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w 发表于 2007-4-30 08:55:07
<p>真是左右逢源</p>llapple 发表于 2007-4-30 10:29:28
<p> <strong> 36.魏延怎么能杀死张郃?他不是打不过张郃吗?</strong><br/> 刘禅向孔明道歉,说自己误信宦官之言,一时召回丞相,十分后悔。有了这些证据,孔明将妄奏的宦官杀掉,就不是曹操了。凡事处理得合乎时机,大家都没有话说。苟安逃往魏国,一时无法捉他。孔明复到汉中,仍令李严负责粮草。杨仪建议分兵两班,以三个月为期,两班轮流出击,以减少疲乏。孔明大喜,先带一班出征。司马懿因曹真已死,向曹叡保证愿尽一已之力,剿除寇贼。请张郃为先锋,料定孔明必将割陇西小麦,以资军粮。乃派张郃结营守祁山,自己引大军望陇西而去。孔明当然要割取小麦,却已料定司马懿会来阻挡。因此装神弄鬼,要姜维准备三、四个孔明的塑像,装在车上,好像真的一样。司马懿看见孔明,追赶了好久,才发现有好几个孔明。以为是神兵,赶快又躲起来。<br/> 孔明割了小麦,忽报东吴有意联魏来犯。赶紧分兵两路,徐徐退兵。张郃见司马懿按兵不动,自告奋勇要去追杀。司马懿指挥他这样、那样、结果中了孔明的埋伏。被魏延逼得走投无路万箭齐发,射死在木门道中。<br/> 司马懿悲伤不已,仰天感叹:张郃之死,吾之过也!论武艺,魏延根本不是他的对手。论作战,他也不在司马懿之下。但是,天色昏黑,山上火光冲天,两边皆是峭壁。插翅难飞,却又进退无路。孔明原本是用来对付司马懿的,却误射了张郃,这难道也是天意?张郃不死,司马懿要抓权,势必多一个阻挡。他不能杀死张郃,却有意无意让张郃代替他送死,是不是有点奇怪。</p><p> <strong>37.张郃一生的曹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br/></strong> 张郃守隽乂,河间人。年轻时应朝廷的募集,为讨伐黄巾的义勇军,属于韩馥。后来韩馥战败身亡,随军归于袁绍。提任校尉的职务,收编公孙瓒的部际。因功升为中郎将,却因遭受毁谤,愤而投入曹操阵营。曹操大喜,封为都亭侯偏将军。曹丕称帝时,封为郑侯。他不但武艺高强,对于经典义理,也十分通晓。<br/> 他的一生,至少带给我们三大启示,分述如后:<br/> (1)凡人必有死,武艺再高,功劳再大也不能例外。而且武艺低的人,死于武艺高的人手中。反过来看,那些武艺高的人,也死在武艺低的人手里。<br/> 我们的张郃为例,并不是由于他是特别的个案。吕布、关羽、张飞、黄忠、张远、徐晃、许褚,说不完的大将,莫不如此。武宫战死沙场,原本就死得其所。不过张郃比较冤枉,他的死亡,显然由于司马懿胡乱指挥的结果。张郃自己善于应变,结果由他自行判断,应该不至于那么容易中计。偏偏他是司马懿的先锋,不得不接受他们命令。这才为乱箭杀中,当然十分冤枉。<br/> (2)军人打仗,原本各为其主。主的善恶,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挑选的。实际上主的好坏,需要时间的考验,才判断得出来。主的好坏,不能够算在军人的头上。<br/> 我们可以说赵云善于选择明主,却不应该说张郃投靠曹操,是错误的选择。因为刚开始的时候,谁也不知道曹操和刘备是什么样的人,将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赵云和张郃,做出不同的选择。在当时的情况下,很难判断谁对谁错。加入之后,如果改变主意,那就是反叛。对军人来说,更为严重。我们说人生的机会很多,要看自己怎么选择?实际上选择的局限性还是很大。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实际上都很十分有限。经常发现选择错误时,都已经是事后之明,后悔也来不及。张郃若是不投曹操而改投刘备,结果会怎样?也要看许多变数,综合起来才能论定。何况他在曹魏阵营中,不过是领军作战,并未参与重大政策的决定。各为其主,张郃当然是忠于国家的将领。曹操一家人,应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起全责。