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胡涂 - 

[读书评论] [连载]《蒙牛内幕》书籍连载

[复制链接] 139
回复
3162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1
发表于 2005-7-29 06:38:5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学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谢谢主人

32
发表于 2005-7-29 08:55:56 | 只看该作者

第一编蒙牛现象

序幕牛根生VS郑俊怀——两位巨人鲜为人知的内战

中国乳业的两位巨人,在打打杀杀的最初三年里,居然住在同一栋楼的同一单元!今天尘埃落定,一个身陷囹圄,一个散尽家财,一个泪祭百年,一个德征后世。老郑抚颊沉吟,不知是否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浩叹;老牛托颏深思,定有“逝者如斯”的感喟……

一、狮子与羚羊的故事

清晨,非洲草原上的羚羊从睡梦中醒来,它知道新的比赛就要开始,对手仍然是跑得最快的狮子,要想活命,就必须在赛跑中获胜。另一方面,狮子思想负担也不轻,假如跑不过最慢的羚羊,就只能饿死。

多么奇妙的事情,强如狮子之强,弱似羚羊之弱,差别不可谓不大,然而在物竞天择的广阔天地里,两者面临的源自求生欲望的压力却是同等的。

可见,在动物世界里,动物的对手说到底就是它自己,它要逃避死亡的追逐,首先就要战胜它自己,它必须越跑越快。因为稍一松懈,便会成为他人的战利品,决无重赛的机会。

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对人来说何尝不是这样?不管你是总裁还是小职员,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不是都要尽心尽责,全力以赴吗?要知道总有人盯着你的职位,跃跃欲试,总裁的高位自然热门,不必多说,小职员也不例外,因为公司门外总有不少新人等着进来。这样看来,大家的选择都一样,要么做得更好,要么被淘汰。

在新的一天来临时,可不要再拿闹钟出气了,还是对自己说一声“加油吧”。

在伊利,这个故事被奉为经典。

在蒙牛,这个故事也被奉为经典。

很多人在问,这到底是老郑的故事,还是老牛的故事?

其实它既不是老郑的,也不是老牛的。无论在伊利,还是在蒙牛,“狮羚文化”都是“拿来主义”的产物——它的原始出处是非洲大草原。

但第一个把它拿进伊利的,是老牛,确切地说,是“在伊利工作时的老牛”。

从此,它就在“阴山下”的敕勒川扎了根,成为老牛与老郑的“同仁故事”,最后又成为蒙牛和伊利的“同城故事”。

《狮子与羚羊》就像一部缩微胶卷,叠映了伊利与蒙牛长达6年、老郑与老牛长达16年的恩怨情仇。

二、从洗瓶工到副总裁

1983年,郑俊怀与牛根生几乎是前后脚进入伊利的前身——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总厂。不过,老郑是作为企业最高领导人坐在主席台上,而牛根生是作为一名洗瓶子工人站在车间里。

牛根生有两句经典的话。

一句说给失意者:“别人从零起步,而我是从负数起步。”

一句说给得意者:“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我们无法猜想20多岁的牛根生乍进伊利时到底在想什么。但他在伊利的历程既是“从士兵到将军”的典范,也是“由大起到大落”的标本。“洗甁工-副总裁-流放者”,三点一线代表了他从“土伦城”到“滑铁卢”的跌宕际遇。然而,他所说的“负数”到底指什么?“智”和“德”怎样推动他跨越了不期而遇的“人生大裂谷”?

发展心理学讲人生,频繁运用的手段是“追溯”。特别是对人物早年的追溯,因为据说人的智慧、性格,在七岁之前就已基本定型。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共和国建设者档案》一书追溯的“童年牛根生”:

牛根生总裁的新闻助理张治国,提供了一个简单明了的线索,他把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牛">牛ersonName>先生过去47年的经历概括为八个字,并且以1999年为界分作前后两段,简称“八字人生”:卖贫干免,创联负捐。

卖,使他与牛结缘。牛根生是个苦孩子,1958年,出生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因为家里特别穷,兄弟姐妹又多,父母便以50元的价格,把他卖给了一个牛姓人家。牛姓父亲的职业是养牛,从此,他便与牛结下了不解之缘。

贫,令他参透人生。牛根生的童年,生在穷家,养在穷家,挨过饿,受过冻,遭过打。在边远的内蒙古,形容孩子苦命,投东家,靠西家,有“七娘子八老子”之说。而牛根生恰恰就有“三个爹四个妈”:生父生母,养父养母,养母去世后,养父又续继母,再加上岳父岳母。

“牛根生”这个名字是养父取的。由于自家未生孩子,期望通过抱养来栽根立后,所以给他取名“根生”。据知情者透露,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家庭:养父解放前被抓过壮丁,有过一段从警的经历,且在国民党逃离大陆前,阴差阳错,文档上给了他一个虚拟的头衔——警长;养母当过国民党高官的姨太太,在旧社会里就飞机上飞机下。这样两个特殊的人,处在那样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自然没有好果子吃。解放战争期间,身为官太太的养母曾把自己的财产广为散发,一部分送了人,一部分是寄存的,东寄存一点,西寄存一点。60年代生活困难,养母领着他试图找回那些寄存的东西,人家不仅不认,还把母子俩给轰了出去。过去的朋友,最终都反目成仇。没钱反而不会有这么多的仇人。你的我的,有钱没钱,河东河西,人情冷暖,对牛根生的财富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有记者向牛根生询问,一生中谁对他影响最大时,他说,论私,自然是养父养母影响最大,“我的父亲养牛送奶38年,我是子承父业;我的母亲给了我教育,她嘱咐我的两句话让我终生难忘,一句是‘要想知道,打个颠倒’,另一句是‘吃亏是福,占便宜是祸’。”论公,他觉得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对他影响最大。他说:“要是没有党的好政策,哪有蒙牛,哪有我们的今天。我十几岁的时候,父母(指养父母——编者注)离开了我,我差点饿死、冻死,是共产党救了我。我对党的认识是体会的,不是背会的。”

