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浮生若茶 - 

[佛学交流] [转帖]《入菩萨行论》讲解

[复制链接] 114
回复
1036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01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14:05:13 | 只看该作者

46

我们现在要讲的是第七品,“精进品”。
我们讲到的,涉及到“生命无常”这个道理,要多方面地去思维。在《广论》里面,讲得非常详细了。通过三个根本、九种原因,生起三种决定来去说明无常的道理。
第一个根本,是人一定会死,这是它的根本。然后他讲了三个理由:
1,你不论生为什么样的身体、生在什么样的地点和什么样的时间,都会死去,没有任何外缘可以把这个死亡退除掉、驱赶走。没有任何因缘可以把阎魔击败赶走。
2,生命在逐渐地减少,而且无法从别的地方增加。生命就这么几十年的光阴,在一分一秒地减少,没有再增加的机会。
3,修法的机缘。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真正修法的机会很少。
通过这样的思维,让我们得出一种决定,就是要好好地修行。
第二个根本,就是死期不定:生命什么时候结束是不决定的。为什么这样说,也分了三个因素:
1,南瞻部洲人的寿命变化无定。世间的长短、生命的无常更为迅速。其它三大洲基本上都是决定的,南瞻部洲寿命不定。
2,让我们生存的因缘非常少,让我们生命结束的因缘倒非常多,各种各样的外缘都可以结束自己的生命。
3,生命本身特别脆弱,乃至于一根小刺之类的伤害都可以结束生命。
通过这样的思维,我们产生一定从现在就要修行,不要推到未来的决定。
第三个根本,只有佛法才可以利益我们,包括自己的受用、财产、亲人、以及自己的身体,都没法真正地帮助我们,对于未来。这里也有三个原因:
1,亲友对自己没有帮助。如国王有强大军队及强大眷属,面对死亡,这些毫无帮助。
2,受用财产对自己没有帮助。
3,连自己的身体都要舍弃。
通过这样的思维,只有佛法才可以帮助我们的话,就要从现在开始好好地修行佛法,才能有这样决定的心。
通过这样的三个根本,九种原因,三种决定的思维,让自己产生从现在起好好修行佛法的心。
无常的内容,在道次第里的下士道就讲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去思维呢?通过前面的暇满人身,让我们感受到人身的难得,意义是这样重大。但是,往往有“执常”的心,执著于“常”,永远住世的心。世间八风的存在,根源可以说都是这种“执常”的心作祟。有它的存在,就会为了今生、为了饮食受用各方面去追求。通过这种“无常”的心去思维,让自己能够更加地珍惜当下的时光,对自己当下拥有的暇满人身好好地珍惜,用它来修行。
虽然世界上其它的人都有“无常”的心,知道自己最终会死去。但是他们永远把这个“无常”推到未来,在精进努力的方面专注于世间法。而我们通过无常的思维,就完全不一样,去真正地实修一种对我们现前、未来都有切实帮助的正法。无常是贯穿我们修行全过程的法门,只有在无常观念的催动下,我们的修持才可以得到顺利的进展。
102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14:05:44 | 只看该作者
在《三主要道》里面,通过人身难得以及无常的思维,就可以断除我们对于今生的贪著。如果一个对今生特别贪著的人,希望今生一定要过得很好,就很难去修行清净的佛法了。因此,我们无论是求取轮回圆满的增上生,还是超越轮回的究竟胜,如果不能破除执常的心,都是很难成办的。因为有执常的心,就无法舍弃现世,而贪着现世是无法真正修行的,贪着现世和真正修持不会存在双运。
《入行论》的学习,很多都可以在《广论》中找到相应的部分。其他经论也一样,通过我们如是学习,亦能发现彼此相应之处。不管学整部经论,或学习其他,都能联系起来。若自己切实去思维修持,“一切圣言现为教授”的体悟也就容易生起。
由于一切佛陀圣教都无相违,因此,各经论间便能互为印证、互为增益,如此,我们的修持便会更为圆满,内心的改善亦更为有力。
前面我们讲了这样的颂文:
“若尔此时尚怖畏 如生鱼转热沙中
何况由前所作罪 当受地狱难忍苦”
“生鱼”即鲜鱼,活着的鱼。对今生的贪著驱使我们造作诸多恶业,对善法又未励行修持,于临终时必会产生极大痛苦,和怖畏恐惧之心。正如刚从河里钓起的活鱼,被扔在炽热沙滩上辗转蹦跳,内心充满大怖畏。因临终时显现未来所受生处之征兆,产生诸多痛苦。而当这种恶业果报一旦于未来真实成熟,地狱之苦及其怖畏犹万倍于此。
在我们的现生,世间人为追逐名誉、地位以及财富,乃至思虑如何报仇,消灭敌人,保护亲眷,亦是经受了许多痛苦和恐惧,更是由此造作了许多恶业。自己生平经受“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这世间八苦,造作的恶业还使未来生又是如此。
《亲友书》中言,当我们看到描绘地狱行状之图像,如“生死之轮”时,或听闻、思维乃至读诵至地狱中受苦之种种行状时,都可以令我等产生极大怖畏之心,在切实感受异熟果、亲身承受地狱极大痛苦时,那种恐惧更何待言?
“如触热汤皮肉裂 地狱难堪热如是
若人已作如是业 何故似此安然坐”
一旦未来,由所作恶业故堕入恶趣,如炎热地狱中时,便会烊铜铁水浇诸于身,或灌之于口。地狱众生由业感故,皮肤薄嫩如婴儿,所受痛苦更为强烈。让我们产生地狱痛苦的因是什么?自然是我们所造之诸多恶业了。若这种可引领我们受生地狱的恶业已经造作了很多,我们还丝毫没有恐惧,仍然放逸、懈怠,就实在太不应该了!
应猛厉生起精进的心,于积福净障上好好用功。
“不勤修善希乐果 乖戾不忍苦恼多
死王所执希天寿 哀哉众苦所摧伤”
一般的人大抵如是:一方面希望得到安乐的果报,一方面对于安乐的因“善法”却并不精进勤修;内心却又那样脆弱,“乖戾不忍”,即对小小的痛苦都没法忍受。这样身心脆弱的人,所受到的伤害也就更为强烈。
“死王所执希天寿”,即是说,不可能逃脱死亡威胁,一直为它所控制。但还是会生起“希望生命如天人一般长寿”的颠倒妄想。尽管如此,现实和妄想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一旦“老病死”降临,只能“哀哉”:无奈地忧伤地感叹,也无有任何办法改变,只能为诸多痛苦所逼恼。
是故应当好好地断除懈怠,不应有煎恼的心态,切实地在善法,这些让自己得到安乐和长寿的原因上去用功。
围绕自心进行反观,自行进行如是教导,也会因此生起更大的心。如对地狱之苦、恶趣之苦好好思维,就会生起怖畏的心。而怖畏的心一旦生起,对过去自己所造之恶业,也会产生忏悔的心,对三宝的信心也会生起来,皈依希求的心也会更为强烈。遂在积聚资粮方面,亦能生起好跃勤勇的心了。
“依此人身如舟航 得渡生死大苦流
此舟后时难再得 愚夫斯时勿酣卧”
想要度脱生死轮回的大海,只有通过人身了。我们这个人身就好像非常好的船一般,只有倚靠它才能穿过生死轮回的苦流。是故应好好用功,好好发挥暇满人身这个舟筏的作用。须知未来想再得到人身就很难了,需要各种各样的因缘聚合。
愚夫自己呼唤自己,在得到这般舟筏的时候,切勿贪著睡眠以及其它无意义的事情,勿被它们所散乱,而是好好地精进善法。通过这个颂文,提示我们在得到暇满人身时,好好精进善法。
接下来是在修持上对治恶事懈怠的对治法。须知贪著于非善法,也是一种懈怠。下面有两个颂文。