<br/> (3)世代轮替,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又一代的将领,很快地亡故。人生的寿命有限,有效的岁月,更是十分短暂。惟有修养品德,才是人生惟一真实的要务。<br/> 吕布武艺起群,像一阵风,没了。关羽万夫莫敌,谁都不放在眼里。吕蒙、陆逊联手矇骗,也没了。回想几十年来,多少英雄,一个个不见了。所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有成必有毁。和时间比赛,永远都是输家。人生的惟一任务,其实是无形无迹的品位修养。赵云留芳万世,大家永远为他抱不平。根本的原因,即在品德修养,真的无人能及。我们为张郃抱屈,也是因为他一向进退的据,不滥杀无辜,才有这样的感觉。<br/> 像张郃这样的人,称得上好死。被乱箭射杀,误中埋伏,都没有影响。死后不留下臭名,让大家天天咒骂,才是人生的大事。凡事想得长远一些,务求自己心安理得。人生苦短,不知何时是大限,所以时刻都要小心。</p><p> <strong>38.孔明为什么什么制作木牛流马?后果如何?<br/></strong> 司马懿打不过孔明,利用孔明远来,粮食难以支援的弱点。采取坚守不出的原则,使孔明大伤脑筋。负责军粮的李严,由于军粮不济,怕孔明见罪。推说东吴即将联魏来攻,孔明回成都,查明实情,要将他斩首。姑念他是刘备托孤的重臣,所以革职回乡,成为一般百姓。然而长期作战,粮食的运送,毕竟十分困难,固此制作木牛流马,以节省人力,方便粮食的运输。<br/> 制造木牛流马很不容易,仿造却十分快速。司马懿命兵士抢夺几匹回营,照样仿制,也拿来运送粮米。孔明吩咐王平引两千兵士,扮成魏人,混入魏军的运粮队伍,将护粮的军士杀散,夺回木牛流马。待魏军赶来,便将木牛流马口内的舌头加以扭转。牛马都不能走动,魏军牵不动也带不走。又唤张嶷引五百军士,扮成鬼头兽身。于魏军惊惶失措时,放起烟火,一齐拥出驱牛马而行,魏军必疑为神鬼。结果不出孔明所料,夺取很多魏军粮草。司马懿损兵又丢粮,被困在上方谷。<br/> 制作木牛流马,引诱魏军来抢。等待魏军仿制后再连牛马带粮食一并抢回来。这种计策,现代用得十分熟练。先创造一批新品,引诱他人仿冒,然后告进官里,索回高价赔偿。发明某些东西,登记好智慧财产权。等待有人盗用,立即法律申告。孔明和司马懿,正在做最后的竞赛。两个谁活得久,所代表的国家就会获得最后的胜利。孔明为什么这样急于北伐?很可能有感于自己的年岁不轻,而体力日衰。才不停地变花样,求突破。</p><p> <strong>39.孔明送妇人衣服给司马懿,效果如何?</strong><br/> 孔明再三用计,总是死伤无数,而逃掉司马懿父子。难怪他感叹地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求也。司马懿算得了孔明,却打不过孔明,只好坚守不出。<br/> 他这种忍耐功夫,使孔明十分无奈。岁月不饶人,一天天快速过去。面对这种激之无效、攻之不获的人,拿他实在没有办法。他终于想到一计,把一套妇女衣服,装在大盒子里。写一封信,叫人一并送给司马懿。<br/> 司马懿当然很生气,但是他的忍耐功夫,确实无人可比。他接受下来,好好款待来人。问说:孔明忙吗?吃得好吗?来人告以十分忙碌,吃得很少。司马懿转向诸将说:食少事烦,能活得久吗?来人回蜀营,一五一十,都向孔明报告。孔明十分伤感,自觉神思不宁,诸将因而不敢进兵。魏将们知道这件事情,都很愤怒,认为大国名将,不应该忍受这样的侮辱。纷纷请求出战,以决雌雄。司马懿不得不上书曹叡,请求准予出战。<br/> 曹叡这一次,表现得非常有默契。他想司马懿坚持不战,怎么忽然改变主意?莫非是请将强烈要求,才借用他这一块盾牌,要抵挡诸将的压力?于是下令不得出战。这时传来东吴的讯息,说原本陆逊上表吴王,要和蜀军前后夹攻曹魏。不料中途奏表为魏兵所护,因此暂时不采取行动。孔明长叹一声,昏倒于地。气人的人,遇到不生气的人,往往更加气愤,反过来把自己气得半死。孔明的修养很好,想气他并不容易。现在司马懿忍辱功夫比谁都高。孔明气不动他,怎么能不生气呢!</p><p> <strong>40.同样面对孔明,司马懿为什么比周瑜高明?<br/></strong> 周瑜究竟是不是被孔明气死,我们实在不必加以追究。