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编辑一 - 

[读书评论] [连载]栖息谷老家人蔡根原创培训书籍《攻略》

[复制链接] 91
回复
2169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
发表于 2010-7-31 09:46:17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期待中

12
发表于 2010-7-31 14:47:52 | 只看该作者
加油 嘿嘿
13
发表于 2010-7-31 21:30:36 | 只看该作者
前言和第一章就很有深度,研读期待中。。。。。。。。。
14
发表于 2010-8-1 20:20:19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哈哈。终于看到了莫老师说的书了,要知道他可是花了至少1年的时间来写这本书。
15
发表于 2010-8-1 22:28:34 | 只看该作者
很期待  这本书,既然是家园原创的书籍  可以作为积分奖励回馈给大家  然后再展开讨论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8-2 09:33:07 | 只看该作者
 

谁赚了个盆满钵满?fficeffice" />

针对培训相信谁都想知道“他们花了多少钱?是真金白银吗?”,更关心“他们有没有赚回来?赚得多吗?”这两个要点问题,花钱不要紧,如果是可以能赚回来的,那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花了多少钱?很难找到被共同认可的数据,比较容易接受的数据是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提供的,1986年为2100亿美元(Carnevale1986),其中约300亿美元直接用于正式培训项目,即所谓正式工作场所进行的培训和开发活动。

美国《时代周刊》报道称,财富500大公司纷纷成为“教育的圣地”(Times1988)。庞然大物IBM培训部门员工超过7000人,据说1992年在培训活动上的投入超过20亿美元!IBM大中华区人力资源部总监ffice:smarttags"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郭希文">郭希文ersonName>先生称公司每年对3000多中国员工投入人均3000美元的培训经费。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无线通讯巨人摩托罗拉意识到知识的更新与淘汰周期变得越来越短,由前董事长罗伯特·盖尔温(Robert Galvin)推行了雇员终生学习计划,每年耗费数亿美元为员工提供不少于40小时(一说是36小时)的学习时间,花费高达12亿美元,占公司工资总额的26%,并计划将此本来就不低的时数再提升4倍,而这个提升至少将在原投入上再增加6亿美元,这表明其对员工的培训,已经不仅仅着眼于当下的竞争态势,而是一种“长期的学习干预”(Koonce1997)。

同等重量级的通用电气、德州仪器、微软等诸多世界级企业在这方面的表现都差不多,如拉尔夫斯和史蒂芬(Ralphs and Stephen)于1986年对财富500大公司的调查研究发现:91%的企业提供中层管理培训,75%的企业提供营销培训,56%的企业提供办公人员培训,51%的企业提供管理开发培训,44%的企业提供技术培训。

不仅仅是这些财富500大公司在如此经营他们的企业,一些管理先进的公司,如于1999年第一个成为两次获得Malcom Baldridge国家质量奖的RitzCarton酒店集团,每年为员工提供250~310小时的培训,这个数字实在是太惊人了!

真金白银是没有假,这些完全彻底追逐利润的资本家们,只以业绩论成败的职业经理人们,难道群体失去了理智?他们有没有做赔本的买卖?

关于回报的说法可谓形形色色,如有报道说,福特汽车在培训上的投资回报率为16,真是够吓人的,更让人心跳不已的是IBM的投资回报率,据说高达125,而最广泛流传也最夸张的数字来自摩托罗拉公司,您在网上随便一搜,就可以看到诸多报道称其在培训上每投入1美元就可以得到30美元回报!

关于培训的投资回报率的计算仍然是一个正在摸索的研究领域,这些数字是怎么计算出来的,除开理论上的概念性描述,现实中具体的方法要么还在理论阶段,要么过于复杂,总之我确实还有待学习。

据一项长期研究的显示,在1929~1982年期间,培训活动对美国生产力的提高为26%Greenspan1995),美国劳动力教育质量国家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on Educational Quality of the Workforce1995年对美国1000家企业的研究发现,劳动力教育投资每提高10%,劳动生产率就提高86%,而同样价值的资金如果投资在工具或建筑上,生产率只能提高34%。加拿大劳动力教育质量国家中心的统计数据表明,劳动力素质提高10%可以使工厂生产力提高8%,而资本投入增加10%却只能带来3%的生产力增长。

这虽然不像流传的说法那么夸张,但就资本的获利比例来说,其吸引力就已经足够!