从牛根生的复杂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与许多同龄人相比,他受的是全面教育,既有来自理论的,也有来自生活的,而且正反两方面都有。他性格中的种种特质,诸如刚强、独立、宽容、奉献、洞察入微、逆向思维、打破常规、不屈不挠、敢于冒险等,无不与这种成长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说:“我作为做企业的人,一方面信奉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也结合一部分凯恩斯观点,让我的员工尽快变成中产阶级。凯恩斯比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晚,因此凯恩斯观念应该可以对马克思主义形成一定的补充。”

他还说:毛泽东,让我们站起来了;邓小平,让我们富起来了;江泽民,让我们牛起来了;新一代领导人,必定会让我们强起来的。

由于出身不是很好,牛根生自幼受尽歧视,但他奋力反抗;自己斗不过,就团结和发动别人。牛根生似乎在那个时期就朦朦胧胧地形成了“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观念。小时候,妈妈给他几毛钱,他都乐意分给小朋友们花,结果大家都听他的话,跟着他干这干那,甚至可以一起教训欺负过他的“浑小子”。这时候,他第一次体会到了“散财聚人”的力量。

人气旺弄不好也会偏离轨道。20054月,牛根生在接受某杂志的记者采访时,自暴其丑:“当我也是十八九岁的时候,因为义气呀仗义呀什么的,在社会上打架,被公安局抓了去,关在看守所里,收审啊,行政拘留啊,三个月,两个月,好在没有判刑。后来,呼市政法委的领导到蒙牛参观,其中三分之一我都认识,他们当年都培训和教育过我啊。”——这应该就是他所说的“负数”了。

牛根生曾经排列过一个“小个子中的世界五大伟人”,而被他放在第一位的是拿破仑。

据说拿破仑在念小学的时候,生性好斗,时常打架。有一天跟一个六年级的学长打架,一个眼圈被打黑了,但就在这时,上课铃响了,拿破仑只好进了教室。下课铃一响,他又冲过去,接着打,结果又黑了一个眼圈,变成熊猫了,这时上课铃又响了。到了中午,下课铃一响,他又冲出去……那个六年级的家伙,还没出教室,就看到门口站着一个熊猫,这家伙一出门,拿破仑就冲上去,准备打第三架,这个家伙就马上叫:“慢慢慢……小伙子,你今天到底打算怎么样?”拿破仑只讲一句话:“除非你向我道歉,否则,我今天准备打到死!”“SorryIm sorry。”拿破仑就说:“你早说不就没事了嘛!”——著名培训师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余世维">余世维ersonName>先生据此总结:不屈不挠,这就是拿破仑成功的道理。

领袖潜质是可以迁移的,当过“孩子王”的牛根生,“散财聚人”的一招一式在伊利很快就派上了用场,不久,他就开始了自己的“仕途”,先后当过班组长、工段长、车间主任、分厂副厂长、分厂厂长,一直做到生产经营副总裁。

一方面,他的成长符合“蚂蚁上树模式”: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地升到高层;另一方面,他的成长也符合“直升飞机模式”:短短三年,就由一名洗甁工擢升为独当一面的冰淇淋旗手。

小牛是有能力的,老郑是有眼力的。两个“力”交合,“负数”就变成了“副手”。算起来,在老郑副手的位置上,小牛总共干了八年。

牛根生在伊利的作为,我们这里只简述三个“关键词”:散财聚人,法制化管理,创第一品牌。
33
发表于 2005-7-29 12:31:14 | 只看该作者
有炒作之嫌。
34
发表于 2005-7-29 18:12:0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书我已经看过,期待有电子书
35
发表于 2005-7-30 01:44:48 | 只看该作者

御用枪手写的吧

怎么和当年的德隆神话之类的一个德性

看到前面的部分,大家试试挤干水分还剩什么,呵呵,不过和以前的商界差不多

36
发表于 2005-7-30 11:35:04 | 只看该作者

1.散财聚人:吃一毛五的饭,散千百万的财

钱多的时候散财,难;钱少的时候散财,更难;勒紧裤带散财,尤其难。

牛根生的散财,初期颇有“勒紧裤带”的味道:当他的副手买五毛钱的饭的时候,他买的却是一毛五的饭;家里的孩子喝牛奶都得斤斤计较,仍抠出钱来给弟兄们买月饼……

他还有一招——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急吾急及人之急:为属下亲人戴孝帽子送过亡灵;当车间主任时,曾给多个班组长解决过后顾之忧——和过泥、抹过房、送过料……有段时间,通勤车司机有事,身为副总的他代劳,一位新来的工人评价说:“这个胖司机态度真好,让他停哪就停哪。”

1990年,年轻的杨文俊刚刚结婚,需要拿出4000元购买住房,对于这个来自偏远农村、当时月工资只有40元的年轻人来说,这相当于他不吃不喝10年的工资,不啻一个天文数字。就在举目无亲的杨文俊为此犯愁的时候,牛根生给他送来了2000元钱。“要知道,牛根生自己当时也没有多少积蓄,这2000元钱是他一大家子省吃俭用里省出来的!更何况,以我当时40元的月收入,他简直看不到我在短期内还钱的可能性。”杨文俊说,牛总的这2000元钱,把一个领导者的责任深深铭刻在了自己的心底:“我们虽然身为企业的领导,但和普通工人一样,也是劳动者。劳动者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后来,他本人也成了一个关心下属的散财者。

当伊利已经拥有3000员工、牛根生掌管的冰淇淋销售额过亿的时候,他的“坐骑”仍然是一辆破旧的天津大发。每当车坏在半路的时候,他就把车撂下,一边打电话让修理工来处理,一边继续去干自己的工作。是企业舍不得给他配车吗?不是的。这背后的故事,让我们看看当年的新闻报道是怎样说的:

企业曾拿18万元要给他买一辆桑塔纳,但他却这样用了:想到开发区离市区较远,员工上下班交通太困难,他用这18万元给员工买了一辆旧东风大客车,一辆华西中客车,一辆天津面包车和一辆大发小货车。他只想:员工和企业比我更需要车。单单没去想自己该坐什么车。

