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昨晚开了小差。 企业凝聚力是一个企业文化概念,一个企业的凝聚力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也谈一谈对企业凝聚力的理解(王老师提问题,我就动脑筋,只有动脑筋才能进步,这是我这段在谷里混的收获)。 一、企业凝聚力是一个文化概念,即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最终被物质利益决定。 影响企业凝聚力的因素很多,比如薪酬激励、企业用人观、企业愿景、行业前景、个人发展前景、企业性质、企业家魅力、企业精神(气氛)环境、企业所处行业地位及发展态势、企业盈利水平等等。当然这些因素很难在同一层次上厘清,这里只能列举,甚至还可以列举许多。但最终决定企业凝聚力的,不管长期利益还是短期利益,最终都要归结到利益上来。 二、提升企业凝聚力在企业实际操作中难度很大,因为企业共同的理念与价值观难以树立。 企业凝聚力与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等企业文化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一个企业的理念和价值观到底能得到企业内部成员多大成度的认同,能产生多大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很难讲。当今的社会,由于观念冲击太厉害,企业中的每个个体的价值观可能都存在差异,“每个人眼里都有一个哈姆雷特”。企业内部,股东数量、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治理模式、员工文化层次分布、员工地缘分布等等因素,都导致了企业产生大小不等的利益小团体或利益个体,每个利益体产生的向心力及离心力互相作用,导致凝聚力难以产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小企业比大企业容易产生凝聚力)。就拿现在标榜已树立企业理念和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来讲,真正内部凝聚力有几何?大多是用来对外宣传的皮影戏而已。 三、企业凝聚力是一个动态指标,随着企业相关影响因素变化而变化。 这里强调一个“动”字,主要是想把这个概念与企业理念、企业家精神、企业价值观等概念区别开来,因为相对而言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这几个概念变化很少,如果不停变化就说明企业有问题。而企业凝聚力则是个时刻变动的东西,它有“向心”和“离心”两个相反方向的变化。 四、在一定程度上,企业凝聚力=企业竞争力、企业执行力、企业持续发展力……。 我也说不准这几个力之间有什么区别,唯一可以肯定的这几个力是在不同的角度说事。但企业凝聚力与这么多“吓人”、“流行”的力联系在一起,足以说明它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 五、提第一个问题。如何衡量一个企业凝聚力的强弱,或者说是在趋强或趋弱,速度几何? 凝聚力既然作为一个指标,如果能建立一个评价(衡量)模型(经济模型),能解决它的变化或变化程度,对企业实际操作是很有意义的(应该不难,也许已有人研究了)。能解决这个问题,对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也许就好把握了。例如现在衡量国民凝聚力的幸福指数(幸福指数是衡量国民凝聚力的吗?也不太明白),就有所谓的模型。 我想到的模型系数有以下几个(希望大家补充哦): 1、执行力衰退或增强。(主观评判还是数字化?) 2、效率下降或增强。(主观评判还是数字化?) 3、员工流失率。(这个好用数字评判,王老师问对“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看法,我持否定态度) 4、抗外部风险能力。(这个也不好数字化,但有时候外力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凝聚力。 5、内部小山头增加。(这个不好评价,想起集权与分权的辩论) …… 六、提第二个问题。如何提升企业凝聚力?这是我们讨论和分析的目的。 同样,如果前面都是空谈的话,这个才是实质问题,有很强现实意义。同样这个问题能解决,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我的想法,仍然是建立模型,例如多因素模型,把上述的薪酬激励、企业用人观、企业愿景、行业前景、个人发展前景、企业性质、企业家魅力、企业精神(气氛)环境、企业所处行业地位及发展态势、企业盈利水平等等因素,全部建立一个矩阵模型或鱼骨图模型或雷达模型。 建立模型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把各因素能完全区分开来,至少在概念上。如果各因素层次不清楚的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建立一个有效的模型。 有了一个多因素影响模型,我想也许在如何提升企业凝聚力的操作思路上会更清晰,也能找出一些具体方法(这也是飞猫兄常说的“化繁为简”,把大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的办法吧?)。例如具体到组织结构(矩阵事业部式或直线职能式)或治理模式(集权或分权),可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改变或变化,进而影响到凝聚力。(有些浑,组织结构与治理模式能不能成为企业凝聚力的影响因素呢?有制约和联系,但跟前面列的因素又好像不在一个层次。) 脑子有些乱了,就此打住。企业凝聚力,牵一发而动全身,好像越扯越多,什么都可以扯进来。
脑子有些乱了,就此打住。企业凝聚力,牵一发而动全身,好像越扯越多,什么都可以扯进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5 11:30:29编辑过] |