况且,还有一句被各行各业尤其是众多培训机构引用的杰克·韦尔奇的名言——“你可以拒绝学习,但你的竞争对手不会!”。

另一个我不得不提及的国家是日本,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20世纪50~60年代刚进入高速增长期,就意识到如果要充分发挥技术装备的作用,人是最关键的要素,早在1958年日本就将职业训练作为国策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可谓有先见之明。

这种以国家为主体的模式更早出现在德国,其标准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和完善的国家培训体系为德国工业界提供了主要的人力资源供给,德国企业也因此获得了大量能够提供高质量技术产品的产业工人。

我们无可否认日本采取国家干预的方式为日本众多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如为丰田汽车创造和实施“精益生产”、“JIT”“JIDOUKA”等运营模式和管理方法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持,为日本企业的产品大肆冲击一度嘲笑与藐视他们的美国企业铺平了道路。日本的产品广布全世界各个角落,不仅增加了日本整体国家实力,日本产品的综合品质也有力提升了日本一度负面的国际形象。

除开国家职能的干预,日本企业有着将人员培育置于战略角度考量的传统。以松下公司为例,其创始人松下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幸之助">幸之助ersonName>先生就曾呵斥下属,不要将松下公司当做一个仅仅制造产品、生产电器的公司,松下公司要制造的首先是人!

而世人皆知德国的技工教育已经成为了德国的国家优势,“德国制造”已经成为“做工优异,质量可靠”的代名词,这个信用的烙印无可非议在全世界都为所有德国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品牌附加值及滚滚利润。

日本面积只相当于我们的云南省,资源贫乏,却拥有松下、丰田、本田、佳能、奥林巴斯、索尼、先锋、马自达、尼桑、TOTO、精工、富士、JVC、东芝等众多世界级企业和品牌,德国的面积只相当于我们的山东省加河南省,人口只有8000多万,也是拥有奔驰、宝马、大众、双立人、博朗、施华蔻、威娜、蔡司、阿迪达斯、彪马、Hugo Boss、保时捷、西门子等众多世界级企业和品牌,无须拿我们任一省份的综合实力与发展潜力来做比较,在这样的差距面前,只能说我们的强大之梦和复兴之路,还很漫长!

以研究企业竞争战略著称的“竞争战略之父”,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教授在转而研究国家竞争战略时得出的结论是:“毫无疑问,教育和培训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要素!”,他认为无论是国家、行业产业还是企业,最强竞争力的拥有者都是在教育培训上进行了很好的投入的,因为教育和培训是唯一的也是长期能够为产业增长带来最有力推动的杠杆。

如果要算投资回报,这笔钱又怎么算?

 

 

简 要 回 顾

 

1众多获得了普遍认同意义上成功的企业都在员工培训上投入了巨大的经费、时间和精力,而且呈逐步增加的趋势,这并不是在做所谓“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而是因为其切实地产生了可观的回报。

2虽然产生了哪些直接和间接的回报以及回报率到底是多少仍众说纷纭,但在培训上的投入不是费用而是投资已经是不需要再争论的主题,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结合企业的生存环境与发展阶段,历史文化与组织特点等因素做好这件事情,而不是回头去讨论要不要做这件事情。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8-2 09:33:4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为什么没赚到?fficeffice" />

要说热爱学习的传统,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我们向来不缺重视教育、讲究培训和虚心学习的文化基因,“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早已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我们也信奉“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拿来主义精神,一旦察觉到趋势无可避免时,我们的速度和力度从来不甘人后。

刹那间清华、北大等知名院校的总裁班、国学班、出国考察班如火如荼,燃遍神州,社会上也出现了难以计数的培训服务提供商、培训讲师和各种课程,企业的组织架构中出现了隶属于人力资源部的培训专员或者独立的培训部门,规模稍大的企业纷纷效仿财富500大或国外知名企业,成立企业大学或商学院,知名的如通信行业的中国移动通信管理学院、中国联通管理学院,IT行业的华为企业大学、金蝶大学、联想商学院,金融行业的平安金融培训学院、中宏保险大学,零售行业的国美管理学院、王府井商学院,家电行业的海尔大学、春兰大学等,不知名的就多如牛毛,数不胜数了,同时我们仿佛真的“不差钱”,我们的精良装备不仅包括星级酒店般装修的教室,全套原装进口的设备,占地上万平方米的校园,甚至还在校园中附带了健身、餐饮、休闲和购物功能。

硬件上的后发优势让我们很容易就超越了这些洋对手,我们再也不像先辈那样拿着大刀长矛对抗八国联军的洋枪洋炮了。软件上我们也同步移植了国外的方式:培训需求调研、制定计划与预算、四级培训评估系统、卫星教学手段等,相信大家对这些都不陌生,在网络发达的当今社会,获取这些信息、资料和工具的难度比以前超乎想象得低,洋对手排兵布阵的战术方法我们早已摸了个透,更何况有曾经“潜伏”在“敌营”又回归的大批勇士们将夷之长技逐一披露和曝光。

如此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投入,我们的收效又如何呢?