望着辛苦忙碌的企业员工,这位副总无限感慨地说:“我们的员工太辛苦了,他们几乎把全身心都投入到伊利事业中了,甚至没有时间去尽一位父亲、母亲、妻子、丈夫、儿子、女儿应尽的义务,企业对不起他们。”于是他特意为自己的员工精心策划了生日礼物,那就是通过大众宣传媒介——电视,拍摄企业自己的MTV,在骨干员工和其家属过生日的美好时刻,向他们送去衷心的祝福并表示由衷的歉意,将殷殷的企业关怀传送给了千家万户。

小牛属于20多岁就在企业做了“大官”的人,他把事业看得比自己的享受重十倍、百倍,只要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割自己的肉都愿意”。

在当年的这篇报道中,在提到牛根生的时候,通篇用的都是“一位副总”,没有一处提到姓名。而老郑的名字则亮亮堂堂地反复出现。可见,这“一露一藏”之间,有着颇深的意味。小牛走的是“坚不吐名”的路子。

在伊利,牛根生既有聚人之略,又有古道热肠。

有位工人需要救治,牛根生带头捐出1万元。

有一年,他将自己的108万元年薪分给了众人。

其他小额分配、救助,则不计其数……

就是靠着这种“以人为本”、“散财聚人”的本领,牛根生让部下人人竭力,个个用命。

2.法制化管理:少数人改变多数人的一场革命

伊利的法制化管理风格,是从牛根生掌管的冷冻食品公司开始的。

小牛让人在厂里的路上划了道道,人有人道,车有车路,车占了人道要罚款,人占了车路须交钱。

小牛的“禁烟令”(厂区内不准吸烟)也是“军令如山倒”。吸烟者一经发现,罚款50元。有一次,先红到冷冻食品公司去,看到马路对面距离厂区50左右,黑压压站着一群人,以为出了什么事。走近一看,原来大家是跑到那儿去过烟瘾。

生产管理更是真刀真枪。规定了严格的质量标准和质量奖罚制度,生产部的黑板报上每天都公布质量检查结果。

用工制度也改了:能干的,留下,不管他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不能干的,请回家,不管你有什么来头。

当时的中国企业中,管理没有这么严的。有些工人抱怨:伊利什么都好,就是罚款太多。小牛说:要想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市场竞争虽不是真刀真枪的较量,但其残酷性无异于枪林弹雨的战斗;没有“铁”的纪律,就没有取得最终胜利的可能——他要求自己的企业必须有外资企业般的严格管理,自己的员工必须像士兵一样时刻准备作战。

小牛的种种改革,今天都已经固化为伊利的常规。但当年却在这个国营企业里引发轩然大波,因为它属于“少数人改变多数人的一场革命”!

强势管理下产生了强力反抗。罢工的,闹事的,到市工会、自治区工会请愿的,不断有人闹腾。市里许多人感到诧异:挺好的企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事端?

有两个细节非常典型。

伊利有句口号:“工作在这里,学习在这里,成功在这里”。有员工在厕所门上写道:“工作在这里,学习在这里,改造在这里”。

还有一句口号:“伊利就是伊利,什么也无法代替”。有员工改为:“伊利就是伊利,玩你们妈蛋去”。

先红第一次看到这两句被篡改的标语时,甚为惊憾。

然而,反对归反对,时间一长,“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当初不少人激烈反对的“异端”,最终变成了人人遵守的“常规”。

目睹这种变化,先红有了一个新的感悟:什么叫文化?文化就是制度和行为的积淀。一开始,由先知先觉者发起,是少数人改变多数人的游戏;等大家都改变过来了,新来者就成了少数,于是又变成了多数人改变少数人的游戏。

广为流传的实验故事《猴子与香蕉》,实际上就是一个表达企业文化形成过程的故事:

实验设计:

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笼子上头挂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若是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这五只猴子马上会被淋湿。

实验开始:

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结果立刻有水喷来,每只猴子都被淋湿了。

接着,每只猴子都去尝试。结果无不如此。于是,猴子们达成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因为会有水喷出来。

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换掉,换一只新的猴子(称为A猴子好了),关到笼子里。这只A猴子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被其他四只旧猴子暴打了一顿,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新猴子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A猴子去拿香蕉。A猴子尝试了几次,被打得满头包,还是没拿到香蕉,只得作罢。当然,这五只猴子也就没有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又把一只旧猴子换掉,换另外一只新猴子(称为B猴子好了)到笼里。这只B猴子看到香蕉,当然也是马上要去拿,结果也是被其他四只猴子K了一顿,而且那只A猴子打得特别用力(这叫老人欺负新人,呵呵!)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得很惨,也只好作罢。

后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被换成新猴子了,大家还是不敢去动那香蕉。至于为什么不能动,它们都不清楚,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揍一顿。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好文化可以通过制度与行为的固化(积淀)而形成,坏文化也可以通过制度与行为的固化(积淀)而形成。

小牛就是通过这种“固化”,铸成了冷冻食品公司的良好文化。

这种“铁”的制度,实际上首先体现在强烈的自律中。

有一次,一个业务客户来找牛根生,由于事前不知道禁令,在厂区内吸了烟。牛根生知道这一情况后,自己拿出50元,亲自交到了企管部。

从当年的报道中,我们还找到了这样几段话:

由于企业经营状况看好,“伊利冷饮”连续六年成为人们的抢手货。为了保证中间商的利益,企业规定了非常严格的销售制度,那就是只有淡季跟伊利订了合同并且经销过“伊利”雪糕的客户,到了旺季才可以批发到“伊利”雪糕。为了执行这一制度,企业的负责人几乎得罪了自己所有的亲戚、同学和朋友。有一次这位负责人的老岳父想凭关系调拨到当时紧俏的伊利“雪糕”,遭到回绝,老岳父不理解,破口大骂,他只有无奈并风趣地告诉老人家:“您和我全部的关系就是把女儿嫁给了我。如果您坚持要我这么做,那么,把您的女儿领回去好了。”