103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14:06:03 | 只看该作者
如恶事分为两类,一类是恶业,第二类便是浪费时间的无意义的事。若非常贪著,在此上用功的话,也是一种懈怠。
“欢喜之因亦无数 独舍正法殊胜喜
好乐散乱及掉举 是众苦因汝何取”

唯一能令我们今生来世均感安乐的因是什么?就是佛法了。这是一切欢喜中最殊胜的,唯有通过正法,才能令我们今生来世都产生无边的殊胜欢喜。既如此,为何要舍弃正法,反而对一切痛苦的因如散乱掉举、嬉笑嘈杂等去执著追求呢?
“无怯弱集精进军 勤求自身得堪能
应修自他平等观 亦修自他易地想”
以国王出征打仗为喻,必先披挂精严盔甲,整顿良将雄兵,出兵前全面部署,上阵时又必当骁勇善战,方能一鼓作气挫败敌方。同样,我等佛子修行时,第一步必先做到“无怯弱”,即披甲精进,发起强大坚毅之心,无懈怠退弱;第二步,“精进军”,即在心地上披甲精进后,于行为上聚集二种资粮,于集资净障上起大精进。第三步,于正行时,即以正知正念的心时刻观照自己,保证修行。最终,让身心得到堪忍,从此获大自在。
得堪忍后,便获身心自在。如平素身体感觉疲乏,想做事而提不起来,这便是身心缺乏堪忍之故。若得堪忍,即于行事上任意所为,身获轻安,心上常感安乐,再无惫厌。
国王穿上盔甲后的四个步骤,一一比喻我们修法应经历的过程:第一是发起强大心力;第二便是好好集资净障,如整治军队;第三是怀着正知正念前去修持;第四是身心获得堪忍。通过这四个步骤,方能让我们好好投入修道。
在圆满四个步骤后,再去修持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他平等,即自己和他人在远离痛苦、追求快乐上是无二无别的,心是同样的。通过思维,得知贪著自身欢乐、不顾他人,此种自私自利的“我爱执”乃是一切痛苦、一切衰损的大门。而利乐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此类“贪爱执”乃是一切功德之门。以此修习自他平等、自他相换。
这在下面第八品会详细讲述。
104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14:06:49 | 只看该作者