很遗憾,对此进行了全国性的、深入的、定量的调查研究还不多,但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或者与企业老板/HR、培训服务提供商、培训师做做沟通,就不难先得出一个定性的结论。

有个老板曾经这样对我说:“你们学历高,道理多,我说不过你们,但我就是感觉不到它是投资!”。他的企业属于服务行业,年前请过一位成功学激励大师,结果把员工的嗓子都喊哑了。老板拿着杂志上的文章说,正应了“心理效果大于实际效果!”这句话。

我理解他内心的感受,明白他没说出来的话,我也亲身经历过一家咨询的客户不顾我们的坚决反对,硬性地导入若干疯狂的激励培训后,3个月内近50%员工离职的尴尬场面。

还有些老板认为,有些学者说这是一个长期的回报,大概需要2~3年或4~5年,可别说2~3年,可谁知道1年以后这个员工还在不在公司呢!

有些老板认为培训经费的投入是员工的福利,因为如果自己的公司不做培训而同行的培训比较多,可能会造成员工的不满甚至跳槽,其性质仿佛如你不给员工买保险一样。

有些老板觉得寒心,因为培训经费花下去之后没过久员工就离职了,给别人做了嫁衣裳却连声“谢谢”都得不到,他甚至在公司对面或隔壁新开一家与老东家展开了知己知彼的残酷斗争。

我们再来看看相关定量研究的结果是不是和所述的一致。

19995月,中新人才产业有限公司与对北京地区的部分企业进行的专题调研,以下数据来自《中国经营报》的报道:

72%的民营企业的高层人士自认为非常重视中层管理队伍培训,但92%的中层管理人员认为公司并不重视培训。92%的民营企业没有完善的培训体系,42%的民营企业有自己的培训部门,其中32%的负责人在任职前从事过培训管理工作。91%的企业每次培训的计划都是临时决定的,没有一家企业做过规范的培训需求分析,64%的民营企业声称有自己的培训制度,但经座谈和深访发现,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承认自己的培训制度流于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数据是以北京地区部分“有影响、有规模”的企业为对象的调查结果,一般中小企业的状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个调查距离现在的时间稍显太远,那9年以后的情况如何?我们来看看中科软件园(www4oacom)网站2008年公布的调研数据:

问题一、有没有制定培训计划?计划有没有实行?

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为761%,外资、港澳台资企业为724%,集体和私营企业分别为607%60%,其中“严格执行”的企业只有421%,“执行不力”的564%,“没有执行”的15%

问题二、培训对工作绩效有帮助吗?

认为“非常大”的比例很低(最高63%、最低24%,平均3%),认为“很大”的比例不算高(最高313%、最低215%,平均239%),认为“有一点”的比例比较低(最高188%、最低81%,平均106%),认为“没有”的比例也很低(最高63%、最低18%,平均3%)。

问题三、培训结果对员工晋升有影响吗?

认为“影响很大”的比例只占61%,认为“有些影响”的比例为663%,认为“没有影响”的比例也有275%

不可否认,经过9年的摸索与调整,形势在总体上是趋于好转的,但坦白说,9年的努力得到的结果并不明显,尤其是这些境外上市公司和国有大型企业,销售额或资产额在3亿元以上的企业在各项数据上的表现明显优异,占企业总数9成以上的中小企业的改善程度则不言而喻。

为何是这样的结果?针对老板们的批评并不算少,大多是指责老板素质不高、理念落后、急功近利、跟不上时代甚至鼠目寸光,但这样的指责又有多大的现实意义?在商言商地说,老板们也有他们的难处,恐怕板子并不能一味地打在他们身上,更何况这些钱都是出在他们身上,难道他们愿意打了水漂?

与老板们关心为什么要花这笔钱不同,企业的HR们更关心培训工作是否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至少已经有一个绩效考核的难题让他们小心翼翼了,如果培训工作做不好,会不会给其他部门留下(更多的)可以被指责的把柄?或在其他部门和人员的绩效考核等问题上,被摊上“就是因为培训耽误了时间”或者“就是因为培训工作做得不到位”的责任?