每到冷饮旺季,企业领导办公室的门槛几乎要被前来走后门搞雪糕的人踩断了,大多数是仗着同学、朋友的面子,有的还拿着领导的条子,但都遭到了果断的拒绝:“不行。这办不到。我们企业是法治销售,而不是人治销售。如果领导的条子都给办了,那么冬天(也就是淡季)穿着棉袄、棉裤站大街上为我们卖雪糕的人就会没饭吃。这是我们企业的信誉问题,任何人不能破坏。”正因为他们这样寸步不让,坚守原则,才使企业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前发展。

在企业一位领导的办公室桌上,有着这么一句座右铭:“消费者的利益,中间商的利益,员工的利益,不可一日不思。”……消费者是水,中间商是船,企业是坐在船上的人。

然而,“伊利人”的这种“铁面无情”、“六亲不认”也招致了社会上许多“正常人”的不理解,乃至诽谤、攻击……有位负责人这样回应:“你可以贬低我个人,你甚至可以把我个人的利益全拿走,但是无论是谁,都不能毁害我们企业的制度。”
37
发表于 2005-7-30 18:57:01 | 只看该作者

一次性的发完整吧,可以吗?

一点一点地看,对于我这种时间不充裕的人来说,太难了。

受限制,不过瘾。

谢谢啦

38
发表于 2005-7-30 19:44:27 | 只看该作者

实体书刚看完,感觉只有序章还值得看一下,其他的就有歌功颂德之嫌

39
发表于 2005-7-31 00:07:47 | 只看该作者

转贴一篇去年中华工商时报的文章,仅供参考:

海外投行鞭打“蒙牛”恶化乳业残杀格局

-------------------------------------------------------------------------------- [高兴] 于 2004-12-30 13:14:45 加贴在 经济人俱乐部 ↑

中华工商时报

  王吉舟,颐合财经副总裁,香港某基金首席顾问。长期跟踪资本市场上的蒙牛和伊利。本报记者日前就伊利事件对其进行专访,他向记者揭示了外资系如何在中国市场“巧取豪夺”惊心动魄的资本故事。

  记者:从“独董风波”到6个月后的高管被拘,你怎么评价伊利事件的始末?

  王:作为旁观者,我当时最大的疑问就是,满身桂冠的知名企业家郑俊怀为什么如此急于MBO呢?居然铤而走险,不惜犯法。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把另一家企业的资本运作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2004年6月10日,中国乳业四强之一——“蒙牛乳业(行情 论坛)”(2319.H K)在香港挂牌上市,并创造出一个奇迹:公开发售3.5亿股,公众超额认购达206倍,股票发行价高达3.925港元,全面摊薄市盈率19倍,IPO融资近14亿港元。

  蒙牛手里一下子有了14亿的现金,牛根生开始放言:“伊利与蒙牛迟早要走到一起。”

  把这两家企业的前途与历史联系在一起,我们立即能明白郑俊怀急于M BO的原因:

  伊利起家于呼市回民奶厂,起家时的注册资本只有40万元,性质是国有企业。20年来,在郑俊怀率领的团队拼搏下,回民奶厂变成了上市公司。1998年,伊利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的第二把手——副总裁牛根生与主管财务的杨贵琴反目,并进而得罪董事长郑俊怀,被郑俊怀送去北京学习。这实际上标志着牛惨遭流放,牛毅然离开伊利后,于1999年开创了蒙牛乳业。5年来,蒙牛异军突起,距离伊利越来越近,尤其是2002年蒙牛引进外资后,发展进一步提速,毫不夸张地说,挟外资之势的蒙牛是能威胁到伊利生存的惟一真正的敌手。

  郑俊怀,这个纵横乳业二十年的知名企业家内心感到了恐惧,一败涂地的恐惧。为什么?因为他心里最清楚,伊利虽然稳坐在行业第一的交椅上,但是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资本结构——收购伊利最多只需要用6亿元人民币的现金。

  记者:如果蒙牛收购了伊利,作为旁观者来说,无论谁胜谁负,都对中国乳业发展是有益无害的,那么您为什么要说这里面有别的问题呢?

  王:问题就在这里,我们知道,蒙牛乳业根本不是牛根生的,牛根生只是个傀儡,他背后有个强大的外国资本控制力量,名字叫做摩根斯坦利。

  原来,忙来忙去,都是给人家做了嫁衣裳,根本不关中国人什么事,挟摩根斯坦利资本力量的蒙牛,似乎更像摩根斯坦利的附体,吞咬其他的乳业企业后,这些乳业企业也都会变成摩根斯坦利的傀儡。

  记者:为什么这么说?

  王:我来解释一下摩根斯坦利通过资本运作控制蒙牛的过程,就不难理解这类外资金融控股机构贪婪的逐利本性。

  虽然从纯技术的角度上我们不能断言谁是谁非,但不得不承认摩根斯坦利的资本控制能力远远在中国企业之上,是丛林里的强者。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确实能感到危机与压抑,中国企业的产权改革之路竟然危机四伏到经不起失败的程度———失败后的中资甚至将丢失行业控制权。

  记者:有人会说管他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只要能把中国的乳业市场搞的兴旺发达,谁控制企业资源有什么关系?