47

第47讲
下面是对自卑的心、怯弱的心,对这种懈怠的对治法。有十五个颂文。
不应怯弱作是言 我何能成大菩提
      一切如来真语者 悉皆谛实如是说
      蚊蝇虻蚋及蜂蚁 乃至任何虫豸类
      若依之生精进力 亦得无上大菩提”
自己不要轻视自己,产生畏缩的心,说这样的话:“自己如何能够得到大菩提呢?要想得到大菩提的话要积集那么多的资粮,经过那么多的难行,自己不行的,自己得不到的。”这是不对的,产生这样畏缩的心是不可以的。因为如来是谛实语者,不会说假话的。他在经文里说过,那些思想行为非常低劣的小动物和昆虫之类的,像这里讲到的蚊子苍蝇牛虻以及蜜蜂蚂蚁等各种各样的虫类,这些最低贱的动物,它们如果发起精进力的话,也可以证得无上菩提。所以像那么低的有情都可以证得的话,自己更不应该轻视自己。
在《妙臂请问经》里,佛有这样的教导:“菩萨,你应该好好学习菩萨行,不应该怯弱。为什么呢?你应该好好想一想,那些狮子老虎乃至狼等、天上的老鹰秃鹫乃至鹅鹤乌鸦猫头鹰等各种各样的鸟类和苍蝇蚊子等等,如果能够依靠它们如此低劣的身体发起精进的话,也能够成就无上菩提。那样低劣的有情,如果好好渐次修行的话,最终都可以成佛。何况自己现在得到了人身,各种因素更为圆满,所以宁舍生命也应该发起精进,去求证无上菩提。菩萨,你应该这样去想。”简单地说就是不要自卑,要好好发起强有力的心力。
龙树菩萨也这样说:“即使刚开始时你自身的功德多么低劣,但如果有清静的增上意乐,去好好修持的话,也可以证得菩提。”只要好好地用功,最终都可以成佛。像依照《广论》的修行程序,最开始好好依止善知识,依教奉行,精进用功,都可以得到广大功德。
“如我生於人类中 已知利害明取舍
  若能不舍菩提行 云何不证菩提果”

通过对比,佛说那样低劣的有情都可以成佛的话,何况自己现在能得到人身,暇满的人身是最为难得的。而且有智慧,对今生来世乃至究竟菩提是否有利益或者是否有伤害,应该做的事情不应该做的事情,自己都非常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能不舍弃菩萨行的话,怎么会得不到菩提呢?一定会得到的。为什么不能证得菩提?就是因为懈怠,自己没有发起精进的力量才导致这种情况。
如果我们能够真正舍弃今生的贪着,发起精进,好好在正法上用功的话,也可以做到像米拉日巴大师、温萨巴大师和很多汉藏成就者那样,他们都是依靠精进证得了那样高的功德。
“若言须舍手足等 如是难行我所畏
  我今怖畏但愚痴 不能辨别轻重尔”
前面两句是自身的烦恼所做出的回答,发起精进可以成就菩提自己知道了,但在修菩萨行过程中要那么长的时间里布施头目脑髓等,自己感到害怕,不敢去修行。
后两句回答说,头目脑髓是要布施,但痛苦的轻重你并不知道,到底孰轻孰重,你是因为愚痴,没有搞清楚,所以才害怕。
“虽经无数俱胝劫 经地狱苦百千反
      割截焚烧并杀戮 未能令我得菩提”
从无始以来,在生死的轮回中,时间是那么长远,在地狱里住的世间又那么久,所受的痛苦并非一次两次,而是无数次;而且所受的痛苦有很多,被刀剑割砍、被火烧及被剖开身体等。但受这么大这么多的痛苦没有一点意义,不能让我们得到菩提。
“我为修行成菩提 但受此苦有限量
  如人欲除心腹疾 令身略受针砭苦”

自己现在修菩提所受的痛苦,比起前面那些痛苦是很轻很小的,有限量的,是可以忍受的。打个比喻,身体某方面生病了,需要接受开刀针灸或者火燎等治疗时,对自己只是一点微弱的痛苦而已,是可以忍受的,但可以把更大的痛苦去除掉。
“医人须以众手术 为不安者除病苦
  为摧众多大苦故 轻微不适当忍受”