有些公司的HR说,培训部门人微言轻,在其他部门眼中似乎成了只知道花钱的部门,其他部门尤其是销售部门和市场部门,都可以趾高气扬,横着走路,培训部门却只能低眉顺眼做小媳妇,需要格外地小心翼翼,况且公司经营如果遇到什么气流颠簸,第一个被砍掉的预算项目就会是培训,首先被裁掉的部门或人员就是培训部门。

著名培训ffice:smarttags"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师张晓彤">师张晓彤ersonName>女士在课程中戏称HR的英文翻译,除了是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的缩写外,也是消防栓(HoseReel)的缩写,将心比心地说,成天冲杀着救火的HR们,如果没有系统性的支持与保障,谁不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呢?

其他流行的说法,比如:“培训就是听听激动,想想冲动,结果还是一动不动!”,“企业经营得好,没时间培训,企业经营得不好,没有经费培训”,就不一一列举了,我在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的讲坛上现场问一百多位人力资源部门的经理、总监们,在他们的企业中培训工作是不是被认为花钱费力不讨好,得到的回答竟然是众口一致的肯定。

谁都知道培训不是万能的,它不能解决企业面临的所有问题,可我们30年前就已经开始逐步实行了市场经济模式,企业不应该也不可能长时间容忍这样的情形持续下去的,况且劳动成本逐年上涨,劳动和雇佣法规日趋严格和细化,企业整体成本随之持续上升,经营环境的变化也不允许我们的企业继续这样的经营行为,接下来的问题就变成了我们该如何找到突破口呢?

常见的现象是企业开始对培训服务供应商和培训讲师更加的挑剔,或者减少对单次培训的整体投入或人均投入,甚至干脆和员工旅游放松结合在一起,以期减少在培训职能上的投入风险,可这种鸵鸟式措施有用吗?既没有缓和既有的矛盾,也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这促使我们必须根源性地分析问题进而深入地思考其解决的方法。

我需要在本章的最后强调,我们不但要清楚培训工作是为企业赚钱的,而是企业实现长久赚钱的关键手段之一,现在的挑战是我们还不很好地完成这个工作,而不是培训工作的价值存在问题!

 

 

简 要 回 顾

 

1我们的硬件系统整体上并不输给外国的企业,我们的软件系统距离国外企业还有着比较大的差距,提升的重点不应该在硬件上。

2当前的培训工作确实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老板和人力资源及培训人员并不能在此投资上获得满意的回报。

3我们不能单纯地责怪任意一方,而应该从系统上思考问题,寻找答案。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8-2 09:34:31 | 只看该作者
 

2 他山之石,如何攻玉?



前面我们讲了很多财富500大公司和著名企业的事例,在资讯交流空前发达,网络功能非常强大的今天,获得它们及类似著名企业的相关资料,从操作方案到表单系统,乃至全套教案都并非难事,这些公司也好像并不在乎,甚至网络有疯传肯德基公司出资上百万在北京、上海给中国快餐业上课,以免“对手都死光了,北京和上海的民众早餐如果在外吃,都必须得吃麦当劳或肯德基!”,实在是可笑又可气!

事实是,即使我们找到再多的资料,现实的情况好像并没有多大的改善。我们如何看待这些他山之石?如何借鉴其中的方法以达到切实的目的?

以下是一位IT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提出的问题:



“我们是一家以技术人员为主的中小企业,老板自己是个拥有专利的技术行家,所以对员工的培训十分重视,理念上没有问题,我自己也是技术出身,拜一位在世界级IT企业的学长所赐,我拥有数家超大型IT企业关于培训工作如何开展的丰富的资料,从课程体系到操作表单应有尽有,但我们公司比较起来规模尚小,好像很多东西都不适用,不知道如何从这些资料中找出能切实改善我们企业的方法。”



以及一位在国有企业做处长的领导的疑惑:


“都说我们是垄断企业,活得舒服,其实也未必那么轻松,每年的业绩压力还是挺重的,按现在的政策走势,迟早有一天我们要在家门口和那些国际的巨头们面对面拼起刺刀的,真拼起来我们缺的不是刺刀,而是使用刺刀的能力,所以我们早早地搜集了这些对手的相关资料,可是要在我们这样的体系内实施,还真是个麻烦事情!”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齐白石老人曾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学习永远是没有错的,但如果是抄袭和模仿,那问题可就大了。