  王:真的如此的话,我们的谈话就不用继续了——毕竟,控制自己的产业资源,是一个大国、一个大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应该做到的,“买办经济”能得到繁荣,却不会得到尊严。

  伊利高管出事,与蒙牛巨额融资成功之间,究竟有无必然因果关系,我们不得而知,但通过分析蒙牛的资本运作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轨迹,这个轨迹清晰地指向一个结局:“蒙牛”收购“伊利”。

  蒙牛乳业从1999年1月成立后,用了3年的时间,先后进行了增资、股改等四次资本运作,实现了初步的原始积累,但是距离成为一家足以垄断乳业行业的巨头,它还差一个关键的因素——资本的支持。

  经历了国内上市努力的失败后,2002年9月起,摩根斯坦利、鼎辉、英联三家外商投资机构与蒙牛走到了一起,开始给“蒙牛”动起了资本运作的大手术。

  2002年6月,“蒙牛”与摩根斯坦利等三家外资机构签署了投资意向:外资投入2.16亿元,只占32%的股份。外资投入前,“蒙牛股份”有4000多万股,增资后外资占不到1/3,就是2000多万股,折合起来,“蒙牛股份”的外资进入成本为10.1元/股。难怪无论是牛根生还是主管部门都感觉心理平衡。

  这个故事使摩根斯坦利看起来像个急着掏钱的傻瓜。你不得不钦佩摩根斯坦利编故事的能力,这个故事这么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以至于牛根生在当时接受采访时主动宣传这个版本:“本来‘摩根’投资‘蒙牛’的价格是8.8元/股,英联的加入使价格上涨到了10.1元/股。”

  记者:“蒙牛股份”的外资成本不就是这些吗?

  王:确实可以这么算,但问题的关键是,未来上市的主体根本就不是“蒙牛股份”,而是注册地点在开曼群岛的一家新公司China Dairy Holdings(本文称为开曼公司),“蒙牛股份”只是其境内的一个孙公司,是个车间。一旦开曼公司对“蒙牛股份”的境外控股结构建立起来,拿着对China Dairy Holdings的投资计算“蒙牛股份”的股价就变得毫无意义。

  2002年6月,摩根斯坦利等三家跨国公司,在境外注册了几家壳公司,其中,最重要的有两家:China Dairy Holdings(中国乳业控股)和MSDairy Holdings(摩根乳业控股),第一家是未来上市的真正主体,第二家是第一家的直系股东。

  9月,蒙牛的管理层和呼和浩特市当地原股东,在境外注册了另外两家壳公司,Jin niu Milk Industry Ltd.(金牛公司)和Yin niu Milk Industry Ltd.(银牛公司)。

  10月,“金牛”与“银牛”以1美元/股的价格,购得开曼公司A类股票5102股。

  紧随其后,摩根斯坦利等三家外资金融机构总投资2597.3712万美元,购得了开曼公司B类股票48980股,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笔所谓的“外商投资?当时根本没有打入内蒙古蒙牛股份的账上,而是打到了摩根斯坦利自己控制的开曼公司。

  记者:开曼公司为什么要设置A类股和B类股,A类股与B类股的数量比例又为什么是5102∶48980呢?

  王:这体现着资本的凶狠:根据开曼公司法,公司的股份可以分成A类和B类,A类一股有十票投票权,B类一股有一票投票权,“金牛”和“银牛”拿了5102股A类股,外资投资机构拿48980股B股,双方投票权之比恰好为51%:49%,但是,股份数量比例却是9.4%:90.6%。如果“蒙牛”的管理层在一年之内没有实现维持高速增长的诺言,那么作为惩罚,开曼公司及其子公司毛里求斯公司账面上剩余的大笔投资现金将要由投资方完全控制,并且投资方将因此占有“蒙牛股份”60.4%(开曼公司内部的90.6%股权,乘以开曼公司对“蒙牛股份”的66.7%股权)的绝对控股权,可以随时更换“蒙牛股份”的管理层!一年后,如果管理层完成了任务,投资方才答应A类股可以1拆10的比例无偿转换为B类股,因此,只有一年后“蒙牛?的管理层完成业绩增长任务,2.16亿元投资换32%的股权这种交易才成立,否则,就是以2.16亿元投资完全控制“蒙牛”(7786万元的税后盈利能力),牛根生会彻底沦为打工者或者再次失业出局。

  因此,这些看似眼花缭乱的数字,体现着资本逐利的秘密:这种苛刻的条件下,“蒙牛”无疑只有搏命狂奔。而如果当年的外经贸主管官员洞悉这一秘密,恐怕2002年“蒙牛”的中外合资批文根本拿不下来,因为这个协议显然存在巨大的风险。如果“金牛”和“银牛”的股东们具有这个知识,恐怕也不会答应,他们1999-2001年真金白银的几千万元投资,如果失败就会被外资摊薄,从而彻底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

  幸运的是,到了2003年8月,牛根生就已经提前完成任务了。“蒙牛股份”的财务数据显示:税后利润从7786万元增至2.3亿元,增长了194%。鉴于完成了任务,一年后的9月19日,外资允许“金牛”、“银牛”分别将所持有的开曼群岛公司1634股(500股开曼群岛公司最初成立时“金牛”所持股份,加上1134股管理层于首次增资前认购的股份)、3468股(同上的500股,加上2968股)A类股票转换成16340股、34680股B类股票,管理层股东在开曼群岛公司中所占有的股权比例与其投票权终于一致,均为51%。

  可以说,2002年6月达成的投资协议,直到一年后的2003年9月19日才真正完成,所幸的是这一跳有惊无险。

  可以看出,2003年9月外资视蒙牛经营状况,决定A-B股互相转换时机,可以说是蒙牛中方管理层和外资以企业控制权为赌柱的第一次豪赌。结果,中方管理层赢了,蒙牛的资本控制权暂时留在了中方手里。但是,随着一个月后2003年10月双方巨额可转债协议的签署,未来蒙牛的资本控制权最终旁落到外资手里。

  2003年10月,三家外资战略投资者斥资3523.3827万美元,购买3.67亿股蒙牛上市公司可转债。约定未来转股价0.74港元/股(2004年12月后可转30%,2005年6月后可全部转股)。

  二次增资品种选择为可转债,可谓一石三鸟,也反映了外资系和“蒙牛”博弈过程中的游刃有余:第一,暂时不摊薄“蒙牛系”实际控制“蒙牛股份”67%股权的现实,让牛根生对上对下都有面子;第二,不摊薄每股盈利,维持上市前财务数据的可看性;第三,换股价格远低于IPO股价,这保证了巨额利润。

