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brainman - 

学习园地因何“臭气熏天”

[复制链接] 94
回复
1080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1
发表于 2007-1-25 11:10:39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菲歌在2007-1-25 10:51:05的发言:
多次看到飞猫兄提及<黄石公三略>,在下从未拜读过,还特地去了几家书店也没买到.不过记得<孙子兵法>上有这么一句: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

  《黄石公三略》这本书,是飞猫最喜欢的智慧古书之一。俺十多岁的时候买了一本《武经七书》(内含黄石公三略,翻译质量高)开始读了。建议你去买南怀瑾老师的《历史的经验》,里面有《黄石公三略》和《素书六章》。参考网址:http://www.ziran258.com/books/nhjzpjml.htm
 

  《黄石公三略》俺是常常温故而知新。一旦遇到自己不解、摸不透的问题,俺就想到在此书找答案。与王老师“集权与分权”之辩论,俺实是瞎猫碰到死老鼠,给王老师透个底。因为俺相信该书的结尾语:

  利一害百,民去城郭。利一害万,国乃思散。去一利百,人乃慕泽。去一利万,政乃不乱。

  本节总结全文,言治国之道,在公与平。凡政令措施,不能普及全民利益,则民心散矣;民心既散,政令不通,国必衰疲……国虚则民贫,民贫则上下不亲,敌攻于外,民盗于内,是谓必溃。

  世事本无十全,故利害权宜之处,所审尤慎,即目今民主原理之真谛,亦以多数民意为依归,此古今政治不二之理也。

  …………

  飞猫一直想找到《黄石公三略》中提到的《军谶》一书,可始终找不到,令人甚为遗憾,如果哪位网友能找到,请告诉飞猫,在此真诚的感谢之。

  俺有时真感慨,古人之智慧诚乃不欺今人的智慧大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5 17:25:05编辑过]
52
发表于 2007-1-25 11:29:3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如何提升企业凝聚力

不好意思,昨晚开了小差。

企业凝聚力是一个企业文化概念,一个企业的凝聚力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也谈一谈对企业凝聚力的理解(老师提问题,我就动脑筋,只有动脑筋才能进步,这是我这段在谷里混的收获)。

一、企业凝聚力是一个文化概念,即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最终被物质利益决定。

影响企业凝聚力的因素很多,比如薪酬激励、企业用人观、企业愿景、行业前景、个人发展前景、企业性质、企业家魅力、企业精神(气氛)环境、企业所处行业地位及发展态势、企业盈利水平等等。当然这些因素很难在同一层次上厘清,这里只能列举,甚至还可以列举许多。但最终决定企业凝聚力的,不管长期利益还是短期利益,最终都要归结到利益上来。

二、提升企业凝聚力在企业实际操作中难度很大,因为企业共同的理念与价值观难以树立。

企业凝聚力与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等企业文化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一个企业的理念和价值观到底能得到企业内部成员多大成度的认同,能产生多大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很难讲。当今的社会,由于观念冲击太厉害,企业中的每个个体的价值观可能都存在差异,“每个人眼里都有一个哈姆雷特”。企业内部,股东数量、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治理模式、员工文化层次分布、员工地缘分布等等因素,都导致了企业产生大小不等的利益小团体或利益个体,每个利益体产生的向心力及离心力互相作用,导致凝聚力难以产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小企业比大企业容易产生凝聚力)。就拿现在标榜已树立企业理念和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来讲,真正内部凝聚力有几何?大多是用来对外宣传的皮影戏而已。

三、企业凝聚力是一个动态指标,随着企业相关影响因素变化而变化。

这里强调一个“动”字,主要是想把这个概念与企业理念、企业家精神、企业价值观等概念区别开来,因为相对而言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这几个概念变化很少,如果不停变化就说明企业有问题。而企业凝聚力则是个时刻变动的东西,它有“向心”和“离心”两个相反方向的变化。

四、在一定程度上,企业凝聚力=企业竞争力、企业执行力、企业持续发展力……。

我也说不准这几个力之间有什么区别,唯一可以肯定的这几个力是在不同的角度说事。但企业凝聚力与这么多“吓人”、“流行”的力联系在一起,足以说明它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

五、提第一个问题。如何衡量一个企业凝聚力的强弱,或者说是在趋强或趋弱,速度几何?

凝聚力既然作为一个指标,如果能建立一个评价(衡量)模型(经济模型),能解决它的变化或变化程度,对企业实际操作是很有意义的(应该不难,也许已有人研究了)。能解决这个问题,对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也许就好把握了。例如现在衡量国民凝聚力的幸福指数(幸福指数是衡量国民凝聚力的吗?也不太明白),就有所谓的模型。

我想到的模型系数有以下几个(希望大家补充哦):

1、执行力衰退或增强。(主观评判还是数字化?)

2、效率下降或增强。(主观评判还是数字化?)