或许因为这些企业被各类报纸杂志引用的频率太高,而我们认为模仿他们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会直接引导我们也获得某种程度上的成功,至少可以少走弯路,但事实证明其收效实在不敢恭维。

商业管理领域曾经存在过这样的理念,即不管企业实行什么样的战略,拥有什么样的文化,都存在一种最好的管理方式与系统,只要学习、采用和标杆这样的实践,就能获得与实践者相同或类似的结果。

在人力资源领域也不例外,即假设存在一种最好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只要采用这样的人力资源实践,就能获得提高绩效的成果,所以我们只要找到“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来为自己的组织建立“高绩效的工作系统”,包括参与管理、培训体系、晋升机制、激励体系、薪酬体系等。

事实却真的令人沮丧!

2006年的Chaos报告显示,每做3次软件开发有2次是失败的,将2006年和2000年的数据对比,失败率并没有降低多少,这引发了实践者们在沉思与扣问:我们讲“最佳实践”已经很长时间了,到现在为止为什么我们的软件开发成功率与以前相比没有大幅度的改善呢?

在人力资源的领域,这样的做法可以说是败得一塌糊涂,如斯坦福大学商学研究院组织行为学教授杰弗瑞·菲佛(Jeffrey Pfeffer)对人力资源领域的“最佳实践”研究后发现,其本质上都是趋同的,说到底都是四个字——“以人为本”!

追随这些“最佳实践”的企业就能获得与优秀企业一样的收益吗?

这如同我们问:“你见过哪个学习雷锋的同志自己成了雷锋?”

又是彼得·德鲁克先生一针见血地警告了世人,他说:

“最大的挑战是如何透过组织的设计,有系统地将精确的管理实务经验(而非所谓的成功经验)提供给年轻一辈的经理人,让他们从中得到启发,在实际管理中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模式。这一点对于未来非中心化的组织,以及随任务而编制的组织尤其重要。”

同时,他还强调:

“你没有办法‘复制或移转’经验。譬如你闻到一朵很香的玫瑰花,这样的经验是无法移转的;每个人都必须要自己去闻玫瑰”,并再次说明:“因此,我也必须再强调一次:经验是无法转移的。”(详见德鲁克《管理学案例》及其他相关著作。)

大师的言论如美国诗人惠特曼在《草叶集》里所写的诗句:“我不能,别的任何人也不能代替你走过那条路。你必须自己去走。”

还是在四十多年前的那个时代,继承于彭罗斯(Penrose)和理查德森(Richardson),以沃纳菲尔特(Wernerfelt)和巴尼(Barney)为主要代表的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是各种生产性资源(包括知识、技术和能力等)的独特集合体,所有的企业行为都必须基于企业资源和组织现状,即RBV(Resource-Based View)理论,其中包括两个视角(见图2-1):

所谓权变视角,就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必须遵循其整体战略的指导,同时考虑企业的发展阶段等其他综合因素,这也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源头。

同样是开酒店,我们不可能在享受快捷酒店廉价的同时抱怨它的房间太小都没有浴缸,同样做洋快餐,麦当劳在中国就卖“巨无霸”,而肯德基却卖起了稀饭油条,同样是做食品,很多公司忙着筹划如何上市,而巨无霸玛氏公司却宣称永不上市,同样是开大型超市,沃尔玛在全球开了近7000家店,它的采购人员吼一吼,谁都会过来瞅一瞅,您的企业做得到吗?


图2-1人力资源RBV理论的两个视角(略)

所谓构造视角,则是指现实组织中的人要分为核心员工、边缘员工和临时员工并加以区分对待,因为资源对任何企业都是永远稀缺的。

去年年底在郑州做新员工培训,有个年轻的大学生说这违反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可惜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分类和筛选,这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并没有矛盾冲突,虽然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没有区别对待就破坏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公平。

方法只是手段,目的才是结果。试想美国军队、中国军队和蒙古军队的训练重点、训练体系和训练方式能完全一样吗?

如果用老百姓的话,一句就总结了:凡事都要基于现实来考量!