  拿到这笔几乎免费的晚餐后,作为对牛根生的招安,2004年3月23日,牛根生以各1美元的象征性代价,从三家外资投资者手中获得了上市公司“蒙牛乳业”4600万股股份,价值1.8055亿港元,这也是牛根生在整个上市过程中直接获得的惟一一笔财富,还是有禁售期限制的。为此,牛根生承诺,至少5年内不跳槽到别的竞争对手公司去或者新开设同类乳业公司,除非外资系减持上市公司股份到25%以下。这样一来,牛根生即使在“蒙牛”被外资系流放,他也不能再出去创业了。牛根生并承诺,10年内,外资系随时随地可以净资产价格或者2亿元人民币的“蒙牛股份”总作价中较高的一个价格,增资持有“蒙牛股份”的股权。这样,即使牛根生将来有二心,操纵金、银牛,对抗外资系,外资系也可以轻松地增持“蒙牛股份”的股权,从而摊薄金、银牛对“蒙牛股份”的控制力,架空牛根生。

  2005年6月时,“蒙牛”的真正股权结构中,只要把外资系各股东的股份数量乘以当时的股价,就可以轻松地计算出外资系各股东可以得到的巨额回报,而请记住,金、银牛和牛根生的股票是有禁售期限制的,而届时外资系的全部股份都没有禁售期。更加可怕的是,所谓的公众投资者,大都是摩根斯坦利亲自推荐的机构,他们和摩根斯坦利一致行动的可能性极大。那么,代表外资系的股权将高达60.5%,谁掌握有“蒙牛”的真正控制权,自然不言而喻。

  记者:那么,这和收购伊利有什么关系呢?

  王:蒙牛上市后披露,外资系又和蒙牛中方管理层签署了另一次更苛刻的豪赌协议。

  协议大意是,如果蒙牛的效益达不到外资系期望的增长率,那么,外资系就没收蒙牛管理层——金牛公司——7830万股给外资系(这笔股份今天价值4.8亿港元,而金牛一共只有1.58亿股),惩罚蒙牛管理团队,什么样的期望增长率呢?未来3年的年盈利复合增长达到50%,也就是说蒙牛在2006年的税后利润要达到5.5亿元以上,如果税后利润率保持4.5%,2006年销售额需要在120亿元以上。

  可是实际上,前前后后外资系的全部现金投资只有6120多万美元,折合4.78亿港元,而且上市后半年内外资系已经出手了2.6亿股,回笼了近14亿港元现金,这使外资系的投资早已赚得盆满钵满。

  可以看见,所谓的对赌协议,外资系根本就没有任何风险,他们更像是坐在驾驶席的车夫,轻松地赶着一辆牛车,而车辕上套着的,正是为了三年后几千万股奖励而搏命狂奔的蒙牛管理层。

  但是,我们自然会想到:年销售额只有40亿的蒙牛,靠什么实现三年后销售额达到120亿以上的飞跃呢?收购其他强大的竞争对手,直接整合别人的销售额,看来才是惟一的制胜之道。

  目前,真正控制伊利股份的,只有金信信托一家,而金信信托去年以2.8亿元人民币的代价,从呼和浩特市政府手中买下伊利的全部国有股份,或许,这正是郑俊怀借金信信托之手实现M BO的招数,然而,郑俊怀这一招虽然使外界势力的敌意收购成为不可能,却涉嫌挪用公款,导致他锒铛入狱。

  而郑俊怀的入狱,使涉嫌配合其挪用公款进行M BO交易的金信信托,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无奈,他们采取了“躲为上”的对策。

  实际上目前的伊利股份,已经没有人能够控制股东大会,排除金信信托系的博时基金与郑俊怀系的启元投资和华世商贸。那么,真正的第一大股东,变成了只持有几百万流通股的信托基金。

  我们很容易计算出,全面收购伊利需要的筹码:单方面召集股东大会,达到即使金信信托站出来反对,也反对无效的程度,就要持有超过金信信托的股份———15%的流通A股,价值6亿多元人民币。

  因此,我们明白,收购伊利的买卖十分划算:最多仅用6个多亿人民币就可以吞下伊利这块年销售额接近100亿元,年纯利近3亿元的肥肉。而且,换来的流通股票,还是可以随时抵押或者变现的A股。这种好事,对谁最有利?最有实力并且最有这个冲动的,除了蒙牛,还有别人么?

  12月20日,摩根斯坦利几乎是在蒙牛乳业第一批可转债(30%)刚刚生效的同时,就立即转换成股份,并立即以6.06港元/股的高价,抛出1.1亿股蒙牛股份,套现了6.7亿多港元的现金,显然我们十分惊讶,摩根斯坦利获得这笔现金的数量与时间怎么会和上面计算的收购伊利的数字和郑俊怀锒铛入狱的时间这么巧合。希望,也只是巧合。

  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摩根斯坦利上周套现的这1.1亿股,价格高达6.06港元,市盈率超过30倍,在香港这是个高的离谱的价格。况且,摩根斯坦利配售的对象,多为与其有关系的机构投资者,如果没有后续的重大利好题材,机构投资者没有理由以30倍的市盈率从摩根斯坦利手中接盘,因为显然,价格已经高的没有后续上升空间了。因此,我们要问:这个吸引众多机构投资者以30倍的高价接盘的力量,能是什么?

