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heatcold - 

[管理综合] [原创连载]一个小小民营企业空降CEO工作周记

    [复制链接] 381
回复
8456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8:14:43 | 只看该作者

第七周 优化招聘及面试

本帖最后由 heatcold 于 2012-5-22 18:50 编辑

之前的招聘信息发布、招聘渠道选择、初试等都是由办公室在做。
办公室陈某本身是财务出生,在人事方面很不专业。
一方面,招聘需求部门对办公室的招聘效率和质量不满,一般而言,提出招聘需求以后,就是在智联招聘、58同城、赶集网去发布信息,另一方面,办公室的工作负荷中,本身一个企业人事行政的配比最好是2%-3%之间,目前已经超负荷,事情太多太杂意味着什么事都办不好,办不牢。

要解决这个体制问题,要不然就新聘一个专业的人,但对我而言,在还未让老板多赚到钱的时候,先省钱再说吧。

关于招聘及面试做了以下几个优化:
一、根据不同岗位增加招聘渠道:
1、适合应届生的岗位与当地的旅游学校、大专院校相应的就业处对接,少量推荐就直接到公司,人多了就去开场推荐会;
2、增加微博等招聘渠道,微博、博客的传播很快;
3、增加实习生岗位,在大街网、人人网等学生群体较多的网站发布;
4、同业杂志招聘:部分需要经验的岗位在同业杂志上常年发布招聘广告。

二、类似智联招聘的优化:
1、更新公司简介:把流水帐的方式调整为更有吸引力的方式,包括公司获得的荣誉等增加品牌分的内容都放上去,对待应聘者要像对待客户一样,很多公司都把招聘作为很重要的一个品牌推广、广告渠道;
2、关闭委托投递:通常选择让招聘网站帮助自己投递简历的人,都是海投的,一定不会有什么效果,肯定会出现通知10个人结果1个都不来面试的情况,这样的人也不应该是被招聘的人;
3、写明薪资情况:之前的薪资都是面议,而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同地区,一般薪资会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写明薪资范围和大致结构以后,能够把大部分对于薪资有异议的人排除出去,提高招聘效率,能接受范围再谈;
4、详细的岗位职责和岗位要求:对于工作经验、岗位需要做的内容等尽量明细下来,这样应聘者会感觉工作目标强,对于公司信任增加,同时会对比自己之前的工作与岗位是否吻合。以前的做法是明确了岗位名称以后,直接放一句话的要求,比如招聘网站推广人员,有经验者优先等,太过草率;
5、简历直接转发给办公室和招聘需求者:人事看简历与部门经理看简历,着重点不一样,就会导致需求得不到满足,每一个部门经理应该关注自己部门尤其是急需招聘的岗位,部门经理先筛选简历再让人事通知,这样需求会更匹配,改变之前一味等待被动的局面;
6、调整版面格式:一个正规的公司,一定会注意自己公司对外的任何形象,尤其是招聘,如果一段话本来可以分段的,却把很长一段话放在一起,标点有错误,甚至是有错别字,这是不可饶恕的,这样会对应聘者带去心理暗示:这家公司不专业,对自己的形象都不重视,那么对于应聘者也一定不重视;

三、关于面试的优化:
1、减少应聘者等待时间:
很多时候在同一时间通知了好几位面试者,一旦有其他工作打扰或者遇到一个人的面试时间延长,下面的应聘者会等待很长时间,而应聘中,预约的时间与等待的时间差几分钟,应聘者对于公司的信任和好感就会降低几分,所以在通知应聘者时,一定要给公司面试者留够足够的空间,当然群面一类除外;
2、优化应聘表格的内容:
很多公司把应聘表格搞得很复杂,比如保险公司通常会有很长的性格测试,甚至有的公司直接给应聘者出20多道简单题。
如果不是专业的技术岗位或者银行等校园招聘,大可不必如此麻烦,中小企业需要选择对的人,通常来说大部分岗位的专业成都不会很高,我们更应当从一些基本信息中去观察应聘者的一些特点,是否与企业吻合;
3、优化面试问题:
面试的目的是在短时间内通过应聘者的口头描述、书面履历,对人有一个基本的评定,面试的效果如何,直接取决于面试官的准备工作,比如对于公司的介绍、部门、岗位的介绍。
对于应聘者,根据不同岗位,你需要了解一些什么知识?比如每个人的心态、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工作习惯是否与岗位、企业现阶段的需求吻合?企业处于创业期,应聘者对于短期内钱的急迫需求与企业的情况是违背的,薪资水平一般,而应聘者住的地方离办公室单程需要2小时,这些问题都需要结合实际岗位的情况,有一个提前准备,而不是仅凭拍脑袋的感觉,毕竟我们招聘的不是艺术人士。