RBV思想应该说是一个具有普适性的真理,不仅在商业领域,在其他领域中寻找解决之道都遵循着这样的逻辑。比如俄罗斯从1985年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仍以失败告终,我国是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所以有人认为俄罗斯可以效仿中国的崛起模式。如果我们用RBV的思考方式进行剖析,就会发现两国之间的根本不同点,如BW中文网的分析:

(1)民众认识:俄罗斯民众一直觉得俄罗斯是一个超级强国,变革的迫切感不强,而我们普遍渴望变革,渴望改善,所以在配合政府举措上我们的民众更积极,更有效率。

(2)国家机构设置:我们国家的机构设置密切配合,精诚团结,为了国家的富强和振兴齐心协力,而俄罗斯的政府机构中保守人士和军方势力对国家的改革强烈抵制。

(3)领导人经验与魄力:就国家改革的总舵手与设计师而言,邓小平先生比较戈尔巴乔夫先生,无论在胆量和经验上,无疑都胜出许多。

(4)社会经济结构:俄罗斯是一个以军工企业为主的国家,而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不同的社会经济结构对变革的接受程度迥异。

(5)外交政策:俄罗斯采取扩张式外交政策,难以得到其他国家的支持,而中国的外交政策让美国与其盟国充满热情地参与到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之中。

由此可见,俄罗斯想模仿我国的模式崛起,只能是死路一条,它必须遵循RBV理论和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精神寻找自己的方式。

本节的最后,要提醒一个我认为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一个普遍的思维症结就是喜欢寻找万灵丹药,事实上早在20世纪初西方企业家们就曾在寻找包治百病的灵药,可惜威名如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管理模式,也都在波士顿沃特敦兵工厂引发了大罢工,事情闹得美国国会迫于压力组成特别委员会来研究乱子怎么这么大,可见天上从来没掉过这样的馅饼,几十年前国外企业就意识到以权变的思想寻找合理化是唯一的出路,如果我们在今天信息社会还在信奉某某管理模式可以让我们一劳永逸,只能说明我们还是天真的孩子。

您相信有一个公式教您怎么画画吗?



简 要 回 顾


1我们不能够盲目地抄袭和模仿财富500大或一些著名公司的整体模式,这并不能为我们带来切实的改善。

2我们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寻找适合自己的模式。


19
发表于 2010-8-2 13:24:30 | 只看该作者
很感兴趣,持续关注!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10:08:41 | 只看该作者
 

六只麻烦的拦路虎fficeffice" />

中小企业模仿和移植最佳实践却普遍失效的原因何在?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与生存的环境,相比较国外的财富500大公司和一些著名企业,我们必须注意到我们的生存环境与企业现实和它们有着6个方面的显著差异。

让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其中的原因:

1国家战略的差异。

我们的国家战略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以廉价劳动力、低成本和低价格为主的竞争模式,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同质化现象严重,竞争方式以价格战或变相价格战为主的态势异常激烈。我们可以从生产制造、外贸加工等诸多行业的利润率大多只有3%~5%,难以超过7%的现状,和我国市场诸多次价格大战的历史中找到太多的实证。

勤劳虽然是传统的美德,但如果只能依赖勤劳,无疑也是一种悲哀。

我们很多的企业在这样的国家整体战略下,也是基本以此为前提构建自己的竞争模式,虽然近几年政府一直致力于透过种种宏观调控手段力求改变与转型,企业也力图改变这种生存的态势,但这个过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我们的起步除了汗珠子摔成八瓣的勤劳,似乎没有其他的选择。

这样的战略模式下,成本控制是企业运营的核心关键,如果企业在培训上的投入方式不当,起不到支持组织整体目标与运营的作用,就会造成收效甚微或回收周期很长的结果,再漂亮的话也不能掩盖这其实就是一种成本,是对企业竞争力的削弱。

2国家职能的缺失。

相比较德国和日本的职业训练体系是由国家系统性地规划和实施,而我们在这个部分的国家职能是部分缺失的(至少我这么认为),这直接导致了这部分的培训投入必须由企业来承担,而被培训人在接受培训后由于其能力的提升而导致的产能提升的结果,或者说这部分的收益,却未必可以全部或部分地由投入方来获得。

高人员流动率和这样的博弈态势,导致了我们的企业普遍采取人力资源吸引战略,即宁愿支付高一点的工资来招一个或挖一个熟手来工作,也不愿以较低的工资慢慢培养员工,这又进一步导致了企业不愿意主动投入培训资源,可是始终依赖输血的企业终归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这样的博弈和循环的苦果其实最终还是需要企业与员工一起吞下。

除非某种培训是受训员工离开组织后到其他组织就无法使用的,否则企业在其身上的投资就会存在风险,但我们又找得到多少这样的培训项目呢?

