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日月石 - 

[管理综合] 对国内几位管理咨询专家的个人点评——曾仕强、莫少昆、余世维……

[复制链接] 73
回复
2012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1
发表于 2005-11-11 16:43:22 | 只看该作者
对楼主的命题保留疑问,应该是管理培训专家能好些,他们做咨询恐怕有些问题。
42
发表于 2005-11-11 16:48:10 | 只看该作者

百度上可以搜索到企业战略管理,不知道是不是莫主讲的。。。

43
发表于 2005-11-13 09:27:48 | 只看该作者

八楼的哥们:

看来你应该补补课了,在中国的环境中生存如果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很深的领悟,那真的是嫩了点。

我见过很多人了,包括嘴里对中国传统文化抨击得很厉害的人,可是到了关键的时候处理问题的方式却依然是中国式的。你也可以进行一下自我反省,是不是这样。中国的文化其实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脉,除非你不是在中国长大。

当然,中国文化中有许多的糟粕,这一点学者说得够多了,处事的时候不一定照搬,可是其中的门道最好还是要懂的,做事是要讲方法的!

就个人理解年轻的人所学的东西从来源上讲是有所不足的试着分析如下:

其一:老师讲的——知识部分有用,做人处事方面几乎是空白,或者有政治化倾向,这一点不用多说了。

其二:文人的传世文章——文人最大的缺陷就是酸,这一点从人格上来说是好的,甚至可爱。说得深一点,文人的理想色彩太重,对现实中的缺点或者说人性中恶的部分看得很清楚,批评的也是一针见血。反过来面对不完美的现实(我们面对的就是这样的现实)甚至是罪恶的 现实却没有办法!

其三:老外的东西,老外的专业研究是非常厉害,可是处事之道与国人相比要差很多。凡是敢来中国淘金的都是中国通,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洞察比一般人都深得。另外台商在大陆的投资势头越来越猛,更多是敢往内地投资,究其根源除了有钱之外,还是对怎样与国人打交道心里有底。

中国文化速成班——听曾仕强讲座、看南怀瑾的书。

[em06][em01][em01][em01]
44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3 19:27:02 | 只看该作者
[转载]反弹琵琶:老曾的课就不用说了,把中国人的人性说的极其委琐,还记得上次他上《对话》,被几个企业家问得接不上下茬。问题在哪里?因为他的中国式管理是他八十年代在台湾总结出来的。适合的当时的企业和社会背景,想这么照搬到中国,有点不合适宜。中国现在的企业更需要的是正道直行,像他讲的那么迂回来迂回去的,简直就是墙头草,还总觉得自己掌握什么真经了。他所总结的只是个别现象。不能把个别现象发大为中国企业管理遇到的整个问题。那不仅是对中国企业管理进程的玷污,也是对中国人人性的玷污。
45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5 08:39:00 | 只看该作者
山东教育电视台(CETV-SD)11:00,“名家论坛”栏目有莫少昆教授讲的《战略管理》,可以去听听,讲得的确不错。
听说《战略管理》这套光盘也已经在名家论坛出版了。
46
发表于 2005-11-15 11:08:29 | 只看该作者
哥们还是比较喜欢阿贵的东西。本来看这种资料的时候多数是在比较累,想换个方式来放松一下的时候。阿贵的风格正好满足哦
47
发表于 2005-11-15 12:55:07 | 只看该作者

小妹学到很多东西

谢谢

48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6 15:51:04 | 只看该作者
阿贵便是张锦贵吧,还没有听过,看一些评论说也不错。
49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8 08:53:53 | 只看该作者

余世维的营销法宝

余世维通过个人包装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主要采取光盘传播、网上炒作、形象包装、独家代理等方式,短短时间成为中国培训界一位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余世维的课程策划注重细节、表达生动、重视现场效果,是其课程一再受到追捧的重要原因。余世维课程策划和包装定位职业经理人,抓住市场热点与敏感话题,特别是企业老板与职业经理人关心的主题进行准备,个人简介、广告推广与课程提纲都浑然一体,注重品味,吸引了大量的眼球。

法宝一:市场炒作、网络传播

一"盘"散沙,一"网"打尽。炒作是余世维第一大法宝,不管是有意无意,可以说绝大多数人了解余世维都是从光碟开始的,而且是网上提供下载的视频文件。光碟与视频文件铺天盖地,无孔不入,造成了余世维风暴的雏形,某人寿公司及电信公司内训光碟的“曝光”与流传,极大提高了余世维的知名度,使余世维风暴的形成成为必然。光盘、视频的传播需要网络,文章、思想、书籍的传播需要网络,网络是一个最低成本的传播工具,余世维将网络传播与下载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将中国职业经理人一网打尽。据说余世维成为互联网当今人物排行榜内唯一的一个进入点击率排名前50名的培训讲师。不管这个说法是否有依据,余世维在互联网的影响人尽皆知,余世维的经销商也是通过互联网来传播其管理思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图书是培训师与顾问师营销的利器,不过相对而言,余世维的图书远没有他的讲课受欢迎,不过余世维的图书通过各种方式也给他带来了更大的影响。2005年3月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时代光华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余世维博士正版力作《赢在执行》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此次新书发布会将面向时代光华分布全国的200多个分会场、近4万名参加培训的各界人士同步直播,对于余世维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也有目共睹,不可忽视。

启示:在激烈的竞争中,余世维之所以在短短的时间脱颖而出,主要原因在于他重视了市场的包装与策划,而其他老师没有。从课程到市场,从简历到口碑,这一切都经过了精心的策划与炒作;很多台湾及大陆的专家教授也有很好的背景与专业的技能、良好的口才、实战的经历,但是没有像余博士一样成功,原因是没有系统的包装与推广意识,99度的水缺一把火,也成不了开水。

50
发表于 2005-11-22 00:44:36 | 只看该作者

一看就知道是博维的人在做莫少昆老师的营销

营销本无所谓,但为了营销莫老师拿余、曾和姜来说事儿就有点儿低俗了。这种定位在营销中叫依附定位,就像商务通拿呼机和手机说事一样。只是如此一来就把莫老师和余曾等人放到了一起,实在是风险很大,无异于杀鸡取卵。莫老师的课当然讲得没问题(准确说是非常好),但和余曾之流不同。

余曾是流行歌星般打法,找一热点主题(像流行歌手选歌),然后拼命炒作,全国巡演。流行的一般都不长命(太俗了,不管是否听过都没人听了,就像流行书籍谁动了我的奶酪,还有谁看呢)。台湾人都用这种方法(如陈安之、尚致胜之流,有点儿像台湾的政治,喜欢炒作),说的背景没有一点是真的,只是拼命吹,当然大家也不管他的真假,真假也没关系,听起来舒服也就行了,讲的内容和形式是重要的,真理也不在于从谁的嘴里讲出来。

只是台湾人没有人的起码的诚实,还在那儿侃侃而谈,还在教别人,实是有些愚弄人的味道。

莫老师是新加坡人,我个人建议还是应该走商学院教授的路子,那样比较长久而且受人尊重。流行的只能往下走,听的人层次越来越低,可是莫老师主讲的是战略、领导、变革等,只适合高层听。

我个人对莫老师的建议是不要急,我想更可能是余继业急,这样不好。如果你们只是培训,我觉得这样做也无妨,但你们更主要的是咨询和EMBA班,那一定不要把莫老师做低了,慢慢地大家就不尊重了。

我个人是希望莫老师的生意越做越好,影响力越来越大,所以我冒昧地讲这些话。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