓,再出祁山,散关也被蜀兵夺去。而孙权称帝,攻魏只在旦夕。曹真又生病,不能上朝。赶紧把司马懿找来,问他如何应付?司马懿说不必防吴,但须防蜀。曹叡大喜之下,封司马懿为大都督,总摄陇西诸路军马。并叫人把曹真的印信,快拿回来。<br/> 司马懿果然比曹真厉害,他知道三两句话,要取得曹叡的心,比较容易。但是要让曹真心服,实在很困难。如果叫人去拿印信,必然更加引起曹真的反感,增加很多工作上的障碍。因此向曹叡建议,由他自己去拿。<br/> 来到曹真府舍,司马懿并不马上撞入。先令人入府报知,才进入府内。首先探问病情,表示关心。然后才问东吴、西蜀联合进兵,孔明已再度出祁山下寨,知道这些近况吗?曹真回说家人知他病重,不让他知道。并说在这种危急情况下,为什么不拜司马懿为大都督?司马懿赶紧说自己才粗识浅,不称其职。曹真命左右把印信交给司马懿。他回说不敢受此印信,却愿意助一臂之力。曹真跳起来说,要抱病向曹叡保荐。司马懿说已有恩命,只是不敢接受,司马懿才接受下来。一般人看到司马懿这样假情假意,必定骂不绝口,说什么阴险奸诈、圆滑而缺乏真诚。为什么不想一想,如果不这样,今后和曹真如何相处?完全凭藉曹叡的支持,依靠自己的实力,真的就可以什么都不管了吗?司马懿是什么样的人,那是他的事。学一学这种与同仁相处的方式,不见得不好。如果加上真心诚意,那就更加圆满。</p><p> <strong>33.对于司马懿的不怒功夫,孔明如何应对?</strong><br/> 司马懿令张郃为先锋,戴凌为副将,引十万兵到祁山。他的计策,被孔明识破。魏军大败,司马懿赞叹“孔明真神人也”。传命大军尽回本寨,坚守不出。<br/> 孔明见司马懿不出,想出一计。传令各处,皆拔寨而起,假装退兵的样子。司马懿说孔明必有大谋,不可轻动。张郃则说一定是粮尽而回,为什么不追?司马懿亲自勘察,蜀兵又退三十里下寨。他依然坚持此是孔明诡计,不可追赶。张郃愿领军令状,一定要追。结果又中了孔明的圈套,魏兵死伤很多。司马懿规定今后切忽妄动,违者军法处置。孔明得病,传令当夜暗暗拔寨,返回汉中养病。孔明去了五天,司马懿才知道。不禁长叹:孔明真有神出鬼没之计,吾不能及也!<br/> 司马懿的不怒功夫,可以说是孔明磨练出来的。当然,他的个性,才是根本的原因。他原本不想当官,被曹操逼出来任职,却又不重视他。不做不行,要做也不行。在曹操的威势,他不忍耐,又能够怎么样?曹丕继任,司马懿受到重用。临终时还指定他为三位辅佐大臣之一,却由于曹叡的猜疑而自请罢官。一个人经得起这样起伏浮沉,没有忍耐的个性,那里承受得了?现在又遇到孔明这位高人,善用各种计策。真真假假,弄得司马懿头昏眼花。干净发挥不怒的功夫,任凭孔明怎样挑逗、刺激,不打就是不打。反正孔明远道而来,不能速战速决,于蜀军不利。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司马懿既然抓住了,就不会轻易改变。孔明遇着这样的对手,也实在头疼!</p><p> <strong>34.孔明怎样气死曹真?司马懿岂不是从中得利?</strong><br/> 曹真病愈,劝曹叡伐蜀。以曹真为大司马征西在都督,司马懿为大将军征西副教督。引四十万大军,来取汉中。这时孔明病好多时,每日操体兵马。心想在这种季节,大雨淋漓。魏军再多也没有用,只派王平和张嶷,先引一千兵士去守陈仓故道。大军安居一月,待魏军退时,再出兵追击。果然不出孔明所料,大雨连降三十日。魏军退时,曹真和司马懿意见不同,结果司马懿棋高一着,所料想的都成为事实,气得曹真卧病不起。<br/> 孔明后出祁山,听说曹真病重,在营中治疗。便写一封信,赞杨司马懿而嘲弄曹真。叫降兵拿回去交给曹真,即放他们回去。曹真在病床在看信,恨气填胸,当晚就死在营中。司马懿用兵车装载,差人送到洛阳安葬。孔明趁机找司马懿斗阵法,司马懿排出“混元一气阵”,被孔明识破。继由孔明排出“八卦阵”,司马懿一看便知,却无法破解。魏军大乱,死伤十之六七。司马懿退在谓演南岸下寨,下令坚守不出。<br/> 曹叡用这两人正副搭档,原来就不妥当。孔明若是利用两个人之间的矛盾,激起他们的内斗,岂不是更好?孔明对此,不但胜如指掌,而且善于灵活运用。现在一封信气死曹真,反而便宜了司马懿,是不是隐秩序那一只看不见的手,透过孔明,在帮司马懿的忙呢?<br/> 就显秩序来看,我们可以骂司马懿。孔明也打从心里头不喜欢他。然而隐秩序居于平衡的立场,应该帮忙的时候,他会不知不觉中,让司马懿从中获利。</p><p> <strong>35.刘禅为人才召孔明回成都?是谁在搞鬼呢?<br/></strong> 孔明打败司马懿,回到祁山时。永安城李严派都尉苟安,解送粮米到军中交割。苟安喜欢饮酒,一路上耽误了不少时间。孔明大怒,说误了三日,便该处斩!如今误了十天,还有什么话说?便叫推出斩了。长史杨仪说苟安是李严的部属,杀了他,以后找不到送粮,怎么办?孔明改口打苟安八十大板,叫他以后务必守时。苟安心中怀恨,连夜逃到魏寨投降。司马懿要他回成都散布流言,说孔明怨上,早晚要自己称帝。并说如果刘禅召回孔明,即保苟安当上将。苟安回成都,见了宦官黄皓。说孔明自倚大功,早晚必将篡国。刘禅于是下诏,宣孔明班师回朝。孔明不得已,用减兵添窜的方式,使司马懿不敢来追。安全退回汉中,不曾折了一人。<br/> 刘禅原来对孔明十分放心,受了黄皓百般挑拨,这才下诏。李严自持是刘备托孤的第二号人物,对孔明并不知尊重,致使部属苟安也不在乎时限,延误运粮。以孔明的感势,要除掉黄皓和李严,显然轻而易举。但是,真的这么做,难道和曹操有什么两样?对孔明来说,曹操是一面镜子,使他谨慎而且客气。从隐秩序来看,刘禅、黄皓和李严,对孔明都有好处,让大家看出孔明不同于曹操。如果没有这些事情,大家又如何证明,权大势大名声也大的孔明,会经得考验,和曹操不一样?<br/> 世间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产生不相同的看法。但是两边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想事情时,最好正反两面都想一想,才能发现真正的道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9 9:48:15编辑过]
wyl5
发表于 2007-4-29 19:29:06
<p>呵呵 等下面的,天天在关心呢</p>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