但是,司马懿在情绪管理的功夫,毕竟比周瑜要高明得多。周瑜心中,抱持“既生瑜,何生亮”的怨恨。果然不幸而心想事成,终于怀恨而死。司马懿一句“诸葛亮真神人也”,表示了“吾不如”的自谦。言为心声,同样能够心想事成,顶着敬贤的光环,而心安理得。<br/> 倘若当初诸葛亮过江,舌战群儒之后。周瑜能够接受鲁肃的建议,抱持共同努力,齐心夺斗的心情。促使孙权和刘备精诚合作,联合抗曹。我们对周瑜的观感,必然大为改变,认为他比司马懿还要高明。因为在那种孙权势力远大于刘备的时刻,能够有这种胸襟和肚量,当然更为难能可贵。周瑜一生的结局,也不致那样悲惨。年纪轻轻,便怨叹“每争必高我一筹,天意乎?人力乎”?紧紧抓住小乔的手,伤心而亡。<br/> 司马懿和周瑜一样,在数度较量之下,孔明好像都计高一筹。但是,他所采取的应对策略,远比周瑜高明。我们可以说周瑜逆着走,而司马懿则顺着来。是不是由于周瑜向前车之鉴,司马懿才发挥逆向思考,我们不得而知。至少司马懿遭受孔明散发的流言,而削职回乡,到头来对司马懿都有利无害。可见凡事批发它当成好事看,它就是好事;把它当做坏事看,它便成为坏事。果然心想事成,值得大家好好去体会。同样一位孔明,周瑜把他当做敌人,结果被活活气死。司马懿把他看做高人,从他身上学得很多东西。使自己更安全,更持久!</p>wyl5 发表于 2007-4-30 10:54:57
呵呵 一直跟随呢,楼主刚发,我就看 嘿嘿llapple 发表于 2007-5-1 15:15:45
<p><strong> 41.孔明为什么作法延长阳寿?结果如何?<br/></strong> 孔明自知劳累过度,体力日衰。昏倒加上吐血,都是命在旦夕的征兆。他想利用人生最后的时间,做出最有利的冲刺,心虚此生。他终于想出一计,想以他的死亡,来激发魏、蜀双方的行动。对外,他希望司马懿知道他的情况,出来攻他,制造反击的作战机会。对内,看看诸将的反应,以便预先做好万全的准备,为蜀国安危做出最后的贡献。在当时科学并不发达,以神道设教,是通用的方式,可以向上天要求延长寿命。他安制本命灯一盏,说七日内不灭表示上天同意。若灭,那就非死不可。姜维十分小心,一切谨慎。除了请教孔明一些重大问题外,专心照顾本命灯。一直到第六天,都没有问题。不料魏延闻知魏军来攻,飞步入内,要报告孔明。一下子把本命灯扑灭姜维怒极,拔剑要杀魏延。孔明说:死生有命!魏延伏地请罪,孔明吐血卧倒床上。<br/> 有生必有死,像孔明这样的高人,当然能够预知自己的死期。但是能够像他这样,把最后的日子,做最有价值的运用,则是少之又少。他一方面派人禀告刘禅,一方面做好退兵的各种准备。完全负责到底,是他一生处事的原则,临死前仍然坚持。姜维得到他的秘传,成为孔明死后的传人。他对魏延,一直存有戒心。要不是需要用他,早已把他斩杀。现在利用他扑灭主灯,引起众怒的机会,吩咐杨仪。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中,把魏延刺杀。孔明的后事安排,完全为公不为私,令人敬佩。</p><p><strong> 42.孔明一生,给我们那些重大的启示?</strong><br/> 我们说过,许多人看《三国演义》,看到关羽去世,便不忍,也不想再看下去。因为忠义既死,百念俱灰了。同样有许多人,看到孔明鞠躬尽瘁,死在边境,也不忍更不想再看下去。他这一颗照亮社会公义的明灯,忽然熄灭。世界一片黑暗,社会更无希望,令人叹息!<br/> 孔明一生,给我们的重大启示,说明如下:<br/> (1)当人家特别对我们示好时,要提高警觉,有时候是要用命来回报的。愈对我好,愈需要小心回应。<br/> 孔明廿七岁时,刘备三顾茅芦,一共拜访了三次。孔明死时,才五十四岁。正当壮年,不应该这样早死。便是长年奔波,久经劳累。才积劳成疾,可以说提前死亡。五十四减掉廿七,总共为刘备拼命,达廿七年之久。三顾茅芦,相当于叩三次头。廿七除以三,等于九。刘备每叩一次头,孔明就要拼命九年。对刘备而言,太划算了。对孔明来说,则是太辛苦了。<br/> (2)既然答应人家,就应该全力以赴,不可以半途而废。更不应该尽力而为,做到什么地步都无所谓。<br/> 孔明可以答应刘备出山,也可以谢绝他的好意。决定权在孔明自己,因为他必须自作自受。他经过三次考验,认为值得一试。既然答应下来,他就义无反顾。