经过两天的测试,目前的成果是:
1、增加了两名实习美工:解决了以前操作工作堆积了很多在美工身上,连基础的处理图片、文字的工作都放在原来美工身上,扼杀了创造力和做更重要的事情的空间;
2、增加了一名网站编辑:之前招聘了3、4名编辑都是应届生,总是有很多小问题存在,这次招来原先一个团购网站的编辑,大概有2年左右工作经验,工作中的沟通显然顺畅了很多;
3、增加了一名客服经理:原有客服部门都是旅游出身,没有呼叫中心的经验,在电话销售、客服这些专业问题上,处理起来显得吃力、不专业,需要一名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来自呼叫中心的基层管理人员,能够带来一些基础的培训、日常监督及流程化方面的东西。
102
发表于 2012-5-23 14:20:3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V5~

点评

有用: 5.0
有用: 5
新华旅行网最近搞了新域名,51you.com,和你们有点像。你是负责哪方面的呢?  发表于 2012-5-23 14:52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15:06:06 | 只看该作者

第七周 每个人都愿意“站台”

本帖最后由 heatcold 于 2012-5-23 15:27 编辑

中学的时候,看见台上演讲的同学,看见辩论赛上伶牙俐齿的同学,我都会产生一种羡慕、憧憬。
不知不觉,站到台上演讲、开会、报告的频率越来越高,渐渐忘却了一些刚开始的生涩,而那些生涩,恰恰在后来的工作中得到了快速的成长。

刚毕业的第一次开会发言,公司的销售方式就是发会员卡、让会员填写资料,参会的销售人员有50多人,当时销售总监出了一道题目:“如何让发卡量提高30%,发卡有效率提高一倍?”,问题一出,全场鸦雀无声,对于很多同事而言,这个问题似乎过于抽象,貌似大多数普通岗位员工对于类似这样的问题,处理的方式就是沉默,传递给领导的信息就是,我会做但我不会想,我要是会想,就应该我是总监了。
这个时候我拿起笔,在纸上写“拜访量要增加多少,把XX渠道比较空闲的时间转移到另外的XX渠道,活动范围从XX扩大到XX,一个渠道由一个人负责,在人流高峰期,会漏失多少,建议高峰期由两个人一人负责一边”等等,“发卡有效率提高一倍的方法可以是:尽量让每个客户都填写资料,填过资料的人使用率会高很多,把会员卡和手册重点地方做出标注,让客户迅速可以找到地方,增加地理位置的培训,争取把每一个问路的客户都能搞定,统一着装,挂上胸牌,让人感觉专业”等等。
现在想来,其实我给出的答案本身并不重要,当时传递的信息无非是:第一我重视总监的问题,我在搅尽心思去想,证明我工作态度端正;第二我回答问题有逻辑性,显得比较有条理。
因为此类的小原因,3个月之后我成为10多个分公司中第一个转正为销售主管的储备干部,同期的要不离开、要不是在一年后才转正。
回想起来,当初那次例会中,领导给予的鼓励,让我有更多的激情去琢磨事情,再加上努力去执行,这个激励不可谓不大。

现在的企业中,很多员工都有上台演讲的冲动,除了利以外,关于名、关于企业氛围、关于自我价值,每一个人都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倾听自己的想法,甚至赞扬自己存在的价值。

技术部一名员工被我提升为网站维护组的组长,针对网站陈旧,每一次变动都会调用数据库资源,优化了产品的后台,确实把后台的运转效率提升了一倍以上。安排了两次培训,该技术人员去给产品人员讲解新的后台优化的功能,整个过程下来,收获有二:一是最后的掌声带来的该技术人员脸上的笑容,二是用这种小方式来逐步消融技术人员与产品人员的隔阂。

原有体制中,他们基本没有直接交流,部门之间的封闭只会带来相互之间的埋怨和不解,我不明白你,你不理解我。

原来,每一个人都愿意“站台”,产品部门目前的每天例会也是轮流主持,原来这样的行为对于员工可以带来莫大的激励作用。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15:28:17 | 只看该作者

第七周 企业文化是做出来的

本帖最后由 heatcold 于 2012-5-23 15:56 编辑

铺天盖地的西方管理书籍,从X销转化而来的成功学大师、管理学大师,时刻强调,小企业也是可以有企业文化的。

我个人感觉关于企业文化有一些误区,甚至已经误入歧途、走火入魔:

一、企业文化等于“名人名言贴上墙”
墙上贴上“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傅啊”、“踏实、敬业、诚信、忠诚”、“顾客就是上帝”、“员工满意是企业的责任”、“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
高级一点的搞一面文化墙,把员工图片、奖励等贴上去,再搞一个光荣榜、黑马榜,就告诉别人,我们企业文化如何如何?
再高级一点的让新员工就背诵,我们企业的五大宗旨、三大代表是,最广泛的劳动人民的利益至上。

个人认为企业文化一定是贴在心中,而不是贴在墙上。

二、老板告诉人事,“我们要搞一套企业文化”
很多企业,老板都是直接告诉人事,我们企业现在缺乏企业文化,你去搞一套企业文化出来。
于是人事绞尽脑汁,百度、谷歌全用上,老板经典语录也用上,整理了一整套的“企业文化”。
时常听见有人问“我们小公司怎么制定企业文化?”,这种问题本身就是伪命题。
貌似这样的企业文化除了老板和人事外,与他人无关。
只有老板和人事才能背出企业文化的企业,是一种悲哀。