世间的医生为了治除病人的疾病,可以用手术针灸等各种各样的方式,使病人免除痛苦,得到安乐。他让你受一点手术的痛苦,是为了去除更大的病痛的痛苦。同样,修行菩萨道所受的各种各样的难行的痛苦,也应该忍受,也是值得忍受的。因为通过它,可以把自他很多的痛苦消除掉。
“世间常医固如是 无上医王殊不尔
      但以轻和微妙法 能疗无量沉疴起”
世间的医生是这样,在为你去除大病的时候,让你受一点小小的痛苦。对于无上医王——佛陀来说,不是这样的,他即使是一点小苦也不会让你受,他可以通过轻和微妙的方法,去除你的根本烦恼随眠烦恼等各种烦恼;让你可以通过安乐的道得到安乐的果,治疗你的无量的烦恼重病。
通过修习佛法,一旦入道的话,可以从安乐到安乐,从安乐的修道到安乐的果报,一直会让你的身心充满法喜。其他的道就不一样,开始受苦,到后来还是受苦。
“道师最初作加行 亦施菜羹糜粥等
  此时修已后惭能 虽自身肉亦易舍
若时彼人於自身 能起犹如菜羹想
  其时令施身肉等 彼於此事有何难”
诸佛最初开始修行时,对布施还没有串习,心力非常微弱的时候,他也只是布施别人一点粥饭饮食。后来经过反复串习,心力增强之后,对自己广大的受用广大的财产都可以供养,不仅如此,连自己的身体也可以布施。后来的修行人如果也能这样慢慢串习的话,一旦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一点贪着的心,布施自己的身体就像布施饭菜一样,到那时候,布施自己的身体有什么困难呢?
对外在的东西的布施,乃至对自己身体的布施,一般人难以做到,最关键的就是我执,悲心的力量不够,怀着一种特别贪着的心,当然就没法布施。一旦证得空性,而且悲心的意乐特别清静的时候,如登地菩萨那样,对“我”的贪着已经没有,对外在的有情又有那样大的悲心,把有情都看作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时他再去利乐其他有情时,自己的身心是完全处在悲心的状态下,对诸佛菩萨来说,他们布施自己的身体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105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14:07:15 | 只看该作者

47

第47讲
下面是对自卑的心、怯弱的心,对这种懈怠的对治法。有十五个颂文。
不应怯弱作是言 我何能成大菩提
      一切如来真语者 悉皆谛实如是说
      蚊蝇虻蚋及蜂蚁 乃至任何虫豸类
      若依之生精进力 亦得无上大菩提”
自己不要轻视自己,产生畏缩的心,说这样的话:“自己如何能够得到大菩提呢?要想得到大菩提的话要积集那么多的资粮,经过那么多的难行,自己不行的,自己得不到的。”这是不对的,产生这样畏缩的心是不可以的。因为如来是谛实语者,不会说假话的。他在经文里说过,那些思想行为非常低劣的小动物和昆虫之类的,像这里讲到的蚊子苍蝇牛虻以及蜜蜂蚂蚁等各种各样的虫类,这些最低贱的动物,它们如果发起精进力的话,也可以证得无上菩提。所以像那么低的有情都可以证得的话,自己更不应该轻视自己。
在《妙臂请问经》里,佛有这样的教导:“菩萨,你应该好好学习菩萨行,不应该怯弱。为什么呢?你应该好好想一想,那些狮子老虎乃至狼等、天上的老鹰秃鹫乃至鹅鹤乌鸦猫头鹰等各种各样的鸟类和苍蝇蚊子等等,如果能够依靠它们如此低劣的身体发起精进的话,也能够成就无上菩提。那样低劣的有情,如果好好渐次修行的话,最终都可以成佛。何况自己现在得到了人身,各种因素更为圆满,所以宁舍生命也应该发起精进,去求证无上菩提。菩萨,你应该这样去想。”简单地说就是不要自卑,要好好发起强有力的心力。
龙树菩萨也这样说:“即使刚开始时你自身的功德多么低劣,但如果有清静的增上意乐,去好好修持的话,也可以证得菩提。”只要好好地用功,最终都可以成佛。像依照《广论》的修行程序,最开始好好依止善知识,依教奉行,精进用功,都可以得到广大功德。
“如我生於人类中 已知利害明取舍
  若能不舍菩提行 云何不证菩提果”

通过对比,佛说那样低劣的有情都可以成佛的话,何况自己现在能得到人身,暇满的人身是最为难得的。而且有智慧,对今生来世乃至究竟菩提是否有利益或者是否有伤害,应该做的事情不应该做的事情,自己都非常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能不舍弃菩萨行的话,怎么会得不到菩提呢?一定会得到的。为什么不能证得菩提?就是因为懈怠,自己没有发起精进的力量才导致这种情况。
如果我们能够真正舍弃今生的贪着,发起精进,好好在正法上用功的话,也可以做到像米拉日巴大师、温萨巴大师和很多汉藏成就者那样,他们都是依靠精进证得了那样高的功德。
“若言须舍手足等 如是难行我所畏
  我今怖畏但愚痴 不能辨别轻重尔”
前面两句是自身的烦恼所做出的回答,发起精进可以成就菩提自己知道了,但在修菩萨行过程中要那么长的时间里布施头目脑髓等,自己感到害怕,不敢去修行。
后两句回答说,头目脑髓是要布施,但痛苦的轻重你并不知道,到底孰轻孰重,你是因为愚痴,没有搞清楚,所以才害怕。
“虽经无数俱胝劫 经地狱苦百千反
      割截焚烧并杀戮 未能令我得菩提”
从无始以来,在生死的轮回中,时间是那么长远,在地狱里住的世间又那么久,所受的痛苦并非一次两次,而是无数次;而且所受的痛苦有很多,被刀剑割砍、被火烧及被剖开身体等。但受这么大这么多的痛苦没有一点意义,不能让我们得到菩提。
“我为修行成菩提 但受此苦有限量
  如人欲除心腹疾 令身略受针砭苦”