把家中的事务安排妥当,便全心全意,为组织而尽心尽力。遇到事情,总是全力以赴,不保留、观望、马虎。对于既定的目标,永不放弃。刘备死后,仍然一本初衷。坦然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面对,也说到做到。<br/> (3)就算是主角,也有更换的一天。不可能一辈子永远当主有,要顺应天命。不应该怨天尤人,不要强求。<br/> 孔明下山,一开始就名闻天下,惊动世界。因为他是当时的主角,凡是和他不相上下,如周瑜、郭嘉,只要和他站在敌对的阵营,都早死。现在主角换人,变成司马懿。他也不得不提前归天。死生有命,果如孔明自已所言。但求心安理得,不必怨天尤人,更无法强求。<br/> (4)一个最怕晚节不保,年老时找理由,把自己年轻时的作为,全盘否定。如何慎始,更应该注意善终。<br/> 孔明在刘备死后,很可能已经明白,要一统天下,恢复汉室,实际上已不可能。但他既不能退休,也不能投降或者篡位。惟一的办法,就是硬着头皮,一路走下去。这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是善终的最佳原则。在盖棺论定之前,不要为自己留下任何污点,至关重要。尽管有一些欠妥的地方,还不致败坏他的名声。<br/> (5)自己是好人,也应该包容坏人。,因为把现有的坏人赶尽杀绝,还是会出现另一批新的坏人,照样捣蛋。<br/> 李严、黄皓为非作歹,孔明早就知道。魏延、杨仪,都是有才无德的人,孔明当然也很明白。然而,有好人就有坏人,否则怎么知道谁是好人?人一上百,便形形式式,各种人都有。地位愈高,就应该包容性愈宽宏。若是一味嫉恶如仇,看见坏人便想把他杀掉。恐怕不是良好的领导人。孔明重法纪,明赏罚。但是该容人时,还是得容人。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轻易杀人。孔明欣赏有才有德的君子,也能够适度包容有才无德的小人。并非没有原则,而是亟需用人呀?</p><p><strong> 43.孔明死后,各方面有什么反应?</strong><br/> 刘禅听说孔明病危,大为吃惊。急命尚书李福,黑夜到军中问安,兼询后事。孔明说一切旧制,不可改变。所用的人,也不宜轻废。兵法都传授给姜维,由他领军。丞相一职,可由蒋琬继任。蒋琬之后,可交给费■。再问后继者时,孔明不回答,已经仙逝了。<br/> 司马懿听说孔明死了,还怀疑这是诈死,要诱他出战。后来确实证明孔明已死,这才松一口气说:我等皆高枕无优矣!班师回朝,一路上看见孔明安营下寨的处所,无不整齐有序,大叹:此天下奇才也!<br/> 孔权对蜀国来使说:闻丞相归天,每日流涕,令官傣尽皆挂孝。是真是假,恐怕只有老天知道。<br/> 然而,三国都暂不动兵,则是共同一致的措拖。<br/> 被贬为百姓的李严,原来寄望有一天孔明会再给他机会,让他自补前过。闻孔明已死,知道自己无人再敢用,意大哭而死。校尉廖玄一向认为自己的才学和名望,应该为孔明副手。一直由于未被重用,而怏怏不乐。闻知孔明死亡,也大哭自己从此以后,永无希望了。<br/> 刘禅得知丞想亡故,大哭:天丧我也!<br/> 杨仪、姜维排到阵势,缓缓退入栈阁道口,然后更衣背丧,杨幡幡哀。蜀军皆撞跌而哭,甚至有哭死的。<br/> 一个人最大的成就是永远活在大家的心中。孔明平日虽然严厉,却十分关怀大家。乡民奔告,蜀兵退入谷中时,哀声震地。大家对孔明的不舍和怀念,可以证明人人心中,都有孔明的身影,并未因死亡而消失!</p><p><strong> 44.孔明为什么预先嘱咐杨仪杀魏延,后果如何?<br/></strong> 无论如何,魏延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的遭遇,值得普天之下,有才干,却与顶顶上司格格不入的人,做为借镜。希望能够自我调整,做出合理的改变,以免重踏魏延的覆辙。就算有人为他喊冤,又有何用?<br/> 打从魏延杀长沙太守韩玄来降,关习领着他拜见孔明。一开始孔明就想杀他。说他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不如先杀掉,以绝祸根。幸亏刘备劝阻,才保留性命。魏延居然系警觉性很差,认为有刘备撑腰和提拔。