三、企业文化一定是正面的
贴上墙的东西一定是好的,就像正月里走亲戚,再穷的也会把最好的衣服穿上出门见人。
人治法治文化制约,西方管理现状也告诉大家,最佳的就是法治,而我们要不是人治,要不直接就到了文化制约。
画虎不成反类犬。
我们听了太多的松下幸之助、通用如何如何?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我们书本上写的一样,最关键的是要有辩证的思想。
每个企业因为老板和高管,一定有一些负面的深入骨髓的东西,我们常常美化它。
美术大师的作品一定不是毫无瑕疵的,只是看你从何种角度去看。

四、企业文化过度宣传,虚拟的伟大
这个道理就等同与历史一样,历史是成功者书写的,很多东西一定会被屏蔽,这是人们对野史、秘闻感兴趣的原因。
google并没有把敞开的办公环境、无数的零食、饮料等东西作为企业文化大肆宣扬,而他的员工也并没有告诉外人,这是我们伟大的企业文化,说企业氛围很好倒是很实际。
国内也有很多企业这么做,但是很多企业这么做,一开始的目的就是为了宣传,为了品牌推广,变味了。
在经济浮躁的年代,太多的企业把企业某一个具体的行为放大为所谓的企业文化,当文化一词都被浮躁了,我们还指望什么?
当应届生求职都能问出“你们的企业文化是什么样子的?”时候,作为企业家、管理层,是否应该反省?
当一个企业还沉迷于告诉媒体,我们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就是公平、公正、公开,这样的文化不要也罢。

五、员工才是离企业文化最近的人
一个有企业文化的企业,一定是它的员工可以告诉你,它的企业在某几个具体的行为动作上,与其他企业真的不同。
比如老板一定会每一年寄生日礼物给每一个员工,每个月老板一定会和一部分员工单独吃饭,每个员工每个月都可以提交一份建议书,做清洁的阿姨每天6:30分会在员工座位上放一个笑脸。
如果你的员工不能张口就说出具体的关于企业氛围的某个动作,那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就是扯淡。

很多动作养成为企业惯例以后,自然升华为了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永远是做出来,一定不是想出来和创造出来的。
105
发表于 2012-5-23 20:00:2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看了有很大收获

点评

有用: 5.0
有用: 5
多谢关注。  发表于 2012-5-26 19:00
106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10:52:45 | 只看该作者

第七周 全员推广

本帖最后由 heatcold 于 2012-5-25 10:58 编辑

作为一家网站,之前除了推广部门和老板有意识外,其他的员工与推广无关。
制定了以下几个措施:
1、每名员工都注册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常见论坛帐号
把以前的发布在自己公司网站的信息都同时发布到其他网站。

2、每名产品人员负责和当地最知名的论坛联系
争取能有帖子置顶,搞活动促销等等

3、推广部定期发送精华帖子,全体员工去灌水。
107
发表于 2012-5-25 11:04: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heatcold 的帖子

细致、缜密。赞一下。
108
发表于 2012-5-25 16:0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heatcold 的帖子

不错,高度有高度,技能有技能,随时出招,智慧源泉从哪里来呢?态度?责任?聪明?经验?下属提供?想知一二,十分感谢。

点评

有用: 5.0
有用: 5
一是我自身接招的目的决定了我的工作态度,往最好结果努力,更看重过程;二是经验方面: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共性,从共性中找规律;三是多看多想,抓住每一个经过自己的人和事,不同角度发   发表于 2012-5-26 18:38
109
发表于 2012-5-26 10:27:4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请教员工经常与主管发生暴力冲突如果根治。
11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6 18:59:12 | 只看该作者
liyufei299772 发表于 2012-5-26 10:27
学习了。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请教员工经常与主管发生暴力冲突如果根治。

员工经常和主管发生暴力冲突,肯定会很影响企业的工作氛围的。
谈点个人想法:

第一步寻根:
先分析你们公司暴力冲突发生的频率、部门,综合下你们行业其他公司的情况。
行业层面:是否是行业所导致?行业里其他公司情况如何?
公司层面:仅仅发生在局部一个部门还是各个部门都普遍?过去采取了什么措施了预防?过去采取了什么事后惩罚、补救措施?有没有制度上的冲突?有没有人为破坏的情况?你们老板对这个事怎么看待?
冲突人层面:发生暴力冲突的人有没有与其他人不同的特点?比如性格?年龄?家庭背景?

我猜想应该是集中在你们公司某一小部分人小部分部门。
尤其是经常被员工暴力冲突的主管,要多个角度去了解一些东西,事出反常必有妖。
暴力冲突背后应该是利益冲突,深层次的原因都梳理一遍,我想应该可以找到原因。

第二步:预防:
我觉得不论如何,暴力冲突对于一个公司都有很大的破坏。
都到了这个程度,乱世当用重典,发生冲突的人要重处罚,才能起到警戒的作用,最好能达到零容忍。


第三步:解决方案寻求支持:
解决方案最好能得到更高层领导的支持,或许和某些制度、某些其他部门的人有关系。尽量有个平衡和多角度去看待。

以上仅供参考。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