自己现在修菩提所受的痛苦,比起前面那些痛苦是很轻很小的,有限量的,是可以忍受的。打个比喻,身体某方面生病了,需要接受开刀针灸或者火燎等治疗时,对自己只是一点微弱的痛苦而已,是可以忍受的,但可以把更大的痛苦去除掉。
“医人须以众手术 为不安者除病苦
  为摧众多大苦故 轻微不适当忍受”

世间的医生为了治除病人的疾病,可以用手术针灸等各种各样的方式,使病人免除痛苦,得到安乐。他让你受一点手术的痛苦,是为了去除更大的病痛的痛苦。同样,修行菩萨道所受的各种各样的难行的痛苦,也应该忍受,也是值得忍受的。因为通过它,可以把自他很多的痛苦消除掉。
“世间常医固如是 无上医王殊不尔
      但以轻和微妙法 能疗无量沉疴起”
世间的医生是这样,在为你去除大病的时候,让你受一点小小的痛苦。对于无上医王——佛陀来说,不是这样的,他即使是一点小苦也不会让你受,他可以通过轻和微妙的方法,去除你的根本烦恼随眠烦恼等各种烦恼;让你可以通过安乐的道得到安乐的果,治疗你的无量的烦恼重病。
通过修习佛法,一旦入道的话,可以从安乐到安乐,从安乐的修道到安乐的果报,一直会让你的身心充满法喜。其他的道就不一样,开始受苦,到后来还是受苦。
“道师最初作加行 亦施菜羹糜粥等
  此时修已后惭能 虽自身肉亦易舍
若时彼人於自身 能起犹如菜羹想
  其时令施身肉等 彼於此事有何难”
诸佛最初开始修行时,对布施还没有串习,心力非常微弱的时候,他也只是布施别人一点粥饭饮食。后来经过反复串习,心力增强之后,对自己广大的受用广大的财产都可以供养,不仅如此,连自己的身体也可以布施。后来的修行人如果也能这样慢慢串习的话,一旦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一点贪着的心,布施自己的身体就像布施饭菜一样,到那时候,布施自己的身体有什么困难呢?
对外在的东西的布施,乃至对自己身体的布施,一般人难以做到,最关键的就是我执,悲心的力量不够,怀着一种特别贪着的心,当然就没法布施。一旦证得空性,而且悲心的意乐特别清静的时候,如登地菩萨那样,对“我”的贪着已经没有,对外在的有情又有那样大的悲心,把有情都看作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时他再去利乐其他有情时,自己的身心是完全处在悲心的状态下,对诸佛菩萨来说,他们布施自己的身体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106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14:07:45 | 只看该作者
第一个胜解的兵力(力量)的解说有十三个半颂文。
“自他罪恶多无量 我曾誓愿悉摧毁
      是中仅唯一一罪 亦经劫海难消尽
精勤消除罪障事 於我纤毫未见有
  无量众苦出生处 我心於此能不裂”
自己曾经发愿,要成就无上菩提,成就利乐他人的事业,把自己和他人的一切罪恶过失都去摧毁。但要净化其中的每一个众生的罪恶都需要劫海那样长的世间。劫海的意思是大海有多少微尘数,就有多少劫的时间,可见所需要的时间之长久。但自己在消除罪恶的事业上,一点精进都没有。一旦恶业成熟,就会堕入恶趣之中,受无量的痛苦,难以忍受,对于这种情况自心怎么能不碎裂呢。
    诸佛从最初发心,积集资粮,到最终成佛,都经过三大阿僧祗劫。刚开始发心时是缓加精进,即使为利益一个有情,在地狱里住多么长的时间都心无厌倦。诸佛菩萨都是这样,发起精进用功修行。自己在这方面虽然开始有些发心,但在行持上却没有一点用功,反而造很多的恶业。自己反省自己,自心怎么能不受逼恼。
107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14:08:08 | 只看该作者