3整体资源的差异。

财富500大公司在其产业领域普遍处于相对或绝对领先地位,这意味着他们能获得相对高的利润率,同时,这些企业拥有的公司品牌等无形资产也会对员工产生不小的吸引力,加上其多年来积累的企业文化和相对稳定和完善的企业运营体系及抗风险能力,这些资源优势都是我们绝大多数疲于应付白热化的竞争与危机处理的企业难以比拟的,这至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培训中诸多职能的贯彻到位,进而造成整个体系难以发挥其作用。

我倒不是怀疑传说中的IBM在培训上的投入和产出比例高得离谱,但我们又有几个企业拥有像IBM那样的整体资源,那么低的主动离职率?

4企业规模差异。

财富500大公司由于其规模庞大,培训项目的成本均摊下来比小企业要低得多,而且,常规上一个企业总人数与人力资源部门的人数之比为160180,如果人力资源的职能必须先配置劳资、考核、招募等职能人员,再加上一个主管,人力资源部门的规模至少要达到5个人才会有专人负责培训工作,也就是说,企业规模至少要达到300人以上(技术、研发集中型企业或许可以少一些,但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或许需要更多),设置培训专员的职位才成为企业划得来的选择。

按照常规的计算模式,我们有多少企业的正式雇员超过了300人呢?

5历史经验与文化差异。

财富500大公司在如何开展员工培训上累积了很多基于自己企业的经验与方式方法,这些方式和方法完全基于其企业的各种成功要素组合,比如IBM采取教育(考试)的方式,Nokia采取学习(自由)的方式,看上去无一定之规,其实和企业的行业特性尤其是其长期战略、发展阶段、人员特点、企业文化和制度体系等密切关联。

同时这些企业也有足够的实力与世界著名的院校和研究机构达成合作关系,也形成了系统性地开展培训项目的文化氛围,这些都是我们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短期内无法模仿的。

IBM公司规定,员工参加培训后要接受考试,如果不及格可以补考1次,补考还不及格就要开除,我们又多少的企业可以模仿?

6员工整体素质差异。

这可是个敏感又得罪人的说法,但我们不能回避的事实是,我们大多数企业员工整体的(我说的可是整体)素质层面和这些财富500大公司确实存在一定的距离,而培训部门本身的专业度及在企业的政治地位等因素,和财富500大公司的差距更是悬殊。这不是在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实事求是面对现实的态度,如果您有兴趣,可以查阅一下每年世界巨头们如何用各种手段,包括公司品牌、薪资福利、培育体系等,将中国教育体系多年投入所造就的精英们纳入麾下。

为了少惹他人不悦,关于这点我就写这么多吧。

希望对这六个差异的归纳和分析有利于我们更好解析著名公司的策略和方法以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另一个需要强调的是,财富500大公司的一些具体操作也并非如我们诸多媒体和资料吹捧和宣传,我虽然没有证据但深度怀疑有些公司有意无意地将一些问题复杂化,但结果无疑都是将拖延我们企业的成长速度,阻碍我们企业的成长能力。

例如,在培训效果评估方法上,几乎所有的机构都在宣传和介绍“柯氏四级评估体系”,仿佛没有开展四级评估的企业就是培训工作做得不成功的企业,所有的企业都要致力于导入这样的评估方式。哪有这样的道理?

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在2000年的产业报告书中对500家美国企业的调查显示,77%的企业做了反应层次的评估,也就是上完课让学员填了反馈表,36%的企业收集了学习方面的衡量资料,即做了二级评估,15%的企业收集了行为层次的评估资料,即做了三级评估,只有8%的企业做了结果性评估。

令人吃惊的是,被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称为在培训领域投资领先的企业中,上述比例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分别为80%43%16%9%,这和大众宣传的差距是明显的。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尽管柯氏评估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其发明者,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前主席、著名人力资源专家唐纳德·柯克帕特里(Donald Kirkpatrick)自己也承认,他提出的只是一个框架而已,他也从来没有把此看做一个模型。

如果您是个务实且重视培训的商人,我相信您可以从中看出培训工作该怎么做的一些思路,但也请您相信,我绝非打击大家做培训的激情,在趋势与潮流前蒙上眼睛,在困难和挑战前当鸵鸟是更不明智的选择,关于培训的评估方式,我在后面的章节中将会讨论。

让我们总结一下。走高技术附加值的路线,处于市场相对垄断地位,有吸引力的公司品牌,相对高的员工素质和低流失率,多年开展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等等,导致了别人的培训体系产生了相应的或可观的回报,而所有这些我们又很难一下子移植过来,有些东西甚至可以说永远没有办法复制。