便可以不理会孔明对他的观感,而不思改善两人的关系。<br/> 就算孔明对他有偏见,也有成见。他身为部属,除了自我调整之外,难道还有其他的办法?改投他人的阵营,只有增加孔明的可信度,果然如他的预言。否则得不到孔明的信任,对他而言,处境相当危险。特别是刘备死后,他虽然已经立功封侯,也不能不重视孔明对他的态度。有人说他是创新派,和孔明的保守派当然不能相契合。但是礼让顶头上司三分,也是部属的起码修养。孔明几次说要不是还有需要,一定把他杀掉。这样严重的警告,不相信他一点风声都没有。还自持刘备死后,除了赵云之外,数他资历最深,武艺最高,而狂妄依然。孔明的本命灯,不论魏延有意或无意。只要心目中有孔明,应该都不会那么莽撞,一下子把它撞灭掉。<br/> 孔明决心要杀魏延,却又担心诸将的武艺不足以担当此一重任。姜维将要大用,万万不能背此恶名。他终于想到杨仪,因为他同样有才无德。就真事情办不妥,反过来把他杀掉;或者事后大家有意见,不谅解,而嫁祸于他,也无所谓。一石两鸟,原本是老掉牙的计策,用用无妨。于是交代杨仪,死后不发丧。并给予密令,如魏延造反,已交代马岱,依计杀他。一切果然如孔明所料,自己则率大军攻司马懿,不能因为丞相一人而耽误国家大事,并且埋怨丞相当时如果采取他的计策,老早已经取下长安,又说自己资历深,官位高,怎么能够听从杨仪的指挥。这些都很道理,只是他为什么不想想:以孔明的谨慎和守法,怎么会做出这样不合情理的安排?如果是有意让他难堪,更应该提高警觉,以免对自己不利。在这种紧要关头,还发什么牢骚?杨仪和他本来就是对头,现在持有孔明的兵符。居于好汉不吃眼前亏,为什么还要硬来呢?如果杨仪依照孔明生前的指示,轻骑而出,手指魏延,笑着说:“丞相在日,知汝之后必反,教我提防。今日果然应着丞相的预言。汝敢在马上连叫三声‘谁敢杀我’,便是真大丈夫。”魏延到这个时候,还不够警觉,为什么出这样的名堂?竟然大笑说:“忆明在早,吾尚让三分;他今已亡,天下谁敢敌我?休道连叫三声,便叫三万声,亦有何难?”于是张开嘴巴,在马上大叫:谁敢杀我?不料马岱手起刀落,斩魏延于马下。孔明不用魏延的计策,可能是大错。魏延心中没有孔明的存在,也是自取败亡。杨仪自持功高,未获重赏,口出怨言。刘禅大怒,贬他为民。杨仪羞惭自刎而死。留下令人一大堆不解的谜团,论论纷纷。</p><p><strong> 45.曹叡如何托孤?由何人继任皇帝?<br/></strong> 辽东燕王公孙渊,令大将军卑衍为之帅,杨祚为先锋。起辽兵十五万,杀奔中原而来。曹叡大惊,派司马懿兴师前往讨伐。公孙渊那里是司马懿的对手,被打得城中粮尽,人人怨恨。公孙渊父子投降,俱被斩首。<br/> 这时曹叡病重,封曹真之子曹爽为大将军。辅佐太子曹芳,总摄朝政。不久病危,急召司马懿还朝。曹叡仿刘备方式,将年仅八岁的曹芳,托孤于司马懿及曹爽。在位十三年,只不过卅六岁。曹芳是养子,大家都不知道从那里。曹爽自幼出入宫中,知道他的父亲曹真,累受司马懿的气。奏请曹芳加封司马懿为太傅,自己则独揽兵权。司马懿装病,二子也退职闲居。引诱曹爽专权,享受荣华富贵。反而对司马家的虚实,并不清楚。刚好李胜奉派为青史刺史,曹爽命其前往司马府辞行,顺便探听消息。司马懿早知来意,去冠散发,上床撤被而坐,请李胜入座。李胜报告要去青州任职,司马懿假装听不清楚,故意把青州说成并州。李胜说青州不是并州,司马懿还是装得很像,笑着说:你方从并州来?李胜说明是山东的青州,司马懿大笑说:原来你从青州来。李胜说怎么病成这个样子?左右回说太傅耳聋。李胜要了纸笔,写了一行字呈给司马懿。看完之后,司马懿笑着说:我病得耳聋了,此去保重。然后以手指口,侍婢进汤。司马懿喝得汤流满襟,装出哽噎的声音,说:吾今衰老病笃,死在旦夕了。二子不肖,望多指教。回去见曹爽时,千万请他多给予照顾,说完倒在床上,声嘶气喘。李胜回去后,一五一十,告诉曹爽。乐得曹爽大叫:此老若死,吾无优矣!司马懿待李胜去后,起身向二子说:曹爽从此不会对我们有戒备,可以找机会下手了,不久司马懿果真找到机会,以造反的罪名,斩杀曹爽全家,结束了一场残酷的政治斗争。<br/> 刘备托孤,曹叡学得很像。但他没有想过:司马懿和孔明不能够相处。何况同时托孤二人,势必引起无谓的份争。孔明最后忍无可忍,还是把李严贬为庶民。<br/> 司懿和曹真的恩怨,曹叡不可能不知道。同时托孤给司马懿和曹真的儿子曹爽。