3、员工流失率。(这个好用数字评判,王老师问对“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看法,我持否定态度)

4、抗外部风险能力。(这个也不好数字化,但有时候外力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凝聚力。

5、内部小山头增加。(这个不好评价,想起集权与分权的辩论)

……

六、提第二个问题。如何提升企业凝聚力?这是我们讨论和分析的目的。

同样,如果前面都是空谈的话,这个才是实质问题,有很强现实意义。同样这个问题能解决,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我的想法,仍然是建立模型,例如多因素模型,把上述的薪酬激励、企业用人观、企业愿景、行业前景、个人发展前景、企业性质、企业家魅力、企业精神(气氛)环境、企业所处行业地位及发展态势、企业盈利水平等等因素,全部建立一个矩阵模型或鱼骨图模型或雷达模型。

建立模型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把各因素能完全区分开来,至少在概念上。如果各因素层次不清楚的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建立一个有效的模型。

有了一个多因素影响模型,我想也许在如何提升企业凝聚力的操作思路上会更清晰,也能找出一些具体方法(这也是飞猫兄常说的“化繁为简”,把大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的办法吧?)。例如具体到组织结构(矩阵事业部式或直线职能式)或治理模式(集权或分权),可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改变或变化,进而影响到凝聚力。(有些浑,组织结构与治理模式能不能成为企业凝聚力的影响因素呢?有制约和联系,但跟前面列的因素又好像不在一个层次。)

脑子有些乱了,就此打住。企业凝聚力,牵一发而动全身,好像越扯越多,什么都可以扯进来。

脑子有些乱了,就此打住。企业凝聚力,牵一发而动全身,好像越扯越多,什么都可以扯进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5 11:30:29编辑过]
53
发表于 2007-1-25 11:50:52 | 只看该作者

  磨剑兄说得有理。建立数字化模型是很重要、比较艰难的一步。还有思想理论、历史案例、分析预测(分析预测,可以促进或修正、改进数字化模型,为道也屡迁嘛)……

  《易经系辞》有云:“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
  《易经》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容易,才好让人理解之、信奉之,才令人可亲可信、深入人心。简单,才好让人遵循之、行动之,才好更广泛的推广普及。也正因为它能够容易让人理解之、信奉之、遵循之、行动之,所以人们能够对这种正确的发展模式(或称科学发展观),在思想上坚信不疑、在行动上坚持到底,从而自然的产生良好的功效成果。也正因为它产生了良好的功效成果,从而能吸引更多的人一起来参与、一起为它而奋斗、推广普及,从而将它发扬光大,创造出一个伟大的事业!这个道理运用到国家、企业治理上,难道不是一样的科学吗?

  要使之具有“演绎、归纳、推理、论证”理性思考特征,以“易则易知,简则易从”为科学特征,以“贴近企业经营、贴近社会实际、贴近领导干部”为原则,说人们想说的话,讲人们能懂的话,编人们想看的管理体系,联系人们身边的事例,反映人们的切身感受,运用人们熟悉的语言,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使“XXX凝聚力管理体系”这种优秀思想更加可亲可信,深入人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5 16:07:08编辑过]
54
发表于 2007-1-25 13:16:2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飞猫兄古书修为实在深厚,理解及运用能力实在是让我佩服。我一直觉得飞猫兄应该开个题讲一讲《黄石公三略》等一些智慧古文,对大家有些好处。
55
发表于 2007-1-25 13:25:03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brainman在2007-1-24 22:02:20的发言:
如果企业建立一种稳定的用工环境,企业一般不主动辞退员工,也不用什么末位淘汰,三年以上员工可以选择终身合同,这样是否有利于企业提高凝聚力?

我倒是觉得稳定的用工环境只是提高凝聚力的一个因素,其实很多企业还是很关注“员工流失率”的,是希望稳定的。关健是许多员工“个体”太浮躁了,现在的社会各种观念激荡、信息传播太快,个人价值取向越来越趋于分散,所以凝聚力难以凝聚。例如一般应届毕业生用人单位都需要签五年合同,但许多人其实都不愿意签。

前面王老师讲“现在社会凝聚力是下降了”,我认同,因为根源还在社会,是社会大环境的理念、价值取向太分散了,这是个值得关注的根源性问题。

56
发表于 2007-1-25 13:31:4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磨剑兄的鼓励。革命尚未成功,飞猫更须努力。

57
发表于 2007-1-25 13:37:47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来这里~~~蛮有意思
58
发表于 2007-1-25 13:38:42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ocq1208在2007-1-25 13:25:03的发言:

前面王老师讲“现在社会凝聚力是下降了”,我认同,因为根源还在社会,是社会大环境的理念、价值取向太分散了,这是个值得关注的根源性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利用绩效考核制度……,在企业内部实行“统一的语言文字,统一的价值标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5 13:41:08编辑过]
59
发表于 2007-1-25 13:56:37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brainman在2007-1-24 21:59:08的发言:

短期合同让员工不能稳定分享企业发展成果,实质是脱离了利益核心。给你再大的权利,明天就可能不再聘用你,有什么用?

  短期合同有短期的原因,长期合同有长期的原因。一言之,还是一个利益博奕平衡的问题,劳资双方是否协商、认同利益平衡点的问题。

60
发表于 2007-1-25 13:58:3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会飞的猫在2007-1-25 13:38:42的发言:

  这个问题可以利用绩效考核制度……,在企业内部实行“统一的语言文字,统一的价值标准”。


这个方法,是有一些效果。

绩效考核是一种“结果导向”,有一些企业,是很难建立数字化的绩效,有时候只能对“过程督导”,只能比较主观模糊的考核。当然,过程最终仍会在结果(企业盈利)上体现,只是对某些行业(纯服务业)或岗位更重“过程”。

企业内部实行“统一的语言文字,统一的价值标准”,我前面认为,很多是表象,统一标准下面也是暗涛汹涌。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