47

第47讲
下面是对自卑的心、怯弱的心,对这种懈怠的对治法。有十五个颂文。
不应怯弱作是言 我何能成大菩提
      一切如来真语者 悉皆谛实如是说
      蚊蝇虻蚋及蜂蚁 乃至任何虫豸类
      若依之生精进力 亦得无上大菩提”
自己不要轻视自己,产生畏缩的心,说这样的话:“自己如何能够得到大菩提呢?要想得到大菩提的话要积集那么多的资粮,经过那么多的难行,自己不行的,自己得不到的。”这是不对的,产生这样畏缩的心是不可以的。因为如来是谛实语者,不会说假话的。他在经文里说过,那些思想行为非常低劣的小动物和昆虫之类的,像这里讲到的蚊子苍蝇牛虻以及蜜蜂蚂蚁等各种各样的虫类,这些最低贱的动物,它们如果发起精进力的话,也可以证得无上菩提。所以像那么低的有情都可以证得的话,自己更不应该轻视自己。
在《妙臂请问经》里,佛有这样的教导:“菩萨,你应该好好学习菩萨行,不应该怯弱。为什么呢?你应该好好想一想,那些狮子老虎乃至狼等、天上的老鹰秃鹫乃至鹅鹤乌鸦猫头鹰等各种各样的鸟类和苍蝇蚊子等等,如果能够依靠它们如此低劣的身体发起精进的话,也能够成就无上菩提。那样低劣的有情,如果好好渐次修行的话,最终都可以成佛。何况自己现在得到了人身,各种因素更为圆满,所以宁舍生命也应该发起精进,去求证无上菩提。菩萨,你应该这样去想。”简单地说就是不要自卑,要好好发起强有力的心力。
龙树菩萨也这样说:“即使刚开始时你自身的功德多么低劣,但如果有清静的增上意乐,去好好修持的话,也可以证得菩提。”只要好好地用功,最终都可以成佛。像依照《广论》的修行程序,最开始好好依止善知识,依教奉行,精进用功,都可以得到广大功德。
“如我生於人类中 已知利害明取舍
  若能不舍菩提行 云何不证菩提果”

通过对比,佛说那样低劣的有情都可以成佛的话,何况自己现在能得到人身,暇满的人身是最为难得的。而且有智慧,对今生来世乃至究竟菩提是否有利益或者是否有伤害,应该做的事情不应该做的事情,自己都非常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能不舍弃菩萨行的话,怎么会得不到菩提呢?一定会得到的。为什么不能证得菩提?就是因为懈怠,自己没有发起精进的力量才导致这种情况。
如果我们能够真正舍弃今生的贪着,发起精进,好好在正法上用功的话,也可以做到像米拉日巴大师、温萨巴大师和很多汉藏成就者那样,他们都是依靠精进证得了那样高的功德。
“若言须舍手足等 如是难行我所畏
  我今怖畏但愚痴 不能辨别轻重尔”
前面两句是自身的烦恼所做出的回答,发起精进可以成就菩提自己知道了,但在修菩萨行过程中要那么长的时间里布施头目脑髓等,自己感到害怕,不敢去修行。
后两句回答说,头目脑髓是要布施,但痛苦的轻重你并不知道,到底孰轻孰重,你是因为愚痴,没有搞清楚,所以才害怕。
“虽经无数俱胝劫 经地狱苦百千反
      割截焚烧并杀戮 未能令我得菩提”
从无始以来,在生死的轮回中,时间是那么长远,在地狱里住的世间又那么久,所受的痛苦并非一次两次,而是无数次;而且所受的痛苦有很多,被刀剑割砍、被火烧及被剖开身体等。但受这么大这么多的痛苦没有一点意义,不能让我们得到菩提。
108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14:08:28 | 只看该作者
“我为修行成菩提 但受此苦有限量
  如人欲除心腹疾 令身略受针砭苦”
自己现在修菩提所受的痛苦,比起前面那些痛苦是很轻很小的,有限量的,是可以忍受的。打个比喻,身体某方面生病了,需要接受开刀针灸或者火燎等治疗时,对自己只是一点微弱的痛苦而已,是可以忍受的,但可以把更大的痛苦去除掉。
“医人须以众手术 为不安者除病苦
  为摧众多大苦故 轻微不适当忍受”

