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
—————————————————————————————
● 刚才你说,掌握主动的关键,在于知道对手的命门?
○ 因为只有这样,对手才会不得不跟着你的节奏,按照你的意图行动。
● 嗯,这“不得不”三个字,很有意思。
○ 可是,如何才是让对手“不得不”的最佳途径,还没具体说……
● 孙子说:“我方出击的目标,要选择于敌人必须赶赴之处;我方赶赴的方向,要选择在敌人意料不到之处。”
○ 出其所必趋,就是攻击对手必须解救之处……
● 解释之前,我们先做一道战术选择题,练练脑子。
○ 请出题。
● 银雀山墓葬中出土的那批竹简,还记得吗?
○ 记得啊,出土了一大批两千多年前的古兵法,其中有《孙子》十三篇……
● 上述这句话,流行的《孙子》版本写作“出其所不趋……”,银雀山的竹简《孙子》出土后,发现这句话写作“出其所必趋……”
○ 哦,“出其所必趋”,“出其所不趋”,一字之差,完全两种战法。
● 请听题:上述两种战法,哪一种更正确?
○ 我想想——“出其所不趋”,就是说我军出击的目标,应选择在敌人不会前往的地方……这属于“以实击虚”吗?
● 敌人不会前往,你出击什么?
○ 出击那里的守军啊……
● 再问你一遍,本篇的主题是什么?
○ 是“虚实”。
● 运用“虚实”的目的是什么?
○ 是掌握主动……
● 你出击的目标,选择在敌人不会前往的地方,这主动从何而来?
○ 你是说,只有打击敌人必须救援的地方,也就是“出其所必趋”,才能掌握主动?
● 历史上不是有一个著名战例么?
○ 哦,围魏救赵——那是孙子的后人孙膑指挥的著名战例。
● 这场战役的关键在哪里?
○ 当赵国求援的急报传来,孙膑并不直接奔赴主战场与魏军主力决战,而是出人意料地进攻兵力空虚的魏国国都——这是避实击虚;当魏军主力不得不从异国战场回师救援,孙膑设伏于魏军回师途中,从而给经过长途跋涉、精疲力竭的魏军以致命一击——这是以逸待劳。
● 关键中的关键,还是那一句:善用兵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 仅凭这一仗,孙膑就足以光宗耀祖了——不知他是否看到祖上写的“出其所必趋”才想出这条妙计的?
● 有可能啊,据说我们看到的《孙子》,也经过了孙膑及其弟子的整理……
○ 这样看来,这后面一句“趋其所不意”,他也应该看到了:正因为“围魏”是一个出人意料的行动,才使得敌军这么慌乱和匆忙。
● 讲到出人意料,近代军事理论有两个基本观点,可以给你参考:其一,在所有战场上,一定总有一个决定点,占领这个点,要比其他一切的点,更有助于胜利的确保。
○ 呵呵,用兵真如下棋一样,关键是找到这个点——其二呢?
● 其二,要争取相对的优势,就必须处处做到出敌不意,成功的出敌不意会使对手陷于混乱和丧失勇气,从而会成倍地扩大胜利。
○ 嗯,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致人而不致于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