需要重点提到的是,企业培训职能在企业中的现状,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培训方式的开展和收益方式的获得,抛开战略的因素不说(事实上我们很多的中小企业根本没有战略),培训职能在企业中的现实状况决定了在这个阶段培训工作应该如何开展。

我们可以将其总结为三个阶段:离散、整合与聚焦。

离散阶段的特点是培训部门或培训专员所承担的职责是不明晰的,培训职能中组织领导和职能部门各自应该承担的职责也是不清晰的,这直接导致培训部门或培训专员工作的难度很大,打乱仗的现象时有发生,又因为培训工作的产出,即对组织的贡献,难以被有效证明,更难以与组织最核心的利益与对竞争态势的帮助有直接的关系,又进一步导致培训职能在组织中的弱化,形成恶性循环。

我们多数的中小企业,甚至一些大型企业也都还在这个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企业其职能部门对培训的本质态度是:你们人力资源部/培训部要我接受培训。其培训效果也就可想而知,而处于这个阶段的企业即使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做培训体系建设和培训规划,也不可能良好地贯彻下去,最终打印精美的制度文件和厚厚的规划文件上,堆满了厚厚的灰尘。

值得注意的问题还有,任何公司都存在少数但很珍贵的员工,即使没有任何来自组织的经费报销与支持,仍会自发地参加组织外部培训和研讨,这些员工往往是组织中潜力很大的因子,却很可能在提升了自我之后,因为不再适应组织的现状,学到的东西没有用武之地,或者在提升之后再看上司,怎么都觉得他已经领导不了自己了,从而离开组织。 

一些规模稍大的企业,一些管理基础较好的中小企业,或者已经处于产业内的领先,或者独占某项资源与技术,有了相对充足的资源投入到培训职能中,企业领导对培训职能的作用也有了比较合理的认识,各部门之间的职责某种程度上得到了(书面上的)厘清,有时候培训职能的负责人本身在组织中有着一定的资历和政治地位,所以可以得到各职能部门的更多的配合。

但组织培训依旧不能起到辅助战略达成的作用,职能部门经理不能感受到接受培训和不接受培训在效能产出上存在什么差异,在配合度上(如参与时间支持,创造应用环境等)难以真正给予支持,进而导致培训的投入产出比并不高。

这样的组织在全世界范围也是不太多见的,这或许是我们绝大多数企业暂时不要奢望能一步登天的阶段,所以就不赘述。

显而易见,我们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处于离散阶段或正在力图迈入整合阶段,总结这个阶段的常见问题表现为现象,如下:

1)对培训项目缺乏判断力,甚至不能分辨一些谋财害命的培训产品;

2)把培训当作万能灵丹或者灭火器;

3)追逐明星,追逐流行;

4)不分析病情就下药;

5)注重形式大于内容。

除了对培训职能的状况进行分析外,企业的管理基础和文化因素也是我们需要区别考量的要素,但细致的分类比较复杂,所以我将一位英国资深培训实践家,独立顾问诺里·吉利兰(Norrie Gilliland)先生的“快速自我评价”法做一些修改后,供您参考使用。

我认为这个表格的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指出了组织必须先完成从金字塔结构向倒金字塔结构的转变,这是培训职能发挥出效用的前提条件,如果这个前提条件缺失了,那么培训投入尤其是软技能上的培训投入就很容易打水漂。

如果您的企业在以上的10个项目中有7个或以上得到“优秀”,那真要恭喜您,我相信只要坚持PDCA的持续改进,不断在实践中寻找问题和改进方案,逐步将同行业较大公司的具体实践转化运用到自己的企业中,企业在培训上的投入一定会得到超值的回报。

如果您的企业在以上的10个项目中得到的“优秀”不超过3个,或者得到的“糟糕”超过了5个,那么我建议您把培训工作先缓一缓吧,大多数培训项目做不做其实企业都一样,甚至更糟糕!

 

 

 

简 要 回 顾

 

1并不是其他商业组织的实践经验不好,也不是说财富500大公司的一些具体的、优秀的做法我们不能虚心借鉴,而是说整体上我们不具备整体性学习财富500大公司的一些前提条件;我们要认识我们的环境与现实的差异,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否则必定是邯郸学步,鸡飞蛋打。

2财富500大的方式有时候并非它们宣传的那样完美,我们不必迷信。

3如果企业的管理模式还处于金字塔式,那么培训投入尤其是软技能的培训,将很难有实际的收效。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