固然可以收到制衡的效果,不致彼此联合起来,欺侮年幼的皇帝。然而曹爽的功力,那里是司马懿的对手?请他来,等于要他的命。这一点曹叡为什么想不通?我们可以推想。他并不是想不通,而是没有其他的选择。司马懿位高权大,不请他辅佐,等于害曹芳。不得不请他,只好想办法加以制衡。想来想去,还只有曹爽。这真是曹爽倒霉,把他找来,代替曹芳送死。司马懿一看,曹爽的弱点十分明显,要权、要钱、要享受。于是以退为进,装病不出,把所有机会都让给曹爽。两个儿子跟着辞职,全家人不问政事。曹爽派人试探虚实,他又装得十分逼真。李胜为了讨也曹爽,当然形容得特别夸张。等于帮司马懿的大心,一起来害曹爽。人一旦丧失戒心,缺乏警觉性。随地有被陷害的可能。司马懿何等厉害,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要曹爽全家人的命。曹爽表示什么都不要,只要当富翁就可以。证明他太单纯,太幼稚,根本不够资格,当司马懿的对手。<br/></p>wyl5 发表于 2007-5-2 10:31:35
呵呵 继续关注啊,好长的连载啊大魔头 发表于 2007-5-4 15:36:17
期待着最后结尾的部分wyl5 发表于 2007-5-5 10:21:56
楼主啊,不会是出去旅游了把wyl5 发表于 2007-5-7 08:16:29
好东西等的好辛苦啊llapple 发表于 2007-5-8 10:18:58
<p>哈哈,旅游回来继续连载……大家久等了</p><p><strong> 46.司马懿病死,如何交代后事?</strong><br/> 司马懿受到曹叡刘备式的托孤,却没有做到孔明式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把曹爽害死之后,父子三人同领国事。又想起曹爽的亲戚夏侯霸,在雍州守备。下令召他来洛阳议事,夏侯霸知道情势不利,干脆造反。郭淮奉命前往镇压,夏侯霸大败,向刘禅投降。<br/> 姜维询问夏侯霸,有关魏国的实情。决定领军北代,由夏侯霸陪同,出兵牛头山。司马懿派长子司马师迎战,被姜维按照孔明临终明秘传的连弩法,一弩可发十矢。皆是药箭,射得司马师逃回洛阳。而蜀军死伤也多,姜维只也返回汉中屯札。双方暂时停战,再做打算。<br/> 司马懿染病,渐渐沉重。于是叹二子遗嘱:“吾事魏厉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枉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常怀恐惧。吾死之后,汝二人善理国政。慎之!慎之!”他一生常说不实的话,现在将死,说这些话是真是假?各人自有理会,我们也不想加以评论。<br/> 曹操和刘备不同,司马懿当然好和孔明不一样。在曹操的示范下,司马懿耳濡目染,都是权谋欺诈的作风。他青出于蓝胜于蓝,此曹操更为毒辣残酷。让他这种人出头,实在是当代社会的不幸。然而有善必有恶,有大善必有大恶,也是理所当然。隐秩序的评价标准,和显秩序不同,彼此才能够互补。我们只能说曹氏家族,教导出司马家族。司马家族变本加厉,很快就会灭掉曹魏。曹操临终,不交代正事,只说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司马懿的遗言,两个儿子会听成什么样子,我们且拭目以待。</p><p><strong> 47.孙权病死,由孙亮继位,各方如何看待?</strong><br/> 曹操、刘备先后死亡,孙权尚在。他比父亲孙坚、长子孙策,都活得长久。对未来的贡献,也很宏大。<br/> 然而活得再久,还是会死。只是怎么死法?各有不同而已。孙权看到台风来时,海水倒灌。松柏尽皆拔起,直飞到建业城南门外,倒插在路上。因而受惊成病,日愈沉重。召太傅诸葛恪、大司马吕岱,嘱以后事。死时年七十一岁,在位起过半个世纪,看尽各种变化。<br/> 由于孙权的长子孙登,很早病故。改立孙和为太子,又封孙和的弟弟孙霸为鲁王。两个分成两派,彼此恶斗。孙权深为优虑,最后废太子,改封南阳王。鲁王则被赐死,改立少子孙亮为太子。孙权死后,诸葛瑾的大儿子诸葛属,立孙亮为帝。与侍中孙峻,一同辅政。<br/> 司马师听说孙权亡故,以司马昭为大都督,总令三路军马攻吴。诸葛恪亲自引兵迎战,大败魏军。