世间的医生为了治除病人的疾病,可以用手术针灸等各种各样的方式,使病人免除痛苦,得到安乐。他让你受一点手术的痛苦,是为了去除更大的病痛的痛苦。同样,修行菩萨道所受的各种各样的难行的痛苦,也应该忍受,也是值得忍受的。因为通过它,可以把自他很多的痛苦消除掉。
“世间常医固如是 无上医王殊不尔
      但以轻和微妙法 能疗无量沉疴起”
世间的医生是这样,在为你去除大病的时候,让你受一点小小的痛苦。对于无上医王——佛陀来说,不是这样的,他即使是一点小苦也不会让你受,他可以通过轻和微妙的方法,去除你的根本烦恼随眠烦恼等各种烦恼;让你可以通过安乐的道得到安乐的果,治疗你的无量的烦恼重病。
通过修习佛法,一旦入道的话,可以从安乐到安乐,从安乐的修道到安乐的果报,一直会让你的身心充满法喜。其他的道就不一样,开始受苦,到后来还是受苦。
“道师最初作加行 亦施菜羹糜粥等
  此时修已后惭能 虽自身肉亦易舍
若时彼人於自身 能起犹如菜羹想
  其时令施身肉等 彼於此事有何难”
诸佛最初开始修行时,对布施还没有串习,心力非常微弱的时候,他也只是布施别人一点粥饭饮食。后来经过反复串习,心力增强之后,对自己广大的受用广大的财产都可以供养,不仅如此,连自己的身体也可以布施。后来的修行人如果也能这样慢慢串习的话,一旦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一点贪着的心,布施自己的身体就像布施饭菜一样,到那时候,布施自己的身体有什么困难呢?
对外在的东西的布施,乃至对自己身体的布施,一般人难以做到,最关键的就是我执,悲心的力量不够,怀着一种特别贪着的心,当然就没法布施。一旦证得空性,而且悲心的意乐特别清静的时候,如登地菩萨那样,对“我”的贪着已经没有,对外在的有情又有那样大的悲心,把有情都看作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时他再去利乐其他有情时,自己的身心是完全处在悲心的状态下,对诸佛菩萨来说,他们布施自己的身体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由断恶故即无苦 由善巧故即无忧
  如是能害於身者 唯颠倒见恶思维”
为什么菩萨清静意乐,布施身体,身心都没有一点痛苦,充满了快乐呢?因为身语意三门的罪恶断了,身体方面的痛苦当然没有了。“由善巧故”就是对空性的通达,心没有挂碍,洒脱自由,所以没有忧恼的心。所以菩萨在修行时即使舍弃身体,身心也时没有痛苦的,没有恶业、没有执着,所以身心都是充满快乐的。令有情的身体痛苦、内心不安,对有情的身心真正能产生伤害的是什么呢?颠倒见和各种各样的恶业是对有情最大的伤害。菩萨既然在这方面已经断了,当然就不会产生痛苦了。
“若由福德令身安 由善巧故心安乐
  虽为利他处轮回 诸大悲者何忧患”
菩萨不仅没有恶业和各种各样的邪分别,而且积集布施等广大福德,由此广大的福德,只会让他的身体得到安乐。“由善巧故”,对空性和取舍处都非常善巧,通达无我的道理,对应该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事也非常善巧,所以菩萨的内心充满了安乐,没有忧恼,没有我执挂碍。在这样的身心都非常快乐的情况下,为利益他人住在轮回里多长世间,菩萨都会非常欢喜地住于其中去救度众生。
“此由菩提心盛力 尽能消除往昔罪
  能积福德如大海 故言胜於诸声闻”
这些具有大悲心的菩萨,内心具足清静贤善的意乐,就是菩提心。通过菩提心的力量,可以净化过去所造的很多恶业,并能摄集如大海般广博的资粮,所以在修道的进程上胜于声闻。
声闻阿罗汉是这样说的,菩提心有集资净障的功德。声闻人虽没有修大乘,但他把重复听闻的大乘佛法向别人去宣扬,里面讲到菩提心的功德。
“是故悉除疲厌心 菩提心马为乘载
  转从安乐趋安乐 心既了知何怯为”
把菩提心比喻成一匹宝马,骑在此宝马上,身体不会疲倦,心也不会厌烦。骑在菩提心马上,从安乐到安乐,修行的道是安乐的,得到的果也是安乐的。如旅途般,一路上都是非常欢喜的,对修道怎么会害怕和畏缩呢?
“为利有情集四军 胜解勇毅及喜舍
      由思维彼功德故 诸怖苦者生胜解”
古时候一个国王有四种部队。同样,在我们修行过程中,为利益他人,也应该发起四种力量,集合四种“兵力”。第一种是胜解的力量。通过思维业果对善恶的取舍有一个强大的善法欲,对善法非常好要,对恶业能够断除。第二种是勇毅的力量。第三种是欢喜的力量。做事非常欢喜,不间断,不满足。第四种是舍的力量。就是休息一下,发起精进累了可以短暂休息。以上是在我们的精进度中,所需要的四种力量。

109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14:08:56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生起胜解的力量呢?“由思维彼功德故”,思维胜解的功德,对轮回的痛苦产生怖畏的心,就能生起胜解的力量。
下面对于成办顺品,分两个方面,第一个是简单的开示,第二个是详细的解说。简单开示有一个颂文:
        