  通过分析蒙牛资本运作过程中外资系与牛根生的损益,我们看到,在“蒙牛”上市的每一步中,牛根生和他的管理团队始终处于被动搏命的局面,外资从上市公司股票中得到的超额利润和他们奖励牛根生等管理层的“权益计划”相比,无疑是九牛一毛。毫无疑问,“蒙牛系”与外资系的这种关系是丝毫不能以“强强联合”这个词形容的,“被剥削”倒是更贴切一些。

  而面对未来的中国乳业形势,我们有充分的理由为牛根生和他的“蒙牛”担心,毕竟,销售额从40亿元到120亿元,意味着必须达到中国乳品行业从没有人到过的高度,而这势必引起与其他乳业巨头之间的奶源战、价格战……“蒙牛”近期与“三元”、“伊利”之间爆发的价格战,也正反映出这种深层矛盾和恶性竞争已经开始影响“蒙牛”的业绩增长。

  而故事的另一个主人公郑俊怀,也同样在这场游戏中处于被动搏命的地位。如果他继续保持一个国有企业家的高风亮节,不去考虑利用公款MBO,那么,蒙牛收购伊利的成本微乎其微,只需要受让呼和浩特市地方政府持有的2800万股国家股,蒙牛就可以轻松取得控制权。而郑俊怀要自保,就必须MBO,他一直是个兢兢业业的国企干部,根本没有可能有几个亿的身家,他拿什么MBO?就只能拿公司的公款。或者是坐以待毙,或者是孤注一掷,郑俊怀选择了后者。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国内资本市场仍是一片荒原、金融工具奇缺的大形势下,中国的企业家们,为了获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无论是以企业的所有权为代价,助力跨国资本完成在中国的垄断布局的牛根生,还是以公司公款进行MBO的郑俊怀之间的博弈,没有胜者。而这才是中国企业家今天最大的悲哀。

  (注:本文数据均来自公开信息)

40
发表于 2005-7-31 12:54:00 | 只看该作者

3.第一品牌:十年磨一剑,万仞梅花开

1987年的一天,工厂为新出品的雪糕搞调研,牛根生拿回一支给儿子尝,不料,儿子才咬一口,就将整支雪糕扔到了地上。他没有怪孩子,而是反思自己的产品:产品做不好,连自己的儿子都不理你,何况是消费者呢!据说正是从那时起,他发誓要把伊利雪糕做成中国第一!

从此,一场长达十年的“铸牌路”开始了。孙先红见证了后五年的历程。

1)百万雪糕渡长江:昭君归故里,伊利送真情

1994年五六月份,伊利准备进军武汉市场。牛根生找孙先红辅助策划。

前期调研进行了四天。最初用呼市想像武汉,做的预算是25万元;实地一考察,两地广告差价达十倍,呼市25万元能做的事,武汉得250万元。打硬广告显然不行。

财力不够,智力来补。找内蒙古与湖北的“共振点”。这一查不要紧,“胡汉和亲”中的ersonName ProductID="王昭" w:st="on">王昭ersonName>君,居然是湖北人!而且当时的内蒙古党委书记在武汉也当过书记。天助自助者。

紧锣密鼓地设计,最终思路:“政治搭台,经济唱戏”,“昭君归故里,伊利送真情”,“百万雪糕赠武汉”,目标人群主要为炉前工和小学生。

送雪糕的日子定在918。从910日起,每天在《武汉晚报》上发布“悬念广告”。第一天发布的是:“你知道伊利吗?8天后告诉你。”第二天发布的是:“你知道伊利吗?7天后告诉你。”……一直做到916,即第六天,发布词变为:“你吃过伊利吗?明天告诉你。”直到这一天,人们才知道拨动他们注意之弦的“伊利”是食品。到917,《武汉晚报》隆重刊出:“明天,内蒙古伊利集团,带着内蒙古2200万草原人民的深情厚谊,免费向武汉人民赠送百万支雪糕。”

与此同时,呼市派遣了一个12人组成的党政代表团。武汉市政府出面接待,新闻媒体跟踪报道。

ersonName ProductID="于昭" w:st="on">于昭ersonName>君的“政治台”搭得高,伊利的“经济戏”唱得嘹亮动人。当时,在呼市只卖1元钱的伊利火炬雪糕,在武汉最高卖到10元钱(酒吧里)。除了市场效应,还有公关效应。一些领导过去对伊利有误解,通过这次活动,企业与政府的距离拉近了。

这次活动,让伊利雪糕第一次渡过长江。这是伊利进军全国市场的前奏。

2)整合智力资本做品牌:两次思维性散谈付费18万元

有一年,为了做品牌,牛根生决定去求教当时非常著名的一位策划人。

先红打前锋,三番五次去预约,但人家一次又一次地推托。

好不容易冲破“封锁”,才发现这位策划人是嫌“产品小、做不大”:卖冰棍的还要做什么品牌?你问的是妇女儿童的问题,可我研究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

牛根生答:“我是卖冰棍的,你可能看不中我,但我表姐发展得不错,我表哥也非常了不起。”

策划人一脸狐疑:“你表姐是谁?你表哥是谁?”

牛根生慨然答道:“我表姐叫麦当劳,我表哥叫可口可乐。”

言外之意:汉堡包是“小产品”,汽水也是“小产品”——卖冰棍的和卖汽水的是孪生兄弟,既然可口可乐可以做品牌,卖冰棍的为什么就不能做品牌?

机锋暗藏,策划人下不了台,场面顿时十分尴尬。

策划人以攻为守自我解围:老牛,你充其量不就是企业的三把手嘛……连我家保姆拿的都是总经理的名片!

牛根生答:这说明那些企业的规格不够高嘛……虽然我问的是“妇女儿童的问题”,你研究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但这两个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如果笼统的不作细分,可能就显现不出价值。

这中间,牛根生还用“围魏救赵”策略将了这位策划人一军:“我来找你是带着任务来的。你来呼市讲课的时候,承诺给我们每人送一本书。可这本书到现在我还没收到。”

当时,先红和秘书赵欣都在场,憋住劲不让自己笑出来;从策划人屋里出来后,两个人立刻笑弯了腰……

不打不成交。牛根生与这位策划人进行了两轮思维性散谈,付费18万元。

在与这位策划人交流的过程中,牛根生彻底领悟了古人所说的“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一真谛,并将其淋漓尽致地应用到自己的经营管理中。

这件事给我们三个启发:第一,牛根生是个资源整合的高手,他能斥资18万元购买“两次思维性散谈”,这是眼光,也是胆魄,非同一般;第二,企业家太忙,没时间看书,所以,文化贩子常常被他们奉为座上嘉宾;第三,所谓咨询,就如“下药”,关键是“对症”,而不在于是“首创”还是“拿来”抑或“照搬”,不管是西洋的土霉素还是中国的板蓝根,不管是公元前的明矾还是新世纪的陈皮,能治病的药就是好药,能对症的医生就是好医生。