诸葛恪一面遣使入蜀,请姜维进兵北代,许以平分天下。一面领军进东兴,要乘势进取中原。把二十万大军开到前线,不料第一仗攻打新城,便遭到惨败。兵败回朝,被侍中孙峻,以逆贼罪名,斩杀全家老幼。诸葛瑾生前,见诸葛恪聪明尽显于外,曾经感叹:此子非保家之主也!果然应验。孙亮封孙峻为丞相大将军富春侯,总督一切。三国的传承,情况大抵相似。皇帝年幼,又能怎样?<br/> 姜维这边,乘机出兵北伐。以廖化为先锋,也是无功而回。三国的情势发展至此,人才大多用尽,新人来不及补充。再打下去,好像好没有什么意义。分而复合,看来为时不久了。</p><p><strong> 48.孙权一生,带给我们那些重要的启示?</strong><br/> 孙权字仲谋,生于公元一八二年,亡于二五二年,享年七十一岁。他比曹操晚生廿七年,却以韧生之犊不畏虎的精神,大败曹操于赤壁之役。使曹操不止一次,发生“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他年轻时追随兄长孙策,先由群举孝廉,继由州举茂才,并任奉义校尉。虽说是继承父母基业,却也屡经历练。继位后尊重老臣,且能敬爱乡野的贤士,礼聘他们出任要职。可惜年纪老大以后,昏聩残暴。尤其是处理太了的方式,更是引起群臣的派系纷争。最后由于钟爱少子孙亮,竟然废孙和,杀孙霸。自己闹出家祸,招致后来之国的祸患。<br/> 综观孙权一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分述如下:<br/> (1)敬老尊贤,才能够获得广泛的支持与帮助。盲目自大,不但学不到东西;而且不用多久,便骄横自败。<br/> 孙策指定的辅佐大臣张昭,虽然尽心尽力,却喜欢倚老卖老。有时厉声指责孙权,有时假装生病,不再上朝。孙权不敢怠慢,自称年轻考虑不周,请张昭多多指导。对于周瑜,更是处处尊重。这种敬老尊贤的良好态度,是孙权能够固守基业,力求扩展的有利因素。<br/> (2)目标远大,事业才可能做大。否则容易看近不看远,反而局限了自己扩展的空间,结果害了自己。<br/> 刘备的目标远大,在一统天下,恢复汉室。孙权的目标狭窄,只想扩展领域,做大自己,以致蜀吴联盟,在刘备是坚强的信念,在孙权不过是权宜的措施。刘备盛怒之下,大举攻吴,逼得孙权向曹魏投降。蜀吴破裂之后,孙权等于失去屏障。稍有风吹草动,便要疲于奔命。但是他出尔反尔,已经没有诚信可言。要想真诚和别人合作,也没有人敢相信,还不是害惨了自己?<br/> (3)领导人的作风,直接影响到全体员工。特别是继承的接班人,往往变本加厉,做出更加可怕的事情。<br/> 曹操奸雄,曹丕有样学样。孙权昏暴,继任的孙亮,由于处境十分困难,不久便被废掉。孙休之后,立孙和之子孙皓,凶暴残恶,以剥人面皮和凿人眼睛为乐。显秩序称为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隐秩序则认为因果报应,非如此不可。培育人才,找到理想的接班人,原是领导者的主要任务。则其基石,则在于自觉、自律、以修正自己、治理家务为优先、然后才谈到其他。<br/> (4)在历任领导人当中,自己才能最差,却在职最久。要特别警觉,恐怕不是上天的选项,必须及时调整。<br/> 孙氏父子三人,孙权最差,而寿命最长。显示东吴不可能成为一统天下的主角。孙权若是明白这个道理,自然坚持蜀吴联盟。协助蜀汉早日一统天下,减少百姓的灾难。天意难明,必须用心考察,以求合理应变。<br/> (5)区域性人才,要有全球性眼光,促使自己所在地,为全世界的利益,做出良好的贡献,才能提升价值。<br/> 东吴领域广大,人才很多。孙坚的英勇事迹,为江东子弟留下良好的榜样。却出由于孙权才能不足,不能由江南进窥中原。众多人才,只能为区域性服务。未能为平天下做出贡献,便是领导人缺乏全球性的眼光。当年北伐,东路比西路要是方便得多。却只见孔明六出祁山,未见孙吴积极伐魏。</p><p><strong> 49.司马师为什么废曹芳立曹髦,后果如何?</strong><br/> 姜维和司马昭作战时,曹芳向太常夏侯玄、中书令李丰、光禄大夫张缉三人哭诉,要他号召忠臣义士讨贼。司马师得知,将三人腰斩于市,灭其三族。召集群臣,列举曹芳的罪状。随即另立曹操之孙曹髦为帝,曹芳乘车大哭而去,非宣召不许入朝。