“如是断诸相违品 胜解我慢及喜舍
  以恭谨自在转力 增精进故应勤修”
为了断除精进的相违品,前面讲到的懈怠,这里提到的对菩提行的怯弱自卑的懈怠,应该发起胜解的力量,就是对善恶的取舍,对善法的好要欲,应该做的就去做,不应该做的就断除它。深信因果,取舍分明。这里的“我慢”就是前面的“坚毅”,是褒义,一旦做一件事就要圆满的完成它,不会半途而费,是自己对自己有信心,自信,而不是烦恼、狂傲的我慢。“喜”是指没有厌足,在精进时并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像大河流水一样,没有间断。“舍”是说在精进时感到劳累疲乏时就休息一下,放松一下,不要始终绷得很紧。“恭谨”指正知正念,在精进修行时保持正知正念。“自在”指对自己的身心能自在控制和转变。
“恭谨”还可以理解为修行时能非常自然的发起精进力,非常用功。“自在” 也可以理解为对善法的自在,身心能自在地安住在善法上。
下面是详细的解说,又分两方面,第一个是集合四种兵力,第二个是发起两种力量。第一方面集合四种兵力分四,第一是胜解的兵力(力量);第二是勇毅我慢的兵力(力量);第三是欢喜的兵力(力量);第四是舍的兵力(力量)。两种力量是前面讲到的“恭谨”的力量和“自在”的力量。
第一个胜解的兵力(力量)的解说有十三个半颂文。
“自他罪恶多无量 我曾誓愿悉摧毁
      是中仅唯一一罪 亦经劫海难消尽
精勤消除罪障事 於我纤毫未见有
  无量众苦出生处 我心於此能不裂”
自己曾经发愿,要成就无上菩提,成就利乐他人的事业,把自己和他人的一切罪恶过失都去摧毁。但要净化其中的每一个众生的罪恶都需要劫海那样长的世间。劫海的意思是大海有多少微尘数,就有多少劫的时间,可见所需要的时间之长久。但自己在消除罪恶的事业上,一点精进都没有。一旦恶业成熟,就会堕入恶趣之中,受无量的痛苦,难以忍受,对于这种情况自心怎么能不碎裂呢。
    诸佛从最初发心,积集资粮,到最终成佛,都经过三大阿僧祗劫。刚开始发心时是缓加精进,即使为利益一个有情,在地狱里住多么长的时间都心无厌倦。诸佛菩萨都是这样,发起精进用功修行。自己在这方面虽然开始有些发心,但在行持上却没有一点用功,反而造很多的恶业。自己反省自己,自心怎么能不受逼恼。
1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14:09:28 | 只看该作者

47

第47讲
下面是对自卑的心、怯弱的心,对这种懈怠的对治法。有十五个颂文。
“不应怯弱作是言 我何能成大菩提
      一切如来真语者 悉皆谛实如是说
      蚊蝇虻蚋及蜂蚁 乃至任何虫豸类
      若依之生精进力 亦得无上大菩提”
自己不要轻视自己,产生畏缩的心,说这样的话:“自己如何能够得到大菩提呢?要想得到大菩提的话要积集那么多的资粮,经过那么多的难行,自己不行的,自己得不到的。”这是不对的,产生这样畏缩的心是不可以的。因为如来是谛实语者,不会说假话的。他在经文里说过,那些思想行为非常低劣的小动物和昆虫之类的,像这里讲到的蚊子苍蝇牛虻以及蜜蜂蚂蚁等各种各样的虫类,这些最低贱的动物,它们如果发起精进力的话,也可以证得无上菩提。所以像那么低的有情都可以证得的话,自己更不应该轻视自己。
在《妙臂请问经》里,佛有这样的教导:“菩萨,你应该好好学习菩萨行,不应该怯弱。为什么呢?你应该好好想一想,那些狮子老虎乃至狼等、天上的老鹰秃鹫乃至鹅鹤乌鸦猫头鹰等各种各样的鸟类和苍蝇蚊子等等,如果能够依靠它们如此低劣的身体发起精进的话,也能够成就无上菩提。那样低劣的有情,如果好好渐次修行的话,最终都可以成佛。何况自己现在得到了人身,各种因素更为圆满,所以宁舍生命也应该发起精进,去求证无上菩提。菩萨,你应该这样去想。”简单地说就是不要自卑,要好好发起强有力的心力。
龙树菩萨也这样说:“即使刚开始时你自身的功德多么低劣,但如果有清静的增上意乐,去好好修持的话,也可以证得菩提。”只要好好地用功,最终都可以成佛。像依照《广论》的修行程序,最开始好好依止善知识,依教奉行,精进用功,都可以得到广大功德。
“如我生於人类中 已知利害明取舍
  若能不舍菩提行 云何不证菩提果”
通过对比,佛说那样低劣的有情都可以成佛的话,何况自己现在能得到人身,暇满的人身是最为难得的。而且有智慧,对今生来世乃至究竟菩提是否有利益或者是否有伤害,应该做的事情不应该做的事情,自己都非常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能不舍弃菩萨行的话,怎么会得不到菩提呢?一定会得到的。为什么不能证得菩提?就是因为懈怠,自己没有发起精进的力量才导致这种情况。
如果我们能够真正舍弃今生的贪着,发起精进,好好在正法上用功的话,也可以做到像米拉日巴大师、温萨巴大师和很多汉藏成就者那样,他们都是依靠精进证得了那样高的功德。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