3)“苦咖啡风暴”:苦苦的追求,甜甜的享受

伊利历史上最具轰动效应的营销事件要数“苦咖啡风暴”。

1996年底,伊利推出冰淇淋新品“苦咖啡”。正巧有位身份显赫的女士来伊利参观。这位女士患有糖尿病,按理说忌吃甜食,但尝了苦咖啡后,连声说好,又要了第二根。

当时,牛根生正在内蒙古工学院学计算机,周围都是些爱吃雪糕的女孩,但问起苦咖啡,谁都不知道。

这两件事往起一联,牛根生坐不住了。他说:连糖尿病人都抑制不住连吃两根的苦咖啡,我们却把它“藏在深闺人不知”,这怎么行?

按惯例,冬季是淡季,工人们得放假回家。牛根生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咱们今年冬天做一次营销——这就是企业家,逆向思维,想前人之不敢想、做前人之不敢做:让人们在冬天里大吃雪糕!

经商定,先在呼和浩特与包头两个市做试点。

广告创意:一个天真可爱的小男孩(孙先红的儿子),手持苦咖啡,初咬一口,眉关紧锁:苦!越吃越香,露出灿烂之笑:甜!话外音:“苦苦的追求,甜甜的享受!”

一句广告语,赋予苦咖啡无限的联想,后来成为公司的经营理念之一。

传播策略:只要有广告时段,就加入苦咖啡广告,以达“无孔不入,无人不知”之目的。这种“高密度全覆盖广告法”,当时属国内首创,赢得了立竿见影的传播效果。

199612月份,呼包二市满大街都是苦咖啡,“淡季”变成了“旺季”。

牛根生很激动:“先红,给你200万广告(费),到东北市场去。”誓师大会上,三方立下军令状:19971月份,市场覆盖率达不到70%,销售部长辞职;消费者看不到高密度广告,孙先红辞职(时任广告部部长);如果二者都做到了,市场还是不火,牛根生辞职!

营销队伍挥师哈尔滨。19971月,正值孩子们放假,孙先红采用集中采购方式低价买得大量广告时段,“高密度、全覆盖”播发苦咖啡广告片——只要你打开电视,几乎无可避免地会看到苦咖啡广告。产品自然卖疯了。

转攻长春,同样告捷。

进军沈阳的时候,产品已经供不应求……沈阳的广告就不投了,省下的钱全部投到中央电视台去。在央视播出时,借鉴当年奥妮皂角“三段式”连播方式。从此,“苦咖啡风暴”跳出区域市场,“刮”向全国。

1996年,“伊利雪糕进军亚特兰大奥运会”的事件营销让伊利形象广告首次走上中央电视台,1997年,“苦咖啡风暴”让伊利产品广告首次登陆中央电视台。

这一年,全国市场到处是翘首企盼、“苦苦追求”的经销商,苦咖啡一到,便开始了他们的“甜甜享受”。

这一年,苦咖啡单品销量创纪录地突破3亿元!

苦咖啡,是伊利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为伊利打出了威风,打出了信心,打出了全国知名度。

回过头来看,苦咖啡广告片的制作费只花了5000元,制作手段不可谓不落后,但广告诉求的鲜明弥补了一切!苦咖啡播出费只花了200万元,却赢得3亿元的销售收入,以及巨大的品牌资产。

4)牛根生的两次流泪:一次为企业与奶农,另一次还是为企业与奶农

1997年初,伊利雪糕卖火了,却干着急运不出去。

后来经多方协调,铁道部特批,为伊利下拨了20多组机保冷藏列车。

消息传来,群情振奋,斗志昂扬:伊利的产品有救了,奶农的牛奶有救了。自199731日起,对农牧民的收奶价由146/公斤调高到151/公斤。

在冷冻食品公司例会上,牛根生激动地向大家宣读铁道部的文件。读着,读着,他哽咽起来,念不下去……当着40多人,泣不成声……坐在旁边的孙先红接过信,帮他念完了剩下的部分。

这是先红第一次见牛总哭。

先红第二次看到牛总哭,是在2004年:当老牛与投毒恐吓分子苦战三周,得知自己写给总理的请求维护企业安全与百万奶农利益的信,得到总理批复的时候,他哭了……

相处十多年,就见牛总哭过这么两次:一次是在伊利,另一次是在蒙牛,都与企业的生死与奶农的利益息息相关……

5)由“私益”到公益: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

呼和浩特的候车亭广告,捷足先登者是青山乳业。当时,“青山乳业”四个字打得气宇轩昂,引人注目。1997年,由于青山乳业长期拖款,候车亭广告易手伊利。

青山与伊利当时势同水火。做候车亭广告,青山在前,伊利在后,品牌对比十分明显,因此不能亦步亦趋,必须技高一筹。

牛总接受先红的建议,决定以公益广告为突破口。于是,候车亭广告牌变成了社会文明的宣讲台:“良好风气,从我做起”;“斑白者不负载于道路”;“你老了,也会有年轻人让座”;“尊老爱幼,请您排队上车”……“伊利”只是作为字头出现在广告牌的上端。

一家企业出资推动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呼和浩特当时一景,引发新闻效应。当时《人民日报》《北京晚报》都曾参与报道。伊利的美誉度大大提升。

6)终成正果:中国冰淇淋第一品牌

面壁十年图破壁。十年时间,老牛的品牌梦终于实现了:伊利雪糕风靡全国,销售额由1987年的15万元增长为1997年的7亿元,被誉为“中国冰淇淋大王”。他所“统治”的领域,占到伊利总销售额的80%

1998年之前,业界有个传说,全国冰淇淋大会召开时,大家首先会问“牛根生来不来”,如果他不赴会,就会觉得“特没劲儿”。故事虽是坊间野史,却折射出牛根生此期在国内冰食界举足轻重的地位。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