不久镇车将军毋丘俭、杨州刺史文钦以废主为名,起兵前来讨伐。司马师亲率大军镇压,结果虽然顺利征服,自己却卧病不起。<br/> 司马昭赶来相见,司马师心神恍惚,自料难保。遗言“继我为之,大事切不可轻托他人,自取灭族之祸”,大叫一声而死。曹髦封司马昭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掌握所有大权。姜维见机,又兴兵北伐。安西将军邓艾早有准备,蜀军大败。大家归罪于姜维比照孔明当年街亭失败旧例,上表自贬为后将军,仍行大将军事。<br/> 东吴这边,丞相孙峻病亡,孙琳辅政。专横霸道,孙亮无可奈何。适逢魏国诸葛诞,因孔明在蜀为相,不能重用,不得已在魏总摄两淮军马。见司马昭专权,特来投降。要求起兵,共同讨伐司马昭。曹髦害怕司马归,不敢不服从,下诏尽起两都之兵二十六万,杀奔淮南而来。诸葛诞兵败,司马昭灭其三族。吴兵大来降魏,司马昭尽放归东吴。将领不敢回吴的,都加以重用。<br/> 曹操当年如何对待汉室皇帝,司马昭兄弟,当然也如法泡制,虐待曹家主子。因果报应,来得如此之快。曹操如果地下有知,是悔恨,还是执迷不悟呢!</p><p><strong> 50.邓艾与钟会,为什么要争功?结果如何?</strong><br/> 邓艾字士载,自幼丧父,有口吃的毛病。深明兵法,善晓地理。司马懿提拔为尚书郎,司马昭封为安西将军。钟会安士季,自幼聪慧,博学多艺。一出仕便为司马懿的机要人员,司马昭接任后,成为府中心腹人物。<br/> 司马昭决定伐蜀,封钟会为镇西将军,为恐机谋泄漏,以伐吴为名,令青、兖、豫、荆、杨五处各造大船,掩人耳目。司马昭知道钟会志大心高,不敢让他独掌大权。另外令邓艾,诸葛绪各领兵三万,以资策应。<br/> 诸葛绪原为钟令部属,深知钟令心胸狭窄、嫉妒心极重。惟恐率先攻下成都,必将遭受钟会的暗算。中途离开邓艾,却被钟会密告畏敌怕死,把诸葛绪用槛车载赴洛阳,请司马昭发落。将他的军士,收偏在自己的营际。邓艾大怒,要找他理论。他的儿子邓忠劝他“小不忍则乱大谋”,但是和钟会见面时,都没有好脸色。<br/> 钟会问邓艾,如何进攻成都?邓艾说有一条险平小路,可以迳取成都。钟会心中暗喜,从这一条高山峻岭的路径,就算摸索到达。蜀军只要百馀人守其险要,断其归路不全军饿死才怪。因此向邓艾鼓励说:此计甚妙!可立即引兵出发,我们在这里专候捷报!<br/> 在曹魏这个大气球中,充满尔诈我虞、争权夺利的权谋气氛。主帅对将领不合作,彼此钩心斗角。钟会认定送死的路,竞然怂勇邓艾赶快去走。诸葛绪更是一开始便投机取巧,结果害了自己。不请忠义,也无感情。曹操的狂妄任性、司马懿的用术玩法,已经全盘受到感染。<br/> 邓艾抄小路,钟会则统领十万大军,分由斜谷、骆谷进入蜀地。钟会料想邓艾必死无疑,自己可获全功。邓艾令子邓忠,引五千精兵,并穿衣甲,各执斧凿器具。凡遇峻危之处,凿山开路,搭造桥阁,以便行军。自已沿途下寨,到了摩天岭,只剩下两千人马。开路壮士尽皆哭泣,因为岭的西背是峻壁巅崖,不能开凿。先前的冒险辛苦,完全等于白废。邓艾以身作则,取毡自裹其身,从岭上滚下去。大家奋勇跟进,到了江油。奇袭成都,刘禅君臣出降。邓艾大概是胜利冲昏了头,竟然擅自拜刘禅为骠骑将军,其馀文武各随高下拜官。出榜安民,交割仓库。司马昭大惊,认为邓艾特功而骄。任意行事,反刊露矣!封钟会为司徒,就近加以创制。钟会那时不知姜维诈降,与他结为兄弟。和姜维商量,以反叛的罪名,捕捉邓艾父子。邓艾并无半点准备,也不反抗。在被押往许昌的路上,为钟会部属残杀而死。<br/> 钟会声势大振,中了姜维“不可复为人下”的计策。司马昭又屯兵于长安,表示对钟会十分不放心。由于利令智昏,公然造反。四十岁那一年,便被乱箭杀死。<br/> 邓艾与钟会,可以说相争之下,两败俱伤。然而真心合作,大概也不会有好结果。曹魏大气球中,忠实正直的人士,都难以生存。他们两个,当然心中有数。邓艾能反抗而不为,钟会明知所属军士都是魏人,那里会跟他蜀叛变?以他们才能,怎么会上姜维的当呢?他为司马家臣已久,要以魏臣自居,实在十分困难。<br/></p>wyl5 发表于 2007-5-8 11:31:44
呵呵 楼主终于出山了,看你的心情不错啊,谢谢你的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